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謝長漣鮮花

謝長漣鮮花

發布時間: 2022-01-08 14:55:15

A. 紅樓夢里詠荷的詩詞

《紅樓夢》里詠荷的詩詞:
一、香菱:
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污棋枰。古人惜別憐朋友,況我今當手足情!

二、寶玉 紫菱洲傷懷
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蓼花菱葉不勝愁,重露繁霜壓纖梗。
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污棋枰。古人惜別憐朋友,況我今當手足情

《紅樓夢》

(清代曹雪芹著章回體小說)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金玉緣》《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此書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種版本系統。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據脂本匯校,後四十回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 ,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機。
《紅樓夢》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這些理想和主張正是當時正在滋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紅樓夢》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 ,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尤其「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激起了後世讀者強烈的好奇心和窺探欲,各種猜測附會之說愈出愈奇。

B. 提起張老三,兩口子賣大煙。歌曲名字叫什麼

歌曲名:探清水河

桃葉兒尖上尖

柳葉兒就遮滿了天

在其位這個明啊公

細聽我來言吶

此事哎

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

藍靛廠,火器營兒,有一個松老三

——————

提起那松老三

兩口子賣大煙

一輩子無有兒

生了個女兒嬋娟吶

小妞哎,年長一十六啊

取了個乳名兒,姑娘叫大蓮

——————

姑娘叫大蓮

俊俏好容顏

鮮花無人采

琵琶斷弦無人彈吶

奴好比貂蟬思呂布

又好比閻婆惜

坐樓想張三

——————

太陽落下山

秋蟲兒鬧聲喧

日思夜想的六哥哥

來到了我的門前吶

約下了今晚這三更來相會

大蓮我羞答答低頭無話言

——————

一更鼓兒天

姑娘她淚漣漣

最可嘆二爹娘,愛抽鴉片煙吶

耽誤了小奴我的婚姻事啊

青春要是過去,何處里找少年

——————

二更鼓兒發

小六兒他把牆爬

驚動了上房屋

痴了心的女兒嬌娃喲

急慌忙,打開了門雙扇吶

一把手拉住了,心愛的小冤家

——————

三更鼓兒喧

月亮它照中天

好一對多情的人 對坐話纏綿吶

鴛鴦哎

戲水我說說心裡話呀

手拉著知心的人

不住的淚漣漣

——————

四更鼓兒忙

二人就上了床啊

上得那牙床寬

寬去了我的衣裳啊

上得那牙床

我二人口對口就腮貼著腮呀

六哥哥地舌頭尖兒

點上了我的上牙膛

——————

五更天大明

爹娘他知道細情

無廉恥的這個丫頭哎

敗壞了我的門庭啊

今日里一定要將你打呀

皮鞭子沾涼水,定打不容情

——————

大蓮無話說

被逼就跳了河

驚動了六哥哥

來探清水河呀

親人吶,你死都是為了我

大蓮妹妹慢點走

等等六哥哥

——————

秋雨下連綿

霜降那清水河

好一對多情的人

雙雙就跳了河呀

痴情的,女子這多情的漢

編成了小曲兒,來探清水河

編成了小曲兒,來探清水河

C. 康乃馨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荷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康乃馨不同顏色有不同花語
白色:甜美而可愛、天真無邪、純潔的愛、給女性帶來好運氣的禮物、純潔、純潔的友誼、我活生生的愛情、吾愛永在、信念、雅緻的愛、真情、尊敬
粉色:我永遠不會忘了你、美麗、年輕、熱愛、祝母親永遠年輕美麗;感動、亮麗、母愛、女性的愛、我熱烈地愛著你
紅色:我的心為你而痛、贊賞、崇拜、迷戀、親情、熱烈的愛、熱情、受傷的心、思念、相信你的愛、祝母親健康長壽、祝你健康、你不知道我愛你
黃色:你讓我感到失望、拋棄、藐視、長久的友誼、對母親的感謝之恩、拒絕、侮諱、侮蔑、永遠感謝、友誼深厚
米紅色:傷感
深紅色:熱烈的愛桃紅色:熱愛著你
雜色:拒絕你的愛
紫色:任性、變幻莫測
有斑紋的:拒絕、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有條紋的:對不起
隨著母親節的興起,正日益風靡世界,成了全球銷量最大的花卉。康乃馨營造了溫馨,祝母親健康平安的氛圍。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是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荷花-清白. 蘭花-高尚而謙虛(高風亮節).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示堅貞純潔。

D. 普通朋友生日送什麼花

鬱金香:純潔的友誼 鬱金香:愛的告白、真摯情感 紅鬱金香:正式求愛的心聲 紫鬱金香:永不磨滅的愛情、最愛 白鬱金香:純潔的友誼 黃鬱金香:高貴、珍重、道歉 粉鬱金香:美人、熱愛 康 乃 馨:偉大、神聖、慈祥、溫馨的母愛 紅康乃馨:熱烈的愛、祝母親健康長壽 粉康乃馨:祝母親永遠美麗、年青 黃康乃馨:對母親的感謝之恩 白康乃馨:真情、純潔 百 合:百年合好、事業順利、祝福 白百合:純情、純潔 火百合:熱烈的愛 黃百合:高貴、榮譽、勝利 香水百合:富貴、婚禮的祝福 紅 掌:大展宏圖、鴻運當頭、心心相應 白 掌:一帆風順 天堂鳥:熱戀中的情呂、瀟灑的多情公子 牡 丹:富貴吉祥、繁榮昌盛 蝴蝶蘭:我愛你 菊花:清靜、高潔、長壽 翠菊:追慕、遠慮 勿忘我:永恆的愛、濃情厚意 鳶尾:好消息的使者、想念你 馬蹄蓮:博愛、聖潔虔誠 非洲菊:神秘、興奮、有毅力 水 仙:高雅、清逸、芬芳脫俗 杜鵑:艷美華麗、生意興隆 仙客來:天真無邪、迎賓 風仙子:喜悅、愛意、濃情密意 紫藤: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 玫瑰:象徵愛情 紅玫瑰:熱戀、真心實意 粉玫瑰:永遠的愛、初戀、特別的關懷 白玫瑰:純純的愛,純結與高貴 黃玫瑰:失戀、褪去的愛、歉意 橙紅玫瑰:初戀的心情 百合象徵順利、心想事成、祝福、百年好合、心心相印 香水百合:純潔、富貴、婚禮的祝福 百合(白):純潔、庄嚴、心心相印 葵百合:勝利、榮譽、富貴 姬百合:財富、高雅 火百合:熱烈的愛 黃百合:衷心祝福 金魚草:象徵繁榮,有金有餘 紅金魚草:鴻運當頭 黃金魚草:金銀滿堂 紫金魚草:大紅大紫 粉金魚草:花好月圓 鬱金香:象徵真摯的情感、愛的告白 黑鬱金香:神秘、高貴 紫鬱金香:永不磨滅的愛情 粉鬱金香:幸福 黃鬱金香:拒絕、無望的愛 風信子:象徵勝利、喜悅、愛意、濃情蜜意 黃風信子:幸福、美滿 白風信子:不敢表露的愛 粉風信子:傾慕、浪漫 紅風信子:讓我感動的愛 康乃馨:象徵母親的偉大、神聖、慈祥 紅康乃馨:祝母親健康長壽 粉康乃馨:祝母親永遠年輕 黃康乃馨:長久的友誼 白康乃馨:純法的友誼 火鶴花:新婚、祝福、幸運、快樂 愛麗絲:好消息、想你 小蒼蘭:純潔、幸福、清新舒暢 海芋:希望、雄壯之美 彩色海芋:愛情、富貴、真情 非洲菊:神秘、興奮、有毅力 劍蘭:用心、長壽、福祿、康寧 向日葵:愛慕、光輝、忠誠 牡丹:富貴 大理花:華麗、優雅 滿天星:真心喜歡、關心、純潔 聖誕花:祝福 菊花:清凈、高潔、長壽 星辰花:永不變心 翠菊:追想可靠的愛情、請相信我 天堂鳥:熱戀中的伴侶 杜鵑:艷美華麗、生意興隆 石斛蘭:慈愛、祝福、喜悅 石竹:奔放、幻想 毋忘我:濃情厚意、永恆的友誼 蝴蝶蘭:我愛你 馬蹄蓮:永結同心、吉祥如意 水仙:高雅、請逸、芬芳脫俗 紅掌:大展鴻圖 可以根據朋友的類型來選哦········ 這里給你參考一下,希望你喜歡。。。

E. 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

初二語文知識點大全:文言文重點總結(上學期)
21、桃花源記
1、基礎知識

l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田園詩人。不滿當時現實,棄官歸隱。《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都是傳世名篇。我們還學過他的《歸園田居》、《飲酒》《五柳先生傳》等

文章知識:( 1)線索:漁人(武陵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發現——訪問——離開——再尋」貫穿起來。(2)順序:時間先後

l 文言詞語

【一般詞語】

[緣]沿著,順著。[夾岸]兩岸。夾,在兩旁。[數]幾。[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英,花。[繽紛]繁多樣子。[復]再。[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才]僅。[平曠]平坦開闊。[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阡陌]田間小路。[悉、咸
]全,都。[黃發]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悅。[乃]竟然。[具]詳細。[問訊]打聽消息。[雲]說。
[嘆惋]感嘆驚訝。惋,驚訝,驚奇。[延]邀請。[語(yù)]告訴。[扶]沿,順著。[向]從前,舊的。[及]到。[詣]到。[遣]派。[欣然]高興的樣子。[規]計劃。[果]實現。

【一詞多義】

[中] ①年間。(晉太元中)②中間。(中無雜樹)

[志] ①標記。(尋向所志)②做標記。(處處志之)

[為] ①(wéi)作為(武陵人捕魚為業)②(wèi)對,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尋] ①尋找。(尋向所志)②隨即,不久。(尋病終)

[聞]①聽說。(村中聞有此人)②聽到的事情。(具言所聞)

[舍]①(shě)舍棄,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儼然)

[作] ①勞作。(其中往來種作)②做。(設酒殺雞作食)

【古今異義】

[鮮美]古:鮮艷美麗。今:食物味道好。

[開朗]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

[交通]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相同。

[如此]古:像這樣。今:這樣。

[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詞類活用】

[異]感到詫異。[窮]盡,有走完或窮究根源之意。[盡]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成語】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而後突然明白。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

[無人問津]比喻無人探問價格或情況。津,渡口。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世外桃源] 與世隔絕,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後用此成語指虛構的超脫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

[落英繽紛];落英:落花。繽紛:繁多凌亂的樣子。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l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語句回答: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是: 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4.表現桃花源中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的安寧的句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髻。並怡然自樂。

5.表現人民生活恬適的句子: 往來種作;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民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黃發垂髻,並怡然自樂 。

6.表明漁人進入桃源後總體感受的句子: 豁然開朗 。

7.表明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先世避秦時亂。

8.表明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詣太守,說如此。

9、本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10、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 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B.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11、本文「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 問今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12、交代桃源人來歷的句子: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

(二)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麼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窮其林」中的「窮」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理?

由於「甚異之」,想探個究竟。

4. 「豁然開朗」照應前文什麼內容?

初極狹,才通人。

5. 為什麼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村人對陌生人出現感到驚異,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很久。

6.「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

社會動盪,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怎樣?

自然環境:美麗富饒;②社會環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狀況:安居樂業;④精神狀態:自由快樂。

8.「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從文中可推斷漁人向桃花源中人說了什麼?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為什麼嘆惋?作者為什麼不一一寫出漁人的話?

為時代變遷,桃花源外社會黑暗動盪,人民生活痛苦而嘆惋。

本文主要寫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戰亂;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沒有必要一一寫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麼?

先人已飽受戰亂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會中再過痛苦的生活。

11.為什麼村人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對漁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後破壞他們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為什麼要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的虛幻世界,並不存在。也表達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為什麼要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給桃花源增添奇異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隱含了作者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

14.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活?)

環境優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風淳樸;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

15.作者為什麼要虛構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美好世界?

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願望;對美好生活嚮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16.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

(漁人)發現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

17、 漁人離開桃源後,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後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麼?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

l 遷移拓展

1.與「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語是什麼? 豁然開朗。

2.你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

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3.漁人是個怎樣的人?寫漁人有怎樣的作用?

漁人背信棄義、不守諾言。

寫漁人的作用:一方面與桃花源中人的淳樸好客形成對比,加深了人們對桃花源外社會的認識,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另一方面,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漁人是組織材料的需要。

4.針對第二段語句作簡要評注。

本段駢散結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連貫流暢,精煉有意境。「黃發垂髫」又運用借代修辭,增強了語言表現力。

5.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你能從中聯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啟示?

圍繞「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為,必須經歷一些艱難苦難」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入手描寫的?請你以「桃花源美在……」領起,寫兩點賞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環境的優美,桃花源美在社會生活寧靜。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難於桃花源,不復出焉的行為的?

桃花源人在當時是很幸運的,能躲避禍患,生活安定;但從積極意義上來講,躲避不是永遠的,應該起來抗爭。(談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國,你的理想王國是怎樣的?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來。

(自我做答)

愛蓮說

l 基礎知識

l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 周元公集 》。作者 周敦頤 ,字茂叔, 北宋哲學 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

文言詞語

l 【常規詞語】

【蕃(
fán)】多。【獨】僅。【盛】大規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植】立。【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謂】認為。【隱逸】隱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鮮】少。【宜】應當。【眾】多。

l 詞類活用

【蔓】生枝蔓。【枝】張枝節。【亭亭】聳立的樣子。

l 【翻譯】: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出於污泥卻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凈後卻不妖冶。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芬芳遠播。(就)更顯清香,高高地潔凈地直立在那裡。

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

l 閱讀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操?

從 環境習性、體態香氣、清高氣質 等方面,表達作者 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的情操。

2.「陶後鮮有聞」中的「陶」指誰?文中的「鮮」與哪個詞語構成反義詞?

指 陶淵明 。文中與「鮮」構成反義詞的是: 眾(蕃) 。

3.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

6.「予獨愛蓮」中的「獨」表現了作者什麼態度?

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

7.「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表現了蓮花什麼特點?

莊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蓮和牡丹對舉,其用意是什麼?

批判貪圖名利、追求富貴的世風,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願隱逸,也不貪圖富貴,他追求什麼?

在污濁的世間,堅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 蓮 自況,表現了他 潔身自好 的生活態度,委婉地批判了 趨炎附勢、追求富貴 的世風。

11.文中的蓮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不追求名利,在污濁的環境中,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寫蓮表白自己 潔身自好 的生活態度,寫菊表白自己 不願隱逸 的生活態度,寫牡丹表白自己 對追逐名利世風鄙棄的生活態度。

13.「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慨嘆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人太多。

14.怎樣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嘆?

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既不想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本文採用了 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徵什麼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徵: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 菊---「花之隱逸者」象徵:不趨炎附勢的隱士。

(3) 蓮---「花之君子者」象徵: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16.用原文語句回答。

1)本文概括蓮花高潔品質的句子的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全文的中心句是: 花之君子者也。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隨俗浮沉,又莊重、質朴,不孤高自許、嘩眾取寵(或表現蓮的高潔,概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德和堅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高度概括蓮高貴品質的句子(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蓮,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或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世人甚愛牡丹」,這是因為牡丹是: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予獨愛蓮」的根本原因是: 蓮,花之君子者也。

17.請在文中找出一句駢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8.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本文用 菊花 和 牡丹 來襯托蓮,其中菊花屬於 正襯 ,牡丹屬於 反襯。

19、本文所用的修辭有: 排比、設問、比喻 表達方式有: 記敘、描寫 表現手法有: 象徵、襯托。文章的最後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句(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l 遷移拓展

1.細細考慮,「菊之愛」可以有兩重含義:①做一個避世的隱士;②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你贊成哪一種說法?談談看法。(自圓其說既可。)

如:贊成兩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塵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魯迅有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問濂溪稱凈植,英隨殘葉墜寒塘。」這首詩稱頌的是哪一種花?

蓮花。

3.喜歡哪一種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現。你喜愛哪一種花?說明喜愛的原因(包含駢句)。

梅花。它頂風冒雪,「凌寒獨自開」。(傲雪盛開人皆頌,迎寒綻放世堪揚。)

蒲公英花。花朵雖小,卻遍布各地,有極強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葉瘦能醫疾。)

菊花。在萬花紛謝之時獨自開放,決不隨波逐流,且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百花凋謝始露面,孑身盛開也吐香。)

4.孟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觀點。人的思想受環境的影響,「孟母擇鄰」說的即是這個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頤的觀點。只要人保持堅貞的操守,潔身自好,即使處於污濁的環境中也能不受其影響。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

22陋室銘

l 基礎知識

l 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形成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l 文言詞語

【名】有名,著名。【靈】靈異。【斯】這。【德馨(
xīn)】品德高尚。馨,香氣。【鴻儒(rú)】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調】調弄。【素琴】不加裝飾的琴。素,樸素,不加裝飾。【金經】指佛經。【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絲,弦樂器。竹,管樂器。【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案,文書,案卷。牘,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l 理解探究

1.統領全篇並點明主旨的句子(詞語)是: 惟吾德馨(德馨) 。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類比,表面陋室也具有「 名 」、「 靈
」的性質。《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3.文章的點題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4.文章是從 居室環境 、 交往人物 、 日常生活 三方面表明陋室的 景色之雅 、 交往之雅 、 情趣之雅,見「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寫陋室環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語句是: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由此可知其環境特點是: 恬靜雅緻。

6.寫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談 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 鴻儒 。用一成語概括室中情景: 談笑風生。

7.寫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語句是: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從前兩句正面實寫的句子可知室主人
高雅脫俗的情致;從後兩句反面虛寫可知室主人 不受世俗羈絆 之情。

8.以古代名賢自況,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運用類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與抱負,進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畫龍點睛的句子是: 孔子雲:「何陋之有? 」引用孔子的話有 以君子自居 之意,說明 「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

10.本文通過描寫陋室,表達室主人 高潔傲岸 的節操和 安貧樂道 的情趣。

11.《陋室銘》和《愛蓮說》都採用了 托物言志 的寫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 陋室 ,引出主旨。「 德馨 」立意貫穿全篇。

12.寫出文中的駢句,散句。

駢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散句:孔子雲:「何陋之有?」
13.「仙」和「龍」比喻 品德高尚 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詞語是: 德馨 。
14.本文寫陋室,卻沒有一個表現「陋」字,請用四個字概括本文的意思: 陋室不陋。

l 遷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為什麼?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質條件的好壞,而是精神世界的純潔與充實。他們鄙棄功名利祿,不趨炎附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保持著堅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覺其陋。

2.作者做此銘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也流露出諷刺現實的意味。你能看出當時的現實是怎樣的嗎?

官僚士大夫階層思想庸俗、頹廢,居豪宅,尋歡樂。

3.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從本文表達的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來看,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從他獨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來,使自己與污濁的社會隔離開來等做法來看,又是消極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歡的居室是什麼樣的?請描繪出來,並說明你喜歡的原因。(略)

26、三峽

l 基本知識

l 文學常識

《三峽》選自《水經註疏》。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

作者:酈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 。《三峽》一文出自《水經注》這是記敘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

l 文言詞語

【通假字】

[闕]通「缺」, 中斷。

【一詞多義】

[絕]①沿泝阻絕[斷,斷絕] ②絕巘多生怪柏[極] ③哀轉久絕[停止;消失]

[自] 1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屬] 1 屬引凄異(連續)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詞類活用】

①乘 奔 御風 [飛奔的馬] ②素 湍 綠潭[急流的水] ③回 清 倒影[清波]

【常見短語】

[略無]毫無。略,幾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當。 [夜分]半夜。[榮]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屬(zhǔ)引]連續不斷。屬,連續。引,延長。

【其他詞語】

[嶂(zhàng)] 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襄(xiāng)]上。 [沿]順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時。 [宣]傳達。 [雖]即使。 [御]駕,乘。 [疾]快。 [素]白色。[回]迴旋。[巘(yǎn)] 險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沖刷。
[旦]早晨。 [肅]寂靜。 [哀]悲哀。 [轉(zhuǎn)]婉轉。 [沾]沾濕。 [三]表示概數。

l 理解探究

l 整體把握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 雄奇險拔、清幽秀麗 的景色,激發人們 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 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
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
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文章 先寫山,後寫水 ,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 分不同季節 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
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 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l 結構提綱

總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側重寫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分特點:( 1)夏:水漲流速,交通斷絕。(2)春冬:水退潭清,風景秀麗。(3)秋:水枯氣寒,猿鳴凄涼。(側重寫水:四季不同,風景各異。)

l 理解性背誦:

1)寫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寫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 。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

3)寫夏水的句子: 1 寫水勢凶險的句子: 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 2 寫水流湍急的句子: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

4)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

5)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

6)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

l 問題探究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總寫了三峽怎樣的特點?

(1)峽長(七百里)嶺連(連山,略無缺處)(3)山高峽窄(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峽的山具有怎樣的特點?

山高嶺連,岸偉峽險(或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特定環境下的情景綜合表現了三峽怎樣的特點?

山的「連」「高」「窄」。

5、第一段作者採用了什麼寫法表現三峽的特點?

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6、三峽的夏水有何特點?

(1)水漲(襄陵,沿泝阻絕)(2)流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7、寫「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麼?這是什麼寫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詩?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漲流急,也突出了三峽夾江對峙、狹窄險要的特點。寫法:側面描寫。想到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峽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寫的?表現了三峽怎樣的季節特點?

抓住了碧水、怪木、飛瀑來寫的。表現了春冬三峽的風光秀麗。

9、總括春冬之景的四個字是什麼?

清榮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現在何處?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11、第四段寫什麼季節的景色?作者是從哪一角度寫景的?表現了景物什麼特點?

秋季。聽覺。表現了幽靜、寂寥、凄異的特點。

12、「漁者歌」有什麼作用?

說明猿聲凄涼、悲哀,從側面渲染了秋天蕭瑟、肅殺的氣氛。也暗含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網路知道提醒:字數超出最大允許值,請刪減!)抱歉,只能到此結束。

F. 花飛花謝花滿天的全詩和意思`

「花飛花謝花滿天」,該句出自清代曹雪芹的《葬花吟》。

《葬花吟》

清代 曹雪芹

原文: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綉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譯文:

花兒已經枯萎凋謝,風兒吹得它漫天飛舞。褪盡了鮮紅的顏色,失去了香味,有誰對它同情哀憐?柔軟的蛛絲兒似斷似連,飄盪在春天的樹間。漫天飄散的柳絮隨風撲來,沾滿了綉花的門簾。閨房中的少女,面對著殘春的景色多麼惋惜。滿懷憂郁惆悵,沒有地方寄託愁緒。

手拿著鋤花用的鐵鋤,挑開門簾走到園里。園里花兒飄了一地,我怎能忍心踏著花兒走來走去?輕佻的柳絮,淺薄的榆錢,只知道顯耀自己的芳菲。不顧桃花飄零,也不管李花紛飛。待到來年大地春回,桃樹李樹又含苞吐蕊。可來年的閨房啊,還能剩下誰?

新春三月燕子噙來百花,散著花香的巢兒剛剛壘成。梁間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鮮花是多麼無情!明年百花盛開時節,你還能叼銜花草。你怎麼能料想到房間主人早已死去,舊巢也已傾落,只有房梁空空。一年三百六十天啊,過的是什麼日子啊!刀一樣的寒風,利劍般的嚴霜,無情地摧殘著花枝。

明媚的春光,艷麗的花朵,又能夠支撐幾時。一朝被狂風吹去,再也無處可尋。花開時節容易看到,一旦飄落難以找尋。站在階前愁思滿懷,愁壞了我這葬花的人。手裡緊握著花鋤,我默默地拋灑淚珠。淚珠兒灑滿了空枝,空枝上浸染著斑斑血痕。

杜鵑泣盡了血淚默默無語,愁慘的黃昏正在降臨。我扛著花鋤忍痛歸去,緊緊地關上重重閨門;青冷的燈光照射著四壁,人們剛剛進入夢境。輕寒的春雨敲打著窗欞,床上的被褥還是冷冷冰冰。人們奇怪是什麼事情,使我今天這樣格外傷心?一半是對美好春光的愛惜,一半是惱恨春天的逝去。

我高興春天突然來臨,又為它匆匆歸去感到抑鬱。春天悄然無語地降臨人間,又一聲不響地離去。昨晚不知院外什麼地方,傳來一陣陣悲涼的歌聲。不知道是花兒的靈魂,還是那鳥兒的精靈?

不管是花兒的靈魂,還是鳥兒的精靈,都一樣地難以挽留。問那鳥兒,鳥兒默默無語,問那花兒,花兒低頭含羞。我衷心地希望啊,如今能夠生出一雙翅膀。尾隨那飛去的花兒,飛向那天地的盡頭。

縱使飛到天地的盡頭,那裡又有埋葬香花的魂丘?不如用這錦綉的香囊,來收斂你那嬌艷的屍骨。再堆起一堆潔凈的泥土,來埋葬你這絕代的風流。你那高貴的身體,潔凈的生來,潔凈的死去。不讓它沾染上一絲兒污穢,被拋棄在那骯臟的河溝。

花兒啊,你今天死去,我來把你收葬。誰知道我這薄命的人啊,什麼時候忽然命喪?我今天把花兒埋葬,人們都笑我痴情。等到我死去的時候,有誰又能把我掩埋?不信請看那凋殘的春色,花兒正在漸漸飄落。那也就是閨中的少女,衰老死亡的時刻。

一旦春天消逝,少女也便白發如絲。花兒凋零人死去,花兒人兒兩不知!

(6)謝長漣鮮花擴展閱讀

《葬花吟》出自《紅樓夢》,創作背景:

《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裡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共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生長在南京,少年時代經歷了一段富貴繁華的貴族生活。但後來家漸衰敗,雍正六年(1728年)因虧空得罪被抄沒,曹雪芹一家遷回北京。

回京後,他曾在一所皇族學堂「右翼宗學」里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境遇潦倒,生活艱難。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創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葬花吟》作者簡介: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關外祖籍遼寧鐵嶺,生於江寧,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

雍正六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

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 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因貧病無醫而逝。

G. 火睡蓮的花語是什麼

  1. 火睡蓮應該叫睡火蓮。沒有火睡蓮。

  2. 睡火蓮的花語是很獨特的,睡火蓮花語為「淡薄的專愛情」,這屬和睡火蓮花多每年只開七天有很大的關系。就像一個不在意愛情的過程,只在意那短暫一刻美好的淡薄愛情的人一樣。

  3. 睡火蓮是一種比較柔弱嬌艷的花,也是一種很受人們喜愛的花。淡薄的愛情是睡火蓮的語言,在我們的感情世界裡,有多少人能和睡火蓮一樣,淡薄愛情,看淡復雜的感情世界睡火蓮。

  4. 睡火蓮有四種顏色,藍色、紫色、粉紅色及金黃色,它們在夏天開放,睡火蓮不像蓮花那樣純潔清新,睡火蓮像淡泊的公主只知道沉睡。

H. 花滿樓最後和誰在一起

\霞兒不算,因為古龍小說原著里並沒有這個人。。。

對於石回雲秀。最後她不是死了么答。。。

對於上官飛燕,他也是真的喜歡。。可惜那丫頭太壞,被殺了滅口了。

小說里,也沒說花滿樓最後和誰在一起。我覺得吧。花滿樓太完美了,沒有人能配得上他。

I. 以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是什麼意思

「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是一句中國古語,用來警喻為人處世要剛柔並濟,才有奇效。字面上看,霹靂手段是指鐵手腕、鐵血政策、高壓政策、專政一類的東西;菩薩心腸當然是指仁慈善良寬容。這似乎是相反的東西,但也可以並存。

家教方面,人們常說「給好心不給好臉」,就是菩薩心腸+霹靂手段;治理國家方面,對違法亂紀分子嚴加懲處,使人民不去犯罪,也是使出霹靂手段,顯出菩薩心腸。

「以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出自胡林翼為曾國藩寫的一副壽聯。胡林翼治亂,有句振聾發聵的名言:「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何為「霹靂手段」?快刀斬亂麻,除惡務盡也。在這一點上,他嚴酷無情,與有著「曾剃頭」之稱的曾國藩如出一轍。

雲:「至害馬務在必去,世亂方生,我輩無安良法,唯有除暴。」又稱:「治亂民如治亂絲,亂者必斬,不可姑息。」可以看出,胡林翼認為殺人乃治亂世之不可少之手段,只要居仁愛之心,無可非議。

「以殺人之政,行不嗜殺人之心,而歸於以生道殺人而已矣。」何為「生道殺人」?說穿了就是要「以殺止殺」,對於那些隨意剝奪他人生命的暴徒,決不能心慈手軟,只有痛下殺手,除暴安良,才能彰顯正義,社會回歸安定。這正所謂:「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9)謝長漣鮮花擴展閱讀:

紀委辦事」以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紀委辦事要從嚴處理,豈容「菩薩心腸」。

「市紀委『菩薩心腸』太重,監督執紀問責不嚴。2013年以來沒有查辦一起大要案,也沒有向司法機關移送一件縣處級幹部案件」。日前,安徽省委第七巡視組在向池州市反饋巡視情況,巡視組組長張正耀指出。

池州市紀委之所以「2013年以來沒有查辦一起大要案」,難道是因為當地黨員幹部遵章守紀情況良好,當地官場「風情朗月」嗎?恐怕不是。

因為市紀委沒查出的問題,省委巡視組卻找到了問題——安徽省委第七巡視組在對池州市巡視反饋中指出:未如實填報個人有關事項問題較多、部分幹部檔案年齡填寫混亂、超職數配備幹部數量較大……面對如此多的違紀問題,當地紀委卻「心慈手軟」。

這看上去十分仁慈,充滿對違紀違法幹部的愛護;殊不知,這是對違紀違法行為的袒護,甚至是放縱。當地紀委「心慈手軟」,不僅會褻瀆黨紀國法的嚴肅性,更會放縱一些問題幹部變得肆無忌憚,最終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這對問題幹部來說,絕不是啥好事。

在不久前召開的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工作座談會上,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強調,「嚴管就是厚愛,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此話不假。

要想有效避免一些地方紀檢部門存在「菩薩心腸」,除了通過巡視之外,無疑也要加強追責,強化對一些執紀不嚴的紀檢部門的問責力度,嚴厲追究其「菩薩心腸太重」的「不作為」責任,通過對紀檢部門本身的「嚴管」來發現問題,讓幹部及時改正問題,或是懸崖勒馬。有道是,「以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熱點內容
新加坡花藝學校 發布:2025-08-24 18:29:29 瀏覽:567
魚缸盆景圖片欣賞 發布:2025-08-24 18:14:55 瀏覽:532
蘭花合型 發布:2025-08-24 18:05:22 瀏覽:373
七夕節出差 發布:2025-08-24 18:04:44 瀏覽:828
鶴慶賣蘭花 發布:2025-08-24 18:04:35 瀏覽:588
小梔子花卉 發布:2025-08-24 17:58:38 瀏覽:612
玫瑰花卡片 發布:2025-08-24 17:53:39 瀏覽:376
杭州玫瑰之約 發布:2025-08-24 17:53:00 瀏覽:777
蘭花花苞鑒賞 發布:2025-08-24 17:37:21 瀏覽:272
萬寶荷花池 發布:2025-08-24 17:15:35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