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朝鮮花蠅圖片

朝鮮花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02 07:59:01

❶ 這是什麼蟲子,怎麼消滅

這是金龜子 種類很多 這個屬於朝鮮黑金龜子

去超市買瓶殺蟲氣霧劑 槍手或雷達的都行 要無味的 關門窗 拉簾 全屋各個角落陰暗處 全噴一遍 100平米照著半瓶噴 噴完 出去玩半天 5個小時後再回家開窗通風 別說蒼蠅蚊子 蟑螂 還有這蟲子 只要是蟲子 不管是昆蟲還是節肢類蟲子 全部死絕 這種氣霧劑成分是菊酯 作用於蟲子的神經 對人基本無害 對著正在飛的蒼蠅一噴 一頭就栽地上 馬上死翹

❷ 這是什麼植物

看樣子,這是一種草本植物。聽人說它上面接的仔可以入葯。

❸ 求科普這個昆蟲是什麼長得像蜜蜂但是又有蒼蠅一樣的嘴巴,沒有刺

這是食蚜蠅,成蟲體小型到大型。體寬或纖細,體色單一暗色或常具黃、橙、灰白等鮮艷色彩的斑紋,某些種類則有藍、綠、銅等金屬色,外觀似蜂。頭部大。雄性眼合生,雌性眼離生,也有兩性均離生。食蚜蠅卵一般產在蚜群中的為白色,長形,卵殼具網狀飾紋。

全世界已知5000種,其中分布於新熱帶界的種類最多。中國已知300餘種。雙翅目食蚜蠅科昆蟲,約4,000種。常在花中懸飛。有黃色斑紋,形似黃蜂或蜜蜂,但不螫人。與其他蠅的區別在於翅上有與第4縱脈平行的一條假脈。有的形小而細瘦(如Baccha屬),有的形大,似熊蜂,黃黑相間,多毛(如Criorhina屬)。許多種的幼蟲(如Syrphus americanus及Allograpta obligae)食蚜蟲,在化蛹前一隻幼蟲要吸數百隻蚜蟲的體液。幼蟲還在授粉上起重要作用。水仙球蠅和蔥瘤食蚜蠅在水仙洋蔥等的鱗莖、球莖內鑽孔為害。Microdon屬的幼蟲生活在蟻巢、白蟻巢內,Volucella屬的幼蟲生活於熊蜂巢中,其他屬的幼蟲生活於腐敗的植被中。蜂蠅的幼蟲(鼠尾蛆)生活在陰溝和污水中,後端有一條可伸縮的呼吸管。

食蚜蠅分布很廣,從遼寧到廣東,從台灣雲南均有分布;也分布於東南亞,日本,朝鮮,俄羅斯等地。

❹ 請問這種是什麼植物不知為什麼在花盆裡長出來的

香樟是樟目、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是優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產中國南方及西南各省區。越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國常有引種栽培。植物全體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制樟腦和提取樟油。木材堅硬美觀,宜制傢具、箱子。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是生產樟腦的主要原料。材質上乘,是製造傢具的好材料。
中文學名
香樟樹

❺ 這是只什麼蟲呀

擬蜂眼蠅

是低海拔地區較常見的大型眼蠅。成蟲出現於夏季,生活在低海拔山區。

❻ 請問這是什麼鳥

可能是「白腹錦雞」

五、叫聲

雄鳥有時為爭奪地盤打鬥。經常發出「察、嘎、嘎」的啼叫,吸引雌鳥前來交配。交配後雌鳥獨自在森林中陰蔽處地面做窩產卵,孵化育雛。叫聲有多種變化,彼此聯系時發出「噓、噓、噓」的叫聲;發覺有危險會發出尖銳的「襲-呀」報警聲。雌鳥召喚雛鳥時常有"果、果、果"的叫聲,小鳥找媽媽也會發出「嘰、嘰、嘰」的叫聲。繁殖期雄鳥發出響亮、粗獷而悠遠的ga-ga-ga叫聲,或粗聲的gua音;群叫聲為柔軟的shu-shu-shu-sss。告警叫聲為刺耳的shi-ya。雄鳥受威脅時叫聲為ja-ja-ja-ja。


六、分布范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東南部、四川中部、西部和西南部、貴州西部和西南部、廣西西部和雲南大部,緬甸東北部。

❼ 這是什麼鳥

這是喜鵲(學名:Pica pica),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體長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留鳥。
棲息地多樣,常出沒於人類活動地區,喜歡將巢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全年大多成對生活,雜食性,在曠野和田間覓食,繁殖期捕食昆蟲、蛙類等小型動物,也盜食其他鳥類的卵和雛鳥,兼食瓜果、穀物、植物種子等。每窩產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個月左右離巢。
除南美洲、大洋洲與南極洲外,幾乎遍布世界各大陸。中國有4個亞種,見於除草原和荒漠地區外的全國各地。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徵,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

❽ 請問這是什麼鳥!什麼類。是寵物鳥嘛!

大山雀(學名:Parus major)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整個頭黑色,頭兩側各具一大型白斑。上體藍灰色,背沾綠色。下體白色,胸、腹有一條寬闊的中央縱紋與頦、喉黑色相連。棲息於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於人工林和針葉林。性較活潑而大膽,不甚畏人。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邊飛邊叫,略呈波浪狀飛行,波峰不高。主要以金花蟲、金龜子、毒蛾幼蟲、刺蛾幼蟲、尺蠖蛾幼蟲、庫蚊、花蠅、螞蟻、蜂、松毛蟲、浮塵子、蝽象、瓢蟲、螽斯等昆蟲為食。分布於中國、非洲西北部、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歐洲、中亞、西伯利亞、遠東、朝鮮、日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

❾ 這是什麼蟲

美國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秋幕蛾,屬鱗翅目,燈蛾科。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對園林樹木、經濟林、農田防護林等造成嚴重的危害。 目前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中文學名: 美國白蛾

拉丁學名: Hyphantria cunea(Drury)

別稱: 秋幕毛蟲、秋幕蛾、美國白燈蛾、色狼蟲(幼蟲)

二名法: Fall Webworm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綱: 昆蟲綱(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科: 燈蛾科 Arctiidae

屬: 白蛾屬 Hyphantria

英文名: American White Moth

專業資料

成蟲

鑒別特徵:美國白蛾的雌雄異型,成蟲白色雌蛾體長9-15mm,翅展30-42mm。雄蛾體長9-14mm,翅展25-37mm。雄蛾觸角雙櫛狀,前翅上有幾個褐色斑點。雌蛾觸角鋸齒狀,前翅純白色。成蟲前足基節及腿節端部為橘黃色,頸節及跗節大部分為黑色,前中跗節的前爪長而彎,後爪短而直;老熟幼蟲頭黑色具光澤,體色為黃綠至灰黑色。背部有1條黑色或深褐色寬縱帶,黑色毛疣發達,毛叢呈白色,混雜有黑色或棕色長毛。卵球形。幼蟲體色變化很大,根據頭部色澤分為紅頭型和黑頭型兩類。蛹長紡錘形,暗紅褐色,繭褐色或暗紅色,由稀疏的絲混雜幼蟲體毛組成。

生物學特性:美國白蛾在遼寧等地1年發生2代.近幾年經觀察,在山東省一年能發生三代。美國白蛾以蛹在樹皮下或地面枯枝落葉處越冬,幼蟲孵化後吐絲結網,群集網中取食葉片,葉片被食盡後,幼蟲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織一新網。

原產地:北美洲.

中國分布現狀:現分布於遼寧、河北、山東、北京、天津、陝西、河南、吉林等地.

編輯本段分布地區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傳入歐洲,現已傳入歐洲10多個國家,以及日本、朝鮮半島、土耳其。1979年傳入中國遼寧丹東一帶,1981年由漁民自遼寧捎帶木材傳入山東榮成縣,並在山東相繼蔓延。

朝鮮半島

危害特點



分布於美國、加拿大、東歐各國及日本、朝鮮等國。1979年在遼寧省首次發現,1985年西安市有所報道,1999年以來,唐山市及周邊地區都有此蟲危害,並作為主要害蟲進行了防治。其幼蟲食性很雜,被害植物主要有白臘、臭椿、法桐、山檀、桑樹、蘋果、海棠、金銀木、紫葉李、桃樹、榆樹、柳樹、楊樹等。初孵幼蟲有吐絲結網,群居危害的習性,每株樹上多達幾百隻、上千隻幼蟲危害,常把樹木葉片蠶食一光,嚴重影響樹木生長。

形態特徵

成蟲

白色中型蛾子,體長13~15mm。復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纖細;胸部背面密布

挖到的美國白蛾蟲蛹

白色絨毛,多數個體腹部白色,無斑點,少數個體腹部黃色,上有黑點。雄成蟲觸角黑色,櫛齒狀;翅展 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點。雌成蟲觸角褐色,鋸齒狀;翅展33~44mm,前翅純白色,後翅通常為純白色。

圓球形,直徑約0.5mm,初產卵淺黃綠色或淺綠色,後變灰綠色,孵化前變灰褐色,有較強的光澤。卵單層排列成塊,覆蓋白色鱗毛。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8~35mm,頭黑,具光澤。體黃綠色至灰黑色,背線、氣門上

美國白蛾幼蟲

線、氣門下線淺黃色。背部毛瘤黑色,體側毛瘤多為橙黃色,毛瘤上著生白色長毛叢。腹足外側黑色。氣門白色,橢圓形,具黑邊。根據幼蟲的形態,可分為黑頭型和紅頭型兩型,其在低齡時就明顯可以分辨。三齡後,從體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剛毛顏色上更易區別。

體長8-15毫米,寬3-5毫米,暗紅褐色。雄蛹瘦小,雌蛹較肥大,蛹外被有黃褐色薄絲質繭,繭上的絲混雜著幼蟲的體毛共同形成網狀物。腹部各節除節間外,布滿凹陷刻點,臀刺8~17根,每根鉤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狀,中凹陷。

生活習性

防治入侵的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繁殖能力強、擴散快,每年可向外擴散35~50公里。

美國白蛾在歐洲一年2代。以蛹在繭內越冬,繭可在樹皮下以及土壤、石片下發現。翌年春季羽化,產卵在葉背成塊,覆以白鱗毛。幼蟲共7齡。在美國,幼蟲經一月到一個半月老熟,爬到土面結繭化蛹;夏末羽化。深秋落葉前發生第2代幼蟲為害。

編輯本段分布情況

根據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介紹,目前,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陝西、河南等7個省市已經出現了美國白蛾疫情,其中,北京涉及到了9個區(縣),分別是朝陽、豐台、懷柔、密雲、平谷、昌平、大興、通州和順義。


在山東煙台一年發生完整的兩代。越冬蛹於次年4月下旬開始羽化。第1代發生比較整齊,第2代發生很不整齊,世代重疊現象嚴重。大部分幼蟲化蛹越冬,少部分化蛹早的可羽化而後發生進入第3代。在大連市和秦皇島市一般年發生兩代,遇上秋季高溫年份,第3代也能完成發育。天津市、陝西關中第3代發生量較大,化蛹率也高,占總發生量的30%左右。

1995年在天津市,1985年在陝西武功縣發現並形成危害.主要通過木材,木包裝等進行傳播,還可通過飛翔進一步擴散.其繁殖力強,擴散快,每年可向外擴散35~50km。可危害果樹,林木,農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種植物,在果園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覽區,林蔭道,發生嚴重時可將全株樹葉食光,造成部分枝條甚至整株死亡,嚴重威脅養蠶業,林果業和城市綠化,造成驚人的損失.此外,被害樹長勢衰弱,易遭其他病蟲害的侵襲,並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蟲喜食桑葉,對養蠶業構成威脅。

相關法規

為了治理美國白蛾,早在1981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農業部、林業部《關於加強對美國白蛾檢疫和防治工作的報告》的通知;1984年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出《關於迅速撲陝西境內美國白蛾的緊急通知》;北方各省市政府都成立了由地方主要領導參加的美國白蛾防治領導小組,如1995年天津發現美國白蛾後,1996年北京市成立「嚴防指揮部」,以杜絕美國白蛾進京。西安、咸陽、錦州等地利用人工、機械、化學等方法成功控制了美國白蛾的危害。主要方法有黑光燈誘殺成蛾。人工剪除網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噴施溴氰菊脂、滅幼脲等。

昆蟲危害

白蛾是近幾年來在沿海地區園林樹木上發現的一種新害蟲,它食性雜,繁殖量大,適應性強,傳播途徑廣,是危害嚴重的世界性檢疫害蟲。它喜愛溫暖、潮濕的海洋性氣候,在春季雨水多的年份,危害特別嚴重。

美國白蛾的危害一點不亞於森林火災。據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總工程師吳堅介紹,國務院辦公廳為防治美國白蛾專門下發了通知,這是中國林木害蟲防治史上的第二次,第一次下發通知是為防治松材線蟲病。這次國辦再次下通知,說明防治美國白蛾的緊迫性。

美國白蛾進入北京屬於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據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總工程師吳堅介紹,美國白蛾在其原產地並沒有如此可怕,是因為其原產地有許多防止其種群惡性膨脹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敵的作用十分關鍵,它們能將其種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數量之下。而它們侵入中國後,失去了原有天敵的控制,其種群密度迅速增長並蔓延成災。據吳堅介紹,統計顯示,每年因生物入侵給中國林業造成的損失達660億。

擴展途徑

美國白蛾最主要的擴展途徑可由各個蟲態隨貨物藉助於交通工具進行傳播。以4齡以上的幼蟲和蛹傳播的機會最多。檢疫措施:對來自疫區的木材、苗木、鮮果、蔬菜以及包裝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都必須認真檢查。近幾年屢見該蟲隨由國外運入的包裝箱輸入中國,應引起足夠。寄主:美國白蛾屬典型的多食性害蟲,可為害200多種林木、果樹、農作物和野生植物,其中主要為害多種闊葉樹。最嗜食的植物有桑、白蠟槭(糖槭),其次為胡桃、蘋果、梧桐、李、櫻桃、柿、榆和柳等。

防治方法

具體措施

1、加強檢疫。疫區苗木不經檢疫或處理禁止外運,疫區內積極進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擴散。

2、人工防治。在幼蟲3齡前發現網幕後人工剪除網幕,並集中處理。如幼蟲已分散,則在幼蟲下樹化蛹前採取樹干綁草的方法誘集下樹化蛹的幼蟲,定期定人集中處理。

3、利用美國白蛾性誘劑或環保型昆蟲趨性誘殺器誘殺成蟲。在成蟲發生期,把誘芯放入誘捕器內,將誘捕器掛設在林間,直接誘殺雄成蟲,阻斷害蟲交尾,降低繁殖率,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

歐美及日本學者於60年代末開始對該蟲的性信息素生物學、化學結構鑒定、人工合成及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中國在此方面研究起步較晚(80年代),但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與應用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利用生物和化學葯劑噴葯防治。在幼蟲危害期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在防治中,重點檢查桑樹、懸鈴木、臭椿、榆樹、金銀木、桃樹、白臘等樹種是否有幼蟲危害,如果有幼蟲危害,就要對所轄區域檢查一遍,及時防治。葯劑首選生物防治:0.12藻酸丙二醇酯(藻蓋殺),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1500倍噴霧;Bt乳劑400倍液噴霧;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均可有效控治此蟲危害。

桑樹

5、生物防治。周氏嚙小蜂是新發現的物種,原產中國,卻成為美國白蛾的天敵。(因幼蟲在所出生的葉子上裹上了網,所以農葯可能作用不大。)

自上世紀中期以後,美國白蛾在中國危害日趨增大,且傳統防治方法效果越來越差。1998年中國啟動美國白蛾治理工程,生物防治成為突破口。

由中國林科院楊忠歧研究員主持,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生物控制的角度出發,系統地調查了美國白蛾寄生性天敵,從其卵、幼蟲和蛹中飼養出了多種天敵。經過篩選,發現了一種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國白蛾的蛹寄生蜂—白蛾周氏嚙小蜂。這種小蜂可以找到在各種隱蔽場所化蛹的美國白蛾,產卵寄生美國白蛾。該項研究成果保護生態環境,不殺傷天敵,是防治美國白蛾的先進技術。

大連、陝西、山東、秦皇島等疫區採用這種以蟲治蟲及與美國白蛾核型多角體病毒(NPV)、蘇雲金桿菌(Bt)等生物制劑相結合的措施,收到了顯著的防治效果。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是中國生物防治的一個創舉,使中國利用昆蟲天敵防治美國白蛾的技術躍居世界前列,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這種高效、經濟、無污染的生防研究技術成果已通過鑒定,正在疫區大面積推廣使用。

6、在美國白蛾的大肆入侵的狀況時,除了已經知道的自然天敵周氏嚙小蜂外,我在大豆田地里無意發現了美國白蛾的又一種天敵——---臭大姐,也叫「蝽」,中國全國大部分地方都有此蟲,因體後有一個臭腺開口,遇到敵人時就放出臭氣,俗稱「放屁蟲」,「臭大姐」等。身體扁平,體形小長90~110mm,口器長成喙狀,前翅的基部是革質,端部是膜質,後翅全部是膜質或退化消失。它主要是把長長的口器插入全身白毛的美國白蛾的幼蟲體內,吸食幼蟲的汁液,致其死亡。因此投放臭大姐成本低廉。

補充:第六條是我在無意中發現的,但是是否具有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步考證。由於能力有限及條件有限,希望有條件的科學家們引起注意。而且,在實驗室裡面是否也有表現?我想,如果真要是真理,那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7、在白蛾泛濫的林區,我們放養一些家禽也是一種最好的防治方法。通過日常觀察,我們發現了另一種美國的白蛾天敵——雞。在中國的廣大農村中,家禽中的柴雞,也是一種食性很廣的雜食禽類,昆蟲以及微小的爬行類生物也是它經常喜歡吃的食物。雞常常喜歡啄食象蒼蠅、螞蚱、蜻蜓、蚯蚓、蜈蚣、毛毛蟲等小型蟲類。利用雞的食性特點,我們在受害的林區採取放養雞群來防治美國白蛾,尤其是在白蛾的幼蟲階段,雞群將會吃掉下樹化蛹的老熟幼蟲,以減少白蛾對林區的危害,可達到林區蟲害的綜合治理目的。在鄉村,農戶飼養雞群是很普遍的事情,凡是飼養雞的家庭,其庭院樹木遭受白蛾的危害就輕。這一點,理應引起環保部門的重視。

1981年,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年轉發了農業部、林業部《關於加強對美國白蛾檢疫和防治工作的報告的通知》;1984年,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迅速撲滅陝西境內美國白蛾的緊急通知》;以上各省市政府均成立了由地方主要領導參加的美國白蛾防治領導小組,1995年天津發現美國白蛾後,北京市1996年了成立「嚴防指揮部」,以杜絕美國白蛾進京。陝西、西安、咸陽、遼寧錦州等地利用人工、機械、化學等方法成功控制了美國白蛾的危害。

預防方法

加強植物檢疫,對來自疫區的苗木、接穗、花卉、鮮果及包裝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須嚴格檢疫。對來自疫區的木材、苗木、鮮果、蔬菜以及饈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都必須認真檢查。做好蟲情監測,一旦發現檢疫害蟲,應盡快查清發生范圍,並進行封鎖和除治。根據燈蛾成蟲具有趨光性,於成蟲羽化期設置燈光誘殺。潛所誘集利用該害蟲以老熟幼蟲沿樹干下樹尋找潛伏場所進行結繭的習性,在樹幹上人為設置結繭場所,引誘其潛伏,然後予以消滅。具體操作方法:對發現有美國白蛾危害發生的樹木在老熟幼蟲開始下樹的時期,用稻草或麥秸、雜草等在樹幹上綁縛一周,誘集下樹老熟幼蟲,然後於化蛹前解下草把燒毀消滅蟲源。根據美國白蛾危害程度、發生面積、林分用途、工程區所處的地理環境,將治理區劃分為除治區、監控區、保護區三個類型區,實施分區治理。

除治區:本區為工程區內重要防治區域,特點是發生集中連片,局部地區疫點密集,雖經連年防治仍不斷發生。

監控區:本區雖尚未發現疫情,但與發生區相連或相近。

保護區:本區是監控區中的重點保護區域。

美國白蛾防治要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防治方針。

以預測預報為先導,全面加強聯防聯治,採用仿生葯劑、生物防治、植物性殺蟲劑為主,以人工、物理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採取飛機和地面相結合的方法,全面降低蟲口密度,壓縮發生面積,要在科學用葯的同時,提高生物防治措施的比例,達到有蟲不成災,實現大范圍、長期有效的控制效果。

除治區:在蟲情調查和監測的基礎上,首先使用Bt、阿維菌素、病毒制劑等生物制劑及滅幼脲類仿生制劑為重點的除治措施,尤其要做好第一代美國白蛾的除治工作,要由外向內全面封鎖壓縮,強化外緣的防治力度,逐步拔除孤立的、發生較輕和重要敏感地區的疫點,治理一片,鞏固一片。重災區要通過生物防治壓低蟲口密度,減少有蟲株率,並釋放周氏嚙小蜂增加天敵數量,形成林間自然種群,達到長期控制害蟲種群密度的目的。

監控區:加強監測手段,提高蟲情調查、預報的准確性。要充分發揮監測點的作用。在監測區、發生區的邊緣和重點部位,要加大性誘劑和誘蟲燈的使用數量。繼續實行專群結合的辦法,定人、定點、定期進行監測和普查,及時掌握疫情動態,為科學除治害蟲提供可靠依據。

保護區:在全面實施監控和檢疫的基礎上,結合營造多樹種混交林,增加營造銀杏、常綠針葉樹等美國白蛾抗性樹種。

綜合整治

利用人工、機械、化學等方法控制其危害,如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蛾;人工剪除網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噴施溴氰菊酯、滅幼脲等化學和生物殺蟲劑等。天敵有麻雀以及寄生性的赤眼蜂、姬蜂、繭蜂、寄蜂、細菌、真菌和病毒等30多種。

1. 營林措施。改善樹種結構,在四旁造林和城市綠化中,多栽植美國白蛾厭食樹種;可間隔栽植部分美國白蛾嗜食樹種,作為引誘樹,防治時重點放在這部分樹木上。從植物群落上抑制白蛾的繁衍。

2. 人工物理防治。

剪除網幕在美國白蛾幼蟲3齡前,每隔2~3天仔細查找一遍美國白蛾幼蟲網幕。發現網幕用高枝剪將網幕連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網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破網,以免幼蟲漏出。剪下的網幕必須立即集中燒毀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蟲應立即殺死。

圍草誘蛹適用於防治困難的高大樹木。在老熟幼蟲化蛹前,在樹干離地面1~1.5m左右處,用穀草、稻草把或草簾上松下緊圍綁起來,誘集幼蟲化蛹。化蛹期間每隔7~9天換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集中燒毀或深埋。

燈光誘殺利用誘蟲燈在成蟲羽化期誘殺成蟲。誘蟲燈應設在上一年美國白蛾發生比較嚴重,四周空曠的地塊,可獲得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距設燈中心點50~100m的范圍內進行噴葯毒殺燈誘成蟲。

3. 生物防治

卵期釋放利用松毛蟲、赤眼蜂防治,平均寄生率為28.2%,由於寄生率有限,較少採用。低齡幼蟲期:採用美國白蛾NPV病毒制劑噴灑防治網幕幼蟲,防治率可以達到94%以上。老熟幼蟲期和蛹期:釋放利用白蛾周氏嚙小蜂進行生物防治。

蘇雲金桿菌對4齡前幼蟲噴施Bt,使用濃度為1億孢子/ml。

防治工作

美國白蛾核型多角體病毒 適用於2-3齡美國白蛾幼蟲,使用制劑濃度為1.5×107PIB/ml~3.0×107 PIB/ml。

美國白蛾周氏嚙小蜂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按1頭白蛾幼蟲釋放3~5頭周氏嚙小蜂的比例,選擇無風或微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以前進行放蜂。放蜂的方法:可採用二次放蜂,間隔5天左右。也可以一次放蜂,用發育期不同的蜂繭混合搭配。將繭懸掛在離地面2m處的枝幹上。

仿生制劑防治對4齡前幼蟲使用25%滅幼脲Ⅲ號膠懸劑5000倍液、24%米滿膠懸劑8000倍液、卡死克乳油8000~10000倍液、20%殺鈴脲懸浮劑8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

植物殺蟲劑防治適用低齡幼蟲,使用1.2%煙參鹼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4.性信息素引誘利用美國白蛾性信息素,在輕度發生區成蟲期誘殺雄性成蟲。春季世代誘捕器設置高度以樹冠下層枝條(2.0~2.5m)處為宜,在夏季世代以樹冠中上層(5~6m)處設置最好。每100m設一個誘捕器,誘集半徑為50m。在使用期間誘捕器內放置的敵敵畏棉球每3~5天換一次,以保證

防治工作

薰殺效果。誘芯可以使用二代,第一代用後,將誘芯用膠片封好,低溫保存,第二代可以繼續使用。

對以上噴灑使用的葯劑,要求必須均勻周到,不能漏噴,不留死角。

5.仿生葯劑防治。滅幼脲、米蟎(敵滅靈)等昆蟲生長調節劑對控制害蟲、保護天敵、保持生態平衡和避免環境污染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幼蟲3齡前施用。施葯時要注意噴布均勻,每代只噴一遍即可。不應使用毒性較強的農葯,以免殺傷天敵,污染環境。

警方為何把小白蛾看成反毒功臣

毒品可卡因是從一種叫古柯的植物葉中提取精煉而成的。可卡因由於一直遭到嚴禁,所以採取秘密生產和運銷,曾使得反毒組織一度無可奈何。

一次,秘魯反毒品的官員意外地發現一種叫「馬倫比埃」的小白蛾,它的幼蟲不停地把古柯作為美餐,在數月內,就毀掉了近30萬畝的古柯葉。小小的蛾子竟成為反毒的大英雄,這使人們十分驚喜。

就這樣,有關方面就用人工方法大量繁殖小白蛾,然後用飛機把它們撒播到有可能種植古柯的叢林地區。過不了多久,蛹就在那兒生長發育成小白蛾。小白蛾交尾以後又會產下卵。卵再孵化成幼蟲。就這樣,有無數的小白蛾幼蟲盡情地狂吃古柯葉子。古柯的葉子一旦被破壞了,可卡因的生產者也就無法再利用古柯提煉毒品了。

❿ 請問這種白色脖子的鳥,是什麼鳥

灰喜鵲---幼鳥

灰喜鵲(學名:Cyanopica cyanus):屬雀形目、鴉科的中型鳥類。外形酷似喜鵲,但稍小。體長33-40厘米。嘴、腳黑色,額至後頸黑色,背灰色,兩翅和尾灰藍色,初級飛羽外翈端部白色。尾長、呈凸狀具白色端斑,下體灰白色。外側尾羽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

棲息於開闊的松林及闊葉林,公園和城鎮居民區。雜食性,但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蟲及幼蟲,兼食一些植物果實及種子。

分布於西班牙半島、法國、蒙古北部、阿穆爾河流域至朝鮮半島、日本。中國東北至華北,西至內蒙古、安徽省六安市月亮島上、山西、甘肅、四川以及長江中、下游直至福建。

  • 中文學名

  • 灰喜鵲

  • 拉丁學名

  • Cyanopica cyanus

  • 別稱

  • 山喜鵲、藍鵲、藍膀香鵲、長尾鵲、鳶喜鵲、長尾巴郎

熱點內容
我是一朵雪花天上來 發布:2025-07-28 14:09:29 瀏覽:757
綠植盆栽利潤空間 發布:2025-07-28 14:04:40 瀏覽:786
采一朵白雲mv 發布:2025-07-28 14:01:19 瀏覽:52
航嶺社區植綠 發布:2025-07-28 13:57:03 瀏覽:661
七夕專用名 發布:2025-07-28 13:53:18 瀏覽:570
七夕免費送圖 發布:2025-07-28 13:52:42 瀏覽:457
雙福花卉 發布:2025-07-28 13:48:44 瀏覽:438
盆栽番茄距離 發布:2025-07-28 13:48:44 瀏覽:451
荷花塘西安 發布:2025-07-28 13:43:39 瀏覽:527
線上看櫻花 發布:2025-07-28 13:42:45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