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垂直電商
㈠ 七夕前後很多鮮花電商都力推跨境鮮花,我好奇的是國外進口花材周期那麼長,到手還能新鮮嗎
我之前買過厄瓜多進口的玫瑰,收到後簡直不要太新鮮,說實話,國內外的玫瑰品質真的優於國容內的。鮮花電商他們一般是跟專業的冷鏈物流比如九曳供應鏈合作,海外直采,空運到各大城市機場,檢驗檢疫合格後即送至冷庫啦,然後加工、包裝什麼的,整個過程4天也就夠了。
㈡ 做好鮮花電商 最大挑戰還是供應鏈
電商平台一定要做好供應鏈金融。但是現實是很多電商平台很難去做好,或者不懂版,或者不擅長權沒能力等等
企業應收賬款的數據往往能直接反映企業的生產銷售規模、企業效益、財務狀況等等信息,與企業的發展和存亡息息相關。而近年來,全國各行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使處於債務鏈中的企業無法正常經營、舉步維艱,甚至走向破產倒閉。所以,做好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問題。究竟該如何監控應收賬款發生以及如何處理企業的不良債權?從法律角度在預防應收賬款風險、合法手段追收賬款、取證等方面都需要注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產生很多應收賬款,甚至發生欠款糾紛,企業可能因此遭受損失。雲圖供應鏈金融,深耕供應鏈金融領域多年,幫助眾多中小企業實現供應鏈融資,其根據實踐經驗,將詳細分析企業商帳催收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希望能夠給企業做到防患於未然有所幫助。雲圖@供應鏈金融%算是不錯的。關注「雲圖金融」每天獲取供應鏈金融干貨。
㈢ 盒馬鮮生CEO侯毅透露,將上線鮮花業務,「花加」將要起死回生嗎
有可能的,因為盒馬鮮生屬於阿里系企業。從電商初興起,較為垂直的鮮花市場便有玩家涉足。時至今日,鮮花市場幾度迎來風口,又幾度式微,相關玩家也換了一撥又一撥。在相關鮮花電商平台外,阿里巴巴、京東等也相繼涉足。
有數據顯示,花加2016年銷售3億,2017年銷售近8億。甚至於17年7月,花加完成數億元的融資,真格基金入局,並開始嘗試線下花店業務。
然而花加的一帆風順在2017年按下了暫停鍵。一直以來,花加都被認為是「以補貼換銷量」,資金枯竭的傳聞一直存在。在當時,有業內人士指出,鮮花電商的配送成本本就居高不下,在大量補貼之下,花加成本更甚,一束鮮花往往虧損近半,除非花少配草多。
但將成本分攤在產品之上,往往意味著用戶體驗受損。在相關社交平台上,不乏有用戶對花加產品進行吐槽。再加上「毒花」事件的出現,花加處理不力,品牌形象不斷受損。更有甚者,花加多名高管相繼出走或離任,而知情人士透露,這些高管在任期間均負責花加的運營。而其線下業務,也被曝運營狀況不佳,線下花店已經陸續撤店,員工也已經離職。
㈣ 鮮花電商行業未來的趨勢怎麼樣,現在進入未來空間大嗎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花卉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回的《中國花卉行業產答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規模化生產後,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增長了120多倍,從最初不足1萬hm2增至2014年的127.02萬hm2,成為全球花卉生產面積最大的國家。
數據顯示,2016年鮮花電商市場規模達168.8億元;2017年的第一季度,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規模就已經達51.4億元,2019年預計能突破600億元。近幾年,鮮花電商勢頭強勁,頻頻獲得融資,2016年是鮮花電商融資最為火熱的一年,先後有5家鮮花電商獲得融資。在「互聯網+消費觀」的重新定義下,鮮花電商前景看好。
㈤ 鮮花電商的幾大痛點難點
2015年鮮花電商開始蠢蠢欲動的時候,就在鮮花電商公司上班了,做的是訂閱版產品。大佬說不上,只是權幾點感觸:
1、物流,從雲南到機場再轉運到二級市場再到花店,一旦遇到突發天氣狀況,一箱花爛機場的情況太常見了,天氣熱還要考慮冷鏈的問題,天氣冷了需要做好防凍准備
2、損耗,這里的損耗是指牛逼的養護可以延長花期到1個月以上
3、設計,鮮花不同於生鮮,是一個講究生活情趣、有審美的東西,更偏向於藝術,隨著國內層出不窮的新銳花藝設計師及個性花店出現,未來的用戶關注點可能更刁鑽,又要新鮮又要符合審美。
㈥ 鮮花零售行業痛點是什麼
參考《2016-2021年中國花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花卉消費升級作為一種綠色時尚生活方式,鮮花消費正在逐年升溫。除了節日鮮花消費,目前家庭鮮花消費市場也在迅速成長,未來將成為鮮花市場新的增長點。可以預見,未來5年家庭鮮花消費將超過禮品鮮花消費。
(2)互聯網渠道成為主流隨著「互聯網+鮮花」的普及,鮮花電商正在改變傳統鮮花零售格局。鮮花是全國最早開展O2O的行業之一,鮮花同城O2O有效解決了配送時效問題,大中城市一般3小時內可以送達,令顧客獲得極速體驗。參考其他商品零售領域的變革趨勢,未來3年內網上鮮花銷售佔比將超過線下花店。
(3)鮮花供應鏈變革鮮花和生鮮領域正在快速變革,覆蓋全國的鮮花冷鏈網路逐漸形成,為鮮花儲運和深層次滲透到社會零售領域提供了條件。目前從昆明到全國大中城市,都已開通專業的鮮花冷鏈運輸班車,例如上海,每天都有數十噸鮮花通過冷鏈車送達。為了趕速度,還有更多的鮮花通過各個航班陸續空運抵達。
(4)上遊行業生產方式創新無土栽培技術的生產效率是傳統花農種植的3倍至5倍,而未來工業4.0的生產方式,效率將提升10倍以上,並大大降低能耗、污染和土地佔用面積。目前,無土栽培的溫控大棚生產面積在全行業佔比不足10%,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升級,我國鮮花的品質和產量都將不斷提升,這將有力地支持鮮花電商的發展。
中國花卉產業具有超過1000多億元的市場規模,「互聯網+鮮花」正在走進千家萬戶,尤其是家庭訂閱式鮮花消費正在興起。未來,隨著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鮮花和綠植將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景可期。
㈦ 分析:為什麼說鮮花電商比生鮮電商還難做
你好!其實說難做的原因就在於運輸的這個環節,以現在物流快遞的運輸方式很難去完好無損的運輸鮮花,並且鮮花的保質期是很短的,損壞的鮮花對於消費者來說是沒有是那麼價值的,所以,鮮花電商是很難做的。
㈧ 鮮花採用B2C電子商務的模式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優點范圍大。
㈨ 做鮮花電商是什麼體驗
就是一個有美麗,但是又不賺錢的行業,感覺上是有些高雅的,其實乾的也是最苦最累的活,我都感覺自己都要體力不支,而倒下了。
㈩ 電商鮮花行業分析中的鮮花核心資源是什麼
鮮花電商消費場景深入拓展 線上線下融合將成趨勢
線上單量增速趨緩,實體花店似乎成為出路之一
隨著線上單量增速趨緩,鮮花電商需要開辟新的出口攤薄成本,實體花店似乎成為出路之一。再加上近年大型花卉市場疏解騰退,花卉產品的供需失衡也為鮮花電商提供了切入線下的合適時機。花點時間最近就宣布開放供應鏈以吸引合夥人加入,探索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鮮花電商佔有供應鏈優勢,但也要為此付出開店、招聘的成本,且要為鮮花在花店中的折損承擔風險,早期面向消費端的輕資產優勢或難以復制。
鮮花電商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花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鮮花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235.5億元,同比增長39.5%。預計2018年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市場規模將達366.2億元,同比增長55.5%。鮮花電商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未來隨著消費場景的深入拓展,更多潛在用戶將被吸引,鮮花消費需求也將隨著鮮花品類的拓展和服務品質的優化而進一步提升。
2016-2019年中國鮮花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滲透線下 博弈實體花店
一直聚焦於線上的鮮花電商開始尋求新業務。10月10日,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官方微信發布了邀請合夥人開設實體花店的信息,開放供應鏈以吸引合夥人加入,並承諾從雲南倉庫配送到門店可實現全程冷鏈運輸。花點時間公布的信息顯示,花點時間已為加盟者提供供應鏈體系,包括花田、BEST標准質檢前置、冷鏈帶水運輸等,同時在選址、品牌以及培訓上提供相關服務。針對實體花店的開店模式等詳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花點時間求證,但截至記者發稿,並未收到花點時間的官方回復。
早在今年7月,花點時間已開始為開設實體花店進行前期的招募籌備和選址規劃。花點時間創始人兼CEO朱月怡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花點時間已開出20家門店,坪效高於一般傳統花店。至於未來,線下門店以100家起步,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
鮮花電商雖起家於線上但一直在謀求線下的生存空間。同為鮮花電商的花加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已開通6家門店,但均處於測試階段。花加相關負責人表示,線下花店可以作為線上訂單配送點,極大地提升了時效性。同時可以藉助店鋪周邊商圈及社區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流量。未來花加還會做部分品牌形象自營店,或者和線下花店做深度合作。
為迎合實體門店的布局,鮮花電商頻頻進行線下的跨界互動。今年7月1日,花點時間與社交健身平台Keep聯手發起線下活動。7月9日,花加與抖音聯手將三里屯的Mercedes
Me咖啡店變為鮮花點綴的「深夜表白花店」。值得注意的是,鮮花電商逐漸向線下滲透,與想要觸網的花卉市場形成了對接。
線上線下融合將成趨勢,尋求新流量成為必要舉措
鮮花電商為保證全鏈條可控性,搭建了相關的配套設施,隨著線上單量增速趨緩,企業面臨攤薄成本的壓力。2016年鮮花電商行業增速達到頂峰114.1%,2017年降至68.5%,預計2018年將減少21.8個百分點。相較於早期開拓市場,鮮花電商已難以憑借口碑傳播保持單量高速增加,尋求新流量成為必要舉措。
鮮花電商的線上單量快速增加後,企業為把控品質,在源頭承包了花田、布局冷鏈運輸,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投入重資。線上流量增速放緩,鮮花電商自然需要更多的出口攤薄成本,開設實體花店隨之提上日程。
與此同時,消費需求轉變為鮮花電商拓展線下增添了新空間。目前花卉產品的消費模式由過去的享受型和精神型轉變為基本消費,市場對鮮花需求呈上升趨勢。因此,需要大量的集散中心發揮集中和發散的功能,而在大型集散中心疏解騰退後,單憑線上或者線下零售的方式不僅成本過高而且無法滿足消費需求。基於上述情況,鮮花電商下沉與花卉市場觸網也就順理成章。
對於鮮花行業來講,鮮花電商需要實體店的支撐來提供線下保鮮、集備、分解等功能。僅靠單一線上鮮花零售的方式無法滿足目前鮮花市場的需求量,並且鮮花電商存在配送范圍受限的弊端,部分商圈或偏遠地區無法涉及。而鮮花實體店可以覆蓋固定范圍的客群,鮮花電商可藉助實體門店和即時配送觸達更多消費者。
成本高企 發展之路待探索
鮮花電商下沉至實體渠道時將面臨多重考驗。成本就是鮮花電商必須邁過的第一道門檻。品牌授權費和管理費分別上調至4.8萬元、1.5萬元/年,系統使用費每年6500元,保證金4萬元,店鋪設計費6500元,超過40平方米則需按平米數額外收費。
與此同時,鮮花電商企業還需為完善供應鏈管理進行持續投入。根據中國鮮花電商行業及用戶報告顯示,鮮花電商供應鏈的核心相比傳統交易模式,物流和人工是目前最主要的費用,特別是物流,高成本的冷鏈物流應用比例加大。
鮮花電商並不熟悉線下網點的布局和配送方式,布局線下時將在物流配送、網點分布上遇到困難。面對上述問題,企業應利用線上網路體系現有的資源將實體門店的體系相融合,充分利用已有的網點和資源進行體系升級,如果重新搭建體系會出現虧損過高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