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甘肅臨洮鮮花店

甘肅臨洮鮮花店

發布時間: 2021-02-17 10:14:21

A. 甘肅省臨洮有什麼生意可做

臨洮縣經濟什麼的很不錯,可以嘗試的產品很多,商機也很多的,建版議選擇適合臨洮縣發展的權項目,先看看現在當地哪些行業的競爭大,哪些行業比較熱門,在熱門的行業去找一個冷門的項目也不錯,建議去找那種投入小,市場接受度又比較高的項目來做,因為那種項目往往是比較容易賺到錢一些的。

B. 甘肅臨洮八大景是什麼

八大景分別是:

北嶺橫雲、南山積雪、洮水流珠、寶鼎停雲、龍泉涌月、西湖晚照、東岩伏冰、西獻卧龍享

對於這八大景:清•吳 鎮——作了十首詩

1,我憶臨洮好,春光滿十分。牡丹開徑尺,鸚鵡過成群。渙渙西川水,悠悠北嶺雲。劇憐三月後,賽社日紛紛。

2,我憶臨洮好,真於盛夏宜。南山驚積雪,北戶怯涼颸。簫鼓官神集,鶯花仕女知。柳蔭閑把酒,揮扇是威儀。

3,我憶臨洮好,秋天爽氣新。牛羊皆可酪,蠅蚋不勞嗔。毛褐裁衣厚,明醽釀酒醇。東籬殘菊在,西望更愁人。

4,我憶臨洮好,三冬足自誇。冰鱗穿鰋鯉,野味買麇麚。靄靄人如日,飄飄雪似花。年來青稞賤,到處酒能賒。

5,我憶臨洮好,山川似畫圖。高崗真產玉,寒水舊流珠。雲影迷雙鶴,濤聲落萬鳧。日歸歸未得,三徑日榛蕪。

6,我憶臨洮好,州如太古間。譽髦感郿伯,野老話椒山。花綉摩雲嶺,冰開積石關。壯猷辛與李,搔首鬢毛斑。

7,我憶臨洮好,詩家授受真。高岑皆幕客,白賀是鄉人。山水今無恙,文章舊有神。二張珠玉在,後起更嶙峋。

8,我憶臨洮好,流連古跡賒。蓮開山五瓣,珠濺水三叉。蹀躞胭脂馬,闌干苜蓿花。永寧橋下過,鞭影蘸明霞。

9,我憶臨洮好,靈蹤足勝游。石船藏水面,玉井瀉峰頭。多雨山皆潤,長豐歲不愁。花兒饒比興,番女亦風流。

10,我憶臨洮好,城南碧水來。崖飛高石出,峽斷鎖林開。靜夜魚龍喜,清秋虎豹哀。何時歸別墅,雞黍醱新醅。

C. 甘肅臨洮八大景有哪些

臨洮,古稱狄道,自古為西北名邑、隴上重鎮、古「絲綢之路」要道,是黃河上游古文化發祥地之一,素有「文化縣」、「彩陶之鄉」之美譽。聞名中外的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發現於境內而得名,馬家窯彩陶文化更被公認為中國彩陶文化的巔峰;戰國秦長城西端首起臨洮縣城北部15公里處,唐明皇御筆親書哥舒翰紀念碑、古漢墓群、三國姜維點將台、明代超然書院等歷史古跡四散分布;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以「花兒」藝術為代表的民間藝術,是臨洮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觀。更有「臨洮八景」——北嶺橫雲、南山積雪、洮水流珠、寶鼎停雲、龍泉涌月、西湖晚照、東岩伏冰、西獻卧龍享有盛名。

紫松山

紫松山位於臨洮縣城南30公里與康樂縣交界處,植被面積3000多畝,這里重巒疊翠,林木茂盛,盛產紅芪、黨參等數十種中葯材和獐子、雉雞等多種野生動物,主要風景區娘娘殿灣三面石壁環抱,石壁上草綠花紅,百鳥歡歌。這里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的古建築全部毀於民國戰亂,近年新建的仿古建築紫雲洞、娘娘殿、將軍殿、菩薩殿、玉皇閣等殿宇或於洞窟之內,或矗於險峰之巔,石梯、護欄縱橫山腰和峰頂,形成了奇異雄壯的景觀。站在玉皇閣上,有白雲從肢下飄然而過,舉目望去南有蓮花山如蓮花初綻,北有洮河水似玉帶縈回,甚為雄奇壯美。
最使紫松山負有盛名的是花兒和花兒會。由於紫松山位於漢、回、藏等多民族聚居地域,屬洮岷北路花兒與河州花兒的交叉地帶,使這里的花兒會異彩紛呈,獨領風騷。每年春暖花開之時,紫松山以農歷三月二十八花兒會拉開臨洮、康樂50多個花兒會的序幕,又接蓮花山盛會,以農歷六月初六將花兒會推向高潮,吸引鄰近三個地區、(州),六七個縣的數萬群眾不遠千里來游山、對歌、經商、采風。花兒會期間帳篷滿山,花傘飄搖,人山人海,歌聲如潮。如果你有幸來這里一游,不僅能盡情領略如火如荼的民族文化風情,也可以隨便席地而坐,品嘗牛、羊雜碎,甜醅等風味小吃,你們的心靈會在這里得到凈化,情感會在這里得到升華。正如一首詩中所寫的:
隴上聽歌到翠微,萬千游女唱夕暉;
花鄉此去情堪醉,幾度新曲入夢來。

海巔峽

海巔峽東依南屏山,南和康樂縣接壤,距縣城30多公里,海巔峽兩岸絕壁千仞,峽口如蜿蜒銀蛇,洮水奔騰,洶涌澎湃,其勢如萬鈞雷霆,其間蘊藏著豐富的水利、森林、煤炭等資源。清代詩人吳鎮這樣寫道
「我憶臨洮好,城南碧水來;
崖飛高石出,峽斷鎖林開……」
所以海巔峽又稱鎖林峽。
如果在這里觀賞洮河流珠,則更令人流連忘返。洮水流珠是「臨洮八景」之一,也是洮河獨有的奇觀,堪稱天下一絕。由於洮河上游山岩險峻,落差很大,三九嚴寒時節,濺起的水珠凍結為冰珠落入水中,浮在河面而形成。每到嚴冬季節,北國大地銀裝素裹,洮水奔騰不息,一泄千里,河面上一簇簇的流珠滾圓晶亮、玲瓏剔透,浩浩盪盪地隨波而下。特別是冬日的早晨,旭日東升,朝霞滿天,給洮河流珠鍍上了一層火紅的霞光,顯得更為美麗、壯觀。
清代詩人陳鍾秀《詠洮河流珠》一詩曰:
萬斛明珠涌浪頭,晶瑩爭赴水東流;
珍奇難入俗人眼,拋向洪波不敢收。
清代詩人王維新在《洮陽八景·洮河流珠》一詩中寫道:
冬日河流急,浮波珠粒粒。
不勞象罔求,自有鮫人泣。

貂嬋湖

垂釣在臨洮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洮河自南向北縱貫臨洮115公里,是西北惟一一條沒受污染的河流。因而洮河魚以肥美、少刺而聞名遐邇。特別是貂嬋湖,湖水清澈、魚翔淺底、水草荷花、盡在眼前。更為奇特的是,湖水在六月入伏天清涼無比,而在三九嚴寒百川封凍時,卻波光瀲灧,熱氣蒸騰。
據說貂嬋湖水源出距臨洮城西南30公里處的潘家集鄉貂崖溝中,奇巧的是貂崖溝確實有一

D. 甘肅省臨洮在哪

臨洮歷史悠久,是文化大縣。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開始,勞動人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被譽為人類文明曙光的馬家窯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遺存中最燦爛的代表,是仰韶文化發展的另一個高峰。1988年馬家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家窯遺址的保護方案已通過評估,可望在2004年開工建設。另有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等28處比較完整的文化類型。

秦長城首起臨洮縣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邊,穿越縣境九十餘華里,蜿蜒曲折,雄偉壯麗。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縣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東二十鋪漢墓群,位於東峪溝南岸,為漢代墓葬遺址。
東山上有姜維墩,超然書院。城內南大街有哥舒翰紀功碑。

二、臨洮文化的特質

臨洮,為河隴漢羌氐文化交融之地,自漢代開始的絲綢之路,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曾是使節往還,僧侶絡繹,商隊逶迤的富庶繁華之地。內地文化與邊疆文化,中西文化在這里匯集、交流碰撞,提升了臨洮文化的品位,並以發展創新的大氣魄給黃河文化注入活力。臨洮文化的實質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敢為人先、豪邁大度,自強不息。

明朝楊椒山的對聯,清朝吳鎮的詩,唐璉的書畫,李景豫的書法,李道真的戲曲創作都著名於隴上。

三、文化機構

1949年成立文教科,1954年,專設文化科。1957年文教合並,1983年,成立文化廣播局,1989年成立文化局,現有局長1人,副局長2人,下設辦公室,群眾文化股、市場管理股,文化稽查隊,工作人員8人,共11人。

1949年,成立人民文化教育館,1957年,增設縣博物館,圖書館1958年文化館、博物館合並為文化站。1980—1985年,三館相繼恢復分設。文化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7人。圖書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10人。圖書館藏書已接近12萬冊,博物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6人,2004年7月博物館投資90萬元,從嶽麓山遷至隍廟中院。

2000年成立縣文聯,掛靠文化局。設專職秘書長1人。現有文聯主席、副主席各1人。首屆主席張祖印,現任主席燕嘉琪。秘書長喬舉平。

2001年成立縣文化中心。編制15人,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2002年成立縣畫院,編制2人。設院長、副院長各1人。聘請畫師15人。
2004年,鄉鎮撤並後,有18個文化站,專職文化專干30人。聘請農民文化專干2人。

四、群眾文化生活

臨洮群眾文化生活,歷來以節日最為活躍。「春節」、「五一」,均按各地不同情況,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主要有社火、舞龍、獅子、旱船、高蹺、推車、花藍、秧歌、高月燈、腰鼓、太平鼓、唱戲等活動。

1956年,舉行了全縣第一次戲曲觀摩大會。每年五一節,在物資交流大會期間,舉行群眾性文藝演出活動。2003年舉辦了全縣社火調演。2004年「五一」節期間,舉辦了第一屆「洮陽之春」文化藝術節。上營鄉每年舉辦文化節,衙下鎮油磨灘的花兒會已連辦5屆。初步形成花兒演唱基地。

群眾文藝演唱活動起步很早。1924年王竹庵創辦臨洮圖書館,並在館內設演廳,舉辦秦腔演唱。新中國成立初期,群眾文藝演唱十分活躍。主要形式有表演唱,快板、民歌。1958年,臨洮縣被省上命名為甘肅第一個「文化縣」,群眾性的作詩,畫畫,唱歌掀起一個高潮。王瑞昌創作的眉戶劇《把豬買給國家》參加省文藝會演,獲一等獎。1957—1981年,編印《臨洮文藝》八期。2001—2003年,編輯出版《洮河》雜志1—3期,發表作品600多篇。產生很大影響。2003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作品三十多篇。吳連芳的長篇小說《三生石》,曹敦的散文集《隴中風情》、趙舉民的小說集《尋找一條河的源頭》,王開元的詩集《聲音》、厲凱騰的詩集《燈下集》都是近年來取得的成果。另外王子建、喬舉平、田生成的散文,李鴻武、趙懷俠,趙銳的小說都具有較高成就。農民作者曹永福在劇本創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詩詞協會辦的《臨洮詩詞》已出了21期。業務藝術團體有:老年書畫協會、馬家窯文化研究會、臨洮詩詞學會、銀河藝術團、春暉藝術團。一中、二中、三中、都有自己的小刊物,廣場文化方興未艾。

五、書畫

臨洮素以油漆傢具著稱於隴上。民間女藝人精於花樣刺綉,剪紙窗花,風格獨特,鄉土氣息濃厚。峽口王壽英的剪紙作品,有7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寺廟建築雕梁畫棟,極為盛行。早在1926年,張教三就舉辦書畫展。繪畫方面的代表有張教三、陳紹伯、周劍名;書法有蔣紹伯、張崇昭。另有張月秋、牟月秋、王宇之、王熙之、王威楊等。

進入本世紀以來,書畫活動十分活躍,作品不斷升位,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2000年,臨洮書畫作品到蘇杭展出,2002年到天津展出,並在蘭州舉辦高規格的展覽。目前,活躍於省內外的書畫家有:何裕(書法)、康莊(書法)張壁原(國畫竹、梅)、肖克儉(工筆花鳥)、高舉明(書畫)孫維天(繪畫)、潘瑞(山水畫)、楊繼周(書法)、慶忠(油畫)、樊壽(書法)張應欣(花鳥畫)、潘養之(書法)苟惠迪(書法)、樊壽(工筆花鳥畫)、張亞平(工筆畫)。還有一些極有實力的書畫作者:張祖印、趙春瑞、高念曾、楊志、肖長林、趙為民、張宏林、蘇建軍等。

六、戲曲

清同治年間,李道真的戲曲創作就很有名。1926年,成立民眾教育館,設民眾俱樂部一處,供愛好者清唱。光緒末年,成立「福盛社」秦劇團,在春節及山會、廟會演出。每逢節日,群眾有搭台唱戲的習慣,劇種有秦腔、眉戶、小曲等,尤以秦腔為廣。1961原屬民樂劇團與定西秦劇團合並,改臨洮秦劇團。目前,臨洮秦劇團有36人,團長馬維真、副團長張永忠。

在農村,以戲曲愛好者為主,組成許多業余劇團。有玉井王壽班業余劇團,改河張永順業余劇團,站灘皮影戲等。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贏得廣大群眾贊譽的民間藝人有:張永順、石吉泰、陳志三、陳琪、王瑞昌等。

目前,臨洮秦劇團藝術較高的演員有:王昭安、劉世有、王佐育、竇小強、孫慶霞、王德敏。

七、音樂和花兒

民間音樂,以民歌、花兒、勞動號子和民間樂曲為主。民間有小曲、小調、勞動號子、社火、秧歌、酒麴。根據不同樂器,三弦琴、板胡、嗩吶、簫、笛等、都有不同的曲調。在全縣范圍內,流行一些秧歌小調,如劃旱船、踩高蹺、上滿場、進庄歌等。其內容是歌頌吉祥,五穀豐登。1981年編印了《臨洮民 歌》。舞蹈,多數是集體舞蹈,隨從社火表演。道具有扇、花、綢帶等,以鑼鼓擊拍伴奏,動作粗獷優美,陣勢龐大,氣氛熱烈。

花兒是臨洮民間的奇葩,群眾基礎十分廣泛,全縣有花兒會場24處。紫松山,鴉溝、油磨灘、郭家泉的花兒最為有名。所唱花兒,一般為蓮花山令,兼有臨夏花兒。蓮花山花兒格律獨特自由,詩意濃郁,高亢奔放。有散花和整花之分。花兒歌手丁如蘭,曾在人民大會堂進行演唱。男歌手靳尚明曾出席全國業余創作積極分子會議。趙惠琴於1985年7月參加了省文聯舉辦的「金城花兒演唱會」受到獎勵。縣文化館在花兒的收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花兒選集》等四個集子。馬文惠在花兒收集、研究、創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200年5月臨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2年成立了花兒研究會,推動了花兒藝術的發展。花兒作為民間藝術的重要一支,它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現代音樂,演唱以流行歌曲為主,於平創作了《西部的太陽》歌詞集,王守廷譜曲30多首。演唱成就突出的有燕嘉琪、張亞平、雷娟、雍亞麗、羅曉軍等舞蹈方面有鄭華等。

攝影方面有趙忠、李效民。洮硯、彩陶、奇石收藏經營代表有:王志安、王芬蘭、李克勤、張春瑞。

E. 甘肅臨洮花卉市場

甘肅臨洮芝櫻花圃 地址:甘肅省臨洮縣八里鋪鎮孫家大庄村臨洮栽植牡丹、芍葯、菊花、大麗花等花卉的歷史十分悠久。尤其是牡丹種植已有千年歷史,達到1000多個品種。「洮陽紅」已遠嫁「牡丹王國」——洛陽。紫斑牡丹是全國獨有的品種,享譽國內外。
臨洮紫斑牡丹品種繁多,花朵肥碩,花姿端麗,花形瑰艷,味香濃郁,植株高大,適應性強,是馬銜山野生牡丹衍化而來的品種。其花瓣全都有明顯的大塊黑紫紅斑或棕褐斑。大部分牡丹品種花心呈黃色或白色,部分花心為紫紅色。臨洮紫斑牡丹是祖國百花園中一枝光彩照人的奇葩異卉,久負盛名。馬家窯彩陶中就有野生紫斑牡丹的圖案,說明幾千年以前當地人就已喜歡它了。
臨洮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適中,土質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為紫斑牡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據考證,早在春秋時期,這里就以牡丹為交流感情的媒介。在大約2000年間的東漢,生息在洮河之濱的先民就已掌握了牡丹的葯用價值,用其治療「血瘀病」。在隋唐,牡丹廣泛引為葯用。唐代時,觀賞、栽植牡丹在臨洮已很興盛。《狄道志》中有將牡丹列為狄道花卉之首的記載。明、清至民國,臨洮成為牡丹的栽植盛地,已有「紫斑牡丹出臨洮」的佳話。清末編《甘肅新通志》記載:「牡丹在甘肅各州府都有,惟蘭州、臨洮為較盛。」清人吳鎮寫下了許多歌詠臨洮牡丹的佳句,如「牡丹真富貴,狄道堪稱雄」,「我憶臨洮好,春光滿十分。牡丹開盈尺,鸚鵡過成群」,「傾城花向馬嵬殘,無限春風解恨難。惟有香囊消不得,又含鈴雨掛雕欄」等。
臨洮紫斑牡丹素以花大、型美、色艷、香濃、品種繁多著稱。目前已有200多個品種,其中珍貴品種80多種,可分「三類、六型、八大色」。「三類」是指花瓣單瓣、半重瓣、重瓣類。「六型」是指花朵形狀,分荷花型、玟瑰型、葵花型、皇冠型、綉球型和樓子型。「八大色」是指紅、黃、黑、白、紫、綠、粉、雪青等。
臨洮紫斑牡丹的栽培已形成了一定規模,新興花卉公司、美蘭花卉公司已大面積栽植,從南屏山下到洮水之濱,從秦長城坡下到馬銜山麓,到處可以看到紫斑牡丹的芳蹤。「萬金富貴」、「酒醉楊妃」、「臨洮瑪瑙盤」、「煙火紫珠盤」,千姿百態的花朵,盡呈風流。臨洮紫斑牡丹除栽培「佛頭青」、「黑天鵝」、「醉仙桃」等名貴老品種外,還培育了珍稀新品種。如今臨洮花農依靠科技,培育出了在隆冬催花開放的反季節牡丹,為紫斑牡丹的栽培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臨洮除了擴大紫斑牡丹的種植栽培,還開始大面積種植唐菖蒲、大麗花、鬱金香百合花等名貴球根花卉。縣內的花卉生產從種植、包裝、銷售已逐步形成了一條龍體系。新興、美蘭等花卉公司種植培育的各類鮮切花通過中川機場,空運到國內20多個省、市及港澳地區,產品供不應求。臨洮還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優良花卉品種和新設備、新技術,促進了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
以臨洮大麗花為主的花卉品種在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榮獲1項大獎、48項單項獎,為甘肅人民贏得了榮譽。外地客商稱贊「臨洮大麗花甲天下」。臨洮還被確定為全國花卉種球繁育基地縣,成為全國著名的花卉之鄉,有了「隴上花園」的美稱。<BR>如今的洮陽大地,沃野千里,奼紫嫣紅,到處彌漫著花香,涌動著滾滾春潮。

熱點內容
天津雅典娜插花培訓 發布:2025-08-11 19:03:28 瀏覽:57
茶花養殖大全 發布:2025-08-11 19:02:28 瀏覽:26
荷花母親ppt 發布:2025-08-11 19:01:41 瀏覽:671
綠植種植密度 發布:2025-08-11 19:00:58 瀏覽:890
君海棠懷孕 發布:2025-08-11 18:47:17 瀏覽:917
情人節圖上 發布:2025-08-11 18:37:34 瀏覽:95
蟹爪蘭花骨朵掉有補救方法嗎 發布:2025-08-11 17:56:17 瀏覽:365
稀有花卉名稱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11 17:54:33 瀏覽:802
情人節生日禮物 發布:2025-08-11 17:47:15 瀏覽:606
櫻花媛護膚 發布:2025-08-11 17:47:15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