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鮮花醬
A. 玫瑰月季薔薇怎麼區別啊
喜歡來花卉的花源友或許都知道,月季和玫瑰(詳情介紹)有很多人會搞混。的確月季和玫瑰從大致的外觀上非常像,但其實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有很多能分辨的細節。
月季花(詳情介紹)
有的人說玫瑰和月季最易區分的方法就是看葉子。玫瑰的葉子,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且葉皺有刺。也就是說,一支玫瑰花小葉柄上面的葉子至少有5片;但是月季的,奇數羽狀復葉,小葉3~5片,葉子光滑、平而無刺。
月季的花朵也較玫瑰要大一些。月季花莖上的刺少,刺比較大,每節大致有三四個,花莖光滑。
玫瑰刺多,有剛毛,且花莖上的硬刺密密麻麻。
月季葉泛亮光,玫瑰葉無亮光。月季花較大,顏色多樣;玫瑰花較小,一般為粉紅色。
月季一般為單花頂生,也有數朵簇生的,一般為1-3朵,花徑約5厘米以上,花柄長且月月季季開花不敗,故稱月月紅、月季花、長春花(詳情介紹)。
玫瑰花單生或1-3朵簇生,花柄短,花莖與薔薇花大致相同,也只在夏季開一次花,但玫瑰花的香氣要比月季、薔薇濃郁很多。月季與薔薇的果實為圓球體,玫瑰是扁圓形的果實。
B. 野薔薇 可以做花醬嗎
食用功效清暑化濕、順氣和胃、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熱胸悶、口渴、嘔回吐、不思飲食答、口瘡、口噤、腹瀉、痢疾、吐血及外傷出血等。 味甘、涼。清暑,和胃,止血。治療暑熱吐血,口渴,瀉痢,瘧疾,刀傷出血。
C. 薔薇花有幾片花瓣
【綜述】薔薇科(Rosaceae)薔薇屬(Rosa)植物。約100種,多年生灌木或藤本。近世界性分布,多原產於亞洲。很多栽培種花芳香而美麗,常為白色、黃色、橙色、粉紅色或紅色;野生薔薇花單生或成小簇;花瓣通常5枚,栽培種常重瓣。
薔薇為直立、攀緣或蔓生灌木。莖通常具多數形狀大小不同的刺。羽狀復葉,互生,小葉近卵形,具銳齒。果為假果,由花托發育而成,肉質,漿果狀,稱薔薇果,有的可食。
薔薇主要原產於北半球溫暖地區。大部分原產於亞洲,小部分原產於北美,極少數種類原產於從歐洲到非洲西北部一帶。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薔薇容易雜交,從而產生與親本具有某些共同特徵的類型,因此要確定其基本種類很不容易。在100多種薔薇中,只有不到10種(多原產於亞洲)用來雜交,育成今天種類甚多的植於庭園的薔薇。
栽種於庭園的薔薇有幾個重要的類群。最著名、種植最廣泛的類群為雜交茶薔薇,占溫室及花園中種植的薔薇和花店中出售的薔薇的大部分。薔薇的所有顏色在雜交茶薔薇中都能見到,而且雜交茶薔薇花大,對稱。茶薔薇開花頻繁,但脆弱,將它與茁壯的四季開花的雜交四季薔薇進行雜交繁育,即育成雜交茶薔薇。雜交四季薔薇原來極受歡迎,直至20世紀初為雜交茶薔薇所取代。多花薔薇(polyantha rose)是一類耐寒,花小而密生成串的薔薇。豐花薔薇(floribunda rose)耐寒,是雜交茶薔薇與多花薔薇雜交繁育而成。大花薔薇(grandiflora rose)是較新的一類雜交薔薇,由雜交茶薔薇與豐花薔薇雜交繁育而成,為高大,耐寒的灌木,花大而多。其他的現代薔薇種類有∶攀緣薔薇,莖細長,可爬上棚架生長;灌木薔薇,生長成大灌叢;微型薔薇,株型極小,花小。以上各類型的薔薇已鑒定約13,000個品種。
薔薇
沒有別的花像薔薇這樣為人們熟知和喜愛。薔薇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從白色到不同色調的黃色、粉紅色直到深緋紅色或紫醬色、已育成許多美麗的混合多種顏色的品種。薔薇花的大小不等,從直徑1.25公分(0.5吋)的微型薔薇到直徑17.5公分(7吋)的大型花朵都有。薔薇花的香味十分好聞,其香味因品種及氣候條件而不同。
薔薇可感染許多疾病,其中大部分由真菌引起。白粉病表現為幼葉,嫩莖表面的淺灰白色的霉狀菌絲束。黑斑病為真菌所致,表現為葉上明顯的黑斑,這樣的葉容易脫落。銹病也是薔薇常見的病害。
薔薇香精油提煉自薔薇,尤其是大馬士革薔薇(R. damascena)的花,可用於製造香水。薔薇的果實——薔薇果,尤其是玫瑰(R. rugosa)的果實,可提取維生素C,有時用以制蜜餞。
【原產地】原產於中國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的低山丘陵、溪邊、林緣及灌木叢中,現全國普遍栽培,朝鮮、日本也有分布。野薔薇多自然分布於溪畔、路旁及園邊、地角等處,往往密集叢生,滿枝燦爛,微雨或朝露後,花瓣紅暈濕透,景色頗佳。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植株叢生,蔓延或攀援,小枝細長,不直立,多被皮刺,無毛。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急尖,邊緣有銳鋸齒,兩面有短柔毛,葉軸與柄都有短柔毛或腺毛;托葉與葉軸基部合生,邊緣篾齒狀分裂,有腺毛。多花簇生組成圓錐狀聚傘花序,花多朵,花徑2~3cm。花瓣5枚,先端微凹,野生薔薇為單瓣,也有重瓣栽培品種。花有紅、白、粉、黃、紫、黑等色,紅色居多,黃薔薇為上品,具芳香。每年開花一次,花期5~6月。果近球形,紅褐色或紫褐色,徑約6mm,光滑無毛。
【生長習性】薔薇喜陽光,亦耐半陰,較耐寒,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而又排水通暢的土壤中則生長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長。不耐水濕,忌積水。新株定植時要施入腐熟有機肥。霜植後頭一二年可於每年深秋開溝施一次基肥,以利生長和開花。萌櫱性強,耐修剪,抗污染。
【主要品種】常見栽培的主要變種有:粉團薔薇,花型較大,單瓣,粉紅或玫瑰紅色,多花簇生呈傘房狀;荷花薔薇,花重瓣,粉色至桃紅色,多數簇生;七姊妹,花重瓣,深粉紅色,常7~10朵簇生在一起,具芳香;白玉堂,花白色,重瓣,常7~10朵簇生;日本無刺薔薇,花白色,單瓣,一村枝多花,聚狀開放,香。
D. 薔薇和玫瑰的區別在哪
薔薇和玫瑰的區別:
1、枝條不同
薔薇花的葉子沒有玫瑰花葉子厚,玫瑰花的枝條就要硬一些,一般都是可以直立的,不需要支撐的。而且玫瑰花的植株整體是比薔薇小的。
2、葉片不同
玫瑰小葉為5~9片,質地較厚,葉脈凹陷,葉面多皺紋,葉背附有一層白霜似的柔毛。
薔薇小葉較多,一般為7~9片,葉緣有齒,葉兩面有柔毛。
3、花朵不同
玫瑰花單生或簇生,每年5~8月只開花一次,香氣比月季、薔薇濃,花柄短,花徑約3cm左右,花多為紫紅色,有單瓣和重瓣種。
薔薇花常6~7朵簇生,呈圓錐狀傘房花序,生於枝端,花朵大小同玫瑰,花形、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紅、粉、黃、白等色。 每年夏季開花一次。
4、果實不同
薔薇的果實為圓球體,玫瑰的果實則為扁圓形。
玫瑰
(4)薔薇鮮花醬擴展閱讀
薔薇(學名:Rosasp.):是薔薇屬部分植物的通稱,主要指蔓藤薔薇的變種及園藝品種。大多是一類藤狀爬籬笆的小花,是原產於中國的落葉灌木,變異性強。莖刺較大且一般有鉤,每節大致有3、4個;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為5-9片,葉緣有齒,葉片平展但有柔毛。花常是6-7朵族生,為圓錐狀傘房花序,生於枝條頂部,花徑約3厘米,每年只開一次。薔薇花花盤環繞萼筒口部,有白色、黃色等多種顏色。花謝後萼片萼片會脫落;果實為圓球體。
玫瑰(學名:Rosa rugosaThunb.):原產地中國。屬薔薇目,薔薇科落葉灌木,枝桿多針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橢圓形,有邊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紅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條較為柔弱軟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較少用於育種,近來其主要被重視的特性為抗病性與耐寒性。
E. 淘寶上的玫瑰醬哪家的好
1.選擇有QS的
2.選擇食用玫瑰為原料源的
3.不要單純的比較價格 有的牌子500克裡面有20%的糖水 也按醬的價格賣
樓主可以在淘寶搜一下有個千卉玫瑰花釀(玫瑰花釀是玫瑰醬的別稱)這個醬我買了一次 不是太甜 而且500克全是醬 沒一點糖水
F. 玫瑰花做的花醬可食用,月季與薔薇花可以製做花醬食用嗎
月季、玫瑰和薔薇是同屬薔薇科薔薇屬的姊妹花
月季、薔薇葯用比較多,作花醬,口感估計會很澀,沒聽說有做的,不過可以試試。
月季花可提取香料。根、葉、花均可入葯,具有活血消腫、消炎解毒功效。薔薇十字團。(見網路)
[食用功效]:
5~6月間,當花盛開時,擇晴天採收,曬干作葯用。
薔薇花味甘溫、酸、涼性涼,入脾、肺、大腸。薔薇花有清暑化濕、順氣和胃、止血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暑熱胸悶、口渴、嘔吐、不思飲食(治療厭食)、口瘡、口噤、腹瀉、痢疾、吐血及外傷出血等。對痢疾、胸悶、中暑都有一定的療效,同時還是治療厭食、口瘡潰瘍的良葯。
[食用方劑]:(中醫食療方)
1、薔薇花粥——鮮薔薇花4朵,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薔薇花洗凈,切細;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薔薇花、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暑,適用於小兒夏季熱、中暑頭暈等。
2、薔薇綠豆粥——鮮薔薇花4朵,大米、綠豆各50克,白糖適量。將薔薇花洗凈,切細;大米、綠豆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薔薇花、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暑,適用於暑熱吐血,口渴,煩熱等。
3、薔薇鯰魚湯——鮮薔薇根30克,黑鯰魚1條,調味品適量。將薔薇根水煎取汁備用。黑鯰魚去鱗雜,洗凈,切塊,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再下葯汁及調味品等,煮至魚肉熟透即成,每日1劑,連續1周。可清熱利濕,適用於熱濕下注、尿頻尿急等。
4、薔薇蒸魚——薔薇花3朵,半斤重鯽魚1尾,調味品適量。將薔薇花洗凈,切細各用。鯽魚洗凈,去鱗、鰓、內臟,魚體軀幹部斜切3~5刀,放入砂鍋,加蔥、姜、蒜、鹽、料酒和適量清水,在文火上蒸20分鍾,然後放入洗凈的薔薇花,加味精、香油少許,即可食用。可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瀉痢,大便不爽。
[現代葯理研究]:薔薇花,主要含黃芪甙、揮發油;有利膽作用,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可吸收硫化氫、苯、苯酚、乙醚等有害氣體,亦可清除銻劑中毒。
G. 可以用薔薇花做哪些美食
1.薔薇花煸牛肉絲
原料
薔薇花4朵,瘦牛肉250克,芹菜100克,蔥頭50克,鮮番茄片5片,辣醬油50克,葡萄酒15克,白糖15克,花椒1克,白鬍椒粉2.5克,豬油100克,精鹽適量。
製作
(1)將薔薇花洗凈切絲,入盤待用。
(2)瘦牛肉去筋膜,洗凈切絲;蔥頭去皮,洗凈切絲;鮮姜去皮,切絲;芹菜切絲,待用。
(3)炒勺燒熱,化豬油,八成熱時,放花椒粒炸黃,撈出控油,擀碎待用。
(4)勺內放豬油待五成熱時,放牛肉絲反復煸炒,肉絲水分快乾時,,放蔥頭絲、姜絲,炒片刻,放辣醬油、葡萄酒、精鹽、白糖、胡椒粉,炒至肉絲呈棕紅色入口即碎時,放芹菜絲,翻炒兩下,再放入薔薇花絲,急速翻炒幾下,出勺入盤,上面撒花椒面。
(5)盤邊配鮮番茄片,撒糖成甜口。
特點與效用
肉絲酥脆,五味俱全,壯實體質。
2.薔薇花燜豬肉
原料
豬肉500克(肩肉、出骨),鮮薔薇花6朵,生菜油100克,鮮番茄2個,蔥頭50克,甜青柿椒1個,玉米澱粉10克,赤砂糖50克,白醋5克,番茄醬20克,醬油25克,薑末2克,罐頭橘子250克,牛肉清湯250毫升,精鹽適量。
製作
(1)將鮮薔薇花洗凈取瓣,入盤待用。
(2)再將豬肉切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煎鍋放油燒熱,肉塊與蔥頭一起煸煎,煎至成牙黃色,出香味。
(3)用橘子罐頭的糖水與白醋、赤砂糖、醬油、薑末、番茄醬,連同煸煎好的豬肉塊、蔥頭加少許鹽,一起倒入深菜鍋內。
(4)甜青椒洗凈,切絲;番茄用開水燙過,去皮,切碎與橘子一起放入深菜鍋,酌情略加牛肉清湯,蓋鍋蓋,先用旺火煮沸,後用微火燜至肉八成熟。
(5)取鍋內少許汁與玉米粉拌勻後,倒入菜鍋內,燜至肉酥熟,放入薔薇花瓣,湯汁稠濃。
(6)食用時,入盤,各配玉米粉兩面黃餅,同食即可。
特點與效用
花鮮肉爛,醇厚清鮮,和胃止渴。
3.薔薇花燴牛肚
原料
鮮薔薇花3朵,牛肚500克,蔥頭100克,胡蘿卜50克,姜絲15克,麵粉20克,雞清湯1000毫升,黃油150克,白葡萄酒50克,香葉1片,胡椒粒10粒,煮馬鈴薯12個,熟豬油25克,大蒜末15克,精鹽、味精、鹼面各適量。(4人份)
製作
(1)將鮮薔薇花取瓣,洗凈切成片,入盤待用。
(2)牛肚領用鹼、醋、鹽、礬與清水浸泡,搓洗干凈,浸泡入清水中。
(3)開水鍋中,加入少許鹼面,大火燒開,放入牛肚領,燒一個開,將水倒掉,用刀把肚領浮皮、雜物颳去,用水洗凈,放入凈鍋內,倒入凈清水,水面要沒過肚筋膜,放入香葉、胡椒粒,在微火上煮兩個多小時,肚熟時撈出,放入涼水中拔涼洗凈,切成1厘米厚的片,再改切成絲,放入盤內。
(4)把蔥頭、胡蘿卜去皮洗凈,切成4厘米長的細絲。凈熟豬油放入煎盤,上火燒到六成熟,放入姜絲煸炒幾下,下入蔥頭絲、胡蘿卜絲、大蒜末,炒到七成熟時,倒出待用。
(5)洗凈煎盤後,放入黃油,燒到六成熟,下入麵粉炒熟,再沖入雞清湯,隨下隨攪拌,再放入精鹽、味精、白葡萄酒,調成白汁沙司,過籮後倒入瓷盆中。
(6)煎盤洗凈後,放入黃油,燒五成熱,下入肚絲,放入薔薇花片,翻炒後,倒入已炒好的蔥頭絲等蔬菜香料,再放入過濾後的白汁沙司,炒勻出勺。
(7)食用時,每份125克肚絲入盤,配3個煮馬鈴薯即可。
特點與效用
色白質軟,肚鮮花香,清爽不膩。
4.薔薇花芙蓉肉片
原料
鮮薔薇花2朵,瘦豬肉150克,豌豆50克,雞清湯100毫升,蛋清200克,麵包丁150克,啤酒250毫升,豬油500克(實耗75克),蔥頭50克,味精1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凈鮮薔薇花取瓣,洗凈控干,放入盤內待用。
(2)豬瘦肉去筋膜,洗凈,放在潔凈的案板上,用刀背把瘦肉剁成泥茸,邊剁邊加些水,剁均勻。
(3)把瘦豬肉茸放入瓷盆里,放入雞清湯,將豬肉泥攪拌成糊狀;雞蛋清分三次放入糊中,邊放邊順同一方向攪拌,使其融為一體,拌至發黏時,放入水澱粉、味精、鹽、胡椒粉再攪拌均勻。
(4)炒勺內放豬油,燒至四成熱時,分幾次放入肉泥,使肉泥成片,浮出油麵後立即撈出控油,以免過火不白。
(5)炒勺倒出炸油,留少許余油燒熱,煸炒蔥頭末、薑末、薔薇花瓣,放雞清湯、啤酒、鹽、豌豆等調配料。豌豆燒熟後,大開,用水澱粉勾芡調成稠糊狀,放味精,下芙蓉肉片,輕輕攪勻,出勺入盤。
(6)麵包丁小盤單跟。
特點與效用
薔薇花好,芙蓉肉鮮,祛風活血。
5.煎薔薇花裡脊片
原料
薔薇花4朵,豬裡脊肉300克,雞蛋3枚,玉米粉15克,麵粉50克,生菜油50克(色拉油),黃油35克,番茄沙司150克(瓶裝),生菜葉50克,料酒15克,干澱粉20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將鮮薔薇花洗凈,取瓣,控干水分,平放在木板上,撒上一層干澱粉,待用。
(2)再將豬裡脊肉去筋膜,片成6厘米長、3厘米寬的薄片,放入瓷碗內,加入精鹽、味精、料酒和胡椒粉拌勻,腌漬入味。
(3)把2枚雞蛋打入碗內,抽打起泡後,攪拌均勻。平底鍋抹凈燒熱,抹少許生菜油,使鍋中見油不露油,鍋熱又不過熱時,把雞蛋液倒入平底鍋,攤成薄圓餅,然後切成長方塊待用。
(4)餘下的一枚雞蛋打入瓷碗內,加入玉米粉、少許精鹽,調成蛋粉糊。
(5)把腌漬好的裡脊片理順,平放在木板上,在裡脊片上放一層薔薇花片,再在花片上放一片裡脊片。
(6)再把長方塊雞蛋片,逐片抹上蛋清糊後,把裡脊花片放在蛋皮上,逐個包成長方形小包,蘸勻蛋粉糊。
(7)平底鍋中放入生菜油,上火燒至七成熱,放入蘸有蛋粉糊的薔薇花裡脊包,煎成兩面呈金黃色,把生菜油倒出,往鍋里放入黃油,化開後,輕輕一煎,熟後起鍋裝盤。
(8)食用時,每份2塊薔薇花裡脊包,盤邊配上洗凈、消毒的生菜葉,每份單跟番茄沙司25克即可。
特點與效用
味道鮮美,外焦里嫩,利濕祛風。
6.薔薇什香雞條
原料
鮮薔薇花2朵,生雞脯肉200克,黃瓜5克,熟冬筍50克,番茄醬15克,辣醬油10克,白糖25克,薑汁15克,蔥頭25克,大蒜1頭,咖喱粉5克,百里香粉3克(或五香粉),白蘭地酒25克,藕粉15克,香油15克,生菜油250克(實耗50克),米醋15克,胡椒粉2.5克,熟芝麻15克,精鹽適量。
製作
(1)將鮮薔薇花取瓣洗凈,入盤待用。
(2)生雞脯肉去掉老皮和筋膜,洗凈,用刀切成條,放在瓷碗里,加薑汁腌漬,再放入白蘭地酒、藕粉、精鹽上漿,再滾些藕粉待用。
(3)炒勺燒熱,放入生菜油,待五成熱時,放入雞條、熟冬筍、黃瓜條滑油,再將三條一起撈出控油。
(4)炒勺留少許油,放蔥頭末、大蒜末煸炒出香味,放咖喱粉、百里香粉炒勻,放辣醬油、糖、精鹽、味精、番茄醬及少許清水,大火燒開,放入雞條、冬筍條、黃瓜條、薔薇花片,煨開入味,用藕粉勾芡,出勺入盤,淋少許香油,撒熟芝麻即可。
特點與效用
雞條鮮嫩,味道佳美,和胃清暑。
H. 薔薇花可以做玫瑰醬嗎
不可以的 味道很差的
I. 月季花可以代替玫瑰製作玫瑰醬嗎怎麼區分哪種能食用有圖最好~
可以啊 其實現在的玫瑰基本都是雜交的月季,單純的玫瑰一年只開一次花,枝上為倒刺等等,他們區別並不大,玫瑰含有玫瑰精油葯用會比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