佛教形容鮮花
① 為什麼佛教用荷花作為教花
佛教與蓮花
一、佛教崇拜蓮花之由來
當人們走進寺廟,抬頭看見佛祖釋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在蓮花台上,佛經說,這是釋迦佛祖修道成佛後向信徒們講經說佛的姿態。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也結跏趺坐在蓮台上,雙手仰掌足上,掌中托著一個蓮台,似乎在指引眾生往通西方佛國凈土;以大慈大悲聞名的觀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隻凈瓶,一手執著一朵白蓮,彷彿在表露觀音懷著的一顆純潔的菩薩心,全力導引信徒脫離塵世,到達荷花盛開的佛國凈土。
在翻讀佛經書籍時,人們又常常會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華合掌」,至於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蓮子串成。佛經說,用蓮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樣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綜上所述,蓮華已與佛教結下了親密的因緣,成了佛國的象徵與聖花。
佛教為什麼如此崇拜荷花?簡要地說有兩方面原由:
第一,與荷花特性相關。
荷花,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雖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沒有菊花那樣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與迎著酷夏驕陽而盛開的特性贏得了佛教至高無上的崇拜。
佛教認為「六塵」,因世間充滿「六塵」,故把人世間稱為「六塵」。由於「六塵」的污染與干攏,人世間又充滿著慾望與競爭,使人們難以班門平靜,難得潔凈。這種情況與「遠塵離垢,得法眼凈」的佛國凈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進入佛國,必須遠離塵世,遁入清凈的空門,專心修佛,消除污染與干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別屬性與人世間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已不受塵世的污染的願望相一致,保持潔凈,以便順利進入凈土佛國。
第二,受到古印度崇拜荷花習俗的影響。
早在佛教誕生以前的印度,每當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燒,在這酷暑的日子裡,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夏夜,或清晨,在盛開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賞荷,綠水蔭秀,粉紅淡紫相間,芬芳四溢,使人賞心悅目,清風徐來,荷香隨風從萬綠叢中散發出來,令人的心肺像洗滌過似地頓覺涼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勝地。
在古印度的十典文學中,常常以蓮花比喻美麗的姑娘,如著名的史詩《羅摩衍那》說:「悉多有位女朗長得儀容秀美,渾身卻像塗上污泥的蓮藕,閃光的美容從不顯露。」另外,在古典文學中形容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大眼睛。
在印度佛經中,還將釋迦牟尼的誕生與荷花聯系起來。佛經中說:釋迦降生之前,皇宮御苑中曾出現了八種瑞相,百鳥群集,鳴聲相和悅耳,四季花卉一同盛開,尤為奇異的是,在宮內的大池塘中突然長出一朵大如車輪的白蓮花,白蓮長出之時恰是釋迦降生人間,釋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閃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還坐著一位盤腳交*,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經《百緣經》說釋迦牟尼就是蓮花王子,還流傳著一則動人的故事:
從前,在恆河上游有個國家,國王名叫波羅奈,又稱蓮王,治國有方,人民安居樂業。有一年病疫流行,求醫葯者甚眾,國王見狀大發慈悲,集中宮廷御醫四處奔走,為百姓治病。御醫們說,要治癒這種流行病,只有京城東北河中赤魚的血肉,食之能愈,而目前河中無此魚。王子聽後,便投入河中化為赤魚,獻身為百姓治病。百姓紛紛前來割切赤魚的血肉治病。奇怪的是赤魚「割處隨而復生」,赤魚是割不盡的,如是持續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國內的百姓全部治癒。佛經說,這位蓮花王子就是後來的佛祖釋迦牟尼。
在《雜寶藏經》中還載有蓮花夫人的故事:早在列量世之時,雪山之麓住著一位修行的仙人名叫提婆延。他經常小便在岩石之上。有一天,一隻雌鹿來此石岩上舐了幾下,不久便懷孕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稱鹿女。後來提婆延得知鹿女是自己之後,便取來撫養。鹿女長大後,所經的路上,均出現了蓮花,故又稱蓮花女。一次國王烏提延打獵路過看見地上有蓮花七重,便四處打聽鹿女,將她領回宮中,納為王妃。到王宮不久便懷孕 ,一胎生了五百兒子。個個面目端正清秀,長大之後又成了五百大力士,成為國家的保護者。國五欣喜萬分,封鹿女為第二夫人,時人又稱蓮花夫人。
在印度的佛經中,荷花的分類也與佛教相聯,與今天的科學分類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中荷花的含義是廣泛的包括不同屬的睡蓮等等。
以荷花顏色分之,佛經上有白、青、紅、紫、黃等五色,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
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數百,考試又名「百葉華」。此花生長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稱「希(稀)有之華(花)」,佛祖釋迦稱她為「人中好華」。
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因色青故名。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不「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這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佛經上說: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還有以蓮瓣多寡分之,佛經上說有人華、天華和菩薩華三種。人華者,蓮瓣僅十餘而已,天華者蓮瓣達數百,而菩薩華者,蓮瓣多達千數,即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蓮花,佛國蓮華的象徵。
二、蓮花之美——「四德」與「十善」
隨著佛教的傳播與凈土蓮宗的建立與發展,對蓮花的崇拜形式,內容日益豐富多彩,佛教把蓮花的自然屬性與佛教的教義、規則、戒律相類比美化,逐漸形成了對蓮花的完美崇拜,把荷花的美德歸納成「四德」與「十優」。
佛經《涅盤經》說佛有四德,即常、樂、我、凈。所謂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離,具有「歷三世而不遷,混萬法而不變」的固定德性。所謂樂德,是指佛陀樂於遠離人世間生死逼迫之苦,樂於寂滅於涅盤凈土佛國。所謂我德,是指佛陀雖在人世間,但早已忘記了凡夫俗子的「忘我」,而具備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謂凈德,,是指佛陀遠離人世間的垢污而無染,猶如清凈的大圓鏡,了無纖翳。
佛陀有四德,佛經也給蓮花總結為「四義」,與「四德」相應。據《華嚴經》載,「大蓮華者,梁攝論中有四義:
一如蓮華,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為世污。
二如蓮華,自性開發,比真如自性開悟,眾生諾證,則自性開發。
三如蓮華,為群蜂所采,比真如為眾聖所用。
四如蓮華,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比如四德,謂常、樂、我、凈。」
《三藏法數》還把蓮華的優點與菩薩的「十善」相比,作子更加細致的概括。
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1.離諸染污。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諸境於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比喻蓮花出於水而不為污泥所染也。(五濁者,即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2.不與惡俱。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護清凈,不與纖毫之惡 共俱,比喻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3.戒香充滿。菩薩修行,放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雲:戒香芬馥,廣布充滿,比喻蓮華開敷,妙香廣布,遐邇皆聞也。
4.本體清凈。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凈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比喻蓮華生時雖處污泥濁水,而自然潔凈無所染也。
5.面相熙怡。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比喻蓮華開時,令諸見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6.柔軟不澀。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於閉法無所滯礙,充於內而形於外,故體常清凈,柔軟細紗而不粗澀,比喻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7.見者皆吉。菩薩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咸獲吉祥,比喻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8.開敷具足。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嚴具足,比喻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9.成熟清凈。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鹹得六根清凈,比喻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示得清凈也。(六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意根。)
10.生已有想。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咸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比喻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咸生已有蓮華之想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以上的類比,內容雖無針對性,可比性也不大,但准確地把握了荷花的清秀潔凈之特性與佛陀的精神使蓮華得到了升華
② 茉莉花是佛教四大名花
但是要說佛教四大名花,雖然數量上比對著佛教寺廟來說很少,但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知道,當然,雖然不一定可以全答上來,但是,有一個最為出名的佛教名花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答出來,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蓮花,蓮花被佛教看作聖潔之花,以蓮喻佛,還被雕刻在釋迦牟尼佛祖以及觀自在座下。
其次,就是曼陀羅花了,這種赤紅色的花又名彼岸花,這是一種含有劇毒的花,在古代是蒙汗葯的主要成分,原產於印度,此花在印度向來被稱為天界之花,地位極高,在佛家人眼中,這是一個有著洞察幽明,超然覺悟,幻化無窮的精神的美麗的聖花,在中國,華南地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見到它。
接著就是山玉蘭,這種花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一般情況下,在佛教寺廟的入口處或者大院里,可以經常見到它的身影,這種花枝繁葉茂,長的十分高大,就像一把撐開的雨傘一樣,花期在4-6月,可以在炎炎夏日給寺廟內的僧人以及遊客帶來一片清涼的落腳地,因為花開9瓣,形似佛祖端坐在蓮座上,所以成為了佛門聖潔之樹。
最後就是優曇婆羅花,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曇花一現』中的曇花,一般情況下,曇花花瓣是藏在像壺一樣的花托中的,人們很難見到它的真容,而且它開花的時候經常在夜晚,開花時間還極短,最重要的是,花開之後很快就會凋謝。
加上在神話故事中,優曇花三千年一開花,而且還是在輪王及佛的出世才開花,一般用它來比喻世間難得的不出世之物,而在佛經中,優曇花一般是用來形容佛、佛法的難得,因此成為了佛教四大名花之一。
③ 佛祖為什麼坐蓮花台,蓮花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蓮出淤泥而不染,佛祖坐在蓮花台上體現了佛祖的聖潔,雖在凡世,卻仍不被世間的七情六慾所污染。
佛菩薩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佛菩薩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佛菩薩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
(3)佛教形容鮮花擴展閱讀:
蓮花是西方紅色阿彌陀佛,即「蓮花部怙主」的象徵。阿彌陀佛的特質代表著火的紅色、生命體液、黃昏暮光、夏季及將慈愛化作覺識。阿彌陀佛之伴偶般吒羅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紅色蓮花。阿彌陀佛麾下的菩薩是蓮花手觀音 (即大慈菩薩)。
吠陀教的創生之神梵天誕生在一朵金色蓮花里,而這朵蓮花是從毗濕奴 肚臍里長出來的,宛如從臍狀莖長出的一朵蓮花。密教大師蓮花生 將佛教傳入西藏,他同樣被神化為生於一朵奇異的蓮花上,開放在印度的烏仗那 王國的丹納闊沙湖上。
在印度教和佛教經文中,蓮花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或陰道。蓮花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同樣,金剛是男性「陰莖」的同義詞。金剛和蓮花的結合是色 與空 或方便與智慧結合的性象徵。在內在的層面上,這種結合象徵著氣滲入人體內主脈並升騰,它會穿透並開啟脈輪中的蓮花或輪 。
網路-蓮花
④ 佛教蘭花的寓意
佛教蘭花的寓意
佛教蘭花的寓意,說到花這種植物,不僅鮮艷漂亮而且能夠裝扮室內空間,蘭花有一種讓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開的花姿,給人帶來一種幽靜,下面了解佛教蘭花的寓意。
佛教蘭花的寓意1
第一種:寓意著春天腳步的臨近;
第二種:寓意著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即將有好運來臨;
第三種:寓意著來年走好運,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
蘭花的簡介
1、蘭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
2、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蘭花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人見人愛,它有宜人的香氣,「路旁草簇有蘭花,不露英姿不顯華;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隱奇葩 」。這種散發幽香的蘭花歷來為人們所青睞。蘭花那撩人而帶神秘感的幽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花卉的香氣不能比擬的。
蘭花的花語是什麼?
蘭花在中國代表著女子氣質如蘭,蕙質蘭心,男子溫文爾雅,淡泊名利。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熱烈、友誼、自信。
蘭花最早的含義是愛的吉祥物。屈原在詩歌中將蘭喻為君子,故後人又把蘭理解為君子高潔、有德澤的象徵。
佛教蘭花的寓意2
蘭花的寓意是什麼
蘭花是高潔、典雅的象徵,放在男性身上多是指君子,人品好;放在女性身上則寓意女人空谷幽蘭(意指山谷中優美的蘭花),形容十分難得。
常見的蘭花種類如文心蘭寓意隱藏的愛劍蘭。劍蘭寓意高雅、長壽、康寧。不管是哪種蘭花,其象徵意義都是愛的吉祥物,因為在喜歡蘭花的花友心中,蘭花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種蘭花是一種精神享受。
蘭花都是怎麼定價的
對於玩花的一些花友來講蘭花無疑是一種高價值的花卉,其定價也非常的講究,從蘭花品種、香味、花瓣、顏色、外形、開花數等都是決定價格高低的參考標准。具體常見的定價標准咱們一起往下看:
1、花瓣,蘭花售價的高低其中最為中啊喲的一個標准就是花瓣的型,常見的蘭花花瓣無非就是長長的尖尖的,沒有新意,而好的蘭花花瓣則像梅花、荷花和水仙花等,這種的售價是普通蘭花的幾十倍上萬倍,厲害吧。
2、香味,蘭花香氣對於自身價值非常重要,蘭花自古就有天下第一香、香祖等美稱,好的蘭花香味非常好聞,令人心曠神怡,這種香味特意聞還聞不出來,反而是在你讀書、休憩、飲茶時有一種幽香陣陣撲鼻,也自有古人留下的經典詞句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大家覺得神奇嗎?
3、顏色,花的顏色也是決定是否值錢的重要參考,比如大家都知道玫瑰、月季等那種粉紅、鮮艷紅的顏色看起來非常招人喜歡,蘭花也不例外,價值高的蘭花顏色鮮艷亮麗,對比強烈,色彩統一,顏色越稀有越珍貴。
4、形態,無論是說到人還是其他東西,都會先以形也就是外表入人眼,放到現代社會就是美女帥哥身材好,外形好看等,在蘭花上也不例外,蘭花整體給人的神韻、葉姿、花姿、色彩等都是決定它自身價格的因素。
雖然蘭花是大眾都非常喜歡和任何的一種花卉,但價格不菲,據現有的市場價格報道,最貴的蘭花一盆售價上千萬,這對於普通人來講是根部承受不起的。
佛教蘭花的寓意3
蘭花的寓意是什麼?
蘭花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
蘭花一般形容人君子,常形容女人空谷幽蘭。
文心蘭:隱藏的愛
劍蘭:高雅、長壽、康寧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
(4)佛教形容鮮花擴展閱讀 :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古人這首詩將蘭花的幽香表現得淋漓盡致。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蘭花的葉終年鮮綠,剛柔兼備,姿態優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藝術品。「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葉勝看花」。這首詩就是用來形容蘭葉婀娜多姿之美。
⑤ 世界上最高貴神秘的花,優曇婆羅花象徵佛陀出世
世界上稀奇的花卉很多,高貴神秘的花卉也不少。像是Kapul花、玉葡萄、幽靈 蘭花 、巧克力宇宙、優曇婆羅花等都實屬神秘。有的是因為開花時間很難被人察覺,有的是品種稀少難以被尋找,有的則是附帶特殊宗教含義。
1、玉葡萄
優曇婆羅花生長在優曇婆羅樹上,在花期會開放,但人的肉眼若不仔細分辨,通常會看不到花卉形態。正如佛教中所提到的那樣,優曇婆羅花大多是在形容極難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極難遇到優曇婆羅花一般。
⑥ 佛教中的花、香、燈、塗、果、樂各表示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花、香、燈、塗、果、樂分別代表鮮花、熏香、明燈、香水、食物、音樂。
佛教弟子家中壇城前必備這八種物品,以八供向諸佛菩薩獻供。
第一個供品是飲水。供水亦有使眾生廣被佛法慈悲,終能身心清涼的目的。
第二個供品是飲水及浴水,是向皈依的對象獻水可以幫助我們積聚功德而得到自身的清凈。
第三個獻供是花,以此將成就者周圍庄嚴。
第四個獻供是熏香。獻香可以消除不快及不健康臭味的產生,所積的功德最後可實現修行深妙香氣的完成。
第五種供品是燈燭。獻燈是為了最後在眾生中知識及經驗可以明白的表現出來。
第六種供品是食物。目的是暫時消除眾生飢餓的痛苦,並帶來充分之食物。
第七種供品是妙樂。以此妙音供佛之意是對佛陀身法意清凈之贊頌、用唱頌方式禮贊三寶、功德尤其廣大。
(6)佛教形容鮮花擴展閱讀
佛前八供養獻供是佛法修習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傳統方式獻供的。獻供有其物質的意義,就是一個人獻出他所有的有價值的物品。
關於八供的起源,有個追溯至古老印度的說法,認為「八供」原本是古印度迎請國王、貴賓的禮儀。
在酷熱的天氣中,國王、貴賓遠道而來,一定很口渴,迎接之時,首先獻上飲料讓國王解渴;其次獻上洗足水,讓國王洗去路上所沾染的塵埃;接著獻上鮮花,表示歡迎。在迎請國王前往招待處的路上,要點燃熏香;進入室內時,要點燈照明。
國王就座之後,獻上香水讓國王塗身,去除勞累,接著供養食物。國王用餐時,還要表演歌舞音樂,讓國王歡喜。世人以國王為尊,修行人以佛菩薩為尊敬對像!所以我們在壇前設八供,表示歡迎佛菩薩到來!當然最重要是自已的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