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縣鮮花
⑴ 洛陽有溫泉嗎
多的很
⑵ 河南有哪些省市
首先,以下內容來自人民網:
河南行政區劃
全省合計 15地級市 2地區 23縣級市 45市轄區89縣
鄭州市
中原區 二七區 管城回族區 金水區 上街區 邙山區
鞏義市 滎陽市 新鄭市 登封市 新密市 中牟縣
6市轄區5市1縣
開封市
龍亭區 順河回族區 鼓樓區 南關區 郊區 杞縣
通許縣 尉氏縣 開封縣 蘭考縣
5市轄區5縣
洛陽市
老城區 西工區 纏 河回族區 澗西區 吉利區 郊區
偃師市 孟津縣 新安縣 欒川縣 嵩縣 汝陽縣
宜陽縣 洛寧縣 伊川縣
6市轄區1市8縣
平頂山市
新華區 衛東區 湛河區 汝州市 舞鋼市 寶豐縣 葉縣 魯山縣 郟縣
3市轄區2市4縣
安陽市
文峰區 北關區 鐵西區 郊區 林州市 安陽縣
湯陰縣 滑縣 內黃縣
4市轄區1市4縣
鶴壁市
鶴山區 山城區 郊區 浚縣 淇縣
3市轄區2縣
新鄉市
紅旗區 新華區 北站區 郊區 衛輝市 輝縣市
新鄉縣 獲嘉縣 原陽縣 延津縣 封丘縣 長垣縣
4市轄區2市6縣
焦作市
解放區 中站區 馬村區 山陽區 沁陽市 孟州市
修武縣 博愛縣 武陟縣 溫縣
4市轄區2市4縣
濮陽市
市區 清豐縣 南樂縣 范縣 台前縣 濮陽縣
1市轄區5縣
許昌市
魏都區 禹州市 長葛市 許昌縣 鄢陵縣 襄城縣
1市轄區2市3縣
漯河市
源匯區 舞陽縣 臨潁縣 郾城縣
1市轄區3縣
三門峽市
湖濱區 義馬市 靈寶市 澠池縣 陝縣 盧氏縣
1市轄區2市3縣
南陽市
卧龍區 宛城區 鄧州市 南召縣 方城縣 西峽縣
鎮平縣 內鄉縣 淅川縣 社旗縣 唐河縣 新野縣
桐柏縣
2市轄區1市10縣
商丘市
梁園區 睢陽區 永城市 虞城縣 民權縣 寧陵縣
睢縣 夏邑縣 枯城縣
2市轄區1市6縣
周口地區
周口市 項城市 扶溝縣 西華縣 商水縣 太康縣
鹿邑縣 鄲城縣 淮陽縣 沈丘縣
2市8縣
駐馬店地區
駐馬店市 確山縣 泌陽縣 遂平縣 西平縣 上蔡縣
汝南縣 平輿縣 新蔡縣 正陽縣
1市9縣
信陽市
氵師河區 平橋區 息縣 淮濱縣 信陽縣 潢川縣 光山縣 固始縣 商城縣 羅山縣 新縣
1市轄區9縣
濟源市 1市
另外,給你粘上一篇文章,來自校內網:
第一城:鄭州,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忙碌!這是一個生活快節奏的城市,似乎這里的人永遠都在奔波。從火車站就可以看出這座城市的創市資本"的確是火車拉來的城市",物流,人流在這里高度集中然後又在這里中轉;鄭州的馬路固然有大都市,大省會的資本,並且又在不斷的擴路,改道,但似乎給外地人的感覺好象永遠都不夠迅猛增加的車輛使用,塞車在這里已成司空見慣!鄭州的公交車更給人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看看那沒有規律的數字所編排的路線,就給人一種高深的感覺,好象鄭州人一個個都是玩計算機編程的高手!還有鄭州的公交有個特色,馬路本來就壓力很大,可這里的公交車還有很多是電車,拖著長長的電線尾巴,這些車總給人一種城市老大的感覺!鄭州的忙碌雖然帶給人那麼的目不暇接,但畢竟這是一種城市活力的體現,我們相信鄭州畢竟成為一列火車的車頭,帶領著中原十八城向著一個新的目標進發!
第二城:開封,古色古韻的湖光老城,往事已在這里沉吟了多年,歷史的光澤飄盪在早已盪然無存的皇城之中,"開封城,城落城,城下究竟還有幾座城?"開封城迷茫了太多的滄桑,也彌漫了太多歷史的煙波!一提起開封,我們就能聯想起好多歷史故事,五鼠鬧東京,包公斷案,宋徽宗和李師師的幽會,如今,開封,已顯的太過於疲憊了!開封原來那國都的地位自然不用說,就連省會的地位都被鄭州奪走了,現在的開封顯的荒涼而又頹廢,但開封的小吃卻名揚天下,鍾樓夜市是遊客到開封的一個很重要目的,還有開封的清明上河園,開封府,這些人造仿古景觀也只有開封才有資格擁有。從另一個方面說,什麼時候開封能夠成為我們一個尋找古代的窗口或者成為中國的文化都城,美食首都不也是我們河南的光彩嗎?
第三城:洛陽,你知道隋煬帝嗎?提起洛陽,我們一定要遙想一下隋煬帝時的盛況,據史書記載,當時洛陽城奢華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及至,隋煬帝令臣民用絲綢包裹路旁的樹,並且下令整修裝飾店鋪,屋檐式樣要劃一,店內掛設幃帳,珍稀貨物擺滿店堂,商人們服飾華麗,連賣菜人也要用龍須席鋪地。胡客凡有經過酒食店的,命令店主都要邀請入座,酒足飯飽之後,不取酬償,並誆騙他們說:"中國富饒,酒食照例不要錢,胡人都驚嘆。"洛陽就是這樣,一個被古代帝王寵壞的城市,而後又是武則天成就了這里的牡丹王國。九朝古都的厚重就是這樣沉甸甸的!不禁的讓我們長嘆"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如果你要問河南人中什麼地方的人最悠閑自得?那麼答案一定是洛陽和信陽了!洛陽處於盆地之中,也許是盆地的原因,洛陽人總喜歡在這厚重的文化圈中談論著他們的龍門,白馬寺等等數之不完的歷史名勝,可能是洛陽人守侯歷史太長了的原因吧!讓外邊的人總感覺洛陽缺失些時尚的元素,但這里的人的歷史成績肯定是最好的,如果你要在這里挖土動工,可是會被市政人員監視的喘不過氣來!洛陽的地下可是處處有寶啊!
第四城:平頂山,沒去過平頂山的,對平頂山的第一印象就是煤!似乎平頂山除了煤還是煤。實際上,對平頂山知道的多寡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水平,她是河南省中最具有青春活力的城市,但世人的普遍態度都認為有煤的地方似乎都不幹凈!所以平頂山也在大多數世人的心中有種臟臟的感覺!在河南的城市中平頂山可以說是一個後起之綉,如果把時光在向前移五十年,這里還是一片荒草地,亂石灘!平頂山是新中國的歷程中誕生的城市,可以說是中國人集思廣義的結晶,這集的是天下之所思,納的是萬眾之所義!平頂山是一座偉大的城市,僅僅五十年,令世人嘆為觀止!平頂山的獨特之處是市區沒有統一的方言,這可能在河南省也是惟一,畢竟這座年輕城市裡的人是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平頂山的文化屬於多元文化,匯聚了所有文化,也就等於擁有所有文化,也等於沒有文化。所以平頂山也有人稱"中原小深圳"!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明天會更好!
第五城:安陽,最早知道安陽是從很早很早的健美牌洗衣膏開始的!從這點就可看出,安陽很早就涉足於民用化工工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牌工業城市!安陽最令人驕傲的地方是她的「三千年前是帝都」!並且這里是甲骨文的故鄉 ,文字的源頭!可見安陽似乎傳承了一種書香門第的氣息!安陽在歷史上出過許多名人,既有精忠報國的岳飛,也有令人錘拳唾罵的袁世凱,袁世凱是項城人,只是葬在了安陽,也算是半個安陽人吧!但似乎所有的安陽人都只願意談論岳飛,迴避袁世凱的!可嘆啊!世凱,你的項城老鄉都遺棄你了!你干嗎還要死後葬於安陽,污染這片潔凈的土地!你的兩地老鄉們可並不買你的帳啊!歷史就是這么的蹊蹺!偏偏兩個極端離的是那麼的近!安陽的文化不象洛陽文化那麼的厚重,也不象開封文化布滿了滄桑,安陽文化是一種斷層的文化!稍微的一提,時光就要倒退三千年!不知是歷史錯失了安陽,還是安陽錯失了歷史!安陽人的身上更多的帶有幾分的野性,霸性!這種性格不是不好!而是看在哪種特定的環境中的!在不同的環境就會產生不同的意識形態!願古都能夠煥發出璀璨的光彩!
第六城:鶴壁,鶴壁不大,在河南省卻很拽!一座小城市似乎永遠都是那麼的有滋有味!這座城市是一個什錦小天地!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文化有文化,工業有工業,農業自然少不了,旅遊業開發的也不錯!所以說鶴壁人的生活很多彩!看起來,似乎可以多方面選擇職業。鶴壁只轄有兩個縣,一個浚縣,一個淇縣,這兩個縣可都是歷史文化名城,只是級別不同吧了!浚縣的大丕山大佛可以說是北方的驕傲!淇縣的「天下第一古軍校」雲夢山,曾是鬼穀子隱居的地方,當時七國紛爭,可有七國之將皆出一門之說,淇河曾是詩經的起源地,所以有「兵書一樣的山,詩經一樣的河」的美譽。鶴壁真是有靈性的地方,隨便拿出些山水就依託出了古文化的最高境界!
第七城:新鄉,山和水交界的地方,往往是旖旎秀美風光的所在!新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就了這座城市的盛名!滔滔黃河水流淌在他的血液里,巍巍太行山貫穿在他的脊樑里!如果城市都是有性別的話,那麼我認為新鄉這座城市一定是一個毅力堅定的七尺男兒的形象!自古至今,新鄉存在的歷史也有上千年了!但新鄉從來沒有作為過國都,可能是古代的帝王對新鄉的毅力堅定的大男兒的性格不大滿意吧!認為處在這種自然環境中,不能施展出一代帝王君臨天下的雄風!因為滔滔的黃河,巍巍的太行都不會受他的統治的!新鄉沒有作過國都,卻夾在兩大古都的中間,一個第七大古都——安陽,一個第八大古都——鄭州!新鄉的父老鄉親們,不要認為這是歷史的不幸,反而就因為這點,卻造就出了新鄉人的率直,不嬌不躁,默默無聞的幹事實,干大事的性格!新鄉人雖沒有生在古都的傲氣!但也是受過悠久歷史陶醉的!他們的潛意識中隱含著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滲透!如果你不相信的話,聞名全國的品牌——新飛,就是例證,還有河南師范大學的校風!鄭州和安陽如果想使古都煥發生機,就必須與新鄉充分合作,打造豫北工業帶!
第八城:焦作,數年前,焦作還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工業城市,但今天的他似乎搖身一變,赫然把自己標榜成了一個旅遊大都市的形象!我們不能不為今天新聞媒體的效應而驕傲!這么的深入人心!似乎一霎那間,全國的人都知道了焦作,並且都有來焦作旅遊的動機!這也大大震動了河南旅遊界!我們河南的旅遊還是很有希望的,只是宣傳力度不夠啊!這使得河南其他地方紛紛效仿!我們河南人似乎也不知然的突然覺察到我們河南的旅遊點竟然這么多!沒事都到外省旅遊度假,既費精力又費資金,近處就有看不完的風景!焦作是實實在在的老牌工業城市,可以說是平頂山的老師,(畢竟他們都是以煤興市)看著自己一手培養出的新興城市正在一天天的超過自己!焦作的優勢正在一天天的下落!焦作急了!誓死一拼,要在一個嶄新的領域發揮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太極拳就起源於焦作陳家溝,源頭在這里,所以太極拳思想這里的人理解的也最深刻!以退為進,焦作似乎一夜間改變了一切!拓寬了馬路,美化了環境,用鮮花裝點了城市,人們用掌聲笑迎天下客!如果世界上如果突然間發生什麼大變化,我相信最先適應的人一定是焦作人!
第九城:濮陽,不用說,不用評,濮陽全省最干凈!誰能料到,在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交界處,竟然有這樣一個乾乾凈凈的小城,我們常認為三省交界處一定是亂七八糟的「三不管」的地代!可濮陽大大超出了我們的感覺!我們有時真感覺有些意外,河南所處中原地區,竟然能夠找出一塊地方與海濱城市的衛生相媲美,海濱畢竟有那溫柔的海風常常的親吻地面,而我們這黃河邊的內陸,有的只是剛烈的沙塵常常侵擾地面!也許是交界處的原因吧!濮陽人的骨子裡不僅只有河南人特有的厚重,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而且還涵蓋了寬廣,坦誠的齊魯文化!所以濮陽人為人坦誠,性格直爽,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中國文化屬於龍文化,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而龍真正出現在人的意識形態之中的佐證恰恰被發現於濮陽,它是一個6400年前遠古人用貝拼成貝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濮陽真可謂人傑地靈,華夏祖先「顓頊」(五帝之一),造字聖人倉頡,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學家僧一行均誕生於這片偉大的土地!我們完全相信這片偉大的土地將永放光澤!
第十城:許昌,熱衷於《三國演義》的讀者,對許昌一定很熟。許昌,就是這樣一個古里古調的城市,沉吟著三國文化的脈絡!也綿延了不少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文化遺風!但是當我們今天再邁入這座曾經顯赫一時的魏國古都,惟有能夠刺激我們懷古情調的也僅僅是屹立於夕陽之中的文峰塔和那一條條用古名命名的寬敞大道!似乎歷史重心似乎只是對這里輕輕一傾斜,就移走了!但這短暫的一刻卻成為了許昌的精華!三國不僅留給許昌有昔日曹*處理軍國大事的丞相府遺跡,曹*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青梅亭,成就關羽忠義美名的春秋樓和灞陵橋,更留給許昌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他們在這曾經屬於三國英雄的土地上追隨著兒時爺爺講的三國故事裡的英雄!也許只有這塊土地才能成就一世英明,才能解開三國的迷蹤!許昌人似乎對三國的理解已到了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從三國中悟出了真義!他們今天在商戰中屢戰屢勝。許昌人在河南比較蕭條的民營經濟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令世人刮目相看!
第十一城:漯河,他好象一夜之間給我們創造了太多的奇跡,人們都認為蟬化繭為蛾的瞬間是最美的瞬間,因為它完成了它一生中一次最美麗,最完美的蛻變!而漯河似乎給我們全省,甚至我們全國,全世界一個最美麗的蛻變!他成長的火焰在無聲無息之中點燃,壯麗的事業在默默無聞中爆發!曾經的漯河似乎是那麼的平凡的一個農業為主名不經傳的小鎮,而今天的他卻一鳴驚人,令我們刮目相看,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的依*漯河,他與我們的餐桌離的竟然這么的近。優質的肉是從這里全國最大肉類加工基地雙匯加工出來的,奧得利飲料又名震全國,南街村的方便麵全國人都在吃!漯河,食品工業中的一匹黑馬。漯河,把農村和城市的距離拉近了,同時也改寫了貧窮和富裕的尺度!我們不能不佩服漯河人,他們把濃郁鄉土氣息的城鎮變成了富麗堂皇的城市,他們把小品牌打的那麼的響,那麼的亮,他們敢於挑戰,敢於抓著時機。南街村就是榜樣!
第十二城:三門峽,她好象是豫西邊陲上的美麗少女,養在深閨人為識,出水芙蓉班的秀麗,一個優美的傳說,揭示了她的不凡。相傳大禹治水,使神斧將高山劈成 「人門」、 「神門 」、「鬼門」三道峽谷,三門峽由此而得名。三門峽的發展得宜於1957年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可以說是一座因水利而發展的城市!2004年三門峽水庫的去留問題在全中國吵的沸沸揚揚。三門峽可以說聞名全中國。「望三門,門不在,明日要看水閘開……」賀敬之這首曾經激動過一代人的《三門峽———梳妝台》豪言壯語般的詩句,靜動適度,起伏有序,對三門峽的謳歌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這首以黃河三門峽水電站建設為小背景,以「大躍進」為大背景的詩歌,在歷史與現實的輪轉中卻顯得越來越尷尬。三門峽大壩的去留之爭可以說是河南和陝西的矛盾的一大體現。三門峽處於三省交界處,既是合作與發展的集中點,也是矛盾和紛爭的中心。願三門峽人能處理好自己周圍的關系,成為三省交界的閃光點。
第十三城:商丘,商丘的城市布局非常的有古味,四四方方的,有種棋盤子的情調!商丘是先商民族的發源地。我們生活在一個商品的世界裡,但您知道嗎?為什麼人們將用來進行交換的勞動產品稱作「商品」?將從事勞動產品交換的人稱作「商人」?原來這都和「商丘」有關。讓我們沿著時空隧道回到人類遠古時期:當我們的先人剛剛走出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時,在商丘這塊土地上曾生活著一個被稱之為「商」的部落。由於「商部落」的人們最先將牛使用於農耕並發明了牛車,使勞動生產力大為提高,並最早出現了勞動剩餘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聰明的商部落人突發奇想,將一些勞動產品拿出來,採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與外族的人們進行最直接、最簡單的交換,從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因為商部落的人最早開始這種勞動產品的交換並精於交換,所以,當時其他部落的人們就將這種從事勞動產品交換的人稱作「商人」,將用來進行交換的勞動產品稱作「商品」。商丘今天還有些「商業聖城」的雅稱。兩條鐵路交匯的地方往往由於人流,物流的集中交換,形成大都市,鄭州,株州等都是得意於兩條鐵路形成的交通樞紐,商丘是京九鐵路和隴海鐵路的交匯點,從區位因素上講,將有大的發展,但商丘目前發展水平似乎還有些不盡人意,估計是鄭州的交通線的重要程度太大吧!京廣線和京九線有是幾乎平行的,京九的繁忙程度又遠遠小於鄭州。以至於隴海線在商丘的作用沒有完全顯露出來。但總體來說,商丘的未來還是很值得我們期盼的!
第十四城:周口,過去談起周口,總和北京的周口店混為一談,現在想想,太過可笑!周口在河南人的心目中是一個欠發達的地區,周口的發展不是缺少機遇和靈感,而是身上的包袱太過於沉重,最近些年,周口人似乎都在往外面跑,在外面干出一番大事業的大有人在,這些人中很多還是戀家的,回來後發誓立志發展周口,但周口似乎變化並不明顯.工業基礎還是很薄弱.雖然蓮花味精曾曇花一顯過一時.遠古時的周口也是人傑地靈之地,道教始祖老子就是鹿邑人,還有許多,舉不勝舉.但今天的周口似乎還是依*農業為主,工業也是圍繞著農業,頂多加些紡織業,周口不是不想發展,似乎難以營造一個大的發展環境.資源不是很豐富,又是人口大市.我個人感覺周口如果能夠多籌集些資金,多投入些科研經費,建設大規模的企業,提升農產品加工的深度應該還是能夠大展宏圖的!對了,周口話還是在河南方言中很有個性的,聽起來軟綿綿的,音調平和,節奏快.細膩而又溫柔.這也多多少少反映出了些周口人的性格特點:平和,塌實,但多少有些小家子氣.
第十五城:駐馬店, 史稱「九州通衢」,因歷史上南來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駐驛歇馬,故而得.初聞此名,偶感困惑,感覺這名確實很奇怪,但真正理解了它,才感覺很有歷史的余風.駐馬店的形象不是很好,特別是有人給它加了個」騙子的總部」的稱號.雖然令人很氣憤,但仔細想想,分析一下,我們完全可以把它換個角度來理解.駐馬店人的文才似乎都是比較高的,古時的狀元第一鄉似乎就在駐馬店,還有中國四大傳說中的兩部就誕生於此(梁山泊於祝英台,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這兩部傳說描寫的太美了,太動人了,令讀者如痴如醉,當讀者在恍然間回到現實之中時,有感覺駐馬店人騙了他們太多的感情,竟然讓他們與傳說中的主人公熔為了一體,他們就說給他們編故事的駐馬店人是騙子.完全是嫉妒你們的文才.駐馬店人不要介意他們的口頭語啊!實際上駐馬店在古代被理解為天下最中,交通的要沖.現在感覺這里還是很神奇的,你也來這里感受一下身處古人所謂的天下正中是什麼感覺?
第十六城:南陽,漢代時的南陽為南陽的驕傲,當時和洛陽齊名,為全國最大的兩座城市之一.假設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在漢代,洛陽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南陽就相當於上海.可見當時這座城市的重要性.可是,歷史終究是有波折的,南陽隨著白河的衰敗,也在歷史的舞台上走向了衰落.可以說,南陽與白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損具損,一興具興.今天的南陽卻以玉石聞名天下!南陽的地盤很大,現轄1市2區10縣,但大而不精,給人的感覺是粗而廣,和鶴壁形成一種對比,鶴壁雖小,卻很精巧.南陽自然有自己的優勢,廣袤的土地上要什麼,就可以找到什麼,但1000多萬的人一平均,就顯的太少了.南陽的交通不很方便,似乎南陽的美景外人知道的不多,可惜南陽那秀麗的美景大多養在深閨人不識,南陽的地形比較奇特,城市位於狹小的盆地之中,南陽的山確實挺多,綠綠的田野穿插在山間谷地,充滿了鄉間野趣的氣息.可能是這里的山比較多的原因吧,南陽人在這特定地域里養成特定的性格,淳樸,善良,厚道!
第十七城:信陽,一到信陽,就有種到南國的感覺,信陽是一座具有南方格調的城市,一到信陽某些地方.土地的顏色都發生變化了,黃土地似乎一瞬間就變為紅壤了,信陽處於中國南北的地理分界線上,大部分地區處於淮河南邊。信陽的大別山區是革命老區,當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就是到了這個地區,戰爭年代從這里走出了許世友等上百位共和國將軍。信陽城裡人的生活很悠閑,城市感覺很親近自然,山水交織出的美麗城市,人們在這如畫的風景中慢悠悠品嘗著新鮮的毛尖。信陽確實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好地方。但不要把信陽人想的太懶散了,信陽人很勤快,很精細,把自己這塊小天地也打理也是頭頭是道。我剛剛談到信陽的南方城市格調,實際上信陽人不論長相還是語言,都偏重於南方,他們的性格比起北方人少了幾分爽朗,多了幾分南方人的圓滑。這個地區的經濟不算發達,但教育方面的成績確很突出,在河南都是排在前幾名的。信陽人什麼事情似乎都要在腦子里醞釀多時,才能給予解決,不是很果斷。信陽的山水秀麗,風光旖旎 一座青山豎起一道風景,一潭碧水蘊含萬般風情(如下圖為信陽商城縣風光),有人稱她為「小江南」也不為過。
第十八城:濟源,似乎很多人都把它給遺忘在河南的十八市之列,因為它太小而且又太年輕。1988年剛撤縣建市,1997年又實行了省直管體制,是河南省18個省轄市之一,市域面積1931平方公里,轄8鎮4鄉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5萬人,看起來也夠袖珍啊!它為什麼能夠得到河南的抬愛,自立一市呀?是因為它是濟水的源頭地帶嗎?不是,河南的河太多,它不夠檔次。是因為它是愚公的家鄉嗎?王屋山就在它的轄域內?不是,河南的歷史太過淵源了,歷史傳說,文化名城舉不勝舉。真正的原因是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所在地。除此以外,濟源的資源也比較豐富,煤,鐵等礦藏比較豐富,鋼鐵,發電等行業發展比較好。旅遊資源也盛名遠揚,濟源就是這樣一座工業和旅遊業的濃縮城。
⑶ 洛陽哪裡可以學習種植盆景
嵩縣瑞華花卉盆復景開發制有限公司[花卉種植,盆景製作銷售]
洛陽市西工中葯種植科研中心[中葯材種植技術咨詢,轉讓,培訓]
洛陽市西苑花卉有限公司[花卉種子銷售及綠化工程設計施工。]
洛陽市苗源花卉技術開發公司[苗圃育林育花花卉技術咨詢服務]
洛陽市天姿牡丹花卉有限公司[牡丹,花卉]
欒川縣九龍山種植有限公司[生態開發,種植]
欒川縣方圓種植有限公司[葡萄種植]
宜陽縣韓都花木種植有限公司[花卉樹苗培育銷售]
孟津縣國營農場[養殖,種植,農副產品加工]
孟津縣益民園藝場[種植花草苗木,養殖]
伊川縣富源中葯材種植有限公司[中葯材種植]
汝陽縣花都蔬菜花卉高新技術示範園[蔬菜、花卉開發、種植、銷售]
偃師市恆芬花卉有限公司[花卉種子及苗木的銷售]
洛陽鑫光鮮花公司[花卉盆景,苗木綠化工程設計等]
⑷ 飛花令,花
花落草齊生 鶯飛蝶雙戲
花暖青牛卧 松高白鶴眠
花發新移樹 心知故國春
花落時欲暮 見此令人嗟
花明玉關雪 葉暖金窗煙
花隱掖垣暮 啾啾棲鳥過
花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花燃山色里 柳卧水聲中
花心愁欲斷 春色豈知心
花發多風雨 人生足別離
花下一禾生 去之為惡草
花開又花落 時節暗中遷
花謝小妝殘 鶯困清歌斷
花骨冷宜香 小立櫻桃下
花庭開粉席 雲岫敞針樓
花蝶自飄舞 蘭蕙生光輝
花開滿樹紅 花落萬枝空
花飛有底急 老去願春遲
花映新林岸 雲開瀑布泉
花落辭故枝 風回返無處
花遠重重樹 雲輕處處山
花圍千朵錦 柳捻萬株金
花蓋飛團影 幡虹曳曲陰
花明棲鳳閣 珠散影娥池
花伴成龍竹 池分躍馬溪
花鴨無泥滓 階前每緩行
花猶曾斂夕 酒竟不知寒
花將人共笑 籬外露繁枝
花開疑乍富 花落似初貧
花箋一何榮 七字誰曾許
花開綠野霧 鶯囀紫岩風
花迎妙妓至 鳥避仙舟發
花枝棲晚露 峰葉度晴雲
花明丹鳳浦 日映玉雞津
花雜芳園鳥 風和綠野煙
花洞留宸賞 還旗繞夕煙
花間催秉燭 川上欲黃昏
花密藏難見 枝高聽轉新
花嬌迎雜樹 龍喜出平池
花葉隨天意 江溪共石根
花宮難久別 道者憶千燈
花落千回舞 鶯聲百囀歌
花間數杯酒 月下一張琴
花在舞樓空 年年依舊紅
花情羞脈脈 柳意悵微微
花飛惜不得 年長更堪悲
花開南去後 水凍北歸前
花開蝶滿枝 花落蝶還稀
花上斷續雨 江頭來去風
花生針眼刺 月送剪腸刀
菊花何太苦 遭此兩重陽
折花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
林花掃更落 徑草踏還生
桃花淺深處 似勻深淺妝
荷花嬌欲語 愁殺盪舟人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百花頭上開 冰雪寒中見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
溪花與禪意 相對亦忘言
池花春映日 窗竹夜鳴秋
梅花南北路 風雨濕征衣
看花滿眼淚 不共楚王言
野花留寶靨 蔓草見羅裙
寒花疏寂歷 幽泉微斷續
野花看欲盡 林鳥聽猶新
桃花徒照地 終被笑妖紅
露花時濕釧 風莖乍拂鈿
看花東陌上 驚動洛陽人
塞花飄客淚 邊柳掛鄉愁
山花如綉頰 江火似流螢
天花落不盡 處處鳥銜飛
劍花寒不落 弓月曉逾明
桃花飛綠水 三月下瞿塘
白花搖鳳影 青節動龍文
見花辭漲海 避雪到羅浮
一花開楚國 雙燕入盧家
帶花疑鳳舞 向竹似龍吟
種花滿西園 花發青樓道
繁花明日柳 疏蕊落風梅
梨花千樹雪 楊葉萬條煙
百花休放艷 三月始為春
落花吹欲盡 垂柳折還長
岸花飛送客 檣燕語留人
移花疏處過 劚葯困時攀
百花疑吐夜 四照似含春
鶯花啼又笑 畢竟是誰春
黃花今日晚 無復白衣來
柰花開舊苑 萍葉藹前詩
百花如舊日 萬井出新煙
金花折風帽 白馬小遲回
梨花千樹雪 楊葉萬條煙
白花搖鳳影 青節動龍文
園花笑芳年 池草艷春色
菊花催晚氣 萸房辟早寒
岸花開且落 江鳥沒還浮
桃花春水生 白石今出沒
江花已萎絕 江草已消歇
狂花頃刻香 晚蝶纏綿意
落花吹欲盡 垂柳折還長
落花相與恨 到地一無聲
杏花開鳳軫 菖葉布龍鱗
山花向我笑 正好銜杯時
岸花藏水碓 溪竹映風爐
澗花然暮雨 潭樹暖春雲
寒花開已盡 菊蕊獨盈枝
看花隨節序 不敢強為容
養花分宿雨 剪葉補秋衣
水花沾抹額 旗鼓夜迎潮
槐花滿院氣 松子落階聲
被花留便住 逢酒醉方歸
荷花兼柳葉 彼此不勝秋
無花地亦香 有鶴松多直
好花皆折盡 明日恐無春
藤花無次第 萬朵一時開
餘花攢鏤檻 殘柳散雕櫳
菊花應未滿 請待詩人開
玉花停夜燭 金壺送曉籌
夜花飄露氣 暗水急還流
岸花開且落 江鳥沒還浮
採花驚曙鳥 摘葉喂春蠶
岩花鑒里發 雲葉錦中飛
風花滾成雪 羅綺亂斑斑
島花開灼灼 汀柳細依依
燈花何太喜 酒綠正相親
野花隨處發 官柳著行新
寒花隱亂草 宿鳥擇深枝
桃花開綬色 蘇合借衣香
辭花送寒食 並在此時心
藕花熏浦漵 菱蔓匿鳧鷖
落花辭高樹 最是愁人處
看花滯南國 鄉月十灣環
看花不自持 對月空相顧
採花驚曙鳥 摘葉喂春蠶
金花折風帽 白馬小遲回
白花飛歷亂 黃鳥思參差
落花雙樹積 芳草一庭春
牽花尋紫澗 步葉下清溪
柰花開舊苑 萍葉藹前詩
黃花今日晚 無復白衣來
落花紛送遠 春色引離憂
野花成子落 江燕引雛飛
野花叢發好 谷鳥一聲幽
苑花落池水 天語聞松音
落花滿春水 疏柳映新塘
桃花春水漲 之子忽乘流
野花妝面濕 山草紐斜齊
落花飄旅衣 歸流澹清風
寒花獨經雨 山禽時到州
桃花色似馬 榆莢小於錢
荻花寒漫漫 鷗鳥暮群群
梅花萬里外 雪片一冬深
寒花催酒熟 山犬喜人歸
入花凡幾步 此樹獨相留
楊花驚滿路 面市忽狂風
梨花開上苑 游女著羅衣
戀花同野蝶 愛水劇江鷗
蘆花淺淡處 江月奈人何
荻花偏似雪 楓葉不禁霜
紅花迷越艷 芳意過湘沅
別花何用伴 勸酒有殘鶯
槐花新雨後 柳影欲秋天
松花飄鼎泛 蘭氣入甌輕
折花林影斷 移石洞陰回
水花秋始發 風竹夏長清
殘花不足醉 行樂是何時
移花疏處種 劚葯困時攀
蘆花惟有白 柳絮可能溫
春花那見照 暮色已頻欺
殘花春浪闊 小酒故人稀
殘花何處藏 盡在牡丹房
庭花已結子 岩花猶弄色
見花憶郎面 常願花色新
棗花勢旋眼 蘋沫香沾齒
桃花帶露泛 立在月明裡
落花相與恨 到地一無聲
群花豈無艷 柔質自多情
梅花猶帶雪 未得試春衣
桃花含淺汗 柳葉帶餘嬌
稻花千頃外 蓮葉兩河間
水花凝幻質 墨彩染空塵
江花與芳草 莫染我情田
織花蠻市布 搗月象州砧
桃花洞口開 香蕊落莓苔
梨花寒食夜 深閉翠微宮
入花蜂有礙 遮水燕無妨
梨花監中色 杜宇晝時聲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暫時花戴雪 幾處葉沉波
樹發花如錦 鶯啼柳若絲
肅肅花絮晚 菲菲紅素輕
蝶隨花片落 燕拂水紋飛
後庭花一曲 幽怨不堪聽
今朝花樹下 不覺戀年光
梅嶺花初發 天山雪未開
冥冥花正開 颺颺燕新乳
忍放花如雪 青樓撲酒旗
逐舞花光動 臨歌扇影飄
清冷花露滿 滴瀝檐宇虛
不愁花不飛 到畏花飛盡
野渡花爭發 春塘水亂流
春至花如錦 夏近葉成帷
數枝花颣小 愁殺扈芳人
欲知花島處 水上覓紅雲
幾時花里閑 看得花枝足
杜鵑花與鳥 怨艷兩何賒
春林花多媚 春鳥意多哀
拂林花亂彩 響谷鳥分聲
蜀國花已盡 越桃今已開
庭前花不掃 門外柳誰攀
笑樹花分色 啼枝鳥合聲
風來花自舞 春入鳥能言
野樹花初發 空山獨見時
拂牆花影動 疑是玉人來
往來花不發 新舊雪仍殘
笑時花近眼 舞罷錦纏頭
雨去花光濕 風歸葉影疏
林塘花月下 別似一家春
暗滴花莖露 斜暉月過城
過春花自落 竟曉月空明
芳郊花柳遍 何處不宜春
晚時花未落 陰處葉難生
向日花偏落 馳年水自流
今日花前飲 甘心醉數杯
但愁花有語 不為老人開
斜支花石枕 卧詠蕊珠篇
暖風花繞樹 秋雨草沿城
雲溪花淡淡 春郭水泠泠
朝喜花艷春 暮悲花委塵
不悲花落早 悲妾似花身
或值花同舞 不因風自飄
懸知花葉意 朝夕望中新
風歸花歷亂 日度影參差
風歸花歷亂 日度影參差
館將花雨映 潭與竹聲清
河洲花艷爚 庭樹光彩蒨
玉漵花爭發 金塘水亂流
棕櫚花滿院 苔蘚入閑房
直看花落盡 卻意未開時
夜來花欲盡 始惜兩三枝
晚院花留立 春窗月伴眠
次第花生眼 須臾燭過風
臉濃花自發 眉恨柳長深
題詩花葉上 寄與接流人
今年花發枝 明年葉落樹
玉漵花紅發 金塘水碧流
背嶺花未開 入雲樹深淺
無人花色慘 多雨鳥聲寒
退朝花底散 歸院柳邊迷
聞道花門破 和親事卻非
羨君花下酒 蝴蝶夢中飛
草短花初拆 苔青柳半黃
深處花開盡 遲眠人不知
夜來花欲盡 始惜兩三枝
幸投花界宿 暫得靜心顏
逐處花皆好 隨年貌自衰
闌珊花落後 寂寞酒醒時
蘭衰花始白 荷破葉猶青
芳樹花團雪 衰翁鬢撲霜
潭上花微落 溪邊草更長
酒醲花一樹 何暇卓文君
掃壇花入篲 科竹露沾衣
水榭花繁處 春晴日午前
秦樓花發時 秦女笑相隨
整髻花當檻 吹燈月在窗
溪邊花滿枝 百鳥帶香飛
若使花長在 人應看不回
月寒花露重 江晚水煙微
更尋花發處 借月過前灣
出谷花隨去 背岩猿下偷
戰場花是血 驛路柳為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時有落花至 遠隨流水香
出犯繁花露 歸穿弱柳風
灼灼荷花瑞 亭亭出水中
君看似花處 偏在洛陽東
流處水花急 吐時雲葉鮮
三月桃花浪 江流復舊痕
茅亭宿花影 葯院滋苔紋
畏落眾花後 無人別意看
白發悲花落 青雲羨鳥飛
聞說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笛奏梅花曲 刀開明月環
雪處疑花滿 花邊似雪回
唯見林花落 鶯啼送客聞
彩繩拂花去 輕球度閣來
行至菊花潭 村西日已斜
舊曲梅花唱 新正柏酒傳
九日黃花酒 登高會昔聞
春岸桃花水 雲帆楓樹林
已醞看花酒 嬌鶯莫預飛
源水看花入 幽林采葯行
暗水流花徑 春星帶草堂
桂密岩花白 梨疏林葉紅
漢苑殘花別 吳江盛夏來
花開又花落 時節暗中遷
夜露含花氣 春潭漾月暉
柳暗百花明 春深五鳳城
看取蓮花凈 應知不染心
行至菊花潭 村西日已斜
幸結白花了 寧辭青蔓除
滿地梨花白 風吹碎月明
無語與花別 細看枝上紅
惆悵梅花落 山川不可尋
楓香晚花靜 錦水南山影
滴瀝明花苑 葳蕤泫竹叢
肅肅蓮花界 熒熒貝葉宮
樓台在花杪 鷗鷺下煙中
欲渡浣花溪 遠夢輕無力
賃宅得花饒 初開恐是妖
河陽看花過 曾不問潘安
日晃百花色 風動千林翠
妝鏡菱花暗 愁眉柳葉嚬
廢苑杏花在 行人愁到時
朝嫌劍花凈 暮嫌劍光冷
欲采蘋花去 滄州隔暮雲
憶奉蓮花座 兼聞貝葉經
遠憶荷花浦 誰吟杜若洲
夜久燈花落 薰籠香氣微
不悟風花冷 翻令梅柳遲
紅入桃花嫩 青歸柳葉新
伊昔黃花酒 如今白發翁
雪下桂花稀 啼烏被彈歸
村喜禾花實 峰看嶺岫重
瑞露垂花綬 寒冰澈寶輪
芳樹雜花紅 群鶯亂曉空
雪影含花落 雲陰帶葉昏
錦色連花靜 苔光帶葉熏
別路經花縣 還鄉入錦城
羌笛梅花引 吳溪隴水情
早春見花枝 朝朝恨發遲
楓香晚花靜 錦水南山影
露墜萎花槿 風吹敗葉荷
棠棣黃花發 忘憂碧葉齊
草木正花時 交親觸雨辭
棲鳥棕花上 聲鍾礫閣間
立馬柳花里 別君當酒酣
錦水饒花艷 岷山帶葉青
無復天花落 悲風滿鐵圍
提壺菊花岸 高興芙蓉池
羞被桃花笑 看春獨不言
逐吹梅花落 含春柳色驚
向日蓮花凈 含風李樹薰
西北五花驄 來時道向東
邊地鶯花少 年來未覺新
古道黃花落 平蕪赤燒生
路識梅花在 家存棣萼稀
愁看楊花飛 置酒正相宜
絳樹無花葉 非石亦非瓊
入肆銀花亂 傾箱雪片虛
只道梅花發 那知柳亦新
不醉百花酒 傷心千里歸
禁苑銜花出 河橋隔樹啼
夜宿桃花村 踏歌接天曉
古道黃花落 平蕪赤燒生
堤艷菊花露 島涼松葉風
何人是花侯 詩老強相呼
朝嫌劍花凈 暮嫌劍光冷
今日梅花下 他鄉值故人
亂雪千花落 新絲兩鬢生
珠履盪花濕 龍鉤折桂新
錦洞桃花遠 青山竹葉深
自有沾花血 相和雨滴新
芳林杏花樹 花落子西東
既見林花落 須防木葉飛
沫滯潭花片 沙遺浴鳥毛
暮角梅花怨 清江桂影寒
長和菊花酒 高宴奉西清
重嘆梅花落 非關塞笛悲
茗愛傳花飲 詩看卷素裁
寂寞荻花空 行人別無數
靜愛和花落 幽聞入竹聲
岸濕穿花遠 風香禱廟頻
寧同買花者 貴逐片時春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兩朵隔牆花 早晚成連理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不見合歡花 空倚相思樹
妾面雖有花 妾心非女蘿
窗梅落晚花 池竹開初荀
君看朝夕花 誰免離別愁
幸與叢桂花 窗前向秋月
山樹落梅花 飛落野人家
落盡牆頭花 鶯聲隔原柳
摘取芙蓉花 莫摘芙蓉葉
輕勻兩臉花 淡掃雙眉柳
試去探梅花 休把南枝折
短焰剔殘花 夜久邊聲寂
猶不如槿花 嬋娟玉階側
看取芙蓉花 今年為誰死
況有辛夷花 色與芙蓉亂
欲開未開花 半陰半晴天
遍看潁川花 不似師師好
贈子同心花 殷勤此何極
清露墮桂花 白鳥舞虛碧
丑婦競簪花 花多映愈丑
儂似衣上花 春風吹不去
看取芙蓉花 今年為誰死
赤白桃李花 先皇在時曲
忽識海棠花 令人只嘆嗟
落盡醉處花 荒溝水決決
美人如新花 許嫁還獨守
不學桃李花 亂向春風落
啼盡一川花 愁落千山月
入柳又穿花 去去輕如葉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色灑妝台粉花飄綺席衣
只為來時晚花開不及春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關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衰世難修道花時不稱貧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
人好千場醉花無百日開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必共玄都奈花開不記年
預報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
山泉兩處晚花柳一園春
月昃鳴珂動花連綉戶春
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
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岳看
上苑何窮樹花開次第新
酒後人倒狂花時天似醉
柳暖鶯多語花明草盡長
葉已盡餘翠花才半展紅
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妝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剌莖澹盪碧花片參差紅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
焰聽風來動花開不待春
丘壑經塗賞花柳遇時春
草深鶯斷續花落水東西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綉衫金騕褭花髻玉瓏璁
雲飛錦綺落花發縹紅披
煙波別墅醉花月後門歸
鳥驚疑欲曙花笑不關春
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
蘆井尋沙到花門度磧看
燈下和愁睡花前帶酒悲
雪夜書千卷花時酒一瓢
柳帶誰能結花房未肯開
名參十二屬花入羽毛深
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
葉似鏡中眉花如關外雪
草暗少原綠花明入蜀紅
霞衣席上轉花岫雪前明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
柳掛九衢絲花飄萬家雪
草細盤金勒花繁倒玉壺
丑婦競簪花花多映愈丑
花開疑乍富花落似初貧
柳暖鶯多語花明草盡長
柳垂金屋暖花覆玉樓香
春至今朝燕花時伴獨啼
色動迎春柳花發犯寒梅
葉齊山路狹花積野壇深
鳳文疏象郡花影麗新豐
甘泉宮起罷花媚望風台
葉暗青房晚花明玉井春
簪裾承睿賞花柳發韶年
鳥聲隨管變花影逐風移
塵埃生半榻花絮落殘機
草帶銷寒翠花枝發夜紅
雪盡銅駝路花照石崇家
春生翡翠帳花點石榴裙
猿聲知後夜花發見流年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竹深喧暮鳥花缺露春山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
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
芹泥隨燕觜花蕊上蜂須
雨後過畦潤花殘步屐遲
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
愛君采蓮處花島連家山
晚景下平阡花際霞峰色
草遍潁陽山花開武陵水
今夕知何夕花然錦帳中
年年曲江望花發即經過
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
竹寺初晴日花塘欲曉春
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
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
一塵無處著花雨遍蒼苔
纖手摺芙蕖花灑羅衫濕
弦管開雙調花鈿坐兩行
柳暗霏微雨花愁黯淡天
石城誇窈窕花縣更風流
葉隱青蛾翠花飄白玉墀
芳林杏花樹花落子西東
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
花開蝶滿枝花落蝶還稀
酒香偏入夢花落又關情
武林春草齊花影隔澄溪
柳變雖因雨花遲豈為霜
草濃延蝶舞花密教鶯啼
草淺憂驚吹花殘惜晚暉
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
氣餘三五喘花剩兩三枝
雪每先秋降花嘗近夏生
不似高齋里花連竹影長
草媚終難死花飛卒未蔫
草媚終難死花飛卒未蔫
藕隱玲瓏玉花藏縹緲容
月落卻羨鏡花飛猶委苔
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
五月天山雪 無花只有寒
寥落古行宮 宮花寂寞紅
江水漾西風 江花脫晚紅
醉月頻中聖 迷花不事君
犬吠水聲中 桃花帶露濃
弄石臨溪坐 尋花繞寺行
竹影和詩瘦 梅花入夢香
燧火開新焰 桐花發故枝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階馥舒梅素 盤花捲燭紅
地白風色寒 雪花大如手
九日龍山飲 黃花笑逐臣
薄暮津亭下 余花滿客船
重五山村好 榴花忽已繁
渡水復渡水 看花還看花
綠樹連村暗 黃花出陌稀
一朵忽先變 百花皆後香
竹色溪下綠 荷花鏡里香
群木方憎雪 開花長在先
對酒不覺暝 落花盈我衣
寒食江村路 風花高下飛
野鳥啼還歇 林花墮不飛
柳葉開銀鏑 桃花照玉鞍
梅蕊臘前破 梅花年後多
色雜亂參差 眾花紛重疊
啼鳥雲山靜 落花溪水香
窗外一株梅 寒花五齣開
閑鷺棲常早 秋花落更遲
瘦葉幾經雪 淡花應少春
動枝生亂影 吹花送遠香
折藕絲能脆 開花葉正圓
聽鳥聞歸雁 看花識早梅
一種和風至 千花未放妍
彭蠡湖天晚 桃花水氣春
澗水吞樵路 山花醉葯欄
古壁丹青色 新花綺綉紋
暮江平不動 春花滿正開
細葉凋輕翠 圓花飛碎黃
寶鏡似空水 落花如風吹
驚鳥排林度 風花隔水來
逸照含良玉 神花藻瑞金
香閣東山下 煙花象外幽
芳草迷腸結 紅花染血痕
臘日巴江曲 山花已自開
新歲芳梅樹 繁花四面同
野水千年在 閑花一夕空
輦草不消力 岩花應費功
一夜欲開盡 百花猶未知
澗葉才分色 山花不辨名
胡地三月半 梨花今始開
細葉帶浮毛 疏花披素艷
身事豈能遂 蘭花又已開
碎影行筵里 搖花落酒中
綠陰生晝靜 孤花表春餘
春柳南陌態 冷花寒露姿
二月野中芳 凡花亦能香
側陣移鴻影 圓花釘菊叢
密葉因裁吐 新花逐翦舒
忽見寒梅樹 開花漢水濱
榆莢錢生樹 楊花玉糝街
庭樹巢鸚鵡 園花隱麝香
似燒非因火 如花不待春
萱草含丹粉 荷花抱綠房
萬卉春風度 繁花夏景長
昨夜東歸夢 桃花暖色中
柳色黃金嫩 梨花白雪香
野水合諸澗 桃花成一村
折藕絲能脆 開花葉正圓
雜佩含風響 叢花隔扇開
細葉猶含綠 鮮花未吐紅
照水空自愛 折花將遺誰
巢燕高飛盡 林花潤色分
蟬發一聲時 槐花帶兩枝
似燒非因火 如花不待春
拂樹濃舒碧 縈花薄蔽紅
泛桂迎尊滿 吹花向酒浮
蕙草生閑地 梨花發舊枝
露葉凝愁黛 風花亂舞衣
藉草人留酌 銜花鳥赴群
瓊樹留宸矚 璇花入睿詞
菱蔓弱難定 楊花輕易飛
蕙草生閑地 梨花發舊枝
燕子家家入 楊花處處飛
疊嶂列遠空 雜花間平陸
舞蝶縈愁緒 繁花對靚妝
叢筱輕新暑 孤花占晚春
勞勞一寸心 燈花照魚目
薄暮宅門前 槐花深一寸
尊酒酌未酌 晚花嚬不嚬
處俗常如病 看花亦似秋
浪定一浦月 藕花閑自香
明發又愁起 桂花溪水清
榆柳開新焰 梨花發故枝
隴麥沾逾翠 山花濕更然
綴葉歸煙晚 乘花落照春
半月分弦出 叢花拂面安
啼鳥驚殘夢 飛花攪獨愁
露葉憐啼臉 風花思舞巾
竹葉離樽滿 桃花別路長
柳色青山映 梨花夕鳥藏
何以折相贈 白花青桂枝
藉草依流水 攀花贈遠人
江草不知愁 岩花但爭發
十月吳山曉 梅花落敬亭
風靜楊柳垂 看花又別離
園林過新節 風花亂高閣
受氣何曾異 開花獨自遲
脆葉欺門柳 狂花笑院梅
日影浮歸棹 蘆花罥釣絲
春物知人意 桃花笑索居
芋葉藏山徑 蘆花雜渚田
宿鳥行猶去 叢花笑不來
黛葉輕筠綠 金花笑菊秋
幽石生芙蓉 百花慚美色
車馬雖嫌僻 鶯花不棄貧
長老歸緣起 桃花憶舊岩
溪柳薰晴淺 岩花待閏遲
晚筍難成竹 秋花不滿叢
江南孟秋天 稻花白如氈
月殿移椒壁 天花代舜華
芰葉迎僧夏 楊花度俗春
飲馬魚驚水 穿花露滴衣
殘月曉窗迥 落花幽院深
見月長憐夜 看花又惜春
山月吟時在 池花覺後香
山果落秋院 水花開曉庭
箬葉沉溪暖 蘋花繞郭香
蘆荻晚汀雨 柳花南浦風
日午路中客 槐花風處蟬
玄鳥深巢靜 飛花入戶香
早晚期於此 看花聽鳥啼
庭花已結子 岩花猶弄色
相共棹蓮舟 得花不如他
借問燒丹處 桃花幾遍紅
細草迷宮巷 閑花誤綺羅
橡實養山禽 藤花蒙澗鹿
好是夏初時 白花滿煙雨
帶月棲幽鳥 兼花灌冷泉
帶月棲幽鳥 兼花灌冷泉
禁柳疏風雨 牆花拆露鮮
一路春風里 楊花雪滿衣
天女來相試 將花欲染衣
柳色青山映 梨花雪鳥藏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高閣客竟去 小園花亂飛
春庭曉景別 清露花邐迤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自與鶯為地 不教花作媒
風暖鳥聲碎 日高花影重
頭白燈明裡 何須花燼繁
東風柳陌長 閉月花房小
不愁花不飛 到畏花飛盡
幾時花里閑 看得花枝足
憶昔歲除夜 見君花燭前
塘邊草雜紅 樹際花猶白
輦路生春草 上林花發時
漁陽燕舊都 美女花不如
煙雨晚晴天 零落花無語
爾去掇仙草 菖蒲花紫茸
渭北草新出 關東花欲飛
朝喜花艷春 暮悲花委塵
野外煙初合 樓前花正飛
雲從石上起 客到花間迷
柳重絮微濕 梅繁花未香
北陸候才變 南枝花已開
素麵已雲妖 更著花鈿飾
近似月當懷 遠似花藏霧
好是月明時 同醉花深處
願學月頻圓 莫作花飛去
東風艷陽色 柳綠花如霰
結實紅且綠 復如花更開
攜手更何時 佇看花似霰
愁客葉舟里 夕陽花水時
冉冉柳枝碧 娟娟花蕊紅
暗暗春籍滿 輕輕花絮飛
秦野春已盡 商山花正開
。。。。。。
更多請參考
飛花篇:五言絕句 973句!
⑸ 洛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洛陽好玩的地方有隋唐城植物園,到植物園當然要看植物,在隋唐城遺址植物園,20個風格迥異的專業園無疑是最大的看點。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位於隋唐城遺址里坊區西部,西至王城大道,南接古城路,東與龍門大道相望,北與洛河相鄰。按照植物生長習性,結合洛陽氣候條件,該園以展示中部地區和暖溫帶植物景觀為主,園內種植植物近1000個品種,綠地總面積130萬平方米,喬灌木130萬株。 植物園內寬10米的十字形里坊道路將整個植物園分為A、B、C、D四大區域,而每個區域內又由一系列特點不同的專業園區組成。A區位於植物園東南部。此區中央是12萬平方米的湖面,湖四周依次為萬柳園、色彩園、丁香園、芳香園、桂花園等專業園。萬柳園內濃密的楊柳樹林給人帶來清涼;色彩園以展現絢麗多姿的宿根花卉為主,自春至秋這里將花開不絕;桂花園、丁香園、芳香園則以芳香類植物為主,到了開花時節,這里將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B區位於植物園東北部,這里有岩石園、百草園、松柏園、月季牡丹園、木蘭瓊花園等。岩石園主要展示岩石及岩生植物,花中有石,石中有花;百草園內既有觀賞性草花,又有葯用植物,各種顏色的花兒編織成斑斕的色帶,鮮花、草坪、綠樹,一派生機盎然。C區位於植物園西北部,主要為野趣水景園。這里以人工濕地為依託,集中展示各種水生植物,種植有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200多種。D區位於植物園西南部,其中的中國園以中國傳統園林山水骨架為基礎,突出松、竹、梅、蘭等傳統園林植物特色,配以湖水山石,給人營造出中國山水畫般的意境。漫步其間,讓人感到一抹清秀,一番幽雅。 水是植物園的又一看點。佔地12萬平方米的人工湖位於A區中央,湖岸疊石奇特,湖中有8個小島遙相呼應,碧波盪漾,美不勝收。除了人工湖外,園內還修了近10公里長的明渠,渠水不但通向各類專業園區發揮灌溉功能,而且因地勢改變形成湖、溪、池、瀑動靜交呈的水景,給整個園子平添靈秀之氣。在這個遺址植物園,你還可以讀到歷史。園里修建休閑廣場30餘處,其中最大的一處中心廣場有3000平方米。廣場上的亭台廊架均按隋唐風格建造,遊客可在這里駐足休憩,感受隋唐遺風。 漢魏故城 漢魏故城在洛陽市東十五公里,南臨洛水,北靠邙山。公元25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此,其後三國魏、西晉、北魏均以此為都,4代共歷時330多年。因主要是東漢、北魏兩代,故稱漢魏洛陽故城。1962年開始全面考古發掘,得知今存遺址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殘長3700米,南垣為洛水沖決。殘垣一般高於地面1一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牆均用夯土版築而成。全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邊約14公里。城內主要建築有宮城、宮殿、衙署、花園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⑹ 宜陽縣趙堡鎮錦屏鎮風景作文
錦屏公園是個既美麗又好玩的地方,也是休閑的好去處。
走到錦屏公園門口,只見一個球形大門。內走容進門口,遊客們能看見一個個大花壇,花壇里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鮮花,迎春花像繁星點點落下來。杜鵑花紅彤彤的,像火在燃燒一樣,白玉蘭雪白雪白的,像雪一樣堆在樹上。
錦屏公園里還有人工湖,湖面在安靜的時候,就像一面鏡子。太陽出來的時候,湖面波光粼粼,像鏡子破了似的。湖裡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小魚,有的在交頭接耳,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一動不動,好像在睡覺,還有的穿來跳去,好像在跳舞。
公園的中間,是一個游樂場,裡面有種游樂設施,每當周末,就會有許多人來玩游樂項目,有的在玩激流勇進,小船時而逆水而上,時而順流而下,有時還會進入山洞,山洞壁上畫著許多海洋生物,像是在海里遨遊一樣。有的在玩空中飛傘,飛傘越飛越高,越來越刺激,有時會感覺快要掉下去了一樣。還有的在玩流星錘,流星錘一邊旋轉,一邊左右晃動,越晃越厲害,有時還會聽到人們的尖叫聲。
錦屏公園真是一個既美麗又好玩的地方
⑺ 網上訂購送花收費和范圍
之前發現有一個roseplans玫瑰計劃的,他們家情人節不漲價,但是要提前預定,以時間價值換取實物價值,對於情侶來說蠻有意思的
⑻ 要怎樣描述鮮花的美
百合花
學染淡黃萱草色,
幾枝帶露立風斜。
自憐入世多難合,
未稱庭前種此花。
蘭 花
身在千山頂上頭,
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
來不相知去不留。
茉莉
茉莉開時香滿枝,
鈿花狼藉玉參差。
茗杯初歇香煙燼,
此味黃昏我獨知。
水仙花
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
開處誰為伴?蕭然不可親。
雪宮孤弄影,水殿四無人。
玉蘭
孤傲不管風雨驟,
潔白不於他人同。
曇花
曇花為誰現?
淡蕊知誰憐?
長夜誰與共?
清珠淚可寒?
藍天高且遠,
雁過自無痕。
明月空對影,
千里兩嬋娟!
桂 花
夢騎白鳳上青空,
徑度銀河入月宮。
身在廣寒香世界,
覺來簾外木樨風。
梔子花
重逢入夏殘春時,又見白花開滿枝。
頻送暗香潛入夢,再佐清酒解愁思。
罷飲淺醉歌長路,酌盡難成詠事詩。
梨花
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頰洗風露。
素月談相映,肅然見風度。
恨無塵外人,為續雪香句。
孤芳忌太潔,莫遣凡世卉。
蝴蝶花
紫雲雪錦綻花馨,
寓舍融融盡是春。
艷麗朝陽光照影,
蝴蝶展翅舞繽紛。
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詠薔薇
低枝詎勝葉,輕香幸自通。
發萼初攢紫,余采尚霏紅。
新花對白日,故蕊逐行風。
參差不俱曜,誰肯盼微叢。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梅 花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杏花
一陂春水繞花身,
身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成塵。
牡 丹
庭前芍葯妖天格,池上芙蕖爭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紫薇花
晚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以何在,向風偏牧艷陽人。
月 季
牡丹殊絕委春風,露菊蕭疏怨晚叢。
何似此花榮艷足,四時常放淺深紅。
山茶
東園三月雨兼風,
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
綠叢又放數枝紅
芍葯
浩態狂香昔未逢,
紅燈爍爍綠盤龍。
覺來獨對情驚恐,
身在仙宮第幾重。
榴 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青苔落絳英。
丁香花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遮使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格桑花
清麗靦腆秀
高原株株幽
大麗花 (-)
默然獨自開
徘徊自凋零
敢問去何處
君子天涯行
大麗花(二)
姿色妖嬈露伴嫻
凝霜聚憂脈脈顏
一朝紅斷顏色老
香消魂散最堪憐
木槿花
角疏庭蓬勃發,繁枝濃葉繞籬牆。
朝開露蕊迎霞彩,暮落風花送夕陽。
柳絮
一抹淡月夢無痕
心緒飄搖又黃昏
桃花有情留舊恨
柳絮無計易斷魂
曼珠沙華
彼岸花開
花開彼岸時
只一團火紅
花開無葉
葉生無花
相念相惜卻不得相見
獨自彼岸路
那一夜
夢中相會
你是白色無根蓮
我是紅色彼岸花
你蒼白如雪
我妖紅似血
玫瑰 (清)秋瑾
聞道江南種玉堂,折來和露斗新妝。
卻疑桃李誇三色,佔得春光第一番。
罌粟花
究竟是上帝的恩賜,還是魔鬼的舞蹈?
美人蕉
昭眼花明小院幽,
最宜紅上美人頭。
無情有態緣何事,
也倚新妝弄晚秋。
紫藤
蒙茸萬縷紫瓊英 碧柱珠欄上下檠
風蔓搖時低影亂 煙苞破處落香清
垂纓覆席如蓮幕 結綉張筵勝豆棚
正是斜陽空翠里 飄飄霞在半天明
紫藤樹——李白
紫藤掛雲木,
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
香風留美人。
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海棠花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迎春花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憑君語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槐花
風送清香蜜沁鼻,
雨中見卿帶露立。
姿如蜜蜂成串掛,
色欺梨李賽雪花。
要知國色香閨名,
秦嶺山中一槐花
櫻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揚岸。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凄其。
狗尾草
不是人間富貴花 ,
依山伴水滿天涯 。
不畏塵世風和雨 ,
一生低首向彩霞
瓊花
瓊花芍葯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
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
鬱金香
唐·杜牧
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鬱金香。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