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與鮮花
Ⅰ 瑜伽館添加花卉賬務怎樣處理
如果是購來美化環境的,入費用
Ⅱ 什麼是瑜伽呢
Yoga一字,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是一個發音,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就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與天合一,他們以不同的瑜伽修煉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動作、穩定的頭腦、宗教性的責任、無欲無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創造。
近年在世界各地興起和大熱的瑜伽,並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這么簡單。瑜伽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伽的基礎建築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發展了瑜伽體系,因為他們深信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可以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遠健康的身體。
瑜伽的治病力量:長期練習瑜伽姿勢、調息法及放鬆法可預防百病,尤其是糖尿並高血壓、飲食失衡、關節炎、動脈硬化、靜脈曲張、哮喘等慢性疾玻有研究顯示,長期練習瑜伽的人比普通人更懂得控制自身的體溫、心跳率和血壓水平。近年醫學界已證實瑜伽可以有效調節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進而改善個人整體健康。目前,瑜伽已被應用在治療艾滋病的層面。而它在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影響力,更被用來改善囚犯的精神健康,幫助他們減輕精神壓力、恐懼感、攻擊性,以及改善他們重歸社會的能力。瑜伽的益處多不勝數。當我們明白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健康並不能分割處理時,自然會對整體生命有更透徹的了解。瑜伽的最終目的,是拓寬個人意識,令我們更了解當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Ⅲ 瑜伽館是屬於什麼經營范圍
瑜伽館是屬於公共服務領域的經營范圍。
瑜伽館是用於學習和練習瑜伽的專業場所。
按一般市內場上中檔瑜伽館的裝修容風格來設計,基本上實現瑜伽館所需的各項功能。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瑜伽館標准英文名為Yoga Gym。
(3)瑜伽與鮮花擴展閱讀:
瑜伽行業是一個重管理制度,重企業文化,重管理方法的行業。只是有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員工,老師的情緒,是很難只靠制度強制管理,這就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和企業文化,讓員工產生自我榮辱感,價值感,從而產生自我的驅動和約束。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選人的環節,嚴格把關就至關重要,這樣可以節約後期的大量管理成本,尤其是連鎖企業。人員管理和新員工的錄用,晶瑩老師會在後續的文章中給大家一一講解和分析。
正是因為員工和企業文化的兩個核心點,瑜伽館的快速擴張,並不能僅僅有資本投入就可以,主要是要看企業團隊,管理制度,企業文化是否已經准備好,否則就會陷入難以標准化,顧此失彼的狀況。
Ⅳ 關於瑜珈的!!!
Yoga一字,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是一個發音,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珈就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珈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與天合一,他們以不同的瑜珈修煉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動作、穩定的頭腦、宗教性的責任、無欲無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創造。
近年在世界各地興起和大熱的瑜珈,並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這么簡單。瑜珈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珈的基礎建築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瑜珈信徒發展了瑜伽體系,因為他們深信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可以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遠健康的身體。
[編輯本段]【瑜珈的起源】
瑜珈圖片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們為追求進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經常僻居原始森林,靜坐冥想。在長時間單純生活之後,高僧們從觀察生物中體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則,再從生物的生存法則,驗證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應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於是人類懂得了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從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體,開始進行健康的維護和調理,以及對疾病創痛的醫治本能。幾千年的鑽研歸納下來,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論完整、確切實用的養身健身體系這就是瑜珈。
瑜珈的函義為"結合","平衡","統一",不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的去實踐"它",瑜珈是讓我們去身體力行的運動。
考古學家曾在印度河流域發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畫著瑜珈人物做冥想時的形態,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見瑜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再簡單一點來說,瑜珈是生理上的動態運動及心靈上的練習,也是應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學。瑜珈的最終目標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駕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馴服似乎永無休止的內心。感官的集中點就是心意,能夠駕御心意,即代表能夠駕御感官;通過把感官、身體與有意識的呼吸相配合來實現對身體的控制。這些技巧不但對肌肉和骨骼的鍛煉有益,也能強化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過激發人體潛在能量來促進身體健康。
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狀況決定著一個人的健康程度。有規律的瑜伽練習有助於消除心理緊張,以及由於疏忽身體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體能下降。因此練習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
現代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壓力較大。當然,適度的壓力也是必要的,因為壓力可以激發興趣,振奮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這種壓力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限度,身體就會感到緊張不適,自我免疫力下降,體力不支,有時還包括心理上的挫敗感、肌肉緊張(可導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強化心肺功能的練習,促進身體健康,有協調整個機體的功能,學習如何使身體健康運作的同時也增加了身體的活力。此外,培養心靈和諧和情感穩定的狀態也引導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狀態,使身體協調平衡,保持健康。
[編輯本段]【瑜珈發展歷史】
現代學者將瑜伽分為三個時期:
一、前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5000年開始,直到(犁俱吠陀)的出現為止,約有3000多年的時間,是瑜伽原始發展,缺少文字記載的時期,瑜伽由一個原始的哲學思想逐漸發展成為修行的法門,其中的靜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二、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1500年《吠陀經》統的記載下來,到了《奧義書》確的記載瑜伽,到《伽梵歌》出現,完成了瑜伽行法與吠檀多哲學的合一,使瑜伽這一民間的靈修實踐變為正統,由強調行法到行為、信仰、知識三者並行不悖。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印度聖哲派坦佳里(pan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訂為八支體系。
三.後古典時期:
由「瑜伽經」以後,為後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奧義書」,密教和訶陀瑜伽。「瑜伽奧義書」有二十一部,在這些「奧義書」中,純粹認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達到解脫的唯一方法,它們都有必要通過苦行的修練技術所導致的生理轉化和精神體會,才能達到梵我合一的境地。因此,產生出了節食、禁慾,體位法,七輪等,加上咒語、手英身英尚師之結合,是後古典時期瑜伽的精華。
19世紀的「克須那摩卻那」是現代瑜伽之父。其後的「愛恩加」和「第斯克佳」是聖王瑜伽的領導者。另外印度錫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濕婆阿蘭達」瑜伽也是二個重要的瑜伽派別。一個練氣一個練心。
[編輯本段]【練習瑜珈時的准備工作】
№時間№:一般來說,人們都是利用早晨、中午、黃昏或睡前來練習瑜珈姿式。其實,只要保證空腹的狀態,一天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換句話說,飯後(3小時之內)是不宜練習瑜珈姿式的。在真正的瑜珈行者看來,清晨4~6點才是練習瑜珈的最佳時刻,因為此時周圍萬籟俱寂,大氣最為純凈,腸胃活動基本停止,大腦尚未活躍起來,容易進入瑜珈的深層練習狀態。
№地點№:練習瑜珈最好能在干凈、舒適的房間里,有足夠的伸展身體的空間,避免靠近任何傢具。房間內空氣清新、流通,並且能自由地吸入氧氣。最好擺上綠色植物或鮮花,也可播放輕柔的音樂來幫助鬆弛神經。
當然,您也可以選擇在露天的自然地練習,比如花園等環境較好的地方,千萬不要在大風、寒冷或有污染的空氣中練習,也不要在太陽直射下練習(黎明除外,因為那時光線柔和,有益於健康)。
№衣著№:練習瑜珈姿勢時應穿著寬鬆柔軟的衣服,以棉麻質地者為佳,必須保證透氣和練習時肌體不受拘束。鞋子必須脫掉,襪子最好也脫掉(天冷時腳部須注意保暖),手錶、眼鏡、腰帶以及其它飾物都應除下。
№道具№:練瑜珈當然以使用專業的瑜珈墊為好,當地面太硬或不平坦的時候,瑜珈墊能發揮緩沖作用,幫助您保持平衡。但是,如果您沒有專業的瑜珈墊,鋪上地毯或或對折的毛毯也可。不要在過硬的地板或太軟的床上進行練習,同時注意不能讓腳下打滑。初學者也可使用一些道具來輔助練習某些姿式,可用的道具如瑜珈磚、瑜珈繩,甚至牆壁、桌椅等等。很多姿式都可使用相應的道具,幫助您進行循序漸進的練習,同時更准確掌握每一個姿式傳達給身體的感覺。
№沐浴№:沐浴前20分鍾內不要練習瑜珈,因為瑜珈練習會使身體感覺變得極其敏銳,此時若給予忽熱忽冷的刺激,反而會傷害身體,消耗身體內儲存的能量。沐浴後20分鍾內也不宜練習瑜珈,因為沐浴後血液循環加快,筋肉變軟,如果馬上練習瑜珈,不僅容易使身體受傷,而且會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心臟病、高血壓、甲亢等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另外,在長時間的太陽浴後不要練習瑜珈姿勢。在練習瑜珈之前1小時左右洗個冷水澡,能讓您的練習達到更好的效果。
№飲食№:如前所述,飯後3小時之內不宜練習瑜珈姿式。但是,您可以在練習前1小時左右,進食少量的流質食物或飲料,比如牛奶、酸奶、蜂蜜、果汁等。練習時,您可以喝一點清水以幫助排出體內毒素(當做鴨行式的練習時,您甚至應該大量喝水。)瑜珈練習結束1小時後進食最好。最好吃一些天然的食品,避免食用一些油膩、辛辣或導致胃酸過多的食品。進食要適可而止,吃得太飽會讓人感到煩悶和懶惰。另外,練習瑜珈後飯量減少,排氣、排便增加屬於正常現象。
[編輯本段]【瑜伽練習索引及原理】
所有的運動在開始之前都會有一些說明及注意事項,瑜伽也不例外,在這章里我們將詳細的說到一些瑜伽練習的注意事項以及為什麼會有這些注意事項。
一、瑜伽易保持空腹狀態練習。
飯後三到四個小時,飲用流體後半個小時左右練習為佳,練習中另有規定的不依此例。
我們看這條規定的原因。瑜伽的動作都是彎伸扭推擠。彎伸扭推擠是瑜伽的特點。我們做個小實驗:有一個大大的塑料袋子,裡面盛滿東西,你扭壓這個袋子的時候,會怎麼樣?會爆掉。如果我們的胃裡盛滿了食物再被扭擠,那隻能對消化系統造成不應有的負擔。如果我們碰巧把米飯粒擠到闌尾里去,那我們可就有大麻煩了。這條是從我們整個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的。既然是從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的,所以不必很教條。也就是說,你這頓飯只吃了一個蘋果,那麼只需要它消化差不多,等你的肚子空下來就可以練了。只要肚子是空空的,而且,你不是馬上蹦蹦跳跳,去引起胃下垂,或者說容易引起食物進入非消化道,就可以。飲用流體30分鍾後再行練習,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在喝了水之後,是去跑也好,是去運動也好,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感覺:胃象一個水袋子似的「咣盪咣盪」。你自己會很尷尬,而且會很難受,而且你的胃腸道也會很難受,所以我們也不要飲水後立刻練習。如果有朋友實在口渴,可以小口啜飲,並且以60毫升以內為宜。然後我們再看,練習中另有規定,不依此例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潔凈功。比如哈塔六業中的商卡普拉姍拉那,商卡的練習需要喝很多的水,它是藉助水配合特定的動作來沖刷你的腸道的,所以說練習中另有規定,不依此例。此外還有熱瑜伽的練習,整個練習過程大量排汗,水份流失過多,練習中可小口啜飲補水。
二、在做各種瑜伽練習時一定要在極限的邊緣溫和的伸展身體,千萬不要用力推拉牽扯。如果超出自己極限邊緣的動作就是錯誤的練習。
在這里有一個詞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什麼叫在極限的邊緣呢?套句流行歌詞說,就是痛並快樂著。我向前伸展,伸展到快無法忍受了,但是在伸展的極限,我感受到了運動的快樂。就可以了。如果你改成痛並痛苦著,那肯定不行,我拉不到老師那樣我使勁拉,肌肉會撕裂,拉傷。你要停留在再向前一點就痛並痛苦著,我現在雖然還差一點,但是我痛並快樂著,就是極限的邊緣。溫和的伸展,有控制的練習。千萬不要過度的推拉牽扯。瑜伽被認為是幾千年以來,絕少運動傷害的運動。可是現在,練瑜伽受傷的人更多了,是瑜伽不好嗎?不是,是大家沒有遵守游戲規則。注意,一定要注意這樣一條。在做各種瑜伽練習時,一定要在自己身體的極限的邊緣溫和的伸展自己的身體,千萬不要用力的推拉牽扯。
三、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體力不支,或身體顫抖,請即刻收功還原,不要過度堅持。
大家可能會出現過這樣的狀況,比如說做一個船的體位,大家有過肌肉發抖的狀況嗎?有,抖了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肌肉疲勞。比如說在你極度疲勞時我再叫你做上二十遍太陽禮,你可能就要罷工了。肌肉也是,抖的堅持不住了,你為什麼還要逼它,它會受傷,所以說,當你體力不支,當你還沒法做到這件事情時,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不要為你做不到什麼而沮喪,只要你經常練習,加以時日,你的身體的耐受力會越來越強,你的體質也會越來越好。。。。。
[編輯本段]【瑜伽姿勢的概要及作用】
<坐姿:前傾式>
向前傾的坐姿不僅能安撫整個神經系統,還能使大腦鎮定下來。
特別是對初學瑜伽的人來說,前傾的坐姿要比前傾的站姿容易完成一些,因為完成前傾的站姿需要多花一點力氣,而且要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
一般來說,只要前傾的坐姿練好了,就為練習站姿打好了基礎,它還為高血壓或以及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實用的選擇,他們如果明智聽話,就不會把頭放在低於心臟的位置。
前傾式可以同時對許多身體中的能源中心(氣輪)和重要器官產生影響,但是其中最受益的是力源穴(又稱中心輪,或第二氣輪)。這個氣輪掌管著腎和腎上腺,因此,練習前傾式是平衡和加強這些器官功能的有效算什麼。
前傾式主要分為鑽石式、束角式、跨騎式、單腿交換伸展式、射箭式、背部伸展式、牛面式、船式。
<坐姿:後仰式>
後仰一般要求身體強而有力,而前俯則要求身體具備靈活性。同時,後仰還是加固和調養身體的很好方式,特別是對背部、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具備做後仰式的力量,那麼請先練習難度為一星的站姿,例如戰士式。
1、後仰式能增強脊椎骨的靈活性,幫助改善站姿和坐姿,並保持脊椎的彈性。它們還能通過增加脊椎區域和從脊椎伸出來的神經的血液供應,而使神經系統受益。
2、伸展腹部區域,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消化,因為它們能調理在一般情況下比較弱的腹部肌肉和消化器官。它們還能擴展和打開胸部區域,增加肩膀的靈活性,從而幫助胸部得到更大的擴展。這能為深呼吸創造更好的條件,使呼吸系統也能受益。在身體保持後爺時,大腦也會進入被動的平靜狀態。
3、後仰式能影響到許多能源中心。例如,每當脖子伸直或下抬起時,喉輪,位於喉嚨的能源中心,就會受到影響。
在執行完整的後仰式時,所有氣輪都會受到影響。不過,最受影響的,同時也是獲得最大利益的氣輪,就是臍輪,也就是第三個能源中心,它與腹部神經叢關系密切。
這個氣輪還與胰腺有關。胰腺對胃、肝臟和脾都有化學影響。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所有器官都相互關聯、相互支持。
胰腺通過產生胰島素來調節身體的糖含量。如果胰島素的含量減少了,那麼很容易導致糖尿病,而且肌肉也不再有能力有效利用葡萄糖。脾的功能是區分每個人攝取的純凈和不純的食物。
這些身體機能和它們相關的氣輪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例如,我們辨別事物價值的能力非常重要。當脾的能量被阻塞,就會導致負面情緒,並讓我們分神、過於擔憂、以及產生「停滯」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脾影響到我們做決定和在生活中繼續前進的能力。
後仰式主要分為貓伸展式、駱駝式、眼鏡蛇式、蝗蟲式、弓式、魚式、狗伸展式、橋式。
<坐姿:脊椎彎曲式>
脊椎扭曲式對排列各個脊椎骨的位置特別有用,它能有效地扭曲腰部以上的脊椎。這些姿勢能夠溫柔地按摩腹部區域的內臟,並提供新鮮的血液滋養這些器官。它們還能擴胸,為更好地呼吸創造條件,特別是使用胸腔的呼吸。
脊椎扭曲式讓神經系統的神經中樞重新煥發活力,這些神經中樞從脊椎一直延伸到身體外圍。所以這些姿勢對自治神經系統的影響比任何其他類別的姿勢都大,特別是對迷走神經的影響。它具備安排和使身體和大腦平靜下來的作用;所以它不僅使身體容光煥發,還可以使微妙的氣輪系統充滿活力。
自治的神經系統是由大腦主幹和視丘下部控制的,它負責所有我們意識不到的身體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消化、呼吸、腺體和荷爾蒙的分泌、心跳、血液循環以及腎臟和肝臟的功能。
迷走神經是我們身體中心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重要部分,同時它也影響到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是自治神經系統中安靜、放鬆的部分,它能平衡交感神經系統的活躍、刺激性作用。
迷走神經從大腦一直延伸到脊椎,最後在腹部神經叢結束;這根神經與七個能源中心(氣輪)有關,這些氣輪又與身體中各種交感神經叢關系密切。
通過讓神經中樞充滿活力,能量和力量被聚集到一起,從而釋放出被封鎖在體內的能量,通過這種方式,能量能更好的被利用。我們可以通過執行脊椎扭曲式來達到釋放能量的目的,同時使身體和體力(與氣輪有關的)各個微妙部分充滿活力。
後仰式主要分為脊椎扭曲式、坐扭曲式、新月式。
<站姿>
在瑜伽中,反姿勢對所有姿勢都非常重要,進行反姿勢的目的是為了在執行那些不對稱的站姿後,讓你的身體恢復對稱,同時這些反姿勢還能讓你的大腿和脊椎得到放鬆伸展。
站姿主要分為山式、蹲伏式、彎腰伸展式、側面彎腰伸展式、戰士第一式、戰士第二式、三角伸展式、旋轉/翻轉三角式、側三角伸展式
<平衡的姿勢:站立和手的平衡>
它是指通過平衡或均等地使用身體,使身體靈活地移動,擺姿勢和協調四肢。它能使你的大腦寧靜安詳,注意力集中。
平衡姿勢主要分為樹式、戰士第三式、半月式、鷹式、舞蹈式、平衡式、支架式、斜支架式、孔雀式、後仰支架式、烏鴉式、手倒立式
<倒立的姿勢>
倒立姿勢是瑜伽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身體的機能,使我們得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益處,而且這些姿勢還能使整個系統重新充滿活力。例如,它們能消除疲勞、緩解失眠、頭痛、靜脈曲張、消化疾病、以及過多的緊張情緒和焦慮。
倒立主要分為肩倒立式、犁式、蠍子式、頭倒立式
<休息和放鬆的姿勢>
有效動作在發揮最大能量時,往往就是最放鬆的時候。
放鬆的姿勢主要分為仰卧放鬆功、卧英雄功、半身仰卧放鬆功
[編輯本段]【購買瑜伽服應該注意些什麼?】
對於初學者來說,服裝是最基本的裝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瑜伽的動作都比較柔軟,而且幅度都比較大,所以就要求瑜伽的練習服裝一定不要太緊身。太貼身的衣物,對於動作的伸展性並不好,我們看到的瑜伽服基本上都是上緊下松的,上衣一般相對緊身點,但褲子肯定是寬松的,這是為了方便把動作做到位。上衣只要能夠穿出自己的氣質就可以了,而褲子以寬松、休閑為主。
舒適自然為主
若是您看過印度瑜伽人的老照片,會看到男人(印度傳統是只有男人才能練瑜伽)全身近裸,只有下半身包著一塊布。是的,那就是傳統的瑜伽服。但是這樣的穿著很舒適,卻不見得適當,不是嗎?
采購建議:
很多想學習瑜伽的MM都不知道瑜伽服該到哪裡去購買。首先,假如你選擇便宜的話,那就可以自己解決,一般來說,我們以前穿的寬松的褲子,稍微有點彈力都可以當作瑜伽褲,針織的、棉的、麻的都可以。再次是到一些款式比較追求休閑的時裝品牌店去選擇,我們知道,最佳的瑜伽服,褲子最好是有抽繩的,長度可以根據需要自由調節,而這樣的褲子在很多品牌的服裝中都可以找到。至於上衣,一般沒有特別大的要求,只要適合自己就好。另外,在一些內衣品牌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瑜伽服的身影,比如說愛慕內衣,在這里你就可以看到專業的瑜伽服。當然,我們有可以去專業的運動商店購買,在健身房一般也配有標準的瑜伽服供大家選擇。
而對於很多不喜歡出門逛街的人來說,在網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許多瑜伽服的賣家,一個鍵盤就可以搞定自己需要的東西了。
[編輯本段]【瑜伽和印度哲學】
瑜伽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唯一的經典是根源自公元前兩百年的著名瑜伽行者(YOGI)帕壇伽利(音譯)所著的《瑜伽經》(瑜伽的重要理論著作)。嚴格來說,瑜伽是一種身心鍛煉的統稱,好比中國講返本歸源、導引等等,瑜伽在印度也是一個身心修練的通泛名詞。有一段時期進行各種身心修練的人不管任何派別,都被尊稱為瑜伽士(Yogi,女性為Yogini)。
古印度的宗教哲學派別林立,不過有兩本著作被大多數印度人尊為經典,一是《奧義書》,二為《博伽梵歌》,古印度婆羅門教提倡「梵我一如」理論,由於印度教的普及,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伽祖師同時也是印度教祖師商卡拉的影響,這兩本書也被往後大多數的瑜伽士奉為經典。瑜伽術本是一種身心修持術,與宗教無關,也可以說古印度任何宗教都採用。它的最高目的是實現人的一切可能,從精神(小我)與自然(梵,大我,最高意識)的合一(即「梵我一如」),一直到成佛成仙,或者其它教派所說的最高目的,瑜伽術都是被認可的途徑之一。
印度古語有雲:世上有兩種超越太陽軌道(獲得永恆)的方式:
1.在瑜伽中離棄世間;
2.在戰場上委棄身體。
這其實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有所契合,例如道教的「功德成神」說,與儒家的「忠烈祠」信仰。
[編輯本段]【瑜伽的分類】
瑜伽相對而言可分為智瑜伽、業瑜伽、信仰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昆達里尼瑜伽六大類組成,還有一些瑜伽體系並不佔有主流所以不進行介紹。
按照瑜伽的真正意義是不可分的,因為不管如何的一種瑜伽,對於修習者來說都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工具,使用的工具不同,方法自然有許多出處;只是現代人總是希望強調自己的工具特別的好所以不知不覺中就開始排斥其他的工具,這種思想最後影響了更多的人,我在這里進行區分,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好的明白瑜伽具有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她格外的生動,希望大家不要特別注意某一種方法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東西。
智瑜伽提倡培養知識理念,從無明中解脫出來,達到神聖知識,以期待與梵合一。智瑜伽認為,知識有低等和高等之別。尋常人所說的知識僅僅局限於生命和物質的外在表現。這種低等知識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獲得。然而智瑜伽所尋求的的知識,則要求瑜伽者轉眼內向,透過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質,去體驗和理解創造萬物之神-梵。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聖的真諦。瑜伽師憑借瑜伽實踐提升生命之氣,打開頭頂的梵穴輪,讓梵進入身體獲得無上智慧。
瑜伽哲學認為,有形的身體只是內在的存在或靈魂的載體。比它更重要的是「微妙」的身體(pranayamakosha),它通過許多氣脈和能量中心,包圍著有形的身體。瑜珈哲學認為練習瑜珈可以激活身體的功能。
柏坦加利之樹的低級分枝注重有形身體,而高級分枝則注重微妙的身體。對後者進行解剖,可以看到它由七個能量中心--輪(chakras)和七萬多個氣脈(nadis)組成。通過學習控制呼吸和瑜珈姿勢的身體訓練,你能控制通過身體的能量流向,最終實現精神的圓滿。
Ⅳ 什麼叫瑜珈
現代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壓力較大。當然,適度的壓力也是必要的,因為壓力可以激發興趣,振奮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這種壓力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限度,身體就會感到緊張不適,自我免疫力下降,體力不支,有時還包括心理上的挫敗感、肌肉緊張(可導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http://ke..com/view/1748.htm?fr=ala0_1_1 看到中下部分,你會有許多收獲的,比較的充實,祝好!!
Ⅵ 瑜伽是什麼
「瑜伽」這個詞,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哲學體系及其指導下的運動體系。瑜伽姿勢是一個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方法,提高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形式。另有相關電影、教程等。
發展歷史
近年在世界多個不同地方流行和大熱的瑜伽,不是只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這么簡單。瑜伽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伽的基礎建築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發展了瑜伽體系,因為他們深信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遠健康的身體。
起源
瑜伽起源於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瑜伽發源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鍛煉系統,也就是體位法。這些姿勢歷經了五千多年的錘煉,瑜伽教給人們的治癒法,讓世世代代的人從中獲益。
在數千年前的印度,高僧們為追求進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經常僻居原始森林,靜坐冥想。在長時間單純生活之後,高僧們從觀察生物中體悟了不少大自然瑜伽美圖法則,再從生物的生存法則,驗證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應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於是人類懂得了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從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體,開始進行健康的維護和調理,以及對疾病創痛的醫治本能。幾千年的鑽研歸納下來,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論完整、確切實用的養身健身體系這就是瑜伽。
考古學家曾在印度河流域發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畫著瑜伽人物做冥想時的形態,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見瑜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再簡單一點來說,瑜伽是生理上的動態運動及心靈上的練習,也是應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學。瑜伽的習練目標是達到對自身心靈的良好理解以及調控,能熟知並掌握肉身感官,就如艾揚格在《光耀生命》中強調的達到圓融純一的狀態。感官的集中點就是心意,能夠駕御心意,即代表能夠駕御感官;通過把感官、身體與有意識的呼吸相配合來實現對身體的控制。這些技巧不但對肌肉和骨骼的鍛煉有益,也能強化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過激發人體潛在能量來促進身體健康。
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狀況決定著一個人的健康程度。有規律的瑜伽練習有助於消除心理緊張,以及由於疏忽身體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體能下降。因此練習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
現代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壓力較大。當然,適度的壓力也是必要的,因為壓力可以激發興趣,振奮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這種壓力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限度,身體就會感到緊張不適,自我免疫力下降,體力不支,有時還包括心理上的挫敗感、肌肉緊張(可導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強化心肺功能的練習,促進身體健康,有協調整個機體的功能,學習如何使身體健康運作的同時也增加了身體的活力。此外,培養心靈和諧和情感穩定的狀態也引導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狀態,使身體協調平衡,保持健康。
發展
現代學者將瑜伽分為三個時期:
一、前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5000年開始,直到(梨俱吠陀)的出現為止,約有3000多年的時期,是瑜伽原始發展,缺少文字記載的時期,瑜伽由一個原始的哲學思想逐漸發展成為修行的法門,其中的靜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二、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1500年《吠陀經》籠統的記載下來,到了《奧義書》明確的記載瑜伽,到《薄伽梵歌》出現,完成了瑜伽行法與吠檀多哲學的合一,使瑜伽這一民間的靈修實踐變為正統,由強調行法到行為、信仰、知識三者並行不悖。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印度聖哲派坦佳里(pan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訂為八支體系。
三.後古典時期:
由「瑜伽經」以後,為後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奧義書」,密教和訶陀瑜伽。「瑜伽奧義書」有二十一部,在這些「奧義書」中,純粹認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達到解脫的唯一方法,它們都有必要通過苦行的修練技術所導致的生理轉化和精神體會,才能達到梵我合一的境地。因此,產生出了節食、禁慾,體位法,七輪等,加上咒語、手英身英尚師之結合,是後古典時期瑜伽的精華。
19世紀的「克須那摩卻那」是現代瑜伽之父。其後的「愛恩加」和「第斯克佳」是聖王瑜伽的領導者。另外印度錫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濕婆阿蘭達」瑜伽也是二個重要的瑜伽派別。一個練氣一個練心。
古典瑜珈分類
瑜伽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已經衍生出很多派別。
正統的印度「古典瑜伽」包括智瑜伽、業瑜伽、信仰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昆達里尼瑜伽六大體系。不同的瑜伽派別理論有很大差別。智瑜伽提倡培養知識理念;業瑜伽倡導內心修行,引導更加完善的行為;信仰瑜伽是將前者綜合並衍生發展而來的;哈他瑜伽包括精神體系和肌體體系;王瑜伽功偏於意念和調息;昆達里尼瑜伽……。這些不同體系理論的瑜伽,對於修習者來說都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工具。
智瑜伽
提倡培養知識理念,從無明中解脫出來,達到神聖知識,以期待與梵合一。智瑜伽認為,知識有低等和高等之別。尋常人所說的知識僅僅局限於生命和物質的外在表現。這種低等知識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獲得。然而智瑜伽所尋求的的知識,則要求瑜伽者轉眼內向,透過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質,去體驗和理解創造萬物之神-梵。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聖的真諦。瑜伽師憑借瑜伽實踐提升生命之氣,打開頭頂的梵穴輪,讓梵進入身體獲得無上智慧。
業瑜伽
業是行為的意思。業瑜伽認為,行為是生命的第一表現,比如衣食、起居、言談、舉止等等。業瑜伽倡導將精力集中於內心的世界,通過內性的精神活動,引導更加完善的的行為。瑜伽師通常採取極度克制的苦行,歷盡善行,崇神律己,執著苦行,凈心寡慾。他們認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壞的敵人都是他本身,這全由他自己的行為決定。只有完全的奉獻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為達到與梵合一的最終境界。
信仰瑜伽
專注於杜絕愚昧雜念,啟發對梵的敬仰之心,以期與梵同在。信仰瑜伽認為智、業、信仰是相互聯系的。知識是生活的基礎,行為是生活的表現。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會陷入極大的盲目性,行為也失去了了依託。但無論是知識,還是行為,都應該受到信仰之心的指導,否則,知識便成了粗朴無用的知識,行為便成了低劣愚昧的行為。信仰瑜伽師奉行"以仁愛之心愛人,以虔誠之心敬神",出沒於山林或身居鬧市,終身目的是純潔自己的靈魂,杜絕雜念,把精神寄寓於梵中。
哈他瑜伽
意為日月。哈他瑜伽認為,人體包括兩個體系,一為精神體系;一為肌體體系。人的平常思想活動大部分是無序騷亂的,是能力的浪費比如:疲勞、興奮、哀傷、激動,人體只有一小部分用於維持生命。在通常情況下,如果這種失調現象不太嚴重時,通過休息便可自然恢復平衡,但是如果不能主動的自我剋制和調節,這種失調會日益加劇導致精神和肌體上的疾病。體位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騷亂,消除肌體不安定的因素,停止惡性循環的運動;通過調息來清除體內神經系統的滯障,通過龐達控制身體的能量並加以利用。
王瑜伽
如果說哈他瑜伽是打開瑜伽之門的鑰匙,那王瑜伽就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哈他瑜伽重在體式和制氣,王瑜伽偏於意念和調息。通常使用蓮花坐等一些體位法日進行冥想,摒棄了大多數嚴格的體位法。王瑜伽積極提倡瑜伽的八支分法,即禁制、尊行、坐法、調息、制感、內醒、靜慮、三摩地。瑜伽冥想方法很多,但體位姿勢大都採用蓮花坐,練習冥想時通過意念來感受實體的運動,控制氣脈在體內流通,產生不同的神通力。一點凝視法是瑜伽者常常喜愛的一種冥想練習,這通常是在環境幽靜的地方,或在山林湖海邊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固定的實體中比如克里希那神像或是蠟燭、樹葉、野花或是瀑布、流水等等;使自己的精神完全沉浸在無限深邃的寂靜中。
昆達利尼瑜伽
又稱為蛇王瑜伽。昆達利尼證明了人體周身存在72,000條氣脈,七大梵穴輪,一根主通道和一條尚未喚醒而處在休眠狀態的聖蛇。通過打通氣脈,使生命之氣喚醒那條蛇,使他穿過所有的梵穴輪而到達體外,一旦昆達利尼蛇沖出頭頂的梵穴輪,即可獲得出神入化的三摩地。現在練習昆達利尼瑜伽的人是相當少的,因為昆達利尼對人的要求很高,經常練習數十年至久的瑜伽者並沒有獲得任何神通力或是三摩地境界。昆達利尼瑜伽是瑜伽中較為難以練習的方法,只有持之以恆方可獲得力量。
Ⅶ 瑜伽的來歷瑜伽的含義如何學瑜伽
【瑜珈的起源】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們為求進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經常僻居原始森林,靜坐冥想。在長時間單純生活之後,高僧們從觀察生物中體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則,再從生物的生存法則,驗證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應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於是人類懂得了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從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體,開始進行健康的維護和調理,以及對疾病創痛的醫治本能。幾千年的鑽研歸納下來,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論完整、確切實用的養身健身體系這就是瑜伽。
瑜伽的函義為"結合","平衡","統一",不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的去實踐"它",瑜珈是讓我們去身體力行的運動。
考古學家曾在印度河流域發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畫著瑜伽人物做冥想時的形態,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見瑜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再簡單一點來說,瑜伽是生理上的動態運動及心靈上的練習,也是應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學。瑜伽的最終目標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駕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馴服似乎永無休止的內心。感官的集中點就是心意,能夠駕御心意,即代表能夠駕御感官;通過把感官、身體與有意識的呼吸相配合來實現對身體的控制。這些技巧不但對肌肉和骨骼的鍛煉有益,也能強化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過激發人體潛在能量來促進身體健康。
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狀況決定著一個人的健康程度。有規律的瑜伽練習有助於消除心理緊張,以及由於疏忽身體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體能下降。因此練習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
現代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壓力較大。當然,適度的壓力也是必要的,因為壓力可以激發興趣,振奮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這種壓力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限度,身體就會感到緊張不適,自我免疫力下降,體力不支,有時還包括心理上的挫敗感、肌肉緊張(可導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強化心肺功能的練習,促進身體健康,有協調整個機體的功能,學習如何使身體健康運作的同時也增加了身體的活力。此外,培養心靈和諧和情感穩定的狀態也引導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狀態,使身體協調平衡,保持健康。
【瑜珈發展歷史】
現代學者將瑜伽分為三個時期:
一、前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5000年開始,直到(犁俱吠陀)的出現為止,約有3000多年的時期,是瑜伽原始發展,缺少文字記載的時期,瑜伽由一個原始的哲學思想逐漸發展成為修行的法門,其中的靜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二、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1500年《吠陀經》統的記載下來,到了《奧義書》確的記載瑜伽,到《伽梵歌》出現,完成了瑜伽行法與吠檀多哲學的合一,使瑜伽這一民間的靈修實踐變為正統,由強調行法到行為、信仰、知識三者並行不悖。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印度聖哲派坦佳里(pan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訂為八支體系。
三.後古典時期:
由「瑜伽經」以後,為後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奧義書」,密教和訶陀瑜伽。「瑜伽奧義書」有二十一部,在這些「奧義書」中,純粹認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達到解脫的唯一方法,它們都有必要通過苦行的修練技術所導致的生理轉化和精神體會,才能達到梵我合一的境地。因此,產生出了節食、禁慾,體位法,七輪等,加上咒語、手英身英尚師之結合,是後古典時期瑜伽的精華。
19世紀的「克須那摩卻那」是現代瑜伽之父。其後的「愛恩加」和「第斯克佳」是聖王瑜伽的領導者。另外印度錫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濕婆阿蘭達」瑜伽也是二個重要的瑜伽派別。一個練氣一個練心。
[練習瑜珈時的准備工作]
№時間№:一般來說,人們都是利用早晨、中午、黃昏或睡前來練習瑜珈姿式。其實,只要保證空腹的狀態,一天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換句話說,飯後(3小時之內)是不宜練習瑜珈姿式的。在真正的瑜珈行者看來,清晨4~6點才是練習瑜珈的最佳時刻,因為此時周圍萬籟俱寂,大氣最為純凈,腸胃活動基本停止,大腦尚未活躍起來,容易進入瑜珈的深層練習狀態。
№地點№:練習瑜珈最好能在干凈、舒適的房間里,有足夠的伸展身體的空間,避免靠近任何傢具。房間內空氣清新、流通,並且能自由地吸入氧氣。最好擺上綠色植物或鮮花,也可播放輕柔的音樂來幫助鬆弛神經。
當然,您也可以選擇在露天的自然地練習,比如花園等環境較好的地方,千萬不要在大風、寒冷或有污染的空氣中練習,也不要在太陽直射下練習(黎明除外,因為那時光線柔和,有益於健康)。
№衣著№:練習瑜珈姿勢時應穿著寬鬆柔軟的衣服,以棉麻質地者為佳,必須保證透氣和練習時肌體不受拘束。鞋子必須脫掉,襪子最好也脫掉(天冷時腳部須注意保暖),手錶、眼鏡、腰帶以及其它飾物都應除下。
№道具№:練瑜珈當然以使用專業的瑜珈墊為好,當地面太硬或不平坦的時候,瑜珈墊能發揮緩沖作用,幫助您保持平衡。但是,如果您沒有專業的瑜珈墊,鋪上地毯或或對折的毛毯也可。不要在過硬的地板或太軟的床上進行練習,同時注意不能讓腳下打滑。初學者也可使用一些道具來輔助練習某些姿式,可用的道具如瑜珈磚、瑜珈繩,甚至牆壁、桌椅等等。很多姿式都可使用相應的道具,幫助您進行循序漸進的練習,同時更准確掌握每一個姿式傳達給身體的感覺。
№沐浴№:沐浴前20分鍾內不要練習瑜珈,因為瑜珈練習會使身體感覺變得極其敏銳,此時若給予忽熱忽冷的刺激,反而會傷害身體,消耗身體內儲存的能量。沐浴後20分鍾內也不宜練習瑜珈,因為沐浴後血液循環加快,筋肉變軟,如果馬上練習瑜珈,不僅容易使身體受傷,而且會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心臟病、高血壓、甲亢等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另外,在長時間的太陽浴後不要練習瑜珈姿勢。在練習瑜珈之前1小時左右洗個冷水澡,能讓您的練習達到更好的效果。
№飲食№:如前所述,飯後3小時之內不宜練習瑜珈姿式。但是,您可以在練習前1小時左右,進食少量的流質食物或飲料,比如牛奶、酸奶、蜂蜜、果汁等。練習時,您可以喝一點清水以幫助排出體內毒素(當做鴨行式的練習時,您甚至應該大量喝水。)瑜珈練習結束1小時後進食最好。最好吃一些天然的食品,避免食用一些油膩、辛辣或導致胃酸過多的食品。進食要適可而止,吃得太飽會讓人感到煩悶和懶惰。另外,練習瑜珈後飯量減少,排氣、排便增加屬於正常現象。
【瑜伽姿勢的概要及作用】
<坐姿:前傾式>
向前傾的坐姿不僅能安撫整個神經系統,還能使大腦鎮定下來。
特別是對初學瑜伽的人來說,前傾的坐姿要比前傾的站姿容易完成一些,因為完成前傾的站姿需要多花一點力氣,而且要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
一般來說,只要前傾的坐姿練好了,就為練習站姿打好了基礎,它還為高血壓或以及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實用的選擇,他們如果明智聽話,就不會把頭放在低於心臟的位置。
前傾式可以同時對許多身體中的能源中心(氣輪)和重要器官產生影響,但是其中最受益的是力源穴(又稱中心輪,或第二氣輪)。這個氣輪掌管著腎和腎上腺,因此,練習前傾式是平衡和加強這些器官功能的有效算什麼。
前傾式主要分為鑽石式、束角式、跨騎式、單腿交換伸展式、射箭式、背部伸展式、牛面式、船式。
<坐姿:後仰式>
後仰一般要求身體強而有力,而前俯則要求身體具備靈活性。同時,後仰還是加固和調養身體的很好方式,特別是對背部、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具備做後仰式的力量,那麼請先練習難度為一星的站姿,例如戰士式。
1、後仰式能增強脊椎骨的靈活性,幫助改善站姿和坐姿,並保持脊椎的彈性。它們還能通過增加脊椎區域和從脊椎伸出來的神經的血液供應,而使神經系統受益。
2、伸展腹部區域,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消化,因為它們能調理在一般情況下比較弱的腹部肌肉和消化器官。它們還能擴展和打開胸部區域,增加肩膀的靈活性,從而幫助胸部得到更大的擴展。這能為深呼吸創造更好的條件,使呼吸系統也能受益。在身體保持後爺時,大腦也會進入被動的平靜狀態。
3、後仰式能影響到許多能源中心。例如,每當脖子伸直或下抬起時,喉輪,位於喉嚨的能源中心,就會受到影響。
在執行完整的後仰式時,所有氣輪都會受到影響。不過,最受影響的,同時也是獲得最大利益的氣輪,就是臍輪,也就是第三個能源中心,它與腹部神經叢關系密切。
這個氣輪還與胰腺有關。胰腺對胃、肝臟和脾都有化學影響。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所有器官都相互關聯、相互支持。
胰腺通過產生胰島素來調節身體的糖含量。如果胰島素的含量減少了,那麼很容易導致糖尿病,而且肌肉也不再有能力有效利用葡萄糖。脾的功能是區分每個人攝取的純凈和不純的食物。
這些身體機能和它們相關的氣輪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例如,我們辨別事物價值的能力非常重要。當脾的能量被阻塞,就會導致負面情緒,並讓我們分神、過於擔憂、以及產生「停滯」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脾影響到我們做決定和在生活中繼續前進的能力。
後仰式主要分為貓伸展式、駱駝式、眼鏡蛇式、蝗蟲式、弓式、魚式、狗伸展式、橋式。
<坐姿:脊椎彎曲式>
脊椎扭曲式對排列各個脊椎骨的位置特別有用,它能有效地扭曲腰部以上的脊椎。這些姿勢能夠溫柔地按摩腹部區域的內臟,並提供新鮮的血液滋養這些器官。它們還能擴胸,為更好地呼吸創造條件,特別是使用胸腔的呼吸。
脊椎扭曲式讓神經系統的神經中樞重新煥發活力,這些神經中樞從脊椎一直延伸到身體外圍。所以這些姿勢對自治神經系統的影響比任何其他類別的姿勢都大,特別是對迷走神經的影響。它具備安排和使身體和大腦平靜下來的作用;所以它不僅使身體容光煥發,還可以使微妙的氣輪系統充滿活力。
自治的神經系統是由大腦主幹和視丘下部控制的,它負責所有我們意識不到的身體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消化、呼吸、腺體和荷爾蒙的分泌、心跳、血液循環以及腎臟和肝臟的功能。
迷走神經是我們身體中心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重要部分,同時它也影響到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是自治神經系統中安靜、放鬆的部分,它能平衡交感神經系統的活躍、刺激性作用。
迷走神經從大腦一直延伸到脊椎,最後在腹部神經叢結束;這根神經與七個能源中心(氣輪)有關,這些氣輪又與身體中各種交感神經叢關系密切。
通過讓神經中樞充滿活力,能量和力量被聚集到一起,從而釋放出被封鎖在體內的能量,通過這種方式,能量能更好的被利用。我們可以通過執行脊椎扭曲式來達到釋放能量的目的,同時使身體和體力(與氣輪有關的)各個微妙部分充滿活力。
後仰式主要分為脊椎扭曲式、坐扭曲式、新月式。
<站姿>
在瑜伽中,反姿勢對所有姿勢都非常重要,進行反姿勢的目的是為了在執行那些不對稱的站姿後,讓你的身體恢復對稱,同時這些反姿勢還能讓你的大腿和脊椎得到放鬆伸展。
站姿主要分為山式、蹲伏式、彎腰伸展式、側面彎腰伸展式、戰士第一式、戰士第二式、三角伸展式、旋轉/翻轉三角式、側三角伸展式
<平衡的姿勢:站立和手的平衡>
它是指通過平衡或均等地使用身體,使身體靈活地移動,擺姿勢和協調四肢。它能使你的大腦寧靜安詳,注意力集中。
平衡姿勢主要分為樹式、戰士第三式、半月式、鷹式、舞蹈式、平衡式、支架式、斜支架式、孔雀式、後仰支架式、烏鴉式、手倒立式
<倒立的姿勢>
倒立姿勢是瑜伽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身體的機能,使我們得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益處,而且這些姿勢還能使整個系統重新充滿活力。例如,它們能消除疲勞、緩解失眠、頭痛、靜脈曲張、消化疾病、以及過多的緊張情緒和焦慮。
倒立主要分為肩倒立式、犁式、蠍子式、頭倒立式
<休息和放鬆的姿勢>
有效動作在發揮最大能量時,往往就是最放鬆的時候。
放鬆的姿勢主要分為仰卧放鬆功、卧英雄功、半身仰卧放鬆功
【瑜伽的修持方法分八個階段進行】
道德規范:
道德首要。沒有道德任何功法都練不好。必須以德為指導,德為成功之母,德為功之源。瑜伽道德基本內容:非暴力、真實、不偷盜、節欲、無欲。這是瑜伽首先要求修持者遵守的道德規范。
自身的內外凈化:
外凈化為端正行為習慣,努力美花周圍環境;內凈化為根絕六種惡習:慾望、憤怒、貪欲、狂亂、迷戀、惡意、嫉妒。
體位法:
是姿勢鍛煉,能凈化身心,保護身心,治療身心。體位法種類不可勝數,他們分別對肌肉、消化器官、腺體、神經系統和肉體的其他組織起良好作用。不僅提高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精神素質,使肉體、精神平衡。
呼吸法:
是指有意識的延長吸氣、屏氣、呼氣的時間。吸氣是接受宇宙能量的動作,屏氣是使宇宙能量活化,呼氣是去除一切思考和情感,同時排除體內廢氣、濁氣,使身心得到安定。
控制精神感覺:
精神在任何時候都處於兩個相反的矛盾活動中,慾望和感情相糾纏,其次是同自我相聯系的活動。控制精神感覺,就是抑制慾望使感情平和下來。集中意識於一點或一件事,從而使精神安定平靜。
冥想、靜定狀態:
只有通過實際體驗去加以理解,難以描述。
堅持者進入「忘我」狀態:
即意識不到自己的肉體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已進入了無限廣闊的寧靜世界。
以上八個階段綜合起來即瑜伽。
八個階段又分四個步驟來實現。
第1和2階段是思想基礎,思想准備。
第3和4階段是肉體訓練,通過各種姿勢訓練達到去病強身的目的。
第5和6階段進行初步靜坐修持靜功。
最後二個階段,是高層次修持,進行冥想、靜定階段。
[編輯本段]【瑜伽與一般運動的不同】
瑜伽:必須集中意識,使身體在某姿勢下靜止維持一段時間,而達到身心的統一。使內分泌平衡,身體四肢均衡發展。全身舒暢,心靈平靜,內在充滿能量;睡眠時間不需要太長。
一般運動:使身體機械式的不停地動,無需用意識。使肌肉發達,但不均衡。體力易消耗,肌肉易疲勞,需要長時間睡眠以恢復體力。
[編輯本段]【瑜伽的好處】
瑜伽的治病力量:長期練習瑜伽姿勢、調息法及放鬆法可預防百病,尤其是糖尿並高血壓、飲食失衡、關節炎、動脈硬化、靜脈曲張、哮喘等慢性疾玻有研究顯示,長期練習瑜伽的人比普通人更懂得控制自身的體溫、心跳率和血壓水平。近年醫學界已證實瑜伽可以有效調節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進而改善個人整體健康。目前,瑜伽已被應用在治療艾滋病的層面。而它在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影響力,更被用來改善囚犯的精神健康,幫助他們減輕精神壓力、恐懼感、攻擊性,以及改善他們重歸社會的能力。瑜伽的益處多不勝數。當我們明白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健康並不能分割處理時,自然會對整體生命有更透徹的了解。瑜伽的最終目的,是拓寬個人意識,令我們更了解當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編輯本段]【熱瑜伽為什麼要加熱?】
據悉,熱瑜伽由26種伸展動作和2種呼吸方法組成,也屬於柔韌性運動,它能改善脊椎柔軟度,尤其適合辦公室一族。它藉由一些扭轉彎曲伸展的靜態動作及動作間的止息時間,直接刺激神經和肌肉系統,並且可以減輕體重。
在熱瑜伽教練的邀請下,記者參加了一堂熱瑜伽課程,對熱瑜伽一探究竟。
1、體驗熱瑜伽
在上課之前,記者按照莫教練的囑咐:訓練前3個小時不要吃東西,並且在課前20分鍾時最好喝一大杯水。
走進了熱瑜伽教室,迎面撲來的是一陣陣熱浪。寬敞明亮的練習室內雖然坐滿了前來練習的人,卻十分安靜,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瓶水和兩條毛巾。莫教練說,「因為室溫較熱,毛巾是用來擦汗的,水是在訓練中間補充水分用的。」
准時上課。教練介紹完課程的安排和喝水等要求後,便開始姿勢的練習。剛剛開始做一兩個動作,記者便開始出汗。在訓練中,每一個姿勢教練都要求重復做一次。雖然莫教練在學員做完每一個姿勢之後,都讓有合理的放鬆,但記者仍覺得黃豆大的汗珠正順著臉頰直往下流。
在這種溫暖下似乎每個人的柔韌性都達到了最佳狀態,伸展、擰擠到最大限度,任憑汗水肆無忌憚地「湧出」來,不一會兒,衣服就濕透了。這時好像能感覺到體內的壓力與毒素一起排出體外。
由於是第一次參加熱瑜伽的訓練,莫教練告訴記者,「初學者會一時難以適應這種溫度下瑜伽練習給心臟和呼吸系統帶來的壓力,會有頭暈的反應,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這時你可以躺下稍做休息。」
2、熱瑜伽這樣減肥
莫教練告訴記者,練習瑜伽確實可以減輕體重。瑜伽用兩種方法達到這個目的。
第一,一些體位能刺激鬆弛的腺體增加釋放荷爾蒙。甲狀腺由於與身體的新陳代謝有直接的關系,能影響體重。而熱瑜伽包括肩立與魚躍龍門在內的幾種體位,特別適合調整甲狀腺。脂肪代謝也因瑜伽而增加,所以脂肪會轉換為肌肉與能量。這意味著在減少脂肪的同時,你也能得到較好的肌肉質地與較高的活力水平。
第二,瑜伽的深呼吸運動能增加體內細胞的氧氣吸收量,包括了脂肪細胞,使得氧化作用增加而燃燒更多的脂肪細胞。
莫教練說:「如果你並未超重,你的體重將會維持原狀。如果你體重不足,就會增加體重。增加的是健康堅實的身體組織,而非脂肪。也就是說,瑜伽能創造理想的體重。這是因為瑜伽具有令腺體活動正常化的功能。」
3、瑜伽為何要「加熱」
熱瑜伽是由印度人比克拉姆在瑜伽的一個分支——哈達瑜伽的基礎上創立的。
在熱瑜伽系列中,比克拉姆保留了原始哈達瑜伽的26個姿勢,並把它們作了科學的排列。這26個動作是按照人體肌肉、韌帶與肌腱的特點科學地安排出牽拉加熱的順序。比克拉姆認為,如果練習者在沒有適當地給予相關肌肉准備活動而跳到第15個動作,其結果與倉促地做一次後空翻一樣是不會令人愉快的。因此練習時要按教練的指導順序來做,否則就會出錯。
熱瑜伽要求練習者在38至40攝氏度的室溫下,是因為比克拉姆認為,在身體未熱的情況下練習瑜伽很容易受傷,這就好比把一塊鋼鐵加熱後,你用錘子便容易把它改變成你所想像的形狀,而不加熱的鋼鐵用錘子也沒有辦法讓它改變形狀。
熱瑜伽的倡導者認為,這套動作可在90分鍾內協調的把身體恢復到一個平衡的境界,使全身都得到鍛煉。能夠系統地把充滿氧氣的新鮮血液100%地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讓它們恢復到健康的、自然的工作狀態。
除了減肥的作用外,熱瑜伽對失眠、偏頭疼、腰背痛、頸椎並胃腸疾病等都有治療作用。同時練習瑜伽者可以減少面部皺紋,使人感覺年輕、長壽,並能增加疾病抵抗力,改善視力與聽力,體重減輕,心智情緒健康以及直覺更敏銳等效果。
4、練熱瑜伽心臟病人要謹慎
瑜伽營養的主要原則是分量少,吃高品質的食物。瑜伽修行者建議吃許多水果、蔬菜、完整的殼類與生的堅果,因為富含生命力量,肉類必須少吃或完全不吃;也盡可能吃新鮮而生的食物,不吃太燙或太冷的東西。酒精被視為有損健康,而且會阻礙瑜伽進步。
教練建議:
1、在訓練時,全程都用鼻子呼吸:鼻毛可過濾臟空氣和有害細菌,也可安定神經,讓身體更健康。
2、練瑜伽前後一小時不要進食:保持空腹態。
3、把握體位法的緩慢過程和全身移動的感覺,比完成姿態更重要。
4、保持完成姿勢時的呼吸數,以自己的體能為限。初學者保持3—5次的呼吸數即可,往後再慢慢增加次數。
5、練瑜伽只要持之以恆,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發揮,便能達到效果。同時,要提醒心臟病人注意,高溫可能會帶來不適。
Ⅷ 瑜伽休息術朗誦詞大全
瑜伽休息術引導詞
請大家仰卧,准備進行瑜伽休息術練習。
將讓全身成一條直線,臉部朝上,兩腿分開,腳尖稍朝外,兩臂自然放於身體兩側,掌心朝上。輕輕閉上雙眼,保持靜止和安靜。將呼吸調整為腹式呼吸,每一次呼吸都將身體外新鮮的空氣運往身體的深處。把意念集中於呼吸上,每一次吸氣都能帶給你新鮮的暢快,每一次呼氣都能帶走你污濁的不適。感受空氣進出身體時小腹的起伏和空氣進入身體前後的溫度變化。慢慢地,你覺得身體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呼吸之後氧氣充足的活力,身體的每一處肌肉都慢慢地變軟,變軟,你感到身體就像花朵一樣綻放。
讓我們開始身體每個部分的放鬆。在練習的過程中,當我講出你身上的某個部位的名字時,請對那個部位保持高度警覺,感覺它在放鬆,在休息。 讓我們從最下面的腳趾開始。首先放鬆你的兩個大腳趾,然後慢慢舒展你的其它腳趾,讓它們以最自然的感覺伸展著。讓這種感覺慢慢延伸,延伸,就像細小的水流,流向你的兩腳背,腳底,腳踝,腳後跟,現在,你的雙腳已經完全放鬆。不要放鬆你的意念,將意念往上游移,你會感覺到你在剛剛的練習中緊張的小腿,好了,現在嘗試著放開緊綳的小腿,從小腿脛骨到小腿肚再到膝蓋,左右腿可以一起進行,也可以分開,不用著急,慢慢來。現在意念仍然在往上走,你的膝背窩、大腿骨、大腿前側肌肉、大腿後側肌肉都隨著意念的遊走慢慢鬆弛,你會感覺到一種麻麻的發熱的鬆弛感逐漸蔓延過你的臀部、你的骨盆。現在你身體的下半部分已經完全放鬆,你的意念完全集中到身體的上半部分。隨著意念從你的尾骨沿著尾椎和脊椎慢慢上移,你會感覺到你的背部的每一部分都以最自然的狀態與墊子接觸,對,就是這樣,從脊椎慢慢擴散到腰部,往上走,放鬆感傳遍你的每一根肋骨,溢滿你的整個胸腔,一直到你的肩部和頸部,慢慢解除你你頸部的緊張感和酸痛感,並且沿著你的雙臂,流向你的指尖,你會感覺到你指尖的神經都自然舒展,像春天在春風中伸展的葉子,感受著生命新生的愉悅。最後,讓我們把意志轉移到頭部,雙唇不要有意識地閉緊,上下牙齒也不要刻意咬合,放鬆你的下頜,讓口腔保持最自然的狀態,甚至能感受到你舌頭的柔軟和舌尖的溫度。在往上,往上,你的面部慢慢鬆弛,鼻腔舒展,放鬆感已經到達你的下眼皮,輕輕轉動一下眼球,讓放鬆感過渡到你的上眼皮,並向四周擴散開,你的眉心漸漸舒展,額頭皮膚也不在緊綳,意念來到你的雙耳,感覺到你耳朵上每一個小小絨毛伸展的愉悅。最後,你的頭皮也完全放鬆,想像你的頭發,就像在水中一樣舒展,漂浮。感知你的的頭頂,完全放鬆的頭部開放澄明,像鮮花盛開一般。
好的,現在你全身從頭到腳都得到完全的放鬆,你的身體比羽毛還要輕,輕輕地落在藍天中漂浮的柔軟的白雲上,你慢慢地沉下,沉下,但又不會完全沉下去。要感覺身上的每個細胞都充滿了新的能量,恢復了精力。你依然保持著對身體的警覺和感知,你是醒著的,是清醒的,沒有睡著。你看到平靜的湖面,沒有一絲微風,萬里無雲,湖面和天空一樣的清澈安寧。偶爾一隻飛鳥滑翔而過,周圍是那樣的安靜,安靜。彷彿你能聽到鳥翅膀扇動的聲音,感覺到鳥兒捲起的微小的氣流。微風拂面,你看到了一片青翠的草地,蝴蝶飛舞,野花像夏日的繁星一樣點綴,你能嗅到清風中青草、泥土和花兒混合的芳香。慢慢將意識回歸到你的身體,開始感覺你的頭頂正漸漸閉合,就像鮮花在夜晚合攏花瓣一樣。你的整個身體依然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感覺這光芒充盈了您的氣息,滲透了您的軀體。你的軀體完全放鬆,現在它完全充滿了精力,感到你的整個軀體充滿了元氣。
現在對全身保持高度知覺。輕輕地活動手指、腳趾、手腕、腳踝,慢慢轉動側卧身體,逐漸坐起來,站於墊子上。甩動左臂、右臂、左腿、右腿,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搓熱掌心,用雙手拍打臉頰、前額、雙眼、鼻子及頭頂。
好的,放鬆練習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Ⅸ 每天做兩個小時的瑜伽是什麼樣的體驗
皮膚,從古至今,都是文人騷客形容女子美貌必不可少的條件,例如膚如凝脂,白璧無瑕,清水出芙蓉等詩句。
還有人說,一個人的五官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皮膚好。再說,現在這個社會,無論男女,對皮膚的保養那是相當地重視。以前單純地認為,護膚似乎就是女人的專利,沒想到,男人對護膚品的重視,比女人要求更極致。由此看來,皮膚對大家來說確實很重要。
為什麼練瑜伽的人,皮膚普遍很好,或許這里邊有我們不曾注意到的重點。
Ⅹ 瑜珈是什麼
近年在世界各地興起和大熱的瑜伽,並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這么簡單。瑜伽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伽的基礎建築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發展了瑜伽體系,因為他們深信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可以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遠健康的身體。
考古學家曾在印度河流域發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畫著瑜伽人物做冥想時的形態,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見瑜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Yoga一字,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是一個發音,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就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與天合一,他們以不同的瑜伽修煉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動作、穩定的頭腦、宗教性的責任、無欲無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創造。
再簡單一點來說,瑜伽是生理上的動態運動及心靈上的練習,也是應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學。瑜伽的最終目標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駕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馴服似乎永無休止的內心。感官的集中點就是心意,能夠駕御心意,即代表能夠駕御感官;通過把感官、身體與有意識的呼吸相配合來實現對身體的控制。這些技巧不但對肌肉和骨骼的鍛煉有益,也能強化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過激發人體潛在能量來促進身體健康。
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狀況決定著一個人的健康程度。有規律的瑜伽練習有助於消除心理緊張,以及由於疏忽身體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體能下降。因此練習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想清晰。
現代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壓力較大。當然,適度的壓力也是必要的,因為壓力可以激發興趣,振奮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這種壓力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限度,身體就會感到緊張不適,自我免疫力下降,體力不支,有時還包括心理上的挫敗感、肌肉緊張(可導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強化心肺功能的練習,促進身體健康,有協調整個機體的功能,學習如何使身體健康運作的同時也增加了身體的活力。此外,培養心靈和諧和情感穩定的狀態也引導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狀態,使身體協調平衡,保持健康。
現代瑜伽的興起
瑜伽並非近年才在西方興起的。早在20世紀的60、70年代,瑜伽已被西方人接納和認識。當時歐美掀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嬉皮士文化(Hippies)。一些追求個人自由、渴望釋放自我的年輕人被神秘的東方文化深深吸引,有些甚至飄洋過海前赴印度尋求靈性的啟蒙。他們接觸到瑜伽,有些做了瑜伽修行者(Yogi / Yogini),從此過著歸隱的靈性生活。練習瑜伽時,他們或會頌唱(Chanting)、念經(Mantra)。
香港亦曾受過嬉皮士文化影響,瑜伽亦在那時流行過。現時本港一批年資較長的「瑜伽人」,就是在那時候開始修習瑜伽的。
相比之下,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瑜伽熱比較著重人體的健美、身形和柔韌度。經過好萊塢明星如Madonna、Christy Turlington、Oprah Winfrey等的吹棒和時髦的商業包裝後,瑜伽再一次在歐美大行其道,席捲各大小健身室,一x那成為健美界的新寵兒。這一股瑜伽熱很快又吹回東方,形成現今一股世界性的健美浪潮。
歷史悠久的瑜伽
瑜伽的淵源古老久遠,可以說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以前,它已經存在了。在兩千多年前柏坦加利(Patanjali)將瑜伽系統化,編寫成了《瑜伽經》(Yoga Sutra)一書,即是為人所知的「Ashtanga瑜伽」或「八肢瑜伽」,輯錄了完整的瑜伽哲學知識,共有196段經文。
《瑜伽經》內有一梵語箴言:Yoga Cittavrtti Nirodha。這四個字解釋了瑜伽的精粹:Yoga(瑜伽)、Citta(意識)、Vrtti(各種情緒及傾向)、Nirodha(控制)。人體內的大小、主要及附屬腺體有50種,每一種控制一種情緒,諸如:生氣、恐懼、害羞……等等,故此箴言之意即是以練習瑜伽,來使人的意識控制情緒。Patanjali的《瑜伽經》估計是目前最權威、深受世界各國瑜伽中心或學校所認同的瑜伽最經典著作。
瑜伽的「八肢」
根據《瑜伽經》記載,瑜伽有不同的修煉方法。於SwamiSvatmarama記載的古典文獻《Hathapradipika》,也有詳細說明這「八肢」(Eight Limbs),即八個達到人和宇宙精神合一的步驟: 1. 自我控制(Yama):講求慈悲、不貪婪、正直、純凈、不受慾望束縛等。 2. 遵行(Niyama):包括潔凈身心、知足、剋制、修習聖賢古訓,以及對天地保持虔敬的心。 3. 瑜伽姿勢(Asana):穩定和舒服的姿勢。 4. 調息法(Pranayama):呼吸的控制和能量的處理。 5. 控制感官(Pratyahara):進行練習語音冥想,收斂感覺,是練習專注力前的預備功。 6. 執持(Dharana):集中專注力以提升生命之氣,是冥想前的預備功。 7. 禪定(Dhyana):即冥想,以提升生命之氣。 8. 入定,或三摩地(Samadhi):超越意識的境界。當身體和感官靜止時,看似在睡眠,但頭腦仍保持警惕,亦像清醒的。
哈達瑜伽的不同派系
舉太極為例,無論你耍的是陳家、楊家、孫家或吳家太極,它們都是太極,只是學派不同而已。 哈達瑜伽(Hatha Yoga ),亦是瑜伽中的一支,是現今最流行亦最為人熟悉的瑜伽修煉方法。經過五千年的演變及發展,加上傳統瑜伽的口頭傳授方式,而非書面傳授,瑜伽的博大精深導致了其在傳授中的不確定性。結果涌現各式各樣練習哈達瑜伽的派別,而世界上的各個瑜伽分支對瑜伽姿勢的命名也有所不同。盡管這樣,大多數瑜伽分支都遵循既定的基本規則,只是在教授的方法、重點和練習上稍有不同而已。但被教授的「主角」,仍是瑜伽。因為每個人的喜好、年齡、體質以及性情都不同,你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派系練習。現在先簡單介紹當今最流行、最為人熟悉的幾個哈達瑜伽派系讓大家有一個概括的印象:
1. Ananda Yoga 這一派認為身體及靈性上的修習同樣重要。必須先潔凈和提升能量,為冥想作好充分准備。隨著腦海內反復地作提示和肯定(Affirmation),每一個瑜伽姿勢最終用以擴闊或提升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Ananda Yoga的另一特色是著重一系列「能量法運動」(Energization Exercises),要求身體某部位反復收緊及放鬆,同時配合呼吸方法將能量帶至該處。它強調做瑜伽姿勢時必須極度放鬆,從而為其後的冥想做好准備。
2. Ashtanga Yoga Ashtanga Yoga又名Power Yoga,是哈達瑜伽中最講求體力的。它共有240個瑜伽姿勢,以六組動作單元結合呼吸串連起來,藉以提升身體的「熱力」,從而強化身體。因為強調力量(Strength)、柔韌度(Flexibility)和元氣(Stamina)三者同樣重要,而深受運動員或熱愛劇烈運動的人所喜愛。
3. Integral Yoga 這派結合所有實踐瑜伽的步驟——瑜伽姿勢、調息法、無私的奉獻、祈禱、唱聲、冥想及自省,特別強調瑜伽是以冥想為最終目的,多過人體結構的分析,鼓勵學員練習時要「鬆弛」(Easeful in body)、「平靜」(Peaceful in mind)以及「有為」(Useful in life)。每一堂瑜伽會長達75分鍾,其中45分鍾用在瑜伽姿勢的鍛煉上,緊隨是放鬆、呼吸練習,最後就是冥想部分。具難度之餘,卻溫和而沉靜,受喜歡全面地學習傳統瑜伽的人士所追隨。
4. Iyengar Yoga Iyengar Yoga可說是近年西方最為人熟悉的哈達瑜伽學派。它由國際著名的印度瑜伽大師B.K.S. Iyengar創立,將瑜伽科學及醫學化,藉以改善個人生理及心理上的種種毛病。這一派導師特別強調做瑜伽姿勢時手腳、盆骨、脊椎骨等身體部分的配合、絕對正確的位置和肌肉收緊放鬆的配合,對細節的掌握非常注重,因此能打好瑜伽姿勢良好的基礎,以及改善一些身體姿勢的問題。這一派也特別重視「站式」的鍛煉,呼吸技巧則稍為次要。此外,Iyengar Yoga認為練習時必須因應個人體形上的限制,因此特別鼓勵學員借道具來提高姿勢的准確性,這些道具包括毛氈、磚、攬枕、椅子、繩子等等。
5. Kripalu Yoga Kripalu Yoga常被形容為「動態的冥想」,較少著重鍛煉瑜伽姿勢時的生理細節,更多注重瑜伽姿勢帶給人在感情及心理上的感受,因此要求學員保持溫柔、慈悲及內省的態度。這一派認為,身體有它的智慧,它會發出信息,提示個人應怎樣將瑜伽姿勢流暢自然地練習下去。每一個瑜伽姿勢都會維持著一段很長的時間,以求發掘或釋放被壓抑了的情感。這種內省式的哈達瑜伽由三個階段組成:持續鍛煉(瑜伽姿勢)、意志和放下(心靈),以及順從身體的智慧。在這三個階段里,瑜伽姿勢會因應不同情況而有不同難度:溫和的,中等的,以及劇烈的。
6. Kundalini Yoga Kundalini Yoga歷史久遠,深信生命的能量(Kundalini)隱藏於尾椎部位,只要通過各種修行(呼吸、姿勢、唱聲及冥想),這能量便會被啟發、引導至脊椎的各個「氣輪」(Chakras)上;而當「頂輪」(Crown)被打通了,人便能悟道。這一派特別著重幾種呼吸的技巧:鼻孔的交替呼吸(Alternate Nostril Breathing)、緩慢、橫膈膜的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g),以及一種叫「火焰」(Breath of Fire)的呼吸法。
7. Sivananda Yoga Sivananda Yoga結合五項特定鍛煉方法:適當的運動、呼吸、深度放鬆、素食,以及正面思考和冥想。每一課都有特定的進程,包括呼吸練習、拜日式、12個傳統瑜伽姿勢,以及放鬆練習。而在課堂開始及結束時,都會有短簡的頌唱和祈禱的儀式。
8. Viniyoga 這一派瑜伽也講求瑜伽姿勢的細節,亦講求體力和耐力。學習瑜伽,必須以「Vinyasa Krama」為原則,即「有組織地研究」(an organized course of Yoga study),結合瑜伽姿勢、調息法、冥想、課本研究、輔導、心象、祈禱、唱聲及儀式。它會因應學員的個別心理狀況、身體限制,以及文化差異而教導瑜伽姿勢;脊骨的健康及呼吸,比起怎樣完成瑜伽姿勢更為重要,而且呼氣和吸氣會有意識地以不同時間及長度進行,以配合瑜伽姿勢的鍛煉。
9. Bikram Yoga 別號「高溫瑜伽」的Bikram Yoga,由瑜伽大師Bikram Choudhury始創,是近年健身界的新寵兒,特色是課堂在一個較高溫度的室內進行(攝氏38至42度),令體溫快速提升,加速排汗及排毒功能。每課結合26個瑜伽姿勢,幫助提高身體的柔韌度、強化肌肉和各個關節及韌帶,最終達到身心鬆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