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名山
Ⅰ 四川雅安名山縣適合種植什麼水果,花卉
獼猴桃柑橘茶葉
Ⅱ 描寫山,水,花,草,風,雨,四子詞語
電閃雷鳴 悶雷低沉 雷聲滾滾 晴天霹靂 雷雨交加 雷聲轟鳴 雷電大作 淅淅瀝瀝 大雨淋漓 大雨滂沱 大雨傾盆 狂風暴雨 驟雨大作 雨急似箭 疾風暴雨 暴雨狂風 瓢潑大雨 雨簾懸掛 電似火龍
淅淅瀝瀝 嘩啦啦
瓢潑大雨
雨過天晴 雨後春筍 雨似急箭 雨過天青 □雨□□ 風雨無阻 大雨淋漓 暴雨如注 風雨對床 淫雨霏霏 細雨飄灑 風雨飄搖
八方風雨 巴山夜雨 飽經風雨 暴風疾雨 暴風驟雨
畢雨箕風 別風淮雨 撥雨撩雲 撥雲撩雨 餐風沐雨
餐風宿雨 慘雨酸風 朝雲暮雨 稱雨道晴 馳風騁雨
沖風冒雨 礎泣而雨 礎潤而雨 楚夢雲雨 楚天雲雨
楚雨巫雲 楚雲湘雨 春風化雨 春風夏雨 春風雨露
春雨如油 粗風暴雨 大雨滂沱 大雨傾盆 大雨如注
彈雨槍林 東風化雨 斷雨殘雲 對床風雨 對床夜雨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翻手雲覆手雨 翻雲覆雨 風車雨馬 風馳雨驟
風吹雨打 風調雨順 風風雨雨 風鬟雨鬢 風霜雨雪
風瀟雨晦 風行雨散 風雨不測 風雨不改 風雨不透
風雨對床 風雨共舟 風雨晦冥 風雨晦暝 風雨交加
風雨連床 風雨漂搖 風雨飄零 風雨飄搖 風雨飄颻
風雨凄凄 風雨如晦 風雨如盤 風雨如磐 風雨時若
風雨同舟 風雨無阻 風雨蕭條 風雨搖擺 風櫛雨沐
覆雨翻雲 甘雨隨車 怪雨盲風 汗如雨下 旱苗得雨
和風細雨 虹銷雨霽 呼風喚雨 揮汗成雨 揮汗如雨
箕風畢雨 急風暴雨 急風驟雨 疾風暴雨 疾風甚雨
百花齊放 百花怒放 百花吐蕊 百花盛開
百花爭艷 百花飄香 百花凋謝 萬花競艷
鮮花朵朵 鮮花滿園 春花爛漫 春花吐蕊
黃花青草 遍地黃花 野花叢叢 野花散點
野花飄香 野花繽紛 野花如錦 野花競放
山花盛開 山花朵朵 芳花吐蕊 名花飄香
奇花爛漫 奇花布錦 奇花映日 奇花異葩
群芳競艷 群花爭艷 群芳斗艷 群芳滿園
撥草尋蛇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不棄草昧 寸草不留
寸草不生 寸草春暉 草草了事 草草收兵 草創未就
春暉寸草 草間求活 草菅人命 長林豐草 草廬三顧
草木皆兵 草木俱朽 草滿囹圄 草莽英雄 草木知威
草率從事 草率收兵 草剃禽獮 草頭天子 草行露宿
草長鶯飛 打草驚蛇 風吹草動 膚皮潦草 浮皮潦草
飯糗茹草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風行草偃 剪草除根 積草屯糧
結草銜環 藉草枕塊 疾風知勁草 驚蛇入草 蔓草難除
美人香草 拈花惹草 奇花異草 琪花瑤草 惹草拈花
十步芳草 十步香草 視如草芥 屯糧積草 香草美人
閑花野草 依草附木 野草閑花 一草一木 斬草除根
招風惹草
波瀾壯闊 浩浩盪盪 鏡花水月 隨波逐流 水天一色
汪洋大海 水平如鏡 波光粼粼 泛起微波 碧波盪漾
波濤洶涌 波浪滔天 狂濤怒吼 驚濤駭浪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風平浪靜、碧波盪漾、波光瀲灧、清澈見底、悠悠煙水、
碧波浩渺、溪流淙淙、
飲水思源
細水長流
萬水千山
望穿秋水
山包海容、山崩川竭、山崩地坼、山崩地裂、山崩地塌
山崩地陷、山崩海嘯、山崩水竭、山崩鍾應、山長水闊
山長水遠、山川米聚、山膚水豢、山復整妝、山高皇帝遠
山高水長、山高水低、山高水險、山公倒載、山光水色
山寒水冷、山河表裡、山河易改,本性難移、山呼海嘯、山雞舞鏡
山積波委、山節藻梲、山砠水厓、山枯石死、山虧一簣
山林隱逸、山溜穿石、山眉水眼、山盟海誓、山明水秀
山鳴谷應、山木自寇、山南海北、山棲谷飲、山棲谷隱
山清水秀、山窮水斷、山窮水盡、山窮水絕、山容海納
山銳則不高、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山水相連、山童石爛、山頹木壞
山行海宿、山餚海錯、山餚野蔌、山餚野湋、山搖地動
山遙路遠、山遙水遠、山陰乘興、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山陰夜雪
山吟澤唱、山雨欲來風滿樓、山珍海錯、山珍海味、山止川行
山峙淵渟、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山中宰相、山重水復、山陬海噬
山陬海澨
挨山塞海、巴山度嶺、巴山蜀水、巴山夜雨、巴山越嶺
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舉鼎、拔山扛鼎、跋山涉川
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寶山空回、背山起樓、被山帶河
冰山難靠、冰山易倒、殘山剩水、尺山寸水、崇山峻嶺
愁山悶海、出山泉水、春山如笑、叢山峻嶺、刀山火海
刀山劍樹、倒山傾海、道山學海、登山臨水、登山涉水
登山小魯、登山越嶺、登山陟嶺、東山復起、東山高卧
東山再起、東山之志、堆山積海、恩山義海、翻山越嶺
逢山開道、逢山開路、高山景行、高山峻嶺、高山流水
高山仰之、高山仰止、隔山買老牛、關山迢遞、關山阻隔
觀山玩水、冠山戴粒、河山帶礪、河山之德、懷山襄陵
回山倒海、回山轉海、火山湯海、箕山掛瓢、箕山之操
箕山之風、箕山之節、箕山之志、江山好改,本性難移、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江山如故、江山如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荊山之玉、開山鼻祖、開山老祖、開山始祖、開山祖師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跨山壓海、崑山片玉、崑山之玉、樂山愛水
樂山樂水、離山調虎、礪山帶河、連山排海、廬山面目
廬山真面、廬山真面目、滿山遍野、漫山遍野、漫山塞野
盟山誓海、彌山亘野、名山大川、名山勝川、名山勝水
名山事業、模山范水、南山可移、南山鐵案、爬山涉水
排山倒海、排山壓卵、千山萬壑、千山萬水、塹山堙谷
敲山振虎、敲山震虎、青山不老、青山綠水、青山一發
窮山惡水、窮山僻壤、丘山之功、人山人海、肉山脯林
肉山酒海、如山壓卵、三山五嶽、深山長谷、深山老林
深山密林、深山窮谷、深山窮林、深山野墺、深山幽谷
升山採珠、剩山殘水、屍山血海、誓山盟海、壽山福海
四山五嶽、他山攻錯、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太山北斗
泰山北斗、泰山不讓土壤、泰山鴻毛、泰山樑木、泰山盤石
泰山磐石、泰山其頹、泰山壓頂、泰山壓卵、梯山航海
梯山架壑、梯山棧谷、銅山金穴、銅山鐵壁、銅山西崩,洛鍾東應
童山濯濯、投山竄海、為山止簣、文山會海、巫山洛浦
巫山雲雨、西山日薄、仙山樓閣、仙山瓊閣、顯山露水
挾山超海、一山不藏二虎、依山傍水、移山拔海、移山倒海
移山回海、移山竭海、移山跨海、移山填海、移山造海
陰山背後、銀山鐵壁、游山玩景、遊山玩水、逾山越海
遠山芙蓉、棧山航海、這山望著那山高、枕山臂江、枕山負海
枕山襟海、枕山棲谷、指山賣磨、指山說磨、重山復嶺
重山復水、重山峻嶺、劚山覓玉、鑄山煮海、阻山帶河
鑽山塞海、醉山頹倒、坐山觀虎鬥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跋履山川、跋涉山川、百二山川、百二山河
半壁山河、避溺山隅、表裡山河、帶礪山河、地崩山摧
地動山摧、地動山搖、恩同山嶽、海沸山崩、海沸山裂
海沸山搖、海盟山咒、海誓山盟、海嘯山崩、海約山盟
湖光山色、華屋山丘、積甲山齊、寄跡山林、錦綉山河
邈若山河、邈以山河、木壞山頹、氣吞山河、氣壯山河
入寶山而空回、水碧山青、水光山色、水盡山窮、水闊山高
水明山秀、水窮山盡、水軟山溫、水色山光、水剩山殘
水宿山行、水秀山明、水遠山長、水遠山遙、退如山移
文章山斗、嘯聚山林、陽煦山立、野蔌山餚、淵亭山立
淵停山立、鍾鼎山林、眾喣山動、坐吃山崩、坐吃山空
坐食山空
安如太山、安如泰山、安若泰山、拔地搖山、拔樹撼山
百二河山、半壁河山、半壁江山、逼上樑山、兵敗如山倒
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泰山、藏之名山、藏之名山,傳之其人、藏諸名山
藏諸名山,傳之其人、楚水吳山、大好河山、帶礪河山、盪海拔山
調虎離山、篤定泰山、堆積如山、恩德如山、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范水模山、放虎歸山、放火燒山、覆海移山
高卧東山、功若丘山、航海梯山、號令如山、鴻毛泰山
還我河山、火海刀山、積甲如山、積土成山、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劍樹刀山、錦綉河山、錦綉江山、久歸道山、舉鼎拔山
聚米為山、軍令如山、開門見山、扛鼎拔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累土至山、力可拔山、礪帶河山、臨水登山、流水高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綠水青山、馬放南山、馬入華山
悶海愁山、猛虎出山、猛虎深山、邈若河山、名落孫山
披發入山、氣涌如山、氣壯河山、千水萬山、刃樹劍山
日薄西山、日落西山、涉海登山、剩水殘山、使蚊負山
誓海盟山、壽比南山、水滿金山、水漫金山、死重泰山
聳膊成山、鐵案如山、鐵壁銅山、鐵桶江山、鐵證如山
萬水千山、穩如泰山、嘯傲湖山、秀水明山、學如登山
一葉迷山、義海恩山、堙谷塹山、漁海樵山、愚公移山
猿穴壞山、雲雨巫山、執法如山、眾喣漂山、眾喣飄山
重於泰山、拄笏看山、拄笏西山、拄頰看山、縱虎歸山
醉玉頹山
Ⅲ 貴陽江囗芃靜山介紹
《賜敕碑》全稱《敕賜梵凈山重建金頂序碑》,為明朝萬曆帝賜封建立,位於梵凈山老金頂下碑高2.9米,碑心高1.85米,寬1.51米,碑額豎刻"敕賜」兩個大字,左右飾以騰龍拱護紋,上罩彩雲。碑文悉為楷書,計1349字,其中序文838字,附文516字。其碑序文,駢麗優美,為梵凈山的千古絕唱。由戶部郎中李芝彥撰寫,對梵凈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勝古跡、歷史傳說、佛教興衰等都作了記載。碑文寫到梵凈山是「古佛道場」,是「天下眾名岳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減五嶽、靈異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傾動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紛紛涌來朝拜的「極樂天宮」,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碑文注譯
(1)「伏以」,嘆詞;「四海」、「九州」泛指中國;「巨鎮」,巨大的主山形勝;「十方」,佛教名,平面八方加上下二方為十方;「凈土」,佛教名詞,謂無五獨(劫獨、見獨、煩惱獨、眾生獨、命獨)垢染的清凈世界或極樂世界;「福田」,獲得幸福的處所。本句意為:啊,全國各處的名山形勝,天下各地的無獨凈土,都是眾人獲得幸福的場所。大處落筆,氣勢恢宏。
(2)「北常」,北嶽常山即恆山。本句意即:東岳泰山、西嶽衡山、北嶽常山都是帝王封禪的地方。
(3)「玄寺、緇廬、青鴛、白馬」,俱泛指梵剎。其中「玄寺」即玄中寺,在山西太原郊區,唐高僧善導曾在此傳揚凈土宗風;「白馬」即白馬寺,在河南洛陽東郊,是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其寺中石雕彌勒佛像已被盜往美國。「接引」,佛教語,謂佛引導信佛的人到西天去。《觀無量壽經》「以此寶手,接引眾生」。本句意:玄寺、緇廬、青鴛、白馬,都是佛引渡眾生的場所。
(4)「漕溪」即曹溪,今廣東韶州。唐高僧佛教禪宗六粗慧能(公元638—713年)曾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表示對佛的體會,深得五祖弘忍賞識,遂傳其禪法,授其衣缽。後來慧能在曹溪寶林寺大倡頓悟法門,宣揚見性成佛。其在此講法30多年,影響很大,成為禪宗南宗。「水上聞香」,即有頓悟之意,亦與六祖涅磐有關。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八月初三,慧能涅磐於新州國恩寺。當時,韶州、新州各修靈塔,信徒爭為其葬。故鄉和傳法處相持不下,兩郡刺史商定焚香禱告,「香煙引處,即師之欲歸焉!」:「時盧香騰涌,直貫曹溪」。於是,慧能人歸韶州靈塔,六祖道場一曹溪,更加名顯佛史。「法界」,講佛理的地方,即道場。「錫」僧侶的手杖,相傳唐元和(806—820)中,高僧隱峰游五台山,擲錫杖飛空而去;「潛麓」,指六祖後的懷讓禪師曾潛修於嶽麓山的般若寺;「化城」即九華山的化城寺。隱峰和尚常飛錫於般若寺、化城寺和五台山的南禪寺。本句意:六祖慧能因為水上聞香,頓悟佛理,所以才開辟了曹溪南宗法界;或因香煙引路,直貫曹溪,才使慧能得歸曹溪。因為佛法弘揚,可以飛錫,六祖後的禪師們才得以又開辟般若、化城這樣的新道場。
(5)本句意:山因為有神仙才揚名遠近,地因為有關礙才重要,有靈氣才人才輩出。
(6)「」,自己謙詞;「黔南」,指貴州;「軸」,中心或樞紐。武陵山橫亘於黔湘渝鄂,湘鄂為楚,渝川為蜀,梵凈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自然處在中心位置。本句意,我見梵凈山矗立在貴州境內,是綿延於湖南、重慶、湖北的武陵山脈的主峰(中心)。
(7)「咸」,皆:「臚列」,陳列;「翥」,飛舉。句意:仙洞靈台同,象棋子般分布陳列,奇峰古剎,到處是鳳飛鸞舞,百鳥和鳴。
(8)「臨海」,地名,在今浙江;桂鶴應該為掛鶴,傳有掛鶴寺,「陳倉」,陝西有陳倉縣陳倉山,山上有寶雞鳴寺,為劉邦所建。本句意:天心池、金沙池、九龍池,倒瀉銀河,同掛鶴寺所在的臨海水網地區差不多;太子石、青陽石、金子石,有如高大挺拔的玉筍,與寶雞鳴寺所在的陳倉山的風光不相上下。
(9)「紅雲頂」,梵凈山金頂在高山樑上又突兀拔地而起一巨大石山,高近100米,常有雲霧停留半山腰,在霞光之中,雲呈紅色,或山石折射紅光,故又名「紅雲金頂」;「白蓮社」。晉朝高僧慧遠曾在廬山虎溪的東林寺集123人於無量壽佛前發誓專修信念佛法門,往生西方凈土,稱凈土宗。又因寺內多植白蓮,又稱凈土宗為「白蓮社」。尤其是宋朝的茅子元發揚光大,使「白蓮宗」最為興盛。宋高宗賜匾「蓮社」,封茅子元為「勸修凈土蓮宗民師」。「茂」,茂盛;建置。本句意:尤其紅雲金頂彌勒殿、釋迦殿的設置最為奇特,與白蓮社(凈土宗)的發展很是相宜。宜,適宜。
(10)疑在「崇」字後掉落三字。本句意:六月山上的冰雪消融,山下千溪就要猛長洪水;太陽在金頂這邊,那邊的溝壑就如同夜晚,太陽轉過山頭那邊,這邊的溝壑又失去白晝。此句極言其山大、項高、溝深。
(11)「翻經台」,「選佛場」均為地名。句意:翻經台下,時常可以看見鮮花斗妍,雀躍其間;選佛場中,更有那群龍翻滾,遮山蔽樓樹。
(12)「丘虛」,廢墟。《管子·八觀》「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虛」。「虎」指虎及其它野獸。句意:奈何道路羊腸,荊棘叢生,致使老虎等野獸出入寺廟廢墟之間。
(13)「璧」,即玉。有「和氏璧」,是很珍貴的玉。「完璧歸趙」,璧為國寶。此九年之璧,言梵凈山之靈山寶剎。「百神之觴」,「觴」,酒具,即祭祀百神的器具,代指佛像。「安」疑問詞;「寄」,放。句意:梵凈山之靈山寶剎即然已經衰敗,那麼供奉百神之器具雙安放在什麼地方呢?
(14)「白寧」,即白薴,古詞牌名,指樂曲,引伸為佛歌,教化之聲;「赤城」,即成都青城山,山頂上常有彩霞。此處指富有神氣的彩霞。句意:豈不是要讓遊人因山高聽不清樂曲,聽不到佛歌等教化之聲!或者使這些景物辜負那極富神氣的彩霞。
(15)「肆」,陳、列義。「曰肆」即陳述;「提衡」相等、相對。《管子·重輕乙》:「以是與天提衡,爭秩於諸候」;「方岳」,並列的大山;「僉謂」,都認為;「兩間」,指天地間。本句義:請人們陳述宇內可以相提並論的大山,都認為天地間最有名的山峰,能夠立天地而不毀、冠古今而獨隆者,皆比不上四大名山(東岱、西華、南衡、北常)。
(16)句意:而不知道黔中的勝境,還有古佛道場梵凈山,則又是天下眾名岳之宗。
(17)句意:舊時傳說由彌勒、釋迦二位佛祖分管世界,用金刀劈破紅雲金頂,一座山分為兩個山峰。
(18)「三十三天」佛教名,即「利人天」,傳為釋迦佛之俗母升住天宮;「玄渺」,遙遠;「九土」指地獄,又稱「九原」,即黃泉;「九京」指地球的最深處。「幽」「」龍貌,行為貌。本句大意:這座山峰,仰視穹隆接天,高聳九霄之外;府視,厚重佳地,真插地底深處,極言山高谷深。
(19)「虯」「螭」均指無腳龍。些處為倒裝句:林木郁蒼,蛇龍盤伏(或樹枝如龍蛇盤繞),仙梯接斗,劍氣橫天。換位描寫金頂。
(20)以下寫金項所見。疊經台、煉凡台當在老山;「獻果山」疑指老金頂。
(21)「縭」同「麗」。「蓬萊三島」即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又稱三神山,其山有長生之葯;「炳」,光明,顯著,「閬苑」傳說神山的住處「瑤池」傳說中西王母住的地方。句意:四季有不敗的鮮花,若蓬萊仙島之美麗;一年有長留之美景,似天宮仙境之輝煌。狀其靈氣。
(22)「鼎」指香爐;「聖真」,指得道之大佛,「紫輝」,環繞佛體之光輝;「玉門」,佛門,「率土」即率土之濱的省略語,義為四海之內;明禪,指未成佛的諸神。極言山靈景特,佛神雲集。
(23)本句陳述梵凈山山體龐大,溪流縱橫,資源豐富,物產殷實。
(24)「三寶」指佛教的佛、法、僧。梵凈山雖然巍峨險峻,道路崎嶇難行,但今佛主神靈暗地保護,使進香者履險如夷,使崇拜信佛的人都得到善報。
(25)句意:這就是所說的大地乾坤、無邊法界,極樂天宮吧!「極樂天宮」即彌勒凈土之最高境界。
(26)句意:梵凈山神靈名馳,自開辟以來極其興旺,信奉朝拜的人不異於雲流水涌,不僅有平民百姓,而且有王公大人。「啻」,不啻,不異於。
(27)句意:山靈之名早已傳入南京北京,令京城和名布政司、撫按、道府的達官貴人傾慕嚮往,或解囊捐資,或不辭辛勞嚮往朝拜,都希望能往生凈土。「黃帝」,華夏民族的祖先;安期「即安息之期。「莫不期以魂交黃帝而夢按安期」意為:沒有不希望以後能象做夢一樣結束塵世,脫離苦海,往生西凈土。另一種說法認為「安期」即安期生,「莫不……」句,意為:都希望在夢中接納安期生一樣的仙術,既知過去,又知未來。
(28)「真」即聖真,仙人;「斯」這里,指梵凈山;蛻穎即脫穎,句意:自古以來得道成仙,無不於此凝神,於此脫穎。實系溢美之詞。
(29)「殫」,竭盡。在「著」於「以」之間疑掉一「難」字。句意:其它神仙遺跡,標積題記,許多燦爛顯著之所難以盡述。
(30)「播亂」即播州之亂,即萬曆27年(公元1599年)至28年(公元1600年),播州(今遵義一帶)土司楊應龍起兵與明王朝庭抗禮,曾派其子楊朝棟帶兵扼守梵凈山,以為退路。明軍進剿,爭以梵凈山寺廟為營,結果使廟宇被毀。「希」稀疏之意。「運數」運氣、氣數;使然,導致必然結果。句意:自從播州之亂以後,(梵凈山遭破壞的消息)傳聞四方,前往朝拜進香的人逐漸稀少,再已難象以前那麼興盛了。也許是佛祖命運中本來就該遭此劫難。
(31)「第」,次第,權衡。此山靈異,如同千載一日,十公可貴。
(32)句意:我以為世道的興隆,全憑佛神給予的命運,而山嶽的顯赫爽朗,主要來自修飾和培植。
(33)有幸碰上仁義明智之君在位,百神相依,其德澤遍及八方,恩惠施及眾人,實在是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34)「天」即皇帝,通常稱之為天子;「鑾」,金鑾寶殿,指皇帝上朝理政之所。句意:因為皇上衰憐名山的荒蕪頹廢,特對妙玄賜以「欽命僧」號,由他來組織重建金頂正殿,就好比萬歲聖上親自到那裡一樣。
(35)大意:根據欽命,望各撫按、道府、衙門商協調行動,使連接四府(銅仁、思南、石阡、思州)的梵凈山與國運一起興隆。
(36)「玉簡金書」《辭源》:「玉制之簡,上刻文書,以祭告名山川之神」。「佇見」文等。名意;祭告山神的文書,期待能與其他人類文明一樣同放光彩。
(37)因為山靈,鄭重作序。
(38)原碑文在作者署名後還有一大段附文,載明與重建金頂有關的各級官員姓氏,僧侶法號以及石匠姓名等,共百佘人。
(39)落款,明朝萬曆戍午(公元1618年)二月吉日。
註:《敕賜碑》位於梵凈山老金頂山腳,邊上建有"蘑菇石旅遊接待站",此處海拔2270米。
Ⅳ 峨眉山的傳說
1、峨眉山
從前,峨眉山只是一塊方圓百餘里巨石,顏色灰白,高接藍天,寸草不生。為了建設美好的家園,一個聰明能乾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綉花女,決心用他們的雙手將巨石打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為他們的決心和努力所感動。
在神仙的幫助下,石匠把巨石鑿刻成起伏的山巒和幽深的峽谷;綉花女把精心綉制的布帕和彩帕拋向天空,彩帕飄向山頂,變成艷麗無比的七彩光環;布帕飄舞在石山上,變成蒼翠的樹林、飄的彩雲、飛瀑流泉、怒放的山花,變成歡唱的飛鳥、跳躍的群猴和遊走的百獸。
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綠水歡歌。因為這座青山象綉花女的眉毛一樣秀美,所以人們把這座青山叫峨眉山。
2、九老洞
神話傳說的起源出自《封神演義》,我們口中的財神爺趙公明便是在峨眉山上九老洞修煉得到,後來在商周交戰中出面幫助商朝,但後來被周朝姜子牙一方打敗,在最後的姜子牙封神中被風味「金龍如意正一龍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
納珍天尊,招財使者等仙官,統管人間一切金銀財寶,如果我們有幸去峨眉山上旅遊,在位於峨眉山中山區的仙峰岩的九老洞內,有一個石床,相傳便是趙公明睡過的,後事的人在這里建起來財神殿,每年有眾多遊客來這里祭拜祈福。
3、白龍洞:白娘子的洞府
相傳最初的青蛇是雄性,為了於白蛇配對,與白蛇在峨眉山進行了一場打鬥,隨後青蛇戰敗,從此甘願變為女兒身,伺候白蛇終身,而兩蛇爭斗的地方被命名為「斗龍壩」。後來的人蛇愛情便是從白蛇下峨眉山開始。
4、神水閣
故事起源於遠古大神軒轅的問道之旅,在他路過峨眉山的時候,特地從東海龍宮引來瓊池玉液,從此有了神水閣里邊的水甘甜可口更具有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功效。
5、峨眉金頂祥光
從前有個叫蒲公的人,他天天上山采葯,熬葯給那些有病的苦難人喝,讓菩薩看到了,菩薩看到了此景被深深感動了,賦予了她幸福,以後人們就把能看見佛光當作一種吉祥的象徵。並且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金頂祥光「。
6、女媧石
相傳在上古時期女媧補天的時候一塊石頭從女媧爐子里掉出來,掉在了峨眉山上,這塊石頭又高又大直插雲霄,因為這塊石頭直插天穹,所以它連接了天庭與人間,從此天上的神仙不用通過南天門來到人家,這塊石頭就相當於他們的後門被命名為「天門石」,有神仙想到人間來玩了,便通過這塊石頭來到峨眉山,從此峨眉山上有神仙。
7、天門石
四川有座峨眉山,離天只有三尺三。但是,峨眉山上還有兩塊比峨眉山更高的大石頭,這兩塊石頭形狀差不多,隔得很近,石壁很陡,人們叫它「天門石」。相傳是女媧煉石補天的時候,從爐里掉出來滾到峨眉山的。
沒有這塊石頭以前,神仙們如果要去人間,必須要從南天門經過天梯,天梯有青鸞看守,沒有玉帝、王母的旨意,誰也別想過去。自從有了這塊上通南天門下通峨眉山的天門石之後,神仙們就可以不經過天梯就能到人間了。所以天宮里的那些神兵天將、仙女小童,就時常偷偷跑到峨眉山來玩。
8、枯葉蝶
相傳三月初三,王母娘娘大辦蟠桃盛會慶祝生日,各路神仙都來了。王母娘娘叫太白金星帶著仙女們到蟠桃園去摘蟠桃,太白金星清點仙女人數時,發現守蟠桃園的兩個仙女不見了,經過調查,才知道那兩個仙女私自從天門石去了峨眉,王母娘娘十分惱怒,馬上吩咐巨靈神把她們抓回來。
兩仙女來到峨眉後,被看不完的奇花異草、游不完的翠谷幽泉完全迷住了,忘記了回去的時辰。忽然看見天上飄來一團白雲,雲頭上站著一個人,金盔金甲,手執開山大斧,正是巨靈神。
她們嚇得慌了手腳,急忙變成兩棵珙桐樹。巨靈神看到一片翠綠的樹林中,兩棵開著白花的珙桐樹格外顯眼。潔白的花瓣,就象仙女腰上的飄帶,巨靈神料想準是兩個仙女變的。
他掏出紫金鎖,想去鎖珙桐樹。兩仙女又急忙變成兩只畫眉飛走了,巨靈神也不蠢,他知道畫眉平時只喜歡在樹林里唱歌,這兩只偏要飛上天的一定又是兩仙女變的。他也變成一隻岩鷹,追趕著畫眉。兩仙女一看自己的招數又被巨靈神識破了,思考著一定要變一個巨靈神認不出的東西,才能逃脫。
兩仙女商量了一下,心裡已經有了主意,她們落在了一堆枯枝敗葉中,變成了兩只蝴蝶。蝴蝶的兩個翅膀顏色枯黃,上面還有葉脈,就和地上的枯葉一模一樣。果然,巨靈神找遍全山,也再沒有找到她們。
巨靈神找不到仙女,只好回天宮向王母娘娘復命。王母娘娘覺得這塊石頭正好立在南天門外,替那些凡念未消的人搭了一道私下凡間的橋,此石不除,天宮不得安寧。她立即命令巨靈神斬斷天門石,斷絕兩仙女的歸路,永遠不許她們再回天宮。
巨靈神拿起巨斧就對著天門石頂砍去,一斧頭,天門石就被砍去了大半截,接著又是兩斧把巨石劈成了兩塊。天門石被斬斷,兩仙女再也不能返回天宮,永遠變成了峨眉山的兩只枯葉蝶。
Ⅳ 黃山一景夢筆生花的特點
有一奇松,狀如毛筆,故面得名,因李白夢境所得.
Ⅵ 自然風光的四字詞
美麗的春天(明美春光)
明亮美麗的,可愛的的。描述春天的獨特風景和可愛的。
寒意(津漢廖巧)
料峭微寒。描述早春寒冷。
春和景明(春,他jǐng明)
春天的溫暖,獨特的風景是美麗的。
春花秋月(春花邱越)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指的是春季和秋季美容。
寸草春暉(春琿春cǎo)
春暉:春天的陽光;愛好的家長和孩子的成長比喻。寸草:草一英寸長的恩典無限感戴心情的孩子們的父母的養育之比喻為。
春(春慧達二)
像春天已經返回地球。詳細說明已通過冷,地球
春和景明 - 美麗的春天寒冷的春天的溫暖和活力來。
花Vista的草長鶯鶯歌燕舞
五顏六色的鮮花花紅柳綠奼紫嫣紅
全園春含苞欲放的花枝招展
美麗的春天春蘭秋菊春花秋月春華秋實春天的花朵春山,如笑的春天燦爛的春風氣彈簧泄漏美麗的春天春花秋月春華秋實春暉寸草春回大地春蘭秋菊春天的春天撩人春色滿園春山如笑春風似深海春生秋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筍憤怒的春春春蛙秋蟬善良的紅色愛情綠樹花紅柳綠花香鳥語枯木逢春Vista的泄漏春滿園春天柳綠花紅花雙柑斗酒尋花問柳雨風片歡樂的春天雨後春筍般英寸王出水芙蓉腳陽春暗香疏影的不同李漩渦桃庸俗趣味紅不驚人不休青風和雨的浪漫浮花浪蕊孤標準的命運桂附地蘭花桂林種子香氣初露頭角含苞欲放的紅衰退翠和豐富多彩的規則,離開了主題的文章腳樹被毀蘭折玉花盛開少鳥語花香
春風氣彈簧泄漏春亮春花秋月春華秋實春暉寸草春春蘭秋菊到來的春天的花朵開放的春天撩人春色滿園,,如大笑春,春山像深海春生秋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筍憤怒的春蛙秋蟬春春善良的紅色愛情綠樹花紅柳綠花香鳥語枯木逢春Vista的泄漏春滿園春色桃庸俗的無數無數的紅色花朵一倍柑斗酒尋花問柳雨風的一片歡樂的春天雨後春筍腳陽春暗香稀疏的蓬勃綻放措施MCC離開英寸王出水芙蓉破壞腳樹蘭折玉五顏六色的鮮花柳綠花紅驚嚇綠色風有雨的浪漫波瑞飄花孤標準的命運的桂附蘭花桂林1種子香水萌芽下降翠含苞欲放的紅少花
春天,春天,面帶微笑,春光無限的季節復興的綠草如蔭,春風和氣體春光泄漏美麗的春天春花秋月春華秋實春暉寸草春春蘭秋菊春天的春天撩人春色滿園春山如笑春像深海春生秋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筍憤怒的春蛙秋蟬春春善良的紅色愛情綠樹花紅柳綠花香鳥語枯木逢春Vista的泄漏春光美麗的春天柳綠花紅花雙柑斗酒嫖娼的雨風片歡樂的春天雨後春筍腳陽春暗香疏影豐富多彩的倡導者條規則葉尺樹寸王出水芙蓉摧毀蘭折玉花盛開的桃庸俗李為許多不同的風和雨紅驚嚇綠色的浪漫飄花的唯一的標准波芮筏特桂附地留蘭香桂林種子香味,萌芽含苞欲放的紅衰退翠少花春天Vista的草芽的春天五顏六色的鮮花綻放滿園春色含苞欲放的九花盛凱春和景明美麗的花和葉的喜悅春天寒流寒冷的春天乍暖還寒的三月充滿活力的春天花園的花朵春天的春天恢復所有的東西春風拂面如深海彈簧明亮的彩色春雨明亮的春天油充滿活力的春天,大圈
春意盎然的花朵蓬勃發展的甜頭和光
春春回地彈簧桃花源「是強大的
陽光燦爛的春天的花朵,盛開的鳥百羽的春天和春天的喜悅
夏天:烈日炎炎百花爭艷驕陽似火雷聲和閃電
燒焦烈日驕陽似火汗大汗淋漓的
蟬鳴的鳥類,樹木青翠的綠葉荷花池秋:清晰秋高氣爽,微風富有成效的一天是明確的,
秋日明確秋風送秋菊怒放
秋菊感到驕傲和秋季,秋色宜人金桂飄香
山葉的果實,其北雁南飛五穀豐登蘆花飄飄
冬天的白雪皚皚的的寒冬臘月黯淡的冰雪世界
天氣非常寒冷的北風呼嘯,在寒冷的寒冬臘月
雪旋轉是在地面上的冰和雪冰封雪蓋漫天飛雪白雪皚皚的冰
Ⅶ 描繪中國風景名勝的古詩有哪些
1、《初見嵩山》
宋代: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譯文: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於塵埃之中,塵世污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健、挺拔、聳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霞明月。
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一片雲雨,此時,晴空一碧,幾座山峰就從雲後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麼的清瘦挺拔、不染一絲塵埃。
2、《登岳陽樓》
唐代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譯文: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盪漾漂浮。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4、《獨秀峰》
清代: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譯文:全然找不到來龍去脈,只見一座高峰突然出現,高可入雲,直插南斗星。桂林山水本來就十有八九奇絕卓異,而獨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幾百級階梯拾級而上才到達它的峰巔,盡覽全城風光,但見輕霧迷漫,碧波盪漾。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無援又有何妨礙!
5、《焦山望寥山》
唐代: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
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譯文: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遙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藍的雲霄。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為凌空的長橋,以便直通天堂。仙人如果愛惜我,就對我招招手吧,讓咱們一起去翱翔。
Ⅷ 山川的意思是什麼
山川,指山嶽、江河。
基本解釋
1、山嶽、江河。借指景色。
2、指名山大川。
引證解釋
《史記·孝武本紀》:「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浮江,自尋陽出樅陽,過彭蠡,祀其名山川。」
白話文:他的第二年,皇上巡幸南郡,到江陵後向東。登上禮暗中的天柱山,稱為南嶽。浮江,從尋陽出樅陽,經過彭蠡湖,在其名山川。」
(8)鮮花名山擴展閱讀
近義詞
山水:
山水一詞有三層意思:
(1)、山上流下來的水。
(2)、山和水,泛指山、江、河、湖、海。
(3)、山水畫的簡稱,指以風景為題材的中國畫。
引證解釋
①、《三國志·魏書·賈詡傳》:「 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皆難卒謀也。」
白話文:「吳、蜀雖然小國,依傍山水……都難以圖謀了。」
②、張天翼《新生》:「 章老先生 總炫耀他家藏的東西,吳昌碩刻過一幅圖章送他,他還藏了一幅倪雲林的山水,上面有 張延濟 的題跋。」
Ⅸ 閱讀下文,完成1—4題。
①胡楊生於西域。 ②在西域,那曾經三十六國的繁華,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吹洗得蒼涼斑駁。僅僅千年,只剩下殘破的驛道,荒涼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駱駝,三五杯血紅的酒,兩三篇英雄逐鹿的故事,一曲飄忽在天邊如泣如訴的羌笛。當然,還剩下胡楊,還剩下胡楊簇簇金黃的葉,倚在白沙與藍天間,倚成一幅懾人心魄的畫,令人震撼無聲。 ③胡楊,是我平生所見最堅韌的樹。能在零上四十度的烈日中嬌艷,能在零下四十度的嚴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鹽鹼,不怕鋪天蓋地的層層風沙,他是不死的樹,是生命的樹,是神樹。那種遇強則強,逆境奮起,絕不放棄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兒熱血沸騰。A 霜風擊倒,掙扎爬起,沙塵掩蓋,奮力撐出 。他們為精神而從容赴義,他們為信念而慷慨就死。雖斷臂折腰,仍堅挺著那一副鐵錚錚的風骨;雖傷痕累累,仍凸顯著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④胡楊,是我平生所見最無私的樹。胡楊是擋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後是青山,是綠水,是城市,是村莊,是喧鬧的紅塵世界,是並不了解他們的芸芸眾生。身後的芸芸眾生,是他們生下來、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義。他們並不期望人們知道,他們將一切浮華虛名讓給了鮮花,讓給了芳草,讓給了名山,讓給了大川,而將這摧肝裂膽的風沙留給了自己。 ⑤胡楊,是我平生所見最包容的樹。胡楊林中,有梭梭、甘草、駱駝草,他們和諧共生。胡楊林是碩大無邊的群體,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團隊,是典型的東方群體文明的構架。胡楊的根莖很長,穿透虛浮移動的流沙,竟能深入到二十多米的沙下去尋找泥土,並深深紮根於其中。如同中華民族,雖經無數風霜雨雪,仍然同根同種同文,獨秀於東方。 ⑥胡楊,是我平生所見最悲壯的樹。他們生下來一千年不死,死了後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這不是神話。無論是在塔里木,還是在內蒙額濟納旗,我都看見了大片壯闊無比的枯楊,他們生前為所摯愛的熱土戰斗到最後一刻,死後仍奇形怪狀地挺立在戰友與敵人之間。B 他們讓戰友落淚,他們讓敵人尊敬,那億萬棵寧死不屈、雙拳緊握的枯楊,似一尊尊巍然聳立的雕塑 。一看到他們,就會想起岳飛,想起袁崇煥,想起譚嗣同,想起無數中國人的氣節,一種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的氣節。 ⑦中華大地上,總有那麼一批不求顯達的精英,總有那麼一批無私奉獻的中堅,總有那麼一批甘於寂寞的士子,如胡楊般昂首,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如此不被人知的偉大才是真正的偉大,同理,不被人知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平凡。 ⑧直到某日,被感動的上蒼猛然看到這一大片美麗忠直、遍體鱗傷的樹種,問:你們是誰?獵獵西風中有無數聲音回答:我是胡楊。 (選自《新華文摘》2004年第5期,文有改動) 1.作者筆下的胡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繫上下文,說說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上文加黑的兩個句子中任選一句,品味文句中蘊涵的語言運用的美或情感表達的美。 選句序號【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胡楊這一形象引起了你怎樣的感慨和思考?請結合文中的具體描寫和自己的體驗,談談你的感受或思 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