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倉山鎮花店

倉山鎮花店

發布時間: 2021-12-28 00:20:01

① 福州倉山萬達廣場有哪家花店不錯價格別太高,我想訂花

還找什麼附近呀,直接到玖號花店上選一個就行了。剩下直接就交給我們了。你只要等著收花就行了。

② 福州+發財樹+在那裡有賣的

③ 福州花鳥市場都在那裡

左海花鳥市場
4路
4路(左海公園西門→豐泉集團) 左海公園湖面
06:00:0020:30:00 06:00:0020:00: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途經站點: 左海公園西門→山海觀→總院→西洪路→萬商俱樂部→黎明→市教院附中→萬象城→寶龍·城市廣場→浦東(白馬南路)→華僑中學(紅旗村)→南禪山→福四中→師大→程埔頭→福州工業學校→上三路口→三叉街→三叉街新村→三盛實業→白湖亭→後坂→公交大修廠→蓋山投資區→招呼站→豐泉集團
8路
8路(軟體園 - 白湖亭) 左海公園湖面
06:00:0023:00:00 06:00:0023:00: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途經站點: 軟體園→軟體園(大門)→省軍區→省軍區幼兒園→銅盤→天峰→左海公園→三角井→屏山→衛生廳→鼓樓→南街→道山路口→於山→正大廣場(五福天橋)→狀元境→汽車站→南公園→象園頭→長樂路→連潘→光明橋→龍福機電交易市場→華威城鄉客運站→種福寺→三叉街→三叉街新村→三盛實業→白湖亭
10路
10路(公交鰲峰洲站 - 火車站) 途徑站點: 公交鰲峰洲站 - 鱷魚公園 - 魚池 - 人造板廠 - 金融街萬達廣場 - 鰲峰大橋 - 亞峰農貿市場 - 省交通技術學校 - 亞峰 - 排尾 - 台江步行街 - 台江 - 達道 - 文化宮 - 省人民醫院- 博美詩邦 - 福建旅遊集散中心 - 萬象城 - 市教院附中 - 黎明 - 萬商俱樂部 - 西洪路- 總院 - 山海觀 - 梅峰賓館 - 銅盤路- 屏西 - 長冠城 - 屏山公園 - 證照中心 - 茶園橋 - 電建二公司 - 閩運汽車北站 - 火車站
23路(單向)
23路(省煤礦醫院→王莊新村) 06:20:0021:00:00 06:30:0021:00: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途經站點: 省煤礦醫院→文林路→西洪路→總院→山海觀→梅峰賓館→左海公園→三角井→省政府→屏東→樹兜(省農行)→華林四橋→湖塍→洋下新村→市按摩醫院→東門→福新路口→省彩印廠→鋼材市場→福馬路→樂西(東)→講堂前→王莊新村
66路(單向)
66路(總院分院→金融學院) 06:30:0022:20:00 06:30:0022:20: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途經站點: 總院分院→保福→梅峰路→梅峰支路→梅峰賓館→左海公園→三角井→華大→省物價局→省建委→達明路→雙拋橋→南街→道山路口→南門(福州兒童醫院)→茶亭(附一醫院)→洋頭口→省人民醫院→文化宮→中亭街→中亭街口→輪工→蒼霞嘉興園→師大→程埔頭→倉山鎮→省交通學院→省公安學校→首山→金融學院
88路
88路(左海公園西門→公交鰲峰洲站) 06:30:0020:45:00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06:30:0020:45: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途經站點: 左海公園西門→山海觀→總院→西洪路→光榮路→湖頭街→西湖→福三中→鼓樓→東街口→旗汛口→仙塔街→福五中→協和醫院→五一路→紫陽立交橋→紫陽→樂西(東)→講堂前→王莊新村→象園街道→長樂路→連潘→光明橋→鰲峰大橋→金融街萬達廣場→人造板廠→魚池→鱷魚公園→公交鰲峰洲站
101路(單向)
101路(梅亭部隊→白湖亭) 06:00:0023:00:00 06:00:0023:00: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途經站點: 梅亭部隊→招呼站→梁厝→梅亭→總院分院→保福→梅峰路→梅峰支路→梅峰賓館→左海公園→三角井→屏山→衛生廳→鼓樓→南街→道山路口→於山→正大廣場(五福天橋)→狀元境→汽車站→南公園→雁塔→橋北→橋南→匯達廣場(永輝)→三叉街→三叉街新村→三盛實業→白湖亭
107路
107路(省軍區→鼓山苑) 營運時間:6:00 - 21: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上行:省軍區(馬鞍) - 省軍區幼兒園 - 銅盤 - 天峰 - 左海公園- 銅盤河 - 屏西 - 長冠城 - 屏山公園 - 證照中心 - 省老乾局 - 省農科院 - 樹兜 - 古三座 - 溫泉路口 - 省圖書館 - 市按摩醫院 - 東門 - 福新路口 - 紫陽 - 大名城 - 腫瘤醫院 - 前嶼 - 盛天·現代城 - 前嶼東路 - 中華職業大學 - 鼓山苑 下行:鼓山苑 - 中華職業大學 - 前嶼東路 - 盛天·現代城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康馳新巴士公司 - 福新路口 - 東門 - 市按摩醫院 - 省圖書館 - 溫泉路口 - 古三座 - 樹兜 - 省農科院 - 省老乾局 - 證照中心 - 屏山公園 - 長冠城 - 屏西 - 銅盤河 - 左海公園- 天峰 - 銅盤 - 省軍區幼兒站- 省軍區(馬鞍)
201路夜班車
201路夜班車(軟體園大門→白湖亭) 22:00:0006:00:00 22:00:0006:00:00 票價:一票制二元,月票不可乘 途經站點: 軟體園(大門)→省軍區(馬鞍)→省軍區幼兒園→銅盤→天峰→左海公園→三角井→屏山→衛生廳→鼓樓→南街→道山路口→南門(福州兒童醫院)→茶亭(附一醫院)→洋頭口→省人民醫院→文化宮(東方百貨群升店)→中亭街→台江影院→台江步行街→橋南(福州市二醫院)→匯達廣場→三叉街→三叉街新村→三盛實業→白湖亭
301路
301路(左海西門→白湖亭) 06:00:0022:00:00 06:00:0022:00:00 票價:一票制1元,月票可乘 途經站點: 左海公園西門→山海觀→總院→西洪路→楊南路口→高峰橋→房地產市場→雙拋橋→東街口→省立醫院→蒙古營→龍華天橋→正大廣場(五福天橋)→狀元境→汽車站→南公園→雁塔→橋北→橋南→匯達廣場→倉山步行街→先鋒幼兒園→龍福機電

④ 滬漢蓉高鐵停靠站點

滬漢蓉高速鐵復路主要的停靠站點有制上海虹橋站、崑山南、蘇州北、無錫東、無錫、常州北、丹陽北、南京南、全椒、合肥南、六安、金寨、麻城北、紅安西、漢口、天門南、仙桃西、潛江、荊州、宜昌東、恩施、利川、豐都、涪陵北、重慶北、合川、成都東。
滬漢蓉高速鐵路(上海-武漢-成都),亦稱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滬蓉高速鐵路、滬漢蓉客運專線,起於上海虹橋站,途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城市,終到成都東站,全長1985公里,設計速度160~350公里/小時(其中上海到南京段為350公里/小時、宜昌到利川段為160公里/小時,其餘段為200-250公里/小時),是中國規劃的「四縱四橫」鐵路骨幹網中四條橫向高速鐵路之一,於2014年7月1日全線開通動車組[1] 。全線行車時間約14.5~15小時,比既有的Z122次列車(2014年7月1日後變更)的19小時4分,節省了五小時左右,現今比既有由上海至成都的普通列車節省二十多小時。

⑤ 開啟夏日(s)

⑥ 福州萬達廣場附近有什麼花店呀

算了一起回答了,這抄問題太傻叉,估計也是個傻×的純情小書生
萬達廣場有兩個
台江萬達:對面就是花鳥市場,一坨的花店
倉山萬達(金山萬達):也是在對面街,走過去差不多十分鍾有個
然後教你個簡單的,網路地圖,然後找到你要去的萬達,然後附近,然後花店,然後打電話,問價格,OK,下單,

⑦ 福州白湖亭到倉山區望峰路1中通快遞做幾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25路,全程約4.8公里

1、從白湖亭步行約50米,到達埔壋站

2、乘坐25路,經過7站, 到達尚保站

3、步行約330米,到達望峰路

⑧ 家鄉的故事怎麼寫啊急急急急急急急!!!

福州是一座歷史名城,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秦置閩中郡。福州歷為漢閩越國都,三國建安郡、晉安郡,南朝晉平郡、閩州、豐州,隋泉州、建安郡,唐建州、泉州、閩州、福州、長樂郡,五代閩王都長樂府,宋福州、福建路、福安府,元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明、清福州府的治所。1913年為東路道(1914年改閩海道)駐地、福建省省會、閩侯縣治。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及所屬「閩海省」省會設此,為特別市,旋廢。1946年正式設福州市。1949年8月17日解放,為福建省省會、省轄市。
福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7000年前,福州就同黃河、長江流域一樣進入新石器時代。先民們用簡單的生產工具從事原始漁獵活動,並開始飼養畜類和從事簡單的農業勞動,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福州原始文化。
本世紀50年代以來,經過歷次考古調查和發掘,福建省境內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數以百計,出土了大批遺物,其中以平潭殼丘頭、閩侯曇石山等遺存最為豐富,並具有代表性的意義。
考古發掘證明,距今5000~7000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福州地區就有氏族部落長期定居。「閩人」就是當時的土著居民。距今約4000年前,即公元前21世紀末至公元前16世紀初的夏朝時期,這里的閩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有了聯系。至周代,這里與中原的關系更加密切。它不僅隸屬於周朝,而且也進入了奴隸社會。戰國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威王擊敗殺死,越國開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閩,與閩族融合成為閩越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向福建進軍。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廢閩越王無諸為君長,在福建地區設閩中郡。秦末,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無諸率閩越族人先是反秦,繼而佐劉邦攻項羽。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漢復封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福州成為閩越國的都城。無諸依冶山建城,人稱「冶城」。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福州為晉安郡的郡城,第一任郡守嚴高改建郡城,時稱「子城」。南朝、隋唐時,福州曾作為豐州、泉州、閩州、建州的州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改設福州都督府,從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審知隨其兄王潮率兵南下,佔領福建全境,創立閩國,定都福州。王審知安置中原移民,選用賢能,興文重教,浚湖拓城,減稅撤卡,發展海外貿易。唐天復元年(901年),王審知在子城外環建大城,設八城門、九便門、三水門,稱「羅城」,全部用印有「錢紋」圖案的城磚砌城。羅城內除官吏居住外,還讓百姓按規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圍以高牆,稱之為坊,這便是「三坊七巷」的雛型。開平元年 (907年),在大城南北增築月城,大城夾在其中,人稱「夾城」。因南門外一帶地勢低窪,又建城牆以防洪。是時全城略呈圓形,越王山(屏山)、九仙山(於山)、烏山均被圈入城中,福州因而別稱三山。後來,王審知的兒子王延鈞立國號「大閩」,將福州改稱為「長樂府」、「東都」。北宋開寶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錢昱在夾城之外增築外城。南宋紹興之後,金兵猖獗,中原塗炭,福州被視為「武陵桃源」,避亂者漸次而來,典章人物,極一時之盛。南宋末,益王趙登基於福州,升福州為福安府,作為行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福建行中書省於泉州,三年後遷返福州。明代,統治者輕徭薄賦,獎廉肅貪,鼓勵墾荒,發展生產,福州經濟恢復,紡織業、商業、航海業復甦。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夾城與宋代的外城基礎上砌石城以防倭,此為府城。此城沿用至辛亥革命後才陸續被拆除。明末,清兵入關,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稱福州為天興府,又稱「福京」,作為行都。明清時,福州為福州府府治。鴉片戰爭後,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日益擴大。城內、南台和倉山連成一片,上杭、下杭、中亭、台江成為商賈雲集的街市,倉山成為外國領事館區。在近代史上,福州曾經是我國海軍、造船業的發祥地,為我國培養出一代早期著名的海軍將領英才。

福州地區通用福州話,福州方言是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語,整個閩東地區劃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屬的5區2市6縣通行,今寧德地區所轄的2市5縣也能聽懂。在閩東方言區之外的浙江省泰順縣、平陽縣、蒼南縣部分鄉鎮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至於閩北地區如尤溪、建甌、沙縣、順昌、將樂等,則以福州話為第二方言,從閩東方言區出去的華僑更是把福州話傳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應當是古閩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話中。
福州近現代名人輩出,有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文學家高士其、數學家陳景潤、國府主席林森、文學家鄭振鐸,化學家侯德榜,文學家冰心,華僑領袖黃乃裳等,舉不勝舉。僅宋、明、清3個朝代,福州籍進士達 3632人,其中狀元7人,位居全國各州府的前列,近現代名人燦若繁星,舉不勝舉。福州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民國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為福州人囊括。1991年,國家對近現代中國傑出專家學者所作的統計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學部委員、院士47人,均列全國各城市的前茅。
市標——「三山一水」雕塑:
福州城內於山、烏山、屏山「三山」鼎峙,閩江宛如綠帶穿城而過。史載,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山、屏山圈入城內,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內」的獨特風貌。「三山一水」成為榕城主要標志,故福州亦稱「三山」。
市樹——榕樹:
福州植榕,古已成風。特別是北宋時期,太守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滿城綠蔭,暑不張蓋」,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稱。榕樹四季常青、枝榮葉茂、雄偉挺拔、生機盎然,象徵著福州城市精神風貌。福州城區現有古榕樹近千株。位於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內的這株千年古榕被譽為福州第一大榕,樹高20 米,樹冠地面投影面積達1330多平方米,蔚為壯觀。相傳,北宋冶平年間,三位武官在此練武時植下這株榕樹。每當春回大地之時,古榕約有一半樹冠首先萌芽,待老葉子逐漸落光,另一半樹冠則新葉初萌,形成層次分明、色彩不一的怡人景象。
市果——福桔:
福州盆地盛產柑桔,尤以桔子為最,且皮薄、色紅、汁多、味甜,風味獨特,稱為「福桔」。福桔成熟期恰在歲末,福州風俗以「紅」見好,且「桔」與「吉」音似,所以成為民間吉祥物和賀年贈品。
市花——茉莉花
福州特產,產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茉莉花每年暮春初夏開花,有單瓣、重瓣、單葉、復葉之分。花色有紅白兩種,以白花為主。茉莉花花香清雅,可用於製作茉莉花茶、提煉香料等。
民間工藝品——「福州三寶」、「榕城三絕」:
傳統工藝品脫胎漆器、牛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
脫胎漆器,與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瓷器並稱中國傳統工藝「三寶」。
牛角梳,造型美觀,結實耐用,溫潤而不掛發,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深受海內外賓客的喜愛。
紙傘,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品種繁多,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裝飾觀賞效果。
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與脫胎漆器、軟木畫被譽為「榕城三絕」。
軟木畫,以質地松軟的栓樹皮為材料,經手工精雕巧鏤,製成山水、園林、花鳥等圖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厚的民族特色。
飲食文化——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
歷史悠久,品種繁多,選料精細,製作嚴謹,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在烹飪界獨樹一幟,在海內外素有盛名。閩菜之首佛跳牆,原料珍貴,製作講究,湯濃味厚。雞湯氽海蚌,製法獨特,湯清味醇,清新靚麗,號稱百菜之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雞、香芋鴨等福州名菜也獨具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按製作原料分類,可分為米類、粉類、澱粉類、乾果類、肉類和海鮮類等,尤以米、豆、糖為主要原料的最為著名。春節期間的紅、白年糕,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冬至的搓等,是福州群眾喜愛的傳統食品。近年來,福州聚春園大酒店的「太極芋泥」,安泰樓、美食園的「鼎邊糊」、「肉丸」、「魚丸」、「扁肉燕」等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
傳統藝術——閩劇、評話、十番:
閩劇又稱「福州戲」。明代,崑山腔、弋陽腔等傳入福州,福州方言戲曲逐漸興起。清光緒初到辛亥革命前後,稱「閩班」。1924年,鄭振鐸先生出版傳統劇目《紫玉釵》等,正式以「閩劇」取代了「閩班」的稱號。評話是福州地區主要曲藝品種,講究唱、說、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譽。十番原名「協歡」,意為聲協和而成歡,是福州主要地方樂曲之一,由民間龍燈舞演變發展而來,曲調悠揚動聽。
福州民間習俗可分為節俗、婚喪壽事俗、鄉俗、食俗、穿戴俗五大類別,主要有鬧花燈、踩高蹺、舞龍燈、舞獅子、賽龍舟、登高等民俗活動。
民俗演變於交替中
千百年來流行於民間的風尚、習俗,基本反映出福州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傳統習慣、道德規范和精神風貌,是閩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鮮明標志。從歷史沿革的脈絡看,福州風俗繼承古越文化的遺風,大量接受古代中原文化的影響;同時又受到宗教特別是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到了近現代吸收融匯海外文化習俗。
在福州傳統時令節俗中,迎春、迎年等生動體現了古越遺風的履痕;而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以及婚喪壽慶傳統風俗中的合婚、定聘等和信仰民風中的關公誕、迎城隍、魁星誕、土地誕、魯班誕等則明顯來自中原文化的影響,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福州民間對海上女神林默娘(即馬祖,俗呼馬祖)和對陸上女神陳靖姑(即臨水太後陳夫人,俗呼臨水奶)的崇拜和信仰,說明道教對福州民俗影響之深,尤其是數百年來在民間被尊為婦女、兒童保護神的臨水奶,幾乎深入到民間的家家戶戶。
信仰民風中的觀音誕、地藏王誕等等則充分展示了佛教的滲透。佛、道兩教在福州民俗中間付受到信徒們的崇奉,往往一案同供佛、道兩神位。相對而言,伊斯蘭教對福州的習俗影響較小。
近代以來,在福州的生活習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響。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等則生動地反映了福州人又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習尚的傳統。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後人傳」(福州俗語),我們一方面繼承了先人的民俗文化遺產,一方面又為下一代人創造新的民俗文化。加上當今包括民俗文化在內的各種文化空前活躍,新舊民俗交替也不斷產生。我們福州也不例外。比如:太平蛋越吃越小。因鴨蛋與 「壓亂」 諧音,故福州人 稱它為 「太平蛋」 。遇喜宴、生日、餞行、過九(虛齡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胃口越來越小,面對宴席中的 龐然大物 太平蛋,感到愛莫能吞 。為此,廚師們絞盡腦汁,最終以鵪鶉蛋、鴿蛋代之,這樣既細雅,又有原意,逐漸成為一種新俗。況且鵪鶉與安全諧音,頗有意義,很快被群眾接受。
泊來節入侵傳統節。近年來,母親節、情人節、聖誕節 等進口節大有成為都市新潮之勢。福州傳統有個「拗九節」,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縣仍保持此俗,但城區的「 拗九節」 卻漸漸被「 母親節」所代替,一到這個節,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樓里也可以看到為父母親而設的宴席。此外,情人節、聖誕節也在入侵之中。最近福州大飯店擬在今年「七月七夕」 搞中國傳統情人節活動,不知是否能逮住情人們的心。
「長一位」要轉正。在傳統的宴會上,最長輩者要坐「長一位」。以舊民居廳中(前廳)擺八仙(桌)宴為例,靠左邊的為一桌,一桌左邊靠里的為一桌一位,即「長一位」,只有年最長、輩份最大者才有資格坐。但現在「長一位」 轉正了。不論什麼樣的居所,也不論八仙桌還是圓桌,凡居中一桌面對門口的當中一位為最大位。坐最大位者,一為主人,二為職務最高者,三為貴賓中的「頭人」 ;按年齡、輩份坐「最大位」 的,只有家宴和鄉俗活動才有。從左邊一桌一位轉到當中的「 中」 一位 ,讓年輕人容易理解,當然就要一轉到底了。
回扣取代酒包。福州傳統宴會有「 挾酒包」 的習俗,即設宴者除讓賓客吃得又飽又醉(福州俗)外,還讓你帶一大包酒包回去,讓父母或妻兒共享,這在食品匱乏的年代是很有意義的。 但在有錢日日節(福州俗語)的今天,酒包成了赴宴的累贅,帶回去也沒人吃,只好倒掉。為此人們想出許多改革的辦法,先以鋁桶、保溫瓶等代替酒包,弄得常赴宴者家裡此類酒包成災。但酒包之俗又不可廢,無奈之下,只好以現金回扣代之。現在赴婚慶喜宴,你送了大紅包,東家回你小紅包,內有10元、30 元不等,客人免了舊酒包的拖累,又有了可裝入口袋的「 酒包」,何樂而不為?凡此種種,許多新民俗正在代替舊民俗,出現了新舊民俗互相交替、同時存在的局面,其中不乏帶有革新意義的內容。

「福州十大名片」:三坊七巷、馬尾船政、林則徐、三山兩塔一條江、鼓山、閩劇、溫泉、壽山石、曇石山文化遺址、青雲山。
曇石山文化
曇石山文化因曇石山古人類遺址而名。遺址位於福州市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實物最多的史前古人類文化遺址。距今5000多年的曇石山文化,堪與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並具有海洋文明獨特而鮮明的特徵。1954年發現曇石山文化遺址以來,已先後進行了8次考古挖掘,出土了被譽為「中華第一燈」的陶燈等一批重要文物。
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興辦時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1866年創辦於福州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認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和中國近代工業、科技、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在其興辦的40多年裡,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活動,推動了近代中國造船、冶金、電信、鐵路、飛機製造等新式工業的誕生與發展,並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留下了豐碩的思想文化成果。
「三坊七巷」文化
「三坊七巷」文化源於福州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於福州市中心城區(鼓樓區),是從南後街兩旁從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總稱。
「三坊」即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即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基本格局形成於唐代後葉,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中葉發展到了鼎盛,總佔地約45公頃,現存古建築200多座,坊坊相連、巷巷相通,粉牆黛瓦、布局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中國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許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與之密切相關,其間蘊涵的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閩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潛沖和的底蘊。
壽山石文化
壽山石文化以壽山石雕為載體。出產於福州晉安區壽山鄉的壽山石是上等雕刻彩石,因其色彩斑斕、溫潤如玉、晶瑩剔透,素有「石之君子」、「國之瑰寶」的美譽,壽山田黃石被譽為「石帝」、「石中之王」。
[編輯本段]
【城市精神】
福州的城市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出自民族英雄林則徐題於書室的一副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可以容納千百條河流,因為它這樣廣闊的胸懷所以是世間最偉大的(教育人們要心胸寬廣才能變得偉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懸崖絕壁能夠直立千丈,是因為它沒有過分的慾望,不向其他地方傾倒(教育人們要放棄無謂的享樂欲,修身養性)

熱點內容
藝花c抖音 發布:2025-08-05 05:33:07 瀏覽:572
牡丹鯉魚紋身 發布:2025-08-05 05:30:54 瀏覽:933
豐田花卉 發布:2025-08-05 05:18:53 瀏覽:236
啊牡丹百花從中最鮮艷 發布:2025-08-05 05:13:55 瀏覽:918
牡丹江保姆最新發布 發布:2025-08-05 04:50:43 瀏覽:430
朱涇百合苑 發布:2025-08-05 04:33:21 瀏覽:824
杜鵑紅山茶花室內養殖 發布:2025-08-05 04:29:29 瀏覽:515
櫻花紋章 發布:2025-08-05 04:23:30 瀏覽:49
廈門情人節套餐 發布:2025-08-05 04:15:07 瀏覽:43
櫻花妖犬神 發布:2025-08-05 04:12:47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