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武夷山
『壹』 中國的4大名茶 詳細
中國是茶葉大國,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茶的品種特別多。現在全國能夠叫的出名的茶葉就有一千多種。在這些林林總總的茶葉中,不少是名氣很大的。如果要給它們排了一下座次,不同的人會排出不同的名單來,以下只是一種說法:
1、杭州龍井
龍井,本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泉名,而現在主要是茶名。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的龍井村,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峰的老井的品質為最佳。
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 、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好茶還需好水泡。「龍井茶、虎跑水」被並稱為杭州雙絕。虎跑水中有機的氮 化物含量較多,而可溶性礦物質較少,因而更利於龍井茶香氣、滋味的發揮。
沖泡龍井茶可選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一旗一槍,,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仔細觀賞,真可說是一種藝術享愛。
有專家說,正宗龍井可能絕跡。
2、蘇州碧螺春
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後的干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國內著名的名茶,常被作為高級禮品。
關於「碧螺春」茶名的由來,可以參見《茶葉命名之法》
3、黃山毛峰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雲谷寺、松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
黃山毛峰採制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黃山名茶眾多,除毛峰外,還有休寧的「屯綠」,太平的「猴魁」,歙縣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膾灸人口。
4、廬山雲霧 `
產於江西廬山。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產於皖西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採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葯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6、恩施玉露
產於湖北恩施。湖北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現仍是我國的重要產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其製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對採制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鮮,滋味甘醇 ,葉底色綠如玉。「三綠」(茶綠、湯綠、葉底綠)為其顯著特點。
日本自唐代從我國傳入茶種及制茶方法後,至今仍主要採用蒸青方法製作綠茶,其玉露茶製法與恩施玉露大同小異,品質各有特色。
7、白毫銀針
這是一種白茶,產於福建北部的建陽、水吉、松政和東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銀針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沖泡時,「滿盞浮茶乳」,銀針挺立,上下交錯,非常美觀;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於製作時未經揉捻,茶汁較難浸出,因此沖泡時間應稍延長。
白茶味溫性涼,為健胃提神,祛濕退熱,常作為葯用。在港澳地區,零售商店常將少許白茶拼配進其他茶類,以提高其檔次,進而獲取商業價值。
8、武夷岩茶
產於福建崇安縣武夷山。 武夷岩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茶湯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9、安溪鐵觀音
產於閩南安溪。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復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究。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關於「鐵觀音」茶名的由來,可以參見《茶葉命名之法》
10、普洱茶
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採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雲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 f
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在它的香氣、滋潤,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飲用。
普洱茶的呂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還在於它有可貴的葯效,因此,海外僑泡和港澳同胞常將普洱茶當作養生妙品。
在其他的「中國十大名茶」說法中,一般常見到的有產於安徽屯溪等地的「屯綠」、產於安徽祁門縣的「祁紅」、產於雲南的「滇紅」等。
『貳』 武夷岩茶的採摘時間是什麼時候
採摘時間: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採摘武夷春茶一般在穀雨後立夏之前,夏茶采於夏季前,秋茶采於立秋以後。 武夷岩茶的香氣別具一格,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厚清活,生津回甘,濃飲且不見苦澀。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
采搞標准:中偏大開面時採摘。一般指三葉一蕊。
生產工藝:以傳統的烏龍茶工藝進行加工。不包揉。成品呈條索形,不得有其他任何添加成份。
基本介紹:
武夷岩茶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岩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叄』 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勢險峻。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最險的是
1.3 2.造型奇特 山勢險峻 大王峰 3.玉柱火把 鮮花 竹筍 |
『肆』 想知道: 武夷山鮮花實體店在哪
三姑度假區點點情鮮花店(武夷風情商苑對面)
『伍』 五夷岩茶的製作過成是怎麼樣的啊
【介紹】
武夷岩茶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岩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烏龍茶中的明珠。「武夷岩茶」是產於閩北祟安縣武夷山岩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武夷岩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余韻猶存。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多隨茶樹產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徵取名。「大紅袍」最為名貴。傳說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武夷岩茶是我國東南沿海省、地人民以及東南亞各地僑胞最愛飲用的茶葉品種,是著名的「僑銷茶」。
【產地】
武夷岩茶產於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區,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多懸崖絕壁,茶農利用岩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種茶,有「盆栽式」茶園之稱。因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說,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為兩個產區:名岩產區和丹岩產區。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東北部,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回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
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茶農利用岩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相關介紹】
1、什麼是武夷岩茶?
依據地理保護標志管理相關規定: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行政區域內種植、在特定時間內以特定標准採摘。以特定工藝加工生產的茶葉稱為武夷岩茶。
種植范圍:一定要在武夷山市行政區域范圍內。不能是周邊或其他地區。
採摘時間: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採摘武夷春茶一般在穀雨後立夏之前,夏茶采於夏季前,秋茶采於立秋以後。 武夷岩茶的香氣別具一格,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厚清活,生津回甘,濃飲且不見苦澀。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
采搞標准:中偏大開面時採摘。一般指三葉一蕊。
生產工藝:以傳統的烏龍茶工藝進行加工。不包揉。成品呈條索形,不得有其他任何添加成份。
2、武夷岩茶的分類:
依據武夷岩茶國家標准(GB/18745—2002)武夷岩茶的分類如下:
大紅袍系列:說話不定。可參看《我說大紅袍》貼。
肉桂系例:武夷山傳統茶葉品種
水仙系列:武夷山傳統茶葉品種。
茗樅:典型的有四大名樅:白雞冠 水金龜 鐵羅漢 半天妖
奇種:武夷山野生茶葉樹種。
3、武夷岩茶品質如何區分。
武夷岩茶注重:活 、甘、清、香的特點。
以茶水的厚醇度決定主要的品質高低。武夷岩茶的優質茶應具備:無明顯苦澀,有質感(口中茶水感覺粘有稠度),潤滑,回甘顯。回味足(即岩韻 初學者不易把握)
以茶香為品種特徵鑒定的第二因素。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及奶油香為上。清香型(輕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為上。
茶葉的葉底作為茶葉品質的參考。
有異雜味的茶為下品。茶水無質感,淡薄的茶為下品。苦澀味的輕重對岩茶品質的高低起決定性作用。
4、武夷岩茶不同異雜味的判斷及易出現的加工環節。
煙味:易判定,主要出現在焙茶環節出現走煙現像。如:焙籠焙茶里茶未掉入湯火中
青味:非清香。指茶葉中的青草味。主要是因為發酵不到位產生。
餿味:類似於變質飯菜的味道。產生原因:茶青在運輸過程中受熱。也稱夏秋味。是夏秋茶所具備的一種特徵。也是辨認夏秋茶的標准。
焦味:類似於炒豆子的味道。主要是殺青過程中,茶葉炒焦而產生。
反青味:茶葉保存過程中受潮產生。
水味:白開水的味道。通稱水氣,指茶葉焙火未到位,水份存在於茶葉之中而產生。初學者不易判定。
5、武夷岩茶的感觀審評簡法
使用110CL小審評杯,取茶樣五克,沖入沸水,一水座杯約三分鍾。在過程中感受蓋香的變化及香氣的表現。(以異雜味為劣。花果香為優)三分鍾後出水。此法易於區分茶葉是否存在異雜味。可根據茶水的苦澀程度判定茶質的好壞。低檔的茶葉苦澀感極強。
二水三水均座杯約三分鍾,感受蓋香與一水時的變化,以香氣低為劣,以香氣持久為優。出水,對比茶水的濃淡及茶水的厚醇度。以口感變化的差異為品質鑒定的標准。以茶水濃淡變化判定茶葉品質的優劣。
通過此方鑒定可得出以下結論:
香氣:以幽香持久為上,以香氣變弱且快為下,異雜味為劣(此方極易判定茶葉中的異雜味)
茶湯:以濃度變化小為上,以濃度變化大為劣。
口感:以苦澀度的強弱區分茶葉品質。
回甘:三水回韻的變化程度感受茶葉的品質。
6、茶葉培火程度對茶葉口感的影響
武夷岩茶的培火程度的高低對茶葉香氣及茶水醇度及岩韻表現具體如下:
輕火岩茶:香氣高以花香為上,以茶水中類蓋香為上,岩韻表現較弱,初品岩茶者宜選。
中火岩茶:香氣幽以花香為顯,茶水較醇久厚,岩韻表現適中。初品及茶客較喜之
高火(足火)岩茶:開泡火香沖。茶質香氣含蓄以果香為上,茶水醇厚,岩韻表現強。對岩茶有一定喜好者最愛。
僅對單號茶葉縱向對比。一種茶葉在輕,中。足火對比。
【相關品種】
岩茶中以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著名,其它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品種。
產於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為武夷岩茶。因產茶地點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品質 高味醇厚,岩韻特顯。半岩茶指武夷山邊緣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岩韻略遜於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兩岸所產的茶葉,品質又低一籌。
歷代對岩茶的分類嚴格,品種花色數以百計,茶名繁雜最為突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還有普通名樅如瓜子金、金鑰匙、半天夭等。武夷岩茶馳名世界,跟武夷名樅分不開。武夷岩茶分武夷極品若干號,水仙、奇種各分特級到四級,另加粗茶、細康、茶梗。
【沖泡】
武夷岩茶的沖泡,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 掾,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 ,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開湯第二泡 纔顯露。茶湯的 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鑒別岩茶上品的 氣。更有上者「七泡有餘 」。武夷岩茶的 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後葉底「綠葉鑲紅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陸』 武夷岩茶屬於什麼茶類
武夷岩茶屬於烏龍茶類。
武夷岩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岩韻(岩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
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紅袍茶。
武夷岩茶的形態特徵: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帶褐油潤.內質活、甘、清、香。有明顯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名岩產區為武夷山市風景區范圍,區內面積70km²。
(6)鮮花武夷山擴展閱讀
烏龍茶主要品種:
1、安溪鐵觀音
產自福建安溪縣,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
2、鳳凰水仙
是產於廣東潮安鳳凰鄉的條形烏龍茶,分單叢、浪菜、水仙三個級別。有天然花香,蜜韻,滋味濃、醇、爽、甘,耐沖泡。主銷廣東、港澳地區,外銷日本、東南亞、美國。鳳凰水仙享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譽。茶條肥大,色澤呈鱔魚皮色,油潤有光。
3、東方美人
是台灣獨有的名茶,又名膨風茶,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為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葉外觀頗顯美感,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鮮艷可愛,茶湯水色呈較深的琥珀色,嘗起來濃厚甘醇,並帶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
4、羅漢沉香
產於四川蒙頂山。羅漢沉香兼有紅茶和白茶的優點,獨特的「果香樟韻」,滋味鮮醇高爽,果香清甜,樟香幽長濃郁,香氣高雅持久。
5、紅烏龍
紅烏龍是結合烏龍茶與紅茶之特色所創造的一種新興特色茶,屬重發酵、著重烘焙的半球型烏龍茶,茶湯水色琥珀橙紅如紅茶,滋味則如烏龍茶、具熟果香、醇厚圓潤、耐泡,不但適合一般熱水沖泡,冷泡更顯其特色。
『柒』 中國有哪些茶鄉
1、杭州—龍井
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的龍井村,向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好茶還需好水泡。
「龍井茶、虎跑水」被並稱為杭州雙絕。虎跑水中有機的氮化物含量較多,可溶性礦物質較少,更利於龍井茶香氣、滋味的發揮。
『捌』 課文回顧。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勢險峻。 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 。
1.3造型奇特山勢險峻 2.玉柱火把鮮花竹筍 |
『玖』 武夷岩茶屬於烏龍茶類嗎
武夷岩茶屬於烏龍茶類.
武夷岩茶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岩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葯」美譽。
烏龍茶中的明珠。「武夷岩茶」是產於閩北祟安縣武夷山岩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武夷岩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余韻猶存。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多隨茶樹產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徵取名。「大紅袍」最為名貴。傳說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武夷岩茶是我國東南沿海省、地人民以及東南亞各地僑胞最愛飲用的茶葉品種,是著名的「僑銷茶」。
『拾』 武夷岩茶泡多久可以喝
壹 把茶葉倒入杯中。
貳 茶量:以容器(壺或杯)大小而定,一般為容器量的半數量。
叄 水量:以茶量為准,一般一克茶葉20—25毫升水。
水溫:應達初沸,攝氏98度以上,特別是第一次沖泡。
浸泡時間:第一次不超過1分鍾,以此類推,優質的武夷茶七泡有餘香。肆 茶湯的品質特徵:果香味濃,滋味醇厚,爽朗生津
武夷岩茶的沖泡,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 掾,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開湯第二泡 才顯露。茶湯的 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鑒別岩茶上品的氣。更有上者「七泡有餘 」。武夷岩茶的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後葉底「綠葉鑲紅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1、茶具
在泡茶所使用的器具上紫砂和白瓷為好,其中以白瓷蓋碗最為實用,價廉物美易清洗,容器大小以110CC左右最為理想,適合獨飲或與二、三好友共品。
2、擇水
如果天天用飲水機的水泡茶也是筆不小的開支哦,泡茶較勤的茶友可以選購一個凈水系統(價格在1200/套左右,一天可以用家中的自來水生產出5升的純凈水,應該夠用了);泡茶頻率不是很高的茶友可以購買竹碳放如隨手泡或暖水瓶中(價格在1~~5元/塊,買上幾塊交替使用就可以了),如此以來就可以彌補身處都市的茶友喝茶用水的問題了
3、投茶量
投茶量與個人的口感有關,不好一概而論,首次投茶量可先按茶:水的比例為1:20,即110CC的蓋碗放5克岩茶,然後根據口感做相應的調整,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茶量
4、水溫
岩茶的沖泡溫度要在95度以上,所以如果大家是用隨手泡的,可以開到手動檔,水沸再等幾秒再沖泡,開泡的水溫對岩茶的影響最大。
5、沖泡技巧
岩茶的沖泡講究的是高沖水低斟茶,目的是為了讓所投的岩茶充分浸泡,每泡茶出水一定要透徹,否則留下的茶湯會影響下一泡的茶湯。
6、浸泡時間
頭泡的「溫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洗茶」)的出水要快,這一泡的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秒,5秒內出水為佳,要不就會對岩茶香氣的表現產生不良的影響,不同品種的岩茶浸泡時間不同,通常來說清香型岩茶不適合長時間的浸泡,一般前4泡的浸泡時間不宜超過30秒;熟香型岩茶的浸泡時間可以略長一些,但也以不要超過60秒為好,當然這里說的是日常的沖泡時間,與審評時的要求不同請勿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