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培鮮花
1. 什麼是花卉組培快繁技術
就是利用植物的細胞全能性 細胞形成愈傷組織 這個愈傷組織通俗點專就是你在扦插月屬季這類植物時 下面不是要生根么 生根的部位就是愈傷組織 具體應該經過 先分化 再分化 脫分化 愈傷組織 個體植株 大概就經過這幾個過程!但首先 細胞得是活的 細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 所以最好是用種子進行培養
它可以利用在花卉上 為什麼說它是快速繁殖呢 說白了就是植物的克隆!你想 就拿玫瑰來說吧 如果我用播種繁殖 它要經過3到4年才能開花 但我用組織培養的花 等它長大就行 而且還保持了親本原有的優良品性! 所以比起其他的繁殖方法 這種是比較快的 而且在科研上它是重要的一項技術 可以為科研提供更多同等的植株 提高可比性
2. 花卉組培論文
不同基質對幾種花卉組培苗移栽影響的試驗研究
摘要:本試驗通過對卡特蘭、大花蕙蘭、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的組培苗移栽到不同的基質中,比較其成活率和長勢,以期篩選出適宜各種花卉組培苗移栽的基質配方。結果表明:卡特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苔蘚+1/2砂子,移栽成活率高達100%;大花蕙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苔蘚,移栽成活率達100%;非洲紫羅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蛭石,其成活率達到98%;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蛭石+1/2草炭,其移栽成活率為96.7%;捕蠅草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椰絨+1/2珍珠岩,其移栽成活率達到100%;長壽花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3珍珠岩+2/3蛭石,其移栽成活率達到96.7%。
關鍵詞: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基質:移栽
當今植物生物技術已發展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個生產領域運用生物技術已收到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中利用組織培養進行種苗的快速繁殖是運用最廣、效果最好的一項生物技術。組織培養繁殖種苗,具有能保持本品種特徵特性,繁殖系數高,繁殖迅速,便於工廠化和集約化生產等特性,是人們廣泛應用的一項技術。利用組織培養進行快繁具有常規方法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所以組織培養是快速繁殖和無土栽培技術中較為熱門的植物繁育方法。但在繁殖過程中,移栽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只有移栽成功,組培苗才能實現它的價值。為此,我們對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的組培苗進行了移栽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移栽的基質配方。
l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用天津農學院組培實驗室培養的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為移栽材料。移栽植株的大小為,卡特蘭的葉展開度在2 cm~2.5 cm(厘米)之間,大花蕙蘭的株高在7 cm(厘米)左右,新幾內亞鳳仙和長壽花的株高為3 cm(厘米)左右,非洲紫羅蘭的葉展開度在3 cm(厘米)左右,捕蠅草的株高在3 Cm(厘米)左右。
1.2 方法
1.2、1 組培苗的鍛煉將幾種花卉的組培苗從培養室取出,放置於煉苗室中,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75%左右,避免陽光直射。放置2 d~3 d(天)後,打開瓶蓋,讓幼苗適應外界環境,早晚用噴霧器對幼苗和室內進行噴霧,以維持室內較高的濕度環境。經一個星期的煉苗過程,即可進行移栽。而捕蠅草在煉苗時,不打開瓶蓋,放置3 d~4 d(天)後立即移栽。
1.2.2 移栽基質的准備將苔蘚、樹皮、椰絨等有機基質用1%KMnO4溶液浸泡3 h(小時),之後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做到不殘留KMnO4溶液;把砂子、蛭石、珍珠岩等無機基質收稿日期:2004—03—1366用常規滅菌法滅菌,後配成移栽各種花卉組培苗的基質配方。卡特蘭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1/2苔蘚+1/2砂子;③1/2苔蘚+1/2蛭石;④苔蘚;⑤1/2苔蘚+1/2樹皮。其具體做法就是在盆底分別放置樹皮、砂子、蛭石,然後再在上面放上苔蘚。移栽時要將卡特蘭的根均勻分放於苔蘚之中,要栽緊,栽實,使根系緊密接觸苔蘚,以吸收養份和水份。大花蕙蘭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 苔蘚;②1/2樹皮+1/2碎石;③1/2苔蘚+1/2砂子;④1/3樹皮+1/3椰絨+1/3砂子;⑤蛭石。移栽時在盆底放上砂子,然後在砂子上面分別放上苔蘚、椰絨+樹皮、蛭石。把苗栽直、栽實,不能傷到根。非洲紫羅蘭的移栽基質配方:① 蛭石;② 椰絨;③1/2蛭石+1/2草炭;④1/3蛭石+1/3砂子+1/3草炭;⑤7/15蛭石+7/15草炭+1/15雞糞。將各基質按配方攪和均勻,將非洲紫羅蘭栽緊,以防影響根系的生長。新幾內亞鳳仙的移栽基質配方:① 蛭石;②椰絨;③1/2蛭石+1/2草炭;④1/2蛭石+1/2砂子。將基質混合均勻後就可栽植新幾內亞鳳仙了。捕蠅草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苔蘚;③1/2蛭石+1/2珍珠岩;④1/2椰絨+1/2珍珠岩。選植株較大的栽植到各基質中。移栽長壽花時選用的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1/2草炭+1/2蛭石;③1/5珍珠岩+2/5草炭+2/5蛭石;④1/2砂子+1/2土壤;⑤1/3珍珠岩+2/3蛭石。直接把長壽花栽植到各基質中。
1、2.3 移栽把基質放到經過消毒的塑料花盆中,組培苗經煉苗後就可移栽了。移栽是用鑷子把各組培苗從培養瓶中取出,分成單株,用清水沖洗干凈根上殘留的培養基,要做到不傷根,然後分別用800倍的多菌靈溶液浸泡植株的根部20 rain(分鍾)。選擇生長勢良好,植株健壯的組培苗,進行移栽。移栽後要用遮陽網遮蔭,並用塑料薄膜覆蓋,要常澆水和噴霧,保持濕度在80%左右;溫度在22℃左右。捕蠅草的移栽苗要放置在裝有水的水槽中,上方加蓋遮陽棚和塑料薄膜,每天進行噴霧和澆水,避免苗子萎蔫。
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基質配比對卡特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為了選出適合卡特蘭組培苗生長的基質,我們選用了4種基質配比,對卡特蘭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並以蛭石做基質作為對照。不同基質移栽卡特蘭組培苗成活率的比較從表1可以看出,卡特蘭組培苗的移栽以1/2苔蘚+1/2砂子的復合基質最為適宜,其幼苗移栽成活率可達100%,而且植株長勢最強;其次的移栽基質是以1/2苔蘚+1/2樹皮和1/2苔蘚+1/2蛭石的復合基質,幼苗的成活率在7O%以上;以單獨苔蘚為基質的更差一些;而用蛭石作為移栽的植株成活率最低,並且植株長勢最弱。說明移栽卡特蘭最好以苔蘚加通透性強的基質為好。2.2 不同基質配比對大花葸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在移栽大花蕙蘭的試驗中,我們選用了4種基質配方對大花葸蘭的組培苗進行移栽,並以蛭石做基質作為對照,以比較哪種基質更適合大花葸蘭苗的移栽和生長。不同基質移栽大花蕙蘭成活率的比較從表2結果可以得出結論,以單獨苔蘚為基質的大花葸蘭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達到100%,而且植株長勢最強,植株高度達到10.8 cm(厘米);而以1/2苔蘚+1/2砂子和1/2樹皮+1/2碎石為基質的次之,以1/3樹皮+1/3椰殼纖維+1/3砂子為基質時的成活率更低一些;以蛭石為基質的成活率最差,植株長勢最弱。說明大花葸蘭組培苗的生長需要較好的通透性,以苔蘚和苔蘚加大顆粒的基質為好。2.3 不同基質配比對非洲紫羅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選用4種基質和蛭石為對照對非洲紫羅蘭的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比較各種基質中組培苗的成活率和長勢。觀察一個月後,調查成活率和植株開展度,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基質移栽非洲紫羅蘭組培苗,其成活率和長勢有很大的差異,其中以移栽到蛭石中的其成活率和植株開展度明顯高於其它幾種基質配比的,成活率達到98%,開展度達11.0 cm(厘米);而以1/2蛭石+1/2草炭、1/3蛭石+1/3砂子+1/3草炭和椰絨為基質的植株成活率和長勢逐漸下降;但以7/15蛭石+7/15草炭+1/15雞糞為基質移栽非洲紫羅蘭時,其成活率明顯低於其它幾種基質,說明在移栽非洲紫羅蘭組培苗時,不宜在基質中添加有機肥料。最適合非洲紫羅蘭組培苗移栽的基質為蛭石。2.4 不同基質配比對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選用4種基質配方和以蛭石為對照對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將移栽後的鳳仙組培苗放入保溫、保濕的塑料棚中,移栽一個月後進行調查。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的移栽適應多種基質,以1/2蛭石+1/2草炭的基質移栽鳳仙組培苗為最好,成活率達到87.1%,植株高度達12.5 cm(厘米);在蛭石、椰絨和1/2蛭石+1/2砂子中組培苗的成活率也較高,生長情況也較好;但在1/2樹皮+1/2碎石中,組培苗的成活率最低,只有33.3%,生長最差,只達5.3 cm(厘米)。說明鳳仙組培苗的生長要求保水性較好的基質,而通透性強的基質不適合鳳仙的移栽。2.5 不同基質配比對捕蠅草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捕蠅草是起源於美洲沼澤地帶的一種植物,其具有捕蟲的功能,是一種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植物。為了研究其組培苗移栽成活的情況,我們選用了3種基質和蛭石作為對照進行捕蠅草的移栽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的捕蠅草移栽配方。移栽一個月後調查其植株成活率和植株長勢用1/2椰絨+1/2珍珠岩移栽捕蠅草時,其組培苗成活率最高,達到100%,而且植株長的最大,達到5.0 cm(厘米);其次是以苔蘚為基質的,成活率為9O%,植株開展度為4.1 cm(厘米);再次為以1/2蛭石+1/2珍珠岩為基質的,成活率為78.6% ;而以蛭石為基質的成活率最低,只有46.7%。這說明以1/2椰絨+1/2珍珠岩配製成的基質更適合於捕蠅草組培苗的生長。2.6 不同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為了選出適合長壽花組培苗生長的基質,我們選用了5種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組培苗進行了移栽試驗,以比較哪種基質更適合長壽花的生長。觀察一個月後,我們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6所示。從表6可以看出,長壽花組培苗在幾種基質中的成活率都比較高,而且植株的長勢也比較接近,說明長壽花適合多種基質的移栽。但其中以1/3珍珠岩+2/3蛭石的基質最適合。
3. 花卉組培苗的成活率要怎樣提高
組織培養成功與否,關鍵有3個:一是要選用適合外植體的培養基;二是適期移栽;三是精心做好移栽後的養護工作。
試管苗在生根培養基中,在生根後十幾天,長出1~5條白色的根,根逐漸伸長並長出側根和根毛,一般具有3~5個葉片和一個頂芽,這時移栽最好。通常春季移栽比夏季移栽成活率要高。
小苗出瓶前需先打開瓶蓋,鍛煉1~3天,提高它們對病菌和外界環境條件各種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但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培養基易污染生霉,造成小苗腐爛死亡。小苗出瓶時要用鑷子輕輕取出,用力不可過猛,否則易損傷小苗莖部和根部。取出後用溫水輕輕將根部殘存的培養基洗凈,不然也易引起微生物滋生,導致根腐或莖腐。
將小苗移栽在淺盆中,培養土宜選用通透性好、排水力強的疏鬆土壤,一般以沙土與蛭石各半為好。移栽前將土壓平,用細孔噴霧器噴兩次水,使土壤濕透。待水滲下後再進行移植。栽時先用鑷子等在土壤上扎一個小穴,再將小苗放入栽好。移栽後採用浸盆法澆水,同時要注意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開始幾天空氣相對濕度宜保持在90%以上,並將花盆罩上塑料薄膜罩(上開幾個小孔,以利通風),1周後再去掉薄膜罩。剛移栽的試管苗,在10天之內要注意遮陽。同時每隔1~2天用浸水法澆灌一次營養液。經過這樣逐步鍛煉,即可使小苗適應新環境,2~3周後移到室外,放置在散射光處,以後逐漸增加光照。在室外經過1~2周之後再分栽上盆。
近年來一些花卉組培試管苗,並不在試管中誘導生根,而是將癒合組織分化的小植株直接扦插到消過毒的插床內,採用間歇噴霧法,在保持適當溫、濕度的條件下促其生根。這樣處理的試管苗生長健壯,移植到花盆時均已形成良好的根系,有利於幼苗的成活和生長。
4. 觀賞花卉的組織培養技術
花卉組織培養技術
所謂組織培養就是將植物的各類器官組織作為外植體,接種於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並配合一定的營養、激素、溫度、光照等條件,以無菌培養方式增殖的一種生物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是在無菌條件下,將植物體的一個器官,如根尖、莖尖、葉、花、未成熟的果實、種子等,或一種組織。
如形成層、花葯組織、胚乳、皮層等,或單個細胞,如體細胞、生殖細胞等,或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或原生質體。
如脫壁後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質體,從植物體取出後,放在潔凈容器內的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給予適宜的培養條件,使它們得以繼續生存或發展,誘發產生愈傷組織、潛伏芽、不定芽、不定根等,或長成完整的植株,統稱為植物組織培養。
由於是在試管內培養,而且培養的是脫離植物母體的培養物,因此也稱離體培養和試管培養。
根據外植體來源和培養對象的不同,又分為植株培養、胚胎培養、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原生質體培養等。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近代生物科學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是生物技術(即生物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在超凈的組培室中快繁脫毒即工廠化的栽培室中進行的規模生產。
植物組織培養已遍地開花,在世界各地進展很快。培養的材料有莖尖、根尖、花粉、花葯、葉原基、愈傷組織、細胞等,已經培養成功的植物有近千種。
5. 花卉的組織培養有哪幾個步驟
組織培養的步驟:(1)器具的消毒:組培前玻璃器皿等要用洗衣粉刷洗干凈備用。接種室和超凈工作台用70%酒精擦洗,並用紫外光照射。其他用具也要進行高溫消毒。
(2)培養材料的採集:組培所用的植物材料很廣泛,可採用根、莖、葉、花、芽及種子的子葉、胚軸的一部分,有時也可利用花粉或花葯。通常應取初生幼嫩的材料,因為這部分材料分生能力強。不論採集花卉的哪一部分材料,這些材料在移入培養基時都必須保持鮮嫩狀態,否則組培將會失敗。
(3)培養材料的消毒:先將採集來的材料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蒸餾水沖洗2~3遍,然後用無菌紗布將材料上的水分吸干,切成小塊,放入70%酒精中浸泡15~30秒,再用30%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0分鍾消毒,最後用無菌水沖洗3~5遍,使之徹底消毒滅菌。
(4)制備外植體:將上述經過滅菌的材料,用在火焰上消過毒的刀、剪、鑷,在消毒濾紙上剝去芽的鱗片,嫩枝的外皮和種皮胚乳等,然後切成長0.2~0.5厘米的小片,這些小片就是外植體。在操作過程中,嚴禁用手觸動這些材料。
(5)接種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將切好的外植體立即接種在培養基上。接種後所用試管和三角瓶都要用無菌葯棉封口,放培養室培養架上培養。培養架可用木製或鐵制的,一般分為4~5層,每層高40~50厘米,日光燈裝在上方,架長1.2米左右,與40瓦日光燈管長一致,寬80~90厘米,每一層可裝兩支日光燈,照度為2000~2500勒克斯。每天日光燈照明12~16小時。溫度大多採用日夜恆溫培養,以保持在25攝氏度0攝氏度。也可採用變溫培養,夜間溫度略低於白天。
6. 花卉的組培苗有哪些作用
組織培養的成本較高。怎樣才能做到成本低、效率高,是關繫到此項新技術能否很快普及推廣的問題。
(1)用自然光照培養:常規的組織培養,培養材料就是在日光燈下培養,需要大量燈管,同時每年約有半年以上時間需要用空調機降溫,因此耗電量很大,並加大了設備投資。為了節約成本,用自然光代替人工燈光是完全可以的。實踐證明,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用自然光培養比人工光照生長得還好。自然光照培養室一般可利用大窗戶,在距窗1.5米左右的光強度,可超過日光燈下的強度。溫度白天高、晚上低和光照強弱相一致,這樣白天光合作用強,晚上呼吸作用低,積累多,消耗少,有利試管苗的培植。但在一年的最高最低溫度時期,尚需人工進行調節。
(2)培養基的重復利用:節省培養基成本的辦法就是重復利用。常規培養一般培植1個月左右就要轉移,這時要將用過的培養基倒掉。為減少培養基的消耗,培養基可以回收再利用。具體方法是:如果1升培養基配25瓶,則把25瓶用過的培養基集中倒在一起,煮開後再定容到1升。對培養基在培養過程中消耗的部分營養要進行補充,如原來是用MS培養基,則可在用過的培養基中補充加入1/4的MS營養成分,不需要再加糖及瓊脂。pH要重新調整到需要的酸鹼度,然後分別裝入培養瓶進行高壓滅菌,即可再用。但要注意,對於已經污染的培養基,一般不宜再用。
(3)減少污染:接種室和培養室都要消毒滅菌,保持高度清潔。接種過程中防止灰塵及病菌孢子等進入培養瓶內。保持室內乾燥可減少黴菌污染。只有減少污染才能加速增殖,這也是減少成本的一項重要措施。
7. 怎樣用組培法培育花卉新品種
組培法來是一種在器官、組織和細胞水平自上的育種方法,具有變異大、機遇多、條件容易控制等特點。利用其可以加速新品種的育種工作。如百合、鳶尾等許多種花卉遠緣雜交,由於生理代謝等方面的原因,雜種胚與胚乳不親和,無法得到養分,常導致早期敗育。應用組培技術進行雜種胚培養,可以使其順利生長,促進遠緣雜交育種的進行。又如利用花葯和花粉培養,在矮牽牛、天竺葵上也獲得了成功,從而大大縮短了育種的年限。再如菊花利用舌狀花的花瓣進行培養,經誘導癒合組織分化產生新植株,即可從中選育出新品種,成為菊花育種的一個途徑。
8. 植物組織培養成花卉是不是細胞
植物組織培養依據的原理為植物體細胞的全能性,即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內育成完整植株的容潛能;培養過程的順序是離體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外植體)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進而形成新的植物體.
故選:D.
9. 植物組織培養對花卉行業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在安謐而潔凈的廠房裡,一棵蘭花的小小的莖尖,循著一道道由學者周密設計的工藝流程,經過一個個操作者的精雕細琢,一舉化為成千上萬株長在試管里的健壯的種苗,再移到大田裡,變成成千上萬株亭亭玉立的蘭花……
像這樣的「蘭花工廠」,許多國家都已建立。生產的也不光是蘭花,還有康乃馨、水仙等花卉,還有經濟作物,如紅杉、甘蔗、大豆,甚至還有咖啡、煙草等等。
「蘭花工廠」是通俗的說法。這種生產過程的正式名稱是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基礎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所謂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是說,植物體的所有細胞都有長成完整植株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植物體身上的任何部分,不管是種子、果實,還是根、莖、葉、花,每一個細胞都有可能培養出一棵完整的植株。
由於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成熟,小小的花卉組織細胞在各國科學家手上,竟長出了千姿百態的花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誘人的前景,猶如「發起沖鋒」的號角,將人們的目光聚向了花卉工廠。
法國、荷蘭等少數國家的科學家,同企業家聯手捷足先登,首先辦起了花卉工廠;為花卉的生產、美化人們的生活,帶來勃勃的生機。
數年之後,日本、中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也都建立起了本國生產花卉的工廠。
歸結起來,花卉工廠主要有操作車間、消毒車間、准備車間、稱量車間、培養車間和栽培車間等。
操作車間,無菌無塵,操作人員在操作台上靈巧地操作著剪刀、鑷子等工具,在酒精燈旁熟練地將外植體或愈傷組織連續不斷地放到裝有培養基的玻璃瓶中。
消毒滅菌車間,設有各式各樣的高溫、高壓消毒滅菌鍋。這里關鍵的一步,是要掌握滅菌的火候,要使消毒鍋上的壓力表的指針一直停留在規定的位置上,即要殺滅培養基中的微生物,又要不破壞培養基中的營養成分。
准備車間,這里備有盛培養基的玻璃瓶和玻璃管備好培養基。這里的培養基要嚴格控制酸鹼度和生長協調劑,以保證「小生命」的營養供應。
稱量車間,設置著靈敏度不同的稱和天平,以精確稱出培養基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培養車間,有空調機、加熱器等儀器,保持一定的溫度,使培養基中的外植體——「小生命」,在適宜的溫度、光、濕度條件下,長成根莖葉具備的完整植株。
接著被送入載培車間,讓其「自食其力」,由小長大,直到出廠銷售。
日本一家花卉工廠,能使5000盆菊花在同一天開放,令人大開眼界。這里,無不顯示著現代科技的傑作,人們只要用組織培養法得到同一品種花苗,在同一種生態條件下,採用一樣的光照射,一樣的溫度,一樣的營養等,自然就會讓花兒某一天「同放」,如同「花神」下凡。
如今,花卉生產工廠已成為一個國際化的新型產業部門。荷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輸出國,尤其是鮮花,每日由班機送到美國等國家,每年靠出口花卉就可賺取大量的外匯。
顯然,花卉產業十分誘人,它是將高科技轉化為經濟的典範,是知識轉化為經濟的因果應答。
10. 組織培養在花卉繁殖中的作用
一、快速、大量繁殖優良品種 組織培養與傳統的無性繁殖相比,工作不受季節限制,而且經過組織培養進行無性繁殖,具有用材少、速度快等特點。組織培養雖然有用材少、增殖率高的優點,但成本較高,一般在母株材料少而需短時期內大量增殖和培育脫毒苗時才應用,如母株材料多且沒有褪化時,還是以傳統繁殖方法為宜。二、在花卉育種上和利用 在花卉育種上,應用很廣泛,主要在胚胎培養、單倍體育種、體細胞雜交和植物基因工程等方面應用較多。通過組織培養,可縮短育種年限和世代,也有利於基因突變中隱性突變的分離。 三、花卉的提純復壯 運用組織培養,苗木的復壯過程很明顯,對於長期運用無性方法繁殖並開始退化的花卉品種,如康乃馨可採用組培方法繁殖,可使個體發育向年青階段轉化。 四、獲得無病植株 一些用無性繁殖方法來繁衍的花卉種類,如康乃馨、菊花、鬱金香、水仙、百合、鳶尾等,不能通過種子途徑去除病毒。由於利用植物體的一部分繁殖,易導致病毒積累,危害加重,影響了花卉的觀賞效果。而植物在莖尖生長點區幾乎不含或含極少病毒,因為該區無維管束,病毒難以進入,所以莖尖培養成為獲得無病毒植株的重要途徑。五、種質資源的保存 很多無性繁殖的植物因沒有種子供長期保存,其種質資源傳統上只能在田間種植保存,耗費人力物力,且資源易受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而丟失。而用組培方法,可大大節省人力、物力,大大延長保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