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縣花店
① 網上訂購送花收費和范圍
之前發現有一個roseplans玫瑰計劃的,他們家情人節不漲價,但是要提前預定,以時間價值換取實物價值,對於情侶來說蠻有意思的
如果是加盟形式,我們需要考察品牌直營店數量和經營情況,可以反映出專此項目的可行性。
好的項目一定是屬經過市場檢驗的項目,直營店就是檢驗項目可行性的最好方式。直營店的成功運作,可以檢驗項目的商業模式的正確性、產品適合現階段的消費潮流、店鋪運營可操作性強。直營店的發展情況也客觀顯示了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好的項目直營店一定是標桿一樣的存在:服務到位、產品過硬、裝修有吸引力,選址優異、盈利能力超強,直營店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幾點,總部又要從哪裡總結出成功經驗教給加盟商呢?
自己開的話,需要履行以下過程:
開花店主要流程
1、確定你的花店位置 ,租金問題。
2、要確定你的經營趨向。是以鮮花為主,還是以絹花為主。
3、了解其他花店的經營狀況,以及經營品種。
如何開盆栽花卉店?
4、尋找你的貨源。
5、尋找你的固定大客戶。
6、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
7、到稅務部門登記領取稅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③ 棲霞歷史上的名人
歷史文化名人
齊詩學的開創者轅固
轅 固(約前235一135) 古腄縣人,舊志考定為今棲霞市人。鄉鎮則不祥。漢景帝時,以廉直拜清河太傅。曾與道家黃生辯論湯武革命,又與塞太後辯論儒、道兩家的優劣。同當時指導政治的黃老、刑名之學進行斗爭。不久,因病被免職。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90餘歲高齡的轅固應召復出。終因主持"務正學以吉,毋曲學以阿世",遭到了同是儒生的眾人嫉毀,再次罷歸。自稱:知己者唯公孫弘而已。
轅固是西漢初今文詩學——齊詩學的開創者,至清代乾嘉間,一直代表著我國四大詩學巨流之一。古腄縣名詩人,皆轅固弟子。
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之一丘處機
丘處機(1148-1227),亦作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棲霞濱都里人。金元時期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之一。與丹陽、譚處端、王處一、劉處玄、郝大通、孫不二等統稱「北七真」。
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祖庵(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陽、馬丹陽(時已去世)像於它庵,並主持了"乃春節"礁事,還當面向金世宗作了"持盈守成"的告誡。金世宗賜給吊處機袍了和桃子,外加十萬枚大錢。由此丘處機名聲大振。
1191午 (金明昌二年)秋,丘處機回歸故里修建濱都宮 (賜號太虛觀)作為傳道之所。1206年 (金泰和六年),他重返寧海,改馬丹陽故居為玄都觀。1208年後,丘處機曾兩訪嶗山,足跡遍及青州、登州、萊州等地,擴大了全真教的影響。12門年 (金貞佑二年),益都楊安兒起義軍攻克登、萊等州,丘處機准旨招撫了部分義軍。其時,金、蒙、南宋三勢鼎立,爭相詔求丘處機,他概不應詔。
1219年冬,元太祖成吉思汗派近臣劉仲祿持詔書相邀,丘處機說 「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處無敢違。」遂帶弟19人前往。歷時3年,行程萬里,74歲高齡的丘處機終於會成成吉思汗於雪山。每每迸言:「要長生,須清心寡慾;要一統天下,須 「敬天愛民。」此話深得成吉思汗贊賞,口封「神仙」。在丘處機的影響下成吉思汗曾令「上殺」。
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處機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長觀(今白雲觀)。同年,丘處機曾持旨釋放淪為奴隸的漢人和女真人3萬余,並通過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漢族學者。自此,全真教盛極一時,丘處機的聲譽亦登峰造極。寺廟改道觀、佛教徒更道教者不計其數。
1227年(元太祖二十二年),丘處機病逝於天長觀,終年80歲。元世祖時,追封為 「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丘處機遺著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磻溪集》和《鳴道集》等。其詩詞作品在金、元之際有一定的代表性,後人所編《元詩別裁》、《詞林紀事》都選有他的作品。《磻溪詞》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輯於《疆村叢書》。丘處機西遊經歷,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長春真人西遊記》詳載。
元朝翰林學士王之綱有詩日:「扶桑賓日東海東,公山直與蓬萊通。群仙來往乎其中,長春仙人道業隆。」1996年10月8一9日,丘處機學術研討會在棲霞悅心亭賓館召開,來自香港和內地的15名研究丘處機和道教文化的著名學者一致認為:作為煙台八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丘處機不僅僅是棲霞、煙台、山東名人,而且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廖若辰星的歷史明星,他堪稱享譽海內外的道教大師、政治家、旅遊家、養生學家和詩人,在宗教界、思想界、文化界、醫學界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東征大將軍牟全
牟全,生卒年不詳,棲霞鐵口人。至元年間 (1335一1341)任武略將軍、水軍都督。時,東方沿海地帶屢遭傣寇騷擾,民不聊生。朝廷賜牟全以金牌,命率師,三征傣寇。父母兄弟不忍其遠離,牟全說:"大丈夫風雲際會之時,當立功異域,以報國家,焉能從伏田畝間乎?"他奮不顧身,創開水道,風波萬里,屢建奇功。台灣1971年11月21日《青年戰士報》載題為《牟,以國為氏》文稱:"在牟氏的山東老家,也人才輩出,象元代東征日本時,率領戰艦,開創水道的大將牟全,便是山東棲霞人。"回國後,方慶河清海雖之際,牟全竟被奸細謀刺於河北桃花店。元帝念其功,乃命金牌御葬於觀音山下,並建詞紀念。迄今詞尚存,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胞兄弟牟道立、牟道行
棲霞牟氏有胞兄弟兩人在歷史上頗有名聲,他們便是牟氏老八文中牟道立、牟道行兄弟倆。
牟道立(1567一1624),四川敘州府通判。字允修,蛇窩泊鎮牟家瞳人。30歲中拔貢,後出任直隸琢州攝篆州判。琢州當國道之沖,民不聊生。供職時,有一同鄉趙家宰路過,差人持牌索馬。憤然日:"琢州民窮,欲強我竭民力以結權貴,吾不忍也。"遂碎其牌而拒之。後升四川省敘州府 (今宜賓市)通判,值兵興,督飾有功,奏加二級,正五品銜。但因操勞過度,信末至,已先卒於官。平生以清廉立世,曾對"易米藏銀以迸"的屬下重罰。卒後儲蓄甚微,靠襄助以置靈樞始得歸里。葬燕子布 (今南石岔)北山。其後有名人牟障 (二炮後勤部正軍級部長)、牟書令 (中國石化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牟道行 (1568一1618),直隸真定府同知 (副知府)。字兆可,又宇青槐,號濟川,蛇窩泊鎮牟家瞳人,後徒居棲霞城南門里。24歲(萬曆十九年)中舉人,後屢試禮部不第,47歲(萬曆四十二年)經渴選出任河南宜陽縣知縣,晉階奉政大夫,直隸真定府同知。萬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三日卒於官,享年51歲。曾出資支助棲霞縣第一部縣志(明《萬曆縣志》)付樣,使史料得以存世流傳。居鄉時,逢災年農民交不上田賦,多次代納一社丁銀,不責償,時人稱頌。後主宰宜陽,因治行顯著,宜陽人亦娘稱之,並有"神君父母"之稱號。主要治行有三:1、宜陽人久受水災之苦,田地荒廢,民多積欠。父死責其子,兄亡捕其弟。每逢限比,銀檔累累。道行花任後,見之悲痛不忍,慨捐傣銀,代納田賦。為治水害,巡邑申,察地勢,於黃澗口、魚兒泉、韓城鎮、水兌村、神後等多處鑿山阜、開溝渠、決淤塞、築堤壩。歲澇,則泄田水人河,歲旱,則引河水灌溉,禾壯糧豐,流民復返。收田賦不用催逼,積極交納,民歌四野。z、創立宜山復社書院,延明師授課。且十日親臨一課,與諸生間難,並對學生發放津貼,勵生勤學。後生多有成就,學風興焉。3、宜陽舊有養濟院,人多舍少,或數姓同居一堂,或露處庭外,不避風雨。為此,特增置屋舍四五十間,按戶分給,使鱗寡孤獨者得有所居。故被稱為 "神君父母"。治宜陽五年,離任後,被宜陽人祖供於七賢伺。自明朝萬曆四十二年至清朝康熙三十九年,歷時近百年,宜陽人思慕不忘,請於朝廷,崇祖宜陽名宦,政績由此可知。
於宜陽閑暇時,常登翠屏山絕頂,慨然有懷,因故鄉白洋河畔亦有翠屏山,兩攬其勝,自號"兩屏"。在真定府任上,長兄子證,為歸德府通判時,常遣人將朝服送歸德,讓侄兒親紉兩袖,以示戒污。此家教,族人樂道。其後有名人牟墨林。
"三朝元老" 郝晉
郝 晉 (1585一1655) 原名聯登,字康仲,號豈岳,一號丸嘯居士,晚號盂山樵隱。棲霞城裡人(一說是松山鎮郝家樓村人),明末清初傳奇人物和有爭議人物之一。
郝晉自幼穎悟異常,讀書過目成誦。十六歲作紅葉詩八篇,其"幾處紅霜葉,深紅更淺紅。秋光流水外,山色夕陽中"大獲好評。他兩次人艾山俺讀書,迄今仍流傳有"土地護駕,小鬼掌燈"故事數則。明天啟元年舉人,崇偵元年試中迸士後,歷任四川巴縣知縣,四川鄉試同考官,四川道監察御史,可謂政聲載道,遺愛在川。守母喪後,平l、官巡視太倉,旋兼南城監察御史,升順天府尹,刑部右侍郎,轉兵部左侍郎。
1644年,李自成興兵舉起反明室旗幟之際,郝晉被調遣視師直隸保定與山西太原,兼理兵部尚書,左都御史,後以軍功有詔內調,賜宴文華殿,欽加太子太保,封勤襄伯,遂戊明木中流砒帖。
李臼成攻破北京之口,郝晉被俘,大順政權即委以刑郁之事,彼虛應數日而逃歸故里,原計劃練兵勤王,內清兵人主中原而作罷。
1645午,清順治命邢晉巡撫保比,邢背冉三辭之不允,於是又為消保定巡撫者數月,後授兵部右侍郎兼部察院有副郁卿史米直隸提督者數月。次年,特恩加太子少保,賞花鋼,賜封三等男爵。1647午春,終獲准病辭,門里築石芝園,構曲亭,若《丸嘯齋集》。幾午後卒於家。綜觀郝背"-生,官階之大實為棲籍歷史人物之冠,然以身事三胡故,《明季北略》--書載其被南明政權列為第119劣"從賊臣。。被民間戲墟為"三朝元老"。孰不知邢晉之苦衷全任其詩文、齋號中有所反映,彼欲大嘯而只敢 "丸嘯",他 "一聽腑歌淚欲斑",他 "才幾氖氰迷翠樹。忽聞攢越匝青天",他"幾番倚徒瑤池側,移取清輝人酒懷",無不出於無奈。
郝晉詩、文、書法俱佳,但以"三朗元老"故,遂戍不它褒崇之勢,棋至於任去世後之祭典上,給執書人帶來砰價之艱難,於矩•,旬"殺我卞者足我仇,殺我仇者是我友"的左語戊為絕妙奸間,也道出了點滴歷史真啼。
膠東農民起義領袖於七
於樂吾 (1607一1701)世稱於七。唐家泊村人。因在同胞中排行老七,故後,一怒之下手起刀落,殺棲霞知縣於席間。又迅即枉回唐家泊,一面迭運糧草迸鋸齒牙山,一面廣發"露布"招集舊部,准備迎擊情兵。他對人說:"一不做,二不休,今決依山寨同清兵見高低,或墜崖,或引頸,不自顧也。"
是年冬,於七帶領義軍同情兵交戰,初在接官亭、營盜等地獲勝。後因寡不敵眾,退守開出主峰。激戰中,於七隻身單刀據守於"門檻石"要道,將攀援至此的清兵一個個砍下山崖。血凝刀,以沸水沖洗。
次年春,義軍因被久困糧盡援絕而失敗,於七得綠營兵某將軍的掩擴,尺身突出重圍,後輾轉峙山,拜華嚴寺慈霜上人為師。法號寂徹,億善和。於70歲時,繼師兄大澤,主持華嚴寺20餘年。
1701年 (清康熙四十年),於七命人於院內揭石取刀,揮舞一番,擲刀於地,碎然去世,享年94歲。於慈霜墓塔附近築善和墓塔葬之。塔今尚存。
於七在華嚴寺曾留下一幅身著僧衣的畫像,如今保存在煙台市文物館里。
悅心亭主人牟國瓏
牟國瓏(1645一1713) 字作霖,號重季,棲霞城人。童年,由於父母早逝,依靠長兄、嫂生活,度日艱難。年17歲,因於七事受株連人獄3年,出獄後,22歲,補為博士弟子,46歲晉進士,52歲任直隸省南宮縣縣令。
南宮縣靠近漳河,其西境迭!水災,百姓深受其苦。牟國瓏一上任便免去災民征賦的十分之三。不久,又僻囊墊賠一千餘銀兩,並從官倉貸給災民若千糧食,令其謀生救。此舉受到保定巡撫於成龍的嘉獎,尤為當地百姓稱頌。牟國瓏因剛直不阿,秉公執法,1701年 (清康熙四十年)被某權;誣告於吏部,遭僻職門田。牟國瓏回故里後,任棲霞城住宅東建一亭,名「悅心亭」,惜以幽靜環境消磨時光。晚年,牟國瓏參與纂修《棲霞縣志》,並代本社百姓納丁徭銀2年。病故時,有直隸省南宮縣紳民數百人「走吊於棲」。
"代天巡獰" 者牟恆
牟 恆 (1658一1726)字聖基,號述齋,棲霞城南門里人。清康熙後期著名監察御史。其父牟作字,以埋學祖於鄉賢。其少年穎,工文章,15歲補博士弟子員,康熙廿九年中舉人,三十三年中迸,初任內閣中書,歷任戶、禮二部郎中,監督寶泉局鑄制銅餞。同時,多佳吏,其獨廉泊清正,康熙帝大悅,特賜《周易孝經》以示鼓勵,並旋提監察御史。迸督察院後,其讀書見古名臣諫奏興除事,輒慷慨動顏色,必見諸行事。時有鄉賢達某司空者,因私事有求於他,用數百金為其祝壽,他力卻之,遂杜其口;而至人有冤抑,其必抗章力救。太守渴選在京,人誣不沽;同邑孫某,被誣以窩留東人,將擬遣戍,是他盡力救勉的。另有一次,巡視南城,杖優人之結交權貴者,而丘遂之,一時豪橫斂手,於是聲望赫然,無大小賢否,皆知有牟御史。夷命監視錢局,工頭多私積服飾逾侈,其嚴禁之,有人嘗持貉裘,數引門而不敢獻。後來,在其任間無攢逾者。一日侍班,康熙帝嘉之日:真誠不欺。"其曾多次受皇帝派遣"代天巡獰",是棲霞唯一的"代天巡守"者。其"代天巡守"牌,民國期間傳至古鎮都牟家,1947年土改時被砸毀。晚年,歸棲霞老家,開家墊,親課諸弟子侄於學。科第之盛,為郡邑之冠,將牟氏家族推上棲霞四大望族之首。牟恆為御史時,其生活非常節儉,上朝時亦是舊袍布衣,故有「牟大愚子」之稱。
農民出身的監察御史牟昌裕
牟呂裕(1747一1808)宇啟昆,號松岩,棲霞城北宮人。乾隆五十賀午(1790年)44歲時考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古士。後授禮部主事。逾午改工部虞衡司主事。後又歷任都水司主事、營繕司員外郎、郎中,嘉慶九年 (卜04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授江南道、雲南道、河南道監祭御史,出任九省軍門總糟郎堂等職。奉命巡查京城。抽查遮小hl運京糟米。屢上章疏,以能吉聞名。
牟昌裕考中迸士候缺時,照常參加田間勞動,沒有--點進士味。一日京城下來聖旨宣召,他正在田間幹活,接了聖旨之後,還把家中沒幹完的農活繼續幹完才准備赴任。在離家赴任的那天早晨,他把牲口欄和豬圈收恰了一遍,看看水缸中沒有水了又挑了兩把水,才對家中人說道:"就干到這里吧,以後再也不做這些事了!"
牟昌裕做官後,開始當翰林,後來出任監察御史,--直為官清廉,家中沒有修察院府。這時,棲霞知縣徐秉謙為了討好牟昌裕,便撥出一筆公款,要在北宮村為牟昌裕家修建一處察院府。牟昌裕知道後,專程回鄉阻止,知縣徐秉謙不但無功,還險遭彈勃。
嘉慶初年,牟昌裕山監察御史出任糟運總督,朝廷為了保持糟運的順利,讓牟昌裕文官掛武職,以掌管供京郡生存的全部酒運(由南方通過大運河常年往北京運糧)。牟昌裕上任後,通過嚴厲整訪,制定出新的章法,使過去搗鬼貪污的官吏再也不敢搗鬼了。嘉慶九年,歲次甲子暮春,牟昌裕趁回京向朝廷復命之際,遊玩了白去觀--安葬棲霞名十丘處機的著名道觀。當他看到丘處機的畫像時,隨之命道長
取來文房四寶,為丘處機畫像題了詩,雲:
丘處機畫像贊日:
飄然瓊佩與霞踞,我見先生以況如。
此日胸襟真灑落,昔年鳳格沖太虛。
生成天漢排金馬,消盡英聲打木魚。
莫道吾鄉靈傑少,此才不肯讀儒書。
歲次甲子暮春
九省軍門總潛鄙堂
棲霞縣牟昌裕敬書
山東薔名占文家牟願相
牟願相(1760一1811) 字雷夫,號鐵李,古鎮都人。邑庫生。自號"鐵李"以示追懷遠祖李橢公。賦性不諧於俗,而淡泊自守,與人無所仟。申年隨父居萊蕪六年,弓當地張墨賓等四子友善,所做詩文,成為有時代風十特徵之文獻。一生體弱多病,僅得年52歲。所著《小懈卓堂詩集》、《小灘草堂文集》,於逝後42年 (1853)由誨陽七里店其婿李班刊行,高密蟬為鰓作序:"夫艾山之靈,秀著於誨濱,得其氣者往往為名士,為偉人。先生與陌人先生角立特出,豈非鍾蹄之獨厚者欣!"有詩文人選《山左古文抄》,後來作者皆莫能及。
人選《疇人傳》的算學家劉日義
劉臼義(17引一1812 字喬林,-•-字立夫,又自號簽夫,減家莊鎮橋子村人。祖父劉汝為及父親劉大建皆務農。劉日義少年喪父,家境贊窮,但卻知道努力讀書。母親李婦人辛苦勞作,勉強供劉日義求學。幾年後劉門義學業大戍,品學兼優,一時飲譽鄉里。時逢校試童 劉日義一生著有《勾股圖》一卷,《面體算術》八卷,《小雅辛卯朔考》三卷,《讀漢書律歷志算草》三卷,《元史日影集》一卷,《h章算式》九卷,《推日月食》三卷。
文友牟庭曾為其撰墓誌銘雲:
辛苦文章止一第,臨政優優不終試。
退隱厚生孝養致,中道辭親獨入地。
平生萬事不滿意,余才著書追聖智¨
清著名學者、尚書阮元輯《疇人傳》(世人稱歷算學者為"疇人")--書,專門介紹了劉日義。敢廢舊習的林昌早年有 "秀才成群,旗桿如林"之說的鐵口荊子埠村,村裡秀才甚多,在外做官的也不少。這些人當申,威望最高、影響最大、深得鄉里敬仰的,當首推林昌。
林昌(1748一1821)字皋言,又字大簽,號九豐。16歲人縣學,23歲中舉。46歲時補為館陶縣 "訓導"。1807午 (清嘉慶12年),林昌59歲時才被任命為雲南省祿豐縣縣令。行前,有友勸他 "三思而行",他回答說:"州縣微員也!能害一方亦能福一方。天下者州縣之積,帥縣各稱職,則天下治矣。吾將一試焉!"
林昌一上任,就遇見一個案子:當地有個富戶的兒媳婦懷孕七月,生下一男孩,引起富戶家猜疑,要將產婦休出。產婦不忿,抱子迸衙擊鼓鳴冤。林昌間明原委,深為產婦不平。他傳富戶到堂,反復規勸,曉之以理,怎奈富戶死不回頭,衙內人等竊竊私議。最後林昌說:"老爺我乃是七個月生的。"一語駁倒眾議,使母子不致受辱,產婦感激萬分。同年夏,天大旱,積穀人家皆不願聚糧,致原來靠買米糊口的貧對待兒子那樣就行了。"歸鄉後林昌家徒四壁,別無長物。後為生活所迫,抵長山縣任教渝。3年後,因父喪回家,從此隱居不出。時有祿豐幾個紳士不遠萬里來膠東看望林昌,因關山遙遠,一住就是半載。他們品茶飲酒,回首往事,多說起林昌在職時所做好事。
1821年 (清道光元年)林昌病故。留有《四書尊聞錄》、《周禮讀本》、《毛詩審吉》、《古文會心錄》、《分甘堂古文集》、《大簽子詩存》等著作。
訓詁大師郝懿行
郝懿行(1757一1825)字詢九,號蘭皋,棲霞城人,清代著名的經學家。1786年 (清乾隆五十一年)以優貢人太學。1788年 (清乾隆五十三年)科試中舉。1799年 (清嘉慶四年)中進士後,任戶部額外主事達25年。他自幼聰明好學,在縣學讀書時,被山東學使趙鹿泉譽為"棲霞四傑"之一。
據《清史列傳》記載,郝懿行為人廉工自守,朴吶少言,非素知老友,常相對終日不發一語;若遇同好,談論經義,則嗓嗓終日不倦。住宅簡陋,生活儉朴,把一生精力耗於研讀和著述中。"得來傣錢,輛以買書","展篇執筆,恆自深夜過四更多更"。他的夫人壬照圓說他"蘭皋君子,考訂篇籍,日月浸尋,著作等身"。
郝懿行養成唯書是學的習慣,為買書不惜"典卻寒衣",為著書立說堅持"漏下四鼓者四十寒暑"。一生留下了50餘種近400卷著作。其代表作《爾雅義疏》19卷。該書始撰於1808年 (清嘉慶十三年),完稿於1822年 (清道光二年),歷經叼個寒暑成書。該書對我國古代經典詞書《爾雅》詳加文辨析,援引考據,疏通證明,校工訛謬,博得了同時代著名學者阮元、壬念孫等人的贊譽。《爾雅義疏》還矯正了晉郭鎂《爾雅注》的許多疏漏,比清初邵晉涵的《爾雅正義》也有獨到之處。
古文學家牟應震
牟應震 (1744一1825) 宇寅同,號盧坡,蛇窩泊鎮牟家河西村人,晚年徒居招遠大霞塢村。乾隆癸卯年(1783年)舉人,其常吉志:"如果讓我擔當大將軍的角色,我就會專管外事,率精兵與外侵之敵決一雌雄,如不則當一諒官,懲治權候之人,為天下興利除弊,最下也要成為一個腰纏萬貫之人,濟貧急難,救助普天下窮苦之人。老了以後則遁跡大山之中,不與世人交往,讓後人驚嘆想像,做最後的收場。"曾任山東禹城訓導20餘年。在其60歲時,禹城有一姓於的年輕人曾作文為其祝壽,稱其 "意狀疏散,不修邊幅,家貧不屑間生計,非分之財弗苟得。與人不算計,想說的直說,所言都是肺腑之言。"後升任青州府教授。五午後棄官歸故里,閉門著書,寒暑無間,晤首窮經,毫而好學。道光五年 (1825年)工月,病中自作墓誌銘,神志清楚,表現從容,且自古:"解《易》禾完,抱憾終古。"臨死之際,猶呼家人拿筆硯來,說"解《易》兩交禾安處,當改之"。改完後,令人讀給他聽,說:"這是最大的收獲。"言畢而去,享年82歲。著有《夏小正考》、《毛詩質疑》、《四書貫》、《周易直解》、《胡盧山人詩稿》等付樣或末付粹書稿10餘部,今存山東省圖書館。
山左第一秀才牟庭
牟 庭 (1759一183叨 原名廷相,宇默人,號陌人,棲霞城裡人。•童年就讀於古鎮都 "小溜草堂"家墊,天資聰敏,19歲補諸生。被山東學使趙鹿泉稱為"山左第一秀才"。然而,成"優貢"之後,卻屢試不舉。只做了一任觀城縣訓導,便因病辭職。以著書立說終其身,著作甚豐,事略載 《邑志》、《通省志》、《清史列傳》。
牟庭年青時期,曾想通過科舉踏人仕途。但其生性好古,研究經文史籍喜發己見,而應試詩文卻常不被賞識。甚至有的主考執其落卷暴揚其短。好友牟願相為其鳴不平道:"下第群稱屈,如兄屈最深"。牟庭作 "合古由來不合時,此人偏學古人奇"詩句以勵志。
牟庭長於治經,亦長於詩文。從20歲左右開始著述活動,凡讀書每每隨文訂正,積累下50餘部手稿。牟願相贊賞其詩 "向來一瓣香,堪稱杜陵叟",趙鹿泉甚至贊他 "可繼漁洋而霸"。
牟庭著述雖豐,但生前只刻行過《楚辭述芳》。死後他兒子牟房(清嘉慶十三年舉人,長清縣教渝)又刻行了《周公年表》,並將所著《同文尚書》、《詩切》、《雪泥書屋文集》、《雪泥書屋詩集》、《左傳評注》、《春秋算草》、《禮記投壺算草》、《釋老》,及批校《曼子》、《墨子》、《呂氏春秋》、《韓子》、《淮南子》、《易林參同契》等50多種書編印成《雪泥書屋遺書目錄》。山東省博物館藏有牟庭稿本。
牟庭的50多種著作中,有兩部最突出的巨著,一是《同文尚書》,二是 《詩切》。據《雪泥書屋遺書日錄》記載:牟庭39歲以前,就開始註解 《尚書》,曾數易其稿,前後鑽研了40年時間,於清道光元年脫稿。那時,牟庭巳63歲。以後,又時時修改,直到死前。在這11年中,又搜集了許多資料,預備作序未成。牟庭去世後,經過100多年的時間先後想刻印這部書的有他兒子牟房和福山的王熬榮、諸城的王獻唐三人,但都因故未能完成。1982年,山東齊魯書社根據王獻唐的描本影印出版了牟庭的巨著 《同文尚書》。全書分上、中、下三冊,共1650頁,35•6萬字。它的印行,為歷史學界提供了-部有價值的《尚書》注本,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好評。
《尚書》以 "同文"為名,是借用 《禮記》"書同文"的詞意,內容系指今文、古文的合並而吉,既不偏於真古文,也不偏於今文。大似東漢劉陶的《中文尚書》體例,進行全面經義的解釋。通過他的解釋,連過去韓愈都認為是"估屈聾牙"的《尚書》,只要細心讀過,可以說是容易了解的。他推翻了尚書學上的許多成案,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由漢到清代的"家法"以及 "家法"以外的名家注說,他都不適合,感情十分融洽,常以詩詞唱和。是年秋,郝熬行去濟南應試中舉,曾做詩二首寄回贈之,她當即吟詩兩首回贈。其詩雲:"小試文場久擅名,矮廬一室倍經營。案頭揮筆風添勢,夜半構思月助明。花結錦成人易懶,雲飛露白馬登程。如君折得贍中桂,自爾高山聽鹿鳴。"鼓勵丈夫再接再厲,爭取迸士及第。
④ 再求關於賣花兒童的文章
賣花兒童的來源地、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賣花兒童多來自於安徽,主要集中在阜陽和泗縣,少數是江西和貴州,女孩居多。占被調查者的66.7%,年齡一般在4—16歲不等,多為學齡兒童,被調查的18名賣花兒童中,12人(66.7%)的父母在寧波打工,絕大多數在我市民工子弟小學讀書;3人平時在家鄉就學,暑期來寧波賣花;另外3人未到就學年齡。調查的學齡期賣花兒童也都表示在讀書,只是放假時賣花賺點學費。
2、賣花兒童的鮮花的來源、收入、生活保障情況。據調查賣花兒童的鮮花主要從鮮花店批發進貨,93%的賣花兒童稱鮮花來自花店,極少數是從批發市場批發來的。品種主要是一些玫瑰花和康乃馨,進價平時一般是0.5元一枝,節假日進價為1元左右,未能銷售完的,一般作垃圾處理掉。每天賣花額度沒有硬性規定,每支花的所得在1—5元不等,最多的孩子每月有近千元的收入。所有賣花兒童都表示出來賣花是為了補貼家用。賣花兒童的生活均有保障,根據抽樣調查顯示,18人中的14人(77.8%)與父母同住,4人與親戚同住;其中17人(94%)衣食由其父母提供,1人由其姐姐負責。調查的賣花兒童表示都是和家人或親友一起生活,沒有流浪乞討行為。
3、賣花兒童與幕後操控者的關系。所有受調查的賣花童都表示,其背後都有操控者,其中14人(77.8%)為父母,4人(22.2%)為親屬。幕後操控者大多數以打工謀生,多以擺地攤、賣雜耍,或以清潔街道、撿廢品為業,說服孩子出來賣花賺錢,在賣花兒童賣花期間,操控者都在附近觀察周邊,一旦有情況,馬上掩護賣花兒童撤離。
(二)明顯特徵
1、賣花兒童人數和賣花場所相對固定。在隨機抽樣的200名市民(其中100名為青年人)中93.78%的市民在寧波見過賣花兒童,地點主要集中在城隍廟、天一廣場外圍、公園、電影院門口等休閑場所,對管理缺失的地點人數多一點,但對於保安管理較嚴格的場所基本不涉足。
2、賣花兒童活動時間相對固定。調查顯示,賣花兒童活動的時間多為夜間市民外出休閑娛樂的時間,避開公安、城管等執法警力較多的時段,尤其是節假日,活動更加猖獗。一般從晚上5點開始至11點。
3、賣花手段一般以勸買型為主。少數存在死纏抱腿的情況,對身著正裝的情侶賣花時的手段的惡劣程度較低,不過分糾纏,但對身著休閑服飾的青年情侶賣花時手段惡劣程度較高,尤其是對看似較老實的情侶強賣手段十分粗暴。主要針對青年情侶中的男士,在接受調查的市民中,19.77%的市民表示經常碰到強買強賣,54.24%的市民偶爾碰到過強買強賣,27.12%的市民從未碰到過強買強賣。
4、藏花地點多在附近樹叢中。據觀察,賣花兒童的花都藏於附近的樹叢、假山等處,比較隱秘,一旦有城管、保安等經過,都迅速地把花藏到樹叢中,裝作無所事事的樣子,等檢查人員走後,再繼續拿出來賣。
(三)存在危害
1、嚴重損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相應的社會保障是兒童身心正常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賣花兒童靠賣花賣藝、撿廢品等方式維持生活,脫離了主流社會,其身心發展與權利實現狀況堪憂,大部分不能較好地享受義務教育和未成年人計劃免疫保障,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長期以往,其心理容易畸變,形成一定的反社會人格,其心理表現諸如驚恐不安、猜疑多慮、撒謊欺騙、冷酷粗暴、恃狠斗勇等,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及社會隱性危險很大。
2、容易誘發違法犯罪等社會問題。賣花兒童往往採取抱腿、追趕、耍賴等方式強買強賣,經常引發與市民的糾紛。而且在賣花過程中,少數有打架斗毆、毀壞財物,甚至盜竊等現象,賣花童幕後操控者的派系之間也存在爭搶地盤的情況,這些都是影響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3、影響市民生活,破壞城市形象。在接受調查的市民中,41.81%的市民表示賣花兒童現象對城市生活構成了很大的影響,31.51%的市民表示有點小影響,只有3.95%的市民表示沒有影響。市民們表示,寧波作為全國文明城市,應盡量消除這種與城市發展不和諧的現象。80.23%的市民表示,政府應當對此現象進行治理,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維護城市形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救助宣傳力度,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市民政部門及救助管理站通過上街勸導、流動救助車、發放救助卡等形式,對流浪兒童和賣花童主動實施面對面的「零距離」救助,並在主要車站、碼頭、鬧市區設立救助指示牌,引導他們主動求助。
(二)成立流浪兒童救助管理的專門機構—寧波市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注重救助與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制訂救助教育計劃,對流浪街頭的賣花兒童實行邊救助、邊教育,通過教育來逐步糾正流浪兒童心理偏差和不良行為。初步形成了寓學習教育、生活娛樂於一體的流浪兒童保護性救助工作機制。
(三)部門聯動,共同做好拯救賣花兒童工作。公安、城管部門每晚都配備執法管理人員在主要場所進行巡查,發現賣花兒童進行教育勸阻,對無家可歸的流浪賣花兒童及時引導到救助站實施保護性救助。在各有關部門的共同配合下,我市的賣花童人數已經大大減少,從最初的約150人減到目前的50人左右,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救助力度有限。根據《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和《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政策法規,救助管理站救助對象必須實行「自願受助、無償救助」的原則,民政部門對於賣花兒童只能實行救助的職能,沒有強制措施。即便市其他部門護送到救助管理站,在管理上也存在諸多法律問題,賣花兒童幕後操控者若能證明是其父母或親戚,小花童也確認其為父母或親戚時,救助站就得讓他們領走小花童。
(二)執法難度大。對幕後操控人員教唆賣花兒童的違法現象,公安、城管等執法部門在偵查取證時困難較大,而且幕後操控人員多為賣花兒童的家長或者親屬,鮮少存在脅迫情況,城管部門曾經抓到過幾個幕後操控者,移交公安部門後,也因證據不足而放走。
(三)缺乏有效的綜合治理聯動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針對賣花兒童現象,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門雖然都各自有所行動,但由於賣花兒童現象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單靠某個部門是無法解決的,在工作中往往是出現集中整治之後又有所反彈,或因某部門執法處理依據不足,抓進來又放回去等現象。目前,相關部門在執法管理中大多以集中整治為主,缺乏長效管理機制和執法處罰依據。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賣花兒童管理和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認為,從發展性保護理念出發,賣花兒童的救助保護工作應注重兒童身心發展與社會協調發展,堅持預防與救助並重的原則,整合社會資源,標本兼治,努力構建賣花兒童的長效管理工作機制。
(一)加大懲治幕後操控者的力度。對指使、操控未成年人以賣花為名強討強要,變相逼迫未成年人賣花,限制其人身自由,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未成年人利益,應受到法律嚴懲。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8條第1款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義務教育法》第11條第3款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招用應該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業。操控賣花兒童涉嫌僱傭童工,還嚴重觸犯了2005年《刑法》中增加的「僱傭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因此,人口流入地的公安、城管、民政、勞動等部門應發揮各自職能作用,把重點放在嚴厲打擊幕後操控者上,並通過有關立法等途徑,對賣花兒童給予必要的法律救助,以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二)發揮社會整體功能,建立救助賣花兒童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已有的寧波市未成年人協調小組辦公室的職能,協調各職能部門,建立並落實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治理賣花兒童現象的工作制度,實行部門之間和跨區域之間的綜合治理,公安、城管、工商、民政、教育、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均要各盡其責,並加強聯合執法力度,有效解決賣花兒童問題。執法部門在治理工作中,應採取長遠策略,不能局限於階段性的整治,對教唆、脅迫賣花兒童的幕後操控者應不斷加大打擊力度。城管部門應建立長期的工作機制,加大彈性工作時間,加派執法人員,開展夜巡工作,發現一個制止一個,切斷其賣花渠道。公安部門應加派警力,加大案件的偵辦查處力度,注重證據的收集,深挖幕後操控者,對拐騙、強迫兒童以及組織、利用、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賣花並從中牟利的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工商部門應加強對鮮花批發市場管理,要求他們對一些不明身份的外地人或沒有經營資格的,專門從事玫瑰花采購的要加強控制,發現特殊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抓好源頭管理。民政部門應做好救助管理機構的建設和日常運營機制的建立,加大對被脅迫賣花兒童的救助力度,發現一個,救助一個。教育、共青團、婦聯等部門,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和心理輔導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兒童心理咨詢和心理教育,特別是要做好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解除心理障礙,彌合心理創傷,做好思想轉化,糾正行為偏差。
(三)從賣花兒童流出地入手,抓源治本。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措施之一,就是大力發展落後地區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貧困和落後是這一毒瘤形成的重要原因,只有解決貧困問題,賣花兒童現象便會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市可與賣花兒童流出地進行結對幫扶,給予經濟、文化、項目上的幫助,幫助他們發展經濟、教育,從根本上解決此類社會問題。
(四)加大宣傳力度,推廣普法教育。報刊、廣播、影視等宣傳媒體應面向社會、面向市民積極宣傳賣花兒童現象存在的危害性、表象背後的黑幕,糾正市民認識上在的偏差,呼籲市民不要盲目隨意買花或施捨。尤其在廣大農村、民工子弟學校、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的企業中,宣傳力度更應該加大。在民工子弟學校中應增設德育、法律常識教育等課程,從小教育和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法制觀念。各級教育部門和共青團、婦聯組織可根據自身條件採取定期舉辦家長學習班、法律知識輔導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切實將普法教育納入外來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體系中,增強他們及其子女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的意
⑤ 中牟縣有花店嗎哪家好
花店有好幾家呢,我感覺不錯的一家的是在,中牟大廈東二百米路北。
⑥ 中牟哪有花卉市場啊
建設路南段過紅綠燈十字路口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