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產業鏈
㈠ 十塊錢四把向日葵,為何昆明的鮮花這么便宜
昆明是雲南的省會城市,被人們稱之為是春城。因為到了春天的時候鮮花從來沒有間斷過,因此也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前來觀賞景色。這座城市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經過了時間的沉澱,也為人們留下來了許多文化的寶藏。居住在昆明或者是去過昆明旅遊的人都有過這樣的印象,那就是昆明的鮮花十分的便宜,這其實和昆明的地理環境,氣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而且在昆明也有著專門的鮮花市場和批發市場,在這些市場當中,有許多的商戶和店家都在販賣鮮花,為了獲得客人的駐足,因此就只能在價格上花些心思了。對於客人們而言,自然是會貨比三家,因此在市場上的價格都普遍偏低,只有這樣才能夠贏得更多的銷售量,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來獲得利潤。
㈡ 雲南鮮花哪個季節最便宜
雲南鮮花哪個季節最便宜
雲南一年四季鮮花都大量上市,因為我們雲南的氣候變化不大,四季都溫暖舒適,很適合植物的生長發育。
現代技術的進步和推廣。
大棚種植蔬菜水果和鮮花更大大提高了經濟作物的產量,所以一年四季我們雲南的鮮花價位應該相差不大,但是因為秋冬季省外的供應少了,需要從雲南調度,所以秋冬季節的鮮花價格應該略高於春夏季節。雲南應該也是春夏季鮮花價格最低。
肯定是春季了,天氣溫和適於各種花卉的生長。
雲南鮮花為什麼那麼便宜?
昆明是雲南的省會城市,被人們稱之為是春城。因為到了春天的時候鮮花從來沒有間斷過,因此也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前來觀賞景色。這座城市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經過了時間的沉澱,也為人們留下來了許多文化的寶藏。居住在昆明或者是昆明是雲南的省會城市,被人們稱之為是春城。因為到了春天的時候鮮花從來沒有間斷過,因此也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前來觀賞景色。這座城市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經過了時間的沉澱,也為人們留下來了許多文化的寶藏。居住在昆明或者是去過昆明旅遊的人都有過這樣的印象,那就是昆明的鮮花十分的便宜,這其實和昆明的地理環境,氣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首先昆明的地理環境十分的優越,位於雲貴高原的中部,從地理位置來進行分析的話,這片區域是緯度低海拔高的區域。因此不論是陽光還是雨水都十分的充沛,氣候一年四季都像是春天一樣,溫暖而且潮濕,被譽為春城也是實至名歸。這樣的環境就十分適合鮮花的生長,因此在昆明種植鮮花的話就,就能夠收獲到巨大的產量,當產量上升的時候,價格自然也就會有所下降。
其次就是由於市場環境的影響,因為在昆明有著許多鮮花的種植戶,這樣就形形成了一項關於鮮花的產業鏈。種植護戶比較多,在售賣鮮花的過程當中也會產生巨大的競爭壓力。在行業壓力的驅使之下,也就使種植戶們不得不被迫降低價格來獲取更高的銷量。為了贏得市場,獲得更多售賣鮮花的店家,因此價格也就十分的便宜了。
而且在昆明也有著專門的鮮花市場和批發市場,在這些市場當中,有許多的商戶和店家都在販賣鮮花,為了獲得客人的駐足,因此就只能在價格上花些心思了。對於客人們而言,自然是會貨比三家,因此在市場上的價格都普遍偏低,只有這樣才能夠贏得更多的銷售量,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來獲得利潤。
㈢ 「景」上添「花」大有可為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春天是新一輪的復甦的開始。
鮮花永遠是春天的代名詞,一些景區、景點對百花齊放的春天是情有獨鍾的,更是為了打造屬於自己的鮮花標簽、煞費苦心。
小景區、小公園在自身影響力和經濟實力不允許的情況下,在只通過低成本的種植一些花苗就能很快的吸引遊客;中國的花卉產業也在千萬個小景區、小公園、以及大眾消費的推動下逐漸成長。
鮮花小景區也相當的努力
北京國際鮮花港是較為成功的以鮮花為主題的景區,每年4、5月份百花盛開。北京國際鮮花港是較好的踏青去處之一,當然北京國際鮮花港不僅僅定位景區,更是北京市花卉產業發展的窗口。無論是定位成產業園還是景區、北京國際鮮花港無疑都是合格的。
位於江蘇省新豐鎮的荷蘭花海也是較為典型的以鮮花為主題的景區,該項目是2012年建成比起北京國際鮮花港晚了三年。相比與北京國際鮮花港,這里定位就是景區、純 旅遊 項目。沒有太多的羈絆、使得荷蘭花海的商業氛圍更加濃厚。各種節目和商業活動、目不銜接,使得其在經濟較為發達的長三角地區也獲得了一席之地。
以草本植物為切入點的人造景區,雖然商業價值很高、但是打造的成本也相對及較高。以木本植物或者農作物為核心打造以鮮花為主題的景區成了經濟水平相對較低的地方的首選。例如以油菜花為主題的景區就有很多,以梯田著名的江西婺源、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油菜花文化 旅遊 節青海門源、被評為中國最美油菜花海的第一名的陝西漢中、還有內蒙古阿爾山、江蘇興化、雲南羅平等地每當油菜花盛開都會吸引大批的遊客前去打卡,油菜花的經濟價值在景區的推動下進一步多元化。
在城市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櫻花、梨花、桃花、木棉花等木本植物花卉,因為其種植維護成本較低的特點得以被大力推廣。所以全國各地都會有「桃花島」、「桃花林」、「桃花海」、「櫻花園」等等名稱的景區。盡管知道景區有掛名噱頭的嫌疑,但是仍然擋不住遊客對鮮花的熱愛。為了進一步的攬客和增加吸引力、各個城市都興建起了植物園從而進一步豐富了鮮花的品種和觀賞的體驗。
大景區的鮮花情結
大景區往往自帶光環,比如著名的黃山、怪石、秀峰林立、風景獨特,但是黃山也在努力的打造黃山花谷,2011年建成總面積達6000餘平方米的黃山花谷,種植了百餘株梅花(硃砂梅)和130餘個品種的花卉。有桃花、櫻花、梨花、望春花、金縷梅…組成的花林。
廬山西海千花谷也是廬山竭盡全力在打造的人造景點;景區總佔地面積4500畝。園區種植了800畝美國紅葉紫薇花,200畝紅心火龍果,200畝突尼西亞軟仔石榴,260畝薰衣草、馬鞭草,10萬株鬱金香。
泰山更是在市區硬是造了一個泰山花海、佔地2000餘畝,以花卉觀賞、生態 旅遊 、休閑體驗為主,融入愛情、婚拍元素,定位是生態 旅遊 度假區。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大景區利用本身所具有的豐富的 旅遊 資源、進行多元化發展、讓本身更具有競爭力,這是應對商業競爭很好的策略;著名的景區都會用鮮花點綴景點,人造景點也是在大景區光芒的遮蓋下建造,不容易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不過大景區的鮮花情結也使得鮮花產業更加的完善。
鮮花是不是鄉村振興的一個切入點?
土地廣闊的鄉村對於鮮花的發展永遠有可以想像的空間。
比如發揮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優勢,將「賞花經濟」和鄉村 旅遊 、鄉村休閑、紅色 旅遊 進行對接,圍繞「賞花經濟」來發展鄉村 旅遊 , 探索 「賞花+」模式。
但是「花開有期」,讓賞花游擺脫季節性不太現實。把單一觀光模式轉變為集休閑度假、民俗體驗、文化傳承等於一體的復合型休閑 旅遊 模式才是好的辦法。
不過發展休閑 旅遊 並不是鄉村的強項,農業生產才是鄉村的本質。比如有「中國花木之鄉」之稱的山東青州,一共有56個花卉專業村,當地不斷加大科研力度,研發花卉新品種,花卉產業已從傳統種植向現代化轉型。與此同時,這里也成為了南花北運、北花南調的中轉站和國內最大的盆花生產中心,青州花卉種植面積已達13.1萬畝,年產值95億元。城市需要鮮花點綴,農村負責培育,這無疑是一個良性的模式;也算是給鄉村振興找到了一個方向。
鮮花產業、商業化和創新
目前國內主要的鮮花市場有昆明斗南花市景區、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廣州嶺南花卉市場、常州夏溪花木市場、江蘇如皋花木大世界等十幾家規模較大的花卉產業中心。
其中雲南已經成為全球三大新興花卉產區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鮮切花交易中心,鮮切花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在70%左右。「一帶一路」的實施,以及RCEP協議的簽訂,雲南作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也是連接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國際大通道。泛亞鐵路的開通、航空航線的增加,以及雲南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平台的建設和發展,使得雲南花卉國際貿易環境不斷優化,為雲南花卉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花卉行業產業鏈分為三個環節,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為花材供應企業,產業鏈中游參與主體是花藝產品製作企業,產業鏈下游參與者為花卉產品零售商和花卉消費者。下游環節是花卉行業的關鍵環節,消費者花卉消費意識的提升對於產業鏈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
花卉行業的從業門檻較低、使得整個產業的規范成本變高。這也給鮮花產業創新變革留下較大的空間。
目前垂直花卉消費行業賽道的頭部企業有:「花禮網、花集網、花點時間、Flowerplus花加、虹越花卉、伊甸園花卉等。」
企業服務型頭部的企業有:「金埔園林、東方園林、鮮美種苗、鄉村綠洲、百林生態等。」
整個鮮花產業還是以企業服務型為主,這些企業幫助景區、景點、城市綠化等場景,解決鮮花需求問題,企業服務型企業無疑是推動鮮花行業創新發展的原動力。
鮮花的原種是花卉產業的競爭核心,目前85%的品種依賴進口。鮮花的研發周期較長、對研發的人才要求較高、研發環境較為苛刻、這些都是民營企業是無力承擔的,行業的痛點有待進行突破。
總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遊 已經成為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旅遊 產業收入從2015年的3420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6000億元。 旅遊 業的高速發展,使得景區對於鮮花的需求變的高頻和豐富,從而讓鮮花產業越發的完善。
截至2021年底,全國鮮花種植面積達150餘萬公頃,全國花卉市場攤位數量達到20662個,花卉相關企業花卉企業數量為53926個、從業人數數量為523.45萬人、花卉行業產值約為2809億元,這些數據都在具體的展現出鮮花產業正在蓬勃成長。
㈣ 花卉發展機會簡述
行業主要企業:花禮網、花集網、花點時間、Flowerplus花加、虹越花卉(430566)、伊甸園花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花卉種植規模、中國花卉銷售規模、花卉企業數量
行業概況
1、定義
花卉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的統稱。根據植物特性、用途等方面的不同,中國主要的花卉產品可分為觀賞苗木、盆花(景)及庭院植物、鮮切花(枝、葉)、種苗及種球、草坪、苔蘚地衣六類。
2、產業鏈剖析
中國花卉行業產業鏈分為三個環節,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為花材供應企業,產業鏈中游參與主體是花藝產品製作與花卉產品零售商和而下游則是花卉消費者。由於花卉行業對時效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因而中游的渠道商是花卉行業的關鍵環節,此外,消費者花卉消費意識的提升對於產業鏈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
行業發展歷程:正處於調整轉型期
我國花卉業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應運而生,並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不斷發展壯大。30多年來,我國花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持續快速發展。回顧花卉產業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碼,花卉種植被列入優勢特色種養業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花卉生產大國,花卉業既是美麗的公益事業,又是新興的綠色朝陽產業。發展花卉產業對於綠化美化環境、建設美好家園,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城鄉人均收入翻番,擴大社會就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作用。據此,我國多次發布花卉產業相關政策以實現花卉行業良好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種植規模近年有所下降
我國花卉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至2010年花卉種植面積已達到76.4萬公頃。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數據,2010-2018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達163.28萬公頃,花卉及觀賞苗木產業產值達到2614億元;觀賞苗木產量117億株,切花切葉177億支,盆栽植物56億盆;花卉市場數量達4162個,花卉企業5萬家。花卉產業從業人員523萬人。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花卉種植面積達150餘萬公頃,種植面積的下降與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智能化種植普及以及花卉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等有關。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
2、銷售規模逐年增大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花卉銷售額達2500多億元。2020年,花卉零售業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加速了花卉產品營銷模式的重建,眾多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紛紛開拓線上銷售渠道,不斷升級促銷手段和豐富線上銷售方式,促進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根據中國花卉協會發布的《2021年全國花卉產銷形式分析報告》,2020年中國花卉零售市場規模為1876.6億元,同比增加13.3%。
3、花卉企業數量與從業人員數量均有所下降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2015-2017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2018年有所下降,2017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達到峰值,為59989個;到2018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為53926個。前瞻初步統計2020年我國花卉企業數量略微下降,約為49540個。
2015-2017年,隨著我國花卉市場規模的擴張,花卉行業從業人員也穩步增加,2017年達到567.52萬人,2018年,花卉行業從業人員下降為523.45萬人。初步統計2020年我國花卉行業從業人員數量下降至481萬人。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區域布局劃分明顯
窩溝花卉行業的區域專業化生產布局雛形顯現。區域特色形成了「西南有鮮切花、東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涼地區有種球、東北有加工花卉」的生產布局。雲南省是世界公認的鮮切花生產3大適宜區之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在全國15個鮮切花出口省份中,雲南省花卉出口總額位居第一,出口市場包括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以昆明為中心的滇中地區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鮮切花集散中心及價格指導中心。
我國花卉業區域布局明顯優化,基本形成了以雲南、北京、上海、廣東、四川、河北為主的切花生產區域;以山東、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福建、海南為主的苗木和觀葉植物生產區域;以江蘇、廣東、浙江、福建、四川為主的盆景生產區域;以四川、雲南、上海、遼寧、陝西、甘肅為主的種球(種苗)生產區域。一些我國特有的傳統花卉產區和產品--如洛陽、菏澤的牡丹,大理、金華的茶花,漳州的水仙花,鄢陵的臘梅,天津的菊花等,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2、企業競爭:行業集中度較低
中國鮮花行業整體市場集中度低。現階段中國鮮花行業領先企業可分為三個梯隊:以森禾、錦苑花卉等為代表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鮮花品種,年產值突破億元;以花加、野獸派等為代表的品牌形象良好的鮮花電商品牌;以東方園林、嶺南股份為代表的鮮花產值較小的園林企業。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種植端:結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智能溫室種植技術
近年來花卉溫室呈現向大型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大型化是由於大型溫室內溫濕度較穩定,便於機械化操作,且造價較低等。智能化則是受到「互聯網+」發展的推動。
溫室智能化的基礎是設施的現代化,主要表現在溫室結構標准化,栽培管理機械化,栽培技術科學化和溫室環境調節自動化等方面。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設計標准型溫室;掌握花卉生長的特點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運用機械操作實現自動化和科學管理。在現代化的基礎上,智能化溫室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協調控制各種環境因子,包括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還可以對灌溉及施肥過程進行控制。同時通過通信網路將溫室環控系統與信息採集設備、環境調控設備聯接在一起,信息採集設備採集溫度、濕度、光照等信息後發送到控制系統中,控制系統經過記錄、存儲、分析等過程後,以聲光電方式報警,指導管理人員或者直接調節環境調控設備,達到實時監控、調節溫室內溫、光、濕、水、肥的效果。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㈤ 想開花店怎麼做鮮花市場到底有多好
想開花店的人太多了,這個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有好有壞,這是很正常。花藝自從有了市場,越來越多投身這個行業,但是有一個現象表明,那就是為什麼市場越來越好了,反而人們虧損的更嚴重,關於這些問題,我不知道你們考慮過沒有?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對於現在花藝市場有了很多發現,那麼下面就給想開花店的朋友,揭示一下2019開花店的須知。
1.傳統的思維局限
花藝其實一直在發展,只是我們一直在按照原來的路在走,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其實我們應該也要跟著發展,為什麼這么說?一、我們的花藝已經融入生活,尤其在家裝園藝中,這些大家應該都知道。二、除了裝飾,婚慶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花藝,每年那麼多人結婚,還不外呼我們固定火爆銷售的節假日,這些都是市場。而我們一直觸碰的還只是什麼?零售營銷那一套老模式。
2.沒有一個產業鏈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市場,更多的是一個產業鏈的形式,講究的是多變合作關系,那麼我們花藝為什麼不作產業鏈,如:我們有實體的店鋪,擁有合作的關系的進貨固定渠道,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接觸發展承包式的客戶建立,想辦法與婚慶花藝接軌,空間裝飾的項目接軌,花藝藝術作品等等接上軌跡,這樣我們不久不會局限於實體零售了嗎?尤其現在人們對於藝術的追求還那麼熱烈。
3.現代化接軌
我們都知道現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講究的是快速傳播,高效合作的時代,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與現代化接軌。大力加強口碑以及知名度的提升,這樣利於快速打造我們自己的品牌。
4.技術人才的基礎
技術以及人才是我們的發展根本,我們可以要求自己技術過硬,然後帶動新人,到最後慢慢壯大隊伍。技術的層面是我們前面所以的基角,只有把技術穩固了,我們才能更好的得到實現。尤其現在花藝技術,相較於前幾年來說,現在的花藝技術可以說是非常成熟了。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市場,那就是伴隨人的生活水平的提神,未來花藝、手工藝將是人們提倡的。
對於想開花店的你,以上這些經驗是不是很有用呢。花棲國際花藝會讓學員了解更多。
花棲國際花藝培訓採用小班制中文教學,每次開班的人數不會超過10個,確保每一個學員都可以照顧得到。再根據學員自身的特色進行培養和打造,個性化、獨立化。課程兼具花店日常的實用性和花藝潮流創意,所以無論是想要成為花藝大神,還是把花藝作為日常愛好的培養,來花棲一定不會錯!
交通便利也是花棲的一大優勢,位於杭州東站旁,地鐵線直達,地下設有特別大的停車場,交通便利。園區內環境清新迷人,全景落地窗,飽覽全部的景色。
Dahee出生於韓國,很早就進行了相關專業性的培養,從進行這個行業算起,已經足足有14年的時間,在這歲月如梭的時間里,她不僅是金秀賢合作過的花藝師,還鑽研出一套極度適用於花藝培訓的方式方法。
花棲尤其重視個人能力和創意風格的發掘 , 幫助學員樹立個人品牌影響力。
另外,在花棲國際花藝培訓還可以開一家花店,找對創業方向,如何營銷,如何創新,如何在眾多花店中脫穎而出、資源渠道分享,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各種自媒體渠道進行推廣。從中懂得商業模式和市場規律,學會這些知識,才能學會將花藝變現。學習製作甜品和飲品,開一家餐廳。簡直就是無所不能,如果你喜歡鮮花,喜愛設計,現在就來報名開啟你的花藝人生吧!
報名電話:400-660-8706
官方網站:www.huaqihuayi.com
㈥ 雲南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鮮花
第一便宜,輪斤稱的。第二,鮮花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貨物。相比較荔枝這些水果,鮮花的保存條件跟保鮮期都很短,三天可能就不行了。要盡量延長鮮花的綻放時間才能保存它的價值,也就是為什麼選擇空運的原因。這就抬高了成本。雲南的氣候對花卉生長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做到時時長時時運,這就延長了鮮花的售賣時間,長期的的鮮花供應帶來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結果。市場的培育,在充足的供應條件下,建立了長期的需求。當然還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鮮花的價值有了合理的市場接納度。畢竟育種,鮮花採摘都需要成本,完善的鮮花產業鏈支撐了各地的鮮花需求。畢竟以前鮮花產地是荷蘭,主要傾銷地是歐美。雲南能夠取代荷蘭不但是價格的優勢,還是經濟水平發展下的必然結果。
㈦ 聽說昆明花之城可是有名的鮮花之城,不知道裡面的花都是什麼品種啊,很特別嗎
昆明市來花之城。因為自全國的鮮花批發主要是由昆明發出的。因為昆明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都決定了大多數鮮花品類都適合生長。所以逐漸的昆明周邊的農民以鮮花種植為主業。全國80%的鮮花都是昆明批發出來。而且一昆明也形成了完整的鮮花產業鏈。有鮮花批發、乾花造景,物流也相當完善,大多數以空運為主。
㈧ 賞花經濟發展潛力可不小,這背後有什麼門道
看花經濟發展開場火爆,清明節假期吸引住中國遊人約180人次,同比增加近30%。一朵鮮花怎樣給出一項產業鏈?近些年,全國各地充分發揮盆栽花卉區位優勢,以花為媒、以花便民,大力推廣看花經濟發展。農民日報新聞記者此前在天山南北訪談調查發覺,看花經濟發展已變成旅遊產業鏈的靚麗個人名片、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著力點。
用心打造出特中之特。當地一些地域將看花與當地別的鄉村旅遊資源融合,讓特點累加、打造出特中之特,合理推動了以花豐農。新聞記者在阿克陶縣塔爾塔吉克族鄉見到,2021年本地不但發布桃花游,還舉行了鷹舞、鷹笛、民俗文化婚宴等當地特點主題活動,並讓本地人民群眾參加在其中,擴寬了農民夜校創收室內空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環顧天山南北,有標準的地域都是在大力推廣看花經濟發展。
㈨ 印度每天會扔掉1000噸鮮花,這些花是如何變廢為寶的
印度每天會扔掉1000噸鮮花,這些花經過回收被製作成了佛香,從而變廢為寶。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在這個貧富差距非常大的國家可以看到各種奇葩的事情,比如居然有人性侵巨蜥,女性在這個國家的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但是這樣的國家卻是一個非常信奉宗教的國家,印度也是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不管貧富都有自己的信仰,有些人就算是生活再困苦,寧可自己餓著也要留下食物來供奉神靈,就是在這樣濃厚的宗教氛圍中,每天有超過1000噸的鮮花被用來供奉神靈。這些供奉過神靈的鮮花會在第二天被新的鮮花替換掉,因為印度人認為如果用不新鮮的鮮花供奉神靈是對神靈的褻瀆。
你知道印度每天會扔掉1000噸鮮花,這些花是如何變廢為寶的? 歡迎留言討論。
㈩ 雲南最大鮮花市場,鮮花論斤賣,哪來這么多鮮花
雲南斗南鮮花市場可以說是全國鮮花重要的供給地,因為全國的鮮花有80%是來源於雲南,所以說雲南有很多很多的鮮花鮮花的,價格也很便宜,基本上都是按斤賣的,對於那些乾花就是經過脫水的,更是成捆成捆的賣。
這里鮮花市場從凌晨2點左右就開始營業,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會正常關門,所以說營業時間很長,而且這里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觀旅遊的景點,因為花卉市場全部都是花,各種各樣的,品種規模也非常大,到了這里也彷彿置身花海,因為這里能聞到各種花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