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古交鮮花

古交鮮花

發布時間: 2021-02-21 05:18:06

『壹』 太原最適合踏青的地方有哪些

1、中北大學
延濱河東路一直向北走就到了,車進學校需3元。坐公交的話,在勝回利橋東坐835路(2元)答車很多的。爬二龍山需要進中北大學,中北酒店旁有一大片櫻花園,櫻花在國內很少見,可惜現在櫻花樹太小,只有零星開放,不過看看也挺好。完了爬二龍山,山上有長廊、瀑布,桃花園,現在正是桃花盛開的時候,非常不錯的。山下有竇大夫祠,內有全國唯一的,保存最久遠(隋代)的無梁殿,竇大夫祠對面是汾河,可以放風箏、吃燒烤。。。。。。
2.汾河二庫
開車從濱河東路上柴村橋過呼延村進山。沒車的話,可以選擇坐太原開往鎮城底的火車,票價3.5元,柳林河站下車即可。汾河二庫票價40元。

『貳』 杜杏栓的人物評價

踏上靜樂土地,走進靜樂城鄉,說起「杏拴八音隊」,真是婦孺皆知,人人稱道。說起杜杏拴,人們更是喜愛、褒獎形之於色,言之於聲,走訪婁煩、古交、寧武、嵐縣、忻州等周邊縣市,說起杜杏拴和他的「八音隊」,人人贊不絕口,會如數家珍,滔滔不絕講述出一連串有趣、感人的故事。杜師傅帶領他的「八音隊」活躍於本縣及周邊,早已突破了跑事筵、掙口飯、養個家的狹小圈子,而是著眼於事業和藝術,著眼於群眾的文化藝術需求,著眼於構建文明社會,所以,不論古典曲目,傳統戲曲,還是山歌小調,流行音樂,他們均能投入飽滿真摯的感情,聲情並茂地演奏,力求行腔韻味准確到位,細膩傳視神,惟妙惟肖,淋漓盡致。亡人喪葬,他們盡量選擇歡樂的曲調,減少人們的痛苦;遇到困難人家,開價低或乾脆義務演出,日子稠了,趕早搭黑或分伙組合也要到現場,苦了自己滿足大家。是由於藝術造詣日日精進,一視同仁,盡心盡力,俠義心腸,他們贏得了更廣更好的人氣。現在,縣域之內凡辦婚喪大事,節日紅火,廟會趕場,均以杏栓到場為榮為樂。這就可以想見,一個民間藝人,一個民間八音隊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了。也正是由於他們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執著追求,他們的藝術之花才在大山深處鮮艷地開放,一步一個腳印,走進了省、市的藝術殿堂,贏得全市城鄉人民喜愛,1998年,他們應邀走進山西電視台《黃土地》向全省人民一展風采,2005年12月,再次參加《走進大戲台》演出,杏栓師傅用口琴,嗩吶將靜樂道情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呈現給廣大觀眾,大家異口同聲:「杏栓的嗩吶紅了!」
一個民間八音隊,山旮旯里生,黃土地上長,獲得榮譽和鮮花,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民間藝人贊賞。然而,你肯定還想知道杜師傅三十多年在藝術道路上艱難跋涉的艱辛路程。

『叄』 公司慶「十一」文藝晚會節目開場白

梅河口市 第6中學 高2.7班 愛祖國 慶十.一主題班會演講稿

我愛你__祖國
高2.7 武師(稿)

聽!這槍聲多麼連綿不斷
這炮聲多麼響亮,這嘶殺聲多麼慘痛,
看!這慘不忍睹的場面,
血流成河,把澄清的水染成了紅色,把新的世界搞的亂七八糟,到處是死傷的痕跡
死的死傷的傷,盼望著,盼望著,盼望著是什麼嗎?親人不能團聚,骨肉分離,但他們並沒有被下倒,沒有向痛苦卑躬屈膝,不管腳下的鐐銬多麼沉重,敵人的鞭子多麼狠毒,他們依然挺直了胸膛,寧死也不說出紅軍的根據地,我們飛奪盧定橋,巧奪金沙江,翻過大雪山,走過大草原,贏得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正式由於革命者的愛國精神,領導先輩們的聰明智慧,我們贏來了黎明,我們看到了第一屢曙光,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滿天巨響,煙花漫天,華夏兒女舉國歡騰,祖國繁榮昌盛了。面貌煥然一新了 我們今天離不開革命烈士,是他們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如今祖國母親已經56歲了,我們有無盡的言語,要表達內心的情感 祖國 是你哺育我們茁壯成長,是你讓我們有讀書的機會。是你讓我們掌握了科學 我們現在雖不能為國添磚加瓦,但我們會成為祖國的棟梁,會讓祖國成為世界 屋脊上最璀璨的明珠。

慶國慶迎中秋演講稿

各位朋友、各位嘉賓、同志們:

大家晚上好!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國慶到了、中秋來了。中秋是中國人民慶團圓的傳統佳節,今年的「十.一」是我們偉大祖國的57周年華誕。值此喜慶之際,公司在這里舉辦聯歡會,大家濟濟一堂,品茗言歡。藉此機會,我代表**公司向在座各位,並通過你們向你們的親人、朋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

今晚,我們借**小禮堂這塊寶地舉辦聯歡會,一同參加聯歡的還有**電建二公司、電建一公司、金信公司、北京**公司、武漢**公司和**的領導和員工們,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在這個花好月圓的夜晚,大家能在這里相聚,共同聯歡,我甚感榮幸。這正是一種莫大的緣分,在這樣一個快樂而且溫馨的節日里,希望大家能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一朵鮮花的綻放需要無數汗水的澆注,一份偉大事業的成就需要無數人的共同努力。****廠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說,這朵煤電聯營之花的盛開和耀眼,正是在座各位共同辛勤勞作的結果,歷史將永遠不會忘記你、我及各位開拓者的身影和汗水。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裡,在座的各位都遠離親人,相聚在這座美麗而富饒的山城---古交,為****廠的建設與發展,默默地奉獻著,辛勤地耕耘著。藉此機會,我代表股東雙方感謝你們,感謝你們能在節日里還堅守崗位,辛勤工作!感謝你們為電廠建設付出的辛勤和汗水,才華和激情!感謝你們對**傾注了無限的熱情與希望!

當前,**公司外出學習的員工已全部歸來,大家經過認真的學習,刻苦的實踐,不但提高了自我的素養,也為不久開始的新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兩節」之後,公司將進入緊張的調試驗階段,目前第一台機組鍋爐水壓試驗已經完成,今天汽輪機順利扣蓋,脫硫部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滑鼠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資源網分包括脫硫塔建設,除塵器安裝在本月底基本完工。空冷部分由於設備到貨晚,工程進度滯後一些,但經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望在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順利實現第一台機組沖轉並網。希望大家樹立以企為家的歸屬感和獻身企業的責任感,團結一心,步調一致,鼓足干勁,振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各項建設中,把各項具體工作認真做好,為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而不懈努力!

同志們,朋友們,衷心感謝一年來大家心系公司,辛勤勞作,為****廠建設做出的突出貢獻!

最後,祝在座各位:節日愉快 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587

敲響那一排銅質的編鍾,渾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韻由遠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歲月和五十三年繽紛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在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凝結一個主題:祖國母親!
我們以《詩經》關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頌》的音韻;以古風與樂府、律詩與散曲;以京劇與秦腔、梆子與鼓詞唱您歷史恢宏歲月的輝煌,唱響您壯麗的山河亮麗的風景。
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響您不屈的脊樑與骨氣,唱響您不屈的尊嚴與神聖。
我們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誌敏身上的那份清貧;以楊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劉志丹胸前的那塊補丁;以焦裕祿窗前的那盞油燈;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腳印,唱響您的堅韌與頑強,唱響您的靈魂與精神。
親愛的祖國,讓我們以採薇採茶採桑的手,編織彩燈雲錦;讓我們以喊江喊海的喉嚨,在金黃季節里黃金般的早晨,唱響國歌和飄揚的五星紅旗,唱響千百年來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黃河猛、長江壯、泰山雄、昆侖莽,萬里山河浩浩盪盪從天安門前走過,走過一隊隊雷鋒,走過一隊隊徐洪剛,走過一隊隊李向群,走過一隊隊方紅霄——走出中國人民最風流最風光最風情的步伐;走出中華民族最壯觀最壯美的方陣!仰望藍天,「神州飛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峽工程,曠世神奇。
親愛的祖國,五千年的蘊涵和積淀,五十三年的揚棄和繼承,一個東方巨人到了可以說「不!」可以發言的時候。您聚集當今世界上最多最廣最大的人氣和景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和平與發展是您熱切表達的心聲!您不卑不亢不躁不驚,以坦盪豁達和深邃、閑靜,闊步在新世紀的黎明!在「十六大」的東風勁吹中,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正繼往開來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
歌頌祖國演講稿—騰飛吧,祖 國

又是一年金秋好時節,繁花似錦,歡歌如潮。

親朋好友相聚,情人戀人相聚,你我他相聚,大家一起為明天更美好而相聚!

在晚會開始之前,請允許我代表人民網網友聯誼會送上節日的良好祝願和真誠的問候!祝願偉大的祖國欣欣向榮,祝在座的各位網友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今天晚上,人民網網友聯誼會、聯誼文學社在聯誼會館隆重舉辦金秋國慶·對聯對詩大會。

四海舉杯,相聚聯誼,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記得一年前的那個生機勃發的春天,聯誼首次成功舉辦了春之韻賽詩會,高手雲集,佳作迭出,充分展示了聯誼網友的實力、勇氣以及和諧、友愛的精神。

從此,每逢重大節日,網友對聯對詩大會便成了聯誼的保留節目。

今天晚上,我們依然以這樣的方式來慶祝共和國的偉大生日……

今天的聯誼,已走過了兩載歲月。

如果說當年初創時還在蹣跚學步,那麼現在已是步履穩健、邁向成熟。

她的每一個足跡,都浸透著網友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網友的驚喜與自豪……

各位的關愛、鼓勵是聯誼成長不竭的動力!

聯誼長大了,但聯誼的友愛精神沒有變,「聯誼相長,亦庄亦諧」的服務宗旨沒有變,聯誼網友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沒有變。

——我相信,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今晚的對聯對詩大會一定會結出更為豐碩的果實!

『肆』 古交結婚需要准備什麼

1.婚禮籌備計劃
1.1.決定婚禮日期、地點、儀式及婚宴方式
1.2.確定婚禮預算
1.3.草擬客人名單
1.4.召集好朋友討論婚禮計劃
1.5.確定伴郎、伴娘
1.6.確定主婚人、證婚人
1.7.成立婚禮籌備組
1.7.1.召開kick-off項目啟動會
1.7.2.制定婚禮項目計劃書
1.7.3.明確籌備組分工
2.婚禮前准備
2.1.與婚禮的所有項目干係人溝通
2.1.1.就婚禮籌備計劃和進展與父母溝通
2.1.2.發喜貼給親友
2.1.3.電話通知外地親友
2.1.4.網上發布結婚通知
2.1.5.再次確認主、證婚人
2.1.6.及時反饋親友受邀信息
2.1.7.對於重要親友再次確認
2.2.結婚物品采購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電、傢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氣球
2.2.1.4.彩燈(冷光)
2.2.1.5.紗
2.2.1.6.蠟燭
2.2.1.7.膠布
2.2.1.8.插線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禮用品訂購
2.2.2.1.新郎新娘婚紗禮服
2.2.2.2.結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妝品
2.2.2.4.喜貼、紅包、喜字
2.2.2.5.綵帶、拉花、噴物
2.2.2.6.煙、酒、飲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葉
2.2.2.8.錄像帶、膠卷
2.2.2.9.預定鮮花
2.2.2.10.預定蛋糕
2.2.2.11.水果
2.2.2.12.蠟燭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備
2.3.1.新娘開始皮膚保養
2.3.2.新郎剪頭發
2.4.拍婚紗照
2.4.1.挑選婚紗影樓
2.4.2.預約拍攝日期
2.4.3.拍照
2.4.4.選片
2.4.5.沖印或噴繪
2.5.布置新房
2.5.1.請清潔公司徹底打掃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確定婚禮主持人
2.6.1.就婚禮當天計劃與設想與之溝通
2.7.婚宴預約
2.7.1.估計來賓人數
2.7.2.估計酒席數量
2.7.3.選擇婚宴地點
2.7.4.確認酒席菜單、價格
2.7.5.確認婚宴現場的音響效果
2.7.6.與酒店協調婚宴布置等細節
2.7.7.預定酒席
2.8.婚禮化妝預約
2.8.1.選擇化妝地點
2.8.2.與發型師、化妝師溝通
2.8.3.確認婚禮當天的造型
2.8.4.預約化妝具體時間
2.9.婚慶車輛預約
2.9.1.確定婚車數量
2.9.2.選定婚車司機
2.9.3.預約扎彩車時間地點
2.9.4.確定婚禮當天婚車行進路線及所需時間
2.9.5.預約婚車
2.10.婚慶攝像預約
2.10.1.確定攝影社攝像數量
2.10.2.選定婚禮當天攝影攝像人員
2.10.3.安排攝影攝像分工
2.10.4.准備攝影像器材和膠卷錄像帶
2.10.5.預約攝影攝像
2.11.其他
2.11.1.調換嶄新鈔票
2.11.2.確定滾床兒童
2.11.3.為遠道而來的親友准備客房
3.婚禮前一天准備
3.1.與婚禮的所有項目干係人溝通
3.1.1.就婚禮准備工作完成情況與父母溝通
3.1.2.就准備情況和婚禮當天分工與籌備組作最後溝通
3.1.3.根據准備情況就婚禮當天儀式進程與主持人作最後溝通
3.1.4.與伴郎伴娘再次溝通
3.1.5.最後確認幫忙的親友
3.1.6.最後確認婚宴、車輛、攝影像、化妝等細節准備情況
3.2.確認婚禮當天要發言人的准備情況
3.2.1.主證婚人發言准備情況
3.2.2.父母代表發言准備情況
3.2.3.來賓代表發言准備情況
3.2.4.搶親時新娘提問准備
3.2.5.新郎新娘在儀式上或鬧洞房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3.3.最後確認婚禮當天所有物品准備情況
3.3.1.最後試穿所有禮服
3.3.2.將婚禮當天要穿的所有服裝分裝口袋
3.3.3.准備兩瓶假酒
3.3.4.准備婚禮當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糧
3.3.5.最後檢查所有物品並交於專人保管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結婚證書
3.3.5.3.戒指
3.3.5.4.紅包
3.3.5.5.要佩戴的首飾
3.3.5.6.新娘補妝盒
3.3.5.7.糖、煙、酒、茶、飲料
3.3.5.8.焰火道具
3.3.5.9.燭台、婚禮蠟燭
3.4.新郎新娘特別准備
3.4.1.新郎新娘反復熟悉婚禮程序
3.4.2.預演背新娘動作
3.4.3.預演婚禮進行台步
3.4.4.預演交杯酒動作
3.4.5.放鬆心情,互相鼓勵
3.4.6.注意睡眠,早點休息
3.5.准備鬧鍾
3.5.1確認一隻正常工作的鬧鍾
3.5.2將鬧鍾調到5點半
4.婚禮當天流程
4.1.化妝
4.1.1. 5:30 起床
4.1.2. 7:00 新郎發型做好後到達新南門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4.1.3. 7:45 新娘妝完成,通知新郎
4.1.4. 化妝師、美發師紅包
4.2.婚車
4.2.1. 6:30 開始扎彩車
4.2.2. 7:00 專車送新郎至新南門
4.2.3. 7:30 彩車完成
4.2.4. 7:45 專車送新娘回新南門娘家(8:30前到達)
4.2.5. 9:00 所有婚車到達新南門
4.2.6. 司機紅包
4.3.搶新娘
4.3.1. 8:00 伴郎准備好鮮花、紅包
4.3.2. 8:30 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 8:40 新郎帶領兄弟們開始搶人
4.3.4. 8:45 敲門、盤問、塞紅包、擠門
4.3.5. 8:55 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諾
4.3.6. 9:00 綵帶師到位氣球到位
4.3.7. 9:05 新郎背新娘出門,綵帶,踩氣球
4.3.8. 9:10 車隊出發
4.4.迎新娘
4.4.1. 10:00 車隊到達化成小區男方家
4.4.2 10:05 新郎抱新娘進門,綵帶,踩氣球
4.4.3 10:10 小孩子滾床
4.4.4 10:15 伴娘准備好茶
4.4.5. 10:20 新娘給男方父母敬茶
4.4.6 10:40 新郎新娘出發至酒店
4.5.酒店准備
4.5.1 10:00 將糖、煙、酒、茶、飲料等帶至酒店
4.5.2 10:10 最後檢查酒席安排、音響、簽到處等細節
4.5.3 10:30 准備好新郎新娘迎賓香煙火柴糖
4.5.4 10:45 綵帶師到位酒店門口
4.6.酒店迎賓
4.6.1 10:50 新郎新娘到酒店,綵帶
4.6.2 11:00 簽到處人員就位
4.6.3 11:00 引導人員門口就位
4.6.4 11:00 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門口迎賓
4.7.婚禮儀式
4.7.1. 12:15 主持人准備
4.7.2 12:15 音響准備
4.7.3 12:15 結婚證書、戒指准備
4.7.4 12:15 氣球、綵帶到位
4.7.8 12:20 奏樂,新人入場,綵帶、踩氣球
主持人介紹
主婚人致詞
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換戒指,三鞠躬
新人給父母敬茶
雙方父母代表講話
雙方父母退場
新人開香檳、切蛋糕、喝交杯酒、點燃蠟燭
游戲
4.7.9. 13:00 婚宴正式開始
4.7.10. 13:00 新郎新娘退場、速食,新娘換禮服
4.7.11. 13:15 新郎新娘逐桌敬酒
4.7.12. 14:00 宴席結束,賓客與新人合影
4.8.下午休息
4.8.1. 14:00 賓客離開或到棋牌室娛樂
4.8.2. 14:30 新郎新娘進餐、休息
4.8.3. 14:30 清點所剩煙酒糖等
4.8.4. 14:30 統計晚餐人數
4.9.晚餐
4.9.1. 17:00 通知酒店晚餐准備數量
4.9.2. 18:00 請賓客進晚餐
4.9.3. 20:00 清點所有物品,離開酒店
4.10. 鬧洞房
4.10.1. 21:00 開始鬧洞房
女方藏結婚證
新郎找結婚證
其它節目自由發揮
4.10.2. 22:30 賓客離開
4.11.攝像攝影
4.11.1.攝像a從新娘化妝開始全程拍攝新娘
4.11.2.攝像b從新郎搶親開始全程拍攝新郎
4.11.3.攝像c拍攝婚禮儀式全過程
4.11.4.攝影適時拍攝
4.11.5.攝影攝像人員紅包
5.婚禮項目結束
5.1 23:00 伴郎伴娘率籌備組另尋別處進行項目總結

『伍』 太原又叫龍城的來歷

http://www.westgame.net/bbs/printpage.asp?BoardID=65&id=517948

龍城歷史
太原(龍城)之由來

原,指寬廣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我國最早詮釋詞義的專著《爾雅》說:「廣平曰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毛澤東《沁園春·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皆「原」之妙用。太,古通「大」,如太宰亦作「大宰」,太子亦作「大子」;大、太也有差異,太者大加一點,猶言比大還大,表示大之不盡,或謂很大、極大。我國最早記載「太原」的文獻,首推《尚書·禹貢篇》和《毛詩·小雅·六月》。前者是為「既載壺口,治灘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後者則為「薄伐嚴狁,至於太原」。前者所謂壺口,即迄今聞名於世的吉縣西黃河壺口瀑布,梁、岐是呂梁山於不同地段的不同稱謂,岳陽為太岳之陽(南),都說的是當今晉南,顯然指的汾河下游廣袤平川地區。後者據顧亭林《日知錄·太原》條,則在今甘肅平涼為中心的涇水上游平川地帶。《禹貢》太原也罷,《六月》太原也罷,顯然都已超逾當初《爾雅》地形名——通名而進入地區名——專名了。誠然,這類「太原」系作為地區名出現,還不是建制名。

太原成為建制名,而且指現今太原市一帶,是戰國後葉的事。《史記·秦本紀·白起傳》記載了秦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司馬梗北定太原」,到秦莊襄王三年(前 247)「初置太原郡」,治晉陽(今晉源鎮東北古城營一帶)。因為晉陽是太原郡郡城和後來太原府府城,從此晉陽也就兼稱太原了,如此稱謂直至隋唐五代不改。太原盆地盡管比不上汾河下游的晉南平坦遼闊,卻在多山的山西相對地仍不失「大平原」之譽。

誠然,太原之指以晉陽為中心的當今太原盆地,見諸載籍始於上述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然而,在司馬梗定太原、秦置太原郡之前,早已有後來成為太原郡城的晉陽了。據《戰國策·趙策一》,晉陽城系由趙簡子家臣——傑出的政治家和建築師董安於所肇築,當初」公宮之垣,皆以狄蒿苫楚牆之……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春秋》定十三年(前 497)記載「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左傳》作「趙鞅奔晉陽,晉人圍之」;《公羊傳》則雲「晉趙鞅取晉陽之甲,以逐荀寅與士吉射」。這說明晉陽城的肇建,至遲可溯於公元前 497年,即至少已近2500年歷史了。
--------------------------------------------------------------------------------------------------
http://fjsx.vicp.net/kdzx/Article/Class4/Class5/200403/284.html

歷史溯源

太原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交舊石器文化遺址」證明早在10萬年之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太原。義井和東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告訴我們,在七、八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殷商時太原為北唐,考古學家在太原許坦發現了商代的文化遺址。春秋時期,晉陽城問世,戰國時為趙國的早期國都。十六國時期,前秦和五代十國時期的北漢都曾以晉陽為都。秦莊襄王在公元前246年置太原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置晉陽縣,是太原、晉陽一地二稱之始。漢代並州刺史部治此,是太原稱並州之始 。東魏、北齊之「別都」史稱「霸府」。隋代,太原是黃河域的第三大城市。唐王朝發祥晉陽,屢次擴建,封其為「 北都」、「北京」。是時,太原與長安、洛陽齊名,合稱「三都,「三京」。戰亂的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等多發跡於太原,加之唐朝也發祥於太原,所以太原又有「龍城」之稱。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 979年,夷晉陽城為廢墟。982 年並州移治唐明鎮(即今西羊市、大關帝廟附近。嘉佑四年並州改為太原府 。明清兩代的太原經濟迅速發展 ,其礦業、商業、手工業,對全國的經濟影響較大。

太原之由來
原,指寬廣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我國最早詮釋詞義的專著《爾雅》說:「廣平曰原」。
白居易《賦得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毛澤東《沁園春·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皆「原」之妙用。太,古通「大」,如太宰亦作「大宰」,太子亦作「大子」;大、太也有差異,太者大加一點,猶言比大還大,表示大之不盡,或謂很大、極大。
我國最早記載「太原」的文獻,首推《尚書·禹貢篇》和《毛詩·小雅·六月》。前者是為「既載壺口,治灘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後者則為「薄伐嚴狁,至於太原」。前者所謂壺口,即迄今聞名於世的吉縣西黃河壺口瀑布,梁、岐是呂梁山於不同地段的不同稱謂,岳陽為太岳之陽(南),都說的是當今晉南,顯然指的汾河下游廣袤平川地區。後者據顧亭林《日知錄·太原》條,則在今甘肅平涼為中心的涇水上游平川地帶。《禹貢》太原也罷,《六月》太原也罷,顯然都已超逾當初《爾雅》地形名——通名而進入地區名——專名了。
誠然,這類「太原」系作為地區名出現,還不是建制名。 太原成為建制名,而且指現今太原市一帶,是戰國後葉的事。《史記·秦本紀·白起傳》記載了秦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司馬梗北定太原」,到秦莊襄王三年(前 247)「初置太原郡」,治晉陽(今晉源鎮東北古城營一帶)。因為晉陽是太原郡郡城和後來太原府府城,從此晉陽也就兼稱太原了,如此稱謂直至隋唐五代不改。
太原盆地盡管比不上汾河下游的晉南平坦遼闊,卻在多山的山西相對地仍不失「大平原」之譽。 誠然,太原之指以晉陽為中心的當今太原盆地,見諸載籍始於上述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然而,在司馬梗定太原、秦置太原郡之前,早已有後來成為太原郡城的晉陽了。
據《戰國策·趙策一》,晉陽城系由趙簡子家臣——傑出的政治家和建築師董安於所肇築,當初」公宮之垣,皆以狄蒿苫楚牆之……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春秋》定十三年(前 497)記載「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左傳》作「趙鞅奔晉陽,晉人圍之」;《公羊傳》則雲「晉趙鞅取晉陽之甲,以逐荀寅與士吉射」。這說明晉陽城的肇建,至遲可溯於公元前 497年,即至少已近2500年歷史了。

歷史典故

<桐葉封弟>

公元前12世紀,武王姬發建立起強大的周王朝。殷後7年,姬發去世,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既周成王。當時,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姬旦代侄攝政,史稱周公。 周公為鞏固周室統治,便把周室子弟、族屬功臣分封到各地去建立諸侯國。周成王的胞弟姬虞,被封到唐國做了諸侯。事情的來由是:在姬虞封侯前,唐國發生叛亂,周成王命周公帶兵平息了叛亂,消息傳來,成王很高興,在與姬虞游戲時,就把一片梧桐剪成玉圭(分封諸侯的符信)形狀,對姬虞說:「把這玉圭給你,封你去做唐國的諸侯吧!」史官在旁聽見後,即請成王選吉日立姬虞為唐侯。周成王不以為然地說:「我和姬虞是玩耍呢!」史官說:「天子沒有玩耍的話,說了就應該命史官記錄它、典禮成全它、音樂歌頌它才是啊!」於是,周成王只好把姬虞封到唐國去。

〈火燒綿山〉

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山西夏縣人),性情耿直倔強。 晉文公重耳即位前流亡異國,介子推跟隨左右,歷19年。在極其艱難困苦之時,無糧可食,介子推「割股奉君」,竭盡忠君之道。 重耳當了晉國國君之後,封臣賜祿,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便偕老母隱居綿山。有人對重耳忘恩負義很不滿,在宮門上貼出無名貼職責重耳。文公羞愧之餘,派人四處尋訪,找不到蹤影。後來聽說介子推隱居綿山,重耳便親自前往,令人沿山呼喚,介子推不肯出山相見。 重耳急於見到介子推。他想,介子推是名孝子,如果火燒綿山,他必然背老母而出,遂水引火燒山,但大火綿延3日,仍不見介子推母子蹤跡。火熄後入內尋找,才見他母子相抱死在一棵樹下。 重耳見事與願違,懊悔萬分。為了紀念介子推,命人將燃後的殘木作成木屐,走起路來呱嗒作響,以提醒自己莫忘介子推,並把綿山改名介山,把鄔縣改名介休縣。

<五台山的一個傳說>

北嶽山脈向東南逶迤而下,在山西東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衛連綿,形成一塊方圓五百餘里的地方,這便是國內外聞名的五台山,山區以台懷鎮為中心,分成台懷、台內、台外三個層次,像三個逐漸擴大的同心圓。在這個奇妙的同心圓內,布滿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著青松與白楊的岡巒,那映著鮮花與綠草的山泉,那陣陣松濤和悠悠的鍾聲,那綠茸茸的草地映襯著古廟琉璃瓦上的夕陽,那從山谷吹來的習習涼風使這塊小盆地的溝溝窪窪里,到處都有美的色彩與施律,形成一個游覽與避暑的勝地。 傳說在老早以前,五台山並非現在這般模樣,也為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砂走石,夏天暑熱難當,農民們開法種莊稼。在此傳教的文殊菩薩,決心要改變這里的氣候,他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去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涼氣撲來。文殊菩薩被巡海夜叉領進龍宮見龍王,說明來意。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他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青龍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青龍就沒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無奈,這才說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來化緣,為了造福人間,他是來求援的。龍王估量歇龍石重達萬斤,一個老和尚無法運走,才放心地答應他。文殊菩薩謝過龍王,來到歇龍石跟前,口念咒語,立即使巨石變成了彈丸。將彈丸塞進袖筒,便施告別禮,飄然而去了。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久旱不雨,寸草難生的炎夏。當文殊菩薩把歇龍石安放在台南邊瓦廠村東北的一條山谷後,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地方。於是,這條山谷命名為清涼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涼山。 就在文殊菩薩取走歇龍石的當天,那些外出的小龍王回來時,發現歇龍石不在了,怨氣沖天,便追到五峰山,四處里找。氣急敗壞的小龍王,用龍尾把五個峰掃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亂七八糟,至今這些石塊還遍布滿山,人稱「龍翻石」。當然文殊菩薩自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文殊菩薩告訴他們歇龍石在秘魔岩的兩座巨大的山岩之中。眾龍剛鑽進岩窟之中,文殊菩薩一聲咒語,兩岩合並,僅留得內寬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縫。文殊菩薩命眾龍在此好好修行,並說要派弟子來朝拜和供養他們,因此這個秘魔岩窟又叫朝龍洞。傳說朝拜者各見境界不一,善良人見佛、菩薩;邪惡人見不到歡樂境界。真可謂萬人萬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龍洞只算朝拜了半個五台山」的說法。 這個傳說已流傳了千百年。如今清涼寺雖已破落,但那塊清涼石還在。石長五米,寬二米半,圍十五米,石面青色,有雲紋,人坐其上,頓生涼意。

<六月騾馬大會的始末>

五台山六月騾馬大會,是清乾隆年間,從歷史悠久的古廟會演變而成。 據史載,自東漢永平年間佛教傳入我國,五台山開始建寺築廟,到隋唐時代逐漸興盛起來,每年農歷七月舉辦廟會。唐朝會昌年間,武宗滅法,寺廟被焚,僧侶被趕,七月廟會也隨之無人舉辦。到宋朝,仍蕭條冷落。明萬曆年間神宗登基,其母李娘娘為兒祝福,皈依妙峰主師,修廟興法。到了清代各帝崇信佛法,便大興土木,修建廟宇,並定於每年農歷六月初一開廟門,歷時一個月。因此,每逢六月,四方僧眾、香客、遊人蜂擁而至。形成了古廟會。在廟會期間,唱戲一個月,更增添了廟會的熱鬧氣氛。五台山六月騾馬大會,是從清乾隆間開始的,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清康熙皇帝一次來五台山,他就看中了五台山,並決定每隔二、三年來一次。當他看到山上森林茂密,恐怕有刺客隱匿山中,便下令用箭四面射界,凡是箭到之處,須將森林伐砍殆盡,使刺客無藏身之處,樹砍草生,五台山逐漸變成了廣闊的天然牧坡。 到了乾隆年間,一方面由於這里牧坡多,飼草豐盛,水源充足,所以有天然牧場之稱;另一方面,因為這里有廟會。再加上六月份這里天氣涼爽,在此放牧半月,可增膘一指,弱畜病畜可以得到醫治,當地人叫做「寄坡」。由於這些因素,四面八方的農牧民利用「寄坡」之際,一面互通有無,一面逛廟會,年復一年,形世了騾馬大會。全國解放後,隨著各項事業的發展,五台山六月騾馬大會也日益繁榮。

<舍利大白塔上的銅鈴>

從前,在今大白塔西北二里許,有個新坊村,住著一戶人家,家裡母子二人,本村人管他母親叫郭大娘,年已古稀,家境貧窮,住半間草房,另外還有半間灶屋,但母子二人和睦度日,相依為命。兒子五歲死了父親,尚無大名,小名叫虎子,是個老實巴交的小夥子,一年四季除了采蘑菇,就是到十里外小煤窯背煤。日子過得十分艱苦,三十齣頭還沒有成家,可是在母親面前竭盡孝道,供養侍奉,從不怠慢,是本村出名的大孝子。虎子既老實又孝順,年歲又這么大,為什麼還不成親呢?是不是五官上或生理上有什麼缺陷?其實虎子長得很英俊,什麼缺陷也沒有,只因他家太窮,用「一貧如洗」來形容,那是再恰當也沒有了,有誰願嫁給有上頓沒下頓的窮光蛋呢?就這樣,年復一年,不知不覺已三十齣頭了。他母親為虎子的親事,愁得常年卧病不起,頭發也都愁白了。有一年,閣院(即今塔院寺)要重修大白塔,四面八方來建塔的人可多啦,有木匠,有石匠,也有泥水匠……由於當時的閣院放不下那麼多人,都分散住在老百姓家裡。郭大娘家來了一位上年紀的白鬍子老頭,身背褡褳,手拿一隻銅鈴,據他自己介紹,他是個翻砂匠,手中的銅鈴就是他自己翻砂製造的。 郭大娘指著灶屋說:「你要不嫌房子小,就住在灶屋裡。」老翻砂匠連說「好!好!」說著郭大娘就幫老翻砂匠擱鋪搭床。一天生,兩天熟,三天下來,兩位老人親熱得就象一對同胞兄妹。老翻砂匠有個怪癖,不論早晨出去或是晚上歸來,手不離銅鈴,而且還走到哪裡搖到哪裡,沒有多久人們都認識他了。 一天,老翻砂匠告訴郭大娘,大白塔快修成了。他要先走一步,留下這只銅鈴抵住宿錢。郭大娘不理解老翻砂匠的意圖,說什麼也不要。老翻砂匠不得不說實話了,他告訴郭大娘,這只銅鈴日後有人來要,虎子就有娶媳婦的錢了。郭大娘一聽,這只銅鈴能解決她多年的心病,也就收下了。 郭大娘把老翻砂匠送上大路,轉瞬間,老翻砂匠走的無影無蹤了。老翻砂匠走後第三天,大白塔的塔頂上面該安裝圍長二十三米的圓盤了。圓盤上要飾垂帶拴侗鈴二百五十二個。這一天是個黃道吉日,遠近各村的老百姓都趕來看熱鬧,六十多米高的空中作業,安裝大圓盤的該是何等困難啊!不知怎麼搞的,到安裝時大圓盤上的銅鈴少一個,左數右數,十幾個人數了二、三十遍,還是少一個,這可把老方丈愁壞了。因為錯過了今天安裝圓盤的黃道吉日,就不吉祥了,甚至會發生大塔倒塌的災禍。這時老方丈想起老翻砂匠的那隻銅鈴,立即派人到郭大娘家裡去找老翻砂匠。「老翻砂匠前天就走了。」郭大娘對來人說:「臨走時他把銅鈴留下了,說是誰要這只銅鈴,誰得拿出蓋三間瓦房的錢。」 來人說:「只要能用,別說蓋三間瓦房,就是蓋十間也行啊!」 來人把銅鈴拿回工地,往圓盤上一拴,不僅大小一樣,就連色調、式樣、花紋也相同,恰如用一個模子倒出來的一樣,真是天衣無縫。老方丈望著銅鈴,前前後後一琢磨,他認為老翻砂匠非一般人,很有可能是文殊菩薩化身前來幫助孝子成家。當他琢磨到這里,立即令人給郭大娘送去紋銀五十兩。郭大娘有生以來從未見過這么多的銀子,望著白花花的銀子,驚喜交集,萬萬沒有想到一隻銅鈴竟值這么多的銀子,高興得郭大娘,謝天謝地謝菩薩保佑,也感謝那位白鬍子老翻砂匠。沒多久,三間瓦房蓋起來了,虎子也完了婚,郭大娘沉浸在愉快和幸福之中。 <古大槐樹>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首民謠:「……問我故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原來,元末明初時,中原地區戰亂連年,河北、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的人口驟減,唯山西幸保繁榮。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推行大移民措施,把人口較多的晉南百姓大舉遷移以填補中原人口。當時,遠走他鄉的群眾都是在洪洞的漢代大槐樹下集中出發,從此古槐便作為故鄉的象徵永留在人民心中。

政 治 強 人 三 晉 帝 王 文 化 名 人 三 晉 良 將 趙 國 美 人 晉 商 名 流 名人與山西
趙 衰 春秋霸主 晉文公 薛道衡 李 牧 貂 嬋 大同薛氏三兄弟 死守原平的姜玉貞
趙 盾 簡襄功烈 趙簡子 王 通 關 羽 衛子夫 喬家大院的主人 「中國第一位軍長」郝夢齡
祁 奚 簡襄功烈 趙襄子 王 勃 衛 青 班婕妤 開明富商渠本翹 李敖:我在太原的經歷
霍 光 胡服騎射趙武靈王 王 維 霍去病 賈南風 由商而官展玉泉 泰戈爾太原訪問記略
爾朱榮 鮮卑驕子 拓跋宏 王 翰 獨孤信 衛夫人 獨辟蹊徑范世逵 北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
溫彥博 後漢皇帝 劉 淵 王之渙 斛律光 武則天 鹽商祭酒楊繼美 毛澤東——山西的足跡
溫大雅 後漢皇帝 劉 聰 王昌齡 劉武周 王皇後 崇尚仁德李明性 梁思成林徽因在山西的考察
裴 炎 前趙皇帝 劉 曜 司空圖 尉遲恭 楊玉環 遠見卓識李宏齡
楊國忠 後趙皇帝 石 勒 宋之問 薛仁貴 虢國夫人 票號始祖雷履泰
裴 度 後趙皇帝 石 虎 柳宗元 張 巡 李三娘 雄才大略王海峰
文彥博 後唐太祖 李克用 溫庭筠 折從阮 折太君 豪門國戚孔祥熙
司馬光 後唐庄宗 李存勖 白居易 楊家將 石評梅 金融大亨賈繼英
王家屏 後唐明宗 李嗣源 盧 綸 狄 青
栗毓美 後晉高祖 石敬瑭 元好問 任 舉
徐繼畲 後晉出帝 石重貴 白 朴 宋世傑
高君宇 後漢高祖 劉知遠 鄭光祖 傅作義
閻錫山 北漢皇帝 劉 崇 羅貫中
大唐名相 狄仁傑 北漢末帝 劉繼元 傅 山
絕代廉吏 於成龍 閻若璩
西漢外交家 常惠 李殿林
山高水長 一代名臣王瓊 趙樹理
劉大鵬
亂世哲人 荀子
千秋一筆 董狐

熱點內容
丁香開花的季節 發布:2025-07-30 12:02:58 瀏覽:206
歌曲呼蘭花 發布:2025-07-30 12:02:13 瀏覽:50
枯木石盆景 發布:2025-07-30 11:54:01 瀏覽:541
花卉怎麼拆 發布:2025-07-30 11:52:35 瀏覽:664
七夕送香檳 發布:2025-07-30 11:40:55 瀏覽:648
蘭花翠觀音 發布:2025-07-30 11:28:05 瀏覽:502
海棠的葉脈 發布:2025-07-30 11:26:26 瀏覽:671
蘭花及第荷 發布:2025-07-30 11:18:33 瀏覽:880
盆景雲竹怎樣養殖才旺盛 發布:2025-07-30 11:02:05 瀏覽:255
玫瑰花派送 發布:2025-07-30 10:50:50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