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供奉鮮花
㈠ 供奉觀音菩薩要什麼花/供奉觀音菩薩要什麼花
佛像旁邊是不能擺花的,無論是鮮花、假花還是荷花,只要跟佛菩薩擺在一起就好比祭奠死人一樣,許多人夢見死人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廟裡面佛像兩邊擺放的花瓶和鮮花假花,純粹是某些信徒個人行為,實際上廟里是不允許往佛菩薩兩邊擺放花的。家裡有堂口的無論是仙還是佛都需要一個清凈而整潔的環境,如果把水杯、果盤、葷菜、蠟燭、佛燈擺在堂上,勢必會影響仙佛的修行。許多人把葷菜尤其是肉類當做貢品給仙家,常常會夢見家裡進來一隻老虎要吃人。假如把兩根蠟燭或者兩個佛燈擺在堂口上,只要點燃蠟燭和佛燈就會把通往陰曹地府的大門給打開了,因此仙佛堂口上萬萬不可隨隨便便擺放東西。為了確保仙佛堂口乾凈整潔,除了仙佛和香爐之外任何東西都不要放,除非有的堂口上需要某種動物擺件或者其他東西,只有通過自己的夢反復夢見相似事物方可擺放。
㈡ 觀音菩薩該擺放什麼樣的鮮花
花表法 種善因的意思。所以,若想供奉觀音菩薩鮮花,就要懷著一顆不種惡因的,只種善因的心去供奉,就能得到無邊利益。
㈢ 給菩薩供什麼花/給菩薩供什麼花
除了燃香,還有一種更文明、更文化的供佛方式,鮮花供佛。其實,經論里有很多的鮮花供佛而獲大功德大利益的依據,《蘇悉地羯羅經供花品》、《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大智度論》、《文殊菩薩問事經》、《中阿含經》、《大方廣不思議境界經》、《法句經華香品》、《百緣經》、《大品般若經》等均有非常精確的記載、描述。
在北方,過去供佛一般用人造假花,原因可能是由於氣候原因,鮮花較少,難以做到四季不斷。
南傳佛教國家,氣候不同,四季鮮花常開,很多信眾喜歡每天採摘鮮花供佛。
佛經記載,供養佛陀共有五十二種,其中供花最普遍。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交通的便利,種植業的發達,南北幾無差距,北方的鮮花也是四季常有。
還是鮮花供佛似乎更好一些。香火也很好,但是會受場地、消防、環保等等方面的限制,特別是在一些風景區,煙火太大,確實有煞風景。
鮮花,細香,一盞心燈,幽靜典雅,更能讓人的心安靜下來。似乎更符合修行的本意。
也不是什麼花都可以供佛,《蘇悉地羯羅經供花品》卷上,明確列舉了許多花不能供佛。例如臭花、刺樹所生花、苦辛味花或無名之花等,不得作供花。因此類花難以令見者喜悅、吉祥。
作為供佛之花必俱「色好、多香、柔軟、細滑」等特性。《大智度論》卷上說,「如是諸天光明,見佛身清凈大光明,各持天華來諸佛所。以此諸華色好多香柔軟細滑,是故以此為供養」。
佛法是心法,鮮花美麗,但終歸是表法的手段,無論是南傳還是北傳佛教,供花的外在方式都是一樣的。
但供花如果能引伸到我們日常生活中,藉以此手段提高文化修養、心靈境界就更為殊勝。依照佛陀的本懷,以平常心,以鮮花供佛的形式來體悟佛法之真諦、義理。反觀自心的是非、真偽、善惡及丑美等。
介紹幾種供花的作意和觀想方法,以報答信眾一片虔誠。
一、擇善法觀
插花、選花時用心挑選經論里講的「色好、多香、柔軟、細滑」特徵的花,用心選擇,搭配,擺放。
二、相好庄嚴觀
鮮花庄嚴、美麗,香味潔凈、吉祥,觀想諸佛菩薩相好光明,生起歡喜心和稀求心。
三、無常觀
如果前兩個忘記掉的話,這個千萬不要忘記,佛陀不需要凡夫的鮮花供養,我們供養鮮花是為了庄嚴我們的內心,庄嚴道場,利益大眾。
定睛細看正在盛開的美麗鮮花,但卻好景不常,無論多麼燦爛妙香的鮮花都會頃間凋謝、枯萎。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風華正茂的時候,多少憧憬、夢想、期待,不甘心,僥幸心,富貴、健康、名利。然而所有這一切都猶如這些鮮花一樣,瞬息即逝。人生就是如此形色匆匆地過一遭,從生到死,長大、衰老,綻放然後殘敗。
這一條,太重要了,多少人道理都懂,但就是不甘心,就是覺得自己還能活上個幾百年,還有時間和資本在世間撈幾票,還有僥幸心,對世間的五欲的貪著的賊心就是沒有死盡。不知道生命就如同這些鮮花,再漂亮,過幾個夜,就徹底完蛋。
四、功德觀
鮮花供佛可獲無量功德。《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記載,凡誠心、歡喜供養佛者,必得安樂、大福等,並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關於佛前供花而獲無量功德之事,很多經典都有記載,根據《百緣經》卷六,以華奉迦葉塔,依其功德可生於天道、得金色身。《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記載,釋迦牟尼佛於前世修菩薩行時,嘗求五莖青蓮花供養燃燈佛,而受來世成道之記。
五、戒香之觀
香花供佛時,鮮花的香味隨風飄逸,自然令供花人思維起修行者發出之戒德馨香。所以信徒們供花時常作如此觀想:世間之花雖有花色之美與花香之芬芳,卻比不上一個由修行近道、守戒而煥發出來的戒德馨香。
鮮花供佛真正用意不僅在那些外在之美,更在於深觀法要。庄嚴佛殿,以獲功德;通過思維、作意、觀想至人生之苦、空、無常教法,進而令供花者理解「花香不如戒香,德花勝於色花」,從而激發修行者勇猛精進,嚴持戒律,廣修福慧。
以上文位元組選自新明法師《鮮花供佛》。九華山半出美宿主人逸墨編輯整理。
㈣ 供佛用什麼鮮花,佛前供花注意事項
花是供養佛菩薩的供品之一,供花代表因,即布施的因。供果表修布施而得善果內。
供花時發願要清凈:哪容怕只是供養諸佛菩薩一朵花,也要以菩提心攝持;這樣的供養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所有眾生解脫煩惱。
對境清凈: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諸佛菩薩的像都是可以供的,但是一定要是標準的佛像。
供品清凈:如果知道某種花有毒,或者它有某種不好聞的氣味,我們就不應該拿這種花來供佛。
項
供佛用的花可用包括蓮花等各種鮮花,或人造花、塑料花、蓮花燈等。
佛堂用塑料花供佛,可以免除常常更換的麻煩。塑料花、人造花、蓮花燈等可每星期換一次。偶而可用鮮花,因鮮花有時較貴,可以在初一、十五或浴佛節等節日用鮮花供佛。
供佛的花要插得清靜庄嚴,有些花凋謝較早,可把這部分修剪掉。塑料花供久了,花葉上會積灰塵,應注意加以清洗。
㈤ 菩薩面前供什麼鮮花最好
菩薩前供什麼鮮花都好。誠心最重要。只要自己覺得好,就是最好的。
㈥ 供奉觀音菩薩鮮花和富貴最好用幾枝請高人指教
說些題外話,佛教是心內求法的,因此以真心來供奉菩薩是最好的。
網路搜索「e時代觀世音菩薩感應錄」來看,您會有所啟發的。
㈦ 供奉佛菩薩的花用什麼花比較好
首先應該用真花,一切對人無毒無害的鮮花,都可以供佛菩薩。塑料花是無生命力的假花,從根本上講,不宜供佛,但作為裝飾也無可厚非。
㈧ 鮮花供佛的功德
花,在佛門中,若獻於佛、菩薩前,稱為「獻花」;將花散布則稱為「散華」。內
花的供養為佛門儀式容之一。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養於佛前。佛教以花供養佛菩薩,有四點意義:
表示對佛陀的尊敬。
表示對佛陀的奉獻。
表示對佛陀的感恩。
表示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為師。
經典中羅列供華的種種功德果報,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雲:「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
㈨ 用鮮花供養佛菩薩,有什麼忌諱的事么
要整潔。要適度。
如果枯黃打蔫了,就需要更換。沒有太復雜,呵呵,懷有敬心即可。
除了供花,還可以供水,供燈,供果。這都是表法啦,為的還是表達一片崇敬感恩之心,為的還是時時提醒自己要持戒呀。這才根本唷。
㈩ 供觀音菩薩什麼鮮花
親,什麼花都可以。我給你普及一下吧。
——供品千萬不要放酒放肉!凡神佛供品,都內不要放葷容腥之物及酒物,否則不僅損壞神佛修為,還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養解釋給你聽:
——一般來說,佛教里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凈,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希有,衣象徵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你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他們都會歡喜收受的。但凡供養,即有福報。阿彌陀佛!
——由上可知,佛菩薩尚且歡喜這個,何況關公、財神、祖神(家裡供奉的祖先,成神的稱為「祖神」,未成神的稱為「祖靈」)及其他神仙(保家仙、出馬仙、黃仙、長仙、狐仙、黑仙等)呢?因為神仙是六道輪回里的天道里的人物,而佛菩薩是已經超越六道輪回的聖人,所以供奉佛菩薩的東西,對這些神仙都是適合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