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納蘭鮮花
㈠ 這句話是納蘭哪首詞里的
叫《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寓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採納哦
㈡ 納蘭容若的≤虞美人≥ 欣賞
和朋友去K歌時,「十年」幾乎是大家必點的歌。其實未必是每個人都經歷著分手,或者此際逢著別離。但這首歌總是讓不同的人一樣很有感覺。歌詞寫得很好: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蘇聯詩人曼德爾施塔姆說「二月,足夠用墨水來痛哭」,而十年似乎「足夠用來懷念」。一年兩年太淺,五年太短,二十年太長,就算能活一百年都已經過了五分之一。即使等得到也已經心上生苔蘚。十年,十年剛剛好,足夠用來懷念,又不會太浪費。如果來得及,你我還可以趕在華發未生,心血未涸之前,重逢。
我想起,詞也是可以唱的。顧貞觀就曾感慨:「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那麼容若這闋「虞美人」, 也許當時和「十年」一樣被唱成了街知巷聞的「流行金曲」。應該還有更久遠的生命力。我們無法證明,再過三百五十年後還會不會有人記得這首「十年」。不過,三百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記得容若這闋《虞美人》,記得那句:「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詞中的十年,容若是實指還是虛指尚有爭論。但我可以確信容若立在迴廊花陰下,心裡一定歲月滄滄,充滿了滄海桑田的遺憾。
讀這首詞儼然看見一個傷心的男人,逗留在荒蕪的秋草蔓地的庭院里,這是和她曾經一起遊玩的地方。那是夏夜,蟋蟀聲聲,兩人在花下乘涼,她著香雲紗,撲著流螢,一團歡喜熱鬧。而如今蟋蟀聲已消失,她也已經不見。他只在草間撿到當年她無意間遺落在此的翠翹。
……
十年之後,蘇軾對著萬頃松濤,一座孤墳;十年之後,容若拾得一隻翠翹有恨不能言。但他們的身邊都有了新人隨侍在側,真應了歌里那一句:「才明白我的眼淚不只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不可言,不可說,沒有人會喜歡樂意看到每天與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還珍藏著十年前情人的舊物。每個人對感情的需索都是持續而貪婪的,因此看見舊物,儼然是看見入侵者,會被刺激,有惶恐不安的心理。這些道理容若都是明白的,所以才有「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的矛盾。
蘇軾在十年之後寫下悼念妻子王弗的《江城子-已亥記夢》,其他的話還沒開口,起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將凄惶擴大到無盡。而容若的結句說「十年蹤跡十年心」,更將凄涼意深深蔓延。
看起來會很簡單,悼亡詞不需要玩弄技巧,不需要堆砌辭藻,只需要人有真實切身的感受,可以將它飽滿地付諸紙上。實際上卻是從蘇子開了悼亡詞的先河,之後歷代悼亡詞就少有佳作出現,幾乎成了真空,直到納蘭的出現。容若比蘇子更投入地寫悼亡,他生性沒他灑脫豁達,在戀情的周折,襟懷未開的抑鬱矛盾中輾轉一生。
十年蹤跡十年心,是為愛情,亦是為了知己散失而沉默悲傷。愛人,妻子,是溫情的容若最堅定的支持和依靠。他喜歡在她們身上獲得滋養和綻放。一旦失去,他即以外人不可見的姿態慢慢萎謝,悼亡詞是他最後的光華閃現。
㈢ 關於納蘭
納蘭的作品
1. 不是灰姑娘
類別:浪漫言情 進度:已完成 81234 字
楚君宇作為成功人士的典範,帶著支票和奮斗史回母校參加校慶,原本應該是春風得意的日子,誰知卻成了生命中最狼狽不堪的一天!拜託,他不過是因為悶熱而把衣服脫掉,她有必要把他當成大色狼和暴露狂嗎?就算他要露,...
2. 出水荷花
類別:古風古韻 進度:已完成 91644 字 總
一直記得某年某月某天,銀鞍白馬上的少年,一低頭,掠去了多少陽光。不是不心動的,只是,人世不是只有兩情相悅那麼簡單。如果終生只能以仰視的姿勢面對他,便不如相忘於江湖,在一切未發生前離開,在一切未結束前離...
3. 此情凝思
類別:浪漫言情 進度:已完成 77779 字 總
她從知道他的名字時,就在心中無數次幻想他的樣子,她還不知道他的長相身形,卻已悄悄地在為他綉荷包、縫腰帶。本以為洞房之夜可以細細凝視自己的英雄丈夫,一紙軍令卻將他調往征戰海疆......她為他青絲變白發...
4. 大清夜宴3
類別:浪漫言情 進度:已完成 194559 字
公元1771年,乾隆大帝賀六十壽辰,舉國歡慶。時,國運昌盛,滿漢芥蒂漸消。然而乾隆平事日高,在六十大壽期前脫口而出「禪位」兩字。誰會成為下任帝王成為朝野焦點。頓時風起雲涌,廟堂江湖如同春之驚蟄,野心和...
5. 妒婦
類別:古風古韻 進度:已完成 104177 字
顯赫的家世、絕美的容貌,照樣敵不過男人的花心。別人可能妥協,可能退讓,但她毅然決絕地選擇維護自己的自尊,哪怕付出血的代價……正當她無語問蒼天之時,老天派他來了。原來,幸福就在身邊,只要真心對待,它就能...
6. 寧攜嬌娥
類別:快意江湖 進度:連載中 80847 字
這個女人嘴裡說著報恩,報恩報到用劍挾持下人也算天下奇聞。事情明明肇因弟弟的漫不經心不理後果,為什麼要來負責任?看這丫頭單「蠢」到如此,也算千古一人。好,很好,反正他的生活缺乏快樂趣聞,就讓她的存在改變...
7. 世家少夫人
類別:浪漫言情 進度:已完成 66138 字
就是他把她的恩人逐出家門的嗎?太過分了!就算他人長得帥、武功高強,又是慕容世家的新當家,也不該把自己的親人趕出家門啊!雖然他這么做是依循著他慕容世家的傳統,但是他驅逐她的恩人,就是在跟她崔芷兒作對!她...
8. 現代美女與野獸
類別:浪漫言情 進度:連載中 10786 字
誰說清純的美女一定是溫柔善良的?怎麼他橫看豎看,外加親身體驗,都覺得眼前的這個女人實屬暴力一族!別人看到他這么魁梧、健壯的樣子,都嚇得退避三舍,能躲就躲,他不就是當了一回爛好人嗎,怎麼從此就這樣糾纏不...
9. 願娶丫環
類別:快意江湖 進度:連載中 85031 字
他灑脫無爭,她安分隨時;他胸無大志,她無心爭強;他愛看青山綠水,她喜賞明月鮮花;他逗她說笑快意,她為他打點起居。他在狀似失敗的「勝利大逃亡」後,竟然得遇這樣的一個女子,不是緣分難道還要生分?可是她卻茫...
10. 絳雪挹青霜
類別:浪漫言情 進度:已完成 89554 字
那一個霜降,他是意興飛揚的少年,她卻是暗夜行刺,美艷冰冷的殺手,一瞬間的驚艷註定兩人相纏的緣。當他乘月色歸家,還是霜降時節,卻看見她誅殺惡人的劍刺在父親身上,從此他的世界只剩下冰冷霜降。這樣生不能死不...
㈣ 納蘭容若的故事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4)弗納蘭鮮花擴展閱讀:
納蘭性德是清詞三大家之一,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他高貴的出身,英才早逝的命運,令人迷醉的詩詞,一直吸引著世人關注的目光。
納蘭性德的身世納蘭性德,最初的名字叫納蘭成德,因為要避皇太子允礽保成的名諱,改名為那蘭性德,字曰容若,號楞伽山人。
他是滿洲正黃旗人,生於順治十一年(公元1655),父親納蘭明珠,機敏睿智聰慧過人,精通滿漢語言,深得順治康熙的賞識,仕途也是平步青雲,康熙三年,明珠被提升為內務府總管,不久又調任弘文院學士,歷任刑部尚書、都察院左督御史、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要職,累遷至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權傾一時。
納蘭性德的母親,也出身顯赫而高貴,是清朝開國君主努爾哈赤的嫡孫女,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女,是一品夫人。納蘭短暫的一生中,他的家族聲威顯赫,處於「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的境界。很像《紅樓夢》里的榮國府和寧國府。
梁啟超也由衷稱贊:「容若小詞,直追李主。其刻《通志堂九經解》為經學家津逮。其紀地勝,摭史實,多有佳趣。偶評政俗人物,見地亦超絕。詩文評益精到,蓋有所自得也。卷末論釋老,可謂明通。
翩翩一濁世公子,有此器識,且出自滿洲,豈不異哉。」總體的意思就是說,納蘭性德的詞可以趕得上李後主,經學的成就,詩文理論的成就,也都不小,是滿族人當中的翹楚。
㈤ 納蘭容若墓碑上的銘文記載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納蘭性德墓誌銘
內閣壆士兼禮部侍郎教習庻吉士崑山徐乾壆撰文內閣經筵講官都詧院左都御史澤州陳廷敬篆蓋內閣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壆士錢塘高士奇書丹內閣嗚嘑!始容若之喪而余哭慟也。今其棄余也數月矣,余每一念至,未嘗不悲來填膺也。嗚嘑!豈直師友之情乎哉。余閱丗將老矣,従吾游者亦眾矣,如容若之天姿之純粹、識見之高明、壆問之淹通、才力之強敏 ,殆未有過之者也。天不叚之年,余固抱喪予之痛,而聞其喪者,識與不識皆哀而出涕也,又何以得此於人哉!太傅公失其愛子,至今每退朝,望子舍必哭,哭已,皇皇焉如冀其復者,亦豈尋常父子之情也。至尊每為太傅勸節哀,太傅愈益悲不自勝。余閑過相慰則執余手而泣曰:惟君知我子,僡邀君言以掩諸幽,使我子雖死猶生也。余奚忍以不文為辭。顧余之知容若,自壬子秌榜後始,迄今十三四年耳。後容若入侍中,禁廷嚴密,其言論梗槩有非外臣所得而知者。太傅屬痛悼未能殫述,則是余之所得而言者,其於容若之生平又不過什之二三而已。嗚嘑!是重可悲也。容若,姓納蘭氏,初名成惪,後避東宮嫌名,改曰性惪。年十七補諸生,貢入太壆。余弟立斎為祭酒,深器重之,謂余曰:司馬公賢子非常人也。明年,舉順天鄉試,余忝主司,讌於京兆府,偕諸舉人青袍拜堂下,舉止閑雅。越三日,謁余邸舍,談經史源委及文軆正變,老師宿儒有所不及。明年會試中式將廷對,患寒疾,太傅曰:吾子年少,其少俟之。於是益肆力經濟之壆,熟讀通鑒及古人文辭,三年而壆大成。歲丙辰應殿試,條對凱切,書灋遒逸,讀卷執事各官咸嘆異焉。名在二甲賜進士出身。閉門埽軌,蕭然若寒素,客或詣者輒避匿。擁書數千卷,彈琹詠詩自娛悅而已。未幾,太傅入秉鈞,容若選授三等侍衛,出入扈従,服勞惟謹,上睠注異於他侍衛。久之,晉二等,尋晉一等。上之幸海子、沙河、西山、湯泉及畿輔、五台、口外、盛京、烏刺及登東岱、幸闕裏、省江南,未嘗不従。先後賜金牌、彩緞、上尊御饌、袍帽、鞍馬、弧矢、字帖、佩刀、香搧之屬甚夥。是歲萬壽節,上親書唐賈至《早期》七言律賜之。月余,令賦《乾清門應制詩》,譯御制《松賦》,皆稱旨,於是外庭僉言,上知其有文武才,非久且遷擢矣。嗚嘑,孰意其七日不汗死耶!容若既得疾,上使中官侍衛及御醫日數輩絡繹至第診治。於是上將出關避暑,命以疾增減報,日再三,疾亟,親處方葯賜之,未及進而歿,上為之震悼,中使賜奠,恤典有加焉。容若嘗奉使覘梭龍諸羗,其歿後旬日,適諸羗輸欵,上於行在遣官使拊其幾筵哭而告之,以其嘗有勞於是役也。於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屬任之者非一日矣。嗚嘑,容若之當官任職,其事可得而紀者,止於是矣。余滋以其孝友忠順之性,殷勤固結,書所不能盡之言,言所不能傳之意,雖若可彷彿其一二而終莫能而悉也為可惜也。容若性至孝,太傅嘗偶恙,日侍左右,衣不解帶,顏色黝黑,及愈廼復初。太傅 人加飱輒色喜,以告所親。友愛幼弟,弟或出,必遣親近亻兼仆護之,反必往視,以為常。其在上前,進反曲摺有常度。性耐勞苦,嚴寒執熱,直廬頓次,不敢乞休沐自逸,類非綺襦紈者所能堪也。自幼聰敏,讀書一再過即不忘。善為詩,在童子已句出驚人,久之益工,得開元、大歷閑豐格。尤喜為詞,自唐、五代以來諸名家詞皆有選本,以洪武韻改並聯屬名《詞韻正畧》。所著《側帽集》後更名《飲水集》者,皆詞也。好觀北宋之作,不喜南渡諸家,而清新秀雋,自然超逸,海內名為詞者皆歸之,他論著尚多。其書灋摹褚河南,臨本禊帖,閑出入於黃庭內景經。當入對殿廷,數千言立就,點畫落紙無一筆非古人者。薦紳以不得上第入詞館為容若嘆息,及被恩命引而置之珥貂之行,而後知上之所以造就之者,別有在也。容若數歲即善騎射,自在環衛益便習,發無不中,其扈蹕時,氊帳內雕弓書卷,錯雜左右,日則校獵,亱必讀書,書聲與他人鼾聲相咊。閑以意制器,多巧亻垂所不能。於書畫評鑒最精。其料事屢中,不肎輕與人謀,謀必竭其肺腑。嘗讀趙松雪自冩炤詩有感,即繪小像仿其衣冠,坐客或期許過當,弗應也。余謂之曰:爾何酷類王逸少?容若心獨喜。所論古時人物,嘗言王茂弘闌�闌�,心術難問;婁師惪唾靣自干,大無亷恥,其識見多此類。閑嘗與之言往聖昔賢修身立行及於民物之大端,前代興亡理亂所在,未嘗不慨然以思。讀書至古今家國之故,憂危明盛,持盈守謙、格人先正之遺戒,有動於中未嘗不形於色也。嗚嘑,豈非大雅之所謂亦丗克生者耶;而竟止於斯也。夫豈徒吾黨之不幸哉!君之先丗有葉赫之地,自明初內坿中國,諱星根達爾漢,君始祖也,六傳至諱楊吉努,君高祖考也。有子三人,第三子諱金台什,君曾祖考也。女弟為太祖高皇帝後,生太宗文皇帝。太祖高皇帝舉大事而葉赫為明外扞,數遣使諭,不聽,因加兵克葉赫,金台什死焉。卒以舊恩存其丗祀。其次子即今太傅公之考,諱倪迓韓,君祖考也。君太傅之長子,母覺羅氏,一品夫人。淵源令緒,本崇積厚,發聞滋大,若不可圉。配盧氏,兩廣總督兵部尚書都詧院右副都御史興祖之女,贈淑人,先君卒;繼室官氏,光祿大夫少保一等公朴爾普女,封淑人;男子子二人,福哥、永壽,遺腹子一人;女子子一人,皆幼。君生於順治十一年十二月戊辰,卒於康熈二十四年五月已丑,年三十有一。君所交遊皆一時亻雋異於丗所稱落落難合者,若無錫嚴繩孫、顧貞觀、秦松齡、秀水朱彜尊,慈嵠姜宸英尤所契厚,吳江吳兆騫久徙絕僿,君聞其才,力贖而還之。坎坷失職之士走京師,生館死殯,於貲財無所計惜,以故君之喪,哭之者皆出涕,為挽辭者數十百人,有生平未識靣者。其於余綢繆篤摯,數年之中,殆日以余之休戚為休戚也,故余之痛尤深,既為詩以器之,應太傅之命而又為之銘。銘曰:天實生才,蘊崇肧胎,將象賢而奕丗也而靳與之年,謂之何哉。使功緒不顯於旗常、惪澤不究於黎庻,豈其有物焉為之災,惟其所樹立亦足以不死矣,亦又奚哀!
㈥ 鮮花獻給交警作文600
鮮花獻給交警
如果你有留心觀察過身邊的人,你就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令我們敬佩的人,或許,你最敬佩的是在那陽光下不辭辛苦的工人們;或許,你最敬佩的是路邊默默無聞為美化城市的清潔工人;或許,你最敬佩的是舍己為人的解放軍叔叔……雖然,我們身邊有那麼多值得敬佩的人,但我最敬佩的還是身邊那些堅守崗位,不斷為人民服務的好警察。
在我家不遠就是公安局,公安局前,每天都會有一兩個民警在巡邏,其中一個給我的印象猶為深刻,他五官端正,身材魁梧,一身筆挺的警服把他襯托得威風凜凜,肩上的臂章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微微皺起的眉頭顯得無比嚴肅,讓人敬畏三分!
民警巡邏倒沒什麼,可是,那些民警都是名副其實的「管路公」。好像他就是老師,路上的行人都是小學生,連交通規則都不懂。我上學從那裡經過,總能聽到幾句:「什麼轉彎要打轉向燈,十字路口要慢行。」之類的話。時間長了,我甚至能倒背下來了。有時我想騎車快點,不要聽到他那些嘮叨話,可是,結果更糟,每當那時他總會攔下我,苦口婆心地勸我,要注意路上安全,甚至好幾次我差點上學遲到。
有一次,我和爸爸在家看新聞,無意中在每月好民警排行榜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臉龐——那個整天在路旁的「管路公」。我心裡憤憤不平地想:「憑什麼他這樣的民警也能上排行榜。」
第二天是周末,我一大早就來到那條路旁,想看看他是怎麼得到那個稱號的。這一看,我給看傻眼了。只見他目光炯炯,眼睛始終注視著人來人往的大街,生怕錯過每個可能造成危險的細節,手裡拿著警棍,嘴裡還不停的提醒行人要注意交通安全。
天,突然陰沉了下來,眼看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雨可能馬上就來了,反常的天氣讓行人急躁了起來,十字路口突然擁擠了許多,這時,我看見一個年紀和我相仿的小女生鼓著腮幫子,臉漲得通紅,牽著一輛自行車急急的想橫沖過馬路,我不禁暗暗替她涅了把汗。只見那個民警叔叔快步的走到她面前,嚴肅而耐心地詢問著。原來,那個女生把車停在路邊,被人惡作劇的扎破了輪胎。我想:雨快來了,這么點小事,叔叔一定會置之不理吧!沒想到他二話不說,擰起了自行車,牽著那女生,大步流星地走到邊上一家修車鋪,交代完了又飛快的回到了崗位。他說做的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自然,這也許是他一天當中做的最平凡的一件事吧!可我卻在這一瞬間完全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細微見真誠!這下我明白了,這位民警叔叔是為了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才不停地勸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的。我不禁為自己那些幼稚的想法兒感到慚愧。
從那天以後,我便很少見到那個叔叔了,有時還覺得挺不習慣的。結果一打聽才知道這個叔叔已經不能再站崗了。叔叔在扶一個老奶奶過馬路時,正巧一輛大貨車駛過,叔叔趕緊把老奶奶推到邊上,自己的左腿卻被壓斷了。聽到這里我的心砰然一震,我久久地凝望著叔叔以前的崗位。心想:「一位平凡的民警竟有如此高尚的風格,竟有如此舍己為人的大無畏精神」那一刻我肅然起敬,他的影子在我心中永遠的定格住。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危難之處顯身手。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崢嶸歲月何懼風流!」耳邊飄盪起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此刻,我真想為他唱響,為所有為人民做出莫大犧牲的英雄們唱響!沒錯,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博得了千萬母親的微笑,博得了大地的豐收,他們永遠是人民心中的好警察!
㈦ 納蘭容若詞傳 一樣類型的書有沒有寫蘇軾的
安意如的東西怎麼能和《納蘭容若詞傳》比?《詞傳》是專業級的,見真功夫的,安意如對古典文學全然外行,錯誤百出,只是借著古典詩詞寫寫自己的情調小散文罷了。
就看看這篇寫《江城子》的,根本把蘇軾夫妻寫成現代愛情故事了,不懂時代背景,無論蘇軾的悼亡詞還是元稹的悼亡詩,都和現代愛情觀相差很遠。
㈧ 納蘭容若的詞 虞美人*十年心 是什麼
詞從出現的時候就是可以唱的,曾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這里說的是那個風流的柳永。而顧貞觀說:「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那麼,人人歌唱納蘭詞,卻不懂納蘭,更不懂納蘭的「十年」里究竟包含著哪些酸苦和甘甜。十年是可以用來懷念的,也是可以用來祭奠的。時間太短,感知太淺,時間太長,有些記憶已經模糊。十年正好,摸得住,記得住,傷感中容得下品味,感慨中猶記得珍藏。可以趕在華發未生,心血未涸之前,期待重逢。一個傷心的男人,逗留在荒蕪的秋草蔓地的庭院里,曾經一起遊玩。夏夜,蟋蟀聲聲,兩人在花下乘涼,她著香雲紗,撲著流螢,一團歡喜熱鬧。而如今蟋蟀聲已消失,她也已經不見。他只在草間撿到當年她無意間遺落在此的翠翹。詞中的十年,容若是實指還是虛指不必當真,但容若立在迴廊花陰下,心一定充滿了滄海桑田的遺憾,物猶在人已老的感慨。十年之後,容若拾得一隻翠翹有恨不能言;十年之後,蘇軾對著萬頃松濤,看一座孤墳。納蘭詞作中關涉到的女子不外乎三人:謝姓表妹、沈婉、盧氏。蘇軾詞中關涉到的女人卻有很多,除了三位王氏,其他恐怕他自己也數不清。當初在杭州向越老越風流的張先學詞時,可能他沒有想到香艷的詞在他手中成了酒間宴上饋贈佳人的禮品,更想不到他的「十年」嘆惋,令後人一直誤以為就是寫給亡妻王弗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將凄惶擴大到無盡。而容若「十年蹤跡十年心」,更將凄涼意深深蔓延。浸潤在每個感傷者的心裡、情里。相隔幾百年的兩個文人,一起營造著「十年」的況味,令後人唏噓感慨。【賞析二】蘇聯詩人曼德爾施塔姆說「二月,足夠用墨水來痛哭」,而十年似乎「足夠用來懷念」。一年兩年太淺,五年太短,二十年太長,就算能活一百年都已經過了五分之一。即使等得到也已經心上生苔蘚。十年,十年剛剛好,足夠用來懷念,又不會太浪費。如果來得及,你我還可以趕在華發未生,心血未涸之前,重逢。 我想起,詞也是可以唱的。顧貞觀就曾感慨:「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那麼容若這闋「虞美人」, 也許當時和「十年」一樣被唱成了街知巷聞的「流行金曲」。應該還有更久遠的生命力。我們無法證明,再過三百五十年後還會不會有人記得這首「十年」。不過,三百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記得容若這闋《虞美人》,記得那句:「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詞中的十年,容若是實指還是虛指尚有爭論。但我可以確信容若立在迴廊花陰下,心裡一定歲月滄滄,充滿了滄海桑田的遺憾。 讀這首詞儼然看見一個傷心的男人,逗留在荒蕪的秋草蔓地的庭院里,這是和她曾經一起遊玩的地方。那是夏夜,蟋蟀聲聲,兩人在花下乘涼,她著香雲紗,撲著流螢,一團歡喜熱鬧。而如今蟋蟀聲已消失,她也已經不見。他只在草間撿到當年她無意間遺落在此的翠翹。 …… 十年之後,蘇軾對著萬頃松濤,一座孤墳;十年之後,容若拾得一隻翠翹有恨不能言。但他們的身邊都有了新人隨侍在側,真應了歌里那一句:「才明白我的眼淚不只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不可言,不可說,沒有人會喜歡樂意看到每天與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還珍藏著十年前情人的舊物。每個人對感情的需索都是持續而貪婪的,因此看見舊物,儼然是看見入侵者,會被刺激,有惶恐不安的心理。這些道理容若都是明白的,所以才有「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的矛盾。 蘇軾在十年之後寫下悼念妻子王弗的《江城子-已亥記夢》,其他的話還沒開口,起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將凄惶擴大到無盡。而容若的結句說「十年蹤跡十年心」,更將凄涼意深深蔓延。 看起來會很簡單,悼亡詞不需要玩弄技巧,不需要堆砌辭藻,只需要人有真實切身的感受,可以將它飽滿地付諸紙上。實際上卻是從蘇子開了悼亡詞的先河,之後歷代悼亡詞就少有佳作出現,幾乎成了真空,直到納蘭的出現。容若比蘇子更投入地寫悼亡,他生性沒他灑脫豁達,在戀情的周折,襟懷未開的抑鬱矛盾中輾轉一生。 十年蹤跡十年心,是為愛情,亦是為了知己散失而沉默悲傷。愛人,妻子,是溫情的容若最堅定的支持和依靠。他喜歡在她們身上獲得滋養和綻放。一旦失去,他即以外人不可見的姿態慢慢萎謝,悼亡詞是他最後的光華閃現。
㈨ 納蘭寫過的文言文
石鼓記
予每過成均,徘徊石鼓間,輒竦然起敬曰:此三代法物之僅存者:遠方儒生,或未多見,身在輦轂,時時摩挲其下,豈非至幸?惜其至唐始顯,而遂致疑議之紛紛也。《元和志》雲:石鼓在鳳翔府天興縣南二十里,其數盈十,蓋紀周宣王田於岐陽之事。而字用大篆,則史籀之所為作也。自正觀(影印版做正觀,應是貞觀吧)中蘇勉始志其事。而虞永興,褚河南,歐陽率更,李嗣真,張懷瓘,韋蘇州,韓昌黎諸公,並稱其古妙,無異議者。迨歐陽文忠,則疑自周宣至宋垂二千年,理難獨存。夫岣嶁之字,嶽麓之碑,年代更遠,尚在人間,此不足疑一也。程大昌則以為成王之物,因《左傳》成有岐陽之搜,而宣王未必遠狩豐西。今搜岐遺鼓,既無經傳明文,而帝王轍跡可西可東,此不足疑二也。至溫彥威,馬定國,劉仁本,皆疑為後周文帝所作,蓋因史「大統十一年西狩岐陽」之語故爾。按古來能書如斯。冰,邕,瑗無不著名,豈有能書若此而不名乎?況其詞尤非後周人口語。蘇,李,虞,褚,歐陽近在唐初,亦不遽爾昧昧。此不足疑三也。至鄭夾漈,王順伯,皆疑五季之後鼓亡其一,雖經補入,未知真偽。然向傅師早有跋雲「數內第十一鼓不類,訪之民間,得一鼓,字半缺者,校驗甚真,乃易置以足其數。」此不足疑四也。鄭復疑靖康之變,未知何在;王復疑世傳北去,棄之濟河。嘗考虞伯生嘗有記雲:「金人徙鼓而北,藏於王宣撫宅,迨集言於時宰,乃得移至國學。」此不足疑五也。予是以斷然從《元和志》之說,而並以幸俱存無偽焉。嘗嘆三代文字,經秦火後至數千百年,雖尊彝鼎敦之器,出於山岩屋壁隴田墟墓之間,苟有款識文字,學者尚當寶惜其稽考之。況石鼓為帝王之文,列膠庠之內,豈僅如一器一物,供耳奇目異之玩者哉!謹記其由來,以告夫世人嗜古者。
自鳴鍾賦
緬昔二儀肇判,三辰初曦。軒轅制器尚象。伊祁治歷明時。岐伯鑄鍾而調嶰竹,挈壺司漏以協璇璣。用能揆合昏旦之盈縮,平章度數之精微。是以仲叔、羲和守之,百世而勿失。天官,太史用之,億代而靡違者也。丕惟聖祖龍興,造邦中宇。聰明時憲,風雲應虡。改革制度,釐定規矩。歷授西洋,法依古里。厥初爰有自鳴之鍾。創於利馬豆(是利瑪竇的翻譯哦,那時候的音譯沒有統一吧)氏。雖形體之大小多所殊,而循環於亥子初無異。至其後人之傳教,推步益臻於神妙。帝乃命以欽天。紀官司於鳳鳥;易刻漏以茲鍾,建靈台於雲表;顯列眾辰之圓,深藏運機之奧;抉《宣夜》之淵弘,殫《周髀》之浩渺爾。其外之可見者,加尺莖於圓上,儼窺天之玉衡;譬誇父之逐日,莫之推而勇行。辰標上下四刻之初正,刻著一十四分之奇贏。尺每交於一辰之疆界,則內鍾之不可睹者,若為考,擊而聞聲。始則宮商間發,繼則剽棧齊鳴。璫璫丁丁,鏦鏦錚錚。隨煙高下,從風飄零。既猶倫、夔之和律呂,漸若襄曠之奏韶韺。逾半晷而稍歇,遇中正而愈鍧 。蓋如龍吟寂而虎嘯旋起,猿啼息而雞號迭興。實動儀蒼昊健行之無息,而一準朱輪飛轡之均平。賜谷虞淵,蚤暮不差於累黍;昆吾濛汜,書宵罔忒於權衡。故其為聲也,不假鯨魚之象,非由樂人之撞。四序流音於漢殿,奚關銅岫之頹;終年葉韻於豐山,豈盡繁霜之降。於以范圍歲月,統章而無乖;消息寒暑,晦朔而勿爽。此其造歷之密,不徒與太初、麟德為頡頏;製作之精,非僅同弘度、承天相揖讓。知自此楓庭蓂莢,可勿生階;彤陛雞人,無煩戴絳,總由一機柚所自舒捲,若有群鬼神為之鼓盪。於是深宮聽之。不失九重之宵旰;在位聞之,毋愆百職之居諸。縱令雨晦風瀟,而惜陰之士自識晨昏而運甓;即使終霾且曀,而剌綉之姬應知中昃而添絲。或處深山幽谷之中,若聆音而起,當弗昧於茅索綯之候;或居修竹長林之內,若辨響而興,亦勿迷弋鳧與雁之期矣。余為輾轉思維,末由悟其蘊,低徊俯仰,惟有嘆其神。則知焉是鍾者,誠默奪造化之工巧,潛移二氣之屈伸。徇足媲銅儀玉簫,垂為典則而難改;且可配大撓章亥,祀之奕世而常新。迨將黜公輸而褫子野,夫何《周禮》鳧氏之足雲。
㈩ 納蘭容若《虞美人》
悼念的是他死去的妻子盧氏。
寫作背景: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性德與盧氏結縭。三年後,盧氏去世。又六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納蘭性德寫下這首詞,以寄託哀思。
原文: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
銀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⑾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白話譯文:
井邊的梧桐在淅瀝的秋風秋雨中漸漸老去,所愛之人的蹤跡也在蟋蟀的嗚叫中慢慢消失。所愛之人經行之處,如今已荒無人跡,布滿了青苔。此時舊地重遊,即便拾得美人遺下的翡翠頭飾,也無法對人明言,只能徒自傷感。
迴廊之處曾經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跡,而今舊地重遊,相思成灰。獨倚迴廊,只有天邊落月孤獨相伴。吹滅燈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陰,尋找過去的蹤跡。
十年前的蹤跡宛然猶在,十年前的那顆心還依然在胸膛跳動。時光流逝,歲月無情,埋藏在心裡的那份情感歷久旎新彌新,難以忘懷。
(10)弗納蘭鮮花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上片首先由秋雨梧桐、秋蛩哀鳴引發出對舊情的追懷,進而企圖在舊地重遊中尋覓芳蹤。然而時過境殊,昔時采香之處已經杳非前日,何況情事隱秘,即使拾得舊情人的遺物,也只能徒增遺恨。
下片由「迴廊」切入。「迴廊」在納蘭的詞中多次被提到,應和其早年的一段戀情有關。這個地方寄託著往日的甜蜜和此時的哀傷,是觸發詞人復雜情感的重要媒介。重遊迴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事成灰。
結句「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和首句「銀床淅瀝青梧老」在時間上遙相呼應,在直抒胸臆中包含著由於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而帶來的無盡悲哀。末句雖自竹屋詞化得,用在此處乃熨帖天然,全自肺腑流出。
全詞抒情自然,採取的是觸景傷情,撫今追昔的抒情方式。該詞表面明白如話,水波不興,實則用典綿密,潛流滾滾。
作者:
納蘭性德(1655-1685年),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
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
納蘭性德善詩古文辭,尤工於詞,後又潛心經史。其詞風哀婉動人,直追五代,著有《納蘭詞》、《通志堂集》。另編有讀書札記《淥水亭雜識》四卷,《通志堂經解》等,並收入《四庫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