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萬安縣花店

萬安縣花店

發布時間: 2023-01-30 10:14:01

A. 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2013年名錄

第二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於2013年8月28日公布,確定了915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名錄。
北京市(4個)
門頭溝區大台街道千軍台村
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
昌平區流村鎮長峪城村
密雲縣新城子鎮吉家營
河北省(7個)
石家莊市贊皇縣嶂石岩鄉嶂石岩村
石家莊市平山縣楊家橋鄉大坪村
石家莊市平山縣楊家橋鄉大庄村
邢台市沙河市柴關鄉王硇村
保定市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
張家口市蔚縣南留庄鎮水東堡
張家口市蔚縣南留庄鎮水西堡
山西省(22個)
陽泉市郊區平坦鎮官溝村
陽泉市平定縣冠山鎮西鎖簧村
陽泉市平定縣東回鎮瓦嶺村
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娘子關村
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上董寨村
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下董寨村
陽泉市盂縣梁家寨鄉大汖村
長治市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
長治市平順縣陽高鄉奧治村
晉城市澤州縣周村鎮周村
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天井關村
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東街村
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西街村
晉中市榆次區東陽鎮車輞村
晉中市和順縣李陽鎮回黃村
晉中市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
晉中市祁縣賈令鎮谷戀村
晉中市平遙縣段村鎮普洞村
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靜升村
晉中市靈石縣南關鎮董家嶺村
忻州市寧武縣涔山鄉小石門村
忻州市偏關縣萬家寨老牛灣村
內蒙古自治區(5個)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賽鎮塔布賽村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臘鋪村
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蒙兀室韋蘇木室韋村
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奇乾鄉奇乾村
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民族鄉恩和村
吉林省(2個)
通化市通化縣鹿東來鄉圈子村
白山市撫松縣漫江鎮錦江木屋村
黑龍江省(1個)
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鄉新生村
江蘇省(13個)
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前楊柳村
南京市高淳區漆橋鎮漆橋村
無錫市錫山區羊尖鎮嚴家橋村
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南楊橋古街村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三山島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楊灣村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翁巷村
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東村
蘇州市常熟市古里鎮李市村
鎮江市京口區姚橋鎮華山村
鎮江市京口區姚橋鎮儒里村
鎮江市丹陽市延陵鎮九里村
鎮江市丹陽市延陵鎮柳茹村
浙江省(47個)
杭州市桐廬縣富春江鎮石舍村
杭州市桐廬縣鳳川鎮翙崗村
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荻浦村
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徐畈村
杭州市淳安縣鳩坑鄉常青村
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西嶴村
寧波市寧海縣深甽鎮龍宮村
寧波市寧海縣深甽鎮清潭村
寧波市奉化市尚田鎮苕霅村
溫州市永嘉縣岩頭鎮蒼坡村
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鯨頭村
溫州市泰順縣泗溪鎮下橋村
紹興市嵊州市竹溪鄉竹溪村
金華市武義縣柳城鎮華塘村
金華市磐安縣盤峰鄉櫸溪村
金華市磐安縣胡宅鄉橫路村
金華市蘭溪市蘭江街道姚村
金華市蘭溪市女埠街道垷坦村
金華市蘭溪市女埠街道渡瀆村
金華市蘭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
金華市蘭溪市諸葛鎮諸葛村
金華市蘭溪市諸葛鎮長樂村
衢州市開化縣馬金鎮霞山村
衢州市龍游縣塔石鎮澤隨村
衢州市江山市鳳林鎮南塢村
衢州市江山市石門鎮清漾村
台州市椒江區大陳鎮大小浦村
台州市黃岩區嶼頭鄉布袋坑村
台州市玉環縣干江鎮白馬嶴村
台州市三門縣橫渡鎮東屏村
台州市天台縣平橋鎮張思村
台州市仙居縣皤灘鄉上街下街村
台州市溫嶺市石塘鎮里箬村
台州市臨海市東塍鎮嶺根村
台州市臨海市匯溪鎮孔丘村
麗水市青田縣阜山鄉安店村
麗水市松陽縣古市鎮山下陽村
麗水市松陽縣象溪鎮靖居村
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六村村
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橫樟村
麗水市松陽縣望松街道吳弄村
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楊家堂村
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周山頭村
麗水市松陽縣赤壽鄉界首村
麗水市龍泉市西街街道下樟村
麗水市龍泉市安仁鎮季山頭村
麗水市龍泉市道太鄉錦安村
安徽省(40個)
安慶市宿松縣柳坪鄉大地村
安慶市宿松縣趾鳳鄉團林村
安慶市岳西縣響腸鎮響腸村
安慶市岳西縣響腸鎮請水寨村
黃山市歙縣深渡鎮陽產村
黃山市歙縣深渡鎮漳潭村
黃山市歙縣深渡鎮漳嶺山村
黃山市歙縣北岸鎮瞻淇村
黃山市歙縣許村鎮許村
黃山市歙縣雄村鄉賣花漁村
黃山市歙縣雄村鄉雄村村
黃山市休寧縣溪口鎮木梨硔
黃山市休寧縣陳霞鄉里庄村
黃山市黟縣碧陽鎮碧山村
黃山市黟縣碧陽鎮古築村
黃山市黟縣碧陽鎮黃村
黃山市黟縣碧陽鎮石亭村
黃山市黟縣碧陽鎮麻田街
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塔川村
黃山市黟縣宏村鎮秀里村
黃山市黟縣宏村鎮下梓坑
黃山市黟縣宏村鎮龍川村
黃山市黟縣漁亭鎮團結村
黃山市黟縣西遞鎮石印村珠坑
黃山市黟縣西遞鎮葉村利源
黃山市黟縣柯村鄉翠林村
黃山市黟縣柯村鄉竹柯村
黃山市黟縣美溪鄉美坑
黃山市黟縣宏譚鄉竹溪村
黃山市祁門縣歷口鎮歷溪村
黃山市祁門縣歷口鎮環砂村
六安市舒城曉天鎮曉天中大街
池州市貴池區唐田鎮沙山嘴文化村
池州市東至縣東流鎮東流老街
池州市東至縣龍泉鎮觀橋村
池州市東至縣龍泉鎮老屋村
池州市石台縣大演鄉嚴家古村
池州市青陽縣陵陽鎮所村
宣城市績溪縣瀛洲鎮仁里村
宣城市寧國市胡樂鎮胡樂村
福建省(25個)
三明市明溪縣城關鄉翠竹洋村
三明市永安市燕西街道吉山村
三明市永安市小陶鎮八一村
三明市永安市青水鄉滄海畲族村
泉州市永春縣岵山鎮塘溪村
泉州市永春縣岵山鎮鋪上村
泉州市永春縣岵山鎮鋪下村
泉州市南安市官橋鎮漳州寮村
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洪坑村
漳州市漳浦縣舊鎮鎮石牛尾村
漳州市平和縣蘆溪鎮蘆溪村
南平市延平區峽陽鎮峽陽村
南平市順昌縣元坑鎮槎溪村
南平市浦城縣水北街鎮觀前村
龍岩市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
龍岩市武平縣岩前鎮靈岩村
龍岩市連城縣四堡鄉中南村
龍岩市漳平市雙洋鎮城內村
龍岩市漳平市赤水鎮香寮村
寧德市霞浦縣崇儒畲族鄉上水村
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北村村
寧德市壽寧縣犀溪鄉西浦村
寧德市周寧縣浦源鎮浦源村
寧德市周寧縣純池鎮禾溪村
寧德市福鼎市管陽鎮金釵溪村
江西省(56個)
南昌市南昌縣三江鎮三江村前後萬村
南昌市安義縣石鼻鎮安義古村群
南昌市進賢縣架橋鎮艾溪陳家
南昌市進賢縣文港鎮曾灣村
南昌市進賢縣螺溪鎮舊廈村
景德鎮市浮梁縣西湖鄉磻溪村
景德鎮市樂平市洎陽街道北門村
景德鎮市樂平市名口鎮名口村
景德鎮市樂平市雙田鎮橫路村
景德鎮市樂平市涌山鎮涌山村
景德鎮市樂平市塔前鎮下徐村
景德鎮市樂平市塔前鎮上徐村
萍鄉市蓮花縣路口鎮湖塘村
新余市分宜縣分宜鎮介橋村
新余市分宜縣鈐山鎮防里村
鷹潭市貴溪市耳口鄉曾家村
贛州市贛縣湖江鎮夏府村
贛州市寧都縣田埠鄉東龍村
贛州市於都縣段屋鄉韓信村
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三僚村
贛州市興國縣興蓮鄉官田村
贛州市瑞金市九堡鎮密溪村
吉安市吉州區樟山鎮文石村
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匡家村
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奩田村
吉安市吉安縣敦厚鎮圳頭村
吉安市吉水縣金灘鎮仁和店村
吉安市吉水縣金灘鎮桑園村
吉安市吉水縣白沙鎮橋上村
吉安市吉水縣水南鎮店背村
吉安市峽江縣水邊鎮何君村
吉安市峽江縣水邊鎮湖洲村
吉安市峽江縣水邊鎮沂溪村
吉安市遂川縣堆前鎮鄢溪村
吉安市萬安縣百嘉鎮下源村
吉安市安福縣竹江鄉沙溪村
吉安市安福縣金田鄉銀圳村
吉安市井岡山市廈坪鎮昌蒲古村
吉安市井岡山市拿山鄉長路村長塘組
吉安市井岡山市茅坪鄉茅坪村
宜春市豐城市白土鎮趙家村
宜春市豐城市張巷鎮白馬寨
宜春市豐城市筱塘鄉厚板塘村
宜春市樟樹市劉公廟塔前彭家村
撫州市南城縣天井源鄉堯坊
上饒市鉛山縣太源畲族鄉查家嶺
上饒市婺源縣清華鎮洪村
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李坑村
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長徑村
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曉起村
上饒市婺源縣思口鎮西沖村
上饒市婺源縣思口鎮思溪村
上饒市婺源縣鎮頭鎮游山村
上饒市婺源縣段梓鄉慶源村
上饒市婺源縣浙源鄉嶺腳村
上饒市婺源縣浙源鄉鳳山村
山東省(6個)
青島市即墨市金口鎮鳳凰村
煙台市招遠市辛庄鎮高家莊子村
煙台市招遠市辛庄鎮大澇窪村
煙台市招遠市辛庄鎮孟格庄村
煙台市招遠市張星鎮徐家村
威海市文登市高村鎮萬家村
河南省(46個)
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衛坡村
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石碑凹村
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寺坡山村
洛陽市嵩縣九店鄉石場村
洛陽市洛寧縣上戈鎮上戈村
洛陽市洛寧縣河底鎮城村
洛陽市洛寧縣東宋鎮丈庄村
洛陽市洛寧縣底張鄉草廟嶺村
平頂山市寶豐縣石橋鎮高皇廟村
平頂山市寶豐縣商酒務鎮北張庄村
平頂山市寶豐縣李庄鄉程庄村
平頂山市寶豐縣大營鎮大營村
平頂山市寶豐縣大營鎮白石坡村
平頂山市魯山縣瓦屋鄉李老莊村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北街村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東街村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李渡口村
平頂山市郟縣茨芭鎮蘇墳村
平頂山市郟縣姚庄回族鄉小張庄村
安陽市安陽縣安豐鄉漁洋村
安陽市林州市任村鎮任村村
安陽市林州市石板岩鄉朝陽村
安陽市林州市石板岩鄉漏子頭村
鶴壁市鶴山區姬家山鄉王家站村
鶴壁市山城區鹿樓鄉大胡村
鶴壁市山城區鹿樓鄉肥泉村
鶴壁市浚縣衛溪街道辦事處西街村
鶴壁市淇縣黃洞鄉紂王店村
焦作市中站區府城街道辦事處北朱村
焦作市修武縣岸上鄉一斗水村
焦作市修武縣岸上鄉東嶺後村
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平頂爻村
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雙廟村
焦作市沁陽市常平鄉九渡村
三門峽市澠池縣段村鄉趙溝村
三門峽市澠池縣段村鄉趙坡頭村
三門峽市陝縣西張村鎮南溝村
三門峽市盧氏縣朱陽關鎮杜店村
三門峽市義馬市東區辦事處石佛村
三門峽市靈寶市朱陽鎮朱陽村
南陽市南召縣雲陽鎮老城村
信陽市新縣周河鄉毛鋪村樓上樓下村
信陽市商城縣長竹園鄉張花店村何家沖
信陽市商城縣長竹園鄉汪沖村四方窪
信陽市商城縣馮店鄉郭店村四樓灣
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竹溝村
湖北省(15個)
黃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辦上馮村
孝感市孝昌縣小河鎮小河村
孝感市孝昌縣小悟鄉項廟村
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官基坪村羅家大垸
黃岡市羅田縣河鋪鎮肖家垸烏石岩村
黃岡市羅田縣白廟河鄉潘家垸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謀道鎮魚木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忠路鎮老屋基老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沙溪鄉張高寨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花坪鎮田家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尖山鄉唐崖寺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舍米湖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大河鎮五道水徐家寨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革勒車鄉鼓架山村鐵匠溝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三胡鄉黃柏村下黃柏園
湖南省(42個)
長沙市瀏陽市大圍山鎮楚東村
衡陽市衡東縣甘溪鎮夏浦村
衡陽市衡東縣楊林鎮楊林村
衡陽市衡東縣高塘鄉高田村新大屋
衡陽市祁東縣風石堰鎮沙井老屋
邵陽市綏寧縣李熙橋鎮李熙村
邵陽市綏寧縣東山侗族鄉東山村
邵陽市綏寧縣在市苗族鄉正板村
邵陽市綏寧縣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天堂村
邵陽市綏寧縣黃桑坪苗族鄉上堡村
邵陽市新寧縣一渡水鎮西村坊村
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桃林村
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營鄉大寨村
邵陽市武岡市雙牌鄉浪石村
益陽市安化縣東坪鎮唐家觀古鎮
益陽市安化縣江南鎮洞市老街
益陽市安化縣江南鎮梅山古寨
益陽市安化縣古樓鄉樟水凼
益陽市安化縣南金鄉滑石寨
郴州市桂陽縣龍潭街道辦事處溪里魏家
郴州市桂陽縣太和鎮地界村
郴州市桂陽縣洋市鎮廟下村
郴州市桂陽縣蓮塘鎮大灣村
郴州市桂陽縣荷葉鎮鑒塘村上王家村
郴州市汝城縣馬橋鄉外沙村
永州市寧遠縣禾亭鎮小桃源村
永州市新田縣金盆圩鄉河山岩村
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坪坦村
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錦和鎮岩口山村
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郭公坪鄉溪口村灣里
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堯市鄉小江村
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大橋江鄉豪俠坪
懷化市鶴城區蘆坪鄉盡遠村
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上團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峒河街道小溪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社塘坡鄉齊心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排綢鄉河坪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山江鎮老家寨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山江鎮涼燈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達嵐鎮岩門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靛房鎮萬龍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長春村
廣東省(51個)
廣州市荔灣區沖口街道聚龍村
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黃埔村
廣州市海珠區華洲街道小洲村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沙灣北村
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塱頭村
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蓮塘村
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新圍村
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鍾樓村
韶關市翁源縣江尾鎮湖心壩村
韶關市南雄市烏逕鎮新田古村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茶基村
湛江市雷州市紀家鎮周家村
湛江市雷州市南興鎮新村
湛江市雷州市調風鎮調銘村
湛江市雷州市英利鎮青桐村
茂名市信宜市鎮隆鎮文明村
肇慶市懷集縣鳳崗鎮孔洞村
肇慶市懷集縣大崗鎮扶溪村
肇慶市懷集縣中洲鎮鄧屋村
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茶園村
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
惠州市龍門縣龍華鎮繩武圍
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玉水村
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銅琶村
梅州市大埔縣三河鎮匯城村
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
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
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
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埔南村
梅州市豐順縣建橋鎮建橋村
梅州市豐順縣豐良鎮鄒家圍
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涼庭村
梅州市平遠縣上舉鎮畲腦村
梅州市蕉嶺縣藍坊鎮大地村
梅州市蕉嶺縣藍坊鎮高思村
梅州市蕉嶺縣南磜鎮南磜村
梅州市興寧市石馬鎮刁田村
梅州市興寧市葉塘鎮河西村
梅州市興寧市新陂鎮上長嶺村
梅州市興寧市刁房鎮周興村
汕尾市陸豐市潭西鎮大樓村
陽江市陽東縣雅韶鎮陽江雅韶十八座
清遠市清新縣龍頸鎮鳳塱村
清遠市連州市西岸鎮沖口村
清遠市連州市西岸鎮馬帶村
東莞市茶山鎮超朗村
東莞市寮步鎮西溪村
揭陽市榕城區仙橋街道西岐村
揭陽市揭西縣東園鎮月湄村
揭陽市普寧市洪陽鎮德安里村
揭陽市普寧市梅塘鎮溪南古村
廣西壯族自治區(30個)
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同新村木村坡
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同江村三江坡
南寧市橫縣平朗鄉筆山村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平岩村
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龍潭村
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朗梓村
桂林市陽朔縣普益鄉留公村
桂林市臨桂縣會仙鎮舊村
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上橋村委上橋
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廖家村委毛村
桂林市靈川縣青獅潭鎮東源村委新寨村
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大廟塘村委大桐灣
桂林市永福縣羅錦鎮崇山古居民
桂林市灌陽縣文市鎮月嶺村
桂林市灌陽縣水車鄉伍家灣村
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
防城港市防城區大菉鎮那厚村
欽州市靈山縣豐塘鎮萍塘村
欽州市靈山縣佛子鎮蘇村
欽州市浦北縣小江鎮平馬村
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第五組)
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仁化村
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開山村上莫寨村
賀州市八步區信都鎮祉洞古寨
賀州市鍾山縣鳳翔鎮松桂村
賀州市鍾山縣燕塘鎮英家街
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蓮山鎮大蓮塘
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深坡村
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立村二隊
來賓市金秀瑤族縣六巷鄉下古陳村
重慶市(2個)
涪陵區大順鄉大田村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可大鄉七分村
四川省(42個)
成都市金堂縣五鳳鎮金箱村
自貢市貢井區艾葉鎮李家橋社區
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三多寨村
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王爺廟社區
自貢市沿灘區仙市鎮仙灘社區
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觀音樂道古村
瀘州市瀘縣方洞鎮石牌坊村
瀘州市敘永縣水潦鄉海涯彝族村
瀘州市敘永縣正東鄉燈盞坪古村
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平豐村
瀘州市古藺縣二郎鎮紅軍街
瀘州市古藺縣箭竹鄉團結村苗寨
瀘州市古藺縣雙沙鎮白沙社區
綿陽市北川縣青片鄉上五村
綿陽市北川縣馬槽鄉黑水村
綿陽市江油市二郎廟鎮青林口村
廣元市元壩區柏林溝鎮向陽村
廣元市朝天區麻柳鄉石板村
南充市南部縣石河鎮石河場村
宜賓市江安縣夕佳山鎮五里村
達州市達縣石橋鎮魯家坪村
雅安市雨城區望魚鄉望魚村
雅安市漢源縣宜東鎮天罡村
雅安市漢源縣清溪鄉富民村
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猛種堡子
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木耳堡子
巴中市平昌縣白衣鎮白衣庵居委會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雅都鄉四瓦村四組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色爾古鄉色爾古村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木蘇鄉大別窩村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維古鄉西蘇瓜子村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卓克基鎮西索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朱倭鄉朱倭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雅德鄉然柳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青德鄉仲德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香巴拉鎮爾宮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子庚鄉阿稱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子庚鄉子實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子庚鄉子庚村
涼山州鹽源縣瀘沽湖鎮木垮村
涼山州美姑縣依果覺鄉古拖村
涼山州美姑縣依果覺鄉四季吉村
貴州省(202個)
因貴州名錄過長,可單獨查詢政府網鏈接。
雲南省(232個)
因雲南名錄過長,可單獨查詢政府網鏈接。
西藏自治區(1個)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赤康村
陝西省(8個)
咸陽市三原縣新興鎮柏社村
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咸陽市永壽縣監軍鎮等駕坡村
安康市旬陽縣趙灣鎮郭家老院
渭南市富平縣城關鎮蓮湖村
渭南市合陽縣坊鎮靈泉村
渭南市澄城縣堯頭鎮堯頭村
榆林市佳縣佳蘆鎮張庄村
甘肅省(6個)
天水市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
隴南市文縣鐵樓民族鄉入貢山
隴南市文縣鐵樓民族鄉案板地
隴南市文縣鐵樓民族鄉草河壩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城郊鎮木場村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尼巴鄉尼巴村
青海省(7個)
海東地區平安縣洪水泉鄉硝水泉村
海東地區平安縣洪水泉鄉洪水泉村
海東地區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五十村
海東地區互助土族自治縣紅崖子溝鄉張家村
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扎毛鄉牙什當村
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下排村
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娘拉鄉多倫多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個)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艾傑克村
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禾木哈納斯蒙古民族鄉禾木村
阿勒泰地區哈納斯景區鐵熱克提鄉白哈巴一村

B. 那位知道 2003年全國洪澇災情統計表 在哪裡能找到

2003年,我國淮河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於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黃河中游幹流局部河段發生歷史最大洪水,黃河、長江的主要支流渭河、漢江發生罕見的秋汛,部分中小河流發生了大洪水。據統計,2003年全國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0365.7千公頃,成災面積12999.8千公頃,絕收面積4310.5千公頃,受災人口2.26億人(次),因災死亡1551人,倒塌房屋245.4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300.5億元。受災較重的有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陝西、廣東、湖北、湖南等省。

2003年的洪澇災害損失重於9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

2003年的洪澇災害有以下特點:

1.洪澇災情重於9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

2003年洪澇災害損失除死亡人數和倒塌房屋數略低外,農作物受災面積、成災面積、受災人口、直接經濟損失以及水利工程直接經濟損失等指標均重於90年代以來的平均水平,直接經濟損失為1990年以來的第五位。

2.山地災害人員傷亡比例較大

2003年因災死亡人數是1990 年以來最少的一年,低於3416人的90年代以來同期平均水平。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黃河秋汛都未造成大的人員傷亡,山丘區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等災害仍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災種。全國因災死亡1551人,其中洪水沖淹608人,山地災害699人,其他244人,山地災害比例為45%。

2003年的主要洪澇災害過程如下:

3~4月,受局部降雨影響,廣東、新疆等省(自治區)發生局部洪澇災害。

5月,全國大江大河水勢平穩。5月中旬,湖南湘江、江西贛江、廣東北江和韓江、福建閩江、新疆渭干河等河流先後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新疆、廣西等省(自治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湖南:5月中旬,湖南出現連續強降雨,局部大暴雨,湘江流域

和資水上游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株洲、湘潭、長沙站出現歷史同期最高水位。5月13日,湖南臨武縣發生山洪泥石流,17人死亡,13人失蹤。江西:5月12日至17日,江西省連降暴雨,撫河上游、贛江及信江部分支流發生超警戒洪水,萬安、團結、江口、油羅口等水庫先後開閘泄洪。江西省有597.8萬人受災,死亡17人,倒塌房屋2.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1.2億元。廣東:5月16日至17日,廣東梅州、河源、韶關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石窟河、梅江、韓江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17日,梅州、河源發生山洪,造成9人死亡,1人失蹤。廣東省有140.4萬人受災,死亡29人,倒塌房屋0.8萬間,直接經濟損失8.7億元。

6月,長江上游部分支流發生歷史第一或第二位的洪水,湖南、湖北、江西、廣西、浙江、四川等省(自治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新疆、雲南、貴州等地發生山洪災害。新疆:6月5日,受前期連續降雨影響,新疆伊犁州的新源縣、鞏留縣等地發生多起山洪災害,造成26人死亡。雲南:6月13日凌晨,受降雨影響,雲南金平縣發生多處山體滑坡,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蹤。四川:6月中下旬,四川局部暴雨發生頻繁,受降雨影響,四川西南地區、盆地南部、岷江上游部分中小河流發生了大洪水,金沙江黑水河寧南水文站、岷江支流雜谷腦河雜谷腦水文站發生了建站以來最大洪水;長江南岸支流獅頭河、涼山州孫水河等河流部分水文站發生建站以來第二大洪水,大渡河發生了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岷江發生了中等洪水。四川涼山、攀枝花、瀘州、廣安、甘孜等地遭受了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全省共有44個縣(市)159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萬間,死亡4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8.9千公頃,成災51.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8億元。貴州:6月24日至25日,貴州遵義市習水河流域普降暴雨,暴雨引發洪水,習水縣和赤水市沿河的部分鄉鎮受淹。24日晚,山洪將習水縣一家餐館沖毀,兩輛貨車被沖翻,造成20人死亡,11人失蹤。湖南:6月23日至27日,湖南北部地區大范圍降暴雨,主雨區集中在湘西北地區的澧水流域。受降雨影響,澧水幹流及渫水水位迅速上漲,江埡、五強溪、鳳灘等大型水庫相繼開閘泄洪,部分地方山洪暴發,湘西自治州、常德、張家界、株州、永州等州(市)134.9萬人受災,全省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江西:6月24日至27日,江西出現明顯降雨過程,贛中、贛北降大到暴雨,全省江河湖庫水位普遍上漲,修水、樂安河、錦江等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南昌、九江、宜春、上饒等地發生洪澇災害。此次過程全省有330.8萬人受災,死亡4人,倒塌房屋7千多間,直接經濟損失11.8億元。廣西:6月26日至29日,廣西桂北、桂東以及桂南大部地區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區山洪暴發,古宜河、融江、洛清江、北流江、南流江、欽江以及西江幹流陸續出現超警戒洪水,城市內澇嚴重,有298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萬間,死亡10人,直接經濟損失10.8億元。

淮河大水:6月20日至7月21日,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並持續控制江南、華南的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西南暖濕氣流強盛,冷暖空氣在江淮和黃淮地區交匯,淮河流域降雨異常偏多,累積面平均降雨達487毫米,為常年同期的2.2倍。受降雨影響,6月下旬至7月下旬,淮河發生1954年以來最大的流域性大洪水,幹流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分別出現三次大的洪水過程,幹流水位全線超過警戒水位,其中正陽關至淮南河段最高水位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25~0.51米。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最大流量全線超過1991年最大流量。淮河水系18座大型水庫攔洪錯峰,啟用茨淮新河、懷洪新河等分泄洪水,啟用了蒙窪等9個行蓄洪區行洪、蓄洪,下游洪澤湖充分利用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和灌溉總渠加快泄洪,實施「上攔、中控、下泄」科學調度,有效的減輕了災害損失。據統計,淮河流域大水洪澇受災面積3846.9千公頃,成災2591.4千公頃,絕收1129.5千公頃,受災人口3729.7萬人,因災死亡29人,倒塌房屋75.7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85.8億元。

7月,長江支流滁河、烏江、漢江分別發生較大洪水或大洪水,洞庭湖水系澧水發生大洪水;黃河中游幹流府谷站發生超歷史最大流量洪水;黑龍江上游支流呼瑪河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安徽、江蘇、河南、四川、重慶、湖北、貴州、內蒙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洪澇災害嚴重。四川:7月四川共出現5次較明顯降雨過程。降雨集中在盆地東、北部和川南地區及川西高原的涼山、甘孜等地。受降雨影響,四川省大部分地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發生頻繁,全省有92個縣(市)、705萬人受災,死亡96人,失蹤43人,直接經濟損失16.7億元,其中水利經濟損失3.7億元。重慶:7月3日,重慶市遭受大范圍暴雨襲擊,導致城口、巫溪、綦江、萬盛、巫山等縣(區)發生多起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16人死亡。7月13日,受連續降雨影響,重慶市奉節縣發生滑坡,6人死亡。西藏:7月10日凌晨,西藏林芝縣色季拉山318國道因連續降雨發生泥石流災害,造成16人死亡。湖南:7月上旬,湖南省西北部澧水流域、酉水流域(沅水一級支流)普降特大暴雨,永順縣、張家界市降雨量分別達598、594毫米。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澧水、酉水流域大小溪河山洪暴發,發生多處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張家界城區8日下午部分受淹,最大淹沒深度2米以上,永順、龍山等縣城因積水、山洪受淹,枝柳鐵路一度中斷,永順縣中坪水庫(小2型、蓄水40萬立方米)潰壩失事。全省張家界、湘西、常德、懷化、邵陽5個市州、395.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4人,倒塌房屋3萬余間,農作物受災219千公頃,成災143千公頃。湖北:7月7日至9日,湖北省自西向東出現強降雨過程,雨區覆蓋全省。13日凌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千將坪村發生特大山體滑坡,造成14人死亡,10人失蹤,房屋倒塌346間,省道宜巴公路部分損毀。內蒙古:7月24日至25日,內蒙古中部地區普降大雨,暴雨中心烏盟涼城縣縣城降雨106毫米。大青山沿山大黑溝、紅山口溝、水磨溝、美岱溝等黃河支流,以及海河支流飲馬河等河流發生洪水,涼城縣城部分受淹,京包鐵路一度中斷。25日凌晨,內陸河岱海水系的弓壩河、五號河相繼發生較大洪水,25日11時,五號河水庫漫頂垮壩,造成4人死亡。內蒙古有46.6萬人受災,受災面積282千公頃,成災190千公頃,死亡15人,倒塌房屋0.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9億元。黑龍江:7月26日至28日,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黑龍江省發生入夏以來強度最大的降雨過程,嫩江幹流上游、部分支流,黑龍江支流呼瑪河、盤古河等多個河流發生洪水。齊齊哈爾、黑河、大興安嶺等地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全省有16.7萬人受災、受災面積893千公頃、絕收73千公頃、房屋倒塌1014間、直接經濟損失5.8億元。

8月,我國大江大河水勢基本平穩。8月上中旬,我國江南出現罕見的高溫伏旱天氣。8月下旬至9月中旬,長江支流漢江上游發生超過10年一遇的較大洪水,下游發生接近保證水位的洪水,四川、湖北、陝西、河南、福建、海南、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四川:8月28日至9月初,四川省出現入汛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暴雨天氣過程。岷江、青衣江、涪江出現了超警戒水位和超保證水位的洪水。四川省除瀘州外的20個市(州)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人口450.3萬人,死亡54人,失蹤25人,農作物受災232千公頃,成災14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6億元。湖北:8月28日至9月11日,受冷空氣及高空槽影響,湖北漢江流域連續發生兩次大范圍的強降雨過程,平均降雨176毫米,其中丹江口水庫以上面雨量219毫米,是多年同期均值的三倍。受降雨影響,漢江流域發生了1984年以來最大的洪水,洪水來勢猛、強度大、水位高、流速快,兩次洪水過程相繼而至,丹江口水庫超汛限運行,沙洋以下河段不同程度超警戒水位,漢川洪峰水位31.24米,為1936年有實測記錄以來第四高水位。受降雨及漢江流域洪水影響,湖北省襄樊、十堰、荊門等部分縣市發生了洪澇災害,全省有143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135千公頃,成災104千公頃,因災死亡6人,倒塌房屋近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5.8億元。甘肅:8月23日至27日,甘肅省出現兩次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降大到暴雨。受降雨影響,甘肅多處河流水位上漲,部分淤地壩被沖毀。慶陽、武威、隴南、平涼、天水、定西等地市發生洪澇災害,全省受災人口99.8萬人,因災死亡44人,倒塌房屋(窯洞)0.6萬間(孔),農作物受災面積50千公頃,成災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7億元。廣西:9月16日開始,廣西出現較強降雨過程,17日荔浦站出現洪峰水位144.76米,超警2.26米,洪峰流量2510立方米每秒,為該站1953年建站以來第一大洪水。此次洪水造成廣西荔浦縣1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人。

黃河秋汛: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黃河流域發生持續的降雨天氣,受降雨影響,黃河中游先後發生多次洪水過程,出現了自1964年以來最大的秋汛,其中渭河流域連續發生6次洪水過程,渭河中、下游幹流全線超過歷史最高水位,洪水總量超過歷史最大值,為1954年洪水總量的5倍;伊洛河發生5次洪水過程,洛河上游發生超歷史記錄的洪水。黃河秋汛持續時間長,水位高,險情多,渭河南山支流發生多處決口,黃河下游幹流出現多處漫灘險情。據統計,渭河流域有56.2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92千公頃,成災81千公頃,倒塌及損壞房屋18.7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黃河下游幹流漫灘累計淹沒河南、山東兩省耕地25.3千公頃,灘區受災人口14萬人,損壞房屋3.9萬間,倒塌房屋0.5萬間。陝西:8月下旬至9月上旬,陝西省出現五次強降雨過程,寧陝縣最大降雨達509毫米。全省有55條河流發生洪水,其中渭河、漢江上游幹流及其他24條江河出現超警戒流量或水位的洪水,4條河流出現超保證流量或水位的洪水。漢江幹流安康站9月1日、6日兩次出現1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洪水,涇河8月26日發生1977年以來最大洪水。洪水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渭河下游灘區全部漫水,堤防全線臨水,干堤尤孟段及南山支流8處決口,全省15個縣發生嚴重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寧陝縣城局部被淹。全省共有68個縣區、507萬人受災,因暴雨山洪死亡20人,農作物受災720千公頃,成災293千公頃,西康鐵路一度停運,電力、水利、交通設施損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49.8億元。河南:8月下旬以後,河南全省再次出現大范圍降雨過程,局部暴雨和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於沙潁河、洪汝河上游、唐河上游和伊洛河中下游,其中偃師陶花店48小時累計雨量313毫米,泌陽雙廟252毫米。受降雨影響,洪汝河、唐白河發生較大洪水,黃河支流洛河上游盧氏水文站29日洪峰流量2350立方米每秒,為1951年建站以來第一位洪水。全省有12個市受災,受災人口1221 萬人,受災面積1166千公頃,成災842千公頃,因災死亡19人,倒塌房屋1.6萬間,直接經濟總損失16.2億元,其中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5.7億元。山東:9月下旬以後,山東黃河秋汛形勢緊張,幹流高村站流量持續在2500至3000立方米每秒,由於洪水持續時間長,含沙量小、沖刷嚴重,黃河幹流山東段多處發生險情。9月18日,河南蔡集生產堤決口,山東東明灘區漫灘,隨後鄆城、鄄城、梁山等縣的4處灘區相繼發生漫灘險情,山東省漫灘淹沒耕地14.4千公頃,受災人口13萬人,損壞倒塌房屋3.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9.6億元。山西:進入9月份以後,受華西秋雨影響,山西南部、東南部出現了連續的陰雨連綿天氣,造成大量房屋和窯洞倒塌,臨汾、運城等地相繼發生多起滑坡災害。全省有9個地市16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3萬間,累計因災死亡95人,直接經濟總損失8.5億元。

2003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台風(含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21個,較常年同期略偏少;其中在我國沿海登陸6個,接近常年,分別是:0307「伊布都」,0308「天鵝」,0309「莫拉克」,0311「環高」,0312「科羅旺」,0313「杜鵑」;影響我國沿海的有0320「尼伯特」。台風影響范圍相對較小。2003年我國大陸受台風(含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影響,共造成農作物受災1172千公頃,成災759千公頃,受災人口3861萬人,倒塌房屋6.4萬間,死亡77人,直接經濟損失108億元。

0307「伊布都」:7月24日10時,今年第7號台風「伊布都」在廣東省陽西至電白之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2級。受「伊布都」影響,粵西部分地區降了暴雨到大暴雨;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大風和強降雨。廣西南流江上游江水上漲,合浦縣境內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1.13米。廣東省陽江、茂名、江門、湛江等7市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478萬人,倒塌房屋6千間,死亡3人,直接經濟損失約19億元。廣西自治區玉林、貴港、北海等6市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395萬人,倒塌房屋近5千間,死亡6人,農作物受災1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

0308「天鵝」:7月21日18時35分,今年第8號強熱帶風暴「天鵝」在海南省萬寧市北坡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9級。台風穿過瓊中、保亭、五指山、樂東等地,於22日3時從東方市進入北部灣。由於遭受台風正面襲擊,海南全省有近50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2千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4千公頃,成災1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

0309「莫拉克」:8月4日19時30分,今年第9號強熱帶風暴「莫拉克」在福建省晉江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減弱為熱帶風暴,中心風力8級。福建泉州受災較重,全省有14千公頃農作物受災,成災0.3千公頃,受災人口38萬人,因災死亡1人,倒塌房屋近千間,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受「莫拉克」影響,8月5日,廣東東部出現一次較強的大風降雨過程,惠州市一處工棚倒塌,造成2人死亡

0311「環高」:8月20日10時10分,今年第11號熱帶風暴「環高」在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登陸,登陸時中心風力9級。受其影響,浙南、浙西、浙中地區20日、21日普降大到暴雨,溫州等市發生洪澇災害。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2.9千公頃,成災1.3千公頃,受災人口22萬人,倒塌房屋9百餘間,直接經濟損失0.6億元。

0312「科羅旺」:8月25日4時10分,今年第12號台風「科羅旺」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受台風影響,海南全省普降大雨,北部降大暴雨,南渡江全線超過警戒水位。由於台風風力強、范圍廣、降雨量大,海南省部分地區洪澇災害損失嚴重,全省共有216萬人受災,倒塌房屋2千多間,農作物受災89千公頃,成災5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8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損失近7億元。8月25日6時15分,「科羅旺」在廣東湛江徐聞縣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33米每秒。廣東粵西和珠江口受台風正面襲擊,粵西南、東南下暴雨,陽江到雷州半島一帶沿海出現高潮位。徐聞、雷州、坡頭、吳川等東海岸一帶災情較重,沿海魚蝦塘、漁排以及高桿經濟作物大片受損。全省有20個縣510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133千公頃,成災69千公頃,倒塌房屋0.9萬間,死亡2人,直接經濟損失8.5億元。受「科羅旺」影響,8月25日下午開始,廣西沿海出現10級左右大風,桂東南部分地區降大到暴雨,其中防城港市小峰18小時時段降雨量達228毫米。廣西自治區有25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1千多間,農作物受災175千公頃,成災9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7億元。

0313「杜鵑」:9月2日晚7時50分,今年第13號台風「杜鵑」在廣東省惠東縣登陸;登陸後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穿過大亞灣,於2日晚上8時50分在深圳市東部沿海地區再次登陸;隨後,越過珠江三角洲,於2日夜間11時15分,在珠江口西側的中山市沿岸地區第三次登陸。三次登陸時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都在12級以上。台風「杜鵑」形成迅速、風力強、范圍大、移動速度快,又適值天文大潮,連續三次登陸,是1979年以來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登陸的最大台風,破壞力較大。台風「杜鵑」造成廣東深圳、惠州、汕尾等市800萬人受災,倒塌房屋5千多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05千公頃,其中成災93千公頃,死亡47人,直接經濟損失27.8億元。福建省約50萬人受災,1人因災死亡,農作物受災2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3.8億元。

0320「尼伯特」:11月16日至18日,今年第20號台風「尼伯特」從海南省西南部近海不到20公里處經過,三亞、樂東、東方等地陸地最大風力33.1米每秒。受台風影響,海南省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一些中小河流發生局部洪水,全省10個市(縣)173萬人受災,倒塌房屋近千間,農作物受災64千公頃,成災4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6億元。

全年的分類損失如下:

農林牧漁業損失:全國農作物洪澇受災面積20365.7千公頃,其中成災12999.8千公頃,絕收4310.5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受災12938.3千公頃,成災8540.7千公頃,絕收2986.1千公頃,減收糧食3015.7萬噸,死亡大牲畜78.9萬頭(只),水產養殖損失470.3萬噸,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787.3億元。

工業交通運輸業損失:全國有40844個工礦企業因洪澇停產,鐵路中斷50條次,公路中斷18179條次,毀壞鐵路路基143公里、公路路基43085公里,損壞輸電線路25969公里、通訊線路16151公里,工業交通運輸業直接經濟損失185.1億元。

水利設施損失:全國有5座小型水庫垮壩,損壞大中型水庫175座、小型水庫2573座,中小河流堤防損壞46356處、長10827公里,中小河流堤防決口2處、長1534公里,損壞護岸48467處,損壞水閘17215座,沖毀塘壩84081座,損壞灌溉設施139087座,損壞機電井99668眼,

C. 商城的行政區劃

商城縣轄9個鎮、8個鄉、個管理處、2個辦事處,370個村(居):赤城街道辦事處、鯰魚山街道辦事處;上石橋鎮、鄢崗鎮、雙椿鋪鎮、汪橋鎮、余集鎮、汪崗鎮、觀廟鎮、豐集鎮、達權店鎮、河鳳橋鄉、李集鄉、金剛台鄉、蘇仙石鄉、伏山鄉、吳河鄉、馮店鄉、長竹園鄉;湯泉池管理處、縣工業集聚區、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管理處。縣人民政府駐赤城街道辦事處。
赤城街道辦事轄7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東街居委會、南街居委會、西街居委會、北街居委會、車站路居委會、三里橋居委會、崇福社區、培山村、三里廟村、何店村、柳坪村。
鯰魚山街道辦事處轄19個村委會:鯰魚山村、大碑村、下馬河村、柿子園村、紫雲山村、新華村、陳畈村、土門村、匡店村、平塘村、廟崗村、馬崗村、楊樓村、龍潭村、石牛村、歐樓村、閔塆村、木頭河村、十里頭村。
上石橋鎮: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楊寨村、堆塘村、雙竹園村、回龍集村、田園村、高棚村、劉樓村、雙河村、范圍孜村、旭光村、王老營村、李崗村、塘塆村、余老營村、茶山嶺村、三岔集村、李湖村、黃坡村、王樓村、金崗村、坑坡湖村、白塔集村、敖崗村、高廟村、武橋村、月塘村、趙崗村、白蛇堰村、獅子山村、南竹園、上石橋居委會、龍窩居委會。
鄢崗鎮代碼轄22個村委會:鄢崗村、曹寨村、劉雙樓村、汪寨村、余家寨村、李樓村、北楊橋村、徐寨村、西李集村、馮寨村、長沖村、山坎村、肖寨村、周寨村、尹崗村、土埂村、祁樓村、崔樓村、高台村、砂崗村、蔡樓村、阮崗村。
雙椿鋪鎮轄1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雙椿鋪街道居委會、梅山村、蔡店村、金寨村、古城村、萬樓村、龍堂村、邵樓村、官莊村、郭寨村、閔樓村、張畈村、大崗村、宋崗村、王店村、陳寨村、三里坪村、黃樓村、趙畈村、西沖村、郭窯村、鮑店村、紅石橋村、吳沖村、路石村、迎山廟村、三教洞村、仙橋村、塔灣村、顧畈。
汪橋鎮轄25個村委會:汪橋村、鮑樓村、肖坳村、墩塘村、鍾鋪村、河鋪村、土廟村、孔樓村、邱灣村、丁坳村、鄧家村、秦灣村、汪樓村、董畈村、銅山村、曹畈村、天井村、古崗村、東廟村、六營村、雙橋村、萬河村、邱庄村、黃崗村、潘灣村。
余集鎮轄2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余集街居委會、東門街居委會、李灣村、石板村、文沖村、張沖村、朱畈村、皮沖村、何沖村、迎水村、劉灣村、黃窪村、儀學村、楊棚村、曹集村、灣塘村、前灣村、雷沖村、西灣村、楊灣村、花灣村、連塘村、紅陽村、龍河村、響塘村、文橋村。
河鳳橋鄉轄17個村委會:河鳳橋村、黃畈村、高橋村、立新村、辛店村、八里灘村、趙棚村、龍頭橋村、蓮花塘村、響塘崗村、田灣村、欄桿橋村、新樓村、姚堰村、新橋村、楊堰村、觀音山村。
李集鄉轄16個村委會:余圍孜村、峽口村、韓樓村、卜店村、姜棚村、朱圍孜村、南寨村、楊畈村、五岔塘村、費樓村、盧寨村、楊集村、李集村、新莊村、何樓村、王崗村。
豐集鎮轄16個村委會:青山村、洞沖村、童畈村、豐集村、霸王崗村、施寨村、王集村、曹樓村、高斛山村、白龍崗村、張寨村、油坊店村、石頭崗村、陶廟村、袁河、涼水井村。
金剛台鄉轄12個村委會:王坳村、王灣村、四顧墩村、橫山村、胡太村、南樓村、杜畈村、盧店村、朱裴店村、金剛台村、連二塘村、河口村。
蘇仙石鄉轄10個村委會:曾崗村、蘇仙石村、俞畈村、秦河村、琉璃河村、關帝廟村、彭沖村、鄧樓村、柯樓村、東河村。
汪崗鎮轄15個村委會:汪崗村、鄭河村、蔣崗村、洪畈村、余鋪村、楊塆村、余新塆村、古井村、鄒塆村、官畈村、陶行村、韓沖村、虎塘村、普救河村、粉壁渡村。
伏山鄉轄18個村委會:楓香樹村、楊橋村、徐堰村、鮑沖村、餘子店村、里羅城村、七里山村、燕灣村、石沖村、毛坪河村、大木廠村、南沖村、千金山村、龍泉村、龍井河村、渣滓河村、石洞村、伏山村。
觀廟鎮轄20個村委會:觀廟村、趙灣村、鳳凰村、林灣村、大廟村、柳大灣村、梅樓村、鄔廟村、南窪村、楓店村、板廟村、姜寨村、雷店村、油坊村、聶小庄村、朱樓村、桃園村、張灣村、王寨村、姚榜村。
吳河鄉轄16個村委會:吳河村、曾窪村、馬槽村、郭廟村、掌店村、漆中灣村、范棋村、陳窪村、高畈村、沈畈村、曾油坊村、六甲畈村、萬安村、清塘坳村、蓮花山村、開覺寺村。
馮店鄉轄16個村委會:馮店村、三柳店村、七沖村、新灣村、郭店村、李沖村、河棚村、老廟村、劉畈村、螺絲畈村、小店村、連塘河村、通城店村、石關口村、楊擺埂村、九曲河村。
達權店鎮轄22個村委會:幸福村、黃泥榜村、黑河村、英窩村、大河沖村、香子崗村、十二道河村、梅河村、新店村、許沖村、頭戰坪村、大造村、烏龍崗村、油河村、新坳村、何畈村、盛店村、塘畈村、汪埠村、金崗山村、獅塘村、石船村。
長竹園鄉轄16個村委會:關門河村、紙棚村、新建村、上峰山村、兩河口村、汪沖村、武畈村、肖家畈村、蛇山村、馬家堰村、五里山村、陳家塆村、王畈村、張花店村、大埠河村、周家塆村。
湯泉池管理處轄2個村委會:湯泉池村、七里沖村。縣產業集聚區轄3個村委會:太平村、南司村、團結村。黃柏山管理處轄6個村委會:黃柏山村、磨盤山村、葯鋪村、百戰坪村、前河村、棗樹塝村。

D. 吉安市花是什麼

問題一:吉安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南昌市--金邊瑞香
景德鎮市--山茶
新余市--桂花、月季、玉蘭
九江市--雲錦杜鵑
鷹潭市--月季
吉安市--杜鵑花
景崗山市--杜鵑花

問題二:吉安市哪裡有比較全的花草批發市場 水溝前技校旁花漾年華我上次到那裡買了好多植物都特別棒嚕主快去

問題三:吉安市的市花是杜鵑花還是月季花,或者是其它的? 杜鵑花

問題四:江西吉安有什麼特產? ・吉安黃牛 ・峽江水牛 ・役乳兼用牛 ・安福米豬 ・溧 *** ・藤田花豬 ・萬安豬 ・冠朝豬 ・泰和武山雞 ・蓮花白鵝 ・遂川麻鴨 ・永豐龍岡鵝 ・萬安玻璃紅鯉魚 ・峽江鰣魚 ・大鯢 ・棘胸蛙 ・平胸龜 ・石魚 ・鬍子蟾 ・獼猴 ・華南虎 ・雙竹粘 ・井岡山紅米 ・茶油 ・板栗 ・黃紅麻 ・薴麻 ・紅皮大蒜 ・楓田燈籠辣椒 ・扁蘿卜 ・竹蒿薯 ・魔芋 ・三湖經桔 ・遂川金桔 ・蜜桔 ・獼猴桃 ・芙蓉李 ・狗牯腦茶 ・井岡山翠綠茶 ・武功山雲霧茶 ・東固綠茶 ・泰和蜀口茶 ・香口健身茶 ・香菇 ・木耳 ・安福紅心杉 ・馬尾松 ・濕地松 ・樟樹 ・檫樹 ・楠木 ・漆樹 ・銀杏 ・猴頭杜鵑 ・毛竹 ・花斑竹 ・小山竹 ・吉安薄酥餅 ・峽江米粉 ・安福火腿 ・永新狗肉 ・精薯粉絲 ・遂川板鴨 ・泰和醬菜 ・烏雞餅干 ・烏雞面條 ・玉蘭片 ・遂川金桔餅 ・金桔蜜餞 ・鹽漬蕎頭 ・竹筍罐頭 ・永新醬姜橙皮蜜茄 ・蓮花血鴨 ・烏雞補酒 ・吉安味源醬油 ・吉安堆花特曲 ・吉安老冬酒 ・三灣老酒 ・中華獼猴桃酒 ・吉安啤酒 ・蓮花老酒 ・中新牌乳白茶灑具 ・吉州古瓷 ・萬安表芯紙 ・永豐毛邊紙 ・遂川藤編 ・遂川黑摺扇 ・井岡山竹木工藝 ・鐵礦 ・煤礦 ・鎢礦 ・石灰岩 ・花崗岩 ・永新石膏 ・粉石英 ・大理石 ・螢石礦 ・陶瓷地礦 ・岩鹽礦 ・型砂 ・鉀鹽 ・吉水黃橋泥炭 ・永豐五味礦泉水

問題五:江西吉安家庭適應養什麼花 綠蘿 吊蘭 金邊吊蘭 金虎仙人球 綠寶石 紅寶石 貓眼竹芋 紅掌 鳳梨 紅運當頭(火炬) 平安樹 幸福樹 招財進寶 鴨掌木 紅豆俯 銀皇後 鐵線蕨(可吃) 這些都比較適合室內種植,還可以起到綠化環境,更新空氣的功效。

問題六:江西省吉安市有沒有叫彭花的人 吉安那麼大,這是安福吧

問題七:吉安是什麼特產啊 江西吉安市地方特產
吉安市
泰和白羽烏骨雞及烏雞補酒、安福火腿、峽江米粉、吉安冬酒、永新橙皮和醬姜、新干三湖紅桔、遂川狗牯腦茶和金橘。中葯材吉固芷。
贛江鰣魚:產於贛江沿岸的峽江縣、吉安縣夏家圩、萬安縣棉津渡一帶。宜帶鱗蒸熟食之,肥嫩清鮮,滋味獨特。
江荊芥:吉安、吉水等縣為傳統產區。素以身干、色綠、穗多而密、莖細、香味辛烈等特色而著稱。
江西車前子:為大粒車前,野生、栽培均有,主產於泰和、吉安、吉水等縣市。
吉州區、青原區
吉安冬酒、合成樟腦。
吉安薄酥餅:成品色澤金黃,兩面無焦斑,薄酥脆香,甜咸相宜,營養豐富。該餅為元代末年廬陵糕點先師彌公所創,曾為貢品。
吉安樟木箱:吉安樟木箱廠生產,以優質樟木精製而成。該箱生產約在百年以上,清末僅木匠街一帶作坊即達數十戶。
井岡山市
井岡翠綠:產於井岡山,屬綠茶類。產品外形曲勾,條索細緊秀麗,色澤翠綠鮮潤,白毫披露,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湯色明亮,葉底嫩勻。
原寧岡縣產川芎、五味子、五倍子、草珊瑚、砂仁、茯苓、厚朴。
吉安縣
吉安冬酒、東固綠茶、鳳眼車前、樟木箱。
仿古陶瓷。
宋 吉州窯 白釉黑花水禽紋壺
吉安天然樟腦:《廬陵縣志》載:「廬陵境內,樟木林立,其材多巨。」廬陵即今吉安,20世紀初大量人工栽培。
吉固芷:為吉安縣傳統特產中葯材,故名。以身干、堅實、粒大、飽滿、黑褐色、帶腥味香氣、無雜質者為佳。味辛、苦,性大溫。能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散寒止瀉;主治脾腎虛寒、陽痿、腰膝冷痛,遺精、尿頻、陽虛泄瀉等症。
敖城鄉:紅皮白心蘿卜。
永豐縣
龍岡灰鵝、藤田花豬、夏布、毛邊紙。
龍岡鎮:龍岡灰鵝。
永新縣
橙皮、醬姜。
澧田鎮梘田:永新醬姜。
新干縣
三湖紅桔:產於三湖鎮,又名九月黃,別名大紅袍,屬寬皮桔類。柔軟多汁,甜酸適度,清香爽口,風味醇厚。栽培技術早在南宋時期已很興盛,至今已800多年。
中葯材商洲枳殼。
三湖鎮:三湖紅桔和商洲枳殼的原產地。
泰和縣
泰和白羽烏骨雞:醫葯上稱烏雞、烏骨雞。為肉用、葯用和觀賞用的傳統名貴家禽。其體態具「鳳冠、纓頭、綠耳、胡須、五爪、毛腿、絲毛、烏皮、烏肉、烏骨」所謂「十全」的特點。有較高的葯用價值,具補肝腎、益氣補血,退虛熱、調經止帶之功效。清乾隆年間已列為貢品。
名產烏雞補酒、烏雞白鳳丸、泰和醬菜。
澄江鎮:烏雞白鳳丸、烏雞補酒、泰和醬菜。
馬市鎮:武山雞、蜀口茶。
峽江縣
鰣魚。?
峽江米粉:為著名傳統食品。具有久煮不糊、不粘牙,潔白細嫩,柔韌適度,爽口開胃之特點。始產於明代初,曾列為貢品,故有「貢粉」之稱。
遂川縣
遂川金柑:為羅浮與圓金柑雜交種。表皮呈橙黃色,可食,味甜微酸,清香爽口。北宋始,遂川金柑種植普遍,南宋韓彥直《桔錄》載:「金柑出江西,北人不識。」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遂川狗牯腦:產於狗牯腦山。成茶葉片細嫩均勻,碧色中微露黛綠,表面覆蓋一層柔細軟嫩的白絨毫,泡一杯茶僅需五至七片茶葉,茶水清澄而略帶金黃,味清涼芳醇,甘味經久不絕。該茶始於明末。
湯湖鄉:狗牯腦茶。
安福縣
安福火腿:其原料為安福米豬,屬當地特產的小型豬種,腳短蹄小,皮薄肉嫩,瘦肉多肥肉少。成品形似琵琶,皮色黃亮,肉色火紅,皮薄肉嫩,骨細爪小,腿身飽滿,味美氣香,宜於久藏。有和中益腎、開胃安神、補虛勞、止泄瀉之功效。本品已有200餘年歷史。
陳山紅心杉。
山莊鄉:麻粘良種稻、良種畜米豬,為安福火腿主要豬源......>>

問題八:吉安的風景名勝有哪些地方? 玩轉吉安 紅軍醫院舊址青、 吉水、 吉安大井紅軍烈、 毛大華衣官墓 、民間收藏館 、龍頭坡戰斗遺址、 毛太華紀念館 、 *** 銅像展覽 、黃洋界哨口、 八面山哨口 、桐木嶺哨口、 硃砂沖哨口、 吉安領袖峰、 井岡山烈士陵園 、吉安天湖山、 吉安 *** 祖籍 、茅坪景區 、白水仙風景區、 十里杜鵑長廊 、青原山風景名勝 、南風面、 井岡山水口 弧吉安小井 、桐木嶺景區、 井岡山碑林 、吉安飛龍洞 井岡山茨坪、 雙馬石哨口 、吉安永豐歐陽修 茅坪村八角樓 吉安花果山景區、 五馬朝天景區、 吉安-筆架山景 五指峰景區 、禾山 、紅軍醫院舊址、 老街老屋 、青原山、 吉安鵝山、 吉安金獅面 、龍潭瀑布群 十里杜鵑花長廊、 井岡山 、白鷺洲 釣源古村 玉笥山 、西陽宮 、武功山 文天祥紀念館 、青原山凈居寺 、吉州古窯、 吉安簡介 古南塔 大洋洲商代遺址 報恩寺塔 白鷺洲書院

問題九:吉安花店 吉安鮮花店號碼多少 急~~~~ 吉安花色鮮花店 怎麼樣? 18三零7068 號碼095 連接起來就是了

問題十:吉安人有什麼特產好送人的? ・吉安黃牛 ・峽江水牛 ・役乳兼用牛 ・安福米豬 ・溧 *** ・藤田花豬 ・萬安豬 ・冠朝豬 ・泰和武山雞 ・蓮花白鵝 ・遂川麻鴨 ・永豐龍岡鵝 ・萬安玻璃紅鯉魚 ・峽江鰣魚 ・大鯢 ・棘胸蛙 ・平胸龜 ・石魚 ・鬍子蟾 ・獼猴 ・華南虎 ・雙竹粘 ・井岡山紅米 ・茶油 ・板栗 ・黃紅麻 ・薴麻 ・紅皮大蒜 ・楓田燈籠辣椒 ・扁蘿卜 ・竹蒿薯 ・魔芋 ・三湖經桔 ・遂川金桔 ・蜜桔 ・獼猴桃 ・芙蓉李 ・狗牯腦茶 ・井岡山翠綠茶 ・武功山雲霧茶 ・東固綠茶 ・泰和蜀口茶 ・香口健身茶 ・香菇 ・木耳 ・安福紅心杉 ・馬尾松 ・濕地松 ・樟樹 ・檫樹 ・楠木 ・漆樹 ・銀杏 ・猴頭杜鵑 ・毛竹 ・花斑竹 ・小山竹 ・吉安薄酥餅 ・峽江米粉 ・安福火腿 ・永新狗肉 ・精薯粉絲 ・遂川板鴨 ・泰和醬菜 ・烏雞餅干 ・烏雞面條 ・玉蘭片 ・遂川金桔餅 ・金桔蜜餞 ・鹽漬蕎頭 ・竹筍罐頭 ・永新醬姜橙皮蜜茄 ・蓮花血鴨 ・烏雞補酒 ・吉安味源醬油 ・吉安堆花特曲 ・吉安老冬酒 ・三灣老酒 ・中華獼猴桃酒 ・吉安啤酒 ・蓮花老酒 ・中新牌乳白茶灑具 ・吉州古瓷 ・萬安表芯紙 ・永豐毛邊紙 ・遂川藤編 ・遂川黑摺扇 ・井岡山竹木工藝 ・鐵礦 ・煤礦 ・鎢礦 ・石灰岩 ・花崗岩 ・永新石膏 ・粉石英 ・大理石 ・螢石礦 ・陶瓷地礦 ・岩鹽礦 ・型砂 ・鉀鹽 ・吉水黃橋泥炭 ・永豐五味礦泉水

E. 偃師縣的鄉鎮

第二節鄉鎮
城關鎮
城關鎮位於隴海鐵路偃師車站周圍,北倚虎頭山與邙嶺鄉為鄰,東、南、西三面連城關鄉,約介於北緯34°43′至34°44′、東經112°46′至112°47′之間,面積4.8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屬半坡半灘地區。
民國25年,縣治遷至與槐廟北部毗連的新城,因槐廟交通便利,商業增加,逐漸發展成鎮。當時僅有五條短而窄的土街。1948年在自然鎮的基礎上成立槐廟鎮,鎮政府駐地槐廟村,歸一區管轄。1953年改屬二區管轄。1956年撤區,改鎮為槐廟中心鄉,轄槐廟、老城、西(寺庄)後(庄)、杜樓4個鄉。後取消中心鄉,改槐廟為大鄉,轄槐廟、西後兩個小鄉。1957年槐廟並入老城鄉。1958年屬老城公社管轄。1961年增設老城區槐廟鎮人民公社,轄槐廟、新城兩個大隊和城區。同年又改為槐廟鎮,轄槐廟、新城、新新、東寺庄、西寺庄、高庄、後庄、石硤、窯頭等9個大隊。1962年並入城關公社。1964年單獨設鎮,因轄區靠近縣城,故名城關鎮。1968年撤鎮,並入城關公社。1981年6月恢復城關鎮,鎮政府駐地縣城槐新路南段。1985年,鎮轄縣城和槐廟、新城、新新3個村,39個村民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工業有機械、建築、化工、製鞋、印刷、塑料、傢具、電線、食品等。鎮辦小學2所,初中1所。
山化鄉
山化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東、北鄰鞏縣康店鄉,西與城關、邙嶺鄉接壤,南臨伊洛河同鞏縣回郭鎮相望。約介於北緯34°43′至34°47′,東經112°49′至112°56′之間,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62271畝。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屬邙山嶺,由於山洪沖刷,水土流失,形成南北羽狀溝壑,山地佔全鄉面積的80%;南部沿伊洛河為帶狀沖積平地。該鄉邙山腳下蘊藏有豐富的石灰岩。
山化鄉轄區原屬縣一區管轄。1958年歸老城公社管轄。1961年設老城區,轄老城、東寺庄、山化、馬窪、槐廟鎮、牛庄6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將山化、馬窪兩個公社和老城公社的湯泉、東屯大隊合並建成山化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社為鄉。1985年全鄉轄石家莊、寺溝、忠義、台溝、山化、王窯、東屯、湯泉、藺窯、關窯、張窯、牙庄、馬窪、光明、游殿、新光、新油17個村,257個村民小組,10459戶,47355人。鄉政府駐地位於山圪垯與化村之間。區內有初中1所,八年制學校17所,衛生院1所,電影放映隊4個。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穀子、紅薯、煙葉、西瓜、蘋果等。工業有機械製造、化工、製鞋、制磚、電線、瓶蓋等廠家。隴海鐵路、偃師——鞏縣公路平行橫穿東西,交通便利。文物古跡有宋「會聖宮」碑和北魏寺溝造像碑,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關鄉
城關鄉因其所轄區域分布在縣城周圍而得名。東接山化鄉,西連南蔡庄鄉,南臨洛河和岳灘鄉相望,北和邙嶺鄉為鄰。約介於北緯34°42′至34°45′,東經112°44′至112°49′之間。總面積4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930畝。該鄉北依邙山,南瀕洛河,屬半坡半灘地區。
現城關鄉轄區,1958年分屬老城和南蔡庄公社。1969年城關鎮並入城關公社,劃出虎頭山以北的部分村歸邙嶺公社。1981年又劃出槐廟、新城、新新3個大隊和城區,組建城關鎮。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城關鄉有窯頭、北窯、城西、城南、城北、許庄、齊庄、東寺庄、西寺庄、高庄、塔庄、後庄、石硤、大槐樹、杏園、赫田寨、新寨、前杜樓、後杜樓、潘屯共20個村,207個村民小組,9215戶,41535人。鄉政府駐地位於縣城民主街西段北側。區內高中1所,初中6所,八年制學校3所,小學16所。有電影隊2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寺庄的銀條為偃師縣特產。工業有機械製造、電子電器、傢具製造、石料加工、印刷、製鞋、服裝加工等。隴海鐵路、310國道從境內穿過,交通便利。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商城遺址、杜甫墓和「大唐三藏聖教序」碑。
邙嶺鄉
邙嶺鄉因位於縣北邙山嶺上而得名。東接山化鄉和鞏縣康店鄉,南連城關鄉和南蔡庄鄉,西部和北部同孟津縣接壤。全鄉約介於北緯34°45′至34°48′,東經112°39′至112°40′之間,面積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707畝。該鄉地處邙嶺中段,屬丘陵地區,東西走向,地勢西高東低,南北兩坡坡度為60°,山麓形成羽狀沖積溝;上部平坦,為較厚的黃土層覆蓋。該區屬缺水地區。
1958年,現邙嶺鄉轄區分屬南蔡庄和老城公社。1969年3月始置邙嶺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下轄牛庄、周家山、吉家溝、古路溝、牛庄新村、楊庄、省庄、申陽、蘭庄、東蔡庄、西蔡庄、丁門口、趙坡、劉坡共14個村,164個村民組,7289戶,31198人。鄉政府駐地楊庄。區內有初中1所,八年制學校7所,小學7所。有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中草葯防風為當地特產,俗稱「邙風」。有機械修理、化工、冶煉、壁紙等廠家。區內有偃師——邙嶺公路。文物古跡有伯夷叔齊墓,位於首陽山之巔。
南蔡庄鄉
南蔡庄鄉位於縣西北部,東與城關鄉為鄰,西與洛陽市郊區和孟津縣毗連,南臨洛河,與岳灘、翟鎮、佃庄3個鄉相望,北依邙山,與邙嶺鄉接壤。約介於北緯34°42′至34°46′,東經112°36′至112°43′之間。總面積5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529畝。地勢北高南低,呈北窄南寬不規則形狀。北部屬丘陵,水源缺乏;南部為洛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水源充足。
南蔡庄鄉在民國時期稱義井鄉,鄉公所在大冢頭村的呂不韋冢上。1948年偃師解放後劃歸二區管轄。1953年劃歸三區,區政府設在南蔡庄村。1956年撤區,小鄉合並大鄉,南蔡庄為大鄉。1958年,成立南蔡庄公社,因公社機關駐地在南蔡庄村而得名。1961年設南蔡庄區,下轄香峪、杜樓、白村、石橋、西蔡庄、東蔡庄6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將杜樓公社所轄大隊劃歸城關公社,其餘仍歸南蔡庄公社。1969年春,將南蔡庄公社所屬邙嶺上的8個大隊劃歸邙嶺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南蔡庄鄉轄南蔡庄、古城、城東、前紙庄、後紙庄、大冢頭、墳庄、香峪、溝口頭、新莊、羊二庄、白村、魚骨、前張、後張、義井、龍虎灘、韓旗、保庄、寺里碑、石橋、寨後、郭墳、邢溝共24個村,205個村民組,10068戶,43553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3所,小學21所。有電影放映隊1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紅薯等。工業有機制磚瓦、鋼木傢具、鑄造、造紙、塑料製品、針織等。隴海鐵路、310國道橫貫東西。有漢魏洛陽故城、北齊平等寺造像碑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佃庄鄉
佃庄鄉位於縣西伊洛河之間。東接翟鎮鄉,西與洛陽市郊區李樓鄉相連,北與洛陽郊區白馬寺鄉和本縣南蔡庄鄉隔洛河相望,南隔伊河鄰李村鄉。約介於北緯34°40′至34°43′,東經112°34′至112°38′之間。總面積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011畝。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地面水和地下水資源豐富。
該鄉原屬洛陽縣轄區,1955年12月劃入偃師縣。1956年1月設佃庄中心鄉,同年分建佃庄、酒務兩個大隊。1958年歸翟鎮公社管轄。1961年歸翟鎮區管轄。1962年撤區單設佃庄公社。1983年變社為鄉。1985年轄有西馬庄、東馬庄、後石罷、大郎、酒務、西石橋、東石橋、牛王莊、河頭、佃庄、碑樓、王圪垯、相公庄、倪庄、東大郊、西大郊、朱圪垯、關庄共19個村,194個村民組,7861戶,35304人。鄉政府駐地佃庄村。區內有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10所,小學9所。農產品有小麥、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等。工業有造紙、紙箱、機械、化工、掛面、服裝加工等。岳灘——安樂窩公路經過境內。文物古跡有東漢、西晉太學遺址和辟雍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翟鎮鄉
翟鎮鄉位於伊、洛河之間,東鄰岳灘鄉,西連佃庄鄉,南臨伊河,北傍洛河。約介於北緯34°40′至34°42′,東經112°38′至112°41′之間。總面積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105畝。該鄉地處伊、洛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
今翟鎮鄉轄區,以翟鎮村為界,其西部村莊(含翟鎮)原屬洛陽縣六區管轄,東部的王七、卧龍、甄庄等村原屬偃師。1955年西部村莊歸屬偃師。1958年成立翟鎮公社,因公社機關駐翟鎮而得名。1961年設翟鎮區,下轄佃庄、酒務、東大郊、翟鎮、岳灘、佛灘頭、喂庄7個公社。1962年撤區,恢復翟鎮公社建置。1983年改社為鄉。1985年轄翟東、翟西、寧南、寧北、田中、田西、田北、大爐庄、東窪、西窪、北許、二里頭、四角樓、圪壋頭、前李、甄庄、王七、卧龍、前王共19個村,196個村民組,7857戶,36067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2所,八年制學校8所,小學9所。有影劇院1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水稻、玉米、花生、棉花等。工業有針織、糠醛、油漆化工、石油化工、鐵鑄、印染、造紙、乳膠等。岳灘——安樂窩公路橫穿東西,簡易公路成網。著名的夏、商二里頭遺址位於該鄉北部,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灘鄉
岳灘鄉位於伊、洛河之間東部沖積平原上。東濱伊、洛兩河匯流處,西鄰翟鎮鄉,北同城關、南蔡庄鄉以洛河為界,南與顧縣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40′至34°42′,東經112°43′至112°47′之間。總面積2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291畝。該鄉一馬平川,土地肥沃,但地勢低窪易澇。
1958年,岳灘鄉轄區歸翟鎮公社管轄。1961年設翟鎮區,下設岳灘、佛灘頭、喂庄3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建岳灘公社,因轄區內岳灘村種植小麥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及高產、穩產、低成本而聞名全國,故名。1983年易社為鄉。1985年轄有岳灘、東庄、王莊、前馬郡、後馬郡、寇圪垯、趙庄寨、趙庄街、黃大王廟、周堂、佛灘頭、仝庄、尚庄、喂南、喂北、東谷、西谷、堤頭共18個村,183個村民組,7821戶,35257人。鄉政府駐地寇圪垯。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9所,小學9所。有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工業有造紙、紙箱、電器、化工顏料、塑料、汽車配件、針織等。310國道縱貫南北,岳灘——安樂窩公路橫穿東西,交通便利。
緱氏鄉
緱氏鄉位於偃師縣南部,萬安山青羅山峰北麓,白雲嶺以南。東連府店鄉和鞏縣魯庄鄉,西接大口鄉和高龍鄉,南與佛光鄉為鄰,北和顧縣鄉接壤。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8′,東經112°45′至112°50′之間,總面積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083畝。該鄉屬丘陵地區,地勢南高北低。礦藏分布於沿山5公里地帶,主要有:鋁礬土,儲量566萬噸;大理石,主要品種為石墨玉、「虎皮黃」,主要儲藏區在邢村南,長寬各1公里,厚3米,儲量3.3萬立方米;白雲石,含鎂37%左右,儲量4.5萬立方米;煤,儲量豐富,縣在劉庄建有煤礦。
1948年,緱氏鄉屬第四區管轄。1958年,建立緱氏公社,因機關駐地緱氏,故名。1961年改為緱氏區,轄緱氏、官莊、扒頭、柏谷塢、營防口、顧縣、段灣7個公社。1962年撤區,恢復緱氏公社(白雲嶺以北地區另組建顧縣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緱氏、化寨、盆窯、程子溝、崔河、鄭窯、裴村、南家村、雙泉、劉庄、孫坡、邢村、布村、扒頭、官莊、李庄、唐僧寺、馬河、柏谷塢、金屯、王灣、馬屯、賈屯、滹沱24個村,262個村民組,12288戶,55961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8所,小學16所。有影劇院1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煙葉等。工業有油漆化工、耐火材料、鋼木傢具、琉璃瓦燒制、真空鍍膜、皮毛、製革等。偃師——登封公路和顧縣——劉庄公路南北貫穿鄉境。有原始社會灰嘴遺址、唐太子恭陵,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顧縣鄉
顧縣鄉位於偃師縣中部。東接鞏縣回郭鎮,西接高龍鄉,南與緱氏鄉為鄰,北同岳灘、城關鄉隔伊河、伊洛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38′至34°40′,東經112°43′至112°49′之間。總面積4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851畝。地勢南高北低,界線分明。南部丘陵,地面起伏較大,水源缺乏,面積佔全鄉的70%;北部為伊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水源豐富。
1958年,今顧縣鄉轄區屬緱氏公社管轄。1962年設顧縣公社,因機關駐顧縣村,故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回龍灣、史家灣、營防口、楊村、木閣溝、中宮底、西宮底、曲家寨、東王村、安灘、顧縣、苗灣、李灣、段東、段西共15個村,255個村民組,11978戶,51448人。區內有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12所,小學3所。有影劇院2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工業有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機械、染料化工、大麥芽、礦山機械、彈簧、針織、服裝等。顧(縣)龍(門)公路、310國道穿越鄉境,交通便利。
府店鄉
府店鄉位於偃師縣東南部。東接登封縣城關鄉,西連緱氏鄉,南與佛光鄉交界,北與鞏縣魯庄鄉為鄰。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5′,東經112°48′至112°58′之間。總面積5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571畝。該鄉屬丘陵地區,地勢西高東低。礦藏資源有煤、鋁礬土、大理石、花崗岩、石灰岩等。
府店公社建立於1958年,因機關駐地府店村,故名。1961年改為府店區,轄府店、口孜、管茅、參駕店、朱窯、佛光6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牛窯、佛光兩個公社合並到佛光公社,其餘4個公社合並為府店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有劉村、府店、辛寨、周寨、西管茅、東管茅、西口孜、廟前、夾溝、寨孜、雙塔、參駕店、韓庄、唐窯15個村,183個村民組,7549戶,36278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5所,小學10所。有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煙葉、蘋果等。有鋁礦石、琉璃瓦、高鋁耐火磚、耐火水泥、凈水劑、化工、石料等廠礦。境內有營(防口)登(封)和府(店)佛(光)公路通過。文物古跡有春秋滑國故城、唐升仙太子碑,均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佛光鄉
佛光鄉位於偃師縣東南的萬安山北麓。東接登封縣城關鄉,西與緱氏、大口鄉毗鄰,南接登封縣君召鄉,北與府店鄉交界。約介於北緯34°28′至34°32′,東經112°49′至112°56′之間,總面積65.7平方公里。該鄉四面環山,南高北低,溝壑縱橫,石厚土薄,可耕土地14387畝。境內有雞鳴山、香爐寨山、馬鞍山、小槐樹山、青羅山、黃龍洞山等。
佛光鄉轄區原屬府店公社。1962年12月設佛光公社,因機關駐地佛光寺而得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佛光、東窯、來定、柏峪、安樂、杏溝、楊窯、史家窯、曹窯、牛窯、任窯、車李12個村,91個村民組,7821戶,13428人。區內有初中1所,小學12所,電影放映隊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煙葉等,有林地面積14400餘畝。工業有機械、建材、采礦等。有公路通往縣城。
大口鄉
大口鄉位於縣境南部萬安山北麓。東接緱氏鄉,西鄰寇店鄉,南與登封縣潁陽鄉、伊川縣江左鄉毗鄰,北與高龍鄉接壤。約介於北緯34°29′至34°34′,東經112°40′至112°46′之間。總面積9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380畝。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淺山區,丘陵溝壑交錯;北部為山前坡地,地勢緩平。該鄉南部山區及沿山區丘陵33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蘊藏有大量的大理石、花崗岩、鋁礦石、石灰石和煤,已探明的儲量有:鋁礬土1000萬立方米,大理石2億立方米,水泥灰岩5764立方米。
1958年,大口公社轄現在的大口、高龍兩個鄉及寇店鄉的東半部村莊。1961年設大口區,轄大口、肖村、焦村、高龍、鋪劉五個公社,其餘劃歸寇店區。1962年撤區並社,恢復大口公社。1966年7月,將大屯、郭屯、郜寨以北的16個大隊組建成高龍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大口、張村、溫村、袁寨、韓村、草廟、呂橋、後周、經周寨、經周村、肖村西寨、肖村南寨、肖村、鐵村、東山張、東馬村、焦村、翟灣、董村、宋村、翟寨、引禮寨、郭村、曹寨共24個村,221個村民組,9300戶,41005人。鄉政府駐地大口村。區內有初中3所,八年制學校6所,小學19所。有影劇院1座,文化站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工業有耐火材料、建築材料、石雕、化工等。火神凹通往焦村的公路在境內通過。有清防旱碑一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龍鄉
高龍鄉東與緱氏、顧縣鄉接壤,西同寇店鄉相連,南鄰大口鄉,北和翟鎮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35′至34°39′,東經112°34′至112°44′之間,總面積4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698畝。地勢南高北低,屬山前沖積坡地,多數耕地平坦,土質肥沃。
該鄉因政府駐地高龍村而得名。今轄區1958年屬大口公社。1961年大口區內曾設高龍公社,僅轄8個大隊。1962年撤區並社,仍歸大口公社管轄。1966年7月增設高龍公社。1983年易社為鄉。1985年轄高龍、郜寨、姬橋、石牛、辛村、高崖、趙寨、半個寨、五岔溝、逯寨、陶花店、鋪劉、左村、大屯、郭屯、謝村共16個村,158個村民組,7266戶,32038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4所,八年制學校2所,小學14所。有電影隊4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等。有鋁鎂不燒磚、鑄造、潤滑油、橡塑添加劑、石油鑽探泥漿稀釋劑、電子原件等廠。高龍小磨香油聞名豫西。顧縣—龍門和火神凹—焦村公路穿越鄉境,交通方便。
諸葛鄉
諸葛鄉位於縣境西南部。東與李村鄉接壤,西鄰洛陽市郊區龍門鎮及關林鄉,南隔萬安山與伊川縣彭婆鄉相連,北與佃庄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4′,東經112°29′至112°34′之間。總面積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478畝。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系淺山區,中部為山前沖積坡地,北部是伊河沖積平原。礦藏資源豐富,主要蘊藏在南部山區,有石灰石、水泥石、白雲石、石英石、大理石、沸石等,儲量之大,可供百年開采。
諸葛鄉轄區原屬洛陽縣八、十區管轄,1955年12月並入偃師縣。1958年歸李村公社管轄。1961年劃歸李村區,設諸葛、王府、楊溝三個公社。1962年撤區並社,建立諸葛公社,因公社駐地諸葛村而得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康莊、東棘、西棘、方樓、譚翟、王府、梁村、道湛、諸葛、司馬、西馬村、楊堂、劉井、西韓村、劉窯、楊溝、西山張、潘溝、上徐、下徐、蘇溝、白塔、劉溝共23個村,245個村民組,9052戶,43204人。區內有高中1所,八年制學校15所,小學7所。有影劇院、文化站各1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等。有水泥、油氈、澱粉、石英砂、葡萄糖等廠。顧縣——龍門公路東西穿越鄉境,交通便利。
寇店鄉
寇店位於縣境西南部。東與高龍、大口鄉毗連,西同李村鄉接壤,南隔萬安山和伊川縣交界,北與翟鎮鄉隔伊河相望。約介於北緯34°29′至34°39′,東經112°37′至112°41′之間,總面積9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022畝。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淺山區;中部為山前坡地,地勢較平;北部為伊河沖積平原。礦藏主要有煤、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等,已探明花崗岩、大理石儲量為4億立方米。
寇店鄉原屬洛陽縣管轄,1955年12月並入偃師縣。1958年,轄區以東沙河為界,河東屬大口公社,河西屬李村公社。1961年設寇店區,下轄寇店、朱窯、封溝、常村、窯溝、龐村6個小公社。1962年撤區,建寇店公社,因機關駐地寇店村而得名。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寇店鄉轄朱窯、五龍、水泉、韓寨、楊裴屯、沙溝、寇店、干村、李家村、九賢、新莊、東朱村、封溝、李家寨、舜帝廟、常村、杜寨、劉李、大王、二教塔、東龐村、西龐村、掘山、大庄、趙屯、門庄、草店、窯溝、彭店、彭店寨、軍屯、白草坡共32個村,324個村民組,13497戶,61755人。區內有初中5所,八年制學校13所,小學19所。有電影放映隊5個,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紅薯、穀子、棉花等。工礦業有花崗岩開采與加工、石雕、化工、耐火材料、水泥等。掘山至伊川縣呂店的公路在境內通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北魏水泉石窟。
李村鄉
李村鄉位於縣境西南部。南依萬安山,以此山為分水嶺與伊川呂店鄉交界,北隔伊河與佃庄鄉相望,東連寇店鄉,西鄰諸葛鄉。約介於北緯34°31′至34°39′,東經112°33′至112°40′之間。總面積8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139畝。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南部為山麓地帶,中部是丘陵地區,北部系伊河沖積平原。該鄉位於偃(師)龍(門)煤田之腹地,並有豐富的石灰岩、花崗岩和白雲岩等礦藏資源。
李村鄉原屬洛陽縣轄,1955年12月並入偃師縣。1958年建立李村公社,因公社駐地李村得名。轄李村、諸葛及寇店鄉沙溝以西各村。1961年設李村區,下轄李村、諸葛、提庄、王府、楊溝、陳溝、袁付6個小公社,57個大隊。1962年撤區,恢復李村公社,轄25個大隊,其餘分別劃歸寇店、諸葛公社。1983年11月易社為鄉。1985年轄李南、李北、李東、李西、南寨、武屯、西李、提庄、上庄、下庄、東柿園、西柿園、石罷、袁付、新民、楊灣、白塔、申明、油趙、偏橋、袁溝、魏村、陳溝、雷溝、老井、耿溝、南宋、東宋、葦園共29個村,336個村民組,12941戶,62188人。區內有高中1所,初中2所,八年制學校12所,小學17所。有影劇院2座,衛生院1所。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紅薯、煙葉等。有酶制劑、化工染料、印刷、弧形玻璃製造、造紙、機械等廠家。顧縣——龍門公路橫穿鄉境,有定時班車通縣城和洛陽市。

F. 國家三部公布的第二批古村落名錄

2013年初,三個部門繼續啟動了傳統村落補充調查和推薦上報工作,提出了擬作為第二批內列入中國傳統容村落名錄的915個村落建議名單。目前該名單正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上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8月6日至8月14日。公示完畢後,三部門將於8月底正式公布名單。
據了解,此次公示的第二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河南省共有46個村落入選,其中洛陽市入選8個村落。根據相關規定,名單一旦列入名錄,傳統村落必須編制保護發展規劃,確定保護對象及其保護措施,劃定保護范圍和控制區,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將予以監督指導。
洛陽市入圍村落名單:孟津縣朝陽鎮衛坡村、常袋鎮石碑凹村,新安縣石井鎮寺坡山村,嵩縣九店鄉石場村,洛寧縣上戈鎮上戈村、河底鎮城村、東宋鎮丈庄村、底張鄉草廟嶺村。

G. 門店招牌用什麼顏色最好

門店招牌用什麼顏色最好

門店招牌用什麼顏色最好,開店,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門店招牌用什麼顏色最好這就難倒很多人了,下面我為您精心整理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門店招牌用什麼顏色最好1

1、金色:金色可以起象徵高貴、光榮、華貴、輝煌的作用,所以皇族通常用金色製作衣服。黃金的顏色是金色,金色代表金錢、財富和資本主義。

所以金色是最為有財富象徵的顏色了,但是金碧輝煌的裝潢氣場非常的強大,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得到,除非是酒店等高級公眾場所。金光燦燦的為納財第一顏色。

2、紅色:紅色是大家公認的喜慶顏色,不管是在婚禮或者新店開業的時候都希望能夠大紅大紫,所以普遍採用紅色來作為喜慶招財的顏色,寓意是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招牌是底色五行生字色五行的。底色代表顧客。字色代表自己。

中國人覺得紅色喜慶吉祥,所以大多會覺得紅色錢包能發財。其實不然!風水學上紅色代表赤字,也就是很容易把錢花光,心理學家也說,紅色耀眼,能刺激人的購物慾望。所以紅色錢包無法存錢聚財。藍色也存不住錢,因為藍色代表水,意思是錢會像流水一樣的流掉,也不適合錢包的顏色。黑色錢包可以守住錢財,不輕易讓錢財損失,但是並不能招財。咖啡色也是一樣,只是守財的力量比黑色錢包還小。黃色代表錢財,自古以來就是皇家的代表顏色,象徵著富貴榮華,同時又是太陽的顏色,代表著生機和榮光,是最招財最聚財的顏色。所以想要招財,建議使用黃色或金色的錢包,不僅可以招財,還能防止錢包被偷盜遺失以及避免散財。

招牌什麼顏色最招財

以下這三種顏色就有招財的作用: 1、金色:金色可以起象徵高貴、光榮、華貴、輝煌的作用,所以皇族通常用金色製作衣服。黃金的顏色是金色,金色代表金錢、財富和資本主義。 所以金色是最為有財富象徵的顏色了,但是金碧輝煌的裝潢氣場非常的強大。

裝飾材料門頭廣告牌做什麼顏色好看有招財

建議是:黑色的烤漆玻璃為背景,銀色的或者拉絲不銹鋼的凹凸字做出來。後面也可以加燈光,非常上檔次。我有幾個店都是這么做的,。找一家做廣告的公司全部搞定,

什麼顏色的包招財

金色 金色是一個盡享高貴的顏色,能夠達到給人輝煌、光榮的作用。金色同時也代表財富和金錢的象徵,而金色通常不適合在居家為主,酒店或者高級公共場合可以選擇為主。 2、紅色 紅色多數都會選擇用在喜慶的事情上,例如婚禮、開張事宜上,希望。

店鋪招牌主色是綠色那麼它的`底色配什麼顏色招財?

看是哪種綠,如果是墨綠,則底色可以用黑色、棕色等暗色調,增加統一性;如果是翠綠,也結合自家裝修風格選擇相襯顏色,如果用紅色,切記需要調和色。

門店招牌用什麼顏色最好2

門店名字大全

店鋪可以採用自誇起名法,每一個開店的人都想要把自己店鋪的東西全部買出去,那麼要如何賣出去,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商品過硬,所以誇耀本店店鋪歷史悠久、信譽卓著、產品質量可靠、廣受消費者歡迎,是店主必然會採取的做法。

東麗化妝品店、JUNJUN化妝品店、映春化妝品店;

騰嘉服裝店、航政服裝店、朋才服裝店;

街角咖啡網店、天狼網店、惠隆網店;

宜道服裝店、發拓服裝店、雅琳娜化妝品店;

金利花店、花妍巧語花店、花籃王國花店;

歐焙蛋糕店店、味美蛋糕店、鮮日多蛋糕店;

肽美樂化妝品店、朵妍化妝品店、碧璽化妝品店;

雅芳化妝品店、生生慢化妝品店、麗可兒化妝品店;

艾鞋樂園鞋店、小腳趾鞋店、美信佳服裝店;

乖乖足鞋店、樂柏帆鞋店、美丫丫鞋店;

多味生日蛋糕、冰之作蛋糕店、雪域蛋糕店;

富美煙酒店、麥仕煙酒店、興華煙酒店;

好久不見蛋糕店、甜心園蛋糕店、味甜甜蛋糕店;

越途網店、空格網店、慕尼黑網店;

春樹下網店、咖啡王子網店、大城小鋪網店;

蜀都旋轉飯店、老格蔸川菜飯店、小公牛飯店;

巴蜀家宴飯店、唐人街飯店、天香耳片飯店;

浩東花店、遇見花店、繽紛花店;

好吃不貴蛋糕店、培多芬蛋糕店、七彩虹蛋糕店;

彭誠煙酒店、弘吉煙酒店、星月煙酒店;

珀萊雅化妝品店、麥購化妝品店、隆盛客火鍋店;

普翔紋身店、迪豪紋身店、豪力紋身店;

玫琳凱化妝品店、聚源土灶火鍋、辣動火鍋店;

侶游者網店、新維度網店、巷子尾網店;

魅力一足鞋店、帝凡斯鞋店、阿帆淘鞋店;

龍志煙酒店、再生煙酒店、余醞煙酒店;

頂品煙酒店、先生煙酒店、興旺煙酒店;

鍋鍋香火鍋店、天天紅火鍋店、吃著樂火鍋店;

吸引人的店鋪名字大全

高雅、安居、格麥思、城市現代;

精意、風尚、卡家登、千悅萬家;

寶拓、嘉泰、和美居、花城現代;

尚威、雨辰、吸引力、美居天地;

尚新、鵬發、歐貝倫、宜家元素;

夢想、龍城、好宜佳、美木年華;

惠鑫、尚宜、茶言居、一點生活;

斯若米、文展、天龍、日興;

菲黛爾、高家莊、三角、奧卿;

新雨、美媚、瑞昶、宏人源;

九喜、天佳、舒雅、戴絲玉;

賢邦、羽王、唯美、夢皇;

每每、詠姿、芬莉、高龍;

翊榮、珊妹、海林、月盈兒;

藍天成、嘉和、群芳、伊港;

娜麗芬、得瑞、順東、木槿花;

卜伊、玉蘭亦興、竹之錦;

印象佳人、華野、和捷文、聚贏美;

富納、恩斐、冰亦嬌、汝斯芬;

名休、欣姿、紫羅蘭、冰雪人;

安雅、依立雅棉、欣旭;

羅莎蒙德、康渝、好時;

美姿、東洋、曼德琳娜。

生意興隆吉祥的店名

百姓、惠友、萬安、國森譯;

永誠、鼎好、萬弘、天天順;

福瑞、恆達、萬宏、夕陽紅;

宏升、祿益、富進、新世紀;

向陽、盛發、巨麗、利百家;

家和、福瑞、卓越、美源、新世紀;

怡佳、天天、惠友、佳惠、德麗思;

美華、宏升、金源、億家、利百家;

門店招牌用什麼顏色最好3

解析門店風水問題

從商品的營銷角度上說,店鋪有一個優美的景緻作襯托的背景,可使店鋪在對外宣傳時,帶給人們一個美好的形象。

風水學上多認為,在考慮店鋪的外觀造型與所處區域自然景緻的關系時,更有意識地將店鋪的外觀造型與優美的自然景緻諧調地融為一體,有意識地使外觀造型與區域景緻相諧調,就意味著順應了風水的流通,就是將店鋪融入了大自然的生氣之中。

店鋪處在優美的自然景緻之中,就擁有了豐富的大自然的生氣,就很可能會造成顧客盈門現象,生意也就興旺。相反地店鋪處在殘垣斷壁的惡劣的環境之中,就會導致生意經營的慘淡。

選擇開店的地點時,應該考慮店鋪的正前方是否開闊,最

好能避開所有的遮擋物,即使是一個店的裡面不太大,還是要優先選擇店前面位置開闊的店面。此在風水上稱之為明堂,明堂寬闊者賺錢易快,人氣也足。

在外部,環繞路上的店面要優先選擇,在商業風水中,路是代表水而水主管財。大門前的馬路如果能夠環抱的話,那就形成了一個水環抱(路代表水,水代表財運)的格局,如此便可穩獲財運,也易比同行做得出色。

店堂里的亮度也是要著重考慮的,有些店會為了省電等原因而降低店內亮度,其實這大可不必,畢竟多做幾個生意的收益會遠遠超過電費,此在飲食類行業尤其顯得重要。最好在店堂里的高處做點設計,加之鮮花及美麗的造景配合,會加強店面的氣場,而使財運指數節節上升。

此外,提醒命主,每個人的風水都不相同,同時還需要根據命主自己的生辰八字等來進行測算,這樣才能真正為命主帶來好運,因而若是命主有這方面的需求,一定要選擇專業的風水大師。

H. 河南信陽市有些什麼村

光山縣凈居寺名勝管理區楊帆村 光山縣潑陂河鎮黃塗村龔沖村

光山縣潑陂河鎮何爾沖徐樓村 光山縣晏河鄉萬灣村向沖村

光山縣晏河鄉熊畈村 淮濱縣張庄鄉張庄村

羅山縣周黨鎮東街村 羅山縣周黨鎮中山村圍子村

羅山縣周黨鎮吊橋村姜沖大灣村 羅山縣周黨鎮朱樓村紅石崖村

羅山縣定遠鄉劉店村御碑亭村 羅山縣朱堂鄉肖畈村

羅山縣朱堂鄉陳家溝村 羅山縣朱堂鄉朱堂村北場村

羅山縣山店鄉雞籠村洞溝村 羅山縣山店鄉張灣村下張灣村

羅山縣山店鄉張灣村上張灣村 羅山縣山店鄉雞籠村獨田窪村

羅山縣山店鄉胡畈村姚河村 羅山縣莽張鎮天湖村張窪村

羅山縣靈山鎮高寨村熊西樓村 羅山縣靈山鎮董橋村王大灣村

羅山縣靈山風景區管理局靈山居委會河東村 羅山縣潘新鎮陡山村陳望樓村

羅山縣彭新鎮明月村董窪村 羅山縣彭新鎮明月村曾樓村

羅山縣彭新鎮楊店村尤庄村 羅山縣彭新鎮張窪村

平橋區肖店鄉邱灣村 平橋區五里店街道辦事處曹灣村

商城縣鄢崗鎮鄢崗村 商城縣長竹園鄉張花店村何家沖

商城縣長竹園鄉汪沖村四方窪 商城縣馮店鄉郭店村四樓灣村

商城縣河鳳橋鄉觀音山村 商城縣金剛台鄉南樓村

商城縣吳河鄉萬安村何老灣村 商城縣達權店鎮何畈村

商城縣達權店鎮黑河村 商城縣達權店鎮新店村

浉河區柳林鄉柳林老街 新縣周河鄉毛鋪村樓上樓下村

新縣卡房鄉卡房村二畈村 新縣箭廠河鄉竹林村四角曹門村

熱點內容
可以吸附有害氣體的綠植 發布:2025-07-29 10:31:35 瀏覽:234
七夕辦婚禮 發布:2025-07-29 10:24:55 瀏覽:76
七夕不一樣的禮物 發布:2025-07-29 10:23:38 瀏覽:126
黑色玫瑰為什麼妹子多 發布:2025-07-29 10:23:30 瀏覽:373
丁香豆蔻紅花 發布:2025-07-29 10:22:02 瀏覽:147
荷花的珍品 發布:2025-07-29 09:42:40 瀏覽:913
蘿卜削蘭花 發布:2025-07-29 09:36:08 瀏覽:427
細葉楓盆景 發布:2025-07-29 09:14:00 瀏覽:488
紹興蘭花群 發布:2025-07-29 09:13:22 瀏覽:493
海棠沒根 發布:2025-07-29 09:11:40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