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防灰霉葯
『壹』 那位老師知道,番茄前期防治灰霉可以用什麼葯劑加進浸花水裡用效果好,使用濃度是多少謝謝!
灰霉病
主要危害葉片,莖,幼果。
葉片受害,葉緣部水侵狀褐色病斑,後成圓形或橢圓形,褐色並有淺褐色輪紋病斑,濕度大時有灰色霉層。
莖受害,形成水浸狀不規則病斑,灰白色或者褐色,病變部位有灰白黴層。
幼果受害頂部及其附近產生水浸狀褐色病斑,擴大後呈暗褐色,表面有灰色霉層。
防治發病初期可用三氯異氰尿酸,乙蒜素,多抗黴素,腐霉利,咪鮮胺等交替使用防治。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使用,希望對您有用。
『貳』 鮮花灰霉病防治噴劑對人體有毒害嗎
這種噴劑的話對人體是有傷害的因為任何的呃這個葯物來說它本身含有的化學物質對人體來說都會有一定的傷害
『叄』 玖瑰花在什麼天氣時會起灰霉病用什麼葯劑防止
夏季玫瑰花保鮮謹防灰霉病
當高溫高濕天氣持續,由此引發的灰霉病導致花頭腐版爛,成為侵害一些鮮花尤權其是玫瑰的「殺手」。
據了解,灰霉病主要危害鮮花、葉片及嫩枝,開始花瓣上出現水漬狀小斑或花瓣尖部、邊緣變成褐色,水斑迅速擴展,導致花瓣萎蔫、腐爛,最後整花褐變枯萎,在潮濕條件下可見灰綠色霉狀物。
在近日舉行的一次花藝論壇上,昆明通美花卉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玉閣提醒業內人士,高溫高濕氣候下要嚴防灰霉病。
他表示,染上灰霉病的鮮花表現為高溫脫水、開放過快、花期短。灰霉病傳染性很強,只要一株鮮花染上,馬上殃及其他,而且這種病菌只可預防,無法控制。
為了預防灰霉病,最大限度減少鮮花損耗,專家給業界人士支招。他表示,采購時一定要選擇高品質鮮花,特別要觀察花頭是否已經有黑點。
玫瑰進店後要立即將包裝紙板取下,如果有腐爛斑點的花瓣,應立即摘下。
此外,鮮花要立即剪根2厘米,去除下部葉片,清洗後放入一定濃度的鮮花保鮮劑。由於夏季病菌旺盛,操作用的刀具等應封閉保存,花桶等盛花容器每周消毒一次。
『肆』 花卉灰霉病怎麼防治
灰霉病是花卉上的一種常見病害,寄主范圍廣,能為害寄主的葉、莖、花及果實。花卉被害後,一般開始時出現水漬狀斑點,並逐漸擴大,隨即變成褐色或黑褐色,具有不規則的輪紋,天氣潮濕時,病部長出灰色霉狀物。不同的寄主被害程度與部位不同,按照花卉被害程度,大體上可分為以下3類:
為害普遍而又嚴重,能造成全株死亡的有:牡丹、四季秋海棠、四季櫻草、大麗花、翠菊、倒掛金鍾、荷包花、金盞菊、大岩桐、玻璃翠等。
為害普遍但不嚴重,能引起局部受害的有:天竺葵、竹節海棠、毛葉海棠、球根海棠、八仙花、梔子、石蓮花、瓜葉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月季、杜鵑、仙客來等。
為害花,引起花腐、花落的有:一品紅、山茶、鳶尾、含笑、旱金蓮等。此病是一種真菌病害,主要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殘體上和土壤中越冬,翌春借風雨傳播蔓延。陰雨連綿,排水不良,發病較嚴重。
防治方法:晚秋徹底清除病株殘體,集中燒毀;實行輪作或用五氯硝基苯與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均勻,每平方米用葯8~10克進行土壤消毒;選用無病株作繁殖材料,栽種前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10~15分鍾;發病初期及時剪除病葉,噴灑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灑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
『伍』 花卉有哪些殺菌葯
一、百菌清: 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殺菌范圍廣,殘效期長,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噴霧防治銹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也可用40%粉劑噴粉,用量3-4克每平方米。不能與強鹼性農葯混用,對梨,柿,梅等易發生葯害。
二、多菌靈: 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內吸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殘效期長。一般用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褐斑病,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也可用拌種和土壤消毒,拌種時,用量一般為種子重量的2-3/1000。
三、波爾多液: 是一種良好的保護性殺菌劑,由硫酸銅、生石灰和水配製而成,根據硫酸銅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數種。配製時,先各用一半的水化開硫酸銅和生石灰,然後將硫酸銅倒入生石灰溶液中,並用棍棒攪拌均勻即可。配成的波爾多液呈天藍色的膠體懸浮液,呈鹼性,粘著力強,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有效期可維持半個月左右。波爾多液不耐貯存,必須現配現用,不能與忌鹼農葯混用。可防治黑斑博?銹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多種病害。
四、石硫合劑: 也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經過熬制而成,原液為深紅褐色透明液體,有臭雞蛋味,呈鹼性。配製時,先將水放鍋中煮開,倒入1份生石灰,等石灰溶解後,再加入先用少量水調成糊狀的2份硫磺粉,邊加邊攪拌,加畢用大火燒沸1小時左右,等 葯液呈紅褐色時停火,冷卻後,濾去沉渣,即為石硫合劑原液,其波美充度一般為20-24。原液在使用前必須稀釋,休眠期噴灑可用波美3-5度,生長期只能用波美度0.3-0.5的稀釋液。能 防治白粉病,銹病,霜霉病,穿孔病,葉斑病等多種病害,還可防治粉虱,葉蟎,介殼蟲等害蟲。
五、托布津: 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內吸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殘效期長,其殺菌范圍和葯效和多菌靈相似,對人畜毒性低,對植物安全。常用50%的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絹病,菌核病,葉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還有甲基托布津。
六、代森鋅: 是一種廣譜性有機硫殺菌劑,呈淡黃色,稍有臭味,在空氣中或日光下極易分解,常用65%的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噴霧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猝倒病,穿孔病,灰霉病,白粉病,銹病,葉枯病,立枯病等,不能與鹼性或含有銅,汞的葯劑混用。
七、退菌特: 是一種有機砷,有機磷混合殺菌劑,白色粉末,難溶於水,易溶於鹼性溶液中,在酸性高溫及潮濕的環境中易分解。一般用50%的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80%的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銹病,立枯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八、苯來特: 是一種廣譜性的內吸性殺菌劑,兼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不溶於水,微有刺激性臭味,葯效期長,常用50%的可濕性粉劑2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九、代森銨: 殺菌力強,兼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分解後,還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黃色液體,常用1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葉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澆灌土壤防治立枯博。
十、硫磺粉: 是一種黃色粉末,有明顯氣味,具有殺菌,殺蟲作用,葯效期5-7天,常用50%粉劑噴粉,用量為1-3克每平方米,或用於熏蒸,用量1克每平方米,可防治白粉博。
十一、鏈黴素: 為白色粉末,一般用100-200毫克每升濃度噴霧,灌根或注射,防治細菌性病害,霜霉病等。
『陸』 用什麼葯防灰霉病白粉病
防治草莓灰霉病,可用異菌尿或腐霉利或咯菌腈或咯菌.嘧菌環胺或嘧菌環胺或啶菌惡唑等葯+磷酸二氫鉀噴霧防治。治療,6-7天一次,連續打葯2次 。
防治草莓白粉病,可用醚菌酯,或乙嘧酚,或吡唑醚菌酯,或硝苯菌酯,或吡唑萘菌胺.嘧菌酯等葯劑噴霧防治。交替單用或選擇兩樣混一起噴霧治療。治療的,6-7天一次, 連續打葯2次
『柒』 如何處理鮮切花的灰霉病呢
從描述上看腐爛和白粉病關系不大,花瓣腐爛比較常見是花瓣形成前淋了水,打開後就易腐爛。 如果是腐爛帶黑斑的話,就是得了灰霉病了,這類需要葯物治療,速克靈或者撲海因兌水後噴霧。
平時要注意通風!
『捌』 大棚里花卉灰霉病用哪種葯劑防治比較好,改用多少倍
發病初期噴灑50%腐霉利(速克靈)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也可噴施60%防霉寶超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灰霉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在對以上葯劑產生抗葯性的地區,可選用65%甲霉靈(硫菌霉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玖』 草莓花期打灰霉病的葯對花有影響嗎
大家都知道灰霉病是設施草莓生產的一種常見病害。草莓發生灰霉病後,一般減產20%~30%,重者達50%以上,甚至絕收。草莓灰霉病主要為害花器、果實、葉柄和葉片,不同部位表現症狀不盡相同,如何具體識別判斷這種病害呢?又如何進行恰當的防治呢?以下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
發病症狀
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溫高濕病害,在草莓花期是一個高發期。種植過密,偏施氮肥該病發生較重,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也為害花及莖。
葉片染病後,多從葉尖開始,病斑呈「V」字形向內擴展,為淺褐色,稍有深淺相間的輪紋,邊緣逐漸變為黃色,以後葉片乾枯,表面產生灰色霉層,花梗變紅。
花器發病症狀
幼嫩的花器容易感病,侵染初期花萼出現水漬狀針眼大的小斑點,隨後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通過花萼逐漸延伸侵染子房及幼果,最後導致幼果上出現水浸狀病斑。
治療措施: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葯劑包括生物葯劑和化學葯劑兩種,生物葯劑由於防治時期和防治劑量的特殊要求導致在生產中應用較少,主要以化學葯劑防治為主。
①生物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木黴菌(活孢2億個·g-1)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枯草芽孢桿菌(孢子1000億個·g-1)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5~7 d(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3次。
②化學葯劑防治。
1、用阿米西達、甲基托布津、多菌靈,集中噴葯預防。
2、在土壤翻耕施基肥的同時,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拌入肥料中撒施。翻耕後曝曬數天或直接覆膜曝曬,以殺滅土壤中病殘體所帶病菌,壓低初始菌源。
3、花期是灰霉病最易侵染的時期。可採用25%阿米西達3000倍噴施
4、病害出現後為減少對花果的葯害,噴葯和煙劑交替使用,盡量少噴霧多用速克靈煙劑。
5、噴葯時選擇晴天上午10時左右進行,噴葯時要畦面、溝底、棚膜全噴到,噴完後通風1h以上再閉棚,以降低棚內濕度。
花旗可以噴施沃葉硼肥和沃葉葉面肥來促進草莓花芽分化。
『拾』 鮮花灰黴菌的預防,鮮切花得了灰黴菌怎麼辦花瓣一點點腐爛,有什麼葯可以控制或者預防嗎
黴菌性陰道炎 【概述】 黴菌性陰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由黴菌感染引起。其發病率僅次於滴蟲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多見於幼女、孕婦、糖尿病患者,以及絕經後曾用較大劑量雌激素治療的患者。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目檢陰道排泄物,診斷黴菌性陰道炎,通常並無困難。但對非典型病例,為了證實診斷,凡疑為帶黴菌者,或了解治療效果,必須作陰道分泌物檢查。可直接取陰道分泌物置玻片上,加一小滴等滲氯化鈉溶液或10%~20%氫氧化鉀溶液,加蓋玻片,微加熱鏡檢,紅、白細胞及上皮細胞立即溶解,而黴菌即以線樣纖維或菌絲體(mycelia)的形式顯示,並有微芽或分子孢子(conidia)貼附。但此法可靠性較低(60%)。如取陰道分泌物塗片經革蘭染色,鏡下可找到成群革蘭陽性濃染的卵圓形孢子,或可見到假菌絲與出芽細胞相連成鏈狀或分枝狀,容易辨認,可靠性可提高至80%。最可靠的方法是進行黴菌培養。此外,亦要注意相關的誘因,如有應用大劑量甾體激素或廣譜抗生素史,及糖尿病患者需做尿糖及血糖檢查等。 【治療措施】 1.改變陰道的酸鹼度,如用鹼性葯物沖洗陰道,可用2~4%蘇打液沖洗陰道,以改變黴菌的生活環境。 2.投與殺菌劑: (1)制黴菌素(nestatin)陰道栓(含制黴菌素25萬U),塞入陰道深部,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共2周。 (2)口服制黴菌素50萬U,每日4次。 (3)復方制黴菌素冷霜局部塗擦,每日2次。 (4)口服酮康唑(ketoconazole)400mg,每日2次,共5天。 (5)曲古黴素(trichomycin),詳見滴蟲性陰道炎的治療。另外,口服克霉唑(clotrimazole)或氯苯咪唑0.5~1g,每日3次,或局部用1~5%軟膏霜劑或搽劑,每日3~4次,療效亦佳。 (6)1~2%龍膽紫溶液局部塗抹,是由來已久的療法,亦極有效,應用極廣,但有污染內褲之弊。 孕婦患黴菌性陰道炎,產後雖有自愈可能,但新生兒有被感染的危險,故仍需及時治療,以局部用葯為宜,方法同上。 3.對於男性帶菌者也必須進行常規治療,這是杜絕女性患者復發的重要措施之一。 【病因學】 黴菌(fungus)有許多種,在人體最主要的為白色念珠菌屬。陰道感染80~90%系白色念珠菌引起,其餘是別種念珠菌和球擬酵母菌屬(Tomlopsis),故黴菌性陰道炎實際上即念珠菌陰道炎或陰道念珠菌病(vagmal candidiansis)。白色念珠菌呈卵圓形,由芽生孢子及細胞發芽伸長形成假菌絲,假菌絲與孢子相連成分枝或鏈狀。念珠菌通常是一種腐敗物寄生菌,可生活在正常人體的皮膚、粘膜、消化道或其他臟器中,經常在陰道中存在而無症狀。白帶增多的非孕婦女中,約有10%、孕婦中約有30%在陰道內有此菌寄生,當陰道糖原增加、酸度升高時,或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便可成為致病的原因,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使黴菌感染大為增加。因為上述兩種葯物可導致機體內菌群失調,改變了陰道內微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抗感染的能力下降。此外,維生素缺乏(復合維生素B)、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均可成為白色念珠菌繁殖的有利條件。妊娠期陰道上皮細胞糖原含量增加,陰道酸性增強,加之孕婦的腎糖閾降低,常有營養性糖尿,小便中糖含量升高而促進白色念珠菌的生長繁殖。 【臨床表現】 念珠菌感染最常見的症狀是白帶多,外陰及陰道灼熱瘙癢,外因性排尿困難,外陰地圖樣紅斑(黴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典型的白帶呈凝乳狀或為片塊狀,陰道粘膜高度紅腫,可見白色鵝口瘡樣斑塊附著,易剝離,其下為受損粘膜的糜爛基底,或形成淺潰瘍,嚴重者可遺留瘀斑。但白帶並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徵,從水樣直至凝乳樣白帶均可出現,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沏的漿液性滲出液,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狀物。妊娠期黴菌性陰道炎的瘙癢症狀尤為嚴重,甚至坐卧不寧,痛苦異常,也可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等症狀。另外,尚有10%左右的婦女及30%孕婦雖為黴菌攜帶者,卻無任何臨床表現。 【預防】 1.消除發病誘因。如積極治療糖尿病,及時停用廣譜抗生素或雌激素。 2.講究衛生,勤換內衣尤其是褲頭。換下的衣物一定要煮熟消毒處理,避免公共場所的交叉感染。 3.陰道黴菌常與其他部位黴菌感染、並存或交互感染,如口腔及腸道的黴菌等。必要時要在這些部位取材作黴菌鏡檢或培養。對有典型臨床表現或/及黴菌陽性者,應及時治療。 4.對於頑固性或經常反復發作的黴菌性陰道炎患者,性傳遞也是導致復發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狀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黴菌性尿道炎,應同時給於合理治療以防交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