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鮮花
1. 空空老屋來新燕的下一句是啥子
空空老屋來新燕;敞敞新居迎佳人。
希望幫到你。
2. ( )對( )產生了好奇而發現了或發明了( )
愛迪生(1847~1931)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並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一千多種成果,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1879年,愛迪生創辦了「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熾燈上市銷售,1890年,愛迪生已經將其各種業務組建成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1891年,愛迪生的細燈絲、高真空白熾燈泡獲得專利。1892年,湯姆•休斯頓公司與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合並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開始了通用電氣在電氣領域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地位。 愛迪生於1847年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Ohio)的米蘭(Milan)小市鎮。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將全家搬到密歇根州(Michigan)休倫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到這里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病了很長時間,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造成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因「愚鈍糊塗」被勒令退學了)。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決定自己教兒子讀書識字,並教育他要誠實、愛祖國、愛人類。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 愛迪生對於自然科學的最早興趣是在化學方面。10歲時酷愛化學。他收集了二百來個瓶子,並節省每個小錢去購買化學葯品裝入瓶中。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葯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剛滿14周歲的愛迪生他買了一架舊印刷機,利用火車的便利條件,辦了一份小報(周刊)——《先驅報》,來傳遞戰況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記者、編輯、排字、校對、印刷、發行的工作。小報受到歡迎,他也從緊張的工作中增長了才幹、知識和經驗,還掙了不少錢,得以繼續進行化學試驗。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使一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打聾了他的雙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5歲。(另一種說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學葯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一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參考:小愛迪生12歲那年,就開始在火車上賣報,他每天趕早班火車到達底特律,然後晚上9點鍾再搭晚班火車趕回休倫港。小小年紀的愛迪生之所以上火車賣報,一來他對學校的學習感到枯燥,二來上火車賣報可以積存一筆由自己支配的研究實驗資金,利用在底特律下午休息的時間也可到市圖書館閱讀眾多的科學書籍。12歲的小愛迪生在火車列車員的幫助下還在行李車廂的一角建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小小實驗室。直到一次實驗中失火,才結束了愛迪生在火車實驗室的這段初期的科學實驗。 挫折並沒有使愛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電報,經過反復鑽研,在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自動電力記錄器,這是他的第一個發明。後來他又發明了兩種新型的電報機。1877年他發明了碳精電話送話器,使原有的電話聲音更為清晰;此外他還發明了留聲機。人們都稱他為「魔術師」。 1878年9月愛迪生31歲時開始研究電燈。那時煤氣燈已代替煤油燈,但火焰閃爍不定,而且在熄滅時產生有害氣體;弧光燈也已發明,並在公共場所使用,但由於燃燒時發出嘶嘶聲而且光亮過於耀眼,不宜用於室內。當時許多歐美科學家已在探求製造一種新的穩定的發光體。 愛迪生研究了弧光燈後宣布他能發明一種使人滿意的光,但需要錢。那時他已是一個有了170項發明專利權的人,他的發明給資本家帶來很大利潤,因此一個財團願意向他提供資助。經過幾千次失敗,1879年4月他改進了前人的棒狀、管狀燈,做出了一個玻璃球狀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個經過碳處理的棉線固定在玻璃泡內,抽出了空氣、封上口、通上電流,它發光了,一種新的照明物出現了。 1880年至1882年間,愛迪生設計了電燈插座、電鈕、保險絲、電流切斷器、電表、掛燈,還設計了主線和支線系統,又製成了當時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並在紐約建立第一座發電廠,開辟了第一個民用照明系統。後來他又同喬治·伊斯曼一起發明了電影攝影機。愛迪生的三大發明:留聲機、電燈和電力系統、電影攝影機,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愛迪生於1931年10月18日(一說是10月9日)去世,終年84歲。然而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個發明專利權的記錄,人們稱他為發明之王。 【生平·發明·科學征程】愛迪生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於無錢可以酬報,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的征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從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擔任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的生活。足跡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韋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Indianapolis)、辛辛那提(Connecticut)、那什維爾 (Nashville)、田納西(Tennessee)、孟斐斯(Memphis)、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Boston)。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台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台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它會受到歡迎的。然而,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說,他們無意加快議程,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從此以後,愛迪生決定,再也不搞人們不需要的任何發明。 1869年6月初,他來到紐約(New York)尋找工作。當他在一家經紀人辦公室等候召見時,一台電報機壞了。愛迪生是那裡唯一的一個能修好電報機的人,於是他謀得了一個比他預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與波普一起成立一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在這里,他發明了「愛迪生普用印刷機」。他把這台印刷機獻給華爾街一家大公司的經理,本想索價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氣說出口來。於是他讓經理給個價錢,而經理給了4萬美元。 愛迪生用這筆錢在新澤西州(New Jersey)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培養出許多能乾的助手,同時,也巧遇了勤快的瑪麗(Mary Stilwell),他未來的第一個新娘。在紐瓦克,他做出了諸如蠟紙、油印機等的發明,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又一次遷居,這次他遷到了新澤西州(New Jersey)的「門羅公園」。他在這里建造了第一所「發明工廠」,它「標志著集體研究的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
3. 仿寫:隨著時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樣紛紛飄落
隨著年齡的增長,少年和少女的煩勞像雪球一樣越積越多 。 隨著冬天的來臨,冬天的雪花版像仙子一樣翩翩起舞。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城和新房像嬌艷的鮮花一樣紛紛綻放。
4. 思念家鄉的唯美句子
1、「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中看出了遊子們思念故鄉的深情。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佳句中,流露出身處異鄉的傷感。岑參的「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更是吟出了其對家鄉的思念。故鄉,那孕育我生長的地方,在那裡,留下了我多少歡聲笑語!
2、故鄉,遊子以什麼樣的方式思念故鄉呢?思念故鄉,其實就是想念故鄉兒時的夥伴,想念那間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遊子最想念的還是那已經蒼老的父母雙親。
3、忘記昨夜的瘋狂,享受靜謐的月光。在他鄉,隨處都是惆悵,時時思念故鄉。想念兒時的桂花糖,槐樹下的大水缸,祖母做的豆瓣醬,媽媽燉的魚肉香。望家鄉,路遠水長。思故鄉,一片蒼茫。中秋節,愛我爹娘!
4、家鄉是一幅畫。陽春三月,無論是哪個角落,都點燃了春天的色彩——綠。樹木從沉睡中蘇醒,伸出嫩芽和嫩枝,顯得是那樣地生機勃勃,小草也將它那小小的頭探出地面,東瞧瞧,西望望,好不愜意。放眼望去,不知是那位丹青高手為之潤墨染豪,瀟瀟灑灑,琳琳點點,甩挪撥挑,搖灑倩影,花香妙舞,怡樂神態,興然紙上。
5、想起故鄉,我就在內心深處思念故鄉。對於故鄉的思念,年代越遠久,對故鄉的體會就越深刻,靈魂的觸動就也大。
6、思念故鄉,思念故鄉的小書屋。思念故鄉,思念故鄉的梅花樹。思念故鄉,思念故鄉的小石路。思念故鄉,思念故鄉的同學們。啊!故鄉,此時此刻我在皎潔的月光下思念你!你此時此刻又是否和我一樣在思念對方呢我在皎潔的月光下慢慢的等著你。
7、當我們思念家鄉的時候,昔日母親的呼喚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母親就是我們最堅實的感情寄託;當我們在生活中疲憊不堪時,母親溫馨而又精神飽滿地鼓勵我們振作……這一切都源於人間最溫暖、最純潔、最無私的愛——母愛。
8、打工的路上忙,但是沒有忘記思念家鄉,雖然自己心中對著很多人說話,但是在自己的內心卻時常回憶起在鄉下的親人。路上忙,不忘家鄉,心裡煩,依然徘徊著曾經親人囑咐給自己的話語。
9、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凡是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真摯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
10、故鄉的莊稼不知道還記得我們么?春天的時候我們排著隊來播種和施肥,秋天的時候我們來收割。夜幕降臨的時候勞累的我們躺在拉柴火的馬車上數著星星竟然也那麼愜意。
11、出門在外,免不了有一種淡淡的思鄉這情,這情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也說不清。說到女孩子戀家吧,這我並不反對;那男孩呢,看來不應該有思鄉之情吧,這也許是對的,就像我一樣,常年在外,一年只回家一次,而且只在中國人傳統的節日』』』春節才回家一次。大學畢業以後,為了工作我東奔西走,早就習慣了那種漂泊的日子,也許是那種四海為家,浪跡江湖的感覺了。
12、家鄉的味道藏在那美麗的景色里。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挺拔的松樹,還有一棵是美麗的桂花樹。桂花的香味和松樹的頑強的精神,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我愛家鄉。
13、故鄉是我們生長的根,故鄉是我們記憶的家園。故鄉見證著我們的快樂,故鄉記錄著我們的成長。遠在他鄉的遊子事故鄉為母親,不改鄉音的兒女是故鄉為磁場。濃濃鄉情,悠悠情思,誰也割不斷那綿綿的故鄉情。
14、家鄉是一曲悠揚的清笛,總是讓人魂牽夢繞;家鄉是一抹皎皎的月光,總是讓人心動不已;家鄉是一串永恆的記憶,總是讓人想起就思念。家鄉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妙的,是月光中最迷人的,是記憶中最深刻。
5. 蒲松林的貧苦一生
蒲松齡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今山東省-淄川區---濟南市),三試第一,成了秀才。三試第一後,蒲松齡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直到72歲,仍只是個貢生。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科舉考試之苦。蒲松齡一生不得志,他這個不得志恰好從少年得志開始。蒲松齡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錄取蒲松齡的是山東學政施閏章。施閏章是個大詩人,清初號稱詩壇的「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閏章,「北宋」是山東人宋琬。施閏章給山東秀才考試出的第一道考題叫《蚤起》,這個題目是從《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來的。科舉考試考八股文,要求你得揣摩聖賢語氣,代聖賢立言。既然題目叫《蚤起》,顧名思義,你就要闡述孟子在《蚤起》裡面所講的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齡怎麼寫的呢,他用文言文,我們用白話文把它說出來。蒲松齡說:「我曾經觀察過那些追逐富貴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題名,小人追求蠅頭小利。至於那些本身並不富貴、但是經常迫不及待地守在富貴人家門前的,也大有人在。而對功名不感興趣的,只有那些深閨的女子,她們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個懶覺,不去追名逐利」。蒲松齡的描寫非常生動,像是一篇描寫人情世態的小品文。接下來,蒲松齡走得更遠,乾脆虛構起來,他寫齊人之婦如何夜裡輾轉反側,琢磨著跟蹤丈夫,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寫,也有人物獨白和人物之間的對話,很像小說。這樣的寫法,當然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齡遇到的考官是愛才如命的大文學家施閏章,他非常欣賞蒲松齡的文章,拿起筆來就寫批語,說蒲松齡的文章「將一時富貴丑態畢露於二字之上」,把人們那種追名逐利的丑態通過《蚤起》這兩個字寫絕了,寫活了,接著又寫了八個字的評語:「觀書如月,運筆如風」。「觀書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徹徹;「運筆如風」,就是寫起文章來輕松愉快,非常流暢。施閏章大筆一揮,蒲松齡山東秀才第一名。縣、府、道三試第一以後,蒲松齡名氣很大。他躊躇滿志,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進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下一步要考舉人了。
史料記載,蒲松齡三試第一後,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蒲松齡文章寫得這么好,為什麼他還會四次落榜?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施閏章錄取蒲松齡根本就是一種誤導和誤判,因為蒲松齡並沒有按照八股文那種嚴格的要求來寫文章,施閏章因為愛才而把他錄取為第一名。蒲松齡因此以為,這樣寫就能夠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齡沒有想到,其他的考官是些什麼樣的人。這些考官是拿著那種刻板的、腐朽的、毫無文采、繩捆索綁的八股文,當個敲門磚,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只會寫這樣的文章,他喜歡的也是這樣的文章。像蒲松齡那種寫法的文章,他怎麼會欣賞呢?所以蒲松齡從考秀才一開始就偏離了跑道。
蒲松齡做了多長時間秀才?半個多世紀。秀才是科舉考試當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年年考試。根據朝廷制度,一個省的學政任期三年,學政一到,先把秀才組織起來考試,這叫歲試。歲試成績分成幾等,考到第一等可以成為廩生。廩生是個什麼概念?廩生還是秀才,但朝廷每個月給你一定的錢,補助你的生活。那麼,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一定是個廩生呢?也不是。因為廩生是有名額限制的,你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額,才可以補廩。所以蒲松齡考中秀才之後,在一等考了很多次,差不多等了二十年,才成為廩生,朝廷才給他那點補助。秀才歲試以後第二年,要進行科考。科考就是給舉人考試做准備。科考把秀才的成績分成六等,考前兩等可以參加舉人考試,考後兩等就得降成青衣。蒲松齡參加鄉試,三年一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專家說十幾次。這樣一來,蒲松齡有三十年的時間年年都考。他48歲那年,又參加考試。他覺得自己文章寫得非常好,寫得也很快,拿到考題「唰唰」就寫下來了。但是寫完後,回頭一看,壞了壞了,越幅了。「越幅」是一個科舉名詞,就是違反了書寫規則。科舉考試對文字形式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一頁只能寫12行,一行只能寫25個字,而且得寫完第一頁寫第二頁,寫完第二頁寫第三頁。蒲松齡寫得快,第一頁寫完,飛快一翻,把第二頁翻過去了,寫到第三頁上了,這就隔了一幅,越幅,就不僅要取消資格,還得張榜公布。我們現在看,簡直太可笑了,文章寫得好,隔了一頁,就要取消資格!這次「越幅」,蒲松齡自己是什麼感受呢?他在詞中說:「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舍」———嚇呆了。
蒲松齡在科舉這條路上拼搏到50歲之後,他的妻子勸他說:算了,別考了,如果你命中註定有功名,連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們在村裡住著,不也挺好嗎?何必一定得像縣官一樣去聽那個打著板子催老百姓繳稅的聲音呢?蒲松齡覺得他妻子說得很有道理。不過也有些專家考證,就在他妻子勸了他之後,他還參加過考試,仍然失敗了。
蒲松齡19歲成為秀才,到72歲,成為貢生。貢生是什麼概念?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貢生有幾種,蒲松齡是「歲貢」,又叫「挨貢」。就是做廩生時間長了,排隊挨號挨上了貢生。做了貢生以後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什麼意思呢?當時封建社會的學校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省裡面是府學,縣裡面是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相當於現在一個中學副校長了。但是蒲松齡這個儒學訓導前還加了兩個字「候補」。就是你雖然有這個資格,但是還得看山東省除了淄川縣以外,其他縣有沒有空出名額來。對於72歲的蒲松齡來說,沒有任何的價值了,貢生只是給他帶來一點安慰,一點很實際的利益:朝廷要給貢生四兩銀子。而縣官偏偏既不去給蒲松齡樹匾、樹旗,也不發給他銀子。蒲松齡不得不一次一次寫呈文、打報告去要。這就是蒲松齡在科舉考試當中所受的痛苦。我們現在看覺得他非常可笑,非常可悲,非常可憐。但是在當時他只能求這么一條出路。因為科舉制度是蒲松齡這樣的窮知識分子改變命運的唯一的出路,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雖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蒲松齡為什麼總考不上?這和他一直在艱苦地寫《聊齋志異》有關系。蒲松齡是山東淄川人。淄川離齊國故都臨淄數十里,有很多優美的民間傳說。蒲松齡5歲的時候,改朝換代。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壓農民起義,也產生了很多稀奇事,這些都影響到《聊齋志異》。蒲松齡大概在分家以後,做私塾教師時,就開始寫《聊齋志異》。他的好朋友張篤慶發現蒲松齡因為寫《聊齋志異》影響到考舉人,就寫了一首詩勸他:「聊齋且莫競談空」,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麼奇聞軼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裡頭。
關於《聊齋志異》大家可能聽過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柳泉旁邊擺茶攤,請過路人講奇異的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這個說法是《三借廬筆談》說的,魯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對,不會是這樣一回事。我們現在琢磨一下,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家裡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麼有閑空優哉游哉擺上茶,擺上煙,你給我講故事,我寫小說?不可能。但是蒲松齡不管聽到什麼人說,聽到什麼稀奇的事,他都收集來寫小說,這是肯定的。他還有一個取材途徑,就是到古人的書里邊找素材。《聊齋志異》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說,都是改寫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時候記得非常簡單。比如說,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記了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留月》。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取月,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蒲松齡拿來寫了《勞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齋故事。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感情經歷是個什麼樣。蒲松齡的妻子非常賢惠,賢惠到什麼程度呢?蒲松齡外出給人當家庭教師的時候,他妻子在家裡上養老,下育小,住在荒涼的農場老屋裡面。夜裡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覺在那兒紡線,如果有一點好吃的,給蒲松齡留著,有時留的時間長了,都壞了。這么好的一個妻子,但是個柴米油鹽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齡的專家就發現一個線索,說蒲松齡有第二夫人,什麼根據呢?蒲松齡文集里有一篇《陳淑卿小像題辭》,這篇文章是說:文章的作者和陳淑卿自由戀愛,父母不同意,最後兩個人私奔了,然後是個悲劇。但是很快就有專家又考證出來了,陳淑卿是蒲松齡從南方歸來在淄川豐泉鄉王家坐館給一個叫王敏入的人代寫的文章,這樣一來蒲松齡的所謂第二夫人不復存在了。大家就要問了,那他為什麼能夠寫這么多這么優美的愛情故事?台灣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推測過。我也推測過,我是這樣推測的:蒲松齡白天教完了學生,晚上自己坐在那個荒涼的書齋里,外面是月色朦朧,樹葉在那兒嘩啦嘩啦響,遠處傳來狐狸的叫聲,那個時候狐狸很多。這時候蒲松齡就很容易產生幻想了。他就想像有一個書生,就和他一樣,是一個很窮困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華,情感很豐富的書生,坐在一個荒齋裡面,這個時候有個美女推門而入。你在這兒讀書嗎?我和你一塊讀書,我和你一塊寫詩、填詞,我跟你下圍棋,我安慰你這個貧困、寂寞當中的書生,你需要功名嗎?我幫助你金榜題名。你家裡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嗎?我給你生個傳宗接代的孩子,而且這個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這個書生的金錢,甚至還倒過來給你錢。在蒲松齡生活的那個社會,男女結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這個什麼都不要的,對男人無條件奉獻的女人有嗎?不可能有,她只能是腦子里想出來的,只能是作者的想像。她是從天上下來的,她是從海底出來的,她是從深山洞府過來的,她甚至是陰曹地府出來的;她可能是小鳥變的,她可能是鮮花變的,甚至可以是書本里的。書生不是在那兒看書嗎?從書架上搬下一本《漢書》擺在這兒,翻開第八卷,里邊夾著一個小美人,紗帛剪的,背後寫了四個小字,「天上織女」。突然,這個紗剪的小美人,折腰而起,飄然而下,來給書生當妻子,長得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書生自我介紹,我叫顏如玉,《漢書》出來的顏如玉,這真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西方理論家弗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聊齋志異》裡面這些花妖狐魅變成的美女就是窮秀才蒲松齡的白日夢。他做這種夢,就是表達那種一廂情願的男性的幻想,窮秀才的幻想。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悲慘世界》的作者,他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雖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蒲松齡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他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於想像,《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就這樣苦了一輩子,就這樣在貧困線上掙扎了一輩子,在科舉考試的路上落魄了一輩子,在寫小說的路上奮鬥了一輩子。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的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蒲松齡窮秀才出將入相飛黃騰達這個夢想終於成為泡影,而用中國優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又成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齋志異》光芒四射。歷史是公正的。 蒲松齡在第五次去考舉人,結果依然是名落孫山後,由於長期專心讀書,家裡的田地無人打理,財源枯竭,一家大小陷入了極度貧困之中,他在那一年除夕自我調侃地寫下《除日祭窮神文》。
窮神,窮神,我與你有何親,興騰騰的門兒 你不去尋,偏把我的門兒進?難道說,這是你的衙門,居住不動身?你就是世襲在此,也該別處權權印;我就是你貼身的家丁、護駕的將軍,也 該放假寬限施施恩。你為何步步把我跟,時時 不離身,鰾粘膠合,卻像個纏熱了的情人?
窮神!自從你進了我的門,我受盡無限窘,萬般不如意,百事不趁心,朋友不上門,居住在鬧市無人問。我縱有通天的手段,滿腹的經綸,腰裡無錢難撐棍。你著我包內無絲毫,你著我囊中無半文,你著我斷困絕糧,衣服俱當盡,你著我客 來難留飯,不覺的遍體生津,人情往往耽誤,假裝不知不聞。明知債賬是苦海,無奈何,上門打戶去求人;開白、五分行息,說什麼奉旨三分,到限期立時要完,不依欠下半文。無奈何,忍氣吞聲,背地裡恨。自沉吟:我想那前輩古人也受貧,你看那乞食的鄭元和,休妻的朱買臣,住破窯的呂蒙正,錐刺股的蘇秦。我只有他前半截的遭際,那有他後半截的時運?可恨我終身酸丁,皆被你窮神混!難道說,你奉玉帝敕旨,佛爺的牒文,擺下了窮神陣把我困?若不然,那膏粱子弟,富貴兒孫,你怎麼不敢去近?財神與我有何仇?我與足下有何親?您二位易地皆然,我全不信。
今日一年盡,明朝是新春,化紙錢,燒金銀,奠酒漿,把香焚。我央你離了我的門,不怪你棄舊迎新。
緊接《除日祭窮神文》之後,蒲松齡又寫了一篇《窮神答文》
6. 長沙火車站座幾路公交車到紅星花卉大市場
公交線路:135路→806路內環空調,全程約12.3公里
1、從長沙火車站步行約220米,到達版長沙火車站
2、乘坐135路,經過權8站,到達樹木嶺立交橋東站(也可乘坐805路)
3、乘坐806路內環空調,經過11站,到達湘府東路口站
4、步行約220米,到達紅星花卉大市場
7. 日記九種精彩片段啊啊啊
1、跌跌宕宕,起起伏伏,這猶如人生。只有低音與高音的糅合才得以譜寫出震撼人心的樂曲;只有光明和陰影的輝映,才看得見最美麗的風景;只有悲苦和歡喜的交織,生命才會有更絢麗的色彩。
2、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獲果實,那麼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捲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獲的那一天。
3、只有我知道爺爺的孤獨。精彩片段摘抄。因為我也有著這樣孤獨。我懷念故鄉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轉的鶯啼,那木製樓梯凄婉的呻吟,那透過碧綠的竹林灑落的細細碎碎的陽光,那讓人無法忘懷的帶著淡淡清香的泥土氣息。
4、因為心裡念著那純純的香,於是便不自覺地拿起了書,當別的孩子用快樂的笑聲、愉快的游戲裝點自己的童年時,我的世界裡好像只有書,只有淡淡的書香。當然別的孩子被父母的說教時,我卻從雙親欣慰的眼神里讀出了自豪。
5、美,可以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也可以在炸毀的大橋旁,可以在芳香撲鼻的鮮花上,也可以在風中跳動的燭光中;美,可以在超凡脫俗的維納斯雕像上,也可以在那平凡少女的笑魘里。生與死處在兩個世界,但美卻可在生死邊緣上閃閃發亮,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至美。精彩片段摘抄。<美的斷想>
6、一個窗檯上有一朵花,這間屋子就有了生氣;一棵樹上開了一朵花,這棵樹就有了金秋的希望;一條路上綻放一朵花,這條路就多情纏綿了;一個人給另一個人送了一束花,這兩個人就有了詩情畫意;一個健康人給病人送了一把花,這個病人就有了與病魔抗爭的勇氣……
7、古人也說過:「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處於香的環境,自己也會香,處於臭的環境自己也會臭。這句話的意思是香臭丹墨會影響人,周圍的環境會把人影響到與它融為一體,所處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成敗。
8、一隻青鳥歡呼著從窗前掠過,將音樂從天堂帶來,顆顆灑落,珍珠般清脆。
9、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麼,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劃動那船隻般泊在港口的課本。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布列,你手勢生動如一隻飛翔的鳥,在講台上揮一條優美弧線——船隻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雲,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8. 《超級醫生》中主人公唱的吉他樂曲 《老屋兄弟》是哪首 還有徐澤還唱過一首歌
朴樹的那些花兒
9. 在深圳的什麼地方有花卉市場
1、龍崗區花卉市場:百合花卉小鎮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新湖路
交通指南:地鐵—寶體站;附近公交站台「崛起雙語實驗學校」,途經的公交車次包括:M240路、323路、M194路、320路、M385路;附近公交站台「西鄉碼頭」,途經的公交車次包括:M240路、M194路、320路。
10. 《老屋》txt全集下載
老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 筆下文學 》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
《老屋》
第一集
吱呀一聲,厚厚的黑色木門被推開,紀凡帶著林有生,通過發暗的門道,來到院里,止步向四面瀏覽。這是一座老宅,方方正正的院子,正北面是很古樸的青磚建築物,三間老式格局的房子,進門是廚房,兩側是卧室。有生走過十幾米的院道,道的兩側是很整齊的花壇,壇內的鮮花怒放,吐著誘人的芬芳。院里顯得十分幽雅清靜。
還沒等紀凡伸手,房門就開了,那是紀凡的媽來迎接他們。
紀凡對有生說:「這是我媽!」有生急忙鞠躬施禮:「阿姨您好!」
紀凡又面對媽打著手勢說:「這是林有生。」
紀凡媽點了一下頭:「林先生,你好!」
有生惶恐的說:「您就叫我有生吧。」
互讓後,長先幼後,經過廚房來到紀凡媽的卧室。
屋內很素雅,很整潔,擺設很考究,炕上一隻炕櫃,屋地北面擺放著一口立櫃,中央放著一張八仙桌,兩側各配一把太師椅,一看就知道是非常精緻的優質木製品,而且已有好多年了。
紀凡媽與有生分賓主落座,開始尋找話題。
談話中,有生顯得特別拘謹,使他拘謹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面對的是兩個世間美人。紀凡正值風華正茂、青春爛漫的時期,與當代電影明星相媲美,一點也不過分。而紀凡媽端莊穩重,身材勻稱,言語和善,性情溫柔,一看就知道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雖然年近四十歲,看上去就像二十七八的人。……
別忘了採納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