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束鮮花給自己800
① 作文:送一束鮮花給自己 要求600字
【送一束鮮花給自己】
每當我看到中國運動員登上領獎台,頸戴金牌,手捧鮮花,激動得熱淚盈眶時,我真是羨慕不已,但我清楚的知道,體育與我無緣,我沒有那天分。可我想給自己送上一束鮮花。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老師給我們猜謎面「半部春秋」(打一字)。於是,我就想:根據謎面的意思,半個春加半個秋。可是,任憑我怎麼相加,也加不出一個字,還真有點難度。如果要在平時,我早就放棄,不猜了,或者問同學,這是什麼字?可老師說:「不許言敗,不許妥協……」想到這里,我有投入了緊張的「戰斗」,我一會兒在紙上畫畫寫寫,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踱著方步,在屋裡走來走去,一會兒……兩道眉毛緊緊地擠在一起,但就是不服輸。
就在這時,我抬頭看見牆上貼著一首古詩,我不由得輕聲吟誦起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就在這一瞬間,腦子里靈光一閃,答案躍進我的腦海,「秦」不就是半個春和半個秋相加嗎?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猜出來啦!猜出來啦!」我興奮地喊叫起來。那股高興勁兒,就甭提了。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了努力的結果。此時,我多麼想有人送我一束鮮花,獎勵我一塊金牌,或者榮獲「動腦筋小博士」的稱號,但這都沒有。我想:既然沒有人送我鮮花,為什麼我不能給自己送上一束鮮花呢?
於是,我就動手畫了一束玫瑰,送給自己。雖然他長滿了小刺,但它芳香四溢,嬌艷動人。
② 送自己一束花的經典語錄是什麼
1、買束鮮花送自己,對自己說一聲,辛苦了,往後餘生,願你三冬暖。
2、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學會了自己給自己送花。
3、不要難過,送自己一束花。
4、送一束花給自己,在縷縷花香中綻放一季的好心情。
5、感覺累的時候,就送自己一束花吧。
6、無論有多麼艱辛,請記得為自己准備一束鮮花只因你值得!
③ 給自己一束鮮花。
讓鮮花來得更猛烈些吧~恩...
④ 獻束鮮花給自己 作文800字左右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心血來潮,順手買來一束美麗的玉蘭花,我將花插在喝水的茶杯里。覺得屋子裡多了一份生氣,感覺還好。
此後,買花成了我的一種愛好,在我的書桌上,多了一處景緻。得意時,它是對我的贊揚、獎賞。失意時,它則一種安慰和鼓勵。即使在每一個平淡的日子裡,買束花獻給自己,它會給緊張的學習生活塗抹上一層美的色彩,令人賞心悅目。
一天晚上,我又象往常一樣坐在書桌前。被繁重的學習生活攪得精疲力竭的我,感到一種由衷的倦意。忽然,一陣沁人心脾的花香飄進我的鼻口、腹中,直至心中,我登時沉醉了。我閉著眼睛,靜靜地去品位著這種氣息。幽幽的,象洗滌劑一樣,在不知不覺中為我驅走了一天的勞累,驅散了許久積壓在心頭的郁悶,使我的心情象花開一樣開朗起來,它更象一種洗禮。啊,多麼可愛的花啊!
我不敢睜開眼睛,怕我的冒昧會驚嚇了這突然而至的使者。我閉著眼睛,在記憶里追尋這香氣的來源。我猛地想起那每天早上買來的那束花。那因為習以為常而被我忽略的花,還在默默地散發著它的香氣,不知疲倦地怡然自得!
我慢慢睜開眼睛,驚奇地發現那曾經被我一度忽略一天天的花依然在茶杯里盛開著,望著我。
啊,多麼無求的朋友啊,多麼真摯的朋友啊,它從來沒有因為受人冷落而心生哀怨,而是默默地、默默地花開花落,愜意地走完它的一生。
想想自己,卻經常為那些庸俗的小小而斤斤計較~,跟它們比較起來,我們喪失過多少本來屬於我們的快樂,得不償失啊。我們的一生就要這樣走過來,然後走過去嗎?學學這些花兒吧
試想,一個人從外面世界的風雨中歸來,對著那沁人心脾的一縷幽幽暗香,你的心神立馬會安寧下來,這時你就會想到:原來安寧才是幸福啊;再試想:一個人從外面險惡的世界疲憊的歸來,靜對著或嬌艷或素雅的花瓣,你的精神會為之一震—— 你會說,呀,世界上原來不盡是醜陋。
這時給自己獻上的一束鮮花無疑是一貼靜心劑, 她會讓你從另一個角度去品味生活去調整心態去面對以後的風雨雷電去迎接新的流嵐和紅霓。親愛的朋友,學會愛自己吧,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總寄於別人手中的鮮花上,寄於別人為你獻花的那一瞬間。
常給自己獻一束鮮花,你會覺得心中總有一縷陽光在。
⑤ 送一束鮮花作文 600字
眼看教師節快到了,六二班的同學們在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在商量教師節送點什麼來給親愛的老師,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其中王芳、李小明和王剛,他們的意見各不相同,很難決定送什麼禮物。王剛說:「咱們不如每一個人都送一張漂亮的教師節賀卡吧!」李小明說:「我看還是咱們三個人合資買一盒點心,來表示對老師的敬意。」王芳不同意他們的意見,她說:「我們要表示對老師的敬意和對老師的愛,不一定要花錢呀。送給老師的禮物,一定要能表達自己的發自內心的對老師的愛,老師每天為我們認真地備課、講課、批改作業,十分辛苦,我看最好的禮物應該是我們為老師送上一束鮮花!」李小明和王剛不同意王芳的意見便走開了,於是王芳決定送一束花給老師。 教師節到了,王芳5點鍾就起床了,她穿好了衣服,蹦蹦跳跳地跑到了離家不遠的小山坡上,到的小山坡,那時太陽還沒全升上來,天空湛藍湛藍的。王芳找了又找,可是沒看見一朵花,她又跑向了另一個山坡,可還是沒看見花的蹤影,就這樣,王芳又翻遍了好幾個山坡,累的她滿頭大汗,鞋和褲腿也被露水打濕了,終於採到了一束美麗的鮮花,這時她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太陽已經完全升起來了,王芳急忙趕回家,吃了早飯就急急忙忙趕到了學校,從她的班主任李老師辦公桌前的窗子向裡面望一望,看見李老師正在整理她的書櫃,王芳高興極了,便開始自言自語:「我可千萬不能讓老師發現我給她送花,我要給老師一個驚喜。」說著就把那束鮮花插進了老師的筆筒里,還不時地斜著盯著王老師,生怕老師發現她。這時,王芳看見了老師的老花鏡下面放著一本語文書,王芳知道,這絕對是李老師昨晚批改作業和備課一直到了深夜,摘下眼鏡就忘了拿回家。 王芳回家想到了平時李老師對她和全班每一個同學的關心與愛護,而她在這個教師節用一束感恩的鮮花回報了對她關心愛護的,敬愛的李老師,她的心裡突然感到特別的快樂。
⑥ 初中作文:送你一束鮮花
送你一束鮮花 婀娜多姿的百合,沁人心脾的玫瑰,五顏六色的康乃馨,襯托在滿天星和大麗菊的葉子里。那麼溫馨,那麼艷麗。紅色的緞帶,一紙溫馨的問候,禮儀小姐彬彬有禮的祝福,我醉了,迷茫了。久久地,久久地,我呆立在哪裡,直到禮儀小姐和我拜手說再見,我都沒有從沉醉中蘇醒過來。遠了,禮儀小姐已走了很遠還回過頭來和我拜手;遠了,遠了,148班那一群可愛的小天使已離我遠去了七,八年了,還記得王宇婧入學報道時天真的打扮;還記得鈕鈕的朝天小辮一翹一翹的躍跳;還記得續健和馬靜到課堂上的嬉鬧;還記得郭宇貞日日無怨無悔的收發作業……遠了遠了,但記憶的煙花隨著這眼前的一束鮮花在夜空中盛開了。我的心也隨著這盛開的鮮花激烈地盪漾著。漾著漾著猶如四月的春水那樣碧青綠秀,花兒一樣的小天使們竟然還記得在這秋葉飛落的日子雖給他們久已遠去的初中老師送上這么隆重的這么情意深厚的禮物,鮮花映著初秋的陽光泛著美麗的光澤,芳香四溢在辦公室的每個角落,思緒在九月的陽關中跳躍。躍出了王宇娟和魏高鬧矛盾淚啼連連地撅著小嘴來尋公道。她得到了安慰,陽光繼續跳躍,刺的眼睛有些生痛,揉揉眼陽光中閃現出了喬花因家貧而無心學習的苦惱形象;她得到了扶持,漫天星調皮地隨著吹進來的風觸看我的臉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我們盡力而為的為我們的工作為我們的學生送去問候和屢屢溫暖時,他們正在積蓄,積蓄自己的力量,當終有一天他們沖天而起,展翅高飛的時候他們不會忘記他們曾經享受過的陽光和溫暖一束鮮花,美麗的鮮花是我一生最得意的禮物。
希望可以採納!!
⑦ 寫一篇題為送給自己一束鮮花的記敘文有哪些素材
記敘文怎麼寫?作者:高分社區的番薯皮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那麼,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呢?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1]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寫記敘文,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那麼,怎樣安排記敘順序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呢?一、運用順敘。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了的。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高潮、結局)。二、運用倒敘。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三、運用插敘。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而插入的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敘述。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有些小朋友看見同學寫出一些好文章來,便驚嘆道:「這些內容,我也熟悉的,怎麼我沒能把它們寫出來!」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說穿了,那是因為你缺乏從小事中寫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驚天動地的事情是少見的,一般人所經歷的大多是平凡的、細小的事情。自古以來,好文章數也數不盡,大多寫的也是平凡的、細小的事。《紅樓夢》寫的是封建社會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瑣事,這些生活瑣事在那樣的門第中可以說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義卻是深刻的,成為舉世公認的巨著。那麼,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呢?一、提高思想水平,訓練一副見微知著的好眼力。照相機能攝像,人的雙眼也能攝像。然而人和照相機畢竟不同,雙眼是帶著感情去選鏡頭的。觀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這樣,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層,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盡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還要去挖掘它的本質,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這樣,就能有敏感的頭腦和銳利的好眼力,挖掘、尋找出事情中所蘊含的深意。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那就不尋常了。四、「事」與「意」的榫頭要對得合適。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頭對得不準,往往是主觀上(意)想「深」,客觀上(事)顯得內容單薄。因此,我們在具體寫的時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蘊含的意義時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有一篇題目叫《節日的早晨》作文,敘的內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點的情形,結尾是:吃完早點,我開了院門一看,只見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服,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走向熱鬧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這段話的結尾處,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義的毛病。如果寫好吃早點的情形,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在GCD的領導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將它和「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聯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頭就對得不合適了。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不少同學的作文,不是寫拾到皮夾子交公,就是寫為抱小孩的婦女讓座;不是寫幫助同學補課,就是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總之,盡是寫一些人家寫「爛」的材料。於是語文老師常常在他們的作文後面寫上類似的評語:選材陳舊,希望今後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那麼,怎樣才能選擇到新穎、獨特的材料呢?一、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少同學看到作文題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聽途說,或者是從概念出發去記敘、描寫。記好人好事,總是寫「拾皮夾」、「讓座」、「為人補課」,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經歷過,是否有感觸。這樣的內容,怎麼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其實,我們每個人居住的環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經歷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與眾不同的經歷作為選材的內容,那麼,你所選擇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獨有的,新鮮生動的。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常聽一些同學說,我們是學生,生活貧乏,看不出有什麼新鮮、獨特的事情值得記敘。同學們生活面不廣是事實,要擴大作文選材的范圍,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地廣泛接觸生活。那麼是不是我們同學生活圈子小,就沒有新鮮、獨特的材料可以寫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有獨特的材料讓你挑選。住在城裡的人,恐怕都見過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學熟視無睹,竟然讓這樣的材料從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三、選擇新角度,讓常見的材料放出異彩。一般來說,同學們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場。接觸的人少,家人、老師、同學。同學們在作文時,所敘述的事往往是常見的。常見的材料中就沒有新鮮的東西嗎?不是的。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對常見的材料改變一下敘述的角度,也會讓它放出異彩。四、打開思路,擴大視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擴大。如果我們同學把觀察的目光投射到整個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壞人壞事,作文的材料一定會豐富多采起來。法國巴黎藝術館里,陳列了一座偉大的文學家巴爾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卻沒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藝術家羅丹用斧頭砍去了。羅丹為什麼要砍掉巴爾扎克雕像的雙手呢?原來,在一個深夜裡,羅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爾扎克的雕像,非常滿意,連夜叫醒了他的學生來欣賞雕像。他的學生把雕像反復地看了個夠,後來,目光漸漸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爾扎克的那雙手疊合起來,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學生們不禁連聲地說:「好極了,老師,我可從沒見過這樣一雙奇妙的手啊!」羅丹的臉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雙「完美的手」。羅丹的雕像是要表現巴爾扎克的精神、氣質,現在那雙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們看了雕像,只欣賞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內容。所以,羅丹砍掉了雕像的雙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現的意義。雕塑是這樣,寫作文也是這樣,只有圍繞中心安排詳寫和略寫,敘事的重點才能突出。那麼,在記敘的過程中,怎樣妥當地安排詳寫和略寫呢?一、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要詳寫。事情的發生階段,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結果部分,往往是寫出事情的結局或點明事情的中心。它們在整個事情中,或者說在整篇文章中,僅僅是枝節部分,所以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是整個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它往往具體體現中心思想,因而要詳寫。二、有點有面地敘事,「面」要略寫,「點」要詳寫。有點有面地敘事,「面」上的內容往往是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點」上的內容往往是文章的重點。直接體現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詳寫。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文章中,重點突出詳寫的部分時,不能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雖是寥寥幾筆,但運用得好,可以對文章重點的突出、主題的表現,起到「綠葉映襯紅花」的作用。一篇文章,好比一架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中的一個個段落就好比機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這些零件不僅相互照應,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們連接起來。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應,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過渡段和過渡句把它們自然、緊密地連接起來。不然,文章就會顯得支離破碎。所以,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照應。一般說,記敘文在下面幾種情況需要過渡:一、由這件事轉到另一件事時需要過渡。二、記敘的時間發生變化時需要過渡。三、由倒敘轉入順敘時需要過渡。四、運用插敘時的起止處需要過渡。一般來說,插敘內容寫完以後要注意與原來的敘事線索銜接。敘事中的照應有三種情況:一、文題照應。在敘事過程中,我們所寫的內容務必切題,要和文章的標題相照應。二、首尾呼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可以使文章結構緊湊。三、前後照應。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內容和後面的內容要互相照應。總之,過渡和照應,是敘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作文時千萬不能忽視。寫文章應該怎樣開頭?怎麼結尾?誰也不會帶著這個問題去問警察,因為警察不是教語文的,跟他關系不大。然而有一則外國幽默,卻說有人向警察請教作報告的訣竅,而這個警察終於談出「門道」來了。全文摘抄如下:有人向警察請教作報告的訣竅,警察說:「作報告時,首先要有信心,報告的開頭要像逮捕犯人一樣,富於戲劇性;報告中間要像審訊犯人一樣有條不紊;報告的結尾要像宣判一樣簡潔明快。」看了這則幽默,同學們可能會捧腹大笑,有的笑那個「向警察請教作報告」的人,是向聾子借聽力,是向盲人問路;有的笑那個警察是:「不懂裝懂,胡說八道。」其實,那位外國警察談的作報告的訣竅也一樣適用於寫文章,所謂開頭要「富於戲劇性」,就是說開頭要漂亮;所謂結尾要「簡潔明快」,就是說結尾要乾脆有力。到「開頭漂亮」的主要途徑是:一、敘述好事件的起因。如《邊線》作文,開頭這樣寫道:「大掃除剛結束,不知哪個『缺德鬼』把一小團廢紙扔在五年級的走廊上。」文章的開頭便是軍軍和牛牛爭吵這件事的起因,具有奪人眼目的力量。二、描寫環境,烘托氣氛。如《風》作文,作者一開頭就描寫了風的猛烈:「走在路上,風要把我吹得飄起來。」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楊樹被風颳得東倒西歪,發出『唰唰』的響聲……」文章的開頭交代了上學路上的惡劣環境,正是為了適應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強了感染力。三、激人興趣,引人入勝。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者開頭就寫道:「清脆的上課鈴聲剛止住,馬老師就抱著一大堆毛皮子、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快步走進了教室。」馬老師究竟要干什麼?難道你不想看下去嗎?四、開門見山,點明題旨。如《「雷鋒」來到運動場》作文,作者開頭寫道:「學校十三屆田徑運動會結束了。在總結會上,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贊揚一位不知名的『雷鋒』。」這樣直截了當,一下子把讀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做到「結尾有力」的主要途徑是:一、把事件的結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課》,是這樣結局的:下課鈴聲響了,當同學們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實驗時,一個個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麼搞的,這節課時間這么短!」這種順著情節的發展,以事情的終結作全文的結尾,干凈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結束,文章也就結束了。二、語言含蓄,發人深思。在記敘文中,作者以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寫下深刻含蓄的結語,力求意味深長,發人深思。三、結尾同開頭呼應。結尾照應開頭,能使文章結構謹嚴,渾然一體。四、篇末點題,突出中心。篇末點題,尤如畫龍點睛,這「睛」點得好,會使全篇頓生光彩。畫龍點睛式的結尾,能幫助讀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⑧ 作文:送給你一束鮮花
這是一束多麼美麗的鮮花呀!有:紫紅色的康乃馨,紅艷艷的玫瑰花,含版苞欲放的百合花組權成的。
我很早就來到了教室,在賀卡上寫上:「老師您辛苦了,祝您教師節快樂!您的學生周商琦。」接著,我就捧著花來到了老師的辦公室,悄悄地將賀卡和鮮花放在了老師的辦公桌上,又悄悄地走出了辦公室。 在回教室的路上,我眼前又浮現出令人難忘的那一幕。那是發生在半年前的一個早晨,平時考試都是前幾名的我,可是這次卻考得很差,當要回家讓家長簽名時,我便擅自改動了分數。回到家,我拿給媽媽看時,看到成績上的塗改,她有點不相信,便去問老師。 看到我緊張、害怕的神情,老師似乎明白了什麼,便說:「噢!是我改錯了,都怪我。」聽了老師的解釋,媽媽便放心地走了。 後來,老師便找我去談話:「這10分我先借給你,希望你期末考試時能還給我!」我羞愧地點點頭。 為了報答老師的「救命」之恩,我加倍努力學習,果然期末考試時我考出了優異的成績。
老師,知道嗎?您的一次寬容不僅讓我避免了一次難堪,更讓我有了重新拾起了信心。我默默地說:老師,我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您,就讓這一束美麗的鮮花替我向您說聲謝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