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鮮花塗城鮮花塗城

鮮花塗城鮮花塗城

發布時間: 2021-03-02 12:59:44

Ⅰ 在天天向上出現的那個徐潔的小孩是誰是男生還是女生呢

他叫徐傑。;;;;姓名:徐傑;;;;;;小名:;小傑;英文名:;Jeff;;;;;;民族: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性別:男;;;;;年齡:13歲;別稱:;情歌小王子;天籟美聲小歌王;台版VITAS;PK大魔王;;;;;;;;;出生日期:;1998.9.16;出生地:;台灣;台中縣;;;;;;;星座:處女座;血型:B型;;;;;;;職業:學生;小學六年級;【曾當任班長、台中模範生;風紀股長(負責管全班秩序的班級幹部)】;;;;;;;現就讀學校:台中縣;大里市;塗城國小;;;;;;;家庭成員:父母、徐傑家中老大、老二妹妹(徐羽萱)、老三弟弟(徐恩)、老四妹妹(徐羽惠);;興趣:音樂欣賞、運動釣魚、下棋彈琴、唱歌跳舞;、兜風閑晃、聊天哈拉(台灣俚語,就是吹牛,說大話,說一些不靠譜的話);;;生平學唱的第一首歌:遺失的美好;;;;;喜歡的男偶像:;王力宏喜歡的女偶像:;梁靜茹;張韶涵;郭靜;;;;;;;喜歡的音樂類型:療傷情歌;;;;;喜歡的季節:秋天;;;;;;;;;喜歡的顏色:天藍色;;;;;;;喜歡的卡通動畫表情:薯片豬;;;喜歡吃的食物:牛排;;;;;;;最大的願望:成為歌手;;;;;;經歷:;尋找小康妮、我猜我猜我猜猜、超級偶像、超級童盟會、鑽石夜總會、兩次上天天向上;、山東衛視中秋晚會、金鍾獎頒獎典禮、亞洲星光大道、百萬大歌星;、越秀越開心、金芒果粉絲節、快樂大本營、上海東方衛視春晚、湖南衛視春晚簡述徐傑,男,11歲,可謂是美聲小歌王。曾獲得《鑽石夜總會》節目的冠軍,台灣兒童歌唱大賽《尋找小康妮》冠軍,《超級童盟會》月冠軍,在09年台灣目前成人歌唱比賽水平最高的節目「超級偶像」擔任踢館高手,與參賽選手進行一對一的PK賽,用一首《遺失的美好》以全場最高分擊敗成人朱俐靜,而且朱俐靜後來獲得了當年《超級偶像》的冠軍,其歌唱實力可見非同一般。這段唱歌視頻在網上瘋傳,點擊率超過千萬,其歌聲被譽為天籟,甚至有網友說,徐傑演唱的現場版《遺失的美好》比原唱的CD版本還好。這次踢館賽使徐傑一戰成名,讓他從台灣紅到大陸。在《亞洲星光大道》以全場最高分擊敗成人何詠深。;聽過徐傑唱歌的人,都會驚嘆他的唱歌天賦,太會唱歌了,這個孩子是天生的歌者,為舞台而生。他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人,父母皆為台灣原住民;,父親是排灣族,母親是布農族。9歲展現出驚人唱歌天分;,令所有聽眾為之驚嘆稱其歌聲為「天籟」(天籟般的美麗音質),其柔和細膩的聲線,及豐富的感情渲染能力更獲得廣大聽眾的共鳴。;製作大師黃國倫評價他:「天賦異稟;天籟聲韻」。;左安安稱其為「天籟界的血滴子」。;藍奕邦:有大人的唱功又有小朋友的童真。;吳雨霏:小傑不像很多小孩子唱大人歌,聽起來以為真的老了二十年。;周志宏(新專輯製作人):小傑有副純凈嘹亮的嗓音,演唱時成熟卻不失童真,情緒渲染到位又不油膩的表現,實在是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只唱「女聲歌曲」其實很無奈自從上電視演出後,徐傑幾乎一夜間火遍台灣,不僅贏得「PK大魔王」及「天籟小神童」等稱號,吸引了眾多媽媽級粉絲為其加油吶喊,更成為youtube點擊率極高的搜尋對象,去年10月還獲邀在台灣金鍾獎頒獎典禮中演唱,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金鍾獎表演嘉賓。不過,在迎來鮮花和榮譽的同時,許多非議也接踵而至,徐傑和邱老師顯然已經有了極強的免疫力,「其實徐傑只唱女聲歌曲很無奈,這是因為他目前的聲線所決定的,沒法唱男聲歌曲的低音部分。;」;原來,徐傑爸媽和邱老師曾幫徐傑選過包括男聲、女聲在內的諸多歌曲,最後試唱下來,只有這些女聲歌曲才最適合他,唱出來也最有感覺。那麼等徐傑變聲後還會繼續主打女聲歌曲嗎?對此,邱老師顯然也無法做出判定,「到徐傑變聲還有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如果到時候他的聲線適合唱男聲,我想他應該不會排斥再唱些男聲歌曲。」關於變聲徐傑的博客有這么一句話:我用歌聲寫日記,留下童年的回憶。曾經有歌迷問徐傑變聲的問題,徐傑說;「我會唱到不能唱,變聲之後,如果我的聲音還算悅耳動聽,我會改變曲風,選擇較低聲調的歌曲來學習演繹,繼續帶給自己與別人歡樂。相反的,如果我的聲音變的沙啞低沉,不適合唱歌了,那就歸於平淡一樣認真過自己的生活,但我自己依然會常到ktv唱歌,我想當歌唱老師,將我的經驗傳承給下一代,發掘更多有天份的孩子。我不害怕變聲,因為這段時間的演出,讓我的人生增添了多彩多姿的色彩,留下了永恆難忘的回憶。台灣有一則珠寶廣告是這樣說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我想,很適合做為我的心境寫照。」徐傑唱歌趣事發現徐傑唱歌天分的邱老師,回憶第一次聽徐傑唱歌,稱驚為天人並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很多第一次聽徐傑唱歌的人,都以為是在放CD他在對口型在假唱,因為他唱的太好了,閉上眼睛根本想不到是一個小孩子唱的。在《超級童盟會》中,徐傑唱完歌後,一個評委就問主持人:他(徐傑)的聲音到底是提前在錄音棚里錄好的,還是在現場唱的。主持人讓徐傑清唱,徐傑清唱之後,評委一臉驚訝。在《鑽石夜總會》中,徐傑唱完歌馬上就有評委說:我懷疑徐傑在對口型,太會唱了。更有評委開玩笑說:徐傑很恐怖,太厲害了,我要查他,我懷疑徐傑可能不是一個小孩子,他有不老症。生活中的徐傑

Ⅱ 書法家王塗城

書法家王塗城,雖然我沒有聽說過,但是這個名字是很不錯,是一個書法家,畫家的意義。

Ⅲ 什麼地方適合踏青

踏青,顧名復思義,是去大自然制感受一下春色,陶冶一下心靈,而不是跑去看人頭。
給大家推薦一個城市,江西省的宜春。宜春的春季,陽光很暖,空氣也清新宜人,一座淳樸溫情的小城。
可以去明月山走一趟,看一看山裡的瀑布,與家人朋友走在青雲棧道,感受一下春天的別致,看著眼前的叢山,閉塞的心情也會豁然開朗,爬完山後可以在山腳下的溫湯鎮泡一泡溫泉,洗一洗身體的疲憊,曬一曬春天的暖陽,這才是春日呀。可以嘗一嘗宜春的本土美食,土雜粉,紅糖麻糍,慈化雞,真的是別有一番風味。
在宜春,隨便去上哪個小鎮,你都會有很大的收獲,都是自然風光,沒有被商業開發。在田間小路走一走,感受一下當地人的淳樸熱情,聽一聽鳥語蟲叫,這才是踏青啊。
江西不光宜春這座城市適合踏青,還有婺源,可以到那裡去看一看油菜花的花海,可以去萍鄉武功山山頂上看一看草原,江西的山水很壯麗,真的適合大家走一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本真。

Ⅳ 塗城的塗大寫怎麼寫

1)【塗】方正隸書繁體寫法

2)繁體字指漢字簡化後被簡化字(又稱簡體字)所代替的原來筆畫較多的漢字。那些未被簡化的字,則稱為傳承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確定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包括簡化字和傳承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同時對方言、繁體字和異體字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允許在一定領域和特定地區內長期存在。非漢字文化圈的歐美國家將繁體字稱作Traditional Chinese(傳統中文),而簡化字則稱作Simplified Chinese(簡體中文)。

Ⅳ 塗城這附近那有房租啊

你好,有的。租金:300元租房類型:單間出租 房型:2室樓層:1層地區:澄海 - 蓮上鎮塗城村
塗城一間房子出租,單獨門戶,月150
建議您上當地的租房網上查找自己合意的房源並實地看房。
望採納!

Ⅵ 求《耿弇·後漢書列傳》譯文最好要詳細點的

【原文】

恭(即耿恭)字伯宗,國(即耿國,東漢功臣耿弇之子)弟廣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騎都尉劉張出擊車師(西域國名),請恭為司馬,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即堂弟)駙馬都尉秉(耿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乃以恭為戊己校尉(應該是戊校尉),屯後王(車師分前後兩部,後王為後部首領)部(轄區)金蒲城,謁者(官名)關寵為戊己校尉(應該是己校尉),屯前王部柳中城,屯各置數百人。恭至部,移檄烏孫(西域國名),示漢威德,大昆彌以下皆歡喜,遣使獻名馬,及奉宣帝時所賜公主博具(漢武帝元封中,遣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為公主,嫁與烏孫昆莫,賜乘輿服御,官屬侍御數百人,贈送甚盛,後來漢宣帝又以賭博用具賜之),願遣子入侍。恭乃發使齎(音jī,攜帶)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單於遣左鹿蠡王(匈奴官名)二萬騎擊車師。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騎多,皆為所歿。匈奴遂破殺後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戰,以毒葯傅矢。傳語匈奴曰:「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因發強弩射之。虜中矢者,視創皆沸(腫爛),遂大驚。會天暴風雨,隨雨擊之,殺傷甚眾。匈奴震怖,相謂曰:「漢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恭以疏勒城傍有澗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據之。七月,匈奴復來攻恭,恭募先登(敢死隊員)數千人直馳之,胡騎散走,匈奴遂於城下擁絕澗水。恭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同「榨」)馬糞汁而飲之。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指西漢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據《東觀漢記》載:「恭親自挽籠,於是令士且勿飲,先和泥塗城,並揚示之。」)。虜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

時,焉耆(西域國名)、龜茲(西域國名)攻歿都護陳睦,北虜亦圍關寵於柳中。會顯宗(即東漢明帝劉庄)崩,救兵不至,車師復畔(同「叛」),與匈奴共攻恭。恭歷(同「勵」)士眾擊走之。後王夫人先世漢人,常私以虜情告恭,又給以糧餉。數月,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恭與士推誠同死生,故皆無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數十人。單於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復遣使招恭曰:「若降者,當封為白屋王(白屋族的首領),妻以女子。」恭乃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虜官屬望見,號哭而去。單於大怒,更益兵圍恭,不能下。

初,關寵上書求救,時肅宗(指東漢章帝劉炟)新即位,乃詔公卿會議。司空第五倫以為不宜救。司徒鮑昱議曰:「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同「才」)各數十,匈奴圍之,歷旬不下,是其寡弱盡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西域國名)兵,合七千餘人,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會柳中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獲生口(人口)三千餘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虜驚走,車師復降。

會關寵已歿,蒙等聞之,便欲引兵還。先是,恭遣軍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隨王蒙軍俱出塞。羌固請迎恭,諸將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與羌,從山(指天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軍僅能至。城中夜聞兵馬聲,以為虜來,大驚。羌乃遙呼曰:「我范羌也。漢遣軍迎校尉耳。」城中皆稱萬歲。開門,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隨俱歸。虜兵追之,且戰且行。吏士素飢困,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玉門,唯餘十三人。衣屨穿決,形容枯槁。中郎將鄭眾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丑虜數千百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同「勵」)將帥。」及恭至洛陽,鮑昱奏恭節過蘇武,宜蒙爵賞。於是拜為騎都尉,以恭司馬石修為洛陽市丞,張封為雍營司馬,軍吏范羌為共丞,餘九人皆補羽林。恭母先卒,及還,追行喪制,有詔使五官中郎將齎牛、酒釋服(停止服孝)。

明年,遷長水校尉。其秋,金城、隴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詔召入問狀。乃遣恭將五校士三千人,副(擔任……的副手)車騎將軍馬防討西羌。恭屯枹罕,數與羌接戰。明年秋,燒當羌降,防還京師,恭留擊諸未服者,首(斬首)虜千餘人,獲牛、羊四萬余頭,勒姐(音zǐ)、燒何羌等十三種數萬人,皆詣恭降。

初,恭出隴西,上言:「故安豐侯竇融昔在西州(即涼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鴻臚固(即竇固),即其子孫。前擊白山,功冠三軍。宜奉大使,鎮撫涼部。令車騎將軍防屯軍漢陽,以為威重。」由是大忤(音wǔ,觸犯)於防(指馬防怨恨耿恭推薦竇固奪了自己的權力)。及防還,監營謁者李譚承旨奏恭不憂軍事,被詔怨望。坐征下獄,免官歸本郡,卒於家。

論曰:余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蘇武,武帝時出使匈奴,匈奴乃幽囚武於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嚙雪,與氊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二十年乃還也)。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昔曹子(曹子,春秋時魯大夫曹劌也。一名曹沬。據《史記》載,齊桓公與魯庄公會於柯而盟,曹沬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乃盡還魯之侵地,而與之盟。)抗質於柯盟,相如(指戰國時人藺相如)申威於河表,蓋以決一旦之負,異乎百死之地也。以為二漢當疏高爵,宥十世。而蘇君恩不及嗣(繼承人),恭亦終填牢戶(填牢戶指的是死於獄中,但耿恭卒於家,似不該說「填牢戶」)。追誦龍蛇之章(據《史記》,春秋時晉文公返國,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不及。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天,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也」),以為嘆息。

——選自《後漢書·耿弇列傳第九》

【譯文】

耿恭,字伯宗,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大將。耿恭的父親耿廣是名將耿弇的弟弟。耿恭年少時就死了父親,從小就慷慨多大略,有將帥之才。永平十七年(74年)冬,騎都尉劉張率兵擊車師,請耿恭擔任司馬,耿恭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駙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國之子,耿恭之弟)破降車師。破降車師後,朝廷重新設立西域都護,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屬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己校尉,分別駐扎在車師後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車師前王部柳中(今新疆艾丁湖東北)城,各置兵卒數百人。耿恭到任,發布文告曉示烏孫,宣揚漢室威德,烏孫國中,從國王大昆彌以下,都非常高興。派使者向東漢朝廷獻名馬,還送來漢宣帝時贈給昆彌右夫人——公主劉細君的博具,並願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便派使者帶著金銀布帛,迎接其王子人侍漢朝皇帝。
〖文章來源: 春秋中文網 [轉帖]大漢軍魂——耿恭堅守疏勒城事略 UvbBtP〗

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單於派左鹿蠡王率二萬騎兵進攻車師,耿恭派司馬帶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軍,寡不敵眾,全軍盡沒。北匈奴殺死車師後王安得,又轉兵攻打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當時城中兵少,形勢危急。耿恭親自登城,指揮作戰。他讓部下把毒葯塗到箭鏃上,向匈奴兵喊話:「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喊完,用強弩發射毒箭。匈奴兵中箭者,創口都因毒熱而迅速潰爛。於是,大驚失色。正逢天降暴雨,耿恭乘風雨大作之際,縱兵出城,猛攻敵陣,大獲全勝。匈奴兵震恐,紛紛說:「漢兵像神一樣,真可畏也!」於是,引兵而去。

耿恭料匈奴定會再來,便於五月選定城傍有澗水流過的疏勒城據以固守。七月,匈奴兵又來進攻,耿恭招募數千敢死隊員直闖敵陣,匈奴失利,於是,便在疏勒城下扎營,斷絕澗泉之水。耿恭城中缺水,命將士掘井。但掘至十五丈深,仍不見水。將士乾渴不堪,連馬糞汁都擠出來喝了。耿恭見狀,仰天長嘆道:「聞昔貳師將軍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於是,整頓衣裳,對井再拜,為將吏們祈禱。不一會,飛泉湧出,眾軍喜悅無極,歡騰雀躍,山呼萬歲。耿恭軍將士在城上向下揚水給匈奴看,匈奴頗感意外,以為漢軍有神明相助,撤兵而去。

當時,焉耆、龜茲聯合,殺死了漢西域都護陳睦,北匈奴在柳中包圍了關寵。十一月,明帝死,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耿恭激勵將士,奮勇拒敵。車師後王夫人的祖輩是漢人,因而常悄悄地給耿恭通報軍情,並私下供給漢軍糧餉。無奈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數月之後,漢兵糧食用完,陷入困境,於是煮鎧弩,食其筋革。耿恭與士兵推誠同死生,因而全城上下,協力同心,決心死守城邑。但由於缺乏糧草,軍士漸漸死亡,只剩了幾十人。單於知道耿恭困頓不堪,想招降他,派使者對他說:「你若投降,就封你為白屋王,把女兒嫁給你做妻子。」耿恭先假意應允,將單於使者誘上城來,親手將其殺死,炙於城上,使者官屬望見,號哭而去。單於大怒,增兵圍城,但始終未能攻下。

〖文章來源: 春秋中文網 [轉帖]大漢軍魂——耿恭堅守疏勒城事略 pt1dwy〗當初,關寵剛被圍時,上書朝廷,請求派兵來救。適逢明帝已死,章帝即位,得到奏章,發下公卿計議。司空第五倫認為不宜出兵救援。司徒鮑昱說:「朝廷派人到危難之地,卻在關鍵時刻拋棄了他們。這樣一來,對外,會助長敵對勢力放憚無忌的氣焰,對內則會損害忠亮守節之臣。假令估計一下時局,以後邊疆無事則已,倘若一時有警,匈奴再興兵犯境,你還怎麼激勵人帶兵為將呢?況且耿恭、關寵每人只剩軍吏數十人,匈奴包圍攻擊好多天,尚未攻下。可見他們雖人少勢單,卻盡力報國。應該調發敦煌、酒泉兩郡太守,各人率領精銳騎兵兩千人,多帶旗幟,急行軍,趕去解救他們的危難。匈奴那些疲憊不堪的士兵,必定不敢抵敵,四十日之內,就足夠返回塞內了。」

章帝依議,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代理太守事;派秦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征調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於建初元年(76年)正月,到柳中進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俘虜三千餘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匈奴見勢遁逃,車師國又歸降了漢王朝。

這時關寵業已戰歿,援軍諸將見此便欲棄耿恭回師。先前耿恭曾遣所部軍吏范羌回敦煌領取軍士寒衣,所以這次出征也在軍中。此時諸將欲退,范羌抵死不從。諸將不敢前進,無奈只得分兵兩千給范羌營救耿恭。范羌從天山北道進軍,遇大雪深丈余。歷盡艱辛才到達疏勒城下。城中聽到兵馬聲,以為匈奴攻城。大驚,准備拒戰。范羌在城下大呼:「我乃范羌,朝廷遣軍迎校尉耳。」城中皆呼萬歲。開門,見援軍相與痛哭。此時,城中僅餘二十六人。
〖文章來源: 春秋中文網 [轉帖]大漢軍魂——耿恭堅守疏勒城事略 BGEler〗第二天,耿恭等東歸。沿途,敵兵追趕騷擾,漢軍且戰且行。耿恭的人馬,從疏勒出發時尚有二十六人,由於將士忍飢挨餓,身體孱弱,一路上,多有死者,到玉門關時,僅剩了十三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中郎將鄭眾安排耿恭等人洗沐,更換衣服。並上奏章給皇帝,希望表彰耿恭:「耿恭憑單薄的兵力堅守孤城,當匈奴的要沖,面對幾萬敵軍的攻擊,累月連年,心思用盡,力量耗光。從山上打井取水,煮弓弩當糧,抱著萬死而無一生的決心,前後殺傷敵軍數以千百計,終於忠勇雙全,沒有給國家丟丑。耿恭的節義,真是古今不曾有過的,應當授給他顯要的爵位,用來勉勵將帥。」耿恭回到洛陽。鮑昱也上奏皇帝,說耿恭的節義超過了蘇武,應該賜予爵賞。於是,朝廷任命耿恭為騎都尉。任命耿恭的司馬石修為雒陽市丞,張封為雍營司馬,軍吏范羌為共丞,餘九人皆為羽林軍。耿恭母親早先去逝,耿恭回來後,回家追行喪制,不能出任官職,章帝下令叫五官中郎將馬嚴賜給耿恭牛酒,要他停止服孝。

建初二年(77年),耿恭任長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隴西羌叛漢。耿恭上表指陳方略,皇帝下詔召他入宮咨詢。遂派他率領五校(越騎、屯騎、步兵、長水、射聲)士卒三千人,作為車騎將軍馬防的副將出征西羌。耿恭駐軍枹罕,多次與敵作戰。第二年秋天,燒當羌(西羌之一支)投降,馬防還京師,耿恭留駐攻打尚未平服者,殲敵千餘人,獲牛、羊四萬多頭,勒姐、燒河羌等十三種羌幾萬人,都到耿恭軍中投降。

當初,耿恭出隴西時,曾上書朝廷,說:「故安豐侯竇融昔在涼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鴻臚固(即竇固),即其子孫。前時竇固出兵天山,戰功卓著,為全軍之冠,適合承擔大使職任,坐鎮安撫涼州。可令車騎將軍馬防駐防漢陽,作為重要的威懾力量。」他這個建議違忤了馬防的心意。於是,馬防回京,指使監營謁者李譚劾奏耿恭,說他不以國事為憂,接到出征詔書時有怨望之辭色。朝廷徵召耿恭回京,把他下獄審治,後來,免除他的官職,責令他還歸本郡。不久,耿恭死於家中。

評論說:我初次讀《漢書·蘇武傳》,被他在蠻荒之地堅持過艱苦生活,沒有讓大漢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動。後來披閱耿恭堅守疏勒城的事跡,不知不覺長嘆著眼淚不知從哪裡流了下來。哎!追求正義比求生還重要,才使他達到這樣的境界嗎!從前曹劌在柯地盟會時劫持齊桓公,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大長趙國威風,不過是在短時間內逞其英豪,與耿恭處百死之地而不懈斗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我認為西漢和東漢的統治者應當給蘇武、耿恭兩人顯貴的爵位,給他們十代人大赦的權利。可是蘇武所受的恩澤連繼承人也沾不上,耿恭甚至死於獄中。回想當年介之推的龍蛇歌謠,我認為可以大大地為他們感嘆。

【賞析】

在談閱讀感受之前,先澄清一個地理名詞上的誤讀。耿恭守衛的疏勒,不是漢代疏勒國首府疏勒城,即今天的新疆喀什市。據元代歷史學家胡三省考證,當年耿恭守衛的「疏勒城在車師後部,非疏勒國城也」,其舊址在今天新疆奇台縣半截溝鄉麻溝梁的石城子遺址間,與喀什市相隔足有1000多公里。

前四史中,隨著史書性質的日趨定型,敘事的生動、形象漸呈退化之態。《漢書》不及《史記》敘事的生動、形象,《後漢書》、《三國志》不及《漢書》敘事的生動、形象。有如此壯烈業績的耿恭,趕不上司馬遷、班固為其寫傳記,只得讓李廣、蘇武等人專美於前。

捧讀《後漢書·耿恭傳》,我一直為他抱屈。論出身,他是名將之後,彪炳千秋,光耀門楣,是情理中的事;論業績,誠如後世史學家所謂:「自永平十八年三月金蒲城被圍,至建初元年三月入玉門關,前後歷時兩年整。耿恭兵不滿百,孤懸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窮城。前有數萬之敵,屢挫其鋒;後無匹馬之援,終無異志。士卒至死而不離不棄,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之。時人贊其「節過蘇武」,誠哉斯言!」可惜縱然「節過蘇武」,後人銘記其勛業的有幾個呢!王維有句詩說:「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難封緣數奇」,歷史人物活著時會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死了,也會依舊存在不公正。歷史學家的表彰不力,後人的漠視,會使死者的雙眼永遠難以闔上。

對於耿恭,范曄的這篇傳記,不可謂不用心。他在有些地方甚至一改自己嚴謹的寫作風格,而學習《史記》的好「奇」。最典型的就是拜井一段。《東觀漢記》的記載是這樣的:「恭親自挽籠,於是令士且勿飲,先和泥塗城,並揚示之。」也就是說「穿井十五丈不得水」之後,耿恭親自下井把裡面的土運上來,讓士兵繼續挖,終於挖到了水。後來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時就採用了這種比較現實的描述。范曄把耿恭繼續挖井改為向井叩拜,「有頃,水泉奔出」,顯示了神靈的作用。他自認為很「奇」,能表現出耿恭業績的感天動地。但實際上,他不知道司馬遷的「奇」是要植根生活的。《東觀漢記》的記載才是真正的司馬遷式的「奇」。大家設想一下,有了水,讓大家先別喝,而是用來拌泥抹城牆,並灑水讓敵人看,這樣的安排,比直接灑水給敵人看,哪樣更合理,更有效,更「奇」?范曄是位優秀的歷史學家,但不是位傑出的文學家。他盡力為耿恭寫一篇好傳記,有時難免弄巧反拙。耿恭守疏勒,歷時兩年,除了對敵斗爭的頑強,他在團結下屬,鼓勵士氣方面,肯定有一些特殊的手段、策略。范曄選取的那件被後人稱為岳飛《滿江紅》詞「壯志飢餐胡虜肉」一句所本的事,即「恭乃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委實不光彩。一則兩國交兵,不斬來使,誘殺使臣,勝之不武;二則公開燒烤敵人,會激發匈奴士兵的鬥志,對己方並不利。耿恭自有光彩的事,可惜歷史學家或是因為調查力度不夠,或是缺乏剪裁眼光,讓該寫的事多淹沒在黃沙礫石下了。

但范曄嚴謹的寫作態度,也給了我們一個沉重的思考話題。耿恭這樣的守土鐵血漢子,在上司、同僚的心目中會得到怎樣的評價呢?有主張把他和部下拋棄不管的,有主張全力營救的,有的即便去拯救,也想著半途而廢。英雄並不像我們想像中得到的盡是鮮花和掌聲。這讓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們這個民族自漢唐以後日益缺乏強悍勇武精神的原因!班超、耿恭這樣的孤膽英雄,流了血,就絕不應再流淚!可惜,一切誠如范曄在「論曰」中所說的:「以為二漢當疏高爵,宥十世。而蘇君恩不及嗣,恭亦終填牢戶。追誦龍蛇之章,以為嘆息。」

惜哉,耿恭!范曄的史筆難以傳達你的神采,卻繪出了你的窘境!同時代的人群里,已遍布對你的浴血事跡漠視的眼神,後世的遺忘,想來你也不會太計較!只是,一遍遍捧讀《後漢書·耿恭傳》,那西域的風沙不再是圖片圖像,而是我們祖先從未向敵人屈服過的頭顱!

【名句點擊】

1、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譯文:如今把人臣派到危險艱難的地方,在他們急迫的時候,朝廷卻扔掉不管;這樣,對外則是縱容蠻夷行凶作惡,對內則是讓死難的臣民傷心。假令估計一下時局,以後不會再發生侵擾邊境的事件,這樣做是可以的;如果匈奴再來犯邊,進行侵略,皇上又怎能激勵將帥用命呢?

解說:鮑昱真是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拯救一個耿恭,意味將有千千萬萬個耿恭鐵心為國效力。朝廷不憐惜為自己效力的將士,就會失去將士的奉獻之心。一旦陷入危難,誰還會挺身而出?這不是簡單的收買人心的權宜之計,也關繫到民族性格的營造。褒獎見義勇為者,優待軍人、老兵,都是健康社會成員的共識。過去這樣,現在這樣,將來還得這樣!主張放棄拯救耿恭的第五倫是東漢一位著名的清官,可惜太沒長遠目光了!他會因為這件事而成為陰暗人物。

2、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

譯文:耿恭見狀,仰天長嘆道:「聞昔貳師將軍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於是,整頓衣裳,對井再拜,為將吏們祈禱。不一會,飛泉湧出,眾軍喜悅無比,歡騰雀躍,山呼萬歲。耿恭軍將士在城上向下揚水給匈奴看。

解說:這段文字的有名,仰仗唐朝詩人王維的詩《老將行》。這是首歌頌一位屢立殊勛卻不得封賞,備受冷落的老年將軍的七言古體詩,詩中有這么兩句:「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分別用耿恭和西漢將領灌夫的典故,來表現老將軍的壯志在胸,不會「使酒罵座」(灌夫為人剛直,常借酒發脾氣)。耿恭得到泉水,是他深挖的結果。不過,我們還是相信是他對漢朝的忠心,才換來清泉!

【作者的故事】

范曄(398~445),字蔚宗,南朝宋代順陽(今河南淅川人),少年時即博覽群書,善寫文章,通曉音樂,還能寫一手漂亮的隸書,17歲即踏入仕途,445年因參與密謀擁立劉義康而被處死。

范曄一生的最大成就是博採魏晉以來各家關於東漢史實的著作,刪繁補略,撰成《後漢書》紀傳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成為我國史學名著。

他母親是在上廁所時產下他的,當時范曄的額頭磕在磚上受了傷,所以他的小名就叫磚。

成年後的范曄身高不滿七尺,又肥又黑,而且眉毛、胡須均禿掉。正如阿里巴巴網站總裁馬雲所說,「男人的才華與其長相成反比」,范曄因為才華出眾,年紀輕輕便已成名。他縱情聲色,不拘小節。皇太妃去世安葬那晚,他照樣酣飲聽音樂;母親重病將逝,他居然攜妓妾去探望。這種張狂的個性最終毀了他。

Ⅶ 後漢書 皇甫規妻傳 譯文

【原文】

恭(即耿恭)字伯宗,國(即耿國,東漢功臣耿弇之子)弟廣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騎都尉劉張出擊車師(西域國名),請恭為司馬,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即堂弟)駙馬都尉秉(耿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乃以恭為戊己校尉(應該是戊校尉),屯後王(車師分前後兩部,後王為後部首領)部(轄區)金蒲城,謁者(官名)關寵為戊己校尉(應該是己校尉),屯前王部柳中城,屯各置數百人。恭至部,移檄烏孫(西域國名),示漢威德,大昆彌以下皆歡喜,遣使獻名馬,及奉宣帝時所賜公主博具(漢武帝元封中,遣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為公主,嫁與烏孫昆莫,賜乘輿服御,官屬侍御數百人,贈送甚盛,後來漢宣帝又以賭博用具賜之),願遣子入侍。恭乃發使齎(音jī,攜帶)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單於遣左鹿蠡王(匈奴官名)二萬騎擊車師。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騎多,皆為所歿。匈奴遂破殺後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戰,以毒葯傅矢。傳語匈奴曰:「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因發強弩射之。虜中矢者,視創皆沸(腫爛),遂大驚。會天暴風雨,隨雨擊之,殺傷甚眾。匈奴震怖,相謂曰:「漢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恭以疏勒城傍有澗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據之。七月,匈奴復來攻恭,恭募先登(敢死隊員)數千人直馳之,胡騎散走,匈奴遂於城下擁絕澗水。恭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同「榨」)馬糞汁而飲之。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指西漢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據《東觀漢記》載:「恭親自挽籠,令士且勿飲,先和泥塗城,並揚示之。」)。虜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

時,焉耆(西域國名)、龜茲(西域國名)攻歿都護陳睦,北虜亦圍關寵於柳中。會顯宗(即東漢明帝劉庄)崩,救兵不至,車師復畔(同「叛」),與匈奴共攻恭。恭歷(同「勵」)士眾擊走之。後王夫人先世漢人,常私以虜情告恭,又給以糧餉。數月,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恭與士推誠同死生,故皆無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數十人。單於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復遣使招恭曰:「若降者,當封為白屋王(白屋族的首領),妻以女子。」恭乃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虜官屬望見,號哭而去。單於大怒,更益兵圍恭,不能下。

初,關寵上書求救,時肅宗(指東漢章帝劉炟)新即位,乃詔公卿會議。司空第五倫以為不宜救。司徒鮑昱議曰:「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同「才」)各數十,匈奴圍之,歷旬不下,是其寡弱盡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西域國名)兵,合七千餘人,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會柳中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獲生口(人口)三千餘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虜驚走,車師復降。

會關寵已歿,蒙等聞之,便欲引兵還。先是,恭遣軍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隨王蒙軍俱出塞。羌固請迎恭,諸將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與羌,從山(指天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軍僅能至。城中夜聞兵馬聲,以為虜來,大驚。羌乃遙呼曰:「我范羌也。漢遣軍迎校尉耳。」城中皆稱萬歲。開門,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隨俱歸。虜兵追之,且戰且行。吏士素飢困,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玉門,唯餘十三人。衣屨穿決,形容枯槁。中郎將鄭眾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丑虜數千百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同「勵」)將帥。」及恭至洛陽,鮑昱奏恭節過蘇武,宜蒙爵賞。拜為騎都尉,以恭司馬石修為洛陽市丞,張封為雍營司馬,軍吏范羌為共丞,餘九人皆補羽林。恭母先卒,及還,追行喪制,有詔使五官中郎將齎牛、酒釋服(停止服孝)。

明年,遷長水校尉。其秋,金城、隴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詔召入問狀。乃遣恭將五校士三千人,副(擔任……的副手)車騎將軍馬防討西羌。恭屯枹罕,數與羌接戰。明年秋,燒當羌降,防還京師,恭留擊諸未服者,首(斬首)虜千餘人,獲牛、羊四萬余頭,勒姐(音zǐ)、燒何羌等十三種數萬人,皆詣恭降。

初,恭出隴西,上言:「故安豐侯竇融昔在西州(即涼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鴻臚固(即竇固),即其子孫。前擊白山,功冠三軍。宜奉大使,鎮撫涼部。令車騎將軍防屯軍漢陽,以為威重。」由是大忤(音wǔ,觸犯)於防(指馬防怨恨耿恭推薦竇固奪了自己的權力)。及防還,監營謁者李譚承旨奏恭不憂軍事,被詔怨望。坐征下獄,免官歸本郡,卒於家。

論曰:余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蘇武,武帝時出使匈奴,匈奴乃幽囚武於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嚙雪,與氊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二十年乃還也)。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昔曹子(曹子,春秋時魯大夫曹劌也。一名曹沬。據《史記》載,齊桓公與魯庄公會於柯而盟,曹沬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乃盡還魯之侵地,而與之盟。)抗質於柯盟,相如(指戰國時人藺相如)申威於河表,蓋以決一旦之負,異乎百死之地也。以為二漢當疏高爵,宥十世。而蘇君恩不及嗣(繼承人),恭亦終填牢戶(填牢戶指的是死於獄中,但耿恭卒於家,似不該說「填牢戶」)。追誦龍蛇之章(據《史記》,春秋時晉文公返國,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不及。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天,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也」),以為嘆息。

——選自《後漢書·耿弇列傳第九》

【譯文】

耿恭,字伯宗,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大將。耿恭的父親耿廣是名將耿弇的弟弟。耿恭年少時就死了父親,從小就慷慨多大略,有將帥之才。永平十七年(74年)冬,騎都尉劉張率兵擊車師,請耿恭擔任司馬,耿恭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駙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國之子,耿恭之弟)破降車師。破降車師後,朝廷重新設立西域都護,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屬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己校尉,分別駐扎在車師後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車師前王部柳中(今新疆艾丁湖東北)城,各置兵卒數百人。耿恭到任,發布文告曉示烏孫,宣揚漢室威德,烏孫國中,從國王大昆彌以下,都非常高興。派使者向東漢朝廷獻名馬,還送來漢宣帝時贈給昆彌右夫人——公主劉細君的博具,並願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便派使者帶著金銀布帛,迎接其王子人侍漢朝皇帝。
〖文章來源: 春秋中文網 [轉帖]大漢軍魂——耿恭堅守疏勒城事略 UvbBtP〗

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單於派左鹿蠡王率二萬騎兵進攻車師,耿恭派司馬帶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軍,寡不敵眾,全軍盡沒。北匈奴殺死車師後王安得,又轉兵攻打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當時城中兵少,形勢危急。耿恭親自登城,指揮作戰。他讓部下把毒葯塗到箭鏃上,向匈奴兵喊話:「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喊完,用強弩發射毒箭。匈奴兵中箭者,創口都因毒熱而迅速潰爛。,大驚失色。正逢天降暴雨,耿恭乘風雨大作之際,縱兵出城,猛攻敵陣,大獲全勝。匈奴兵震恐,紛紛說:「漢兵像神一樣,真可畏也!」,引兵而去。

耿恭料匈奴定會再來,便於五月選定城傍有澗水流過的疏勒城據以固守。七月,匈奴兵又來進攻,耿恭招募數千敢死隊員直闖敵陣,匈奴失利,,便在疏勒城下扎營,斷絕澗泉之水。耿恭城中缺水,命將士掘井。但掘至十五丈深,仍不見水。將士乾渴不堪,連馬糞汁都擠出來喝了。耿恭見狀,仰天長嘆道:「聞昔貳師將軍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整頓衣裳,對井再拜,為將吏們祈禱。不一會,飛泉湧出,眾軍喜悅無極,歡騰雀躍,山呼萬歲。耿恭軍將士在城上向下揚水給匈奴看,匈奴頗感意外,以為漢軍有神明相助,撤兵而去。

當時,焉耆、龜茲聯合,殺死了漢西域都護陳睦,北匈奴在柳中包圍了關寵。十一月,明帝死,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耿恭激勵將士,奮勇拒敵。車師後王夫人的祖輩是漢人,因而常悄悄地給耿恭通報軍情,並私下供給漢軍糧餉。無奈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數月之後,漢兵糧食用完,陷入困境,煮鎧弩,食其筋革。耿恭與士兵推誠同死生,因而全城上下,協力同心,決心死守城邑。但由於缺乏糧草,軍士漸漸死亡,只剩了幾十人。單於知道耿恭困頓不堪,想招降他,派使者對他說:「你若投降,就封你為白屋王,把女兒嫁給你做妻子。」耿恭先假意應允,將單於使者誘上城來,親手將其殺死,炙於城上,使者官屬望見,號哭而去。單於大怒,增兵圍城,但始終未能攻下。

〖文章來源: 春秋中文網 [轉帖]大漢軍魂——耿恭堅守疏勒城事略 pt1dwy〗當初,關寵剛被圍時,上書朝廷,請求派兵來救。適逢明帝已死,章帝即位,得到奏章,發下公卿計議。司空第五倫認為不宜出兵救援。司徒鮑昱說:「朝廷派人到危難之地,卻在關鍵時刻拋棄了他們。這樣一來,對外,會助長敵對勢力放憚無忌的氣焰,對內則會損害忠亮守節之臣。假令估計一下時局,以後邊疆無事則已,倘若一時有警,匈奴再興兵犯境,你還怎麼激勵人帶兵為將呢?況且耿恭、關寵每人只剩軍吏數十人,匈奴包圍攻擊好多天,尚未攻下。可見他們雖人少勢單,卻盡力報國。應該調發敦煌、酒泉兩郡太守,各人率領精銳騎兵兩千人,多帶旗幟,急行軍,趕去解救他們的危難。匈奴那些疲憊不堪的士兵,必定不敢抵敵,四十日之內,就足夠返回塞內了。」

章帝依議,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代理太守事;派秦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征調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於建初元年(76年)正月,到柳中進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俘虜三千餘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匈奴見勢遁逃,車師國又歸降了漢王朝。

這時關寵業已戰歿,援軍諸將見此便欲棄耿恭回師。先前耿恭曾遣所部軍吏范羌回敦煌領取軍士寒衣,所以這次出征也在軍中。此時諸將欲退,范羌抵死不從。諸將不敢前進,無奈只得分兵兩千給范羌營救耿恭。范羌從天山北道進軍,遇大雪深丈余。歷盡艱辛才到達疏勒城下。城中聽到兵馬聲,以為匈奴攻城。大驚,准備拒戰。范羌在城下大呼:「我乃范羌,朝廷遣軍迎校尉耳。」城中皆呼萬歲。開門,見援軍相與痛哭。此時,城中僅餘二十六人。
〖文章來源: 春秋中文網 [轉帖]大漢軍魂——耿恭堅守疏勒城事略 BGEler〗第二天,耿恭等東歸。沿途,敵兵追趕騷擾,漢軍且戰且行。耿恭的人馬,從疏勒出發時尚有二十六人,由於將士忍飢挨餓,身體孱弱,一路上,多有死者,到玉門關時,僅剩了十三人,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中郎將鄭眾安排耿恭等人洗沐,更換衣服。並上奏章給皇帝,希望表彰耿恭:「耿恭憑單薄的兵力堅守孤城,當匈奴的要沖,面對幾萬敵軍的攻擊,累月連年,心思用盡,力量耗光。從山上打井取水,煮弓弩當糧,抱著萬死而無一生的決心,前後殺傷敵軍數以千百計,終於忠勇雙全,沒有給國家丟丑。耿恭的節義,真是古今不曾有過的,應當授給他顯要的爵位,用來勉勵將帥。」耿恭回到洛陽。鮑昱也上奏皇帝,說耿恭的節義超過了蘇武,應該賜予爵賞。,朝廷任命耿恭為騎都尉。任命耿恭的司馬石修為雒陽市丞,張封為雍營司馬,軍吏范羌為共丞,餘九人皆為羽林軍。耿恭母親早先去逝,耿恭回來後,回家追行喪制,不能出任官職,章帝下令叫五官中郎將馬嚴賜給耿恭牛酒,要他停止服孝。

建初二年(77年),耿恭任長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隴西羌叛漢。耿恭上表指陳方略,皇帝下詔召他入宮咨詢。遂派他率領五校(越騎、屯騎、步兵、長水、射聲)士卒三千人,作為車騎將軍馬防的副將出征西羌。耿恭駐軍枹罕,多次與敵作戰。第二年秋天,燒當羌(西羌之一支)投降,馬防還京師,耿恭留駐攻打尚未平服者,殲敵千餘人,獲牛、羊四萬多頭,勒姐、燒河羌等十三種羌幾萬人,都到耿恭軍中投降。

當初,耿恭出隴西時,曾上書朝廷,說:「故安豐侯竇融昔在涼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鴻臚固(即竇固),即其子孫。前時竇固出兵天山,戰功卓著,為全軍之冠,適合承擔大使職任,坐鎮安撫涼州。可令車騎將軍馬防駐防漢陽,作為重要的威懾力量。」他這個建議違忤了馬防的心意。,馬防回京,指使監營謁者李譚劾奏耿恭,說他不以國事為憂,接到出征詔書時有怨望之辭色。朝廷徵召耿恭回京,把他下獄審治,後來,免除他的官職,責令他還歸本郡。不久,耿恭死於家中。

評論說:我初次讀《漢書·蘇武傳》,被他在蠻荒之地堅持過艱苦生活,沒有讓大漢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動。後來披閱耿恭堅守疏勒城的事跡,不知不覺長嘆著眼淚不知從哪裡流了下來。哎!追求正義比求生還重要,才使他達到這樣的境界嗎!從前曹劌在柯地盟會時劫持齊桓公,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大長趙國威風,是在短時間內逞其英豪,與耿恭處百死之地而不懈斗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我認為西漢和東漢的統治者應當給蘇武、耿恭兩人顯貴的爵位,給他們十代人大赦的權利。可是蘇武所受的恩澤連繼承人也沾不上,耿恭甚至死於獄中。回想當年介之推的龍蛇歌謠,我認為可以大大地為他們感嘆。

【賞析】

在談閱讀感受之前,先澄清一個地理名詞上的誤讀。耿恭守衛的疏勒,不是漢代疏勒國首府疏勒城,即今天的新疆喀什市。據元代歷史學家胡三省考證,當年耿恭守衛的「疏勒城在車師後部,非疏勒國城也」,其舊址在今天新疆奇台縣半截溝鄉麻溝梁的石城子遺址間,與喀什市相隔足有1000多公里。

前四史中,隨著史書性質的日趨定型,敘事的生動、形象漸呈退化之態。《漢書》不及《史記》敘事的生動、形象,《後漢書》、《三國志》不及《漢書》敘事的生動、形象。有如此壯烈業績的耿恭,趕不上司馬遷、班固為其寫傳記,只得讓李廣、蘇武等人專美於前。

捧讀《後漢書·耿恭傳》,我一直為他抱屈。論出身,他是名將之後,彪炳千秋,光耀門楣,是情理中的事;論業績,誠如後世史學家所謂:「自永平十八年三月金蒲城被圍,至建初元年三月入玉門關,前後歷時兩年整。耿恭兵不滿百,孤懸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窮城。前有數萬之敵,屢挫其鋒;後無匹馬之援,終無異志。士卒至死而不離不棄,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之。時人贊其「節過蘇武」,誠哉斯言!」可惜縱然「節過蘇武」,後人銘記其勛業的有幾個呢!王維有句詩說:「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難封緣數奇」,歷史人物活著時會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死了,也會依舊存在不公正。歷史學家的表彰不力,後人的漠視,會使死者的雙眼永遠難以闔上。

對於耿恭,范曄的這篇傳記,不可謂不用心。他在有些地方甚至一改自己嚴謹的寫作風格,而學習《史記》的好「奇」。最典型的就是拜井一段。《東觀漢記》的記載是這樣的:「恭親自挽籠,令士且勿飲,先和泥塗城,並揚示之。」也就是說「穿井十五丈不得水」之後,耿恭親自下井把裡面的土運上來,讓士兵繼續挖,終於挖到了水。後來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時就採用了這種比較現實的描述。范曄把耿恭繼續挖井改為向井叩拜,「有頃,水泉奔出」,顯示了神靈的作用。他自認為很「奇」,能表現出耿恭業績的感天動地。但實際上,他不知道司馬遷的「奇」是要植根生活的。《東觀漢記》的記載才是真正的司馬遷式的「奇」。大家設想一下,有了水,讓大家先別喝,而是用來拌泥抹城牆,並灑水讓敵人看,這樣的安排,比直接灑水給敵人看,哪樣更合理,更有效,更「奇」?范曄是位優秀的歷史學家,但不是位傑出的文學家。他盡力為耿恭寫一篇好傳記,有時難免弄巧反拙。耿恭守疏勒,歷時兩年,除了對敵斗爭的頑強,他在團結下屬,鼓勵士氣方面,肯定有一些特殊的手段、策略。范曄選取的那件被後人稱為岳飛《滿江紅》詞「壯志飢餐胡虜肉」一句所本的事,即「恭乃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委實不光彩。一則兩國交兵,不斬來使,誘殺使臣,勝之不武;二則公開燒烤敵人,會激發匈奴士兵的鬥志,對己方並不利。耿恭自有光彩的事,可惜歷史學家或是因為調查力度不夠,或是缺乏剪裁眼光,讓該寫的事多淹沒在黃沙礫石下了。

但范曄嚴謹的寫作態度,也給了我們一個沉重的思考話題。耿恭這樣的守土鐵血漢子,在上司、同僚的心目中會得到怎樣的評價呢?有主張把他和部下拋棄不管的,有主張全力營救的,有的即便去拯救,也想著半途而廢。英雄並不像我們想像中得到的盡是鮮花和掌聲。這讓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們這個民族自漢唐以後日益缺乏強悍勇武精神的原因!班超、耿恭這樣的孤膽英雄,流了血,就絕不應再流淚!可惜,一切誠如范曄在「論曰」中所說的:「以為二漢當疏高爵,宥十世。而蘇君恩不及嗣,恭亦終填牢戶。追誦龍蛇之章,以為嘆息。」

惜哉,耿恭!范曄的史筆難以傳達你的神采,卻繪出了你的窘境!同時代的人群里,已遍布對你的浴血事跡漠視的眼神,後世的遺忘,想來你也不會太計較!只是,一遍遍捧讀《後漢書·耿恭傳》,那西域的風沙不再是圖片圖像,而是我們祖先從未向敵人屈服過的頭顱!

【名句點擊】

1、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譯文:如今把人臣派到危險艱難的地方,在他們急迫的時候,朝廷卻扔掉不管;這樣,對外則是縱容蠻夷行凶作惡,對內則是讓死難的臣民傷心。假令估計一下時局,以後不會再發生侵擾邊境的事件,這樣做是可以的;匈奴再來犯邊,進行侵略,皇上又怎能激勵將帥用命呢?

解說:鮑昱真是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拯救一個耿恭,意味將有千千萬萬個耿恭鐵心為國效力。朝廷不憐惜為自己效力的將士,就會失去將士的奉獻之心。一旦陷入危難,誰還會挺身而出?這不是簡單的收買人心的權宜之計,也關繫到民族性格的營造。褒獎見義勇為者,優待軍人、老兵,都是健康社會成員的共識。過去這樣,現在這樣,將來還得這樣!主張放棄拯救耿恭的第五倫是東漢一位著名的清官,可惜太沒長遠目光了!他會因為這件事而成為陰暗人物。

2、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

譯文:耿恭見狀,仰天長嘆道:「聞昔貳師將軍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整頓衣裳,對井再拜,為將吏們祈禱。不一會,飛泉湧出,眾軍喜悅無比,歡騰雀躍,山呼萬歲。耿恭軍將士在城上向下揚水給匈奴看。

解說:這段文字的有名,仰仗唐朝詩人王維的詩《老將行》。這是首歌頌一位屢立殊勛卻不得封賞,備受冷落的老年將軍的七言古體詩,詩中有這么兩句:「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分別用耿恭和西漢將領灌夫的典故,來表現老將軍的壯志在胸,不會「使酒罵座」(灌夫為人剛直,常借酒發脾氣)。耿恭得到泉水,是他深挖的結果。,我們還是相信是他對漢朝的忠心,才換來清泉!

【作者的故事】

范曄(398~445),字蔚宗,南朝宋代順陽(今河南淅川人),少年時即博覽群書,善寫文章,通曉音樂,還能寫一手漂亮的隸書,17歲即踏入仕途,445年因參與密謀擁立劉義康而被處死。

范曄一生的最大成就是博採魏晉以來各家關於東漢史實的著作,刪繁補略,撰成《後漢書》紀傳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成為我國史學名著。

他母親是在上廁所時產下他的,當時范曄的額頭磕在磚上受了傷,所以他的小名就叫磚。

成年後的范曄身高不滿七尺,又肥又黑,眉毛、胡須均禿掉。如阿里巴巴網站總裁馬雲所說,「男人的才華與其長相成反比」,范曄因為才華出眾,年紀輕輕便已成名。他縱情聲色,不拘小節。皇太妃去世安葬那晚,他照樣酣飲聽音樂;母親重病將逝,他居然攜妓妾去探望。這種張狂的個性最終毀了他。

Ⅷ 昆明最好吃的麵包&點心

呵呵,要求挺高。
留意了。碰到後再告訴你。

Ⅸ 哪個網站可以買嘉華玫瑰花餅鮮花塗城

淘寶網有一家雲南特產珍品店裡面有,或者蘇寧易購也可以

熱點內容
情人節葯師 發布:2025-07-13 09:14:55 瀏覽:373
26度花藝 發布:2025-07-13 09:14:51 瀏覽:99
花如雨花藝 發布:2025-07-13 09:07:26 瀏覽:498
七夕那天過 發布:2025-07-13 09:02:56 瀏覽:45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版中文版電腦版 發布:2025-07-13 09:02:06 瀏覽:18
聖白樹花語 發布:2025-07-13 09:00:38 瀏覽:600
情人節心形圖案 發布:2025-07-13 08:50:17 瀏覽:407
花藝學徒幹嘛的 發布:2025-07-13 08:48:44 瀏覽:691
七夕吾悅 發布:2025-07-13 08:43:07 瀏覽:779
一朵梅花刺綉 發布:2025-07-13 08:40:40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