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建水鮮花拳

建水鮮花拳

發布時間: 2021-02-26 10:55:02

㈠ 現在建水還有開泰拳館的嗎

泰拳有拳法,腿法,膝法,肘法,其中膝法和肘法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基本招式。
泰拳基本拳法為直拳、擺拳、勾拳。
直拳:基本實戰勢站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左腳跟稍外轉,重心移至左腳,上體略左轉,同時,左臂順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線沖擊,力達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額處,目視前方,然後左拳壓肘收回,成基本姿勢。右直拳反之。
擺拳:基本實戰勢,右腳蹬地,身體重心移向左腳,左腳跟略離地外轉,並輾轉腳掌,上體右轉同時左臂內旋,抬肘與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橫擊高於肩平,然後恢復基本姿勢。右擺拳反之。
勾拳:基本實戰勢站立,右腳蹬地,重心移向左腳左腳跟略抬外轉,腳掌碾地,上體左轉略下沉後,左膝及上體瞬間挺伸並向右轉體,同時,左臂外旋由下向上擊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內,力達拳面,右拳仍置下額前,目視左拳,然後再恢復基本姿勢。右勾拳反之。
截拳道基本腿法為蹬腿,踹腿,鞭腿。
蹬腿
左蹬腿:基本實戰勢站立,身體重心移至後腿,後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隨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達腳跟,當腳觸擊目標時伸胯並使腳尖猛向前下方壓踩,蹬腿後腳落下,還原成基本姿勢。右蹬腿反之。
踹腿
左踹腿:基本實戰勢站立,重心移至後腿,膝略屈,腳尖外展,左腿屈膝上,抬膝高於腰,底朝向攻擊點挺膝踹出,力達腳底,同時後腿挺直,上體向後腿側傾,目視腳面,然後踹出,腿下落,還原成基本姿勢。右側揣腿反之。
鞭腿
左鞭腿:基本實戰勢,重心移至右腿,膝略屈左腿,屈膝上抬,高過腰,上體後左腿側轉略傾,隨即挺膝,使小腿從外向上,向前向內弧形彈擊,並使腳面綳平使力達腳面或脛骨處,目視腳部,然後側彈腿,下落還原成基本姿勢。右鞭腿反之。
此外還有飛踢,勾踢,轉身橫踢等腿法,但是基本腿法為以上三種。

㈡ 建水有什麼好玩好吃的

我是北方人,只能說我們那裡的,告訴你蘭州牛肉拉麵也算中國有名小吃,要在中國找一家沒有蘭州牛肉麵館的城市,難。不過,牛肉麵一走出蘭州就變了味兒,別看都打出了"正宗"的招牌,但要吃到正宗的牛肉麵,恐怕還非得到蘭州。清代詩人張澍曾這樣贊美「馬家大爺牛肉麵」:
雨過金城關,白馬激溜回。幾度黃河水,臨流此路窮。
拉麵千絲香,惟獨馬家爺。美味難再期,回首故鄉遠。
日出念真經,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嘆息,只盼牛肉麵。
入山非五泉,養心須凈空。山靜濤聲急,瞑思入仙境。
可見早在清代「蘭州清湯牛肉拉麵」已是蘭州的美味小吃了。
著稱天下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蘭州的風味小吃。就像綿延萬里的古絲綢之路一樣,蘭州牛肉拉麵也有悠久的歷史, 蘭州牛肉拉麵傳說起源於唐代,但已因歷史久遠已無法考證。真正的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河南省懷慶府(今河南博愛縣)清化小車牛肉老湯面演變而成的,煮牛肉時放涼已經成了肉凍的膠體狀物,也就是老湯,是小車牛肉里最入味兒的,鮮美無比,此湯乃是做牛肉麵的上品。蘭州的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1799年),系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後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籮卜)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 五黃(面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准。在其後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譽天下,以肉爛湯鮮、面質精細而蜚聲中外,打入了全國各地,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食客的好評和榮譽,1999年被國家確定為中式三大快餐試點推廣品種之一,被譽為"中華第一面",成為餐飲業的一束奇葩。這其間凝聚著陳馬及後來無數專營清湯牛肉麵廚師的智慧與心血。今天,清湯牛肉麵因為味美可口,經濟實惠,不僅在蘭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國各省乃至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了蘭州牛肉麵館,蘭州不愧為是世界牛肉麵之鄉。
蘭州清湯牛肉麵是快餐,也保持了中餐的特點,這也是蘭州文化的一部分。這種傳統的牛肉麵的基本風格還在,但內容卻已不斷地在添減。紅紅的辣子油已經漂滿了整個碗,有的人還要再添,是找的一種烈性感覺。有的人使勁地要蒜苗香菜,好象是著意親近綠色,崇尚著自然。不少面館出現了「加肉」佐以小菜的配套等系列新品種。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既繼承了傳統牛肉麵的精華,保持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將其按照現代快餐理念進行了發展,使這一民族小吃得以發展。
牛肉麵的製作,需要麵粉、牛肉以及幾十種香料。據測算,一個40多平方米的小店每天大約消耗牛肉50公斤,消耗麵粉8袋;而那些大店日消耗麵粉往往都在十幾袋以上。再加上蘿卜、香菜、蒜苗以及各種調料,蘭州的牛肉麵館每年帶動的原料消費都在5.2億元以上。正是有了牛肉麵的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蘭州東部黃土高原的養牛產業和西部河西走廊的麵粉加工產業。此外,圍繞牛肉麵原料的運銷,還形成了一支販運大軍。
蘭州牛肉拉麵在蘭州俗稱"牛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蘭州人做牛肉麵做出了名堂,讓人吃上了癮。後輩們再代代推陳出新,硬是將這種麵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打得個名揚天下。蘭州拉麵是湯面,而且還是「清湯面」,它的精彩之處就是湯清。首先是煮好面條後分離凈煮麵的渾面水,其次是加入的牛肉湯是清的,不加入醬油等有色物。蘭州清湯牛肉拉麵繼承了傳統牛肉拉麵的技藝,選擇上等麵粉,添加不含任何有害物質的和面劑,按照傳統方法和面,揉面,打面,醒面,和揪面劑子,再經拉麵師用手抻拉,觀看其拉麵過程如同觀看錶演一般。一團面在拉麵師傅手中可拉出大寬、寬、韭葉、二柱子、二細、細、毛細、一窩絲、蕎麥稜子等十餘中不同形狀的面條,如此新鮮的面條,自然比各種機制面條、乾麵條更美味可口了,熟練的拉麵師每分鍾可拉出6~7碗面條。 中餐講究色香味形俱全,清爽鮮亮豐富的色彩刺激人的食慾,使人胃口大開。一般來說,蘭州清湯牛肉拉麵的湯採用牛肉、牛肝、牛骨、牛油及十多種天然香料熬制而成,香味撲鼻、天然香料中的助消化成分更使人食慾大增,尤其是「馬家大爺牛肉麵」其調料配方獨特,湯汁清爽、諸味和諧、牛肉軟中帶筋、滋味綿長、蘿卜白凈、辣油紅艷、香菜翠綠、面條柔韌、滑利爽口、香味撲鼻,更是美味無比。堪稱蘭州牛肉麵中的極品。
我常觀看馬家兄弟牛肉麵拉麵師馬尕三拉麵,面和得不軟不硬,拉起來像皮筋似的,兩胳膊若沒有一把子力氣怎行?面可以拉得很細,他的拉麵真是一絕。越誇獎他,他越抖神,眉飛色舞,如同表演魔術。拉得比掛面還細,而吃在嘴裡利利落落。各種形狀的面條滿足了不同消費者不同偏好。男孩子吃「二細」(稍粗),女孩子吃「細」的,中老年人又偏好「韭葉子」和「毛細」(更細的);文化人知識分子愛吃「細」的和「韭葉子」, 下苦力的工人農民、軍人和猛漢卻偏愛「寬」的甚至「大寬」(二指寬、寬褲帶)……而且蘭州人吃牛肉麵要哪一種已印入潛意識,少有改變。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造就了牛肉麵的種種面型,而多樣的面型又塑造著蘭州人的涵養和性情。「毛細」是溫柔,「頭細」是隨和,「二細」是陽剛,可以粗到像小孩的小姆指頭,筷子夾起來卜楞卜楞的像是鯉魚打挺。本來拉麵的妙處就是在於那一口咬勁兒,多少有些韌性,不像機器面那樣的糟,其原因是拉得久,把面的韌性給拉出來了。「韭葉子」給你平靜,「寬的」給你豪放,「大寬」讓人威猛……如若女孩、老人改吃「大寬」,男孩、莽漢改吃「毛細」,准會陰錯陽差。所以蘭州牛肉麵是感性的,人性化的,十分地融通而隨和。一個人要什麼,性情好惡畢見 ,這就是蘭州人眼裡大眾化的牛肉麵。
別看拉麵師傅操起面,一搓一拉,連抻數次,即變戲法似地拉繞出一碗細長的面條,看起來似乎容易,其實做面的工序復雜。傳統的做法用"蓬灰"和面, 而面則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的灰,實際上是鹼,卻又不是普通的鹼,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制出來的鹼性物質,俗稱蓬灰,加進面里,不僅使面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來的面條爽滑透黃、筋道有勁。 近年來已用專用的和面劑代替. 和面技巧仍是最關鍵。首先是選用韌性強的優質精粉,提前半天,由膀圓力大的小夥子先將大團軟面反復搗、揉、抻、摔後,搓成長條,揪成30毫米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面節,然後隨食客的愛好,拉出大小粗細不同的面條,喜食圓面條的,可以選擇粗、二細、三細、細、毛細5種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選擇大寬、寬、韭葉3種款式;想吃出個稜角分明的,拉麵師傅會為你拉一碗特別的"蕎麥楞"。拉麵是一手絕活,一個面節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後,雙手上下抖動幾次,則面條柔韌綿長,粗細均勻。觀看拉麵好象是欣賞雜技表演,拉到最後時的"一拉一閃"又彷彿是舞蹈演員在揮舞著綵帶。蘭州拉麵的面條本身抻拉制而成,但並不是它的獨有特色。我國許多地方的面都有抻面,只是熟制方法有別。拉麵越細越佳,在一些技術比賽中,拉麵的師傅通常競比相同的一塊面誰能抻出更多根數的面條。抻出來的面要很細,就成了絕活。而無論多麼細,蘭州拉麵的面條要求韌,俗稱「有勁」,要求煮好後,在碗里能「站住」,也就是用筷子一撈又放下,面條能在碗里保持直立的形狀片刻,否則就是「沒有勁」,拉出來的面就不合格。抻面是未經發酵的「死面」,體積小含面多,一碗面里通常用三兩麵粉。一些頭回吃的大肚漢外行象吃普通面條一樣,一口氣吃上兩碗,結果撐到晚上還不餓。在西北地區形成的蘭州牛肉拉麵本質上屬於清真食品,我國的清真菜飯在口味上,多佐五香料。蘭州拉麵的湯里也有較濃重的香料,配方十分講究,在蘭州有些名氣的牛肉拉麵鋪的香料配方對外人絕對保密。但共同的特點是:牛肉拉麵湯汁香、辣、麻,而且味較重。

牛肉拉麵的優劣除了拉麵外,最重要的秘密在於淳香的湯,蘭州人吃牛肉麵,先喝一口湯,便知是不是地道。自清朝嘉慶年間懷慶府清化陳維精做出第一碗牛肉麵至今,這湯的配方是代代相傳,所謂清湯並非水加鹽,而主要是十多種佐料與牛肉原湯熬制而成。熬湯時選用甘南草原上出產的肥嫩氂牛肉或黃牛肉,加牛脊髓和腿骨(俗稱棒子骨),牛肝,有的還添入雞湯,再按比例加入花椒、草果、桂子、姜皮等香料在特大罐形鐵鍋內再加入本地特產的綠蘿卜片熬成即可,肉湯氣香味濃,清亮澄澈。食用時只選用調好的清湯。煮熟的拉麵澆上清湯,佐以牛肉丁(或片)、香菜和蒜苗,調入紅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這其中唯獨沒有大香!正如武功,它的至高境界便是返璞歸真,這「清」自然清香無比。也許水土也是一個方面,蘭州位於黃河上游的一個河谷地的灘上,是省會以上級城市中地下水質最好的。另外,蘭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是產自甘南和青海的氂牛,氂牛體矮身健,脊甲高,垂皮小,毛長,色黑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成年體重200——300公斤,耐寒,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能在空氣稀薄的高山峻嶺間生存,生長期長,力大耐寒,有「高原之舟」之美稱。高原無污染的草場環境天然放養的氂牛,除了味道鮮美外,因其長期食用許多野生草及葯種(如貝母,蟲草、板蘭、紅花等),所以當地的牧民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我們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葯,喝的是礦泉水,尿的是太太口服液,屙的是六味地黃丸」。此話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從另一方面反映了氂牛肉確實是天然無污染的。其肉有驅風寒之功能,還可治胃寒,風濕,類風濕等病,有滋陰補腎、強身壯體之功效,其營養價值極高,不論怎樣,外地如何都作不出真正地道的蘭州牛肉麵的。
西北人喜食辣,食蘭州牛肉拉麵不放辣椒不是地道的吃法。蘭州牛肉拉麵的辣椒也是很有講究的。要保持湯清,就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面,否則辣椒面會將湯染紅,就不成清湯了。辣椒必須佐以芝麻和幾種香料先用溫油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紅油紅辣椒混合成的東西。火候不到,油沒有辣味,火候過了,辣椒糊了,就成黑色。紅油紅辣椒放到碗里,辣椒和紅油漂在湯上,不與湯相混合,湯依然是清的,而用筷子挑起面條,辣椒油附在面條上,紅光閃閃,十分饞人開胃。到蘭州值得一嘗清湯牛肉麵的清香辣美味。只要是食客如雲的街頭牛肉麵館,其味必定佳。 大眾牛肉麵每大碗只收2.2元錢,相當便宜。不到兩分鍾即能做好一碗拉麵,非常節約時間各地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可以吃到,近乎成了中國快餐的第一品牌。
蘭州牛肉麵的在城關區的店有「清真馬林牛肉麵」;「清真尕馬牛肉麵」;「馬六甲牛肉麵」;「馬有布牛肉麵」;「馬三十六牛肉麵」;「馬五哥牛肉麵」;「穆斯林高湯牛肉麵」;「老西門優質牛肉麵」;「馬寶齋清真牛肉麵」; 「華夏老街清真牛肉麵」;「馬記牛肉麵」;「馬家老字型大小牛肉麵」; 「馬家兄弟牛肉麵」 ;「薩達姆清真牛肉麵」 還有名不符實、昂貴的「金湯牛肉麵」(300-500元,包括菜)。有人說蘭州的牛肉麵姓「馬」不姓「牛」,這話一點也不假,您不妨打聽一下,開牛肉麵館的老闆十個有九個姓「馬」。 蘭州的牛肉麵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著名的 「馬家大爺牛肉麵」 , 馬家大爺牛肉麵秉承了懷慶府清化(今河南博愛縣)陳家小車老湯牛肉麵的做法,以湯為百鮮之源,注重用湯,精於制湯,尤其講究「清湯」的調制,清濁分明,取其清鮮。湯的製法,早在《齊民要術》中已有記載,經過長期實踐,用牛肉、肥土雞、牛肉為主料,採用三十多種調料和中葯調配熬制的老湯,經沸煮、微煮,使主料鮮味溶於湯中,中間要經過兩次「清俏」,成品清澈見底,味道極其鮮美,是牛肉麵里最入味兒的湯料,不僅鮮美,而且不膻不腥,味厚色醇,香濃鮮美, 滋陰潛陽,補陰虛,清血熱。養血安神,祛風通絡入脾、肺、腎三經,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曾在清代盛極一時,後因戰亂老馬家再也未開過的牛肉麵館。「馬家大爺牛肉麵」 除了大眾牛肉麵之外,「富祿牛肉麵」和「官府牛肉麵」,其製作方法精緻與考究令人瞠目,就現在的製作成本每碗也在10元-80元不等。當時的撲學大師張澍曾為馬家大爺牛肉麵提聯,
上聯是: 「馬家大爺美名播遠方莫怪眾人稱天王」
下聯是: 「牛肉湯面貴客經門外難禁嘴角流口水」
橫披只一個字「香」,
還有:橫披是「金城美味」
上聯是: 「離去屢回頭猶羨清湯牛肉麵香濃郁」
下聯是: 「過來頻嘖嘴直誇馬家大爺爐火純青」
,當是的文人墨客提的對聯很多,例如還有一付
上聯是: 「清湯牛肉麵香氣襲人三碗再吃還嫌少」
下聯是: 「水爆牛肚仁味兒可口兩碟仍添不算多」
橫披是「馬家大爺」.
上聯是: 「提著湯勺拉起扯麵自命為鍋邊鎮守使」
下聯是: 「端上大碗吃個二細稱得上金城活神仙」
橫披也是「馬家大爺」.
「馬家大爺牛肉麵」的第七代傳人馬中傑先生身藏馬家大爺牛肉麵調料的配方至今密而不喧。山西的章賓程、新加坡華僑馬海文、美籍華僑陸叢容出天價購買其配方,馬先生至今仍不動聲色,有關部門也多次動員馬先生將配方有償貢獻出來。據說馬家大爺的牛肉麵的湯是由先生自己親自配置的,幾乎每個蘭州的頭面人物都知道,我和省政府的老王說到要到馬家大爺家去吃牛肉麵的時候他一臉的驚訝,說:「哦,你連馬家大爺牛肉麵都知道了」。 我坐省政府的車去劉家峽,司機對我說:最高級的牛肉麵是馬家大爺牛肉麵,配上牛頭肉、水爆牛肚仁和其他若干涼熱葷素小菜,那就是蘭州牛肉麵的天王和至尊了,「一些中央領導來蘭州,就是在請馬先生主廚作牛肉麵的。「馬家大爺牛肉麵」的九字經是「湯清亮,肉酥香,面韌長」。家住南關十字的金老先生今年89歲,說他十一二歲的時候,家住在賢後街附近,吃過馬家大爺的牛肉麵,那真是不尋常的美味呀!前幾年聽說馬家大爺的遠房親戚在西關十字一家飯店表演牛肉拉麵廚藝,轉了一個禮拜,才找到,一嘗啊,嗯,對味兒!七十多年前的那個感覺又回來了!
如今,蘭州市的每條街巷,無論大小,至少都有一兩家牛肉麵館。黃河岸邊的古城蘭州,彌漫在大街小巷的,永遠有那股牛肉麵的清香。"蘭州人三天不來個'牛大碗'就心裡七上八下,鋼糨, 鋼糨的不是滋味"。聽起來有點誇張,牛肉麵確實已成為蘭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蘭州街頭牛肉麵館隨處可見,其集面、湯、肉、味、色於一體,帶給食客的是一種迅速便捷且實惠便宜的正餐美味,從而贏得了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和聲譽,蘭州拉麵曾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中式三大快餐推廣品種之一。事實上,有很多人不了解蘭州,卻知道或吃過「正宗蘭州牛肉麵」。牛肉拉麵經過了幾百年的「錘煉」,在國外的華人社區也比比皆是。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演藝界的陳龍等作客蘭州,在品嘗牛肉麵後贊不絕口:「蘭州牛肉麵真是名不虛傳。應該早日到香港去發展。」台灣中華傳統及現代文化推展協會的秘書長吳偉民,專程來學習牛肉麵製作技巧,他的理想是把久負盛名的蘭州牛肉麵這一飲食文化的珍品傳到台灣。台北中華美食展籌委會執行長蔡金川說: 今年為了中華美食展走了一趟大陸蘭州,吃了蘭州最著名的拉麵,我發現當地人最厲害的地方是,每一個賣拉麵的店家,談起拉麵來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台灣牛肉麵今後如果要向國外行銷,這一點很重要,牛肉麵既然是台灣的特產,我們一定要把台灣牛肉麵的特色理出來,甚至想出屬於台灣牛肉麵的口號,這對行銷宣傳都很有助益。

業內人士估計,蘭州地區大大小小的牛肉麵館約有4300家,一家牛肉麵館用工5人至10人,目前有幾萬人在牛肉麵館就業。蘭州牛肉麵館每年付出的勞動力報酬至少在1.3億元以上。有人統計過,蘭州清湯牛肉拉麵館僅在國內的數量已遠遠超過了肯德基和麥當勞連鎖店在全球的總和,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正走向世界,蘭州清湯牛肉拉麵在國內外的發展方興未艾。隨著蘭州牛肉麵知名度的提高,已有很多海外中國餐廳開始經營蘭州牛肉拉麵,蘭州的牛肉麵拉麵師在國際市場上也越來越吃香。為此,蘭州市有關部門把蘭州的牛肉麵拉麵師作為向境外勞務輸出的一個「拳頭產品」,積極將牛肉麵拉麵師送出國門。從1979年至今年,甘肅民間已累計向韓國、日本、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沙特、伊朗、菲律賓、馬來西亞、英國、哈薩克、俄羅斯、愛沙尼亞、芬蘭、蒙古、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荷蘭、加拿大、丹麥、法國、土耳其、埃及、瑞士、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德國、牙買加 、黎巴嫩 、立陶宛、盧森堡、立陶宛、喬治亞、亞美尼亞、塔吉克、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匈牙利、希臘、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保加利亞、馬爾他、摩納哥、挪威、波蘭、羅馬尼亞等國輸出了5310多名牛肉麵拉麵師。

㈢ 與愛車捷途X70S游燈火闌珊下的建水紫陶街

最近在建水出差,一般到晚上就特閑只能窩在酒店玩打發時間,前兩天專當地人推薦我去紫陶街屬逛逛,說肯定能滿足我這個吃貨的慾望[嘻嘻][嘻嘻]

抬頭便是彩燈,花傘,格外耀眼,有美食,有紫陶,有鮮花,有歌聲,人頭攢動,熱鬧,很舒服的一次出差,非常棒[鼓掌][鼓掌]

㈣ 建水的名人及故事

廉明知府——張 隆

提到蘇杭名人,莫過於白居易、蘇東坡,可知有被稱為「繼美白、蘇」的張隆。

張隆,字伯興,明代建水州人。正統貢生。任杭州知府,浚西湖,維修白堤、蘇堤,治理彰河,政績優異,清正廉明,得以覲見皇帝。後因母親病逝,回鄉守墓。明代嘉靖年間建水首祀四賢祠,張隆居四賢之首。如此忠孝廉明的知府,難怪狀元楊升庵有碑文,稱贊張公「官處脂膏不自肥,潤西湖廣其利,彰水安其鍤,考績三年,最於全浙」。

仗義諫官——劉 洙

滿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古仁人之心」,目睹時政積弊已深,既無力回天,又不肯與奸臣侫幸合流,因仗義執言被調任外職,便辭官回鄉,侍養老父,開辦書院,教授子弟,施救鄉民。

劉洙,字道源,號三貞,明代建水州人。正德進士。任刑科給事中、都給事中等職,針貶時弊,敢於諫言。著有《奏疏》三卷、《參駁》五卷。楊慎、胡汝翼為其作傳記,且其施政已載入史冊,對後世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琉球使臣——蕭崇業

被省史學界稱為「滇中航海第二人」,其詩文被譽為「開雲南海外文學第一頁」。

蕭崇業,明代建水州人。隆慶進士。歷任兵科都給事中、南京操江提督等職。博學好古,深通國家典章制度。萬曆皇帝派他率船隊渡海冊封琉球(今沖繩島)中山王。蕭祟業在對待外邦上主張:「以文德感化」,「識治體者,在修文德以服遠,尊中國者,不割齊民以附夷」。在琉球期間,考察了當地的山川物產和風土民情,著有《使琉球錄》、《養乾秦議》《航海賦》《南遊漫稿》等。為紀念蕭崇業,蒙自新安所把鎮內的一條街道命名為崇業街。

工部尚書——包見捷


包見捷, 明代建水州人。萬曆進士。自小便有「神童」的美譽,官至吏部侍郎。以敢於上疏,彈劾不法稅使而聞名朝廷內外,並潛心研究歷朝典憲。萬曆皇帝以某朝典章制度詢問廷臣,唯見捷能敷陳無遺,受皇帝贊賞,賜額「文獻名邦」,下詔建坊於其故鄉臨安。卒後詔贈工部尚書。雍正在《建水州志》中贊譽其「為一代名臣,南邦文獻,汲引後學。」

申法御史——傅為詝

「老去幾曾離別慣,夕陽影里玉驄停。」或許耿直的諫臣內心裡的孤獨無人能懂吧!

傅為詝,清代建水縣人。雍正進士。乾隆年間任貴州道監察御史、奉天府府丞,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力主去奸民,除冗苛,申法禁,清獄訟而端風化等,人稱「直諫名臣」。後以贍養老母告假歸家,著書立說。著有《讀禮偶存》、《讀漢書論》、《藏密詩抄》等,卷帙浩繁,實為大儒。詩與古人相埒,書法不讓南園。涉獵之廣泛,才更能體現其為大家的實至名歸。

泰山北斗——陳世烈

陳世烈,清代建水縣人。乾隆進士,歷任廣西正考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工詩文,擅書法。歸里後任昆明五華書院山長,育才無數,桃李滿天下,施應培、錢灃、周樽、李松齡、楊焯等雲南名士出其門下,三迤人士視為「泰山北斗」。

慈惠吏儒——張履程

有「出為名吏,處為名儒」之贊的張履程,清代建水縣人,乾隆舉人。陝西大荔、華陰等縣知縣。居官慈惠,唯民為親,開倉出麥,賑濟災民,督工開河,勤治水患,每離任老幼泣送,愛民如子,還鄉後主講崇正書院。詩作有《彩雲百詠》、《彩雲續詠》等。所詠史事,可補志乘之缺,為雲南方誌界所推重。

陶藝大師——向逢春

陶藝大師向逢春,專攻紫陶,愛書畫,創殘帖斷簡裝飾工藝,具有濃郁的人文特點,為我國陶藝一絕。一生佳作不計其數,被人爭相收藏。建水陶能躋身全國四大名陶,向氏作品功不可沒。其造型、書畫、磨光被譽為「向氏三絕」。是我國陶藝發展史上當之無愧的名家。

萬卷樓主——梁之相

梁之相,建水縣城人,號 「二十萬卷樓主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碩士。博學多能,通經史,擅詩文,精書畫,喜收藏。對目錄學、版本學、方誌學、圖書館學以及文學、史學均有研究。個人藏書多達二十餘萬卷。著作達二三十種之多,是雲南近現代的知名學者,有「墨林奇才」之譽。解放後任雲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省文史館副館長。

教育名家——劉寶煊

建水西庄新房人。早年兩度赴日本留學,後於雲南大學任教。一九三八年回鄉,任建民、臨安中學校長,於校內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宣傳革命思想,培育出大批人才。一九四八年受中共華南分局之託,組織武裝斗爭,任討蔣自救軍二縱隊司令員、思普地區臨時人民委員會主任,解放後任昆明市教育局局長。

從一個富家子弟到一個思想進步、追求真理的優秀共產主義戰士的蛻變,心繫人民、胸懷博大並且令人致敬。

㈤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開一間鮮花店能掙到錢嗎

房租一般在2--3萬左右,有很好的生意經驗的話,應該是不會賠的,建水鮮花銷售還很好的,

㈥ 雲南建水城管對小販拳打腳踢是真的嗎

9月8日,某網民發微博稱「雲南建水城管打人」,並隨文附有視頻鏈接。當日,中共建水縣委宣傳部通過官方微博表示,經核實,視頻所示實為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一市場管理人員與菜販發生沖突的事件。

建水縣委宣傳部表示,在微信朋友圈內,也有不明真相的網民在轉發該條不實消息。網民「路萍」在朋友圈轉載此視頻,並發表了具有辱罵性的言詞。

警方提醒:請網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要輕信和傳播虛假信息,也不要隨意轉發未經核實的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健康的網路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

㈦ 雲南紅河花卉種植

紅河、文山兩州花卉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1、鮮切花種植起步晚,花卉品種少,生產總量低。兩州的花卉產業,從2003年前後才開始發展起來。由於我省花卉產業一向以鮮切花為主,而紅河、文山兩州的鮮切花生產,則因地理和氣候等原因,造成規模偏小和種植零星的現狀。經調查,紅河州的鮮切花生產主要集中在個舊、開遠、蒙自等市、縣,生產企業主要有個舊錫都花卉公司、紅電花卉公司、綠景花卉公司、雲南紅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規模較大的公司,主要種植月季、紅掌、康乃馨、非洲菊等鮮切花。文山州的鮮切花生產非常有限,主要是依靠當地花農的自發零星種植,如在文山機場附近,有位姓高的花農,租用該州農科所用作種植蔬菜的15個大棚,種植了7畝地的月季(品種為卡羅拉、黑魔術、黛安娜、雙色粉)和3畝地的非洲菊,在產花期一天可采300枝左右的鮮花供該縣的各花店銷售;此外,該縣其他地方的花農,也零星種植生產有菊花、麥稈菊、千日紅和其他草花等切花產品。2、綠化苗木生產、園林園藝業發展迅速。在實地走訪調研中,我們看到紅河、文山兩州的綠化苗木的生產發展十分迅速。由於紅河、文山兩州多為低緯度山區,光照充足,熱量資源豐富,雨熱同季,轄區內擁有形態各異的生態環境和生物物種多樣性,這就奠定了其較強的綠化苗木發展基礎,加之我省小城鎮建設加快,因而促進了兩州的綠化苗木產業發展的加快。紅河州綠化苗木生產,主要集中在個舊、蒙自、開遠、瀘西、彌勒、河口等縣、市,其中尤以開遠市和蒙自縣為最。開遠市歷來就是滇東南的交通樞紐,來往滇中、滇東南之間的車輛都必經過該市,這就為綠化苗木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在昆—河(昆明——河口)公路開遠段兩側,就分布著紅河園藝場、紅河州青雲公司、永春苗圃、盛興園公司等大大小小40餘家綠化園林企業或苗圃。據統計,2006年,開遠市綠化苗木種植面積已達到4600多畝。在進入蒙自縣公路主幹道的紅河大道兩側,也有如綠滇苗圃、山水園林公司等十多家綠化苗木生產單位,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文山州文山縣毗鄰廣西,與越南接壤,是該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該州花卉產業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近年來的城鎮化發展,促進了當地花卉產業的發展,花卉交易中心日漸形成。在文山—硯山公路兩側,分布有紅旗林場、泰康花木場、亞太公司、硯山縣藝苑花卉園林有限責任公司等10多家綠化苗木、園林園藝生產企業,其種植規模均各在100畝以上。3、特色花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在兩州綠化苗木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其特色花卉產業發展勢頭也十分強勁,產值和規模逐年遞增。由於文山部分地區山高林密,蘭花資源豐富,因此,文山州的國蘭交易十分紅火。當地農戶時常上山挖取一些蘭草拿到當地市場進行交易,逐漸形成固定的交易市場,以致國內和省內的蘭草愛好者,紛紛來到文山縣進行交易,故而成了該州花卉產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同時,紅河州瀘西、彌勒縣的工業用花除蟲菊的種植,建水縣萬壽菊色素花卉種植以及其他縣、市葯用花卉如燈盞花、石斛蘭等的種植,也有所發展,並為我省花卉產業鏈的延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4、花卉消費增加迅速。紅河、文山兩州近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禮儀花卉消費、居家花卉消費和集團花卉消費不斷增加,致使兩州的鮮切花生產遠遠滿足不了當地消費需求的增加。據了解,紅河州由一些花卉公司帶動花農種植,以及文山州的自發零星種植,雖彌補一些當地花卉消費缺口,但大宗的花卉消費需求,仍然主要靠從昆明花卉市場上調入。另外,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也促進了專業化的花卉市場的出現,如文山縣由於近年來的花卉消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一個老市場已滿足不了發展的需要,故當地政府又在文山縣普陽路興建了一個花鳥市場。5、花卉種植給農戶帶來的收入增加明顯。以文山州為例,該州2004年農民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年均人收入為1240元,2005年為1360元,而種花的農戶2005年年均人收入為1600元。另外,在文山機場附近,較好的土地地租僅為400元/畝,反映出發展花卉產業還有很大的前景。存在問題1、花卉產業起步晚、規模分散,自發性突出,專業化程度不高。兩州鮮切花的生產,均存在著生產設施簡陋(部分露天種植)、生產方式原始、經營水平低下、科技技術落後和科研投入不足等問題;同時,由於小規模分散經營和低水平的生產格局,導致花農的組織化程度不高,生產專業化程度低,生產總量低,產品滿足不了本州范圍內各市縣花店的需求。2、扶持資金投入不足。兩州除傳統的綠化觀賞苗木、園林園藝企業

㈧ 建水鮮花餅哪裡有賣

你直接在網上購買更方便。

㈨ 建水燕子洞的作文

四季花開花落,奏出細雨的鳴唱;四季五彩斑斕,綻放鳥語的花香。四季,帶給大自然一份神秘的色彩,用美好的幻想,譜出新的篇章。四季,多麼熟悉的字眼,匆匆而又忙忙,既帶來喜悅,也帶來悲傷。送去收獲,送去夢想,帶來快樂惆悵。春天,是一個綠色的季節,送去歡樂與涼爽。享受著明媚的陽光,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在綠盈盈的小路上,看著鮮花綠草開放,聽著呢喃的燕語,嘰嘰喳喳,嘰嘰喳喳;柳枝隨風飄揚,嫵媚動人;微風習習吹過,送去涼爽。河水嘩嘩嘩嘩的流淌,激起一片片波浪,藍湛湛的天空中,一隻只風箏展翅翱翔,這無限的景色,盪出無限的遐想…… 夏天,是一個火紅的季節,送去紅色與希望。燥熱的陽光,鮮花開放,綻放出笑顏,蝴蝶在花間穿梭,蜜蜂勤勞的工作,不時撲扇著兩只漂亮的翅膀。荷塘里,青蛙「呱呱 呱呱」的叫著,月色中,微風習習,掠過耳邊,好舒暢。荷花亭亭玉立,嬌嫩多姿,在風中搖擺著,為這,增添一份飄香…… 秋天,是一個黃色的季節,送去凄涼與惆悵。秋風颯爽,紅葉飄零,燕子也飛回了南方,百花都已凋零,只有菊花獨唱,在風雨中搖曳著,天空中不時可見大雁飛向遠方。滿天落葉,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飛翔,金黃的落葉飄落一地,踩在上面,發出悅耳的鈴聲。收集落葉標本,成為我最大的快樂。秋天雖不及春天般的美麗,夏天的妖嬈,但卻充滿一股神秘之感…… 冬天,是一個雪白的季節,帶來快樂與歡笑。雪花飄飄,大地銀裝素裹,彷彿鋪上一層棉被,我與小朋友在一起墩雪人、打雪仗,空氣中盪漾著歡笑。所以,冬天是最快樂的。春天,放風箏的快樂;夏天,景色的快樂;秋天,收集標本的快樂;冬天,玩游戲的快樂。四季帶來美麗的浣紗,勾出一張張美麗的畫卷,帶來奇妙的幻想……春夏秋冬,四季的幻想、幻想……

熱點內容
軸對稱梅花圖怎麼剪 發布:2025-07-20 14:06:13 瀏覽:497
白鶴村荷花 發布:2025-07-20 13:45:08 瀏覽:727
韮萊怎樣盆栽 發布:2025-07-20 13:36:42 瀏覽:575
七夕閃圖 發布:2025-07-20 13:33:02 瀏覽:53
荷花後期技巧 發布:2025-07-20 13:28:16 瀏覽:801
花語無心 發布:2025-07-20 13:27:43 瀏覽:124
情人節到底買不買禮物 發布:2025-07-20 13:24:24 瀏覽:817
七夕白敬亭 發布:2025-07-20 13:14:48 瀏覽:848
花語路徐州 發布:2025-07-20 13:14:47 瀏覽:163
四季海棠流蜜 發布:2025-07-20 13:09:47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