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的市場分析
A. 目前花卉市場的行情
發布時間:2005-9-30 9:44:25
近期全國花卉市場行情分析
北京亮馬花卉市場鮮花銷售情況總體與去年同期持平,銷售趨勢基本比較平穩,銷售數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客流量有所增加,但銷售花卉利潤有所下降。從市場整體銷售情況看,花市正在走向銷售的高峰期,購買鮮花以工薪階層為主,集團銷量下降,商業用花佔到一定比例,市場購物的人氣有所提升。許多人看中的是插花技藝及插花品味,今後插花技術水平的提升將帶來銷售利潤的提高。插花技藝高、花卉質量好的作品將受到人們的青睞。
上海朱家角花卉苗木交易市場
由於進入寒冬,本月交易較為清淡。然而生態林的大量開發使部分苗木的用量依然很大,如杜英、樂昌含笑、大葉女貞、大葉樟、猴樟、喜樹、馬褂木等。瓜子黃楊、金葉女貞的價格有所上漲,花灌木的價格比較堅挺。預計年後隨著生態林的進一步擴大,苗木的價格還會上升。
序號 品名 規格(高/冠徑)(厘米) 批發價(元/株·盆)
1 棕櫚 400 140
2 樂昌含笑 5 米徑) 150
3 大葉樟 5 米徑) 52
4 杜英 5 米徑) 40
5 紅葉李 d2地徑) 11
6 紅楓 d3地徑) 72
7 垂絲海棠 d3地徑) 40
8 南天竺 4030 3.5
9 紫薇 d3地徑) 30
10 香樟 6(米徑) 6
河北石家莊西三教花木市場
進入1月份以來,年宵花卉成為花卉市場銷售的主導。高檔花卉有荷蘭鳳梨、竹芋、青蘋果、火鶴等;中低檔有一品紅、杜鵑、仙客來、蝴蝶蘭等。質量好的花卉價格即使偏高一點,銷路也非常好。
序號 品名 規格(高/冠徑)(厘米) 單價(元/盆)
1 杜鵑 /30 10
2 仙客來 /25 15
3 蝴蝶蘭 A級 40
4 一品紅 50 30 10
5 大花蕙蘭 3劍 180
6 火炬 單株 100
7 肉桂 180/ 100
8 四季橘 120/ 35
9 富貴(塔)竹 大九層 60
10 君子蘭 50400
四川溫江萬畝花木集散市場
進入1月份,由於氣溫較低,各種大規格綠化落葉苗木銷售有所回落,盆花和鮮切花銷量相對比較可觀,價格看好,預計2月份銷量還將有大幅提高,價格也有望出現增長勢頭。
序號 品名 規格(米徑/冠幅)(厘米) 批發價(元/株·盆)
1 蠟梅 1 2 支 3 .0 5.00
2 天竺桂 2 3 10.0 20.0
3 杜鵑 /20 30 2 .0 5.00
4 紅檵木 /20 30 0 .0 1.20
5 紫薇 3 4 20.0 50.0
6 羅漢松 2 3 8.0025.00
7 紅葉李 2 3 6.00 25.00
8 龍爪槐 2 3 6.00 12.00
9 貼梗海棠 1 2 5.00 20.00
10 小葉女貞 /20 30 0 .5 0.20
山東京林鮮花交易市場
今年的鮮花市場比往年略顯平靜,各種鮮花價格平穩,銷售市場平淡。但前一段時間全國性的強冷空氣使一些鮮花產地的鮮花生長期受到影響,出現凍害,產量減少,致使鮮花價格飛速上升。漲幅較大的有香石竹、非洲菊、菊花、一支黃花等,其中香石竹由一周前0.35元/支漲至目前0.60元/支,非洲菊則由0.45元/支漲至0.60元/支,菊花0.60元/支漲至0.90元/支。百合、唐菖蒲、紅掌以及滿天星等配材價格較為平穩。超級月季價格波動不大,目前價格0.75元/支至0.80元/支。現在商家已開始忙於為春節銷售組織貨源,市場貨源豐富,日交易量逐日增加。近期山東本地產鬱金香、百合大量上市,質量極佳,因而銷售情況看好。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切花價格還將持續上漲。
序號 品名 規格(厘米) 批發價(元/支)
1 月季(紅) 40 0 .5
2 菊花(黃) 50 0 .0
3 香石竹(紅) 40 0 .0
4 唐菖蒲(紅) 70 0 .5
5 東方百合 60 5 .0
6 香水百合 60 6 .0
7 亞洲百合 40 1 .0
8 非洲菊 40 0 .5
9 紫羅蘭 40 0 .0
10 鬱金香 40 2 .0
北京亮馬花卉交易市場
序號 品名 規格(厘米) 批發價(元/支)
1 月季(紅) 40 1.0
2 菊花(黃) 50(單頭) 0.0
3 菊花(黃) 50(多頭) 0.0
4 香石竹(紅) 40牗單頭) 0.0
5 香石竹(紅) 40(多頭) 0.0
6 唐菖蒲(紅) 70 1.0
7 東方百合 60 8.0
8 非洲菊 30 0.0
9 滿天星 250.0 元/公斤
10 情人草 280.0 元/公斤
上海精文花卉交易市場
序號 品名 單位(支/扎) 批發價(元/扎)
1 香石竹 2 9
2 唐菖蒲 2 8
3 月季(紅) 2 12
4 月季(黃) 2 12
5 白菊花 1 8
6 黃百合 1 12
7 火百合 1 40
8 非洲菊 2 13
9 馬蹄蓮 1 10
10 滿天星 1 4
發布時間:2005-9-30 9:45:22
廣州花卉市場行情分析
中西方情人節均納於其中的2月份,加上受前段時間天氣反常的影響下,廣州鮮切花市場迎來了二年來的最高峰。2月9日至14日期間玫瑰價格比平時上升5倍左右,廣州產紅玫瑰達65元/扎(20支、批發價,下同),比去年同期的價格(25元/扎)上升一倍多,一些本地產新品種如阿斑斯等甚至賣至100元/扎,且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昆明玫瑰最高賣至85元/扎,比去年同期的50元/扎也接近上升一倍。一些染色玫瑰如"藍色妖姬"等更是瘋賣到300-400元/扎。其它品種如百合、滿天星、情人草等在情人節期間價格也成倍地上升,高者達3-4倍,低者也達1倍左右。情人節過後,大部分品種隨即回落至正常水平。預計3月份鮮花價格與2月下旬持平略高。
其它品種方面,從2月中下旬開始,隨著天氣的轉暖,種苗、觀葉植物、綠化苗木等品種的銷售開始萌動。特別是花卉組培苗和觀葉植物,質量好的品種均較熱銷,如山海帶、綠蘿、巴西鐵柱、發財樹、綠巨人、瑪麗安萬年青等,由於2月份屬於青黃不接的時候,觀葉植物好貨不多,大部分品種價格比去年上升10%左右。如1.5米綠蘿40元/棵、1.2米發財樹80元/棵、1.2米巴西鐵柱80元/棵等,預計3月份的觀葉植物行情基本與2月持平。
B. 鮮花零售行業痛點是什麼
參考《2016-2021年中國花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花卉消費升級作為一種綠色時尚生活方式,鮮花消費正在逐年升溫。除了節日鮮花消費,目前家庭鮮花消費市場也在迅速成長,未來將成為鮮花市場新的增長點。可以預見,未來5年家庭鮮花消費將超過禮品鮮花消費。
(2)互聯網渠道成為主流隨著「互聯網+鮮花」的普及,鮮花電商正在改變傳統鮮花零售格局。鮮花是全國最早開展O2O的行業之一,鮮花同城O2O有效解決了配送時效問題,大中城市一般3小時內可以送達,令顧客獲得極速體驗。參考其他商品零售領域的變革趨勢,未來3年內網上鮮花銷售佔比將超過線下花店。
(3)鮮花供應鏈變革鮮花和生鮮領域正在快速變革,覆蓋全國的鮮花冷鏈網路逐漸形成,為鮮花儲運和深層次滲透到社會零售領域提供了條件。目前從昆明到全國大中城市,都已開通專業的鮮花冷鏈運輸班車,例如上海,每天都有數十噸鮮花通過冷鏈車送達。為了趕速度,還有更多的鮮花通過各個航班陸續空運抵達。
(4)上遊行業生產方式創新無土栽培技術的生產效率是傳統花農種植的3倍至5倍,而未來工業4.0的生產方式,效率將提升10倍以上,並大大降低能耗、污染和土地佔用面積。目前,無土栽培的溫控大棚生產面積在全行業佔比不足10%,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升級,我國鮮花的品質和產量都將不斷提升,這將有力地支持鮮花電商的發展。
中國花卉產業具有超過1000多億元的市場規模,「互聯網+鮮花」正在走進千家萬戶,尤其是家庭訂閱式鮮花消費正在興起。未來,隨著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鮮花和綠植將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景可期。
C. 國內鮮花市場現狀是如何的,想開花店怎麼辦
花店和婚慶公司必備的那個APP叫花伍,搜一下就有了,另外這是現回在國內鮮花交易市場的答情況,給你介紹下:
目前我國最主要的鮮花產地為昆明、廣州。雲南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鮮花產地,昆明有兩個主要的鮮花市場,一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場,二是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這兩個市場主要批發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滿天星、情人草、勿忘我等幾十種鮮花,大部分鮮花質量在國內屬上乘,同時,兩個市場各有特色。由於太遠,一般花店都是花伍APP訂花。
D. 求:中國花店市場前景分析論文
我國花卉產業經過高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總體上,花卉苗木產業正在振興和回強大,發展趨勢答向好。不過,隨著花店數量快速增加,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盈利空間不斷縮小。花卉產業也隨之步入調整轉型周期,面臨著不少挑戰。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花卉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前瞻《中國花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在規模化生產後,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增長了120多倍,從最初不足1萬hm2增至2014年的127.02萬hm2,成為全球花卉生產面積最大的國家。
不過由於近兩年國內整體經濟形勢不景氣,企業的購買力下降了,鮮花消費減少,對花卉行業造成了一些影響。考慮到當前市場現狀,花卉消費已經逐漸由集團消費向家庭消費轉變,購買花卉的人群也趨於年輕化。針對花卉消費人群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商家在保持傳統花卉零售業態的同時,將目光轉向了互聯網領域,花卉電商「異軍突起」。
E. 花藝行業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隨著經抄濟的發展,花藝早已從襲曾經的上層人士逐漸融入到更廣泛人群的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大眾集體的審美水平在提高,讓人們對花藝的渴望變得強烈起來。
空間花藝設計如今已經延伸到了更加廣泛的領域。參考《中國花藝製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目前國內花藝市場還是以「消費花卉」為主,花藝設計、空間花藝設計還是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在眾多的空間中,鮮花的使用還是以花店提供的插花為主,缺乏對「主題設計」的把控。
隨著國內的花藝行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日趨時尚化已經成為花藝行業一個專業性的標簽。中國步入信息化時代以來,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花藝行業隨著國際各大時尚品牌的不斷進駐顯得更加蒸蒸日上。
80、90甚至00後的崛起,為花藝設計行業的發展增添新的元素,使其更與時俱進的完善。行業競爭的日趨加大使花藝設計行業不斷地更新升級。
F. 鮮花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花卉市場的調查報告
一、花卉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花卉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近20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據中國花卉協會統計,1984年全國花卉種植面積有1.4萬hm2,1997年增為8.6萬hm2 ,2000年達到14.8萬hm2;花卉產值由1984年的6億元,增加到1997年的96億元,我國的花卉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國內花卉生產仍以城市綠化為主,據國家統計局授權農業部發布的 於2000年全國花卉生產的有關資料,綠化專用花木的生產面積佔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積用於切花,切葉和種球的生產。但隨著近年居民花卉消費的迅速增長,鮮切花,盆花生產佔地面積也在迅速擴大。花卉生產種類仍以傳統名花,綠化苗木為主。
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花卉進出口貿易有了較大的變化,花卉出口額逐年增加,但增長緩慢。據農業部發布的我國花卉產業統計報表,1998年出口額為3500萬美元,1999年為2865.9萬美元,2000年為2800萬美元,2001年為8003.38萬美元。花卉出口產品結構為:鮮切花以菊花,月季,百合,花燭等為主,主要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僅雲南省2001年出口額達1540萬美元,2002年前10個月就超過2000萬美元;切葉主要有楊桐,欞木,富貴竹,出口日本,美國等地;觀賞苗木出口以紅楓,雞爪槭,竹類,白玉蘭等為主。資料表明,2000年全國鮮切花和切葉出口額占花卉總出口額的13%,觀賞苗木佔10%,盆栽植物佔70%。總體來說,出口花卉產品中優質花卉較少,在國際市場上以價格競爭為主。
在花卉進口貿易方面則表現出:進口種類多,數量大,增長快速,進口時間由季節性變成近2年的周年進口。這主要是由於我國花卉商品化生產起步晚,花卉生產技術和新品種選育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加之國際花卉生產格局的基本形成,為滿足近幾年來城市環境建設的巨大需求,花卉生產所需的大部分優質種苗,種球,種子及園林園藝機械都依賴進口。2001年全國花卉進口額約30億元。
總的來看,我國花卉種植面積大,但生產效益差,出口花卉種類單調且數量少,出口增長慢,花卉進出口貿易逆差很大,花卉生產缺乏特色。
隨著國內外花卉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花卉生產和消費具有巨大潛力,花卉產業發展有著良好的前景。由於我國花卉產業起步晚,目前在花卉生產,銷售,流通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策法規不健全,科技較滯後,限制了我國花卉產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我國入世後,隨著花卉貿易國際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更加迫切地需要認識當前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以促進民族花卉產業的健康發展。
二、我國花卉產業面臨的瓶頸問題
1.生產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
2001年國內花卉消費量較上年增長21.2%。據有關機構預測,我國花卉消費需求量每年將以20%的速度遞增,較世界花卉消費量平均水平高10%。盡管國內花卉生產逐年擴大,2000年為14.8萬hm2,有花卉生產企業21975個,但大中型企業僅佔11.2%。總體上來說,生產規模普遍較小,專業化水平較低。我國花卉產業每公頃平均產值僅是荷蘭的1.7%,以色列的5.9%,哥倫比亞的7.7%。正是目前花卉生產的狀況造成國內市場上較缺乏優質花卉產品,從而導致國內市場對需求的優質草花種子,草坪種子,花卉種苗和種球,成品花卉及園林機械和園藝工具主要依賴進口。進口金額逐年上升,在1999年北京地區進口花卉有1000萬美元,2001年北京進口盆花達400萬盆,近2000萬美元。2001年國內進口花肥,花葯,園藝工具及園林機械的金額近1000萬美元,占國內市場份額的70%以上;進口種子達5000萬人民幣。特別是入世後,關稅下調,進口花卉的優質優價,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這將給民族花卉產業帶來巨大的沖擊。
2.專業技術人員較缺乏
花卉產業上規模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從當前調查情況看,全國共有2萬多個花卉企業,42萬戶花農,從業人員146萬人,但從業人員中只有4.6萬名技術員,占從業人員的3%,平均每戶有從業人員3~4人。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產過程中,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推廣較難,產品質量不高,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當前要實現我國花卉產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迫切地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3.產業結構不合理
據世貿組織統計,1998年全球花卉貿易出口額超過74億美元。產品結構為:鮮切花佔60%,小盆花佔30%,觀葉植物佔10%,其中鮮切花是花卉產業發展的主體。世界上許多花卉產業大國,鮮切花生產占產業的60%以上。近10年來,國內鮮切花和盆花生產雖然受到重視,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還不夠。據國家統計局授權國家農業部發布的2000年花卉產業種植比例資料表明:草坪,種子,種球,觀賞苗木生產占花卉總生產面積的56%,切花切葉僅佔7%,盆栽植物佔13%;綠化苗木,草皮,觀葉植物占國內花卉產值的80%以上。國內花卉生產面積是世界總生產面積的1/3,而切花生產總量僅為國際市場的3%。這與當前國際花卉貿易的產品結構形成很大反差,沒有充分發揮我國勞力資源優勢,還需要大力發展切花和盆花產業。
4.產品流通體系不健全
我國花卉生產和需求存在著地區不平衡的特點,花卉消費常處於"南花北調"狀態。目前,花卉流通體系尚不健全,花卉產品的主要流通渠道為: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花卉產銷結合,花卉流通量較小,流通環節多,流通費用高,加之缺乏先進的花卉采後貯運,保鮮技術及花卉流通過程的質量監督,產品質量評估難,優質優價難實現,影響花卉的國內外貿易。現在全國有近800個花卉批發市場,南方建成有2個花卉拍賣中心,最大的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預計每天可成交300萬-400萬枝鮮切花,可解決南花的國內流通問題。但要與國際花卉貿易接軌,擴大我國花卉的出口,還要不斷地完善流通體系。
5.缺乏生產標准化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國內花卉生產標准化的有關法規,國內花卉生產方式較傳統,生產技術,如栽培方式,病蟲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鮮,貯運及包裝等技術落後,加之對國際花卉貿已要求的技術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國花卉出口貿易遭遇"綠色壁壘",如美國規定進口的盆景生產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質,使我國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2001年湛江出口的富貴竹也遭遇包裝,保鮮要求的技術壁壘。花卉生產標准化成為入世後我國花卉國際貿易面臨的重要問題。
三、花卉產業的發展策略和措施
入世後,國內關稅下調,國外花卉優質優價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預計花卉進口還將增加,花卉產業面臨挑戰。從世界花卉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來看,花卉生產具有由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向低成本的不發達國家轉移,由傳統花卉向新優花卉發展的趨勢,而我國具有植物資源,氣候資源和勞力資源三大優勢,氣候類型豐富,可生產的花卉種類多樣;花卉種質資源非常豐富,擁有許多珍稀的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花卉,如蘭屬,杓蘭屬,獨蒜蘭屬,百合屬,飛燕草屬,烏頭屬等,有著發展特色花卉的種質基礎,具有巨大的花卉開發利用潛力;我國勞力充足而廉價,土地價格較低,有發展成品花卉的優越條件,現國內每單位花卉生產成本是日本的1/5,台灣省的1/3,明顯低於東南亞及拉美國家。我們只有充分挖掘資源潛力,正確定位花卉產業發展的方向,解決當前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提高從業人員素質,重視花卉市場信息管理,加強宏觀調控,健全流通體系,培育規范化的市場,建立競爭有序的良性環境,正確引導消費,解決供需矛盾,抓住發展契機,擴大花卉出口創匯,才能促使民族花卉產業走向特色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具體地說,當前我們應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勞力資源,氣候資源及土地資源,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國外擁有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的花卉企業進行投資,帶動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
(2)花卉產業結構的調整應將重心轉移到鮮切花和盆花發展上來,突出特色產品,創立品牌。在大力扶持鮮切花產業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提高產品的質量,鞏固和擴大國際市場。
(3)對季節性生產出口的花卉,應加強花卉產業的信息管理,科學地進行市場預測,合理安排生產,了解國外貿易的技術要求和慣例,把握時機,擴大產品的出口創匯,走綠色產業發展道路。
(4)進一步探索具有中國花卉產業特色的生產經營組織模式,如荷蘭的專業農業合作社管理制度,日本的農協組織管理體制都發揮出較高的經濟效益,花卉產銷分工協作專業化程度較高,目前我國推行的公司+企業+農戶的經營組織形式還需進一步探索。
(5)加強對科研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結合野生花卉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培育花卉新品種,走花卉產品特色化的道路。
(6)健全花卉產品的流通體系,擴大花卉的市場流通量,進一步完善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於2001年4月實施的《主要花卉產品等級》條例,加強對花卉產品的質量監督管理,實現花卉市場的公平競爭,優質優價。
(7)建立花卉信息網路,對花卉生產進行指導,規范市場體制,正確引導消費,充分了解國內外花卉產業信息動態,把握市場機會。
(8)加強對花卉品牌的知識產權管理,在市場競爭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9)制定國內花卉生產統一管理制度,規范生產過程,結合國際貿易的產品質量要求,對花卉生產方式,采後處理技術,包裝標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標准化生產的要求,與國際貿易接軌。
(資料來源:http://www.8wen.com/doc/929106/ 有刪節)