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海燕鮮花
① 什麼樣的年齡最理想, 什麼樣的心靈最明亮, 什麼樣的人生最美好, 鮮花說, 月亮說, 海燕說,
幾歲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齡呢?
電視節目主持人拿這個問題問了很多的人。一個小女孩說:「兩個月,因為你會被抱著走,你會得到很多的愛與照顧。」
另一個小孩回答說:「3歲,因為不用去上學。你可以做幾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
一個少年說:「18歲,因為你高中畢業了,你可以開車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個男人回答說:「25歲,因為你有較多的活力。」這個男人43歲。他說自己現在越來越沒有體力走上坡路了。他15歲時,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覺,但現在晚上9點一到便昏昏欲睡了。
一個3歲小女孩說生命中最好的年齡是29歲。因為你可以躺在屋子裡的任何地方,什麼也不幹。有人問她:「你媽媽多少歲?」她回答說:「29歲。」
一位50歲的男人認為40歲是最好的年齡,因為這時是生活與精力的最高峰。
一個女士回答說45歲,因為你已經盡完了撫養子女的義務,可以享受含飴弄孫之樂了。
一個男人說65歲,因為可以開始享受退休生活。
最後一個接受訪問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說:「每個年齡都是最好的。請享受你現在的年齡。」
② 有誰知道溫州的集資詐騙犯林海燕被槍斃了嗎
如果是死刑立即執行那就沒辦法了,如果是死刑緩期執行,那在緩行期限內表現良好就會變成無期徒刑了。而且故意殺人也不見得一定會判死刑。探視時間是周一至周五。
③ 海燕(中國的作家所寫)原文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雲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 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那些烏雲,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睏乏,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④ 海燕 鄭振鐸 賞析
小小燕子寄鄉愁——析鄭振鐸的【海燕】
鄉愁是文學亘古不變、常寫常新的一個主題,外國的和古代的我們姑且不論,只說現代中國的。如魯迅的《故鄉》《社戲》,周作人的《烏篷船》,葉聖陶的《藕與蒓菜》,郁達夫的《懷鄉病》,冰心的《寄小讀者》,餘光中的《鄉愁》《春天,遂想起》,等等這些文章,各篇的題旨、寫作背景、動因以及為文風格等,盡管各各不同,表現方式、手法和體式也大異其趣,但是,讀者都能很自然真切地從中感受到籠罩其中的濃郁的思鄉思親之情。有些篇章,像魯迅的《故鄉》《社戲》《在酒樓上》之類,其命意或許與遊子的故園之思、家國之念並沒有直接的聯系,作者也許無意於直接表達旅居外地、漂泊異域的鄉愁,而天涯孤旅的離愁別緒卻也如絲如縷地飄盪、繚繞於文章的字里行間,讓人無時無處不感受到思鄉之苦。
事實上是,人不論古今,地不分中外,鄉愁是人類的一種共同的精神現象。鄭振鐸的《海燕》就是一首優美無比的思鄉曲。
鄭振鐸,祖籍福建省長樂縣,1898年12月19日生於浙江溫州。1918年考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今北方交通大學的前身)。1921年,他與周作人、葉聖陶、沈雁冰等12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個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從此,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傾注在中國現代文學的建設和中國文學與文化的研究上。五四時期,他是「為人生」派的重要作家,創作了許多詩歌、散文、小說;他也曾編過報紙、雜志,做過翻譯和研究,又是一位治學嚴謹、著述豐富的著名學者、教授。胡愈之稱他是個「多面手」,「不論在創作和翻譯方面,不論是介紹世界名著或整理文化遺產方面……都作出了平常一個人所很少能作到的那麼多的貢獻」(胡愈之:《哭振鐸》);端木蕻良也說:「中國要是有所謂『網路全書』派的話,那麼,西諦先生(鄭振鐸的字———筆者)是最卓越的一個」(端木蕻良:《追思》)。在考古學方面,他著有《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在文學史研究上,他有《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文學大綱》等,這些都是該專業研究領域的力作。20世紀50年代末,鄭振鐸遇難後,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了《鄭振鐸文集》,共7卷。他還是一位十分活躍的社會活動家,是我國文學、文化界重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共和國成立後,他全身心地致力於中外文學與文化的建設和交流,曾主持創辦了重要的學術刊物《文物》《考古學報》等,曾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等,多次率領中國作家代表團和文化訪問團,到蘇聯、東歐以及亞非各國訪問、交流。1958年10月17日在由北京飛往莫斯科的途中,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
《海燕》寫於旅法途中。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鄭振鐸為躲避因聯名寫信抗議蔣介石的暴行而可能遭遇的不測,被迫於5月21日乘法國郵船「阿托士」號,從上海出發逃亡到法國、英國等地將近一年半。此次同船的還有陳學昭、徐元度、袁中道、魏兆淇等,除了陳學昭外,其餘三人都是在船上新結識的旅伴。在船上,他們相約把「在Athos上所感到的,所想到的,所見到的」寫成文字,「寄回給親愛的國人和親友」。他在這次旅法途中寫的散文後來被編入1932年7月上海新中國書局出版的散文、雜論集《海燕》。選入課本中的《海燕》便是其中的一篇。這篇文章確切的寫作時間是1927年5月26日夜,這時,「阿托士」號已駛過香港,正向著西貢港口駛去。
《海燕》是一篇游記散文,也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作。燕子是歷代文人墨客喜愛的小生靈,古代詩文中,吟詠燕子的詩句多如牛毛,像「誰家新燕啄春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等等,都是名句。許多女子還取名為「春燕」「飛燕」「小燕」之類,無不因為小燕子活潑可愛,「積伶積俐」,給人間「平添了許多生趣」。
燕子是一種候鳥,冬去春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燕子歸來尋舊壘」的時候,表明嚴冬已經過去,春天已經到來,所以,人們又稱小燕子為報春的使者。
這篇散文,作者首先將小燕子置於故鄉的背景下來描繪。那是春風拂面、春光明媚、百花綻放的「春間二三月」,天上有「如毛的細雨」飄著,地上「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都爭先恐後地趕集似的「奔聚」「爛漫無比」的春天。這個時候,有一身烏黑的羽毛、「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勁俊輕快的翅膀」的「積伶積俐」的「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小燕子極其自然和諧地繪就了一幅生機勃勃、意趣盎然、絕妙無比的江南早春圖!這段文字,看似漫不經心,其實頗費了一番心思。作者先是用簡潔的筆墨勾勒出小燕子的外形、輪廓,然後再畫出小燕子活動的自然環境,接下來才繪聲繪色、由近而遠地、精細地描繪出小燕子滿天飛舞的生動情景。整個畫面有動有靜,有張有弛,動靜相宜,張弛有度。
這是作者童年記憶中故鄉的小燕子。小燕子也有家,它們把巢築在「一個個的快樂家庭」里的廳樑上、匾額後。每年,冬去春來的時候,它們就像遠道而來的嘉賓悄然光臨,住進了自己的家。它們與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都如賓主一般,親熱和睦,融洽無間。作者不厭其煩地寫小燕子的家,而且還渲染出濃郁的日常家居生活的氣息,就是想告訴讀者,此時此刻,他是多麼地想家,想念家鄉的親人和朋友。在這些充滿親情與溫馨的文字背後,寄託的是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渺茫無盡的離愁別緒。
深情的懷想是被眼前的真實圖景所喚起的,所以,作者又像一個技藝高超的攝影師,很自然地把鏡頭從追憶緬想中切換到現實圖景。眼前是一幅美輪美奐、讓人陶醉的迷人景象:「阿托士」號航行在浩莽的大海上,海連天,天接海,海天一色,淼淼無垠。寫實與想像交織,寫景與抒情相融,抒情主體暫時忘卻了漂泊離愁之苦,沉迷於眼前新奇美妙的景色和對未來的憧憬之中。這時,活躍在曠野,在農人、市民家裡的小燕子,就像「海上的英雄」,成雙成對地,在浩浩淼淼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還是那樣地活潑,那樣的無所畏懼,「仍是雋逸地從容地在海面上斜掠著」,用「它的似剪的尾與翼尖」拍打著湖水一樣平靜的海面,不知疲倦地、歡快自由地「飛著,飛著」……小燕子的出現又把作者的思緒從想像的世界拽回到現實情景,成雙成對的小燕子與飄零異鄉的天涯孤客,恰成鮮明的對照,浩莽無垠的大海與小巧玲瓏的燕子形成極大的反差,作者不禁輕聲問道,它們「不會覺得倦么?不會遇著暴風疾雨么?我們真替它們擔心呢」!與其說作者是在替小燕子擔心,倒不如說他是在為自己的前途和未來的生活憂慮。獨自一人,飄洋過海,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因此他心裡不免有點惴惴不安。同時,他的遠行也給家裡的親人增添了莫大的精神負擔。所以說,作者的這一問,既可以理解為作者思念中的親人、朋友對他的關愛、安慰和鼓勵,也是他旅途寂寞、思念親人的隱憂的曲折表現。他既是在為自己尋找安慰,也是在默默地為親人祈禱,但願一切順意、平安。而且,他還從這「海上英雄」的身上感受到了力量和鼓舞,感到了親情和友愛。這小燕子是替寂寞的旅人傳遞鄉情的使者,也是作者傾訴鄉愁的對象,是作者的親人和朋友的化身,它們來看他來了。
本文題名為《海燕》,但作者卻沒有直接從眼前海上見到的「海燕」寫起,而是急不可待地首先寫到記憶中故鄉的小燕子,可見作者的思鄉之情何等急切!盡管如此,作者卻含而不露,很有節制地將濃郁的鄉愁融化在筆下的小燕子身上,把小燕子寫得十分可愛靈動,富有人性,體現了作者一貫以物寫人的風格(可以參看《貓》《苦鴉子》等文)。在謀篇布局上,背景與主體,動態與靜態,寫景與抒情,既參差有致,又渾然一體。
⑤ 求帶「海燕」的古詩句、詞、曲或名言
詠燕 [唐]張九齡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祗見玉堂開。
綉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獨不見 [唐]沈佺期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知含愁獨不見,使妾明月照流黃。
寄司空曙 [唐]戴叔倫
細雨柴門生遠愁,向來詩句若為酬。
林花落處頻中酒,海燕飛時獨倚樓。
北郭晚晴山更遠,南塘春盡水爭流。
可能相別還相憶,莫遣楊花笑白頭。
寄喬逸人 [唐]羅隱
南經湘浦北揚州,別後風帆幾度游。
春酒誰家禁爛漫,野花何處最淹留。
欲憑尺素邊鴻懶,未定雕梁海燕愁。
長短此行須入手,更饒君佔一年秋。
賦百舌鳥 [唐]嚴郾
此禽輕巧少同倫,我聽長疑舌滿身。
星未沒河先報曉,柳猶粘雪便迎春。
頻嫌海燕巢難定,卻訝林鶯語不真。
莫倚春風便多事,玉樓還有晏眠人。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隴因題 [唐]許渾
海燕西飛白日斜,天門遙望五侯家。
樓台深鎖無人到,落盡東風第一花。
定西番 [唐]溫庭筠
海燕欲飛調羽,萱草綠,杏花紅,隔簾櫳。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樓上月明三五,瑣窗中。
鵲踏枝 [唐]馮延巳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踏莎行 [宋]晏殊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消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緩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路。垂揚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
破陣子 [宋]晏殊
湖上西風斜日,荷花落盡殘英。金菊滿叢珠顆細,海燕辭巢翅羽輕,年年歲歲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數闋堪聽。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陰似水聲,迢迢去未停。
一首一首找來的,希望能給個好評~~
⑥ 鮮花說開放的年齡千枝秀太陽說什麼月亮說什麼海燕說什麼
什麼樣的年齡最理想,樹木說,生長的年齡鬱郁蔥蔥.
什麼樣的時間最快樂,老農說,豐收的時間快樂無窮.
什麼樣的青春最輝煌,太陽說,燃燒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麼樣的心靈最明亮,月亮說,純潔的心靈晶瑩透亮.
什麼樣的人生最美好,鮮花說,奮斗的人生快樂無窮.
⑦ 鄭振鐸的《海燕》的原文
《海燕》——鄭振鐸
烏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積伶積俐,加上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勁俊輕快的翅膀,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一隻小燕子。當春間二三月,輕颸微微地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無因的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
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皆如趕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時,那些小燕子,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的生趣。
小燕子帶了它的雙剪似的尾,在微風細雨中,或在陽光滿地時,斜飛於曠亮無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聲,已由這里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之下了。再幾只卻雋逸的在粼粼如縠紋的湖面橫掠著,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那邊還有飛倦了的幾對,閑散的憩息於纖細的電線上——嫩藍的春天,幾支木桿,幾痕細線連於桿與桿間,線上停著幾個粗而有致的小黑點,那便是燕子。那是多麼有趣的一幅圖畫呀!
還有一個個的快樂家庭,他們還特地為我們的小燕子備了一個兩個小巢,放在廳梁的最高處,假如這家有了一個匾額,那匾後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來住了,第二年,我們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對,它們還要來住。
「燕子歸來尋舊壘。」
還是去年的主,還是去年的賓,他們賓主間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幾家,小燕子卻不來光顧,那便很使主人憂戚,他們邀召不到那麼雋逸的嘉賓,每以為自己運命的蹇劣呢。
這便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曾使幾多的孩子們歡呼著,注意著,沉醉著,曾使幾多的農人、市民們憂戚著,或舒懷的指點著,且曾平添了幾多的春色,幾多的生趣於我們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離家是幾千里!離國是幾千里!託身於浮宅之上,賓士於萬頃海濤之間,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
這小燕子,便是我們故鄉的那一對,兩對么?便是我們今春在故鄉所見的那一對,兩對么?
見了它們,遊子們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輕煙似的,一縷兩縷的鄉愁么?
海水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海波平穩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樣,偶有微風,只吹起了絕細絕細的千萬個粼粼的小皺紋,這更使照曬於初夏之太陽光之下的、金光燦爛的水面顯得溫秀可喜。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海!
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雲,平貼於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天空!我們倚在青色的船欄上,默默地望著這絕美的海天;我們一點雜念也沒有,我們是被沉醉了,我們是被帶入晶瑩的天空中了。
就在這時,我們的小燕子,二隻,三隻,四隻,在海上出現了。它們仍是雋逸的從容的在海面上斜掠著,如在小湖面上一樣;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與翼尖一打,也仍是連漾了好幾圈圓暈。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飛著飛著,不會覺得倦么?不會遇著暴風疾雨么?我們真替它們擔心呢!
小燕子卻從容的憩著了。它們展開了雙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雙翼如浮圈似的支持著體重,活是一隻烏黑的小水禽,在隨波上下的浮著,又安閑,又舒適。海是它們那麼安好的家,我們真是想不到。
在故鄉,我們還會想像得到我們的小燕子是這樣的一個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貼無波,許多絕小絕小的海魚,為我們的船所驚動,群向遠處竄去;隨了它們飛竄著,水面起了一條條的長痕,正如我們當孩子時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劃起的長痕。這小魚是我們小燕子的糧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著,浮憩著。它們果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么?
啊,鄉愁呀,如輕煙似的鄉愁呀!
(7)溫州海燕鮮花擴展閱讀
1、《海燕》創作背景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迫害進步人士。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於5月21日隻身乘船前往法國巴黎。途中見到海燕,引發綿綿鄉思,他擷取了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寫成這篇文章。
2、《海燕》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諦,筆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出生於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鄭振鐸對中國的文化學術事業作出了多方面的傑出貢獻。在文學理論方面,他是文學革命初期"為人生"的文學的重要倡導者之一。1921年6月,他進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淚的文學」的口號(《血和淚的文學》),要求進步作家創作出「帶著血淚的紅色的作品」(《我們的雜記》)。
鄭振鐸堅持革命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強調文學在社會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學為人民服務。在文學研究方面,提倡和從事中外古今文學綜合的比較研究,用新的觀點、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國文學史,特別是一貫重視民間文學和小說、戲曲的資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屬於開拓性的工作。
鄭振鐸的一生是純真高尚的一生,艱苦奮斗的一生,以書為友的一生,是愛其所愛,恨其所恨的一生。他的一生作為及其高尚品格,應該是我們後來者最好的楷模。
⑧ 鄭振鐸 海燕
si字,很難找的。不過被我找到了。
1烏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積伶積俐,加上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勁俊輕快的翅膀,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一隻小燕子。當春間二三月,輕颸微微的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無因的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皆如趕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來,形成了爛熳無比的春天時,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的生趣。小燕子帶了它的雙剪似的尾,在微風細雨中,或在陽光滿地時,斜飛於曠亮無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聲,已由這里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之下了。同幾只卻雋逸的在粼粼如波紋的湖面橫掠著,小燕於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的盪漾了開去。那邊還有飛倦了的幾對,閑散的憩息於纖細的電線上,——嫩藍的春天,幾支木桿,幾痕細線連於桿與桿間,線上是停著幾個粗而有致的小黑點,那便是燕子,是多麼有趣的一幅圖畫呀!還有一家家的快樂家庭,他們還特為我們的小燕子備了一個兩個小巢,放在廳梁的最高處,假如這家有了一個匾額,那匾後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來往了,第二年,我們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對,它們還要來住。
2「燕子歸來尋舊壘。」
3還是去年的主,還是去年的賓,他們賓主間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幾家,小燕子卻不來光顧,那便很使主人憂戚,他們邀召不到那麼雋逸的嘉賓,每以為自己運命的蹇劣呢。
4這便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曾使幾多的孩子們歡呼著,注意著,沈醉著,曾使幾多的農人們市民們憂戚著,或舒懷的指點著,且曾平添了幾多的春色,幾多的生趣於我們的春天的小燕子!
5如今,離家是幾千里!離國是幾千里!託身於浮宅之上,賓士於萬頃海濤之間,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
6這小燕子,便是我們故鄉的那一對,兩對么?便是我們今春在故鄉所見的那一對,兩對么?
7見了它們,遊子們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輕煙似的,一縷兩縷的鄉愁么?
8海水是膠潔無比的蔚藍色,海波是平穩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樣,偶有微風,只吹起了絕細絕細的千萬個翻翻的小皺紋,這更使照曬於初夏之太陽光之下的、金光爛燦的水面顯得溫秀可喜。我沒有見過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雲,平貼於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天空!我們倚在青色的船欄上,默默的望著這絕美的海天;我們一點雜念也沒有,我們是被沉醉了,我們是被帶入晶天中了。
9就在這時,我們的小燕子,二隻,三隻,四隻,在海上出現了。它們仍是雋逸的從容的在海面上斜掠著,如在小湖面上一樣;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與翼尖一打,也仍是連漾了好幾圈圓暈。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飛著飛著,不會覺得倦么?不會遇著暴風疾雨么?我們真替它們擔心呢!
10小燕子卻從容的憩著了。它們展開了雙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雙翼如浮圈似的支持著體重,活是一隻烏黑的小水禽,在隨波上下的浮著,又安閑,又舒適。海是它們那麼安好的家,我們真是想不到。
11在故鄉,我們還會想像得到我們的小燕子是這樣的一個海上英雄么?
12海水仍是平貼無波,許多絕小絕小的海魚,為我們的船所驚動,群向遠處竄去;隨了它們飛竄著,水面起了一條條的長痕,正如我們當孩子時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劃起的長痕。這小魚是我們小燕子的糧食么?
13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著,浮憩著。它們果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么?
14啊,鄉愁呀,如輕煙似的鄉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