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和蝸牛
『壹』 讀《安徒生童話-蝸牛和玫瑰花》的感受
蝸牛和玫瑰樹讀後感
《蝸牛和玫瑰樹》一文中講了一隻蝸牛和一版株玫瑰樹的故事。蝸牛成天權想著做大事,想著實現各種夢想。可是,它並不肯努力,總想著一步登天。玫瑰樹從不去空想,只想著認真去開好它的花。最後,玫瑰樹得到人們的贊美,而蝸牛,卻被人們遺忘了。
看到玫瑰樹的表現,與平日里的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我平時光想不做,上課時我經常對自己說:「上課要專心,不要走神。」可是,上課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我卻在下面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和同桌講話。我還總是想著長大要成為科學家呢!就我這樣的學習態度,只會空想,不努力,多像那隻蝸牛啊!
而玫瑰樹,年復一年地認真開著花,它認為這樣就是它的夢想,腳踏實地,一心想怎樣開出美麗的花,留給人們它的魅力和香味,讓人們美好地度過每一天。
以後,我要向玫瑰樹學習,認准一個目標,踏踏實實地去做好,努力認真去完成每一件事,簡單的夢想就能開出美麗的花。
教師評語:小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我」和玫瑰樹的所作所想寫出,並從中感悟出對待學習要腳踏實地。
只要腳踏實地,拋卻雜念,勇往直前,就一定成功。這是我讀了《蝸牛和玫瑰樹》悟出的道理
『貳』 蝸牛和田螺有什麼區別
一、科目不同
1、蝸牛:柄眼目
2、田螺:中腹足目
二、外形不同
1、蝸牛: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煙斗形等等。現國內養殖的白玉蝸牛、蓋罩大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蝸牛的眼睛長在頭部的後一對觸角上。
三、生長環境
1、蝸牛: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濕度60%~90%;飼養土濕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但是各種蝸牛各不相同。
2、田螺:田螺為腹足類軟體動物,喜歡生活在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新的水域中,特別喜歡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雜,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莖葉、有機碎屑等,並且田螺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7℃。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蝸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田螺
『叄』 蝸牛與田螺有什麼區別
一,形態特徵不同
1,田螺:外殼是鈣質的,較薄,螺旋形,右旋。殼外表呈黃綠色回到黃褐色,顏色因環境和答水質而有差異,內麵灰白色,殼頂略尖,殼底膨大,殼口卵圓形,其邊緣完整,有角質。
二,生長習性不同
1,田螺:田螺主要攝食器官為齒舌,用於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雜,在自然環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莖葉、藻類、細菌和有機碎屑等,也濾食浮游生物,並且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
2,蝸牛:蝸牛喜歡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
三,分布范圍不同
1,田螺:淡水區域。
2,蝸牛:世界各地有蝸牛四萬種,在我國各省區都有蝸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園、菜園、農田、公園、庭院、寺廟、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陰暗潮濕地區。
『肆』 作文玫瑰花與蝸牛的對話300字樣
蝸牛和玫瑰樹
在鄉下,有一個很大的花園,花園的籬笆外面是田內野和草場,上面有許容多母牛和羊。在花園的中央開著一株玫瑰花樹,樹底下住著一隻蝸牛。
蝸牛什麼事也不做,什麼事情也不會做。他天生就是一個懶蟲。不過他對自己的行為有足夠的理由,因此他仍然很驕傲 ,蝸牛總是說;「等著瞧把,到時候看吧!我將會開幾次花,或者結什麼果子,或者像牛和羊一樣,產出一點兒奶,著都沒有什麼意義。」
玫瑰樹說:「你總是這樣說,我等著瞧你的東西可真不少哩!但是我不知道你的話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呢!你能告訴我一個具體的時間嗎?」
蝸牛說:這個么,我自然心裡有數。」
又過了一年,蝸牛仍然躺在他原來住的地方,仍是一副老樣子,仍是在玫瑰樹下曬太陽。不過玫瑰樹倒是冒出了新花苞,接著就開出了那永遠新鮮美麗
的花朵。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玫瑰花照樣吐出花苞,照樣散發出迷人的香味。
蝸牛隻好一句不說了。
『伍』 有首歌詞里有青春送給……鮮花送給她……蝸牛
王菲的《不留》
『陸』 讀《蝸牛和玫瑰花》感受是什麼
蝸牛和玫瑰樹讀後感
《蝸牛和玫瑰樹》一文中講了一隻蝸牛和一株玫瑰樹的故事。回蝸牛成答天想著做大事,想著實現各種夢想。可是,它並不肯努力,總想著一步登天。玫瑰樹從不去空想,只想著認真去開好它的花。最後,玫瑰樹得到人們的贊美,而蝸牛,卻被人們遺忘了。
看到玫瑰樹的表現,與平日里的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我平時光想不做,上課時我經常對自己說:「上課要專心,不要走神。」可是,上課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我卻在下面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和同桌講話。我還總是想著長大要成為科學家呢!就我這樣的學習態度,只會空想,不努力,多像那隻蝸牛啊!
而玫瑰樹,年復一年地認真開著花,它認為這樣就是它的夢想,腳踏實地,一心想怎樣開出美麗的花,留給人們它的魅力和香味,讓人們美好地度過每一天。
以後,我要向玫瑰樹學習,認准一個目標,踏踏實實地去做好,努力認真去完成每一件事,簡單的夢想就能開出美麗的花。
教師評語:小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我」和玫瑰樹的所作所想寫出,並從中感悟出對待學習要腳踏實地。
只要腳踏實地,拋卻雜念,勇往直前,就一定成功。這是我讀了《蝸牛和玫瑰樹》悟出的道理。
『柒』 花卉里有蝸牛 吃葉子,怎麼防止呢
對植物危害最為嚴重的是灰巴蝸牛,它分布范圍廣,是多種植物的苗期害內蟲。此蟲初孵幼貝只取容食葉肉,留下表皮。稍大個體則用齒舌將葉、莖舐磨成小塊或將其吃斷,影響花卉觀賞效果,嚴重者導致植株整株死亡。
蝸牛一般一年繁殖1至3代,它們在陰雨多、溫度高的季節繁殖很快。
蝸牛的防治通常採取綜合措施,消滅成螺的主要時期是春末夏初,尤其在5―6月蝸牛繁殖的高峰期之前。在這期間要惡化蝸牛生長及繁殖的環境。
建議以下方法:
1、控制土壤中水分
2、人工鋤草或噴灑除草劑等手段清除綠地四周、花壇、水溝邊的雜草,去除地表茂盛的植被、植物殘體、石頭等雜物。
3、春末夏初要勤鬆土或翻地,使蝸牛成螺和卵塊暴露於土壤表面,使其在陽光下暴曬而亡。在冬、春季節天寒地凍時進行翻耕,可使部分成螺、幼螺、卵暴露地面而被天敵啄食。
『捌』 看圖寫話有花和蝸牛
微風習習,蝸牛來鑽探出腦袋,源舒展舒展觸角。新的一天開始了,「今天的任務是爬二十厘米」小蝸牛打起了自己的算盤,爬出二十厘米他便可以看見這座牆後的世界了。四個小時過去了,氣喘吁吁的小蝸牛終於爬完了這二十厘米,還沒緩過神,他便被一陣芳香包圍了。「哇,好香!我來到仙女的家了嗎?」筋疲力竭的小蝸牛費力的抬起自己的腦袋,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里是怎樣的世外桃源。
『玖』 蝸牛和蛞蝓有什麼區別
蛞蝓和蝸牛的最大區別在於蛞蝓沒有貝殼。
『拾』 從《蝸牛與玫瑰樹》中,悟到了什麼人生道理
應該像玫瑰樹一樣,在歡樂中成長,並把這種歡樂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蝸牛和玫瑰樹》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最初發表於1861年,收在該年11月25日出版(版本上印的出版年份為1862年)的《新童話及故事·第二輯·第二集》。
《蝸牛和玫瑰樹》以各國優秀的兒童文學家創作的各種文學形式的作品和童話故事為主,兼收部分優秀的民間故事和寓言故事,《蝸牛和玫瑰樹》所選作品,適合孩子們的閱讀心理和純真情趣,有助於孩子們在閱讀中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適宜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生閱讀,也便於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講述。
作者簡介: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4.2~1875.8.4)出生於丹麥富恩島奧登塞小鎮,自幼家貧,父親是一名鞋匠,母親是一名洗衣婦。他11歲時父親逝世,生活更加困頓,14歲時告別家鄉到哥本哈根,決心當一個藝術家,然而事與願違。
17歲發表作品《嘗試集》,24歲出版長篇幻想游記《阿馬格島漫遊記》,第一版銷售一空,原本在飢餓中掙扎的安徒生從此擺脫貧困。1831年,他開始跨越歐洲的旅行,並終其一生都保持了一個旅行者的熱情。
1835年,安徒生完成了以義大利為背景的《即興詩人》,在隨後的幾十年間安徒生致力於童話創作,一生創作了《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丑小鴨》、《白雪公主》等160多篇童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