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賣鮮花
⑴ 北京一38歲記者辭職靠養花月入1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北京一名記者辭職靠養花月入10萬元,他在半分鍾內就能將養殖花卉的重點講清楚,讓人明白怎麼去養殖花卉,所以他的網店銷售異常火爆,他是憑借著知識改變生活。
從林業大學畢業,做了9年記者辭職做自媒體周昆因為喜歡養花,所以他把愛好變成了事業,這就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周昆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把愛好變成事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真是非常了不起。
⑵ 馬雲人生歷程
人物履歷早期經歷奇人馬雲下載(3張)「一個頭腦愚鈍的孩子」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早期的馬雲其實是一個高明的武術家。從小練武最喜愛孫子兵法,這就是我跟別人都不同的地方,競爭如戰爭,商場如戰場,能用兵家的斗爭智慧轉向用到商場上去,這就是我成功勝出的所在。別人都去弄的時候往往不是你的機會,別人都不去弄的時候這才是你的機會,人家說我想法很怪異,我是反常理想問題的。馬雲說推翻舊的商業文明,建立新的商業文明。有的東西是永遠推不翻的,中華幾千年下來都推不翻人的天性。他以為他自己可以改變,改變的了一時改不了一世。他自己後來也說改變別人真的很難,他改變不了。成功只是滿足自己的心理意望,人家沒有這想法的就不需要。抱著一個根本實現不了的願望,還永不放棄,你說這叫什麼。打個比方我要把馬雲打敗,做的比他還要成功。永不放棄就能達到,你說可能嗎。還有做人一定要做正,永遠都不要說假話。這就是他在杭州師范學院教學生們的真理。一個人永遠不說假話,你說可能不。真理都不是僵死的。馬雲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義氣,最講義氣」,打得縫過13針,挨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馬雲在父親拳腳下長大,在家待不住卻特別愛交朋友。他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么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就是受到老師的一句啟蒙話,之後馬雲就逢外國人就和人家說話,從來不感覺到丟人,這樣久而久之 練就了這一身的【好功夫】!對馬雲日後的人生 起到很大的幫助!!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數學31分。高考數學第一次考了1分。高考失敗,弱小的馬雲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本書,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1984年馬雲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范學院(現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到了大學,因為他的英語太好了,總是班上前五名,閑得沒什麼事可做,馬雲就當上了學生會主席,喜歡結交朋友。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翻譯社一個月的利潤200塊錢,但房租就得700。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喏,看見那個大狼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記者采訪馬雲時,他興奮的指著一個賣小玩意兒的人說道。兩年馬雲就干成了這件傻事,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而且他是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馬雲十年決戰,打造金融帝國。
⑶ 馬雲創業簡單經歷。 要五分鍾之內就能說完的。
馬雲簡介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
籍貫:中國杭州
職位: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
畢業院校: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
在浮誇的中國互聯網界中、馬雲是一個異數,他似乎是所有網路公司老總的反義詞:他不懂電腦,不懂管理學,他不懂廣告,不許公司做廣告,他不僅不會高薪聘人,對進來的人還減工資,他說:「網路公司沒好日子了,中國新經濟就有希望了,現在熱鬧的是造工具的人。」他認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樣簡單」。然而正是對這個公司,軟銀的孫正義,在6分鍾內,決定投資上億元。被國際媒體稱為繼雅虎、亞馬遜、易貝之後的第四種互聯網模式。因為所有的中國網路公司都是美國某一個模式的翻版,只有它是例外。馬雲給中國互聯網公司.吹來一股返璞歸真的清新之風。
一個頭腦簡單的孩子
馬雲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義氣,最講義氣」。打得縫過13針,挨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馬雲在父親拳腳下長大,呆不住家卻特別愛交朋友。
他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么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竟然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從13歲起,馬雲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老外滿杭州跑。
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數學31分。高考數學21分。高考失敗,弱小的馬雲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本書,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
1984年馬雲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
到了大學,因為他的英語太好了,總是班上前五名,顯得沒什麼事可做,馬雲就做學生會主席,廣交朋友。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結果第一個月收入是700元,房租是2000元。
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簡。「喏,看見那個大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筆者采訪馬雲時,他指了指吧台上的小玩意兒這么說。
兩年馬雲就干成了這件傻事,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而且他是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1995年馬雲30歲,他已經是抗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奇怪的馬雲腦子里想的卻是「我一輩子就教給學生書面的東西嗎」?立馬不幹。
初次互聯網創業
1995年4月、馬雲成立中國黃頁互聯網公司,7月份上海才正式開通互聯網。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這個公司專門給企業做主頁,一張主頁2000字,一張彩照,中英文對照,2萬元人民幣,馬雲在第三年就賺了500萬元利潤。1997年在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北上建立國家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MOFTEC網站。馬雲稱:「在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小商人。為國家工作,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在北京馬雲還參與了網上市場CHINAMA—RKET的開發。1998年底,馬雲決定離開經貿部,因為一個巨大的夢想誕生了。
1999年2月、無業遊民馬雲被邀請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參加大會的人80%是歐美人,談的也是歐美式的電子商務。馬雲忍不住站了起來,講了一個小時:「亞洲電子商務步入了一個誤區。亞洲是亞洲,美國是美國,現在的電子商務全是美國模式,亞洲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那是什麼模式?馬雲沒有說、因為這是他要做的事。和所有的互聯網精英不一樣,馬雲從小就沒有生活在頂尖的那部分人當中,他活在平常的普通人當中,所以他決定和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業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用馬雲的話說:「只抓蝦米」。很簡單,大企業有自己的專門信息渠道,有巨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在互聯網上大企業與小企收發布多少PAGE是一個價錢。」馬雲說,「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被壓榨,被控制。「例如市場上一支鋼筆訂購價是 15美元,沃爾瑪開出8美元,但是是1000萬美元的訂單,供應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爾瑪取消訂單,這個供應商就完了。而通過互聯網,這個小供應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客戶。」
夢想與追求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世界,將全球的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匯集起來。「小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互聯網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泥凝土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向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我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馬雲更現實的考慮是、「亞洲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應基地,中小型供應商密集、眾多的小出口商由於渠道不暢,被大貿易公司控制,而只要這些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的網就可以被帶到美洲、歐洲。」
「在現在的經濟世界,大企業是鯨龜,大企業靠吃蝦米為生。而小蝦米又以吃大鯨魚的剩餐為生,互相依賴。而互聯網的世界則是個性化獨立的世界,小企業通過互聯網組成獨立的世界,產品更加豐富多彩,這才足互聯網真正革命性所在。」
要做到這個目標,馬雲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網站必須足全球性的,否則阿里巴巴只做國內就變成沒有買家的賣家。而且阿里巴巴必須迅速覆蓋全球,否則失去第一就失去意義。阿里巴巴只有做成中因人的全球性網站。馬雲沒有退路。
馬雲認為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是大企業的電於商務,而亞洲獨特的電—戶商務不是BTOB(BUSINESST0BUSINESS)而應是商人對商人 (BUSINESSMANTOBUSINESSMAN)。這是亞洲人獨創的模式。在阿里巴巴就是為中小企業免費登信息,「以後也將永遠免費」。馬雲彷彿又回到小時候的義氣狀態。
「你這不是商人的做法。」
「是的,我不是商人,我是企業家。」馬雲說。
馬雲被自己的夢想所激動,1999年3月10日,阿里巴巴公司在馬雲家中創業。《亞洲華爾街日報》總編曾在當時去過阿里巴巴、「沒日沒夜地工作,尾子的地上有一個睡袋,誰累了就鑽進去睡一會兒。」他笑稱「阿里巴巴是中國電子商務的阿里媽媽」。
選擇杭州的理由非常簡單、由於遠離北京、深圳這些IT中心、人力資源相對便宜。創辦初期、一位香港IT高手TONNY、想加盟阿里巴巴、馬雲說:「每月500元。」TONNY說:「這個錢我連給加拿大女朋友打電話都不夠。」
馬雲掉頭走了。TONNY在和阿里巴巴幾個同行聊了聊後說:「我還是在這兒干吧。」有趣的是現任的COO蔡崇信是瑞典AB公司的副總裁、耶魯大學經濟與法學博士。在一次業務訪問後決定加阿里巴巴,AB公司因此決定投資阿里巴巴。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倒也不亦樂乎。
在拒絕38家風險投資後。馬雲接受高盛為首的投資集團500萬美元的投資。
一個相助的高人
1999年10月的一天,馬雲被安排與雅虎最大的股東、被稱為網路風向標的軟銀老總孫正義見面。出於剛融完資,馬雲沒有再融資的計劃。
一推門進去。馬雲原以為是一對一的見面,結果一大屋子人,包括摩根士坦利的人。原定1個小時的講述,馬雲剛講了6分鍾自己公司的目標。孫正義就從辦公室那一頭走過來「我決定投資你的公司。」
馬雲說:「孫正義是個大智若愚的人,他神色木訥,說的英語很古怪,幾乎沒有一句多餘的話。彷彿武俠中的人物。在這6分鍾內我們都明白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一,都是迅速決斷的人;二,都是想做大事的人;三,都是能做到自己想法的人。」
孫正義的經歷非常曲折,小時候曾四處從垃圾箱中尋找垃圾養豬為生,父親卻從小鼓勵他「你是個天才」。孫正義從社會最底層滾爬出來,從小有許多狂想卻能一一實現。他說過:「一個夢想,和毫無根據的自信。一切都是從這兒開始的。」
12月8日,馬雲又坐到孫正義的對面,這次雙方都不帶律師,都是單刀赴會。整個過程不到3分鍾。馬雲獲得孫正義3500萬美元的投資。
馬雲後來知道,軟銀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而孫正義只對其中一家親自談判。
幾天之後,簽約之前。令人吃驚的是——馬雲反悔了。更令人吃驚的是馬雲不是嫌錢少而是嫌錢太多。這是讓人們大呼傻瓜的事:同樣的投資比例,馬雲不要3500萬美金只要2000萬美金。「錢太多了,我不要。」
馬雲認為:「只需要足夠的錢,太多的錢是壞事。」孫正義的助手立刻跳了起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孫正義的錢竟然嫌多,「這是不可能談下去的!」談判陷入僵局,然而馬雲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只要2000萬」。
在暴跳如雷的孫正義助手面前,馬雲給孫正義發了一個電子郵件,他說:「……希望與孫正義先生手牽手同闖盪互聯網……如果沒有緣分作,那麼還會是很好的朋友。」5分鍾後,孫正義回復:「謝謝您給了我一個商業機會。我們一定會把阿里巴巴名揚世界,變成雅虎一樣的網站。」
為什麼到手的錢不要?馬雲說:「是的,我在賭博,但我只賭自己有把握的事。盡管我以前控制的團隊不超過60人,掌握的錢最多200萬美金,但2000萬美金我管得了,過多的錢就失去了價值,對企業是不利的,所以我不得不反悔。」
所有傑出的企業家都足可以不眨眼地做出十幾億元的投資決定,同時又會節省每一分他認為應該節省的錢。正是對錢的價值的尊重,才會使他讓投資實現最大的價值。
阿里巴巴之道
阿里巴巴盡管有上千萬的資金,但從不做大的廣告推廣(據了解,初期阿里巴巴在《中國經營報》和《國際商報》做過20萬元廣告,此後沒有做過,最近可能會有調整),也從本開國內的新聞發布會。馬雲認為「廣告如果是錢能做到的事,錢能做到的事還要做企業的人干嗎?」阿里巴巴只靠口碑傳播不做廣告,「做得好讓客戶去說,而不是自己去說。」(目前阿里巴巴會員已達到20萬並以每天2000個的速度增加)阿里巴巴每一頁列印紙都是正反兩面用的。
阿里巴巴對員工薪酬從不按市場價格定價。幾乎所有進來的員工與管理者都比原公司收入減少一大半,從8000元、9000元降到3000元是常事,跳到阿里巴巴的雅虎搜索引擎發明人吳炯到了阿里巴巴不僅工資降了一半。還失去了每年7位數的雅虎股權收入。為什麼這么做?一,因為資金來自風險投資,必須節約。二,阿里巴巴不希望用唾手可得的利益吸引人才,而是用自己的企業文化。馬雲自稱:「從不主動挖別的網路公司牆角。」
阿里巴巴不僅從未用高薪吸引人,而且馬雲還對員工說股權那是騙人的,公司失敗一分錢不值,而公司成功全在你們手上。
馬雲的錢全投在客戶、人才、員工身上。巨額資金用於客戶服務,往往一項就達500萬元,還有員工培訓,員工好了,客戶才能好。馬雲一有錢就會去找人。雖然拿不出高薪,但馬雲用的是前程和熱情。馬雲認為優秀的人才才能吸引來優秀的人,這種速度才是要比拼的。直到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才花完第一輪投資,第二輪投資仍然一分錢沒動。「我已經竭盡全力去花錢了,」馬雲說,「從小窮慣了,也就習慣把錢花在刀刃上。」和許多入認為互聯網是泡沫相反,馬雲認為互聯網是一場長跑,美國在第一輪100米領先,並不意味著勝利,亞洲機會在後面。既然是長跑,必須屏住每一口氣,節省每一筆錢。阿里巴巴要做50年的打算。必須同時有兔子般的速度和烏龜般的耐心。
與此同時,馬雲又是超越於金錢之上的。一個青年員工稱:「馬雲和所有的人都沒有距離,這是讓人最吃驚的,馬雲和所有的人都是零距離。」馬雲每次告別時會堅持和每一個員工一一道別。每一個新來的員工,他都會主動談心。
「阿里巴巴是個不穿衣服的公司,沒有別的公司一層層的框架外套,剝開一層還有一層,我們這兒一眼看到底。」一位部門經理稱。馬雲不僅會告訴你小時候數學補考過幾次,也告訴員工:「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要用胸懷去對付。男人需要胸懷,女人也需要胸懷,男人的胸懷是氣出來的,是冤枉出來的。」
⑷ 大部分紅背桂花是什麼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曾毅院士帶領科研人員對一些植物所含物質的促癌作用進行系統研究。從1982年到目前,他們從1693種中草葯和植物中共檢出18個科中的52種植物含有促癌物質。
這些植物多屬大戟科和瑞香科。其中,鐵海棠、烏桕、紅背桂花、變葉木、火殃樂、金果欖等一些具有觀賞性的花木均含有促癌物質。在研究中,他們甚至發現,在種植這些植物的土壤及產於這些土壤中的蔬菜和當地產的蜂蜜中,均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學致癌物的激活物和促癌物。
【新聞現場】花卉市場反應不一
昨日,當記者來到位於沈陽西站的花卉市場采訪時,一些花商對「養花能致癌」這一說法很不以為然。一位劉姓花商仔細翻看了記者手中拿的印有52種含有促癌物質的植物名單,然後對記者說,在這個花卉市場里就有好幾種被列入名單的花卉,變葉木、峰腰榕、雞尾木……大家整天和這些花木接觸,但從未聽說過有誰得上癌症。劉女士還將記者帶到一盆長勢茂盛的變葉木前介紹說,這株變葉木已經有十幾年的樹齡,剛長出的葉片為綠色,紅色葉片則是老葉,由於變葉木的生長壽命長,容易成活,顏色鮮亮,價格又不高,因此每天花卉市場都會賣好幾盆,但從沒聽說過它是促癌物質。
另一位賣花的李女士更是直截了當地告訴記者:「我賣了好幾年這種變葉木,幾乎每天都要和它接觸。但從未感到過身體有什麼不適。而且我們的花窖還有數萬株這樣的變葉木,可沒聽說我們的哪個同事患上癌症。」
在采訪中倒是一些養花的市民對「養花可能致癌」這一說法表示擔憂。在八一公園附近的一處花市,記者與一位已有十幾年養花歷史的吳先生聊了起來,他告訴記者,自從看過「養花可能致癌」的相關報道之後,總是覺得身上有些地方不舒服,也許是心理作用吧,但是吳先生還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把家裡的花木挨個清點了一遍,最終將有致病嫌疑的花木統統清除掉。
東陵區圖書館附近花壇原本種植了曼陀羅,一團一團的大白花很美。後來聽說曼陀羅也會致癌,這些曼陀羅就被連根拔除了。
【新聞關注】腫瘤專家:減少直接接觸是必要的
一些喜愛擺弄花草的市民紛紛向本報詢問,該如何安心養花?昨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原遼寧省腫瘤醫院教授級主任宋扶行是專門研究腫瘤的,他說,現在常見觀賞性植物的致癌是微乎其微的,有些觀賞性植物的成分可能導致癌變,但發生在具體人身上則不一定導致癌症,有些毒素成分只能導致人皮膚過敏。以鼻咽癌來說,遺傳因素是基礎,EB病毒在鼻咽癌發病中會起重要作用,而環境中的EB病毒誘導物、促癌物和致癌物只起協同作用。對於一些致癌花木要科學地對待,減少直接接觸是必要的。
宋教授告訴記者,導致癌變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而現有常見觀賞植物的致癌可能性應當是微乎其微。這個事實是可以得到充分論證的:首先是刺兒梅、鐵海棠、變葉木這些觀賞植物都是長期種植的花木,從以往歷史看,迄今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花對人體產生了危害。其次是長期接觸這些花的人,比如園林工人等都沒有鼻咽癌等發病率高的報告。三是從實驗數據來說,現在還沒有一個人提供出詳細的數據,表明這些植物或花散發出的物質到底是哪些物質,量有多大,能對人體產生怎樣的作用。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觀賞植物會使人致癌?比如植物在衰老的時候都會釋放出乙烯,這些散布到空氣中的乙烯是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但如果把這些乙烯收集起來,放到密閉的塑料里,就足以使一把香蕉很快腐爛掉,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植物專家:注意養護衛生
花卉專業高級工程師李大林說,植物致癌學說在數年前就有了,權威部門還公布了52種致癌植物,其中屬於觀賞性的花木有十幾種,大部分是葯用或野生的植物。比如人們以前用來染指甲的鳳仙花,花朵鮮艷又好養的虎刺梅,葉子顏色很好看的變葉木都是常見觀賞植物而又在含有致癌物質花木之列。但李高工認為,事物不是絕對的,比如天南星科的芋頭,其乳白汁液對人體有害,會引起瘙癢,但煮熟了卻是很好的美味。
含有致癌物質不等於可以通過呼吸、接觸而使人患病,致癌原因實際上是很復雜的。但不管在家裡養什麼花,都不能食用,同時室內要經常注意通風,擺弄完花草後要及時洗手。首席記者趙艷新記者陳琦岩
⑸ 馬雲是怎麼找到當初創業的18個人的
1992年是中國商業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年初鄧小平的南巡重新激發了中國人對改革開放抱有的希望。為數不少的人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的鼓舞下,開始創業。後來,泰康人壽的創始人陳東升專門創造了一個詞:「92派」,用以描述1992年後創業的企業家。
除了陳東升,當時在復旦大學做老師的郭廣昌和他的幾個同學在那一年注冊了公司;河南省外經貿廳的公務員胡葆森辭職創辦了一家叫「建業」的公司;馮侖和潘石屹、王功權等六君子在第二年創立了萬通;俞敏洪已經是一個成功的英語培訓老師了,不過他在1993年才創辦了新東方。他們中間的很多人後來也成為了馬雲的朋友。
不過,那一年中國最著名的商人是牟其中。他在1992年的8月用幾個火車皮的罐頭從俄羅斯換回來四架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一下子成為轟動全國的人物。媒體的眼光全都被他吸引了。
天下尚無人識得一個名叫馬雲的大學英語老師。
1988年,24歲的馬雲從杭州師范學院畢業,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書。馬雲的活躍在學校是出了名的,為了防止馬雲有別的想法,當時杭州師范學院的副校長黃書孟跟馬雲制訂了一個「5年之約」,到了那個學校5年內不能辭職出來。
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任教期間,馬雲是英語和國際貿易專業的講師。與此同時,他在西湖邊發起了一個「英語角」,在翻譯界慢慢地有了一些名氣。當時全國經濟飛速發展,在杭州做外貿生意的民營企業逐漸增多,對翻譯服務地需求也越來越多。所以,很多老闆找他做英語翻譯。但當時他只能做兼職,因為他和老校長的「5年之約」還沒有到期。
1992年,還在大學教書的馬雲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譯社。這是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社,海博取英文「hope」的諧音,意為「希望」。當時的翻譯社就是個小店,只有5名員工。馬雲跟同事一起籌集了3000元人民幣,租了一個房子,房租是每月1500元。翻譯社的注冊資本是3000元。 創業之初並不順利,第一個月的營業額600元不到。入不敷出的狀況令翻譯社的員工動搖了,但馬雲堅信翻譯社可以做下去。
與此同時他必須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後來,發現賣鮮花跟禮品可以掙錢,馬雲就背著麻袋坐火車去義烏批發進貨。之後他將辦公室一分為二,一半拿來賣鮮花、禮品,一半做翻譯社。而且,馬雲也常常背著裝滿小工藝品的大麻袋,在杭州的大街上穿梭售賣。馬雲甚至還做過一年多的葯品和醫療器械銷售員。馬雲用這些小買賣的收入來維持翻譯社的運營。
新的問題出現了,既然賣禮品一個月可以賺三四千元,翻譯社僅能掙五六百元,為什麼還要繼續做翻譯社呢?馬雲的同事就建議只開禮品店,將來成立一家禮品公司,但馬雲拒絕了。他陳述了自己的看法:當初成立翻譯社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並解決老師們的問題,還是為了掙錢?既然是為了前者,那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熬過去,光明就會到來。
1995年,虧損三年後,海博翻譯社開始盈利。這時5年之約已滿,馬雲向學校提出了辭職。辭職之後,馬雲全職經營翻譯社一段時間。翻譯社在實現盈利之後,逐漸走上了正軌,馬雲就放手讓同事打理,不再過問翻譯社的具體事宜了。他開始尋找新的創業機會。今天,海博翻譯社已如當年馬雲所願,成為杭州最大的翻譯社。多年後,關於這段創業經歷馬雲輕描淡寫地說:「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從杭州到紐約 馬雲15年創業路
2014年9月19日,美國紐約華爾街,馬雲和他的團隊早早就等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門前。這一次的他西裝革履、面帶笑容,顯然是為了這一天做過精心的准備。從酒店到交易所的這一路,他就像當地著名的百老匯明星一樣受到夾道歡迎,這些人里,有美國及阿里巴巴集團從國內帶過來的數百家媒體組成的「混合編隊」,和那些對這次「IPO盛筵」看好的華爾街投資人。
阿里巴巴上市的消息已經像肥皂劇一樣預演了一整年,從香港到美國,直到這一刻終於塵埃落定。
創業家馬雲
今年正好50歲的馬雲和他的公司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最勵志的故事之一。這家由馬雲和他的17個小夥伴1999年在杭州創辦的公司,如今已躋身全球范圍內最大的互聯網及電子商務公司,其業務范圍覆蓋了電子商務、金融理財、影視娛樂、雲計算等業務。
人們之所以如此關注這家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馬雲精神的鼓舞。在一個國有企業占據經濟制高點的國家裡,民營企業阿里巴巴避開國企的鋒芒,在互聯網及電子商務領域里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在IPO結束後,馬雲面對來采訪他的CNBC記者說,電影《阿甘正傳》他看了不止十遍,他心中的英雄是阿甘。這次來紐約前又看了一遍,邊看邊告訴自己:「無論什麼變化,我還是我自己。」
創業15年,馬雲從一位老師轉變為一名真正的創業家。
1988年,馬雲的第一份工作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外語教師,當時的月工資差不多是100元。不甘寂寞的他找了不少兼職,利用課余時間為到杭州觀光的外國遊客擔任導游。西湖邊的第一個英語角就是馬雲發起的。
1992年,馬雲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譯社」,課餘四處活動,接翻譯業務。但經營依舊艱難,一個月的營業額是兩百多塊錢人民幣,房租卻要700元,可謂入不敷出。實在扛不下去的馬雲只好背著口袋到義烏、廣州進貨,賣禮品、包鮮花,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1995年,馬雲受聘於一家與美商合作承包建設項目的中國公司,為其到美國收賬,這次經歷據後來孫燕君在《阿里巴巴神話》一書中的描述,可謂九死一生。
當時的馬雲,被想賴賬的美國商人菲利普·卡文納鎖在一棟別墅里長達兩天,最後逃脫拘禁的他甚至丟失了隨身行李。在西雅圖,他遇見了一個新鮮的網路世界,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
後來的馬雲回憶說,他甚至害怕觸摸電腦的鍵盤,誰知道這玩藝兒多少錢?要是弄壞了肯定賠不起。而對他觸動最大的是,他好奇地對朋友說在搜索引擎上輸入單詞「啤酒」,結果只找到了美國和德國的品牌。當時他就想利用互聯網讓世界熟悉中國的公司。回國後,這位「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辭了職,借了錢,開辦了「中國黃頁」,這是中國第一批網路公司之一。
1997年底,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府站點。
1999年,屢屢受挫的馬雲放棄在北京的生意,決定回到杭州,創辦一家能為全世界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站點。
就在杭州湖濱花園小區,他與後來鼎鼎大名的「阿里巴巴十八羅漢」在「不向親戚朋友借錢」的前提下,籌措了50萬元開始創業。這其中包括馬雲的妻子、當老師時的同事和學生、患難朋友,當然還有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來的業界精英。
2003年7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寶網。次年,推出網路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寶」。
阿里生態與中國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雲多次受到中國總理的接見,他和他的公司一起,被政府稱為中國民營經濟的代表。
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和人口紅利,阿里巴巴如今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
阿里巴巴上市招股書顯示,2014財年,其平台上完成的商品成交總額達1.68萬億元人民幣,超過全球第二和第三大電商平台亞馬遜和eBay之和,活躍買家人數為2.55億,實現525.04億元人民幣收入和234億元人民幣利潤,凈利潤率高達44.57%。
投資人對阿里巴巴和馬雲的信心,來自於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看好。在所有互聯網公司中,阿里巴巴與中國的實體經濟捆綁最緊密,在外貿轉型、零售業變革、信用缺失和基礎物流落後的中國,每一項變革都是一個新的高增長點。在投資者眼裡,阿里的商業模式有賴於中國獨特的「生態體系」,公司與國家已經密不可分。
在當天的晚宴上,馬雲對數百名一同來紐約見證阿里上市的中國記者時說,不會將這些在海外募集的資金全部拿回中國花,而是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阿里的生態系統延伸到國外。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認為,阿里巴巴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它實現了多少線上交易額、擁有多大的用戶規模,而是它巨大的社會價值,包括解決數以百萬計的社會就業、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成就了形態多樣的電子商務服務業等,阿里巴巴很好地闡釋了「社會型企業」(social usiness)的含義。
而在《哈佛商業評論》雜志副主編華特·弗里克眼中,阿里巴巴不僅僅像Facebok、谷歌或是是亞馬遜,它的運作模式還類似百年巨頭通用電氣。遍布電子商務、支付、通訊、企業軟體、娛樂和其他更多領域,阿里巴巴更像一個企業集團生態。
多年研究全球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哈佛商學院教授朱莉·伍爾夫說,阿里巴巴集團內,各業務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之間有著一種動態平衡,每個業務部門的分布式決策和整個集團的整體決策並存。這種企業集團生態在西方很少見,但是在中國獲得巨大成功並不意外。阿里想打造的是一個類似蘋果或谷歌那樣的互聯網生態體系,而電子商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阿里巴巴的上市,顯然會給國內互聯網格局、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帶來顯著的影響。目前,阿里旗下的速賣通已經成為俄羅斯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而今年6月,阿里也在美國推出了購物網站「11Main」;在歐洲,阿里的布局也深入到了歐盟的各個國家。
《華爾街日報》近日發表評論稱,盡管矽谷公司統治著全球互聯網,但阿里巴巴上市後,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互聯網公司中將有4家來自亞洲,互聯網格局的天平開始向亞洲傾斜。
馬雲與杭州
北京、上海、香港、紐約,這些城市都留下過馬雲創業的足跡,但只有杭州才是阿里巴巴和馬雲的大本營。在上市後的第一時間,馬雲就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宣告自己沒有移民計劃。
空中,燈火輝煌相映;水中,倒影搖曳漣漣,水岸一側不時有曼妙的樂聲傳來,不遠處的雷鋒塔流光溢彩、淡妝濃抹,這就是杭州。自阿里巴巴成立以來,幾乎每一屆網商大會都在杭州舉辦。在談到「喜愛杭州的理由」時,馬雲說:「杭州扶持著我,扶持著阿里巴巴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阿里巴巴將永遠是杭州的阿里巴巴。」
土生土長於浙江的馬雲一直以自己是浙商而自豪,他以浙商的代表胡雪岩為榜樣,把「戒欺」、「誠信」注入了阿里的血脈。
馬雲說,在他心裡最感動的是早年創業的時候。「95年從大學裡面出來創業,我自己有一個夢想,也是我自己這么多年來一直想為此而奮斗的理想,70年代、80年代經商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有關系,或者是膽略非常大,80年代、90年代後期很多經商的人,我覺得他們靠的是資金、靠的是關系,如果21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的企業仍就是靠關系、靠資金,而不是靠智慧、努力、勤奮取勝的話,中國企業將沒有機會、沒有希望,我希望有一個媒體,通過網路,用智慧來創造財富。」
1997年在北京創業時的一幕,曾被央視《東方時空》記錄下來。在片子里,馬雲疲憊地坐在北京的公共汽車上,望著車窗外的街燈,神色凝重,喃喃地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么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得知道我是干什麼的,我在北京也不會這么落魄。」但他最終還是離開了北京,回到了家鄉杭州。
幾年後,杭州電視台的另一檔電視節目中,馬雲神采奕奕,不再躊躇。此後,馬雲成了「中國電商教父」,被媒體爭相采訪,被無數創業者頂禮膜拜,他的一言一行變成了成功學的「秘籍」。現在,無論北京還是杭州,所有人都知道馬雲是干什麼的了。
在杭州,歷經15年高速發展,阿里巴巴的員工接近兩萬人,隨著這次赴美上市,這些身在杭州「淘寶城」的員工也將收獲巨額財富。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阿里巴巴此次IPO,可為員工帶來大約413.85億美元財富,人均增長財富達206.9萬美元,將造就上萬名百萬富翁。
至此,馬雲凈資產達218億美元,躍居中國首富。回到杭州的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淘寶城外,徘徊與振奮仍在延續。
⑹ 學生采訪花店能問哪些問題
問題如下:
1、請問您的花店一天的純利潤為多少?
2、請問您的花店每天賣的花哪種花最受歡迎?銷售最多的是哪種花?
3、請問您的花店提供送花上門嗎?這些問題適合採訪時詢問。
⑺ 街頭玫瑰大多為月季,月季當玫瑰賣成行規
你知道嗎?現在街邊買的玫瑰花其實都不是真玫瑰,它們幾乎都是月季花。尤其在情人節等重大節日時,每支2-3元的玫瑰暴漲到20多元,其實就是廉價的月季而已……」近日,這樣一條消息引爆了網路。被網友們形容為「愛情象徵」,如今卻被人「狸貓換太子」,難怪有人調侃道,「剛才看到一位美女嗅著月季花,滿臉洋溢著玫瑰花的幸福。」那麼,街頭所賣玫瑰大多為月季,是真的嗎?
商家:月季當玫瑰賣不足為奇
圖為網上流傳的鑒別玫瑰和月季的方法。
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綜合事務部主任陳雲奎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很少發現有消費者投訴商家把月季當玫瑰賣,但並不意味著這種現象不存在。
同時,陳主任建議消費者發現商家存在欺詐行為時,如將月季當玫瑰銷售,首先可以找商家退貨,如果協商不成,再到工商投訴或當地消協進行調解。如果涉及專業鑒定,還可以向第三方鑒定機構提出鑒定申請,實際發生的鑒定費用由最終認定的責任人全部承擔。
陳主任補充說,今年3月15日我國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正式實施,消費者依法主張賠償也將發生新的變化。舉例說,小劉2月14日花20元給女友買了1束玫瑰花,後發現商家其實是將月季當來賣,經向工商、消協舉報,經認定商家欺詐行為屬實,根據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舊版)的有關規定,小劉應獲得商家「退一賠一」的經濟賠償金40元。2014年3月15日起,小劉再遇到此類情況,經工商、消協認定並情況屬實,可向商家提出「退一賠三」的賠償,即80元賠償金。
經過記者多方走訪調查,街頭所賣的玫瑰,包括不少花店在售的玫瑰花,其實多是月季花,這一說法是真的。
關注網路知道《真相問答機》,更多精彩給你好看>>https://..com/liuyan
⑻ 逛花市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逛花市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逛花市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花市何處有?的士曲駛望海村。」禮拜五,我取爸爸到江北橋的望海花市去開了一番眼界。
剛進花市,一股淡淡的花噴鼻味送面撲來。接著聽見了鳥啼聲和人們銷售物品的吵鬧聲。我想:「花市人實多,可實是熱鬧啊!」我跟著爸爸走了進去,那鮮艷的顏色敞亮的著我的雙眼,使我的眼睛迷濛了,這一叢,那一簇,讓我目不暇接,目炫狼籍。我和爸爸一邊挪著小小的步子,一邊撫玩一些奇樹異草。有綠葉鑲嵌著像貓眯眼睛的花紋,葉底是紫色的,叫「鑽石貓眼」;有像獅子頭的「三色堇」;還有能捕獲蟲子的「豬籠草」我正在花店裡看見了很多鮮花的種子,我很感樂趣,並采辦了既害羞又宛轉的害羞草和碧綠的寶葫蘆花種。
走過花店,我和爸爸又進入了撫玩魚市場。起首映入我眼皮的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畫卷。那一條條可愛的小魚兒輕盈地穿過顏色各別、形態紛歧的珊瑚,那珊瑚似乎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小魚跳起了「扭捏舞」,我正在魚缸前看得津津有味。我還發覺了一些不曾見過的小魚。懷孕體很長愛擺布扭捏的龍魚;有尾巴像鉸剪身體漆黑的象鼻魚;有血紅,猶如一簇火苗的血鸚鵡
「嘰嘰喳喳」這啼聲接二連三,本來是一家鳥店發出的聲音,我走進去瞧了瞧。有活躍的小麻雀;惹人喜愛的八哥;白如雪,猶如一團棉花的鸚鵡
清明節逛花市的人可實多啊!這些男男、老老極少的人都來采辦斑斕的鮮花,去祭祀先逝的親人,以對逝者暗示深切的哀思,送去一分記掛。我為這文明、古樸的風氣而感應欣慰,望普天之下的中國人要承繼和發揚卑老愛長的優秀保守:清明時節家祭無忘思乃翁。
逛花市作文2
春節快到了,迎春花市開幕了!我和爸爸媽媽准備一起去逛花市。
在去花市的路上,我問爸爸媽媽:「花市裡有什麼呢?」「我也不知道,去那兒看看才知道吧。」爸爸回答說。
過了一會兒,我們到了花市。我四處張望,想尋找有趣、好玩的東西。
很快,我就看到了一盆叫做「鴻運當頭」的植物,「鴻運當頭」最高的幾片葉子是紅色的,下面的葉子都是綠色的。我覺得「鴻運當頭」這個名字是看它的外表取的,因為紅和鴻是諧音,而且紅色在頭上,所以叫做「鴻運當頭」。
我們走啊走,我看見一條一條的樹枝上面長滿了金黃的果子,樹枝上的果子好像小檸檬一樣。後來我才知道,這叫黃金果。為什麼叫黃金果呢?因為黃金果的顏色像黃金一樣。
我們走到一家花店,我看見一盆盆豬籠草掛在一根鐵線上,鐵線搖搖擺擺,我生怕豬籠草掉下來,砸到了人,那就不好了。但是鐵線好像在和我玩把戲一樣,每一盆豬籠草都穩穩當當的,絲毫也沒有掉下來的跡象。
豬籠草有幾個紅色的「小籠子」,這些「小籠子」可是消滅蟲子的武器喲!如果有一隻蟲子飛過來,豬籠草會把「小籠子」上的葉子打開,讓小蟲子掉進「小籠子」里,小蟲子掉進去後,那片葉子就合上了,豬籠草就把小蟲子消化了。
我在花市裡看到了許多東西,比如:小魚、鸚鵡、鴿子、小白鼠、蝴蝶蘭······我在花市度過了美好的一天。
逛花市作文3
這個禮拜六吃早餐的時候,媽媽忽然瞥見客廳沙發旁的大盆栽最後一束花也謝了,便告訴爸爸說今天得去建國假日花市買盆栽了。說到買盆栽,媽媽只會去建國花市,因為建國花市的植物種類比較多,群花爭艷,要找到喜歡的盆栽機率比較高。
到了花市,媽媽開始尋找適合放在客廳的植物,一路找,找了好久,都沒看到中意的,因為逛久了,實在太累,所以路上我就一直嚷嚷著說:「我好熱、好渴、腳好酸喔!」媽媽也回擊說:「你的腳怎麼會酸?除非你出門時在腳上抹了醋。」媽媽的幽默,短短一句話,讓我笑翻了。接著我們繼續賣力的「看」,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媽媽最後下手買了三種盆栽,一盆馬拉巴栗、三小盆大岩桐以及兩盆白鶴芋,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因為之前「走馬看花」逛花博的經驗,發現逛花市其實滿有趣味的,我比以往更喜歡賞花。建國假日花市只有在周六及周日才有營業,每個禮拜都會吸引很多人扶老攜幼來逛花市,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花卉都會出現在這里,在這里不僅可以賞花、買花,也可以「談」花,跟不同的「花草店長」討論各式花卉或各種盆栽的生長條件及照顧方法,然後把爭奇斗艷的花花草草買回家,不但可以增加庭園的美觀,還可以綠化室內環境、凈化空氣,真是一舉數得呀!
逛花市作文4
人潮湧動花似海,笑臉相迎滿街春。一年一度的廣州迎春花市,將花城的年味映襯得格外濃郁。
廣州花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廣州的一個傳統民俗,它承載著多少廣州人的回憶啊!廣州人過年最講究好「意頭」,逛花市往往被市民當做來年轉運的好徵兆,於是便有了過年買盆橘樹的傳統。因為粵語中的「橘」與「吉」同音,圖的就是一個吉祥。而買桃枝可不是為了交桃花運,而是因為「紅桃」與「鴻圖」諧音,寓意大展鴻圖。一種平常的花因為名字而被市民賦予了吉祥的寓意,這也算是花的獨特內涵所在吧。
今天,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廣州的西湖路花市。一走進花市,我就看見一座用紙做成的大牌樓,牌樓頂上是幾頭小牛形的彩燈,光彩奪目。大門前面是一頭強壯的大牛,呈金黃色,非常引人注目。向里延伸的花街兩旁是用竹子或木板搭成的花架,花架上擺著各種各樣的花卉,整條街彷彿花的海洋。
水仙花兒散發著清香,白白的花瓣兒托著黃色的花蕊,多麼秀麗呀!桃花掛滿枝頭,婀娜多姿,這時我彷彿也變成了桃花,站在枝頭爭芳吐艷。我不禁吟誦著:「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耳邊也彷彿響起優美的歌聲:「暖暖的春風迎面吹,桃花朵朵開……」
在廣州,因為有了花市,春節多了一份生機,買幾束花帶回家,也就是把春天帶回了家。
逛花市作文5
春節快近了,我們廣州享有的春節迎春花市也在舊歷年十二月二十七開始了。去年,我與爸爸媽媽是晚上去的花市,但今年,我與公公選擇了早上去,感受不一樣的新鮮。所以,在年二十八早上,天氣又點霧蒙蒙,我便來到了廣州市最古老,歷史最悠久的花市——西湖路花市。
早上的花市,少了些許的喧嘩,也許是由於我們去的比較早所以人還不算太多緣故;燈也沒有全部亮起來,畢竟是白天,但花可是真的新鮮,據我統計,賣的花有雪中盛開的梅花、美麗的蝴蝶蘭、吃昆蟲的豬籠草、火紅火紅的芍葯花、長長的銀柳……,然而大家熟悉的盆桔卻沒有出現在我的眼簾,最終我只是在一條小小的、窄窄的巷子里發現了它的身影。除了賣花的攤檔外,還有好多賣過年飾品的小攤,而且因為龍年快到了,賣小龍玩具的特別多,大大小小的龍寶寶毛公仔、龍年門貼、陶瓷龍等等,數不勝數。我拉著公公的手,一邊觀賞五彩繽紛的花市,一邊聽公公講各種關於以前花市的故事。突然,剪紙窗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十二生肖"的剪紙,它們在藝人的巧手下,顯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盡管有點貴,但是我還是狠狠心買了一條龍窗花,因為我是「小龍女」喔。
走著走著,我還突然發現一種我們平時到冬天才能吃到的一種青菜——增城遲菜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東西呢?看來我們的花市也在搞新意思了,不但有觀賞的花,而且還有我們廣州人喜歡吃的「菜心花」呢。
滿眼望去,我發現在花市裡走的人們不但人精神抖擻,就連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一股朝氣蓬勃的樣子,整條花街春意盎然,洋溢著過大年的祥和氣氛!我與公公約定,明年的春節,我們再逛花市!
逛花市作文6
今天爸爸媽媽叫我跟他們一起去逛花市,但我聽其他人說逛花市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所以我對花市一點興趣都沒有。無奈之下,我只好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逛花市。
一來到花市,許多五彩繽紛的花映入了我的眼簾,真讓我眼花繚亂呀!一走進裡面,亭亭凈植的鬱金香就出現在我的眼前,接著就是婀娜多姿的菊花,寓意百年好合的百合花,還有吉祥的「鴻運當頭」,更有青綠色的富貴竹,真是數不勝數呀!
現在我們就要去看看要買什麼花了。首先我們先來到了賣桔子樹的地方,很快就買了兩盆茂盛的桔子樹。然後我們就要繼續前進了。啊!就要這個了,這個是什麼呢?讓我給你揭曉吧!這就是從山上栽下來的「五代同堂」了。爸爸一手拿起了兩把「五代同堂」,我看了看也覺得有趣!
咦,這盆盆奇形怪狀的又是什麼呢?原來這可是經過「裝扮」的仙人掌呢!我一看這仙人掌真是可愛呀,所以便起了買的念頭。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笑著說:「雖然這盆仙人掌很漂亮,但一不小心就會刺傷人,所以還是不要買了。」我看著這盆仙人掌,感到依依不捨,媽媽看了就說:「既然你那麼喜歡的話就買下來吧!以後我們小心一點就可以了。」我一聽立即喜出望外,選了一盆自己最喜歡的仙人掌,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當我們准備回家時,爸爸發現了一棵富貴竹。這棵富貴竹長的很漂亮,上面掛滿了一些小燈籠,特別是它那青色的衣裳讓人看上去感到神清氣爽。連爸爸也忍不住把它買了下來,買完後我們就回家了。
經過這一次去逛花市,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只要你自己多去挖掘,那麼你就會發現當中的樂趣!
逛花市作文7
今天下午,爸爸帶我去逛花市。
剛走到花市門口,我看見聯通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熱情地推銷公司產品,圍觀的人不少,結果沒一個人去買,真是『黃婆賣瓜,自賣自誇』。
一進花市,哇!已經人山人海了,我和爸爸在擁擠的人群中緩慢地走著。
花市裡真多花呀!幾乎什麼花都有,有粉紅的蝴蝶蘭、還沒有開花的鬱金香、朝陽怒放的菊花、亭亭玉立的蘭花......經過了幾家賣年貨的店,爸爸總是問燈籠的價錢,但總是以太貴了而告終。終於走到了我們想找的店,是什麼店呢?原來是一家對聯店。
為了使對聯貼在門上比較好看,所以我們選擇了用金粉寫,我坐在一旁看著叔叔寫對聯,最後我不耐煩了,就叫爸爸給我3塊錢去買棉花糖去了。等我回來時,爸爸早已經弄好對聯了。於是我們便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忽然,我看到了一個賣冰糖葫蘆的小攤,我便買了一串草莓葫蘆。
這時我們正在經過賣年貨的店,爸爸總是東看看,西瞧瞧,好像不找到合適的燈籠誓不罷休似的。終於,爸爸終於看見了一對燈籠,問:「請問我買這種燈籠的大中小三對。要多少錢?」那個人說:「要兩百四十塊錢。」爸爸付了錢,忙說:「我等會兒吃完晚飯再來拿,可以嗎?」說完,便帶著我離開了這個人山人海的花市。
逛花市作文8
今天,我和作文班的同學們一起到人民廣場逛花市。我們開心地來到人民廣場大門口。哇!好多人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真是人山人海,熱鬧極了。
走進花市,映入眼簾的是那栩栩如生的蝴蝶蘭。它的兩片花瓣顏色紫紫的,好像是一大群蝴蝶朝我們飛來。
看完了蝴蝶蘭,老師讓我們找三種花,分別是豬籠草,海棠花和多肉植物。我們最先找到的是豬籠草。它像一個小水袋,裡面裝滿了一種能毒死害蟲的液體。走著走著,我們找到了海棠花,我們對海棠花並不熟,老師在一旁給我們普及知識:「海棠花的品種分成兩種:一種是你們看到的草木海棠,它的樣子很像牡丹花;另一種是日本的木本海棠。」哦,原來是這樣。「哎,老師,多肉植物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吧,我提示你們一下,它的花和草都是肉嘟嘟的。」老師說道。我們照著老師的提示找到了,果然肉肉的,很可愛。
找完了這三種花,我們又來到了一家賣花的商鋪旁,發現了一種特別香的花。一問才知道這種花叫「風信子」,它的最下面像一個小洋蔥,洋蔥上有一條一條的根須,像老爺爺的胡須一樣;還有一根軟軟的莖,莖上有一朵像喇叭似的紫色小花,它像一個花中「君子」,衣衫整齊,香味撲鼻……
今天,我們去逛花市不僅看到了漂亮的花,還增長了不少有關花的知識。
逛花市作文9
逛花街是我在新年裡最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家全家「出動」一起去逛花街。 所謂的逛花街,而是去買花,買幾盆放在家裡,多好呀!來到花市,我感受到花市的熱鬧,花市人山人海,人們都擠在一起,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逛花街是我在新年裡最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家全家「出動」一起去逛花街。
所謂的逛花街,而是去買花,買幾盆放在家裡,多好呀!來到花市,我感受到花市的熱鬧,花市人山人海,人們都擠在一起,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花市裡。雜亂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覆蓋了我們的交談生。
越往花市裡走,就越覺得寸步難行,人們不斷往前推,我被人群不斷帶前,這春節花市也真是太熱鬧了。
再往前走點,人少了一點,我終於可以欣賞五彥六色的花了。那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菊花
真是打動人心啊!有紅的,白的,黃的紫的還有深紅的,讓我看花了眼,來到下一個店鋪是賣水仙的。我看到那一盆盆的翡翠般的水仙,有的已經開出了雪白的小花,有的含苞待放,再往前走,就是一家義賣店,賣家是和我歲數差不多的學生,他們店鋪那火紅的福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每一個都帶表了一個對山區留守兒童的一份力量與關愛!這么好的做善事機i
哪能少了我呢?我把10塊錢丟到捐款箱里並哪了一個福字,心裡感到很滿足。
熱鬧的花市裡不僅有色彩艷麗的鮮花,還有五花八門的風車,大的,小的,花的,綠的,紅的一下子讓我看花了眼,我難以抉擇,只好向我媽媽求助,媽媽三兩下就選出了一個最好看的風車付了錢。
廣州的春節真是讓我意猶未盡啊!
逛花市作文10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和往常一樣,我早早起床,准備和爸爸姐姐一起去花市買花。我們從花市門口進去,眼前的花太多了,太美了!有高有低,有紅有綠,有大有小,可我卻無法在意那一個,真的讓我眼花繚亂。走著,看著,問著,說著。爸爸給我講了花的起源和意義,讓我對花有了很多了解。我們買的第一盆花叫杜鵑花,是我姐姐最喜歡的花。我問姐姐:「你為什麼這么愛杜鵑花?」姐姐慢吞吞地說:「人們管杜鵑花叫『花中之美』。傳說古代有個皇帝非常愛他的子民。他死後,他的靈魂變成了一隻布穀鳥。每年春天,這種鳥都會飛來叫老百姓「快快布穀鳥」、「快快布穀鳥」,直到它流血倒地,紅了盛開的杜鵑花。所以杜鵑花五彩斑斕,美不勝收。這就是我妹妹喜歡杜鵑花的原因。其實大家都喜歡。」
我們買的第二盆花是我爸爸最喜歡的蘭花。我也好奇地問父親:「為什麼要買蘭花?」爸爸說:「人們把蘭花比作紳士,象徵高貴典雅。蘭花在我國已經生長了兩千多年。如果按季節分為春蘭、夏蘭、秋蘭、東蘭。大多數人買蘭花是比喻,因為蘭花代表真誠和友誼。」爸爸繼續認真地說:「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
做不好就做不好。人要像蘭花一樣,做人要紳士,成就一番事業。「接下來,我們買了我最喜歡的花——水仙花。以前在家養過。在寒冷的冬天,一盤清水就能讓它展現綠葉,吐出清香,很是熱鬧。爸爸過去跟我說:「大家都把水仙花比作『冬仙子』,因為它在冬天開花。我喜歡水仙花,因為它們有勇氣,不怕冷。「時間過得真快。在你感到累之前,是吃午飯的時候了。於是,我們各自帶了一盆自己喜歡的花回家了。
逛花市作文11
每逢除夕晚,吃過團圓飯,我們一家人都會一起逛花市。
來到教育路口,通往花市的花市牌樓已經讓人眼前一亮!牌樓的創意源自廣州歷史上著名的「四牌樓」建築,牌樓設計層層升高,寓意著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生活更上一層樓。牌樓兩邊的「小羊」各啄著一對輝春,向人們拜年來了!寓意羊年大吉,幸福越秀。
走過牌樓,裡面都是人擠人。走進花市就像來到一望無邊的花海。千姿百態的花朵競相爭艷,有火紅的玫瑰,有雪白的菊花,有粉紅的桃花,有金黃的水仙花,還有那金燦燦的桔子,真是多不勝數,令人眼花繚亂。我一邊行走,.一邊賞花,我最喜愛的要數蝴蝶蘭,今年也特別多人買蘭花,因為花農用小盆把黃的、白的蝴蝶蘭一支一支分開來賣,在擁擠的人潮中蝴蝶蘭隨風擺動,就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自由飛翔。色彩斑斕的花兒匯成一道道艷麗的風景,形成一片花的海洋。
我們繼續向前走,瞧,每個攤檔的檔主都大聲的叫賣自己的賣品,人們看到稱心如意的東西都興致勃勃的去買。不一會兒,每個人頭上便帶著各式各樣的頭飾,手裡拿著大小各異的充氣錘子、花燈。真熱鬧啊!春聯,風車,工藝品……花市裡應有盡有。我先買了一個粉紅色的憤怒小鳥的鑰匙包,我又挑了一個有音樂的錘子,最開心是表姐送我的充氣小鳥『書包』,我背著『充氣書包』,卡通的樣子還引來許多羨慕的目光。
我真高興,因為逛花市讓我大開了眼界,不但帶給了我歡樂,而且還讓我們感受到了濃厚的春節氣氛!真好!
逛花市作文12
就要離開花市了,陣陣微風吹過,花兒彷彿搖曳著它們碩大的綠葉,向我揮手致意,我也對它們輕輕莞爾。
「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點點報新春。」春節到,展顏笑;摘舊符,貼新桃。眨眨眼,春節又到了。雖說日子過得快,可習俗照樣不變。我和媽媽像往年一樣,再次來到陳村花卉世界的花市,購買年花。
來到花市門口,映入眼簾的景物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幾棵四季桔,幾株鮮艷的紅掌依舊筆挺;腳下的路面還有幾個被濕水鞋子踩上去的鞋印。進入花市,無數種植物在我眼前掠過,有我認識的,也有我不認識的,比如:狐尾椰、肉肉、富貴柿……隨著媽媽一起在花市中穿梭往來,我在心中不停地感嘆:大自然真是神奇,創造出如此之多稀奇古怪、爭奇斗艷的.花兒來!
那一盆盆紅掌,有水培的,也有土栽的。如血色般的紅掌從碩大的綠葉里伸出,那麼的突出,那麼的顯眼。花朵的中間,挺立著一根與眾不同的花蕊,那麼高大挺拔,又顯得那麼的孤獨。它不像其它花的花蕊那麼纖弱、那麼普通,使人覺得寡淡無趣,紅掌的花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孤傲與不屈的性格也使它在眾花中脫穎而出。富貴柿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蓬蓬飽實、松軟的紅色小果微微低垂,微風掠過,果枝輕顫。那些小果在陽光的照耀下,是那麼的動人、那麼的可愛!有一些小果兒,輕輕躲在葉片後面,仿若一個怕生的小姑娘不肯出來,卻又忍不住想見識一下大千世界,認識一下芸芸眾生。
就要離開花市了,陣陣微風吹過,花兒彷彿搖曳著它們碩大的綠葉,向我揮手致意,我也對它們輕輕莞爾。
逛花市作文13
春節逛花市,是我們廣東地區的傳統習俗,每年除夕前幾天,每家每戶都會逛花市。爸爸說逛花市,一來除舊迎新,二來圖個好意頭,三來可以沾點福氣。臘月二十八這天,艷陽高照,天空萬里無雲,是個賞花的好天氣,我跟爸爸媽媽、表姐一家三口一起去三角逛花市。
走進花市,熱鬧非凡,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歡聲笑語,還有那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的聲音。順著人流,我們緩緩地向前移動,映入眼簾的是色彩紛呈的奇花異草,有紅色的玫瑰,黃色的鬱金香,紫色的蝴蝶蘭,白色的水仙,各種顏色的滿天星……各種各樣的花兒盡相開放,千姿百態。這么多的花兒一朵比一朵漂亮,要是選美的話還真選不出「誰」才是最美的呢!
我最喜歡的就是桃花,菊花,滿天星和海棠花了。桃花在樹上還沒有開花時,不太漂亮,開花時,就象一顆顆粉色的糖果在樹上長出來。滿天星開的花像天上的星星,又象一個個小精靈,漂亮極了。海棠花,沒有開放時,像紅色的梅花,開花時像桃花的形狀,可美了……
每一種花都有它的寓意,桃花寓意著桃花運,蝴蝶蘭寓意著幸福向你飛,滿天星寓意清純關懷,海棠花寓意玉堂富貴,金玉滿堂寓意繁榮昌盛。
我們也買了幾盆花,有象徵紅紅火火、鴻運當頭的蝴蝶蘭,金玉滿堂和桃花,我還給自己買了兩盆很好看的肉肉花。
這些美麗的花兒不但美化了環境,也增添了節日的氣氛。這次逛花市不但讓我大飽眼福,而且也豐富了我的課外知識,完成了小小畫家、小小調查員的作業,真是收獲多多!
逛花市作文14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2月13日早上在愛國路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我早早乘車趕到愛國路,當車行至愛國大廈時,遠遠看到前方有座漂亮氣派的紅色牌坊,上面寫著二十六屆迎春花市,牌坊下面恭祝新年的兩頭小金豬向人們招手,它倆背後的牌子上寫著和和諧諧迎新春。還有和諧深圳和諧羅湖的大字。原來這就是我們將要采訪的迎春花市,真漂亮。
9:50分,花市開幕式正式開始。喜慶的震天大鼓敲得響徹雲霄,傳統的舞獅表演讓人忍俊不禁,獅子一會兒昂首站立,一會兒歡呼跳躍,體現出了節日歡慶詳和的氣氛。市區領導講話,祝賀花市開幕,他說:「迎春花市是深圳一個獨特品牌,它美化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市長啟動了禮炮,隨著震耳欲聾的禮炮聲,天上降下五彩繽紛的彩紙。氣氛非常熱烈。
我們小記者隨著人流走進花市,各種各樣的花競相展現千姿百態的美麗,有蝴蝶蘭、君子蘭、水仙花、百合花、佛手桔等。我們小記者采訪了一些店主,他們都說今年的花比較貴,但估計生意還是不錯的,因為人們生活好了,都想買花過年。今年因為水仙花的產地有水災,花地都被大水淹了,所以水仙花少也貴。還有一位胸前佩帶貴賓花的叔叔接受了我的采訪,他說:「今年花市的花都很美,它美化了環境,凈化人們的心靈,人們生活好了,更需要鮮花的陪伴,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更加和諧,這也是本屆花市的主題。」
祝願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逛花市作文15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會買一些鮮花和金桔來裝飾家裡,我家也不例外。
在過年前的一個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去嶺南花卉市場,准備買一些喜歡的盆景和金桔。
我們一來到嶺南花卉市場,這里人山人海,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鮮花和樣式各異的盆景。這里四處飄著讓人難以忘記的花香。
我們走在花卉市場的中心大道上,然後走進一間專賣蘭花的店鋪。這個店鋪裡面的蘭花顏色各異,有紫紅、黃、粉紅等色彩。這些蘭花有些是進口品種,有些是國產的。進口品種的蘭花花朵很大,單一的純色調,花枝高大強壯。國產的蘭花個頭較矮,花朵小一點,但色彩就十分漂亮,有純色的,有帶花紋的。可最吸引我的是一盆小小的黃色的蝴蝶蘭。這盆蝴蝶蘭小巧玲瓏,黃色的花朵是蝴蝶形的,一眼望過去,就像一隻只黃蝴蝶站在枝頭上,美麗極了!
看完蘭花,我和爸爸媽媽走進一間賣多肉植物的店鋪。這里的多肉植物種類繁多,身子胖嘟嘟的,形狀多樣,有蓮花狀的、有條形狀的、有珊瑚狀的。多肉植物顏色也非常豐富,有紅色加綠色的、有粉紅色的,還有很多其它相間的顏色。它們的樣子可愛極了,於是我買了幾個品種准備做一個漂亮的盆景。最後,我們買了蝴蝶蘭、多肉植物和金桔。我們買的金桔金黃金黃的,果子特別大。
我們滿載而歸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⑼ 大學生創業故事:小花卉開辟大市場
大學生創業故事:小花卉開辟大市場
大學生段博宇是西安財經學院一名大四在校生。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西安財經學院重點扶持的大學生創業項目——萬家惠園藝有限公司的老闆。從他把綠色植物作為創業的主格調開始,他的大學生活就變得充實忙碌而又多姿多彩。
段博宇的創業歷程要追溯到他的中學時代。他上初中時,有一次學校舉辦校園市場活動,班主任老師鼓勵大家把自己認為可以當做商品交易的東西拿出來一試身手。段博宇回到家中,跟父母說起這件事,母親啟發他,讓他把家裡養的小盆花木拿去試試,沒想到受到熱烈歡迎。隨後,父親又幫他批發了30多盆小盆花也很快銷售一空,在短短兩個小時的交易中,他凈賺了300多元,成為這次學生市場交易會上的“商業明星”。
這件事情讓段博宇對綠色植物的銷售、租擺、園藝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利用課余時間調研西安的花木銷售情況,並且學會蹬三輪車。他經常走出校園,到一些住宅區去銷售綠色植物,他的這些舉動還引起了西安電視台的關注,曾在《好好生活》欄目報道了他蹬著三輪車去為一些黨政機關、住宅小區的`住戶送花木的事跡。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就是想在這些蹬著三輪車送花的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在跑客戶中提高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
3年前,段博宇考入了西安財經學院,校園里的“創業風潮”使他躍躍欲試。他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開始為自己日後的創業發展謀劃前景,尤其是當他代表學校參加“挑戰杯”陝西省大學生創業競賽的那段時間里,白天利用課余跑市場,晚上在電腦上查資料寫規劃,常常熬到凌晨三四點。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和另外幾位同學的共同努力,創業計劃書通過了學校的審查,並報送陝西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委員會,經過初賽、復賽,他們的創業計劃書獲得了省上銅獎,而後他又參加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並且獲得了校第2名的好成績。
創業的想法應運而生,並得到了校團委的大力支持。當同齡人還在學會適應大學生活的時候,段博宇就創建了自己的公司。由於從商經驗與社會閱歷的不足,起初公司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經過了兩年的摸爬滾打,他充分意識到先進的管理知識,系統化、理論化的管理體系與結構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同年,他的母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基地也在校園里掀起了“創業風潮”。通過與團委老師的溝通,他創辦的萬家惠園藝有限公司正式入駐基地。基地的創業指導老師對公司的市場前景及營銷方向給予指導,並對其員工進行了市場營銷、市場分析、財務分析等多方面的培訓。在學校創業基地和段博宇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市場份額、用戶量、年利潤明顯提升。他的客戶從無到有,目前,已擁有20餘家大型固定客戶和廣大家庭住戶,年營業額20餘萬元。
作為一名大學生創業者,他是成功的。回憶一路的創業歷程,他認為大學生創業選對項目至關重要。同時,學校和社會的幫助也是大學生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很感激我的母校——西安財經學院,學校倡導的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掀起了‘大學生創業校園潮’,為我指引了道路,也成就了現在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