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育種家
A. 鮮花怎麼培育
樓主,你到底是想問大連哪裡有種子賣呢,還是要問怎麼培植呢? 由於我不是大連人,故買種子無法回答。不過可以建議你去本地的花鳥市場晃一下,如果沒有,那你可以考慮淘寶上買。我在淘寶買過蠻多花,如果不心痛郵費。還蠻不錯的。百合花的種子是像水仙那樣的種球植物。 百合花的種植最佳時間是秋季,秋季的氣候比較適合種植百合。
百合花的種植方法主要有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播種等方法。
1.分小鱗莖法:每年秋季掘起鱗莖時,在莖的地下部莖節上長有幾個大小不等的小鱗莖,將這些小鱗莖摘下分栽,再培養1~2年即可開花。
2.鱗片扦插法:選取發育良好的百合,在其開花後掘起,陰干數日,待鱗莖失去水份表面略顯微皺時,剝下鱗片,將其基部向下斜插入含有腐殖質的土中,澆透水,以後保持土壤一定濕度,但澆水不宜過多,否則易腐爛。
3.播種法(很少採用):百合花春秋兩季均可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25度,播後需覆土,1厘米左右,約20~30天子葉出土。以下是一些參考:不論白百合或是金百合,都具有抗寒、喜光、耐肥、畏濕的特性,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2~18℃。在冬天即使氣溫降至3~5℃亦不會冷死。如果缺乏陽光,長期遮陰就會影響正常開花。但它們對地域的適應性較廣,南北各地都可地種或盆栽。因它屬球根植物,可用種頭直接播種,要求深播至六七厘米,以便側根能夠深扎,盡量多吸收養分。所需的植料以沙質壤土為好,不宜用粘土和石灰土之類。如果用了塘泥種植,也要適當摻入一些河沙和木炭碎,使植料疏鬆透氣才能適時開花。 在栽培過程中,對磷鉀肥的需要量較多,播種前最好用一些骨粉,草木灰和花生鼓做基肥。在幼苗時適當追施化學氮肥,這樣就能生長壯旺。
百合開花之後,很多人就把球根扔掉。其實它仍有再生能力,只要將殘葉剪除,把盆里的球根挖出另用砂堆埋藏,經常保濕勿曬,翌年仍可再種1次,並可望花開二度。
B. 家庭水培花卉種苗的培育水怎麼製作
培花卉抄的種苗一般可通過直接襲和間接兩條途徑獲取。直接獲取是指將土培花卉通過轉換直接作為水培材料的一種方法;而間接獲取是指將通過種子繁殖和組織培養獲得的幼苗作為水培的材料而得到水培種苗的方法。根據花卉生長形態的不同,可以採取相應的方式直接獲取水培種苗:①單株型花卉:可將與容器大小匹配的土培花卉整株挖出,作為水培的材料;②叢生型花卉:可將花卉整株從土或盆中挖出,抖除泥土,露出子株與母株連接部位,用鋒利的刀片從連接處切斷;選取帶有根系、健壯、無病蟲危害的子株作為水培的材料。因子株有切口,應先用草木灰或木炭粉或細糠灰等塗抹在切口上,待切口乾燥後再進行轉換。這類花卉有白鶴芋、萬年青、虎尾蘭、合果芋、旱傘草、棕竹等;③有根藤苗的花卉:將土培母株根際部萌生的根櫱苗挖出,從中用利刃切取大小合適、生長健壯、無病蟲害並帶根系的根櫱苗,處理好切口,作為水培材料。如君子蘭、蘆薈、鳳梨、龍舌蘭、虎尾蘭等;④有走莖的花卉:走莖為細長的地上莖,在走莖上常能長出一株或多株小苗,將小苗剪下,保護好根系,作為水培材料。如金心吊蘭等;⑤長有子球的花卉:從土培母球上剝取生長健壯的子球作為水培材料。如仙人掌等。
C. 這樣的種子能培育出美麗的鮮花嗎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故事一老人給倆小屁孩種子,就TM廢物版的去種花,一個月後,一個小JB拿來一盤美麗的鮮花,一個拿來空盆,老人給了空盤小屁孩倆根棒棒糖,小JB不理解。老人用很sb的結局說種子是死的,
這樣的種子能培育出美麗的鮮花嗎?
D. 鮮花種子要如何培育存活率更加高嗎
你好,一般花種播種時需要事先將播種土淋透水,然後將種子撒播或點播於土面,再覆蓋細砂土,覆土厚度因種子大小不同,種子細小者,只覆薄土或不覆土即可。一般厚度為1厘米左右。在春季播種時可以蓋膜保溫保濕,夏季則不用,一般需要播種於光照充足處,但夏季可於半陰處播種,或遮陽播種,在苗出土後及時撤除遮陽物即可。
大多數種子的發芽適溫在20-25度。需要要注意的是,有的種子必須在低溫條件下才能發芽,如花毛茛、飛燕草。大多數香草和秋冬播的種子,溫度不要高於25度;春夏播種子不要低於於20度,如果達不到溫度,用保鮮膜提高溫度。保鮮膜同時還具有保濕作用。夏季的時候,所有的種子都要放在陰涼的地方,要遮陰遮雨。冬季則要注意保暖與防霜凍。種子發芽前還沒有長根,需要人為補充水分來維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濕度,但不能漬水。
多數室內觀葉植物花卉生長的適宜溫度是10-30℃,超過此區間則花卉生長會受到抑制,溫度低於5℃或高於50℃會發生死亡。熱帶花卉耐低溫差,寒帶花卉耐高溫差。因而冬季要防寒,夏季要遮蔭降溫。
綠植是綠色觀賞觀葉植物的簡稱,大多產生於熱帶雨林及亞熱帶地區,一般為蔭生植物。因其耐陰性能強,可作為室內觀賞植物在室內種植養護。
綠植常見的有:綠蘿、巴西木、發財樹、散尾葵、吊蘭、青蘋果、藍寶石、龍血樹、虎尾蘭、綠巨人、綠帝王、黑美人等,都是從葉形、葉色、株型等選育而成。
E. 花卉常規育種的方法
一、誘變育種:
誘變育種是指利用人工誘變的方法獲得生物新品種的育種方法
原理:基因突變
方法:輻射誘變,激光、化學物質誘變,太空(輻射、失重)誘發變異→選擇育成新品種
優點:能提高變異頻率,加速育種過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變異范圍廣。
缺點:有利變異少,須大量處理材料;誘變的方向和性質不能控制。改良數量性狀效果較差。
二、雜交育種:
雜交育種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組成的同種(或不同種)生物個體進行雜交,獲得所需要的表現型類型的育種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組。
方法:雜交→自交→選優
優點:能根據人的預見把位於兩個生物體上的優良性狀集於一身。
缺點:時間長,需及時發現優良性狀。
三、單倍體育種:
單倍體育種是利用花葯離體培養技術獲得單倍體植株,再誘導其染色體加倍,從而獲得所需要的純系植株的育種方法。(主要是考慮到結合中學課本,經查閱相關資料無誤。)其原理是染色體變異。優點是可大大縮短育種時間。
原理:染色體變異,組織培養
方法:選擇親本→有性雜交→F1產生的花粉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誘導染色體加倍獲得可育純合子→選擇所需要的類型。
優點: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加速育種進程。
缺點:技術較復雜,需與雜交育種結合,多限於植物。
F. 簡述一名優秀的育種家必備的基本要求
一名優秀的育種專家必須有專業的知識,而且勤勞不懈一直奮斗在第1線,主要育種的話必須下大田,在田裡才能完成育種的工作。
G. 中國主要出口哪些鮮花
中國花卉出口日本現狀透視
近年來,在國內花卉消費不斷增大的同時,一些大型花卉生產企業開始瞄準國際市場擴大出口。2005年全國花卉產業出口創匯1.5億多美元,比上年增加了992萬美元,增長了6.9%。形成了以廣東、福建、海南為主的觀葉植物出口基地,以雲南、遼寧為主的切花出口基地,以浙江為主的切葉切枝出口基地。日本作為中國花卉產業的主要出口國,研究其市場需求特點及變化規律,對做強做大對日花卉出口,保護生產者利益有著重要的作用。
對日本出口持續增加
近幾年來,日本由於受經濟不景氣、花卉從業人員老年化、年輕繼任者嚴重不足的制約,花卉生產出現了停滯的趨勢。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2003年與上年相比,切花類的栽培面積為1.86萬公頃,減少了420公頃(2%),上市量53.05億支,減少了1.08億支(2%);球根類的收獲面積704公頃,減少了74公頃(10%),上市量2.07億頭,減少了3300萬頭(14%);盆花類的收獲面積和上市量分別為2184公頃和3.2億盆,與上年基本相等;花壇用苗的栽培面積1741公頃,減少了27公頃(2%),上市量8.7億株,減少了3280萬株(4%)。但是,由於日本花文化比較發達,人們有著良好的花卉消費習慣,花卉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國內生產停滯或萎縮的同時,進口在不斷增加,這為中國花卉的擴大出口創造了條件。據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速報),2005年進口切花3.1萬噸,240.7億日元(約34.4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了4.4%和6.8%。如果加上切葉切枝,共4.5萬噸,289.2億日元(約41.3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了4%和6.4%。
事實上,中國花卉產業對日本的出口總體上一直處於上升階段,2005年出口菊花1.5萬噸,6.1億日元(約8767.3萬元人民幣);百合126.4噸,1.1億日元(約1513.1萬元人民幣);玫瑰28.7噸,2332.8萬日元(約333.3萬元人民幣);康乃馨1582噸,8.2億日元(約1.17億元人民幣);切葉切枝1.1萬噸,22.5億日元(約3.33億元人民幣)。除蘭科花卉外,出口量和金額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2.8倍、4.9倍;5.9倍、5.3倍;60%、88%;5.2倍、4.7倍以及18%、11.5%。目前,中國花卉對日本的出口基本都是切花、切葉、切枝。福建、廣東等地也大量出口發財樹、小榕樹、仙人掌等觀葉植物,但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以半成品的形式出口。近幾年來,森禾種業公司出口仙客來到日本,開中國盆花成品出口之先河,在日本花界引起了不小轟動。但是,盆花出口日本比切花復雜得多,除了造型、花色、品種等要適銷對路外,更重要的是怎樣才能順利通過檢疫關。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中國盆花大規模出口日本,還需走較長的路。
花卉出口面臨四大問題
中國花卉出口日本,雖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對花卉出口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花農和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有著重要作用。
質量不穩定,規格不統一 質量不穩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花卉生產企業和分散的小規模花農之間生產水平有著巨大的差距;二是在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花卉生產仍然是靠天吃飯。冬季和夏季在華北、東北、華東、西北等地區不能或很難生產出高品質的花。即使在切花主產地春城昆明,每年的2、3月份,康乃馨、玫瑰等產品也易受到低溫危害,出現褐斑葉;夏季受高溫影響,常出現莖稈變細、花頭變小的現象。
加之,一些出口企業在市場上盲目收購產品,沒有認真經過篩選、分級、加工、包裝等程序,競相大量出口,使中國花卉產品在日本成為價廉物差的代表。即使像雲南英茂、楊月季公司、浙江森禾種業等一批能生產高檔花卉的企業,其產品由於貼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簽,在日本也難以賣到理想的價格。
中國對日出口花卉產品的數量已佔日本花卉總進口的56%,但出口額僅佔7.6%。這既有主要產品是價格較低的楊桐、柃木等切葉切枝的原因,也有花卉質量不穩定、不能適時供貨的原因。
出口渠道混亂,缺乏有效的行業服務協調機制 中國花卉產業對日本的出口渠道,可謂千姿百態。各企業或商社各自為政,通過一家或數家日本公司以委託拍賣、買斷銷售或部分委託拍賣,部分買斷銷售的方式出口其產品。由於質量、規格不統一,出口渠道多、銷售地集中,經常形成中國產品不分質量好壞在東京
大田花卉拍賣公司、日本花卉拍賣公司等市場低價競賣的局面。
由於缺乏行業服務協調機制,除部分大型企業外,許多生產者不了解日本市場的需求情況,盲目生產。如母親節前,按理說是一個充滿商機的日子,但是由於各地的康乃馨大量銷往日本,結果造成爛市,有的康乃馨每支只賣到3、4日元(0.2元人民幣)。今年昆明等地的生產者調減了康乃馨的種植面積,價格有所回升。
對新品種的保護認識不足,難以提升產業總體水平 新品種的保護是花卉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近幾年來,各級政府、有關部門、企業都在抓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但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據日本《花卉園藝新聞》(2006年5月25日)報道,今年母親節前的5月10日,在康乃馨育種公司、批發市場的協助下,農林水產省品種保護對策官在東京大田市場花卉部,對用違法繁殖苗生產的中國產康乃馨進行了檢查。這是繼3月13日之後的第二次檢查,確認違法嫌疑的品種有荷蘭HILVERDA公司育成的Cherry Tessino、L.P Barbara、D.P.Barbara等。報道稱進入日本的80%的中國產康乃馨都是未經許可生產的。這些報道對中國花卉的出口無疑帶來了負面影響。
當前,中國花卉產業的對日出口面臨著哥倫比亞、馬來西亞、韓國、肯亞等國的嚴峻挑戰。增強國際競爭力,除價格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護育種者權利,開拓適銷對路的產品。
重視新品種的保護至少有兩個方面的積極意義:一是能吸引國外新品種盡快進入中國,提升國內花卉產業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這樣,既能減少國外「高、新、奇」花卉產品對中國花卉產業的沖擊,又能發揮國內勞動力便宜的優勢,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擴大出口;二是培育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進入花卉生產強國的行列。中國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但是由於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民間資本對植物資源的開發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這不僅使中國花卉產業長期處於低水平生產大國的地位,而且面臨著大量植物遺傳資源流失的危險。近幾年,隨著花卉產業對外開放的深入,國外的植物學家、育種家紛紛到雲南、四川、西藏等地考察,這對我國植物遺傳資源的流失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物流成本高,制約著對日出口的擴大 雲南是中國最大的切花產地,也是花卉對日出口的大省。但是由於缺乏冷鏈設施和專業物流組織,從而縮短了雲花的
售前保鮮期,極大的影響了雲花的品質。物流成本高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專業的花卉運輸公司,運輸設備落後。許多花農依然用手扶拖拉機、小馬車、摩托車、自行車送花到市場。出口公司常常在市場上購買切花,加工、包裝後出口,很難保證產品質量。一些大型花卉企業用自己公司的卡車直接運送產品到空港,但是由於沒有專業化的冷藏車輛,鮮活花卉產品在運輸中損失較大。二是不進行產後處理。大多數花農對收獲後的切花基本不進行分級、加工、包裝等產後處理,以200支或300支為一捆,打包送到市場銷售,這樣既保證不了商品的質量,又容易在運輸中壓壞產品。三是出口運價高,運輸條件差。據有關資料統計,昆明到大阪飛行4.5小時,運價為2.9美元/千克。而從印度孟買到大阪飛行10小時,運價僅為2美元/千克;從哥倫比亞到大阪飛行24小時,運價也不過3.25美元/千克。運價過高明顯削弱了雲花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
另外,昆明到日本沒有直達貨機,出口切花與行李混放到客機的行李艙里,經北京、上海以及曼谷、首爾等地發往日本。空運時間長,滿足不了切花在運輸中所需要的恆溫條件,還易受到其它物品的污染。特別是每年的7至9月松茸上市時,由於松茸出口商能以較高的價格訂到艙位,發送大量松茸到日本,致使大量的切花發不出去,造成積壓。雲花銷往日本應獲得比國內市場更高的利潤,但由於物流成本高,許多花卉生產出口企業常常出的越多虧損越大。
擴大對日出口前景看好
隨著花卉產業國際分工的深化,正如歐美國家的花卉生產基地向南美、非洲轉移一樣,日本的生產基地轉向中國、馬來西亞、印度、越南等國已是大勢所趨。中國花卉出口除面臨著日本國內生產者的競爭外,還必須面對哥倫比亞、肯亞、馬來西亞等國的嚴峻挑戰。因此,要針對上述問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盡快推進產業升級。
一是大力發展花卉合作經濟組織,把分散的小規模生產納入社會化大生產的軌道。通過花農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的篩選、分級、加工、包裝、運輸等問題,增加花農購買種苗、化肥以及銷售產品的市場交涉力,從源頭上保證花卉質量,從組織上保護農民的利益。
二是加強物流體系建設。與市場建設結合,逐步建立專業化花卉運輸公司,力爭以最短的時間,把鮮活的花卉產
品運到消費者手中。花卉主產區政府應設立外銷花專項基金,積極支持花卉出口。特別在當前,國際航線價位過高、缺乏貨機專線的情況下,作為政府反哺農業政策的一環是非常必要的。
三是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加強新品種的研發,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中國花卉資源的開發和新品種的選育主要集中在植物研究所、農業科學院等官辦研究機構,這些部門由於缺乏對國內外市場的了解,研發的品種往往缺乏商業價值,花農或生產企業開發的新品種很少。而在日本95%以上的新品種都是由花農或企業完成的,每年申請登錄的新品種數百件,可以說每個花卉生產者都是潛在的育種家。而且申報程序簡單,花農選育的新品種可委託拍賣市場或花卉普及員(農業試驗場)上報農林水產省生產局新品種登錄科,登記在冊後即受到法律的保護。花農能很快生產富有個性化、競爭力強的產品。一般花農從委託到收到農林水產省發行的新品種登記受理號碼,只需要3周的時間。源源不斷的新品種開發是日本成為世界花卉強國的核心動力。中國花卉產業要培養花農選育新品種的意識,轉變研發機制。鼓勵花農或企業在生產中研發新品種,簡化新品種的登錄程序,從內涵上提高中國花卉產業的競爭力。
四是加強行業服務,提高對外銷售的市場交涉力,對內的信息傳遞和協調能力。中國花卉產業各自為政的出口模式,使其處於完全競爭的狀態,而買方只是十幾家日本進口公司,處於壟斷地位。由於地位不平等,在市場交涉中,定價權往往由買方控制,這對中國花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同時,由於國內花農和生產企業不知道日本市場的變化規律,在出口方面經常出現低價競賣的現象。因此,在花卉主產區建立由幾家龍頭出口企業、花卉合作經濟組織牽頭組成的行業服務協會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對內提供信息等服務,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規律安排生產,減少花農的經濟風險;另一方面通過相對統一的對外交涉,穩定、提高花卉產品的國際銷售價格,以保護花農的利益,做到花卉出口的可持續發展。
引用:http://..com/question/39708645.html
H. 什麼是育種家種子
育種家種子是指育種家育成的遺傳性狀穩定的品種或親本最初的一批可用於繁殖原種的種子。
I. 什麼叫育種家種子
育種家種子是指育種家育成的遺傳性狀穩定的品種或親本最初的一批可用於繁殖原種的種子。
J. 鮮花花草種植屬於那個行業
只要有技術,都可以經營鮮花花草的批量種植,有公辦的叫綠化行業,內個人的叫花農。容
公辦的如:地方園林局的綠化部門,植樹造林、種草種花,把城鎮的地面(空間)覆蓋或者是裝點起來。
花農:以種植花木為業的農民。廣義上說,還包括育苗,培育,買賣等一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