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乾花店
❶ 江西省鄱陽縣哪裡有花卉批發市場
好像貌似是沒有的 不過花店到是有啊 你可以去問下花店啊
❷ 想開花店,但不知道哪裡進貨呀
一般都在專門的鮮花批發市場 ,你找找看。
❸ 我女朋友初中畢業在鄱陽911酒吧干服務員,才幹了幾天就有1600左右,會不會涉黃了啊
911酒吧裡面全是混混,我看過他們那群人,我高一的時候他們還進饒州打架,你女朋友進那種地方肯定會被那些人弄的,很正常,要是我女朋友,酒吧,KTV這兩個地方絕對不能讓她進去
❹ 鄱陽田畈街花店多麼,價格怎麼樣
不多~價格應該跟鄱陽的價格差不多
❺ 鄱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流經南昌市。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
鄱陽湖跨南昌、鄱陽、九江等市縣,匯集贛江、撫河等水經湖口注入長江。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松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湖面狹窄,實為一狹長通江港道。松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鄱陽湖景色十分優美,擁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貴的鳥、最多姿的水、最詩意的草。
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濕地,是長江幹流重要的調蓄性湖泊,在中國長江流域中發揮著巨大的調蓄洪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特殊生態功能,是我國十大生態功能保護區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對維系區域和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精品線路
線路一:烏金汊—綠笠峰—竹溪三島(內青)—小南海—珠湖漁村—白沙洲—龍吼山。(內湖線路)
線路二:白沙洲—香油洲—漢池湖 (外湖線路)
線路三:鄱陽湖內湖—白沙洲—香油洲—漢池湖(內外聯線)
線路四:鄱陽縣城—南口湖
線路五:鄱陽湖公園—(陶侃衣冠冢、薦福寺碑)—土井巷(九劍射東湖)—浮舟寺(湖心孤寺)—永福寺塔—古饒州府文廟—芝山公園(止水池、芝山寺、碧雲軒)—沿河路(饒河古碼頭)—管驛前漁村(宴公廟)。
❻ 我是江西省鄱陽一名村幹部今年50歲,1996年10月上任,2002年至2008年任主任,2009年
因為你要退休了
❼ 鄱陽的特產是什麼
1.四季時魚 鄱陽自古「稻飯魚羹」,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地處鄱陽湖濱,魚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長此以往,食有所擇,燴有所究,於是有「春鯰、夏鯉、秋鱖、冬鯿」四季時魚之分。 2. 鄱陽三鮮 四季時魚為大多數人所知,鄱陽三鮮的稱謂很多人不大清楚。不過把這三種魚說出,人們也就不感到生疏了,這就是銀魚、鰻鱺和鱭(即鳳尾魚)。 3.獨特蟲魚 蟲魚學名暇虎魚,亦稱春魚,端午節前後才有;體長約15-20毫米,通體晶瑩,散有黑點。鄱陽人以它為待客珍品,或佐以炒蛋,炒春不老腌菜,炒辣椒以及作羹、或為面的底湯,無不鮮美。 4. 鮮嫩蝦仁 蝦仁,又稱蝦米,有干鮮兩種,是鄱陽湖大鮮蝦去殼擠制而成。 5.上等珍珠 鄱陽在唐朝貞觀年間便有人采擷珍珠。本縣中部的珠湖,便因歷史盛產天然珍珠而得名。 6.廟前白蓮 白蓮,又稱家蓮,主產於本縣三廟前,凰崗及其它鄉鎮也都有出產。 7.橫溪大豆 橫溪為本縣拓港鄉所屬,這一帶所產皮豆,因顆粒大、色澤好、出漿多、味鮮美而聞名遠近,所以稱之為"溪豆"。 8.清塘蓮藕 太陽埠鄉清塘村,有塘因盛產蓮藕而著名。 9.鄱陽鎮"春不老" 春不老為本縣名菜,僅產於鄱陽鎮東湖四岸,上士湖的西門高門一帶,也就是在鄱陽鎮舊城周邊生長,出城數里則變之為芥。 10.湖洲藜蒿 鄱陽濕地面積大,野生藜蒿產量達數十噸之多。 11.脫胎漆器 鄱陽脫胎漆產品有300多種,花色達2000多件,曾遠銷港、澳、東南亞、日本、歐洲和北美,是我國髹漆工業的重要產地。 12.蓮湖瓜子 鄱陽種植瓜子的歷史悠久,早在南宋時,有鄱陽人洪皓帶來西瓜種子回鄉種植。 13.驛前漁鉤 鄱陽是淡水魚的重要產地,漁具生產工藝先進,其中用鐵絲製作的漁鉤,至今仍是鄱陽縣的獨特產品。 14.饒河戲 宋朝以南戲為基礎,經過元、明兩個朝代,饒河(鄱陽)人在南戲和弋陽腔的基礎上經過改造發展,變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以板擊節的高腔,與亂彈、徽劇、秦腔、崑曲等皮黃聲腔溶融揉合,形成了唱腔豐富、劇目眾多,鄉土氣息濃郁的饒河戲。因此,鄱陽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戲劇之鄉」的稱號。
❽ 鄱陽盆地
一、前言
鄱陽盆地位於江西省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5°30'~117°00'、北緯28°20'~29°30'之間,盆地呈北東東向不規則分布,面積約11000km2。南昌—波陽一線以南的南鄱陽坳陷疊復在上古生代—三疊紀海相—海陸交互相沉積的萍鄉—樂平坳陷(簡稱萍樂坳陷)中段之上,呈NEE向展布,長156km,寬14~50km,面積約5500km2,是油氣勘探的有利地區。鄱陽盆地劃分為兩凹夾一凸,即北部的北鄱陽坳陷,南部的南鄱陽坳陷以及兩個坳陷之間的長山凸起。
鄱陽盆地的石油地質勘探目的層為中古生界海相地層和上覆白堊系,完成了重磁電普查、地震普查、新地震勘探,鑽井25口,在鑽井中發現豐富油氣顯示,並在鳴2井作了試油。
評價工作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承擔,對南鄱陽坳陷二疊系和三疊系烴源岩進行了資源量計算。對二疊系烴源岩採用的評價方法為有機碳法和類比法。對三疊系烴源岩採用了有機碳法、氯仿瀝青「A」法和類比法進行了資源量計算。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鄱陽盆地以下幾方面的成果及認識:
鄱陽盆地屬晚中生代盆地,疊置在晚古生代—三疊紀海相、海陸交互相沉積層之上,白堊系—古、新近系沉積蓋層厚3000~4000m;以中古生界海相—海陸交互相烴源岩為主,二疊系龍潭組王潘里段煤系地層暗色泥岩為好生油岩。有機碳含量0.89%~3.86%,平均2.38%,生烴潛量平均為5.95mg/g。老山段、官山段暗色泥岩為中等生油岩。鄱參1井揭示三疊系安源組三家沖段為一套較差的烴源岩;評價算得鄱陽盆地南鄱陽坳陷油資源量為1490.48×104t(95%)、2454.48×104t(50%)、3785.46×104t(5%);氣資源量為226.86×108m3(95%)、430.00×108m3(50%)、642.71×108m3(5%)。
二、地質條件
(一)地質概況
鄱陽盆地劃分為兩凹夾一凸,即北部的北鄱陽坳陷,南部的南鄱陽坳陷以及兩個坳陷之間的長山凸起。南鄱陽坳陷又可進一步劃分為兩窪夾一凸的構造格局,南部的舊廈—二甲村次凹,北部的南昌次凹以及兩凹之間的瑞洪次凸(圖10-52-1)。
評價單元為南鄱陽凹陷地層,由盆地沉積蓋層(E-K)、下伏晚古生代—早侏羅世沉積層組成。白堊紀—第三紀河流—湖泊相沉積蓋層厚度約為3000m左右,古近系厚度不大,且分布面積局限。中古生界為海相—海陸過渡相灰岩、煤系地層組成。
圖10-52-1 南鄱陽坳陷區帶綜合評價圖
鄱陽盆地的基底為前震旦系變質岩,而沉積蓋層則由兩套岩系組成:下部為中泥盆統—中三疊統連續沉積的海相沉積層,上部為不整合疊置於海相地層之上的上三疊統—古、新近系陸相沉積層。
(二)烴源岩
以鄱參1井為例進行分析研究。
中古生界海相—海陸過渡相烴源岩,二疊系龍潭組王潘里段煤系地層、暗色泥岩為好生油岩,有機碳含量為0.89%~3.86%,平均值為2.38%;生烴潛量平均值為5.95mg/g。老山段、官山段暗色泥岩皆為中等生油岩,有機碳含量為0.11%~1.67%,平均值為0.7%~1.1%;生烴潛量為0.3~0.4mg/g。
三疊系安源組三家沖段暗色泥岩是本井鑽遇惟一一套可作烴源岩的地層。
樣品分析顯示:有機碳>0.4%的有效烴源岩厚度分布於以下三個井段:井段2537~2541m(有效厚度4m,有機碳值為0.27%~1.91%,平均值為0.67%)、井段2583~2588m(有效厚度5m,有機碳值為0.4%~0.51%,平均值為0.45%)、井段2629~2651m(有效厚度22m,有機碳值為0.62%~1.73%,平均值為1.03%)。三層累計有效烴源岩厚度為31m,有機碳平均值為0.67%。
28件樣品氯仿瀝青「A」分析結果顯示,最低值為0.0006%,最高值為0.0048%,平均值為0.00203%,均達不到有效烴源岩的標准。
檢測到顯微組份,樣品中絕大部分成份為惰質組,含量在89%以上,其次為鏡質組,含量為1%~8.5%,腐泥組、殼質組基本未發現。顯示原始母質類型為Ⅲ型乾酪根。
鏡質體反射率檢測結果為:①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實驗中心測試:井段2537.55~2537.68m,Ro值為1.55%(12個測點);井段2539.47~2539.52m,Ro值為1.54%(8個測點);井段25340.18~2540.31m,Ro值為1.52%(20個測點);②杭州石油地質研究所實驗中心的測試結果。利用相對准確度較高的乾酪根鑒定結果其反射率均較高,可達到1.8%~2.5%,利用光片鑒定結果,反射率數值區間比較大,介於0.37%~2.46%之間。
由於測點少,導致各井段測到的Ro值存在明顯的差異,但從樣品的綜合光性特徵看,樣品的熱演化進程均已超過生油窗。
最高熱解溫度測定顯示,本井烴源岩基本已達到540℃~590℃。
本井烴源岩最高熱解溫度分化現象與鏡質體反射率呈基本完全對應關系,大部分熱解溫度高的層段其對應的鏡質體反射率也比較高。說明該段烴源岩已達到或超過了干氣階段。
對本井鑽遇的該烴源岩進行熱演化史研究表明,上三疊統三家沖段烴源岩沉積後,到三疊紀末期(距今208Ma),埋深接近2000m,地溫為80℃,Ro值為0.5%,尚未進入生油門限。從侏羅紀延續至早白堊世,雖然長時期處於剝蝕狀態,由於受到火山活動等熱事件的影響,這是一個高熱流值和高地溫梯度的時期,地溫與Ro值均略有升高,但是,烴源岩仍然沒有生烴。晚白堊世(距今97~65Ma),接受上覆上白堊統的沉積,三家沖段烴源岩埋深達到3000m左右,地溫升至120℃,Ro值為0.9%,成熟進入生油門限。晚白堊世末期的短暫抬升,使這一生油過程有所中斷。進入早第三紀,接受了清江組沉積,烴源岩最大埋深可達到4700m,地溫升至170℃,Ro值為1.6%,實現了成熟生油過程,並快速進入了濕氣演化階段。這是該套烴源岩的生烴高峰期,早期以生油為主,後期以生氣為主。晚第三紀,坳陷整體處於抬升剝蝕狀態,使地溫、Ro值均呈現下降趨勢,烴源岩生烴過程中斷。第四紀,雖然接受了沉積,但厚度不大,烴源岩未能再次成熟生烴。
多種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該套烴源岩厚度小,有機質豐度低、熱演化程度高,模擬生烴量較小。可以作為級別較低的烴源岩。
(三)其他成藏條件
1.儲層的發育與分布
鄱陽盆地儲集層可分為陸相碎屑岩和碳酸鹽岩兩大類。陸相碎屑岩儲層有二疊系龍潭組、三疊系安源組、侏羅系下統林山組、白堊繫上統周家店組,以砂質岩為主;碳酸鹽岩儲層為二疊系下統棲霞組、茅口組、二疊繫上統長興組及三疊繫上統大冶組台地相顆粒碳酸鹽岩、風化殼(圖10-52-2)。
2.區域蓋層發育與分布
以鄱參1井為例,蓋層豐富,厚度大分布層位廣,特別是古、新近系清江組泥質岩蓋層可以達到Ⅱ類級別,白堊系南雄組二段、三段、三疊系天河組、安源組三家沖段也可達到Ⅲ類級別(表10-52-1、圖10-52-3)。不過蓋層過多客觀上造成了流體運移的堵塞,對油氣垂向運移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
圖10-52-2 儲層質量評價示意圖
表10-52-1 鄱參1井蓋層綜合評價表
3.生儲蓋組合
通過分析,認為鄱參1井存在一套生儲蓋組合:以三疊系安源組三家沖段暗色泥岩為烴源岩,以三疊系天河組—白堊系周家店組和南雄組一段為儲層,以白堊系南雄組二段—三段為直接蓋層,以古、新近系清江組為區域蓋層,形成一套時間跨度較大的生儲蓋組合(圖10-52-4)。
圖10-52-3 鄱參1井蓋層質量分布層位示意圖
圖10-52-4 鄱參1井生儲蓋組合示意圖
三、資源評價方法與參數
本次資源評價對南鄱陽坳陷二疊系和三疊系烴源岩進行了資源量計算。對二疊系烴源岩採用的評價方法為有機碳法和類比法。對三疊系烴源岩採用了有機碳法、氯仿瀝青「A」法和類比法進行了資源量計算。
(一)有機碳法
參數選取主要包括:烴源岩、有機碳恢復系數、產烴率、運聚系數。
烴源岩:鄱陽盆地南鄱陽坳陷二疊系烴源岩面積約5500km2,二疊系烴源岩厚度約250m,三疊系烴源岩分布面積約2000km2,厚度約250m。
有機碳恢復系數:根據南鄱陽坳陷二疊系烴源岩成熟演化及有機質類型等參數,從有機碳恢復系數圖版得到烴源岩有機碳的恢復系數為1.6。根據三疊系烴源岩有機質類型及成熟演化程度,從有機碳恢復系數圖版得到三疊系烴源岩有機碳的恢復系數為1.1。
產烴率:根據南鄱陽坳陷烴源岩生烴演化程度及有機質類型等,確定其二疊系烴源岩產氣率為120.7m3/tc,產油率為10kg/tc;三疊系烴源岩產氣率為131m3/tc,產油率為5kg/tc。
運聚系數:採用中國石油集團三輪資評《刻度區解剖與資源評價重點參數研究》(2003.07)油氣運聚系數統計模型成果算得油運聚系數(表10-52-2)。
表10-52-2 南鄱陽坳陷二疊系烴源岩油運聚系數參數及結果表
南鄱陽坳陷三疊系烴源岩油運聚系數因缺乏統計模型所需參數而通過地質分析取值為1.8%。南鄱陽坳陷二疊系烴源岩的天然氣的運聚系數為3‰,三疊系烴源岩天然氣運聚系數為1.5‰。
南鄱陽坳陷有機碳法計算資源量參數如表所示(表10-52-3)
表10-52-3 鄱陽盆地有機碳法計算資源量參數表
(二)氯仿瀝青「A」法
利用氯仿瀝青「A」法公式算得南鄱陽坳陷三疊系烴源岩資源量(表10-52-4)。
表10-52-4 南鄱陽坳陷三疊系烴源岩氯仿瀝青「A」法計算資源量參數表
(三)類比法
根據類比法原理,選擇與南鄱陽坳陷二疊系及三疊系烴源岩石油地質條件類似的麻陽盆地辰麻坳陷進行類比,二疊系類比系數0.16,三疊系類比系數0.013(表10-52-5)。
表10-52-5 南鄱陽坳陷類比法資源量參數表
四、資源評價結果
(一)油氣資源評價結果
1.有機碳法資源量計算
石油資源量為2504.05×104t,天然氣資源量為430×108m3(表10-52-6)。
表10-52-6 盆地有機碳法計算資源量表
2.氯仿瀝青「A」法資源量計算
計算得南鄱陽坳陷三疊系烴源岩資源量70.09×104t。
3.類比法資源量計算
二疊系資源量2255.91×104t,三疊系資源量68.06×104t(表10-52-7)。
表10-52-7 南鄱陽坳陷類比法資源量結果表
4.油氣資源量匯總
通過有機碳法、氯仿瀝青「A」法以及類比法計算了南鄱陽坳陷二疊系及三疊系烴源岩的油氣資源量,現將不同方法算得資源量用特爾菲法匯總得鄱陽盆地南鄱陽坳陷油資源量為1490.48×104t、2454.48×104t、3785.46×104t;氣資源量為226.86×108m3、430.00×108m3、642.71×108m3(表10-52-8)。
表10-52-8 鄱陽盆地南鄱陽坳陷油氣資源量匯總表
(二)油氣資源分布與品位
本次評價油氣資源在層繫上均分布於二疊系,三疊系亦有少量分布,深度上以深層為主,少量分布於中深層,資源分布的地理環境屬平原。油氣資源的品位均屬低滲油氣。
五、勘探建議
根據區域石油地質資料與少量探井資料分析,鄱陽盆地最好的烴源岩應為二疊系煤系地層,該套地層有機質豐度高,演化程度適中,烴源岩分布范圍較廣,且沉積厚度較大。下一步勘探應以二疊系煤系地層為烴源岩目的層,經地質評價認為,鄱陽盆地具有成藏條件。
鑒於我國南方大地構造復雜,構造活動頻繁,構造圈閉小的特點,特別是鄱陽盆地勘探程度低、地質認識程度差,建議首先實施以地震為主的物探工作;對地震資料進行重新處理和採集;搞清盆地地質結構,進一步明確盆地生儲蓋組合的分布,圍繞影響油氣成藏的關鍵地質因素,加強綜合研究與評價。
六、小結
通過本次油氣資源評價算得鄱陽盆地南鄱陽坳陷油資源量為1490.48×104t(95%)、2454.48×104t(50%)、3785.46×104t(5%);氣資源量為226.86×108m3(95%)、430.00×108m3(50%)、642.71×108m3(5%)。經分析認為,鄱陽盆地具有成藏條件,最好的烴源岩應為二疊系煤系地層,下一步勘探應以其作為目的層。
❾ 鄱陽百事通公司是幹嘛的啊
做本地便民服務的,求職招聘,租房子,賣房子,購物,二手買賣,同城交友峰生活服務
❿ 鄱陽花鳥市場在哪裡
薔薇科(Rosaceae)薔薇屬(Rosa)植物。約100種,多年生灌木或藤本。近世界性分布,多原產於亞洲。很多栽培種花芳香而美麗,常為白色、黃色、橙色、粉紅色 或紅色;野生薔薇花單生或成小簇;花瓣通常5枚,栽培種常重瓣。 薔薇為直立、攀緣或蔓生灌木。莖通常具多數形狀大小不同的刺。羽狀復葉,互生,小葉近卵形,具銳齒。果為假果,由花托發育而成,肉質,漿果狀,稱薔薇果,有的可食。 薔薇主要原產於北半球溫暖地區。大部分原產於亞洲,小部分原產於北美,極少數種類原產於從歐洲到非洲西北部一帶。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薔薇容易雜交,從而產生與親本具有某些共同特徵的類型,因此要確定其基本種類很不容易。在100多種薔薇中,只有不到10種(多原產於亞洲)用來雜交,育成今天種類甚多的植於庭園的薔薇。 栽種於庭園的薔薇有幾個重要的類群。最著名、種植最廣泛的類群為雜交茶薔薇,占溫室及花園中種植的薔薇和花店中出售的薔薇的大部分。薔薇的所有顏色在雜交茶薔薇中都能見到,而且雜交茶薔薇花大,對稱。茶薔薇開花頻繁,但脆弱,將它與茁壯的四季開花的雜交四季薔薇進行雜交繁育,即育成雜交茶薔薇。雜交四季薔薇原來極受歡迎,直至20世紀初為雜交茶薔薇所取代。多花薔薇(polyantha rose)是一類耐寒,花小而密生成串的薔薇。豐花薔薇(floribunda rose)耐寒,是雜交茶薔薇與多花薔薇雜交繁育而成。大花薔薇(grandiflora rose)是較新的一類雜交薔薇,由雜交茶薔薇與豐花薔薇雜交繁育而成,為高大,耐寒的灌木,花大而多。其他的現代薔薇種類有︰攀緣薔薇,莖細長,可爬上棚架生長;灌木薔薇,生長成大灌叢;微型薔薇,株型極小,花小。以上各類型的薔薇已鑒定約13,000個品種。 沒有別的花像薔薇這樣為人們熟知和喜愛。薔薇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從白色到不同色調的黃色、粉紅色直到深緋紅色或紫醬色、已育成許多美麗的混合多種顏色的品種。薔薇花的大小不等,從直徑1.25公分(0.5吋)的微型薔薇到直徑17.5公分(7吋)的大型花朵都有。薔薇花的香味十分好聞,其香味因品種及氣候條件而不同。 薔薇可感染許多疾病,其中大部分由真菌引起。白粉病表現為幼葉,嫩莖表面的淺灰白色的黴狀菌絲束。黑斑病為真菌所致,表現為葉上明顯的黑斑,這樣的葉容易脫落。銹病也是薔薇常見的病害。 薔薇香精油提鍊自薔薇,尤其是大馬士革薔薇(R. damascena)的花,可用於製造香水。薔薇的果實——薔薇果,尤其是玫瑰(R. rugosa)的果實,可提取維生素C,有時用以制蜜餞。原產於中國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的低山丘陵、溪邊、林緣及灌木叢中,現全國普遍栽培,朝鮮、日本也有分布。野薔薇多自然分布於溪畔、路旁及園邊、地角等處,往往密集叢生,滿枝燦爛,微雨或朝露後,花瓣紅暈濕透,景色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