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鮮花餅
㈠ 小吃都有那些
民以食為天,吃,向來是一個從古至今的大事,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不光在文學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美食上,同樣也超群脫俗,今天來講講古代中國那些美味的東西
1、鮮花餅
鮮花餅是以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餅,是具有雲南特色的雲南經典點心代表。在雲南當地烘焙品牌大都均有銷售,也是中國四大月餅流派滇式月餅的經典代表之一。
鮮花餅的製作緣起300多年前的清代,因其特色風味歷為宮廷御點,深得乾隆皇帝喜愛。由上等玫瑰花製得的鮮花餅,因其特色風味歷為宮廷御點,深得乾隆皇帝喜愛。
2、龍須酥
正宗龍須酥為安徽省安慶市特產。龍須酥色澤乳白、細絲萬縷、層次清晰、營養豐富、口感酥鬆綿甜、香酥可口、入口即化。據說是古代皇帝吃的小食品,已流傳民間二千餘年了。
正德皇帝遊民間時,發現民間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別之糖,當時稱之為「銀絲糖」,入口極香、口味特別,因而對此物產生好感,於是下旨帶回宮中。
並取名為「龍須糖」、也被稱為「龍須卷」及後再傳入民間,一直是深受臣民們喜愛的食品。該產品由小麥精粉,麥芽糖 等原料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具有營養豐富、芳香撲鼻、入口即松化、回味甘甜等特點,是一種極具特色的茶配點心。龍須酥屬於民間特色小吃。
3、沙琪瑪
沙琪瑪,也寫作「薩其馬」、「沙其馬」、「沙其瑪」、「薩齊馬」等,在香港被稱為「馬仔」,是一種中國傳統特色甜味糕點。
將面條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
薩其馬源於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滿族入關後,在北京開始流行,成為京式四季糕點之一,是當時重要的小吃;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
近年來,通過對山東沂水縣傳統食品「豐糕」的製作工藝和民俗學探源,發現這種食品是沙琪瑪的延伸,當地居民甚至將這種類似沙琪瑪的豐糕作為中秋節的貢品之一。
4、綠豆糕
綠豆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屬消暑小食。相傳中國古代先民,為尋求平安健康,端午節時會食用粽子、雄黃酒、綠豆糕、咸鴨蛋這些食物。
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為京式,製作時不加任何油脂,入口雖松軟,但無油潤感;南包括蘇式和揚式,製作時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軟、細膩。
綠豆主要原料是煮熟的綠豆粉、 蒸熟的山芋粉(或小麥粉、豌豆粉)、 植物油(芝麻油)、熟豬油、綿白糖、糖玫瑰花、黑棗肉、桂花糖等。
性味甘寒,無毒,有清熱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腫、明目退翳等功效。它具有形狀規范整齊,色澤淺黃,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
5、涼糕
涼糕是四川宜賓的一款傳統特色小吃。其味美香甜沙軟,食之清爽可口,還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清熱祛濕、健脾止瀉的功效。
宜賓傳統的涼糕與普通大米製作的糕點截然不同,口感上鮮嫩爽口,絲絲順滑。在炎炎夏日放下冰箱里冷藏一段時間後可謂是夏日不可或缺的解暑良葯。
涼糕源自四川宜賓近幾年在四川各地、重慶、貴州、海南、浙江嘉興等地開始風靡起來,由於其採用米漿熬制而成再配上紅糖水,越來越多的女性將其作為美容養顏、生津止渴的夏日美食佳品
㈡ 綿竹有啥美食推薦啊
我看推薦綿竹米粉的比較多呢,竹筍壩子米粉,被各級烹飪權威機構評為【德陽名小吃】、【四川名小吃】、【中華名小吃】等,一直位列綿竹美食榜第 一名,評為全 國百家人氣旺店。
㈢ 古代有那些著名的小吃
1、大慈閣素麵
大慈閣素麵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河北省保定市大慈閣禪院的齋堂,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
南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蒙古軍南下中原,河北大亂。張柔聚集鄉鄰親族數千家結寨自保。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張柔率義軍與蒙古軍戰於狼牙嶺,被困糧絕。
當地農民聞訊後,獻出僅有的一點糧食,以濟義軍。然而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於是張柔的部將何伯策讓將士們將這些糧食用水揉捏成條狀和野菜一起進行蒸煮食用。這便是大慈閣素麵最初的雛形。
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張柔興建保定城,重點創建了大慈閣等寺院。大慈閣為官方寺廟,不同於普通寺廟。何伯策曾經參與了大慈閣等寺廟的建築工作,並出任管理大慈閣等寺廟的官吏。
在元蒙時代,僧侶、道徒皆享有政治與經濟上的特殊優遇,寺廟可以獲取土地及經營射利。故此,大慈閣所有不僅限於土地、山林川澤,還兼營窖冶、作坊、典庫、浴堂、店舍、客棧等商業與手工業。
在眾多行業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閣名下經營的客棧生意興隆。其中客棧的大慈閣素麵味道獨特,特色鮮明,久而久之,聲名遠揚並深受人們的喜愛!
2、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又稱煮饃、羊肉泡、羊肉饃,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或粉條)、糖蒜等,古稱"羊羹",陝西美饌,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因它暖胃耐飢,素為陝西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3、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起源於保定、河間一帶,廣泛流傳於冀中平原,鹵好的驢肉伴著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裡面。
作為河北省餐飲文化中心和冀菜發源地的保定,驢肉火燒經過不斷地發展和推廣,聞名大江南北。在華北地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驢肉火燒的店鋪,完全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
另外河北河間也有類似食物,不過做法和味道大不相同,最直觀的區別在於保定的驢肉火燒是圓的,而河間的驢肉火燒是長方形的。
據史書記載,驢肉火燒源於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河北保定,現在遍布燕趙大地。
驢肉先以大火後以溫火燉,配以近20種調料,烹煮時間長,熟度透徹,色澤鮮嫩,肉香而不柴,香味綿長,酥軟適口。醫書載驢肉補血、補氣、補虛。
可見驢肉不僅味道鮮美,還有保健功能。近代醫學研究,驢肉是低脂肪、高蛋白食品,且鈣、磷、鐵含量也較高。驢肉火燒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等華北地區餐飲市場享有盛名。
4、灌湯包子
灌湯包子是一種漢族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麵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開封。
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
5、藏書羊肉
藏書羊肉是江蘇省蘇州傳統風味小吃。其歷史悠久,以其獨特的燒煮技藝,烹調成各式羊肉菜餚。燒煮而成,白燒以湯色乳白,香氣濃郁,肉酥而不爛,口感鮮而不膩。
早在明清時代,穹窿山麓農民就有從事殺羊、燒羊肉、賣羊肉的副業,一般都以擔賣或攤賣為經營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慈閣素麵
㈣ 四川有哪些美食
1.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小吃的代表,喜歡吃麻辣的朋友,看到這張圖就會垂涎欲滴。擔擔面是一種非常美味的 美食 ,具有鮮美爽口、香氣撲鼻、咸鮮微辣的特點。
2. 龍抄手
抄手其實就是大家經常吃的餛飩, 龍抄手的皮很薄,餡很嫩、湯很鮮,有「薄如紙、細如綢」的說法,龍抄手的湯料很講究,用小火慢燉而成,湯汁香醇可口,龍抄手的肉餡非常細嫩滑爽,老少皆宜。
3. 鍾水餃
鍾水餃始於1893年,因為開業時店址在荔枝巷,而且調味加入很多紅油,所以又被稱為「荔枝巷紅油水餃」。鍾水餃是純肉餡,上桌時澆上紅油,具有 皮薄、料精、餡嫩、味鮮的特色。
4.肥腸粉
肥腸粉是由 紅薯粉、肥腸、菜子油、干紅辣椒、花椒等精製而成, 肥腸粉具有麻辣鮮香,色紅味美的特色,它既是小吃,也是主食,深受百姓歡迎。
5.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由郭朝華、張田政夫妻創制而成,做法是先將 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進行 鹵制,再切成薄片,最後淋上紅油,具有肉 嫩味鮮、麻辣濃香 的特點。
6.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又叫做"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文化名鎮李庄的傳統 美食 ,李庄白肉精選 皮薄肉嫩的"長白山豬肉"或"約克豬肉"製作而成,具有醇香爽口、肥而不膩的特點。
7.三大炮
三大炮 由糯米、紅糖、芝麻、黃豆精緻製成, 在拋扔糯米團時,三大炮如同「彈丸」一樣發出「當、當、當」的響聲,所以被稱「三大炮」。
三大炮具有價廉物美、香甜可口、不膩不粘的特點。吃的時候,配上 「老蔭茶」,會更有風味。
8. 賴湯圓
賴湯圓創始於1894年,是傳統老字型大小, 色澤潔白,香甜綿糯,營養豐富。因為創始的老闆姓賴,所以得名「賴湯圓」。「賴湯圓」具有 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的特點,廣受百姓喜愛。
9. 缽缽雞
缽缽雞已有上百年 歷史 ,在陶器缽中盛放佐料,以麻辣為主,加上去骨雞片拌和而成,具有 皮脆肉嫩、鮮香爽辣,咸甜適中的特點。
10. 冷吃兔
冷吃兔是四川的特色 美食 , 又名香辣兔、麻辣兔丁,是一種深受歡迎的 美食 。四川的 自貢、富順、榮縣一帶是有名的養兔之鄉,所以就產生了「冷吃兔」這道 美食 。其實「冷吃兔」這道菜,熱的時候,也是能吃的,只是冷著吃更入味。
作為吃貨一枚
我總結一下作為四川人必吃的 美食 清單
成都前三甲
夫妻肺片, 吃了也許就有夫或有妻了呢!
獲勝原因:名氣底子好,名字也取得和諧,味道也巴適
擔擔面, 並不是一擔一擔的賣面,還是一碗一碗的
獲勝原因:方便、快捷,還美味
蛋烘糕, 用蛋烘烤出來的不騙你!
獲勝原因:群眾基礎打得好,從小學生抓起,到老年人群
綿陽前三甲
綿陽米粉, 就是綿陽的米粉咯
獲勝原因:柔軟度和粗細程度都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兩個字:特別!
江油肥腸, 江油在綿陽,所以肥腸也是綿陽的咯~
獲勝原因:物以稀為貴,每一碗都不多,卻好吃,讓你吃了又想吃
席涼粉, 因為賣它的人姓席
獲勝原因:1939年就出名了,你還要再問我原因嗎?
德陽前三甲
羅江豆雞, 原產於德陽市羅江縣,只有豆皮沒有雞肉哈,謹記!
獲勝原因:羅江人不喜歡吃,其他地方的人很喜歡
什邡板鴨, 絕對不是還在板的鴨子哈~
獲勝原因:肥而不膩,香而入味
廣漢纏絲兔, 就是被纏了的變成絲絲的兔子,被纏的圖太殘忍
獲勝原因:好吃又好帶,走哪兒都可以揣點兒
宜賓前四強
宜賓燃面, 按理應該是可以燃起來的面啊,可是從未見過它燃
獲勝理由:沒吃過的都以為是可以燃的面,吃了之後都覺得不燃味道也還是可以
豬兒粑, 它只是做得像豬,並不是豬窩的粑粑
獲勝理由:跟臭豆腐一樣,長得像豬丑了點,但是好吃
李庄白肉, 在李庄,肉顏色看起來稍白~
獲勝理由:皮薄肉嫩,刀功好得沒話說,肥瘦比例也剛剛好
南溪豆腐乾, 豆腐乾有很多,南溪的更出名
獲勝理由: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達州前三甲
燈影牛肉, 沒有燈也沒有影,但是有癮的牛肉
獲勝理由:薄、脆、香,易攜帶
徐鴨子手撕鴨, 老闆肯定又姓徐了瑟~對了,最正宗的在宣漢縣哦
獲勝理由:風味獨特,香徹透骨,色鮮味美,油而不膩
南壩牛肉, 上圖有地址了,不解釋了
獲勝理由:純正黃牛肉,有干、條、絲、鹵多種口味,每一種都絲絲入味
資陽兩霸王
簡陽羊肉湯, 每年冬至一堆四川人去打擠,四川最正宗的羊肉湯聚集地
獲勝原因:你去問那些每年一定要去吃羊肉湯的人~
安岳米卷, 味道鮮美嫩滑,色澤光亮,口感鮮美,老少皆宜。
獲勝理由:說是到資陽就必須吃的小吃,去資陽的人那麼多,能不勝出嗎?
自貢地霸
冷吃兔, 就是吃起來不燙口的兔子,是炒了之後冷了的,哈哈~
獲勝理由:邊吃邊擦鼻涕眼淚,順便再咀一哈手指mao'er的餘味!
樂山前三甲
缽缽雞, 用缽缽裝的,絕對不是雞!各種都有哈!
獲勝理由:品種多樣,吃起來也方便,好吃!
甜皮鴨, 皮皮有點甜的烤鴨子咯~
獲勝理由:鴨子總是比雞出名,雞出名的卻都不是雞
蹺腳牛肉, 你猜牛兒有沒有翹腳腳?
獲勝理由:樂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湯汁醇厚,味美鮮香,還有驅寒的功效
瀘州霸主
五香糕, 由5中原料混合製成,其前身是民間油糍粑
獲勝理由:已有60多年的 歷史 ,冷、熱均可食用,風味別具一格。
廣元女皇
女皇蒸涼面, 又叫夫妻米涼面,貌似跟女皇武則天有關咯~
獲勝理由:女皇在此,爾等還敢反駁?
內江前三甲
內江牛肉麵, 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
獲勝理由:一日三餐大家都會喜歡的 美食 ,能不勝出嗎?
隆昌豆桿 ,豆製品咯~
獲勝理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油炸粑, 民間特色小吃
獲勝理由:街邊小吃的喜愛者遍地都是
遂寧首霸
五香果汁牛肉, 名字就特別得不要不要的~
獲勝理由:名字特別,口味獨特,饋贈佳品
南充前兩名
川北涼粉, 四川以北的涼粉,是嗎?
獲勝理由:有的愛不需要理由!
張飛牛肉, 很明顯跟張飛有關,但絕對不是他做的牛肉~
獲勝理由:它的外表都跟 歷史 風雲人物相似了,還能不贏嗎?
眉山前三強
東坡肘子, 又跟蘇東坡有關了瑟,這次是文人
獲勝理由:名字文藝,吃起來肥而不膩,想減肥的人看到它都直接失控!
凍粑, 它並沒有凍過,反而是熱乎乎的
獲勝理由:口味多樣,樣式簡單樸素,良心早餐+小吃
乾巴牛肉, 並不是說吃起來乾巴巴的牛肉哈~
獲勝理由:香甜美味,饋贈佳品
廣安霸主
岳池米粉 ,跟綿陽米粉類似,各有各的獨特
獲勝理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雅安三絕
漢源壇子肉, 喏,就是用壇子裝起的肉咯,類似紅燒肉的感覺
獲勝理由:造型別致,味道巴適
榨榨面, 成都有渣渣面,雅安有獨特的榨榨面
獲勝理由:面是蕎面,酸菜也很絕,好吃
酥盒回鍋肉, 就是酥酥的盒子裝起來的回鍋肉,盒子可以吃哦
獲勝理由:別出心裁+味道地道
巴中之首
罐罐飯, 用醬紫不一樣的罐罐做出來的飯咯~
獲勝理由:吃慣了電飯煲的飯,總是想嘗點新鮮的
不要問我為什麼沒有火鍋、干鍋、串串,
因為大四川幾乎到處都有,只是味道不同
別說話,好好地吃過癮!
川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聞名全國乃至世界。作為不太能吃麻辣口味的廣東人,偶爾也會帶上家人去嘗嘗川菜,點的最多的是以下幾道菜:
毛血旺:色澤棕紅,湯鮮香濃,麻辣味厚,一盆中有肉有菜,非常美味。
龍抄手:龍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傳統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
四川擔擔面: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筋道順滑。
夫妻肺片:色澤紅亮,質軟化渣,麻辣香鮮。
麻婆豆腐:色澤紅亮,亮汁亮油,麻辣味厚,細嫩鮮香。
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回鍋肉的色澤紅亮,肥而不膩,非常下飯。
酸菜魚:肉質細嫩,湯酸香鮮美,微辣不膩;魚片嫩黃爽滑。
成都
火鍋
夫妻肺片
擔擔面
鍾水餃
棒棒雞
廖排骨
查渣面
龍抄手
甜水麵
蛋烘糕
雙流老媽兔頭
郫縣豆瓣
陳麻婆豆腐
黃龍溪一根面
盤飧市鹵菜
綿陽
米粉
北川臘肉
冷沾沾
鱔魚雞蛋卷
席涼粉
江油肥腸
梓潼片粉
鹽亭回族火燒饃
鹽亭酸辣粉
梓潼酥餅
自貢
自貢火邊子牛肉
富順豆花
自貢冷吃兔
鹽幫菜
牛佛烘肘
跳水蛙
水煮牛肉
豆腐腦水粉
燕窩絲
開花白糕
攀枝花
渾漿豆花
雅江魚
雞棕卷粉
鹽邊油底肉
鹽邊羊肉米線
方山全羊湯
瀘州
古藺麻辣雞
古藺臘肉
瀘州黃粑
納溪泡糖
瀘州豬兒粑
德陽
中江八寶油糕
中江掛面
廣漢纏絲兔
全蛋金絲面
羅江豆雞
連山回鍋肉
什邡蕎面
什邡板鴨
黃許松花皮蛋
廣元
劍門關豆腐宴
廣元蒸涼面
酸菜豆花面
廣元核桃餅
青川木耳
酸菜豆花魚火鍋
火燒饃
遂寧
芥菜春卷
卓筒雞
雞豆花
射洪豆豉
射洪香豬
徐老三豆腐乾
隆盛蓮藕
內江
板板橋油炸粑
內江牛肉麵
黃老五花生酥
資中羅泉豆腐
資中鯰魚
極品溢香雞
威遠大頭菜
資中兔子面
王記牛肉乾
隆昌豆花飯
樂山
樂山缽缽雞
樂山甜皮鴨
馬邊抄手
翹腳牛肉
玻璃燒麥
涼糕
樂山闕氏葉兒粑
張吉武米花糖
峨眉山雪魔芋
五通橋豆腐乳
資陽
簡陽羊肉湯
天池藕粉
周禮傷心涼粉
安岳米卷
臨江寺豆瓣
三星米花糖
周禮粉條
石橋掛面
宜賓
宜賓燃面
雞絲豆腐腦
豬兒粑
李庄白肉
竹海全竹宴
碎米芽菜
南溪豆腐乾
葡萄井涼糕
南充
川北涼粉
閬中張飛牛肉
西充獅子糕
南充松花皮蛋
儀隴胭脂蘿卜
方鍋盔
達州
燈影牛肉
徐鴨子手撕鴨
七星椒鹵味
東柳醪糟
開江板鴨
石梯蒸魚
大竹豆腐乾
萬源老臘肉
宣漢桃花米
雅安
砂鍋雅魚
滎經酸辣湯
榨榨面
漢源花椒
狗屎糖
蘆山臘肉
皇木臘肉
貢椒魚
清溪黃牛肉
漢源壇子肉
東拉山老臘肉
天全筍干
二郎山山葯
阿壩
阿壩中蜂蜜
洋芋糍粑
九寨氂牛肉
and……
那簡直太多了,四川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
葉兒粑
葉兒粑又叫艾饃,是四川地區特色傳統小吃。用糯米粉麵包餡心,外裹新鮮綠色粑葉,置旺火蒸制。其色潔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被稱作三不沾葉兒粑。分甜的和鹹的兩種,甜的餡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大多在表面加了紅糖,這樣更好吃;鹹的則是肉末加芽菜。葉兒粑攜帶方便,老少適宜,保存時間長,加熱幾分鍾就可以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綠色食品,為四川名小吃之一。
油茶
四川油茶是川渝地區特有的漢族名小吃,屬於川菜系。當做早餐,由米糊糊、饊子、酥黃豆或花生、大頭菜碎,加上鹽、花椒面、辣椒油、味精、蔥花,和勻而食,和北方的油茶不是一個東西,麻辣香香的,非常好吃。 傳統的米糊糊需要先磨米粉,普通的大米就可以,然後用水調開,放開水裡煮成稀稠合適的米漿。
夾絲豆腐乾
在酥脆的豆腐乾中夾入脆爽的蘿卜絲,花生粉與黃豆粉的濃香配上四川特有的麻辣味道,在蘸上甜酸味的汁水。一道簡單、營養、 健康 的嘉州 美食 就呈現在您的面前了。在盡情享受酥脆濃香的同時,麻辣酸甜也在一起挑逗著您的舌尖,堪稱嘉州一絕。
川菜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用材非常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
①麻婆豆腐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麻婆豆腐「被評為「中國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
②龍抄手 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世紀60年代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
③擔擔面 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2013年,擔擔面入選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首次評選的「中國十大名面條」。
④韓包子 皮薄、花紋清晰、餡心細嫩、松軟化渣鮮香可口,一百多年 歷史 ,(春熙路)
⑤賴湯圓 賴湯元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總府路)
⑥川北涼粉,中華老字型大小、中華名小吃、四川省著名商標、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北涼粉自清末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
⑦口水雞是一道冷盤,佐料豐富,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
⑧鍾水餃 在四川的水餃當中,鍾水一餃絕。
⑨夫妻肺片 通常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主料,進行鹵制,而後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輔料製成紅油澆在上面。其製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適口。(總府路)
⑩廖排骨 全國著名的鹵食品牌。(正通順街)
我們四川是 美食 之地,好吃的東西太多,有麻辣的,酸甜味的,就介紹一下,怪味雞絲,魚香肉絲,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宮保雞丁,回鍋肉,鹽煎肉,太白雞,茶鴨子,五香熏魚,醬爆羊肉,擔擔面,四川泡菜,口水雞,酸菜魚,四川冒菜,肥腸粉,川北涼粉,鍾水餃,肉鍋盔,麻辣火鍋,等等。
糖油果子,又叫天鵝蛋, 就是辣么拽
推薦理由:色澤黃亮,外酥內糯,香甜可口,光是看到就流口水啦~
甜水麵,面條和筷子一樣粗
推薦理由:面條有嚼勁,口感回甜、微辣,還有芝麻醬散不去的香味……
蛋烘糕,說是用蛋烘烤出來的你信嗎?
推薦理由:群眾基礎打得好,從小學生抓起……
綿陽米粉,一種很細的粉
推薦理由:柔軟度和粗細程度都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兩個字:特別!
江油肥腸,據說只有江油的紅燒肥腸才叫「江油肥腸」
推薦理由:色澤黃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膩,下飯喝酒爽口開胃。
梓潼片粉,千萬不要以為是黑暗料理,其實是好東西
推薦理由:食之有麻、辣、沖之味。嚼之柔韌涼爽,給人以寒。綠色其實是加入了青菜汁、韭菜汁,你說是不是好東西?
來自網路
作為川人。一,家常菜肉類:回禍肉,冷吃兔,紅燒牛肉,子姜鴨,黃燜兔,涼拌豬耳朵,白砍雞,紅燒肉,粉蒸肉,糖醋排骨,巴巴肉,燒背,夫妻肺片,魚香肉絲,木耳炒肉片,青椒肉絲等。
二,素菜:涼拌則耳根,豆花,泥鰍辣椒,炒白菜,粉條,嗆蓮花白,番茄雞蛋湯。
三,主食:米飯,擔擔面,宜賓燃面,滋粑,葉兒耙,泡粑,油炸粑。點心。
四,小吃:棒棒雞,鍋巴盔涼粉,涼糕。
五,腌臘肉,風吹肉,火鞭子牛肉……我就愛吃這些,其他很多高檔的不知了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四川的 美食 實在是太多,如果單獨舉例就會有很多種,還有些不知如何說起,對於 美食 ,這個概念還是挺大的,四川的 美食 可以從小吃和菜餚方面、特色單品 美食 等說起。說不完也就盡量說吧!
四川的菜餚:這里主要講講傳統的川菜,回鍋肉、鹽煎肉、麻婆豆腐、水煮肉片、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干燒魚、豆瓣魚、花椒雞丁、冰糖兔丁、糖醋排骨、蒜泥白肉、花仁椒麻雞片、山椒鳳爪、蔥酥鯽魚、薑汁豇豆、魚香青元、鍋巴肉片、木耳肉片、紅燒肉、咸燒白、粉蒸肉、火爆腰花、干煸牛肉絲、魔芋燒鴨、鮮熘雞絲、小煎雞、辣子雞丁、仔雞豆花、酸菜魚、茄汁菊花魚、糖醋脆皮魚、大蒜燒鯰魚、魚香茄餅、鍋貼豆腐、家常豆腐、蠶豆泥、干煸四季豆、雞米芽菜、清湯雞丸、燒什錦、等。
四川的小吃類:賴湯圓、龍抄手、鍾水餃、蛋烘糕、鮮花餅、牌坊面、牛肉焦餅、小籠蒸牛肉、夫妻肺片、五香熏牛肉。、火腿土豆餅、邛崍奶湯面、溫江程抄手、新都葉兒耙、廣漢三合泥、新繁銀絲面、廣漢纏絲兔、崇州天主堂雞片、崇州三絕、銀絲發糕、什邡米粉、新繁魚面、香酥苕片、麻醬湯圓、玻璃燒麥、溫江水餃、大邑窩絲油花、破酥包子、韭菜酥合、彭縣波斯油糕、龍眼包子、韓包子、饊子、水晶涼糕、青菠面、黃糕、白蜂糕、甜水麵、糖油果子、白斬雞、牛肉毛面、雞肉抄手、涼蛋糕、豆花、豆腐腦、涼糍粑、擔擔面、棒棒雞、口袋豆腐、過橋抄手、雞油湯圓、醪糟、豐都豌豆湯、米包子、彭水心肺湯圓、冰糖銀耳等龍頭小吃、米粉羊肉湯、水八塊、海螺面、川北涼粉、閬中蒸饃、腸旺粉、獅耳面、順江薄餅、亮皮包子、蒸蒸糕、馬蹄糕、豌豆扯麵、胡豆、羅江豆雞、蘿卜酥餅、珍珠圓子、油茶、崇慶蕎面、渣渣面、金絲面等各式面條等等、
火鍋串串類、四川鹵菜類。
㈤ 成都有名的小吃有那些
成都名小吃從各色小面到抄手、包餃,從腌鹵佳餚到涼拌冷食,從鍋煎蜜餞到糕點湯元,品種繁多。 麵食類名小吃有擔擔面、宋嫂面、鍾水餃、龍鈔手。
擔擔面 擔擔面原為過去在夜晚挑擔沿街叫賣的各種小面,雖然現多坐店經營,仍習慣稱為擔擔面,擔擔面調料十分考究,用花椒、紅油、醬油、芽菜末、醋、味精、蔥等作調料,面條煮好盛於碗內後,再加上碎肉紹子,味道鮮美可口。
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宋嫂面 宋嫂面是成都仿製宋朝汴梁人宋嫂作法,將魚肉、芽菜、香菌等製成魚羹作紹子加面中,其味鮮美無比,稱為"宋嫂面"。
鍾水餃 鍾水餃分為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兩種,紅油水餃皮薄餡嫩,以紅醬油、糖、蒜泥等混合為調料,味美爽口;清湯水餃清鮮味濃,細嫩化渣。
紅油抄手 乃是四川成都著名小吃。以麵皮包肉餡,煮熟後加清湯、紅油和其它調料即可食用。此種小吃柔嫩鮮美,湯汁微辣濃香。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稱呼,餛飩在全國各地均有製作,紅油抄手是最為著名的品種之一。
成都的湯元 遠近聞名,最具代表性的是賴湯元、郭湯元。賴湯元與郭湯元都有上百年的歷史,至今老成都對它們仍津津樂道。
賴湯元不渾湯,不沾牙,筋絲好,皮薄心子香。心子以黑芝麻、雞油酥、洗沙心子最有名,再加以小碟白糖芝麻醬蘸吃,更覺香甜滋潤。
郭湯元心子除白糖、雞油外,還加入各種蜜餞。一碗湯元四個,每個心子不一樣,味道也個個不同。
此外,三合泥以甜軟、熱燙、亮油聞名;還有鮮花餅、葉兒粑、珍珠元子、蛋烘糕也十分有名。饊子、油茶、蒸蒸糕、發糕、麻花、馬蹄糕、"三大炮"、糖油果子、涼粉、涼面、肥腸、肥腸粉、豌豆粉、小籠包子等經濟實惠,價廉物美,深受人們歡迎。
成都還有富有麻辣"川味"的小吃,如怪味雞塊、怪味兔肉、涼拌肚條、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怪味用紅油、花椒粉、窩油、麻醬、白糖、香油等十幾種調料配製而成,香味濃烈,味中有味。
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因其麻辣鮮香、色澤金紅發亮而深受人們歡迎,蜚聲巴蜀,名播四方。
老成都最有名的牛肉市在皇城壩,所賣牛肉有氂牛、水牛、黃牛。肉食中牛肉雖不似豬肉那樣在老成都人的菜譜中變出諸多花樣,卻也品種不少。腌鹵攤上有鹵牛肉牛尾麻辣牛肉乾,家常菜有牛肉末炒芹菜、牛肉豆腐、牛肉麵、蘿卜燉牛肉等等,別有一番風味。飯館里干炸牛排、牛肉大元、燒牛肚梁,都是席上的大菜。牛肉在成都名小吃里也佔有一席地位。治德號小籠蒸牛肉,肉火巴味美。
三義園牛肉焦餅,是個姓曹的啞巴創作的。他和另外兩人合夥做牛肉焦餅生意,店名取劉備、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之意。他做的焦餅用牛油起酥 的燙面做成皮子,鮮黃牛肉剁碎做餡,顏色金黃,外焦里嫩,真是"焦餅煎時滿街香"。
腌鹵製品中的"王胖鴨"、"掛爐雞"等也無不令人流連。不僅僅是成都的大街小巷,走出成都,徜徉於川西壩子的每個縣城,每一小鎮,無一不有自己獨特精製的名小吃美食品。真讓人涎羨不已,贊不絕口。
美食街概況-------------
沙西線(沙灣路西延線)
羊西線美食一條街及府南新區火鍋一條街
草堂餐飲娛樂圈(包括琴台路、錦里西路、芳鄰路和青華路)
武侯祠大街
雙楠美食區
科華路——領事館路——玉林——中華園美食區
人民南路南延線休閑餐飲一條街
望平街美食區
成都美食街的餐館
鄉老坎
位於西延線。四合院式, 味道很不錯,很便宜,兩個人50元吃得非常好了,特別推薦手撕餅。
紅杏酒樓:位於西延線。新派川菜的代表,服務生不分男女全部剃光頭,味道適合我們這種想吃辣有吃不了辣的人,吃晚餐的話最好6點前到,不然的話就和門外的另100人一起等位吧。
大蓉和
位於西延線。人氣極旺,看到很多人在排隊等位,忍不住也排隊進去吃了一頓,主打瓦罐湯、牛骨髓、開門紅什麼的,味道真的很一般。
譚魚頭
位於一環路青陽宮附近。全國有很多分店,裝修很花心思,味道比別的魚頭店確實要好一點。
熱盆景
位於紅星路。據在旅遊局干過的朋友說,成都味道最好的火鍋。
皇城老媽
成都最負盛名的火鍋店,據說連鎖店已經開到了美國、台灣。現在還開始經營釀酒業。支持《走進老成都》等書籍的出版,佩服! 7月份,加拿大「海龜」一下飛機就指明要到「老媽」,我們終於將他離開成都之前的最後的晚餐設在二環路的皇城店(也就是總店)。 這家火鍋店可真的讓我們開了眼界!一家火鍋店、一家食店可以玩到這種程度! 首先外型就把你鎮住了,火鍋店獨佔了整棟大廈,外表Cool得要命,一整面牆做成川西民居的雕塑,大廈柱子的鋼筋故意外露。 進入裡面,裝修也是Cool得很,完全的現代派,真的很有一點品味。一、二、三 、四樓都是餐廳,頂樓是壩調茶館。一樓有一個自助火鍋廳,是日本回轉式的,還有民謠吉他歌手在唱英文歌,真TMD Cool。頂樓搞了個茶館,有一個透明的天井,逢周三、日還放懷舊黑白電影,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到茶館二層要求放映文革時的記錄片。 總之,我是被這家火鍋店鎮住了,你真的懷疑這樣的去處還叫餐廳這么庸俗嗎,分明就是建築傑作、民俗展覽館。 如果你要招待客人,或者你到成都旅行,這家店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吐血推薦! 消費大約是100元/人。
獅子樓
我去的是琴台 路那家。另一家著名的火鍋店,感覺味道沒有皇城老媽辣。
巴國布衣
位於科華北路。我覺得是招待外地來客的好地方,不太貴,裝修和食物都還不錯。開設了烹飪學校,出版了幾本川菜書。
天府豆花庄
位於一環路。比較出名的豆花店 ,用豆腐花可以做出無數的菜色。
蔣排骨
位於雙南小區。個人覺得味道一般 ,可能不是正宗的原因。
瓦壇子
位於一環路高升橋附近。很有特色的川西民居裝修風格,茶杯就是一個小小的壇子,價格便宜,味道挺好。
府河人家
位於雙南小區。火鍋店,人氣很旺,味道不錯,但對我來講就太辣了。
欽善齋
位於武候祠附近。很有文化的名字吧?古色古香,服務一流。據說跟華西 醫大也能扯上一點關系,事實上每道菜都放有葯材,講究營養和食療,起碼招牌是這樣打的,屬於新派川菜。是我們公司招待客人最常去的地方。
石象湖大酒樓
位於武候祠附近。另一招待客人的地方,主題就是「石象湖」,裝修一般,食物一般,沒有很多特色,但門口也掛了幾塊獎牌。
鄉巴魚頭
位於裝修屬於仿古風格,魚頭味道還不錯,兩人要了1.5斤(18元/斤)沒能吃完。
卞氏菜根香
有幾家分店,我去的是位於肖家河的那家店。如果不告訴你,你會覺得這是酒樓的名字嗎?特色是泡菜。據說前一兩年很時興,但我覺得也不過如此。
新疆風味
位於雙南小區,成都不多的新疆餐館之一,味道還行。
知味餐
位於雙南小區。食店的名字就是這樣的叫的,路邊小店,做的是川菜的家常菜,味道很好,I like It。
大盆雞
位於玉林小區。新疆特色菜,28塊錢小份的,三個人未能吃完。
川東老家
位於老成灌公路靠近成都的公路上。沈宏飛、余傑都是座上客,有幾道很有特色的菜,最多人吃的就是「雞雜煨鍋」。
四川好人
位於雙南小區。特色也是「雞雜煨鍋」,味道比川東老家稍差,但勝在位於城內。
光頭香辣蟹
位於北門的府南河邊上。名氣很大,但我們極其失望,服務很差,所謂的香辣蟹就是將只有兩指大的螃蟹放在紅湯里煮,這樣的貨色騙騙離海比較遠的成都人可能還可以。
公菜館
位於撫琴路。是四合院式的結構,據說是某大軍閥的住所,有幾道菜真的還是有點特色。是招待重要客人的好地方。 在這里,我吃到了久違了的三合泥。
祖母的廚房
位於科華北路。是我去過的不多的西餐廳之一, 一去就連去兩次。味道還是不錯的,看看裡面滿是老外就知道了。推薦雞蛋色拉三文治(10元),羅宋湯(10元)。
九尺鵝腸發源地趙老三火鍋
鵝腸確實比別的地方好的多。
華興煎蛋面
總店位於玉林小區。不起眼的煎蛋面也可以搞得這么好吃,真是服了成都人的鑽研精神。現在在幾處地方開了分店,成都的食店就是這樣的,只要受歡迎馬上開分店。
塔里木穆斯林餐廳
位於太平南路。自從培根路拆掉後,倍感失落。好在在附近還有太平南路,這家餐廳是絕對正宗的路邊小店,同樣,味道也絕對的是正宗新疆風味,推薦炒麵片、烤羊肉。因為比鄰川大,所以附近的紅瓦寺街是飯後散步的絕佳去處。可以買一張CD、買一斤水果、買一本《新周刊》、買一支雪糕,然後在買好《蜘蛛俠》電影票後等待開場的時候上上網,讓人回到了大學時代,簡直Perfect!我12月份再去,原來培根路一帶徹底的拆完了,這家餐廳以及其他的生活圖景只能在記憶里尋找了。
燒雞公
位於三槐樹街與慶雲街交界的益州賓館內,一個露天大排檔,但卻有很多人開車來吃,成都人就是這樣,只要好吃,不遠萬里也會跑過來的。燒雞公,簡單說就是小公雞火鍋,煮好後端上來的,味道還好。
飄香富貴閑人會所
位於一環路跳傘塔附近。 聽說這家店很久了,這次終於去了。聽著這樣的名字,當我踏進門口看到裡面的裝修的時候,我就作好了被宰的准備。不過,吃下來兩個人是150元,還好。服務殷勤,食物一般。
中國會所
位於中國酒城。成都最貴的食府之一,與銀杏齊名。 金壁輝煌的裝修,很高的大堂,仿照四川民居的風格,殷勤的服務。除了魚翅之外,其他的菜我沒留下什麼印象。
周大媽夕陽紅老菜館
位於羊西線末段。感覺沒有很多的特色,可能類似的食店去的較多的緣故。但勝在味道還可以,價錢不貴,兩人不到100元。
鍾記烤鴨店聚源膳
位於福興街30號,在王府井百貨後面,找不到就問人吧。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啊,我怎麼沒聽人說過呢?這家店始建於1886年,成都的那些老字型大小說起來真是不得了, 隨便說幾家就是上百年歷史的。在都市的中心居然還有這樣奢侈的地方,進了鍾記的門,裡面是錯落有致的川西民居風格,牆身是用青磚砌的,瓦也是黑的,都是帶有歲月的灰塵的。最令我喜歡的是這里有陽光雅座!想想看,在這樣的深秋,坐在露天的陽光下下面享用美食,還有什麼比這更高的享受呢?
銀杏川菜館:府南河邊上。成都最貴的地方之一,富麗堂皇的四川民居風格,有意思的是一樓茶座上演的是弦樂二重奏。但是,炒出來的回鍋肉我覺得真的不好吃。
何氏冷鍋魚
王府井百貨後面的小巷裡,找不到就問人吧。最喜歡吃裡面的鹹菜,我想這就是它與眾不同的秘密所在。
雨田燒菜
王府井百貨後面的小巷裡,找不到就問人吧。很便宜,土豆燒牛肉等都不錯,逛街走累後的方便之選。
鄭氏陽光餐廳
位於雙林路。最有名的是白果燉土雞湯。
紅灶老家
位於體育場路口。 招牌菜是霍香魚頭,應該是成都市獨一無二的絕活,吃完魚頭,在湯汁中加入米飯,真想連碗一起吃下。
翹腳牛肉
位於海椒市街。為什麼叫「翹腳」呢?店裡寫了一段典故:在當年的樂山,有一家為貧苦大眾開的牛肉店,食客是一隻腳放在凳子上另一隻腳站著的,謂之「翹腳」。其實吃的就是牛雜火鍋,白味的,蘸辣椒吃。 有時間還想去。
水碾河肥兔火鍋:位於水碾河路。網上說小偷很多,但我沒有發現。生意好得很,肥兔是主打,方竹筍雞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