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花店
① 竹子是挪威的什麼國家
竹材料也成為上海世博會上低碳環保建築設計的寵兒。近日,記者走進世博園,在黃浦 江邊完全用竹子鋪成的長達3.6公里的棧道上,在以竹命名的餐廳和完全用竹子建造的花店,在許多帶有竹元素的場館中,不斷增加著對竹產業的新認識,不斷領略著竹子在低碳潮流中所展示的獨特風采。
竹子如此多的用處令人驚嘆
進入世博會國際組織聯合館中的國際竹藤組織館,便進入了一個竹子的世界,你也一定會為當今竹子能有如此多的用處感到驚嘆。從竹葉到竹根,竹子的每一部分都正在被利用並創造價值,並形成了充滿生機的大產業。
國際竹藤組織館里兩幢精緻的竹別墅模型格外引人注目。「建造相同面積的建築,竹子的能耗是混凝土能耗的八分之一,是木材能耗的三分之一,是鋼鐵能耗的五十分之一。竹建築不僅節能,而且成本低廉,建築質量可靠,經久耐用。正是由於竹子有很強的硬度,竹房屋抗震性能好,汶川大地震之後,國際竹藤組織與花旗銀行合作,在都江堰的『幸福祥和小區』建起了竹房屋,實用又別致,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國際竹藤組織的世博會協調官員劉可為自豪地對記者說。
在國際竹藤組織館中,人們看到,竹子可以造成竹別墅、可以做成竹鍵盤、竹纖維可以織成衣服、從竹葉中提取的竹葉黃酮是上好的保健成分,竹炭可以用來吸附廢氣。人們不禁豁然開朗:從毛竹的簡單利用,到把高新科技成果應用於產業中,原來竹子能夠為我們提供如此多的新興和優質產品。竹子確實在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在世博園,把竹子作為建材明星的設計比比皆是
「德中同行之家」,是德中合建、以「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化進程」為主題設計的展館,展館由竹集成板和巨型原竹組合而成自支承式結構,通過大膽創新和運用科技,以竹材構成了一個現代而又不失天然格調的竹世界。
世博園的印度館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竹子穹頂,其內部用無屏障的360度全息投影,加上絢麗多彩的燈光,打造出一個色彩斑斕、現代與古老相結合的夢幻館。
保持原生態用竹的當屬印度尼西亞館,一排長約10米的竹子從館中穿牆而出,展館四周圍滿了竹叢。
越南國家館也主打竹子牌。碧海、藍天、青峰、翠竹,讓置身其中的遊客盡享鄉野風情。
挪威館的竹元素,是挪威木材與中國竹子的黏合,叫黏竹。黏竹採用挪威先進的膠合板技術,將竹材黏合在木板表面做成大尺度的建築構件,且保留竹本身固有的天然質感。這種黏竹技術,使得挪威館別具風情。
秘魯館是由竹子和泥土編織成若干格子構成牆體。透過竹編的裝飾牆光線可照射到室內,營造了一個頗具原生態格調的竹環境。
西班牙館可謂是竹藤版的鳥巢。整個展館使用了8524塊藤編板,由長達25000米的鋼骨管支撐,以竹材做內部裝飾,營造出類似籃子造型的大型庭院式設計,為遊客營造出竹藤壯麗奇特的視覺效果。這座竹藤版的鳥巢,不久前榮獲了2010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國際建築大獎。
② 花店如何實現低碳
花店又不高碳?只是招蚊子···
③ 自己無本錢,如何用十年時間創業賺錢,然後買房結婚
沒技術沒資金最好是學一門獨特的技術在手上,有錢可以自己創業開店,沒錢可以先打工,積累足夠經驗和資金再開店!
建議你去陽光巴士培訓下水培花卉技術,無論是將來工作還是自己開店,都是對你很有好處的。
如今,低碳與環保是現代城市創業的兩大主題,環境的惡化,使得現代人的環保意識日益提高。比如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把植物花卉當成一件普通的觀賞品,而是把其作為凈化空氣、有益健康的環境點綴必需品。「低碳生活漸行漸近,很環保很時尚」;「領養綠色植物,爭做低碳公民」等頻頻見於報端,引起了大眾的強烈反響。大眾對「低碳產品」的認可甚至推崇,是推動創業發展「低碳產品」的巨大商機。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陽光巴士創業網在業內,整合公司現有資源,以植物寵物、水培花卉項目為基礎,是業內最早提出 「低碳創業」呼籲的創業指導公司之一,是國內低碳創業領域的先行者。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開店創業一樣可以,並且還能把綠色帶給更多的人。
單純是開花店的平均利潤並不高,因為平日里除非有公司開業或許會租花(很少會買),其他生意就比較清淡,主要就是告白和看病人才買,勉強維持房租和其他開支,花店的利潤主要來自於情人節和七夕這些節日,這才是花店的暴利時間。而怎麼才能在平日里保持良好的利潤呢?我想了下,無非是開源節流這2個選擇,節流就不說了,減少開支,自己多扣一些就行。開源我就給你講講吧,為什麼鮮花的淡季你不能跳出傳統思維了?難道不可以買賣植物寵物?賣賣水培花卉?別告訴我你不知道什麼是水培花卉!那你這花店開的就真的失敗了。
④ 我家的環保大戰作文400字
現在全世界正面臨著能源危機,全世界人民都在倡導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在我家也悄然進行著。
自從我家開始低碳生活後,除雨天外,一般時間都不得開私家車。這下,我們都有苦吃了!我上補習班,要麼走路,要麼坐公交車,腳都「抗議」了;媽媽每次去超市,買一大堆生活用品,結果回家時,簡直是寸步難行;爸爸也好不到哪去,上班下班,騎著自行車忙上忙下,到頭來,腿照樣還是酸的。唉,要低碳,真難!可過了一陣子,我們家的油費還真省了蠻多哩!那還是繼續這個低碳的活動吧。
低碳,字面上看,意思是盡量少排放或少用些碳。可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怎麼辦?對了,植物!於是,我們家又掀起了低碳的第二風波——植物大戰二氧化碳。熱愛花草的媽媽最先開始行動,她不知從哪個小攤上買來了一盆還在成長的萬年青,放在陽台上,迎著陽光,碧綠碧綠的;我也不甘示弱,從花店買回一小盆仙人球,放在電腦旁,既吸收二氧化碳,又防輻射,真是一舉兩得;爸爸更厲害,乾脆在小區里栽起樹,想必明年的這時,樹已經長大了吧。嘿嘿,其實低碳生活也蠻有趣的嘛。
我的弟弟也躍躍欲試,想體驗一番低碳生活,最近他幼兒園舉行了環保知識搶答賽,回家後就開始執行了,提醒我們如何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等等。還在家模仿老師搞起了環保知識搶答賽呢!什麼酸雨的危害、汽車尾氣的危害等等,我感覺我弟弟真的長大了!
其實低碳並不難,它常常在我們身邊。生活需要低碳,讓我們攜起手來,將低碳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