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蓮下花店
⑴ 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有幾個村,分別是什麼
截止2019年8月,蓮下鎮下轄30個行政村。
分別是:
建陽村、信澤村、信南村、信東村、立德村、上京村、下京村、北灣村、南灣村、南海村、北洋村、東灣村、海前村、溝內村、蔡厝村、新埕村、陳厝村、渡亭村、神州村、李厝村、許厝村、程洋岡村、窖東村、窖西村、雲步村、銀溪村、金溪村、東溪村、何隴村。
(1)澄海蓮下花店擴展閱讀
蓮下鎮: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下轄鎮。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北側,南靠韓江支流蓮陽河,東臨南海,出海口六合圍培隆灣,西倚鳳鳴山。
國、省道橫貫兩翼,區位優勢尤為突出。現轄30個行政村,人口10.61萬人。區域面積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9.31平方公里,被列為廣東省中心城鎮。
⑵ 澄海蓮下廟里供奉的楊夫人是誰
三尊王爺四尊夫人
澄海蓮上竹林村有一座三山國王廟,廟里供奉著三尊王爺和四尊夫人。
蓮下鎮原德鄰村西側也有一座廟,叫「浮廟」。廟里的神殿上,一度供奉著三山國王像和兩尊夫人像。
據說,從前因浮廟屬老蓮陽王、陳、杜、余、李、許六大姓所共有,因此浮廟游神,須游遍蓮陽六大姓的若干個村子。有一年,浮廟的游神隊伍來到距德鄰三四里地的竹林村,突然天氣驟變,風雨交加,游神隊伍只好就近到竹林村的三山國王廟避雨。那場雨下了好久,眼看天色已晚,游神的人只好把三尊王爺和三尊夫人及所乘坐鑾轎寄在三山國王廟。
翌日上午,游神人員集齊,啟轎續游。誰知剛一抬起鑾轎,其中有一尊夫人像跌出轎外。扶正,再啟轎,神像又跌出轎外。如此者數次,眾人大駭,議論紛紛。莫非這位夫人留戀這座廟,不願走了?主事者幾經商議,決定請示夫人。眾人跪下禱告:若夫人喜歡此廟,不願離去,請賜「勝杯」。叩畢擲「杯」,果然一陰一陽——「勝杯」!神意已決,不可違抗,只好留下那尊夫人像,繼續游神去了。自此,那尊夫人像就一直供奉在竹林的廟里。
後來村人謔語:那夜避雨,兩座廟的王爺們賭錢消遣,浮廟的一位王爺輸得發了瘋,以夫人作賭資……
凡界以老婆作賭注的事確曾聽過,不信神界也有此類事情。村夫閑間里榕樹下磨牙嚼齒說俏皮話玩,姑妄聽之,勿妄信之。然而這兩座廟,供奉的是三尊王爺配四尊夫人和三尊王爺配兩尊夫人,卻令人費解。 李伯勤/整理
⑶ 求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
蓮花鎮是從原來的15個鄉鎮的發展。清咸豐年間(公元1852年),共15個村在該地區形成一個「臨山鎮」,因此得名「15個鄉鎮。」
1940年,15農村地區的要塞區域下,說長。
1943年成「龍城鄉」和「從新鄉。」
1945年,「龍城鄉」和「從新鄉」變成了「龍新鄉」。
1946年,復被稱為「五鄉」。從歷史上看,15鄉饒平縣管轄,1949年起,在澄海縣,只要各地區管轄。
1951年,15個縣北鄉劃澄海區。
1954年,村五個15鄉(長溪,碧東草甸,龍北,在隴西鄉)合並。
1955年,5個鄉,然後合並成兩個大鄉(長,龍溪鄉下)。 1956年,農村合作社的實施,全天然的鄉鎮建有俱樂部為初級和高級會所。
1957年,合並後的15鄉鎮人民政府,東村後,嫣紅兩鄉合並北鄉人民政府。
1958年,鄉鎮人民政府在北轉化為蘇北人民公社,15個鄉鎮的管理所有權。
1961年,15農村人民公社北從農村人民公社成立繪制15。
1983年1月15農村人民公社人民政府農村地區轉化為15處,轄龍南,龍北,龍華,東光,溪西,南塘,南美洲,在長寧,邲東美等9個鄉鎮。
1986年,15農村人民公社轉化成15鄉鎮人民政府,居委會和18個村委會,即隴南地區,以及管轄龍北,龍華,東光,溪西,梅隴鎮碧砂,東圃,西浦,新建設(包括新建建築,長寧兩村),長寧下,在碼頭,葡,南塘,雅路,林河後,三洲,南美洲,下寨村民。 1995
,十五鄉人民政府更名為蓮花鎮政府,鎮政府轄龍南,龍北,龍華,東光,溪西,梅隆,碧砂,東圃,西浦,新建築,長寧,下墩浦,南塘,雅路,林河,三洲,南美洲,下寨等19個行政村,居住在隴南村後。
⑷ 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蓮陽大街
剛好我就是隔壁一條巷子的人,我是公廳巷的,隔壁的就叫2房巷,我明天幫你問問
⑸ 澄海蓮上鎮的所有鄉里名各是什麼,蓮下鎮的呢
蓮上:永新、上巷、蘭苑、塗城
蓮下:立德、槐東、槐南、槐澤、陳厝洲、蔡寮、上村、下村、南灣、北灣、海後、
許厝、李厝宮、窖東、窖西、程洋崗、潛溪(灣頭還差兩個。然後就差不多了,蓮上的就知道那麼多了,其餘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