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鮮花店
『壹』 巴黎和威尼斯為什麼分別叫花都和水城
巴黎稱為」花都「這個「花」並不是鮮花的意思,而是指「浪漫之都」。這專個城市的建築物各屬形其異,街市繁華,市內到處是琳琅滿目的商品和這個「花」並不是鮮花的意思,而是指「浪漫之都」。這個城市的建築物各形其異,街市繁華,市內到處是琳琅滿目的商品和美不勝收的園林,因此在各國名城之中,它享有世界「花都」之譽。「花都」這個稱謂比較貼切,暗含了這座城市的多樣性。
威尼斯稱為」水城「是因為威尼斯(Venice) 是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有統計顯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為17.4萬,而2009年10月份剛剛公布的常住人口總數還不到6萬,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島城」「橋城」「水城」之稱。
『貳』 介紹世界名城資料
1、北京
北京市,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2、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館和圖書館數量最多的城市。有19家世界500強總部和7座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位於倫敦。2018年倫敦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6532億美元。
3、維也納
維也納(Vienna),位於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
維也納是奧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維也納已擁有超過187萬的人口。維也納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語城市,僅次於柏林。
4、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5、東京
東京(とうきょう、Tōkyō),是日本的都,位於日本關東平原中部,是面向東京灣的國際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東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東京」狹義上指東京都、舊東京府或東京都區部(舊東京市),亦可泛指東京都市圈。東京是江戶幕府的所在地,江戶在慶應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為東京。
『叄』 荷蘭水之國,還有什麼國的美譽比如牧場之國、花之國
風車王國、鬱金香王國等
『肆』 雅號 城市 花都 水城 北京 開羅
巴黎是真正的鮮花之都。稱之為「花都」毫不為過。無論是在餐桌上、陽台上、院落內中,還是在櫥窗前、街容道旁、人們的懷抱里,滿眼都是盛開的鮮花,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芳香。 而那些五彩繽紛的花店和花團錦簇的公園,更是讓人流連忘返。這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城市。這里曾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革命群眾攻克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序幕。7月14日由此被定為法國國慶節。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階級舉行了震驚世界的革命武裝起義,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巴黎也是一座具有很高文化品味的城市。它的文物古跡眾多,受到保護的古建築就有3千多座,很多古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走進巴黎,就如同走進了建築的博物館,文化的聖殿,藝術的寶庫。漫步於巴黎街頭,無論是在蒙馬特區狹小的胡同里,還是身處氣宇軒昂的香榭麗舍大道,你都常常會與那些心儀已久的歷史遺跡及藝術建築不期而遇:盧浮宮、凡爾賽宮、協和廣場,更有凱旋門、巴黎聖母院、巴黎歌劇院、埃菲爾鐵塔……
『伍』 山東東營東城有花卉市場嗎
東城沂州路商業街北首路西第四家旭升花卉不錯,品種齊全,價格公道
『陸』 佛山禪城那些地方有溜冰場~
在東方廣場西門,蘇寧電器的樓下有地下溜冰場。
『柒』 威尼斯的國花是什麼
俄羅斯——向日葵
前蘇聯人民熱愛向日葵,並將它定為國花。現在俄羅斯把國花仍定為向日葵「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向日葵,嚮往光明之花,合人帶來
美好希望之花,它全身是寶,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人類。關於向日葵,歷史上有一美妙傳說。古代有一位農夫女兒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實,長得俊俏,卻被後娘「女霸王」視為眼中釘,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頂撞了後娘一句,惹怒了後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來勸解的親生女兒身上,這時後娘又氣又恨,夜裡趁明姑娘熟睡之際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疼痛難忍,破門出逃,不久死去,死後在她墳上開著一盤鮮麗的黃花,終日面向陽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嚮往光明,厭惡黑暗之意,這傳說激勵人們痛恨暴、黑暗,追求光明。這向日葵便繁何至今。
荷蘭、土耳其、匈牙利--鬱金香
荷蘭,歐洲的花園,鮮花之國,提起荷蘭,就不能不說說它的國花--鬱金香。
荷蘭鬱金香的歷史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學家開始的。16世紀,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千方百計從出使土耳其的奧地利大使於中得到了原產亞洲的、美麗的鬱金香,並帶著鬱金香來到了荷蘭,使這種花很快地遍及荷蘭各地,一度掀起了鬱金香熱。起初,鬱金香的價值成倍地增長,許多人瘋狂地種植鬱金香,甚至有人用一座帶花園的別墅換取一個珍貴的品種。到1637年,鬱金香價格暴跌,市場出現危機,由政府出面整頓,才恢復了正常。現在荷蘭的鬱金香是主要的出口創匯商品之一。
在荷蘭,鬱金香是美好、庄嚴、華貴和成功的象徵。
雖說,荷蘭的鬱金香譽滿全球,其實鬱金香的故土在土耳其。土耳其人更鍾愛鬱金香。鬱金香的生物學名是Tulipa,來自土耳其語TUber1d,含義是鬱金香花象包著頭巾的伊斯蘭教少女一樣美麗。鬱金香成為土耳其的國花比荷蘭還早。鬱金香為熱愛它的人們帶來了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匈牙利、伊朗、紐西蘭也把鬱金香定為本國國花。
法國——鳶尾花
法國是一個鮮花之國,它的首都巴黎有「花都」的美譽。鶯尾被視為法蘭西王國的國花.
相傳法蘭克王路易、克洛維斯接受洗禮時,上帝送給他的禮物就是金百合花,法文的百合花與「路易之花」,發音相近。視金百合花為純潔,金百合花花形象白鴿飛翔的姿勢,象徵著「聖靈」。法國國王路易第六,將金百合花作為他的印章和鑄幣圖案,裝飾他藍袍的邊緣,他穿著藍袍去參加受任國王的儀式,因此金百合花又成了王室權利的象徵。其實,這里所說的金百合花就是香根鶯尾。 法國人種植香根鶯尾除供觀賞外,也是獲取香精的重要原料。
關於法國國花,另一種說法是百合花。相傳當初統治法國的克羅卑鳥斯王是以青蛙作徽章的。有一次一名隱士在他家顯靈,吩咐他獻一隻美麗的盾給皇後,盾上雕一朵百合花。以後,克羅卑斯麥持此盾上戰場交鋒,每戰告捷,從此以後定百合花為國花。
巴西——毛蟹爪蘭
毛蟹爪蘭是原產巴西、墨西哥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附生植物。體色鮮綠,莖多分枝,常成簇而懸垂,一根枝條由若干節組成,每節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數節連貫,似蟹爪,因而得名。其根緊緊攀附在巨樹高枝或懸崖峭壁上,不為風雨所動搖。它自1818年被人們發現以來,至今已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經園藝家的選育,已培養出200多個優良品種。花期從頭年10月到次年3月,花色有白、紅、紫等,一株開花數朵,且無枝無葉,十分奇妙。毛蟹爪蘭以其株形優美、花色艷麗深受花卉愛好者的歡迎。巴西曾經將此花饋贈中國,豐富了中國蘭花珍品。
德國——矢車菊
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親路易斯王後,在一次內戰中被迫離開柏林。逃難途中,車子壞了,她和兩個孩子停在路邊等待之時,發現路邊盛開著藍色的矢車菊,她就用這種花編成花環,戴在九歲的威廉胸前。後來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愛矢車菊,認為它是吉祥之花。矢車菊也啟示人們小心謹慎與虛心學習
澳大利亞——金合歡
金合歡屬豆科的有刺灌術或小喬木,二回羽狀復葉,頭狀花序簇生於葉腋,盛開時,好像金色的絨球一般。
在澳大利亞,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居民的庭院不是用牆圍起來,而是用金合歡作刺籬,種在房屋周圍,非常別致。花開時節,花籬似一金色屏障,帶著濃郁的花香,令人沉醉。
金合歡還是一種經濟樹種,芳香的花可提煉芳香油作高級香水等化妝品的原料。果莢、樹皮和根內含有單寧,可做黑色染料,莖中流出的樹脂含有樹膠,可供葯用。術材堅硬,可制貴重器具用品。
韓國——木槿花
韓國歷史上,太極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李氏王朝宗高十九年,即1882年8月,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奉命赴日本談判。途中,兩人商議,作為一個國家的代表沒有一面國旗是不行的。於是,他們就在去日本的船上繪制了太極旗。朴、金二人回來後,於1883年,該旗被正式採納為李氏王朝的國旗,並頒布使用。1948年,韓國政府成立時也決定把太極旗作為國旗使用。後來,韓國文教部正式頒布了太極旗的製作標准,並決定:旗桿頂端使用國花--木槿花加以裝飾。旗面上的圖案:白底代表土地,中間的圓圈代表人民,周圍的四卦代表政府。
墨西哥——仙人掌
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傳最初部族神指點他們向南遷移,並說,當看到一隻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證明那裡富足、吉祥、可定居下來,會繁榮興旺。他們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預示的景象,便在那裡定居。仙人掌成為他們堅強不屈,為捍衛自已民族利益而英勇斗爭的標志。大麗菊是墨西哥的第二國花。墨西哥是大麗菊原產地,大麗花到處可見,它的花大方、富麗、絢麗多姿、可與世界名花抗衡。
瑞士——也得懷
瑞士是一特殊的國家,提起瑞士,就會令人聯想到那舉世聞名的阿爾卑斯山。有一種當地人稱為「也得懷」的植物,它全身都長滿了白色的毛茸,尤其是花朵旁邊的苞片,簡直就像棉絮堆成的毛毯一般看起來軟綿綿、舒舒服服的
聖馬利諾——仙客來
仙客來原產地在歐洲南部,被愛花人士栽培的歷史己經有300多年以上了。在18世紀的時候曾以德國為栽培中心,後來更風靡了整個歐洲。由於園藝學家不斷地進行品種改良,終於把栽培中心移轉到了美國。並逐漸成為世界性的觀賞花卉,很受愛花者的推崇,因此被推舉為盆花的女王。聖馬利諾選上這種「世界級」的花卉來當國花的確相當有眼光。
卓錦·萬代蘭——新加坡國花。
象徵卓越錦綉、萬代不朽。卓錦原名胡姬花,東南亞對蘭花的通稱。是一位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園藝師艾飛絲卓錦,在自己花園里,將胡姬花育出的優異新品種。1981年新加坡文化部宣布為國花。
金達萊——朝鮮國花。
金達萊又名無窮花,實為杜鵑花科的迎紅杜鵑,即中國的興安杜鵑,其原意是長久開放的花。朝鮮人民以它象徵長久的繁榮,象徵喜悅和幸福。
睡蓮——泰國國花。
花語是迎著朝氣、拋去暮氣。
櫻花——日本國花。
3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節。日本有櫻花30多種類,300多品種,世界上共有800多品種。日本所有公園里,滿目都是櫻花。日本人民認為櫻花具有高雅、剛勁、清秀質朴和獨立的精神。他們把櫻花作為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徵。日本有"櫻花七日"的諺語,是說花期很短。因此日本家庭里一般不種櫻花,認為對家族的興旺延續不古利。
毛茉莉——菲律賓國花,也是印尼的國花花、友誼之花。
茉莉花在菲律賓人民心目中是純潔、熱情的象徵,是愛情之花,友誼之花。
菲律賓人稱茉莉花為「山巴一吉塔」,意思是你答應我。來源於傳說:有一情郎把一枝茉莉花贈給他追求的姑娘。並說:「山巴一吉塔」,從此「山巴一吉塔」便成了茉莉花的名稱,成了青年男女之間表示堅貞愛情的心聲。在國際交往中,把長長的茉莉花環,掛在客人頸上垂到胸口,表示敬重與友好。 鬱金香——荷蘭、土耳其、匈牙利(一說天竺葵),伊朗(一說大馬士革月季)的國花。
鬱金香象徵美麗、庄嚴、華貴。它的土耳其語含意是,它像包著頭巾的伊斯蘭教女人頭一樣美。因此,土耳其比荷蘭更早定為國花。
矢車菊——德國國花。
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親路易斯王後,在一次內戰中被迫離開柏林。逃難途中,車子壞了,她和兩個孩子停在路邊等待之時,發現路邊盛開著藍色的矢車菊,她就用這種花編成花環,戴在九歲的威廉胸前。後來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愛矢車菊,認為它是吉祥之花。矢車菊也啟示人們小心謹慎與虛心學習。 石榴花——西班牙國花(一說香石竹)。
花語是紅得像一團團火焰。
香根鳶尾——法國國花。
香根鳶尾是幸福的象徵,外貌寧靜、和諧、大方,體現法蘭西民族的自由樂觀和光明磊落的精神。香根鳶尾一名藍蝴蝶,法國人民很愛它,又叫它金百合。
油橄欖花——希臘(一說素馨)、突尼西亞、塞普勒斯的國花。
這種花象徵希臘民族的驕傲,國家的繁榮。舉行競賽時,以橄欖枝作桂冠,獎勵優勝者。還把橄欖枝作為和平的標志。
北非突尼西亞盛產橄欖,素有"世界橄欖園"之稱。
塞普勒斯的國旗上印有兩條綠色橄欖枝圖案,把油橄欖視為和平、智慧、勝利的象怔。
蓮花——埃及國花,也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國花。
埃及古傳說:托特(鷺頭人身,埃及智慧與魔術之神)的妻子埃赫·阿慕納,奉獻給丈夫一束蓮花,以表示她對丈夫的忠貞和愛情。後來忠貞與愛情形成蓮花花語,故人民對蓮花特別喜愛。在印度、斯里蘭卡均視為美好吉祥的象怔。
丁香花——坦尚尼亞國花。
此花花語是榮幸、安慰。
糖槭樹花——加拿大國花。
加拿大素有"楓樹之國"的稱號。在國旗中央,繪著巨大的紅艷艷的楓葉。日常生活里楓葉圖案隨處可見。人們以象怔火紅、熱烈、赤誠的楓葉為驕傲。
糖槭又叫糖楓,是一種高大落葉喬木。高達40米,徑40一100cm,樹齡可達500年。樹干中含大最澱粉,冬天成為蔗糖。天暖蔗糖變成香甜的樹液。如在樹上鑽孔,樹液便源源流出。樹汁熬製成的糖叫楓糖或槭糖。
賽波花——阿根廷國花。
仙人掌、大麗菊——墨西哥國花。
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傳最初部族神指點他們向南遷移,並說,當看到一隻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證明那裡富足、吉祥、可定居下來,會繁榮興旺。他們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預示的景象,便在那裡定居。仙人掌成為他們堅強不屈,為捍衛自已民族利益而英勇斗爭的標志。
大麗菊是墨西哥的第二國花。墨西哥是大麗菊原產地,大麗花到處可見,它的花大方、富麗、絢麗多姿、可與世界名花抗衡。
雛菊——義大利國花。
外觀古樸,花朵嬌小玲嚨,義大利人民認為這是君子風度和天真爛漫。
玫瑰花——美國、英國、西班牙、盧森堡、保加利亞的國花。
美國國花經百年爭論,於1986年9月23日國會眾議院通過玫瑰為國花。他們認為玫瑰是愛情、和平、友誼、勇氣和獻身精神的化身。美國人還認為紅色月季花象徵愛、愛情和勇氣。淡粉色傳遞贊同或贊美的信息,粉色代表憂雅和高貴的風度,深粉色表示感謝,白色象徵純潔,黃色象徵喜慶和快樂。
保加利亞是譽滿天下的"玫瑰之國",每年六月初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傳統民族節日玫瑰節,人們到玫瑰谷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他們認為絢麗、芬芳、雅潔的玫瑰花象徵著保加利亞人民的勤勞、智慧和酷愛大自然的精神。玫瑰遍身芒刺是保加利亞人民在奧斯曼帝國、德國法西斯面前英勇不屈與堅韌不拔的化身。 雪松——黎巴嫩國花。
黎巴嫩國旗上印著雪松的圖案。久經殖民統治壓迫的人民,視雪松為偶像。雪松成為民族的勇敢、堅毅、不畏強暴的象徵。
白薔薇——羅馬尼亞國花。
該花作為自己民族熱情、純潔、真摯、高貴、樸素和豐收的象徵。每年收獲節,姑娘們戴著白薔薇花環,歌舞歡慶。
亞洲
中國國花--牡丹(未定)
朝鮮國花--朝鮮杜鵑(金達來)
韓國國花--木槿
日本國花--櫻花、菊花
寮國國花--雞蛋花
緬甸國花--龍船花
泰國國花--素馨、睡蓮
馬來西亞國花--扶桑
印度尼西亞國花--毛茉莉
新加坡國花--萬帶蘭
菲律賓國花--毛茉莉
印度國花--荷花、菩提樹
尼泊爾國花--杜鵑花
不丹國花--藍花綠絨蒿
孟加拉國花--睡蓮
斯里蘭卡國花--睡蓮
阿富汁國花--鬱金香
巴基斯坦國花--素馨
伊朗國花--大馬士革月季
伊拉克國花--月季(紅)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花--孔雀、百日草
葉門國花--咖啡
敘利亞國花--月季
黎巴嫩國花--雪松
以色列國國花--銀蓮花、油橄欖
土耳其國花--鬱金香
歐洲
挪威國花--歐石楠
瑞典國花--歐洲白蠟
芬蘭國花--鈴蘭
丹麥國花--木春菊
俄羅斯國花--向日葵
波蘭國花--三色堇
捷克斯洛伐克國花--椴樹
德國國花--矢車菊
南斯拉夫國花--洋李、鈴蘭
匈牙利國花--天竺葵
羅馬尼亞國花--狗薔薇
保加利亞國花--玫瑰、突厥薔薇
英國國花--狗薔薇
愛爾蘭國花--白車軸草
法國國花--鳶尾
荷蘭國花--鬱金香
比利時國花--虞美人、杜鵑花
盧森堡 國花--月季
摩納哥國花--石竹
西班牙國花--香石竹
葡萄牙國花--雁來紅、薰衣草
瑞士國花--火絨草
奧地利國花--火絨草
義大利國花--雛菊、月季
聖馬利諾國花--仙客來
馬爾他國花--矢車菊
希臘國花--油橄欖
北美洲
加拿大國花--糖槭
美國國花--月季
墨西哥國花--大麗花、仙人掌
瓜地馬拉國花--爪哇木棉
薩爾瓦多國花--絲蘭
宏都拉斯國花--香石竹
尼加拉瓜國花--百合(姜黃色)
哥斯大黎加國花--卡特蘭
古巴國花--姜花、百合
牙買加國花--愈瘡木
海地國花--刺葵
多明尼加國花--桃花心木
南美洲
哥倫比亞國花--卡特蘭、咖啡
厄瓜多國花--白蘭花
秘魯國花--金雞納樹、向日葵
玻利維亞國花--向日葵
巴西國花--卡特蘭
智利國花--野百合
阿根延國花--刺桐
烏拉圭國花--商陸、山楂
大洋洲
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桉樹
紐西蘭國花--桫欏、四翅槐
斐濟國花--扶桑
非洲
埃及國花--睡蓮
利比亞國花--石榴
突尼西亞國花--素馨
阿爾及利亞國花--夾竹桃、鳶尾
摩洛哥國花--月季、香石竹
塞內加爾國花--猴麵包樹
賴比瑞亞國花--胡椒
迦納國花--海棗蘇丹國花--扶桑
坦尚尼亞國花--丁香、月季
加彭國花--火焰樹
尚比亞國花--葉子花
馬達加斯加國花--鳳凰木、旅人蕉
塞席爾國花--鳳尾蘭
辛巴威國花--嘉蘭
參考資料:網路
『捌』 介紹世界名城的資料
對稱的古都」北京——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地安門、鍾樓直到鼓樓為止,形成了一條中軸線。因為北京的宮殿對稱地建在地理中軸線的兩側,其他建築物都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對稱的建築設計理念。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互相對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花都」巴黎——巴黎素有「花都」之譽,這個「花」並不是鮮花的意思,而是指「浪漫之都」。城市的建築物各形其異,街市繁華,市內到處是美不勝收的園林,「花都」這個稱謂暗含了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當然,巴黎也是真正的鮮花之都。無論是在餐桌上、陽台上、院落中,還是在櫥窗前、街道旁、人們的懷抱里,滿眼都是盛開的鮮花,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芳香。 而那些五彩繽紛的花店和花團錦簇的公園,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巴黎以浪漫著稱,每個巴黎人都愛養花,房前屋後隨處可見鮮花,所以稱巴黎為「花都」。
「霧都」倫敦——因為英國是工業最早發展的國家,而倫敦集中了英國的大批工業。 工業的污染造成了霧都的形成。又因為倫敦自身的氣候原因導致廢氣散不出去就像蒙著一群霧一樣,所以叫它為「霧都」。
「佛教之都」曼谷——因為泰國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悠悠,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所以叫它為 「佛教之都」。
「沙漠古都」開羅——開羅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乾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市區分布在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於11-16世紀的老城和許多著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其中老城區房屋比較低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
「綠色首都」莫斯科——莫斯科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被稱為「綠色的城市」,每人平均擁有綠地3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佔全市面積的40%,有11個自然森林,98座公園,佔地約2000公頃。市區還有700多座街心花園,佔地約1256公頃,加上靛藍的莫斯科河水、上千座金碧輝煌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古跡及錯落有致的現代建築,使莫斯科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水城」威尼斯——威尼斯是一個建在離陸地4公里左右的群島上,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與177條支流相通,城市共有2300多條水巷。城市建築之間靠100多條水道和400餘座橋梁連接。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像從水中鑽出似的,因為它整個都在水裡,那裡的路就是水,小艇成為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故成為「水城」。
「獅城」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同時又因新加坡的地理形狀很像一隻獅子,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得名.
「音樂之都」維也納——因為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那裡的人們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都具有世界影響。所以稱它為「音樂之都」。
2012-4-10 20:29 熱心網友
對稱的古都」北京——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地安門、鍾樓直到鼓樓為止,形成了一條中軸線。因為北京的宮殿對稱地建在地理中軸線的兩側,其他建築物都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對稱的建築設計理念。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互相對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花都」巴黎——巴黎素有「花都」之譽,這個「花」並不是鮮花的意思,而是指「浪漫之都」。城市的建築物各形其異,街市繁華,市內到處是美不勝收的園林,「花都」這個稱謂暗含了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當然,巴黎也是真正的鮮花之都。無論是在餐桌上、陽台上、院落中,還是在櫥窗前、街道旁、人們的懷抱里,滿眼都是盛開的鮮花,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芳香。 而那些五彩繽紛的花店和花團錦簇的公園,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巴黎以浪漫著稱,每個巴黎人都愛養花,房前屋後隨處可見鮮花,所以稱巴黎為「花都」。
「霧都」倫敦——因為英國是工業最早發展的國家,而倫敦集中了英國的大批工業。 工業的污染造成了霧都的形成。又因為倫敦自身的氣候原因導致廢氣散不出去就像蒙著一群霧一樣,所以叫它為「霧都」。
「佛教之都」曼谷——因為泰國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悠悠,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所以叫它為 「佛教之都」。
「沙漠古都」開羅——開羅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乾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市區分布在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於11-16世紀的老城和許多著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其中老城區房屋比較低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
「綠色首都」莫斯科——莫斯科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被稱為「綠色的城市」,每人平均擁有綠地3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佔全市面積的40%,有11個自然森林,98座公園,佔地約2000公頃。市區還有700多座街心花園,佔地約1256公頃,加上靛藍的莫斯科河水、上千座金碧輝煌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古跡及錯落有致的現代建築,使莫斯科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水城」威尼斯——威尼斯是一個建在離陸地4公里左右的群島上,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與177條支流相通,城市共有2300多條水巷。城市建築之間靠100多條水道和400餘座橋梁連接。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像從水中鑽出似的,因為它整個都在水裡,那裡的路就是水,小艇成為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故成為「水城」。
「獅城」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同時又因新加坡的地理形狀很像一隻獅子,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得名.
「音樂之都」維也納——因為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那裡的人們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都具有世界影響。所以稱它為「音樂之都」。
『玖』 介紹世界名城
我國部分城市的雅號
蓉城、錦城-----四川成都市
榕城----福建福州市
牡丹城----河南洛陽市
花果城---山西臨汾市
油城---甘肅玉門市
鹽城---四川自貢市
錫都---雲南個舊市
媒都---遼寧撫順市
酒城---四川瀘州市
紡織城---陝西咸陽市
英雄城---江西南昌市
龍城---山西太原市
瓷都---江西景德鎮市
汽車城---吉林長春市
雨城---四川雅安市
花園城---浙江杭州市
刺桐城---福建泉州市
鋼都---遼寧鞍山市
煙城---河南許昌市
日光城---西藏拉薩市
泉城----山東濟南市
水城---江蘇蘇州市
冰城---黑龍江哈爾濱市
江城---湖北武漢市
單城、花城---廣東廣州市
塞上煤城---寧夏石咀山市
鎳都----甘肅金昌市
青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春城---雲南昆明市
山城---四川重慶市
瓜果城---甘肅蘭州市
草原鋼城---內蒙古包頭市
獅城---新加坡
大學城—英國牛津
水城---威尼斯
霧城—英國首都倫敦
滑雪城—挪威奧斯陸
冰雕城—日本札幌
鼓城—西班牙卡萊達
禁酒城—瑞典斯德哥爾摩
音樂城—奧地利維也納
橋城—德國漢堡
浴城—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玫瑰城—保加利亞加布羅沃
『拾』 水城山歌對唱
歌曲:太湖美
歌手:童麗 專輯: 古箏與童麗的對話Ⅱ
太湖美呀太湖美
The beauty of the Tai Lake
美就美在太湖水
is found in its water
水上有白帆哪
where white sails give free chase
啊水下有紅菱哪
and red chestnuts grow underneath
啊水邊蘆葦青
and greenish reeds gather by the lakeshore
水底魚蝦肥
while plump fish and shrimps roam ashore
湖水織出灌溉網
the lake water maps a network of irrigation
稻香果香繞湖飛
scented by ripe rice and fruits
哎咳唷
oh
太湖美呀太湖美
such beauty found in Tai Lake
太湖美呀太湖美
it's beautiful
美就美在太湖水
tributes to its water
紅旗映綠波哪
red flags dazzling in purplish ripples
啊春風湖面吹呀
when spring breeze brings the lake astir
啊水是豐收酒
oh, the lake water intoxicates the eye
湖是碧玉杯
and the lake itself is a jade wine cup
裝滿深情盛滿愛
overflowing with profound love
捧給祖國報春暉
as auspicious signs for the motherland's spring
哎咳唷
oh
太胡美呀太湖美
such beauty is Tai Lake
太湖美
simply beauti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