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花店
1. 陸家嘴這名字有沒有什麼依據或由來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 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據上海地方誌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里拐了 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 地猶如一隻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里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於陸深的 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 陸深字子淵,先祖是汴梁人,隨宋室南遷移居上海浦東。他生於明成化13年(公元1 477年),弘治18年(1505年)考進士,中二甲第八名,進翰林院。他學問很好,但脾氣 倔。曾因得罪大太監劉瑾被嫡放外任,一直到劉瑾伏法之後才重新回到翰林院,以後擔 任過四川布政史,嘉靖16年(1537年)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告老回鄉後,在浦東舊居 後樂園中用土堆起了一座小山,名儼山,並以此自號儼山。嘉靖23年即1544年去世,享 年68歲。 陸深著述頗豐。著有《儼山集》、《儼山外集》、《維封日記》、《蜀都雜抄》、 《古奇器錄》等,他的書札有明人小品的神韻,極受後人推崇。他的書法功力很深,飄 逸俊秀,一直被藏家所欣賞,至今上海博物館還珍藏有他的作品。陸深的舊居後樂園雖 然早已泯滅,但陸家宅、陸家嘴的稱謂卻永久地留傳了下來。 陸深的夫人梅氏同樣是一個很值得人們紀念的上海人。 明朝中葉,上海地區最大的禍害便是倭寇。上海原來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幾百年 來從沒建造過城牆,連縣衙也造得十分簡單。嘉靖年間,倭寇屢屢來犯,燒殺搶掠無惡 不作。上海百姓在百般無奈之中決定築城御倭。嘉靖32年,上海士紳顧從禮上書朝庭, 要求修築城牆。朝庭回復:築城可以,但沒有錢。上海百姓決定自己出地、出錢、出力 修築城牆。首議者顧從禮捐米4000石,一時捐款如雪花,其中捐資最多的便是陸深的夫 人梅氏。此時陸深已經去世,而她居住的浦東陸家嘴並非倭寇入侵之地。但梅氏深明大 義,捐田500畝,供築城用,還捐銀2000兩。建門樓時,建築材料不夠,梅氏主動承擔了 上海城6座城門之一小東門的全部建築材料,為此拆去了陸氏祖室數千楹。正是因為有了 像梅氏這樣深明大義的上海人,築城從10月興工,12月便完竣。從此,倭寇來犯,都只 能望城興嘆了。 人們曾抱怨上海是一座沒有歷史積淀的城市,說上海缺少偉大的雕塑。它比不上歷 史悠遠綿長的北京、西安,比不上曾為六朝都城的南京,甚至比不上斷橋殘夢的杭州。 其實,據考證,上海已有長達6000年的歷史。歷史的文脈是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來 繼承的。但是,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提起古代上海名人,人們只記得黃道婆、徐光 啟……又有誰知道大名士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呢?由此想到,在陸家嘴、在浦江之畔的 濱江大道建一條上海歷史名人長廊,如何?從賦予上海這座城市「申」字名號的春申君 黃歇,到說著一口純正滬語的「國母」宋慶齡,黃道婆、徐光啟都列於這條長廊之中, 其中自然也應該有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的塑像
陸家嘴街道位於黃浦區浦東西北部,東起浦東南路、泰東路,南沿陸家渡路,西部和北部緊靠黃浦江,陸地面積為2.10平方公里,居民2.41萬余戶,6.90萬餘人,設24個居民委員會。辦事處在花園石橋路24號。 交通線路:地鐵二號線陸家嘴站、81、82、574、581、980、隧道三、四、五、六線、旅遊三號線 明永樂年間,黃浦江水系形成,江水自南向北與吳淞江相匯後,折向東流,東岸形成一塊嘴狀的沖積沙灘。明代翰林院學士陸深,生卒於此,故稱這塊灘地叫陸家嘴。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高巷浜、謝家浜、東洋涇浜、陸家嘴港等。明末清初,境內西南和中部有散居漁民,後來形成彭家宅。清乾隆年間,為防汛和抵禦咸潮築有護塘,塘外為荒灘,塘內有護塘溝,江蘇等地船民來此定居,逐漸形成楊家毛、喻家門、花園石橋、冶坊橋等自然村宅。清嘉慶年間形成王家門小村落。清道光年間又形成張家堰、吳家弄、姜家弄等自然村落。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後,英、美、法、日、德等國,在境內先後闢建倉庫、碼頭、堆棧、工廠。同治十年,清政府建立輪船招商局,並在爛泥渡建北碼頭,在陸家嘴設立南棧房。英商在爛泥渡建太沽棧。在陸家渡有法商永興棧,德商瑞記洋行火油池等。陸家嘴沿江先後建起英商祥生鐵廠、日商黃浦造船所、日華紗廠、英商茂生紗廠、英美煙廠等。民族工商業也在此興辦天章造紙廠、熒昌火柴廠、鴻翔興船舶修造廠等。爛泥渡地區商業漸趨繁榮,大宗家用器具、磚瓦竹木等建築材料,各類土特產等均以此為集散地,逐漸形成商業街。抗戰期間,境內商業由爛泥渡路和陸家嘴路,逐漸移向東昌路。境內自南向北,設有陸家渡、爛泥渡、游龍路、隆茂棧、春江、墳山、小南洋、泰同棧等8個舢版對江渡。現大部渡口被工廠、倉庫等所佔,僅存東昌路、泰同棧、陸家嘴3個輪渡站。 解放後,東昌路成為浦東地區最繁榮的一條商業街。有百年老店松盛油醬店、大鴻運酒樓、東方羊肉麵店、德興館等名特商店,其他各類商店,一應齊全。新辟東寧路與陸家嘴集市貿易市場。 1992年,境內有市屬工業26家,區屬14家。其中有年創匯2000萬美元的上海腸衣廠,上海第一家滬港合資經營的上海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日產鮮奶26萬瓶的上海乳品三廠等。開發開放浦東後,境內商業、金融業也有新的發展。自1980年起,在東昌路兩側開設中國農業銀行、浦東電話局、滬東商場、常青花店、麗華家電商店、遠東電梯廠第一門市部、紅江服裝店等數十家。東昌路東段的南側開辦了交通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浦東分行,上海信託貿易投資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浦東分公司等金融機構。1992年在境內又開設東方航空公司浦東售票處和建設銀行、上海投資信託公司浦東證券營業部等。 解放後,通過社會改革和整頓,境內居民委員會組織不斷得到健全。1958年起,街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60年,先後有1000餘名家庭婦女走上工作崗位,組織起一批里弄生產組、托兒所、食堂和加工場等街道集體企事業,1984年5月全部劃歸區集體事業管理局。1979年創辦街道合作社,有服務、飲食等行業。現已發展到20餘戶。1984年下半年又興辦街道工商企業,今已發展到47戶。1992年底,總營業額2921.87萬元,利潤216.58萬元。其中街道辦企業營業額1887.82萬元,利潤124.4萬元;合作社營業額652.18萬元,利潤34.3萬元;民政福利企業營業額381.87萬元,利潤57.88萬元。私營企業稅收32.25萬元,個體工商業稅收45.96萬元。 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從浦城路以東到浦東南路,拆除東昌路沿街兩側商店與民房,建高層與多層住宅和商店,道路也從原寬14.5~20米拓寬到24米。先後填平楊家溝、西小石橋、高郵浜、陸家渡浜等河流。改建和拓寬陸家渡路、田度路、東昌路、東寧路、陸家嘴路、浦東南路和泰東路等,改造境內所有彈街路有19027平方米。2000戶居民使用液化氣。拆除西小石橋、吳家弄、朱家宅等簡屋棚戶,陸續興建了長航、長田、桃園、東昌、東園等新村住宅。一些高層建築也先後拔地而起,至1992年底新建築面積已達53萬平方米。浦東南路西小石橋居民已動遷,該地建築一幢18層綜合性金融辦公的銀都大廈。在黃浦區工人體育場原址,建高度約90米的浦東海關大樓,它與浦西老海關大樓隔江相望。境內已破土動工還有新上海大廈、招商大廈、建設銀行大廈、三利大廈、證券大樓和上海導航中心。 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對原有的三個輪渡站進行擴建,又新建了延安東路越江隧道。有13條公交線路經過。 境內教衛設施有東方醫院、東昌路地段醫院、浦東第二圖書館、區教育學院分院、海運學校、群星職業學校等,還有中、小學、幼兒園40餘所,技校5所和街道文化中心,成人和少兒圖書館、科普站等。街道設社區服務中心,在1987年成立的敬老院、工療站、福利工場和專收低能、痴呆兒童的浦城童心康樂所。隨著浦東的開發,陸家嘴地區興建了高468米,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境內文物古跡曾有明代陸深的住宅「後樂園」,陸深墓及其祖塋,陸氏家廟,陸家祠堂等,現均已湮沒。另外在浦東南路東昌路交界處曾挖掘出清代古墓5座,出土玉帶、玉壁、金銀珠寶等160餘件。 附:陸家嘴名字的由來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 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據上海地方誌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里拐了 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 地猶如一隻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里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於陸深的 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 陸深字子淵,先祖是汴梁人,隨宋室南遷移居上海浦東。他生於明成化13年(公元1 477年),弘治18年(1505年)考進士,中二甲第八名,進翰林院。他學問很好,但脾氣 倔。曾因得罪大太監劉瑾被嫡放外任,一直到劉瑾伏法之後才重新回到翰林院,以後擔 任過四川布政使,嘉靖16年(1537年)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告老回鄉後,在浦東舊居 後樂園中用土堆起了一座小山,名儼山,並以此自號儼山。嘉靖23年即1544年去世,享 年68歲。 陸深著述頗豐。著有《儼山集》、《儼山外集》、《維封日記》、《蜀都雜抄》、 《古奇器錄》等,他的書札有明人小品的神韻,極受後人推崇。他的書法功力很深,飄 逸俊秀,一直被藏家所欣賞,至今上海博物館還珍藏有他的作品。陸深的舊居後樂園雖 然早已泯滅,但陸家宅、陸家嘴的稱謂卻永久地留傳了下來。 陸深的夫人梅氏同樣是一個很值得人們紀念的上海人。 明朝中葉,上海地區最大的禍害便是倭寇。上海原來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幾百年 來從沒建造過城牆,連縣衙也造得十分簡單。嘉靖年間,倭寇屢屢來犯,燒殺搶掠無惡 不作。上海百姓在百般無奈之中決定築城御倭。嘉靖32年,上海士紳顧從禮上書朝廷, 要求修築城牆。朝廷回復:築城可以,但沒有錢。上海百姓決定自己出地、出錢、出力 修築城牆。首議者顧從禮捐米4000石,一時捐款如雪花,其中捐資最多的便是陸深的夫 人梅氏。此時陸深已經去世,而她居住的浦東陸家嘴並非倭寇入侵之地。但梅氏深明大 義,捐田500畝,供築城用,還捐銀2000兩。建門樓時,建築材料不夠,梅氏主動承擔了 上海城6座城門之一小東門的全部建築材料,為此拆去了陸氏祖室數千楹。正是因為有了 像梅氏這樣深明大義的上海人,築城從10月興工,12月便完竣。從此,倭寇來犯,都只 能望城興嘆了。 人們曾抱怨上海是一座沒有歷史積淀的城市,說上海缺少偉大的雕塑。它比不上歷 史悠遠綿長的北京、西安,比不上曾為六朝都城的南京,甚至比不上斷橋殘夢的杭州。 其實,據考證,上海已有長達6000年的歷史。歷史的文脈是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來 繼承的。但是,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提起古代上海名人,人們只記得黃道婆、徐光 啟……又有誰知道大名士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呢?由此想到,在陸家嘴、在浦江之畔的 濱江大道建一條上海歷史名人長廊,如何?從賦予上海這座城市「申」字名號的春申君 黃歇,到說著一口純正滬語的「國母」宋慶齡,黃道婆、徐光啟都列於這條長廊之中, 其中自然也應該有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的塑像
2. 跪求!!!!【陸家嘴】的介紹
陸家嘴 陸家嘴街道位於浦東新區西北部,東起浦東南路、泰東路,南沿陸家渡路,西部和北部緊靠黃浦江,陸地面積為2.10平方公里,居民2.41萬余戶,6.90萬餘人,設24個居民委員會。辦事處在花園石橋路24號。
交通線路:地鐵二號線陸家嘴站、81、82、574、581、980、隧道三、四、五、六線、旅遊三號線
明永樂年間,黃浦江水系形成,江水自南向北與吳淞江相匯後,折向東流,東岸形成一塊嘴狀的沖積沙灘。明代翰林院學士陸深,生卒於此,故稱這塊灘地叫陸家嘴。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高巷浜、謝家浜、東洋涇浜、陸家嘴港等。明末清初,境內西南和中部有散居漁民,後來形成彭家宅。清乾隆年間,為防汛和抵禦咸潮築有護塘,塘外為荒灘,塘內有護塘溝,江蘇等地船民來此定居,逐漸形成楊家毛、喻家門、花園石橋、冶坊橋等自然村宅。清嘉慶年間形成王家門小村落。清道光年間又形成張家堰、吳家弄、姜家弄等自然村落。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後,英、美、法、日、德等國,在境內先後闢建倉庫、碼頭、堆棧、工廠。同治十年,清政府建立輪船招商局,並在爛泥渡建北碼頭,在陸家嘴設立南棧房。英商在爛泥渡建太沽棧。在陸家渡有法商永興棧,德商瑞記洋行火油池等。陸家嘴沿江先後建起英商祥生鐵廠、日商黃浦造船所、日華紗廠、英商茂生紗廠、英美煙廠等。民族工商業也在此興辦天章造紙廠、熒昌火柴廠、鴻翔興船舶修造廠等。爛泥渡地區商業漸趨繁榮,大宗家用器具、磚瓦竹木等建築材料,各類土特產等均以此為集散地,逐漸形成商業街。抗戰期間,境內商業由爛泥渡路和陸家嘴路,逐漸移向東昌路。境內自南向北,設有陸家渡、爛泥渡、游龍路、隆茂棧、春江、墳山、小南洋、泰同棧等8個舢版對江渡。現大部渡口被工廠、倉庫等所佔,僅存東昌路、泰同棧、陸家嘴3個輪渡站。
解放後,東昌路成為浦東地區最繁榮的一條商業街。有百年老店松盛油醬店、大鴻運酒樓、東方羊肉麵店、德興館等名特商店,其他各類商店,一應齊全。新辟東寧路與陸家嘴集市貿易市場。
1992年,境內有市屬工業26家,區屬14家。其中有年創匯2000萬美元的上海腸衣廠,上海第一家滬港合資經營的上海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日產鮮奶26萬瓶的上海乳品三廠等。開發開放浦東後,境內商業、金融業也有新的發展。自1980年起,在東昌路兩側開設中國農業銀行、浦東電話局、滬東商場、常青花店、麗華家電商店、遠東電梯廠第一門市部、紅江服裝店等數十家。東昌路東段的南側開辦了交通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浦東分行,上海信託貿易投資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浦東分公司等金融機構。1992年在境內又開設東方航空公司浦東售票處和建設銀行、上海投資信託公司浦東證券營業部等。
解放後,通過社會改革和整頓,境內居民委員會組織不斷得到健全。1958年起,街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60年,先後有1000餘名家庭婦女走上工作崗位,組織起一批里弄生產組、托兒所、食堂和加工場等街道集體企事業,1984年5月全部劃歸區集體事業管理局。1979年創辦街道合作社,有服務、飲食等行業。現已發展到20餘戶。1984年下半年又興辦街道工商企業,今已發展到47戶。1992年底,總營業額2921.87萬元,利潤216.58萬元。其中街道辦企業營業額1887.82萬元,利潤124.4萬元;合作社營業額652.18萬元,利潤34.3萬元;民政福利企業營業額381.87萬元,利潤57.88萬元。私營企業稅收32.25萬元,個體工商業稅收45.96萬元。
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從浦城路以東到浦東南路,拆除東昌路沿街兩側商店與民房,建高層與多層住宅和商店,道路也從原寬14.5~20米拓寬到24米。先後填平楊家溝、西小石橋、高郵浜、陸家渡浜等河流。改建和拓寬陸家渡路、田度路、東昌路、東寧路、陸家嘴路、浦東南路和泰東路等,改造境內所有彈街路有19027平方米。2000戶居民使用液化氣。拆除西小石橋、吳家弄、朱家宅等簡屋棚戶,陸續興建了長航、長田、桃園、東昌、東園等新村住宅。一些高層建築也先後拔地而起,至1992年底新建築面積已達53萬平方米。浦東南路西小石橋居民已動遷,該地建築一幢18層綜合性金融辦公的銀都大廈。在黃浦區工人體育場原址,建高度約90米的浦東海關大樓,它與浦西老海關大樓隔江相望。境內已破土動工還有新上海大廈、招商大廈、建設銀行大廈、三利大廈、證券大樓和上海導航中心。
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對原有的三個輪渡站進行擴建,又新建了延安東路越江隧道。有13條公交線路經過。
境內教衛設施有東方醫院、東昌路地段醫院、浦東第二圖書館、區教育學院分院、海運學校、群星職業學校等,還有中、小學、幼兒園40餘所,技校5所和街道文化中心,成人和少兒圖書館、科普站等。街道設社區服務中心,在1987年成立的敬老院、工療站、福利工場和專收低能、痴呆兒童的浦城童心康樂所。隨著浦東的開發,陸家嘴地區興建了高468米,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境內文物古跡曾有明代陸深的住宅「後樂園」,陸深墓及其祖塋,陸氏家廟,陸家祠堂等,現均已湮沒。另外在浦東南路東昌路交界處曾挖掘出清代古墓5座,出土玉帶、玉壁、金銀珠寶等160餘件。
附:陸家嘴名字的由來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
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據上海地方誌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里拐了
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
地猶如一隻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里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於陸深的
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
陸深字子淵,先祖是汴梁人,隨宋室南遷移居上海浦東。他生於明成化13年(公元1
477年),弘治18年(1505年)考進士,中二甲第八名,進翰林院。他學問很好,但脾氣
倔。曾因得罪大太監劉瑾被嫡放外任,一直到劉瑾伏法之後才重新回到翰林院,以後擔
任過四川布政使,嘉靖16年(1537年)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告老回鄉後,在浦東舊居
後樂園中用土堆起了一座小山,名儼山,並以此自號儼山。嘉靖23年即1544年去世,享
年68歲。
陸深著述頗豐。著有《儼山集》、《儼山外集》、《維封日記》、《蜀都雜抄》、
《古奇器錄》等,他的書札有明人小品的神韻,極受後人推崇。他的書法功力很深,飄
逸俊秀,一直被藏家所欣賞,至今上海博物館還珍藏有他的作品。陸深的舊居後樂園雖
然早已泯滅,但陸家宅、陸家嘴的稱謂卻永久地留傳了下來。
陸深的夫人梅氏同樣是一個很值得人們紀念的上海人。
明朝中葉,上海地區最大的禍害便是倭寇。上海原來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幾百年
來從沒建造過城牆,連縣衙也造得十分簡單。嘉靖年間,倭寇屢屢來犯,燒殺搶掠無惡
不作。上海百姓在百般無奈之中決定築城御倭。嘉靖32年,上海士紳顧從禮上書朝廷,
要求修築城牆。朝廷回復:築城可以,但沒有錢。上海百姓決定自己出地、出錢、出力
修築城牆。首議者顧從禮捐米4000石,一時捐款如雪花,其中捐資最多的便是陸深的夫
人梅氏。此時陸深已經去世,而她居住的浦東陸家嘴並非倭寇入侵之地。但梅氏深明大
義,捐田500畝,供築城用,還捐銀2000兩。建門樓時,建築材料不夠,梅氏主動承擔了
上海城6座城門之一小東門的全部建築材料,為此拆去了陸氏祖室數千楹。正是因為有了
像梅氏這樣深明大義的上海人,築城從10月興工,12月便完竣。從此,倭寇來犯,都只
能望城興嘆了。
人們曾抱怨上海是一座沒有歷史積淀的城市,說上海缺少偉大的雕塑。它比不上歷
史悠遠綿長的北京、西安,比不上曾為六朝都城的南京,甚至比不上斷橋殘夢的杭州。
其實,據考證,上海已有長達6000年的歷史。歷史的文脈是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來
繼承的。但是,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提起古代上海名人,人們只記得黃道婆、徐光
啟……又有誰知道大名士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呢?由此想到,在陸家嘴、在浦江之畔的
濱江大道建一條上海歷史名人長廊,如何?從賦予上海這座城市「申」字名號的春申君
黃歇,到說著一口純正滬語的「國母」宋慶齡,黃道婆、徐光啟都列於這條長廊之中,
其中自然也應該有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的塑像
3. 田子坊有什麼好玩的能不能說說
是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周邊有許多美食。有摩登紅人、臻茶林、大個子薯條。
在田子坊開了14年,可謂擁有了一批忠實的粉絲,這里的茶種類齊全,無論是送人還是自己飲用都值得入手。
大個子薯條
每根薯條據說都有40cm長人性化的配了一次性手套,吃起來還是很方便。搭配的醬汁有很多種,有芝士、椒鹽、海苔、芥末色拉、蜜蜂、蘇菲兒醬等等口味。薯條要趁熱吃很酥脆,蘸著不同的醬汁口感也很豐富。再來一份蓋有花生米、紫菜、香菜的弄堂豆花,隨意的一頓餐就很滿足了。
4. 很多地方叫 *家嘴 (周家嘴 陸家嘴)家嘴是什麼意思那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 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據上海地方誌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里拐了 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 地猶如一隻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里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於陸深的 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
陸家嘴街道位於浦東新區西北部,東起浦東南路、泰東路,南沿陸家渡路,西部和北部緊靠黃浦江,陸地面積為2.10平方公里,居民2.41萬余戶,6.90萬餘人,設24個居民委員會。辦事處在浦東新區福山路55號。
陸家嘴地區又有大陸家嘴、小陸家嘴、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之說。小陸家嘴:「浦東南路、東昌路內」,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南浦大橋-龍陽路、楊浦大橋-羅山路內」,即內環浦東部分。明永樂年間,黃浦江水系形成,江水自南向北與吳淞江相匯後,折向東流,東岸形成一塊嘴狀的沖積沙灘。明代翰林院學士陸深,生卒於此,故稱這塊灘地叫陸家嘴。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高巷浜、謝家浜、東洋涇浜、陸家嘴港等。明末清初,境內西南和中部有散居漁民,後來形成彭家宅。清乾隆年間,為防汛和抵禦咸潮築有護塘,塘外為荒灘,塘內有護塘溝,江蘇等地船民來此定居,逐漸形成楊家毛、喻家門、花園石橋、冶坊橋等自然村宅。清嘉慶年間形成王家門小村落。清道光年間又形成張家堰、吳家弄、姜家弄等自然村落。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後,英、美、法、日、德等國,在境內先後闢建倉庫、碼頭、堆棧、工廠。同治十年,清政府建立輪船招商局,並在爛泥渡建北碼頭,在陸家嘴設立南棧房。英商在爛泥渡建太沽棧。在陸家渡有法商永興棧,德商瑞記洋行火油池等。陸家嘴沿江先後建起英商祥生鐵廠、日商黃浦造船所、日華紗廠、英商茂生紗廠、英美煙廠等。民族工商業也在此興辦天章造紙廠、熒昌火柴廠、鴻翔興船舶修造廠等。爛泥渡地區商業漸趨繁榮,大宗家用器具、磚瓦竹木等建築材料,各類土特產等均以此為集散地,逐漸形成商業街。抗戰期間,境內商業由爛泥渡路和陸家嘴路,逐漸移向東昌路。境內自南向北,設有陸家渡、爛泥渡、游龍路、隆茂棧、春江、墳山、小南洋、泰同棧等8個舢版對江渡。現大部渡口被工廠、倉庫等所佔,僅存東昌路、泰同棧、陸家嘴3個輪渡站。
解放後,東昌路成為浦東地區最繁榮的一條商業街。有百年老店松盛油醬店、大鴻運酒樓、東方羊肉麵店、德興館等名特商店,其他各類商店,一應齊全。新辟東寧路與陸家嘴集市貿易市場。
1992年,境內有市屬工業26家,區屬14家。其中有年創匯2000萬美元的上海腸衣廠,上海第一家滬港合資經營的上海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日產鮮奶26萬瓶的上海乳品三廠等。開發開放浦東後,境內商業、金融業也有新的發展。自1980年起,在東昌路兩側開設中國農業銀行、浦東電話局、滬東商場、常青花店、麗華家電商店、遠東電梯廠第一門市部、紅江服裝店等數十家。東昌路東段的南側開辦了交通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浦東分行,上海信託貿易投資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浦東分公司等金融機構。1992年在境內又開設東方航空公司浦東售票處和建設銀行、上海投資信託公司浦東證券營業部等。
解放後,通過社會改革和整頓,境內居民委員會組織不斷得到健全。1958年起,街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60年,先後有1000餘名家庭婦女走上工作崗位,組織起一批里弄生產組、托兒所、食堂和加工場等街道集體企事業,1984年5月全部劃歸區集體事業管理局。1979年創辦街道合作社,有服務、飲食等行業。現已發展到20餘戶。1984年下半年又興辦街道工商企業,今已發展到47戶。1992年底,總營業額2921.87萬元,利潤216.58萬元。其中街道辦企業營業額1887.82萬元,利潤124.4萬元;合作社營業額652.18萬元,利潤34.3萬元;民政福利企業營業額381.87萬元,利潤57.88萬元。私營企業稅收32.25萬元,個體工商業稅收45.96萬元。
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從浦城路以東到浦東南路,拆除東昌路沿街兩側商店與民房,建高層與多層住宅和商店,道路也從原寬14.5~20米拓寬到24米。先後填平楊家溝、西小石橋、高郵浜、陸家渡浜等河流。改建和拓寬陸家渡路、田度路、東昌路、東寧路、陸家嘴路、浦東南路和泰東路等,改造境內所有彈街路有19027平方米。2000戶居民使用液化氣。拆除西小石橋、吳家弄、朱家宅等簡屋棚戶,陸續興建了長航、長田、桃園、東昌、東園等新村住宅。一些高層建築也先後拔地而起,至1992年底新建築面積已達53萬平方米。浦東南路西小石橋居民已動遷,該地建築一幢18層綜合性金融辦公的銀都大廈。在黃浦區工人體育場原址,建高度約90米的浦東海關大樓,它與浦西老海關大樓隔江相望。境內已破土動工還有新上海大廈、招商大廈、建設銀行大廈、三利大廈、證券大樓和上海導航中心。
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對原有的三個輪渡站進行擴建,又新建了延安東路越江隧道。有13條公交線路經過。
望採納。
5. 找上海花店。
你確定要在線上定嗎?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找人去浦西嵐靈花鳥市場或是浦東的雙季花藝代買。
花店都代送的,特別是上海這樣的城市,只要花錢什麼都有送。
我了解的也不多,知道有家愛慕鮮花,也在朋友的影響下定過一回,還可以,參考下好了。
6. 關於上海陸家嘴的發展歷史
陸家嘴地區歷史
明永樂年間,黃浦江水系形成,江水自南向北與吳淞江相匯後,折向東流,東岸形成一塊嘴狀的沖積沙灘。明代翰林院學士陸深,生卒於此,故稱這塊灘地叫陸家嘴。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高巷浜、謝家浜、東洋涇浜、陸家嘴港等。明末清初,境內西南和中部有散居漁民,後來形成彭家宅。清乾隆年間,為防汛和抵禦咸潮築有護塘,塘外為荒灘,塘內有護塘溝,江蘇等地船民來此定居,逐漸形成楊家毛、喻家門、花園石橋、冶坊橋等自然村宅。清嘉慶年間形成王家門小村落。清道光年間又形成張家堰、吳家弄、姜家弄等自然村落。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後,英、美、法、日、德等國,在境內先後闢建倉庫、碼頭、堆棧、工廠。同治十年,清政府建立輪船招商局,並在爛泥渡建北碼頭,在陸家嘴設立南棧房。英商在爛泥渡建太沽棧。在陸家渡有法商永興棧,德商瑞記洋行火油池等。陸家嘴沿江先後建起英商祥生鐵廠、日商黃浦造船所、日華紗廠、英商茂生紗廠、英美煙廠等。民族工商業也在此興辦天章造紙廠、熒昌火柴廠、鴻翔興船舶修造廠等。爛泥渡地區商業漸趨繁榮,大宗家用器具、磚瓦竹木等建築材料,各類土特產等均以此為集散地,逐漸形成商業街。抗戰期間,境內商業由爛泥渡路和陸家嘴路,逐漸移向東昌路。境內自南向北,設有陸家渡、爛泥渡、游龍路、隆茂棧、春江、墳山、小南洋、泰同棧等8個舢版對江渡。現大部渡口被工廠、倉庫等所佔,僅存東昌路、泰同棧、陸家嘴3個輪渡站。
解放後,東昌路成為浦東地區最繁榮的一條商業街。有百年老店松盛油醬店、大鴻運酒樓、東方羊肉麵店、德興館等名特商店,其他各類商店,一應齊全。新辟東寧路與陸家嘴集市貿易市場。
1992年,境內有市屬工業26家,區屬14家。其中有年創匯2000萬美元的上海腸衣廠,上海第一家滬港合資經營的上海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日產鮮奶26萬瓶的上海乳品三廠等。開發開放浦東後,境內商業、金融業也有新的發展。自1980年起,在東昌路兩側開設中國農業銀行、浦東電話局、滬東商場、常青花店、麗華家電商店、遠東電梯廠第一門市部、紅江服裝店等數十家。東昌路東段的南側開辦了交通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浦東分行,上海信託貿易投資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浦東分公司等金融機構。1992年在境內又開設東方航空公司浦東售票處和建設銀行、上海投資信託公司浦東證券營業部等。
解放後,通過社會改革和整頓,境內居民委員會組織不斷得到健全。1958年起,街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60年,先後有1000餘名家庭婦女走上工作崗位,組織起一批里弄生產組、托兒所、食堂和加工場等街道集體企事業,1984年5月全部劃歸區集體事業管理局。1979年創辦街道合作社,有服務、飲食等行業。現已發展到20餘戶。1984年下半年又興辦街道工商企業,今已發展到47戶。1992年底,總營業額2921.87萬元,利潤216.58萬元。其中街道辦企業營業額1887.82萬元,利潤124.4萬元;合作社營業額652.18萬元,利潤34.3萬元;民政福利企業營業額381.87萬元,利潤57.88萬元。私營企業稅收32.25萬元,個體工商業稅收45.96萬元。
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從浦城路以東到浦東南路,拆除東昌路沿街兩側商店與民房,建高層與多層住宅和商店,道路也從原寬14.5~20米拓寬到24米。先後填平楊家溝、西小石橋、高郵浜、陸家渡浜等河流。改建和拓寬陸家渡路、田度路、東昌路、東寧路、陸家嘴路、浦東南路和泰東路等,改造境內所有彈街路有19027平方米。2000戶居民使用液化氣。拆除西小石橋、吳家弄、朱家宅等簡屋棚戶,陸續興建了長航、長田、桃園、東昌、東園等新村住宅。一些高層建築也先後拔地而起,至1992年底新建築面積已達53萬平方米。浦東南路西小石橋居民已動遷,該地建築一幢18層綜合性金融辦公的銀都大廈。在黃浦區工人體育場原址,建高度約90米的浦東海關大樓,它與浦西老海關大樓隔江相望。境內已破土動工還有新上海大廈、招商大廈、建設銀行大廈、三利大廈、證券大樓和上海導航中心。
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對原有的三個輪渡站進行擴建,又新建了延安東路越江隧道。有13條公交線路經過。
7. 上海浦田洲際酒店怎麼樣
位於閘北區的上海浦西洲際酒店[1]坐落在市中心商業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上海火車站、城市軌道交通和地面高架道路組成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酒店擁有533間豪華客房和套房,其中包括25間行政套房、3間復式套房、1間洲際套房及2間總統套房。此外,獨棟的洲際行政樓內設有豪華寬敞的洲際俱樂部酒廊,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是上海浦西洲際酒店吧。
酒店毗鄰上海火車站及地鐵站,距上海大劇院和靜安寺僅2英里之遙;距外灘3英里;離豫園和東方明珠電視塔僅4英里。不僅如此,從酒店步行15分鍾便可到達玉佛寺。至浦東國際機場僅60分鍾的車程,或驅車30分鍾便可抵達虹橋國際機場。
位於洲際中心內的上海浦西洲際酒店擁有533間豪華客房和套房,分設於兩棟獨立的玻璃帷幕大樓內,秉承洲際酒店一貫的設計理念——簡約奢華。時尚典雅的客房內為商務賓客配置了舒適的工作區域、高速國際互聯網接駁、47英寸液晶電視,浴室的鏡子內還另置有一台15英寸的液晶電視機。
服務項目:計程車 滾梯/電梯 會議廳 商務中心 收費停車場 接機服務 外幣兌換服務 前台貴重物品保險櫃 免費旅遊交通圖(可贈送)
鮮花店 醫務室 自動取款機 票務服務 專職行李員 行李存放服務 洗衣服務 郵政服務 叫醒服務
餐飲設施:中餐廳 西餐廳 日餐廳 咖啡廳 酒吧 大堂吧 全天送餐服務
娛樂設施:健身室 網球場 室內游泳池 桑拿浴室 SPA
8. 索尼微單金色雙鏡頭套裝NEX-5C行攝上海
【IT168 評測】金色雙鏡頭套裝NEX-5C,初次拿到手時可以說對這類小相機沒有什麼興趣。不過當我看完說明書介紹,這款微單相機僅287g(包括電池),其外觀尺寸僅比DC稍大一點,卻搭配了一顆1420萬像素的APS-C格式Exmor APS HD CMOS感測器,讓害怕(很抱歉,我確實不僅僅是擔心)單反重量又很不滿意DC畫質的我一下子有了確實想試一試的想法。
還有一點吸引我的是其金色的外觀(或者可以稱為香檳色),這個色彩使得我和我夫人不會因為相機顏色偏重男性還是女性的爭論而去購買兩台相機各自玩了(自嘲的笑笑)。最後這款金色雙鏡頭套裝NEX-5C是可以更換鏡頭的,套裝內搭配了E卡口的16mm/F2.8和18-55mm/F3.5-5.6 OSS雙鏡頭,後續還可以通過轉接的法蘭環來玩更多的古董鏡頭。
上海的老建築
主辦方告訴我的試機拍攝題材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築或是反應上海時尚特點的,因為我並不是個所謂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而是這座移民城市裡的外來者之一,所以我只能以一個外來者的視角去拍攝在我想法里的一些上海特色或是時尚元素了。
▲採用16mm鏡頭拍攝,這個焦距對近距離捕捉大畫面提供了很大幫助。此照片攝於新天地,上海老式石庫門房子與星巴克的搭配,打扮時尚的中年婦女和潮流前線的老外的搭配,彰顯了獨特的時尚氣息
▲新天地的一處噴泉,我使用了18-55mm鏡頭,打開了動作防抖功能,在高速快門的配合下,噴泉上方的細小水花清晰可見,猶如凝固住了那一刻的動感
OK,先從我眼中的一些老上海的建築開拍吧,也許你會奇怪老建築和時尚有什麼關系,但在今日的上海,很多很多時尚場所,都巧合似的選擇了老上海的一些里弄或者老租借的小洋樓,例如大家熟知的新天地、田子坊、思南公館等地。在我看來這些看似古老的建築,在現在看來卻透著時尚的現代氣息。這種時尚並非是建築或者街道本身,而是往來穿行於其中,或者流連品位於其中的人們,都是沖著坐落於這些看似老舊建築中的時尚氣息。
▲趁著已經到來的一絲晚霞,我用18-55mm鏡頭拍下了這個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場景,建築風格和建築用途的巨大反差,依稀反應了某些潮流的走向
▲一些時尚的唯美大片,也許就誕生在身邊的石庫門里。18-55mm鏡頭,手動模式
▲透著一絲Dior香水瓶風格的擺件,讓很多人駐足拍照或者忍不住進去感受一下小資的氛圍
▲背景虛化的功能,其實還可以使前景虛化,照片中前面得武士玩偶為虛焦。28-55mm鏡頭的55mm焦段很受用
更多精選照片
▲採用大光圈,背景虛化功能,使得這只卡哇伊的貓頭鷹和前景玻璃上的字融為一體,並很好的凸顯了出來
▲田子坊,泰迪之家餐廳,18mm的廣角端加上手持夜景模式,使得在狹窄的弄堂內,也能較好的完成取景和清晰拍攝
▲現在這樣看似古老的茶杯,卻成了潮流和時尚的玩物,我覺得要買個“我要漲薪水”的杯子,然後說服老闆不做寫著“滾蛋”字樣的杯子給老闆們
▲當經典遇到索尼微單NEX-5C,兩個潮流的相遇撞出了耀眼的浪花。手持夜景模式真是給力啊
▲上圖為不開手持夜景功能,下圖為打開手持夜景功能,差距很明顯
▲武康路上一個有一點新天地味道的地方,是個公司附近中午喝咖啡曬太陽的好去處
"上海的小情調
通過晚上的一些拍攝,我對金色雙鏡頭套裝NEX-5C的手持夜景模式的效果感到很滿意,對於我這種不願意也根本沒有三腳架,但會在晚上四處轉轉的人來說,拍攝的效果完全抵得上用三腳架拍了。
▲金色雙鏡頭套裝NEX-5C總能讓創意和靈感不斷涌現
隨著我開始對這款金色雙鏡頭套裝NEX-5C越來越喜歡,我開始在天氣晴好的休息天,帶著雙鏡頭出去街拍了。我先後去了盧灣區的思南路,浦西的外灘等,那裡有大量的時尚元素。
▲古董和咖啡結合,會是什麼感覺,你可以來思南路這家古董花園品著咖啡感受歷史的氣息哦。但來這里喝咖啡的,卻都是時尚或者至潮的人們
▲當然,曬著太陽喝著茶,吃著蛋糕唱著歌,也是很愜意的
▲這家花店推薦一下,很有品位,店員也很熱情親切
▲頗有些所謂小資情調,18-55mm鏡頭拍攝,用來掃街也不錯
▲金色的門燈,和我的金色相機其實很配哦
▲慵懶的下午,金色的晚霞,流連的遊客。18mm焦距
▲思南公館作為高級酒店,外觀古樸,內部奢華是其一大特色
▲好奇特的門
鏡頭下的上海灘
▲公園里小貓很感興趣的看著索尼微單NEX-5C
▲外灘往浦東方向眺望,就是上海的新標志,浦東的現代建築群。使用16mm鏡頭,採用全景掃描方式,從上往下掃描的方向,豎立微單拍攝
▲同樣角度,採用全景掃描方式,從左往右掃描的方向,正常握持微單拍攝
▲金色的夕陽下,友邦保險大樓的場景。採用18-55mm鏡頭,M檔手動拍攝,可以非常直觀的從液晶屏上看到成像的效果,以便調節快門和光圈參數
▲暮色下的徐家匯,大家眼中的上海標志之一。採用16mm鏡頭,可以在天橋上拍攝高樓的大場景
▲港匯恆隆廣場的雙子樓,同樣16mm鏡頭
▲流光溢彩的徐家匯
▲徐家匯大教堂(手持夜景模式拍攝,採用16mm廣角鏡頭)
9. 上海的花店都有哪些
上海羅曼羅蘭花店:-羅曼羅蘭上海分店成立於1999年,已有8年歷史,為上萬的客戶提供過服務,本店共有員工15名,專業花藝設計師3名,所有的花藝師都經過專業的培訓,並獲得國家認可的花藝等級證書。本店配送實力雄厚,有專業的配送人員12名,專業配送車3輛,是快捷服務的保證。本店秉持鮮花傳遞歡樂的理念,一切以顧客的滿意為標准。本店長期為當地企業提供服務,因精美的花藝,完美的服務獲得較高的評價。我們所有的花材皆精選至昆明A級材料,保證花材新鮮,品質勝人一籌。
上海羅曼羅蘭花店地址:上海普陀區靈石路1539號D12
上海花店行車路線:738,923,216,737,766等到甘泉新村,華靈路下
上海花店配送范圍: 黃浦區 盧灣區 徐匯區 長寧區 靜安區 普陀區 長寧區 閘北區 虹口區 楊浦區 閩行區 寶山區 嘉定區 金山區 松江區 青浦區 南匯區 奉賢區浦東新區 陸家嘴地區 張江高科園 金橋地區 浦東新區的外高橋 孫橋地區
上海花店關鍵詞:上海鮮花 上海花店 上海鮮花店 上海網上花店 上海鮮花速遞 上海鮮花網 上海的花店 上海鮮花快遞 上海市網上訂花 上海鮮花禮品店 上海送花 上海市網上鮮花 上海網上訂花 上海送花服務 上海鮮花禮品 上海網上送花 上海鮮花禮品網 上海網上鮮花店 上海訂花 上海鮮花預定 上海鮮花訂購 上海鮮花配送 上海市花店 上海市鮮花店
10. 我是個女孩子啊我想學插花
你好啊,我也在學插花呢,港陸黃浦中心這有一家叫邦元教育,我覺得不錯,你可以來看下啊,而且學費業不高,都是自己動手插花的,實踐與理論結合嘛。呵呵,這旁邊就有一號線的,蠻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