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鮮花
1. 中金在線的服務平台
財視投資專家服務系統是一個聚合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對投資者進行點對點指導,服務專業化、便捷化和多元化的互動性專家服務平台。該系統為廣大投資者提供貴金屬、證券、股票、期貨等方面線上財經服務和線下交流互動機會。
財視投資專家服務系統旨在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投資咨詢服務。專家通過該系統對投資者一對一進行指導,一方面幫助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另一方面為投資者提供深度行情研究報告和分析等服務。 中金在線「十大財經博客評選」始於2008年,迄今為止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五屆,它的召開不僅有來自中國財經界的專家名人的聲音,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草根博主的聲音,這些民間的聲音在網路上越來越具影響力。
活動介紹
十大財經博客評選是由中金在線多家網路媒體攜手舉辦的年度大型網路投票評選活動,評選活動堅持開放態度,邀請所有財經類博客參與評選活動,活動旨在為財經博主提供一個展現風採的舞台,讓更多網友了解財經博主們的才華,促進財經知識的傳播和研究。
舉辦機構
主辦單位:中金在線
媒體支持: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等媒體
評選對象
1、原創的財經博客,不限中金在線博客(非財經博客不允許參加)
2、經過管理員審核符合條件的在投票頁面展示
評選流程
入圍賽
根據網友投票數總數前100名入圍,晉級決賽。
決賽
根據網友贈送鮮花總數(60%)與中金在線專業評審團投票(40%),前十名博主獲勝,為年度十大財經博客。
獎項設置
入圍的百強博客:
頒發年度財經博客百強紀念獎牌
決賽勝出十大財經博客:
頒發年度十大財經博客水晶獎杯和獎金,並獲邀參加中金在線年度評選現場頒獎。
年度十大財經博客前五名,博文將被放進中金博客的名家看市專欄;
年度十大財經博客,作為中金在線推薦博客,將有機會進入中金博客的高手或名家專欄,並將成為中金訪談的特邀嘉賓。
歷屆回顧
2008年度十大財經博客評選
2008年金融市場動盪起伏,股市風起雲涌,財經界的精英博客層出不窮,百家爭鳴。在眾多網友的呼籲中,中金在線精心策劃了2008年度十大財經博客評選活動。
2009年度十大財經博客評選
為感謝廣大網友的熱情支持,中金在線特推出了財經博客評選活動第二期——「2009年十大財經博客評選——2009年度最受歡迎的財經博客評選」。
2010年度十大財經博客評選
2010年,融資融券試點啟動,股指期貨十年磨一劍終現世,農行上市卻破發如潮,央行重啟匯改,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這一年,金融市場潮起潮落,世界經濟風起雲涌。2010年11月,由中金在線主辦的第三屆年度財經博客評選活動——「2010年十大財經博客評選——2010年度最受歡迎的財經博客評選」拉開序幕。一樣的是評選,不一樣的是品質。
2011年度十大財經博客評選
2011年,美債危機重重,全球經濟引發軒然大波。中國股市持續萎靡不振,央行數次加息和上調存款准備金,樓市調控三令五申,物價上漲人心惶惶。而財經博客,仍堅持不懈地創造思想價值,面對風起雲涌的經濟浪潮,乘風破浪,以銳不可當的氣勢走在財經世界的最前沿。結合歷屆的成功經驗,2011年10月,由中金在線主辦的第四屆年度財經博客評選活動——「2011年十大財經博客評選——2011年度最受歡迎的財經博客評選」即將拉開序幕。
2012年度十大財經博客評選
2012年,股市屢創新低,樓市面不改色,歐債風波未平,世界經濟又陷低迷,中國經濟艱難中求穩,全球經濟頻現疾風驟雨。這一年,金融市場潮起潮落,世界經濟風起雲涌,。2012年11月,由中金在線主辦的第五屆年度財經博客評選活動——2012年十大財經博客評選——2012年度最受歡迎的財經博客評選拉開序幕。 從2007年開始,中金在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28個城市開展了理財報告會活動,邀請業內專家、知名分析師與投資者現場互動,受到了廣大投資愛好者的熱烈追捧。
理財報告會以為全國范圍內的VIP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宗旨,在傳播自身品牌價值的同時,也為會議合作商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產品和品牌推廣平台。 2012年3月在武夷山,中金在線與廈門大學金融研究所攜手舉辦金融高峰論壇順利召開。論壇活動以「2012年中國金融創新發展」為主題,圍繞著對中國金融的創新和發展、存在的機遇和風險等方面,與參會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金融商界精英人才兩百餘人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為中國經濟前行增添新動力。
2013年3月28日—29日,第二屆海峽金融高峰論壇 將在「海峽明珠」平潭舉行。本次活動由廈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張亦春教授倡導發起,以「聚焦兩岸金融合作,助力中華經濟騰飛」為主題,分析兩岸經濟金融政策、形勢和市場等因素,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金融人才交流溝通,就中國經濟改革及兩岸金融合作作更深入的探索。
2. 1984海中金跟1988大林木相剋嗎
按你說的納音,他們是不相剋的,因為金是水中的沙土中的碎金,只是多少還有點不順,只是表面的,具體要看2個人克不克需要八字全盤分析。
3. 紅樓夢中金棱十二釵,分別是誰啊都各自有什麼性格特點啊
1、林黛玉 金陵十二釵之首,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霞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願跟其下凡還盡眼淚。今世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少時父母便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說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王夫人,王熙鳳,薛姨媽等人極度殘忍地扼殺了,終於將最後一滴淚還盡,只剩了一句痛苦的呻吟(「寶玉,你好.....」)! 2、薛寶釵 金陵十二釵之首,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待人處事十分的圓滑,上面的疼愛,下面的敬重。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加上薛姨媽和王夫人早就製造了「金玉姻緣」的輿論,〔1:於是在他們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受騙娶薛寶釵為妻。由於薛寶釵不久就暴病身亡,又在史湘雲守寡後與她結婚,但不久後史湘雲也凄慘的死去,寶玉對世界不再抱任何希望〕〔2:賈寶玉在中了舉人之後便削發做了和尚(履行當初兩次「你要是死了,我就去當和尚」之說),薛寶釵得子後,兒子長大成官重振家業。](此為前人看過古本留下的蛛絲馬跡中推斷,通行本結局不一)。 3、賈元春 金陵十二釵之三,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元春之死乃是榮國府從榮耀轉衰敗的一個轉折點。 4、賈迎春 金陵十二釵之七,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預示著榮國府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衰敗。 5、賈探春 金陵十二釵之四,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於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僕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最終印證著「三『春』過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悲慘結局。 6、賈惜春 金陵十二釵之八,賈珍的妹妹。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庵為尼。 7、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之九,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支撐著賈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辭。可被總稱為「五辣」,即香辣,麻辣,酸辣,潑辣,毒辣。為人處事也十分圓滑周到,很懂得如何讓每一個人歡喜,如林黛玉來時,他說的話「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第一句話,「天下」「真」「這樣」已把黛玉誇得很好了,卻還要再加兩句「我今兒才算見了」和「通身的氣派」,更是將黛玉的容貌捧到天上去了,不管再怎麼樣的人,也會開心吧!然後再又說了一句,「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兩個稱呼「老祖宗的外孫女兒」「嫡親的孫女」不像前者像後者,這整一段連釋呢就是:王熙鳳先誇得黛玉開心,賈母因為疼他自然聽著也開心,再又根據兩個稱呼,暗地裡稱贊(元)迎探惜這四個真正嫡親的孫女的容貌也美麗絕倫,所以迎探惜開心,誇賈母的親孫女貌美自然就更加開心,再加上他們的母親王夫人,邢夫人,尤氏也必定開心,所以總結,王熙鳳的兩句話50個字不到便可討得八個人開心! 8、史湘雲 金陵十二釵之五,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鼐和史鼎撫養,而兩個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在一番充沛流離的生活後與寶玉相遇,並成為夫妻,最後在貧病中死去(此為古本結局,通行本不一)。 9、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十二,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其人身世極為神秘,且其房內所擺的物品沒有一樣不是大有來頭,即使是賈寶玉恐怕都沒有這個資本!而有一次周瑞家的替薛寶釵送宮廷的十二釵花給各個人時她看到那釵花竟拽著它哭了,若說是感激那是不可能的,她並非沒有得到過。死後那些和她比較親近的幾個人居然都沒有人反對她用只有皇族之人才能用的檣木做棺材,更何況她用的那份檣木還是原本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後來因變故而退了的,這種連賈母都不敢用的東西卻被她一個應該說是比較渺小的蓉大奶奶用了,卻無人反對,皇室里也全無反應,說實話,恐怕可卿原系皇室之女! 10、妙玉 金陵十二釵之六,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捨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發修行。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都修行,師父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發修行。後在瓜州渡口「紅顏不得不屈從於枯骨」,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使史湘雲和賈寶玉最終相遇,結為夫妻,是十二釵中分水嶺式的人物。(這是根據靖藏本手抄古本《石頭記》中的一條獨家脂硯齋批語做的探佚結局,靖藏本早已在1964年被紅樓愛好者發現,後又失蹤,現只有靖藏本上掉落的一頁紙證明靖藏本是真實存在過的,因此妙玉的結局應該就是靖藏本上獨家的脂批所寫的那樣。)也有說是妙玉在賈府差不多敗落時一次去做客,卻恰逢府中遭到了搶劫,被匪徒看上,後在廟里念經時被擄走,自此下落不明。 11、巧姐 金陵十二釵之十,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曾受過王熙鳳接濟的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也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她帶入鄉村生活。 12、李紈 金陵十二釵之十一,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4. 為什麼建設銀行選中摩根斯坦利合資組建中金公司而不是其他外資投行
一家全球金融服務公司
受到《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壓力,70年前的1935年春天,在緬因州岸邊的小島農場里,摩根財團做出了不可變更的決定:將摩根銀行拆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JP摩根,繼續從事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另一部分被分離出成立一家完全獨立的投資銀行,名叫摩根士丹利。
當時有20人走出摩根銀行組建了摩根士丹利,高級職員幾乎完全掌握了50萬美元的普通股,真正的啟動股本金是700萬美元沒有投票權的優先股。在公司開業的頭天晚上,一個看門人准備了一張桌子來接受客人的鮮花。第二天他來上班時發現,摩根士丹利公司門前的街道已經擺滿了200多個花籃。摩根士丹利的競爭者和華爾街的同僚用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們的敬意。
第一個星期內來談業務的公司太多了,以致於當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來談融資一事的時候,哈羅德·斯坦利說:「讓他下星期再來吧」。在開業的第一年裡,摩根士丹利令人咋舌地接手了10億美元的發行業務,席捲了1/4的市場份額。當時公司只有20名員工。
從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統天下的威力令人側目。今後再也不會有哪個投資銀行能與之相提並論。它的客戶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頭中的6個,美國十大公司的7個。當時惟一的廣告詞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因此,有人說「摩根士丹利繼承了美國歷史上最強大的金融集團——摩根財團的大部分貴族血統,代表了美國金融巨頭主導現代全球金融市場的光榮歷史。」因此,《摩根財團》一書認為「摩根的戰略就是使得客戶感覺到自己獲准加入了一家私人俱樂部,而其賬戶就相當於貴族社會的成員卡一樣。」
1974年,摩根士丹利進行了第一次敵意大兼並,就由此主宰了敵意收購這個蠻橫的世界。其後的20多年裡,大摩一直是美國頭號兼並顧問。在2000年之前,它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一直被列為上市證券公司中效益最好的。
「華爾街最受人敬重的頂尖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要與零售經紀商添惠公司合並!」1997年,這件事情本身就震驚了國際金融界。然而,摩根士丹利銀行家們的清醒讓大多數人收起了他們的懷疑。畢竟,摩根士丹利的銀行家也是這個行業的權威級專家。今天看來,大多數人的這種懷疑似乎是正確的。從此以後,大摩的業績一直在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